中小学档案管理
中心小学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心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心小学及其所属各部门、各年级、各班级的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心小学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集中统一管理原则;2. 完整性、准确性、安全性原则;3. 分类管理、便于利用原则;4. 保密性原则。
第二章档案管理职责第四条中心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副校长具体指导,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
第五条学校设立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全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各年级、各班级应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七条档案收集范围:1. 学校党政领导及教职工的文件、报告、总结、讲话等;2. 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培训、竞赛、表彰等方面的资料;3. 学校基建、设备、财务、人事等方面的资料;4. 学生学籍、成绩、奖惩等资料;5. 其他需要归档的资料。
第八条档案整理要求:1. 按照档案分类、编号、编目、装订等要求进行整理;2. 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3. 档案资料应齐全、清晰、易读。
第九条档案收集与整理程序:1. 各部门、各年级、各班级按照档案收集范围,定期收集档案资料;2. 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3. 档案整理完成后,进行编号、编目、装订等工作。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十条档案保管要求:1. 档案室应保持清洁、通风、干燥,确保档案的安全;2. 档案应按照分类、编号、编目等进行存放,便于查找;3. 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维护,确保档案的完好。
第十一条档案利用要求:1. 档案利用应遵循“谁保管、谁提供”的原则;2. 利用档案时,应办理借阅手续,不得擅自复制、摘抄、外借档案;3. 利用档案应保护档案的完整、准确,不得损坏、污损档案。
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

中小学档案室管理制度
一:档案保管制度
1、档案室实行专人管理。
严格保管档案室门、柜钥匙,不得带到办公室外,非档案管理人员不得随便开档案室门、柜。
2、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私自摘录、擅自为他人查阅档案,不得向外传播和介绍档案、资料内容及存放位置情况。
3、科学管理档案,档案查阅完毕,随时归还原处;档案按保管期结合年代排列存放,资料按类别存放。
4、维护档案安全,切实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虫、防尘等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检查保管情况。
确保档案安全,做到无丢失、无霉变、无虫蛀、无差错。
二:档案保密制度
1、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保守秘密,不得擅自扩大档案利用范围,不得暴露档案内容。
2、严格档案查阅制度,健全手续,做到万无一失。
3、不利于保密的地方不得存放机密文件和资料。
4、不得擅自摘录,复制档案内容,不得擅自将文件和档案带回家中和公共场所借阅。
三、档案查阅制度
1、查阅业务性档案、学生学籍档案须经有关领导同意后方可查阅,并要办理登记手续。
2、查阅档案时只允许在档案室进行。
3、查阅时不允许折叠、涂改转借他人阅览,严守保密规定。
中小学校舍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校舍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中小学校舍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学校档案由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各部门、各年级应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送档案。
(二)规范管理原则: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确保档案的整理、保管、利用等环节的规范运作。
(三)安全保密原则:学校档案涉及学校、师生和家长的隐私,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档案的保密性。
(四)服务教学原则: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应以服务教学、服务师生为宗旨,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章档案分类与归档第四条学校校舍档案分为以下类别:(一)校舍建设档案:包括校舍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档案。
(二)校舍维修档案:包括维修方案、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档案。
(三)校舍设施设备档案:包括设施设备采购、安装、使用、维护等档案。
(四)校舍安全管理档案:包括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事故处理等档案。
第五条档案归档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档案材料应完整、真实、准确,符合档案规范要求。
(二)档案材料应分类整理,便于查阅、利用。
(三)档案材料应按照档案分类体系进行归档。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维护第六条学校档案室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档案的保管、维护工作。
第七条档案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档案库房应保持通风、干燥、清洁,防止档案受潮、霉变、虫蛀。
(二)档案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编号、装订,确保档案的整齐、有序。
(三)档案应定期进行清理、消毒,确保档案的卫生、安全。
第八条档案维护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对破损、褪色的档案,应及时进行修复、复制。
(二)对重要档案,应进行备份,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
第四章档案利用与保密第九条学校档案的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开、便民原则:对档案利用者,应提供公开、便捷的档案查询服务。
中小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校教学档案管理,规范教学档案工作,提高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教学活动、教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小学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教学档案是指学校在从事教学、教研以及其他各项教学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载体材料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实行“三纳入、四同步”,即纳入教学计划、规划,纳入教学管理制度,纳入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
第二章教学档案管理职责第四条学校成立教学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教学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教学档案管理员负责具体实施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鉴定、统计、移交等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产生的教学档案负有收集、整理、归档的责任。
第三章教学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七条教学档案收集范围:1.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参考书等教学文件材料;2. 教学活动记录、教案、教学笔记、学生作业、试卷等教学成果;3. 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教学成果奖等教学成果材料;4. 学生学籍档案、成绩档案、体质健康档案等学生信息材料;5.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第八条教学档案整理要求:1. 按照时间顺序、类别、内容等进行分类整理;2. 按照统一格式的档案盒、档案袋等容器进行装订;3. 档案材料应齐全、完整、准确,不得缺件、破损、污染;4. 档案材料应逐件填写档案目录,包括档案名称、形成时间、页数、备注等。
第四章教学档案保管与利用第九条教学档案保管要求:1. 严格按照档案室管理制度进行保管,确保档案安全;2. 定期检查档案室设施设备,确保档案设施完善;3. 档案室应保持清洁、通风、防潮、防虫、防尘、防磁、防火、防盗等。
中小学学校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小学学校档案管理,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教职工、学生及各部门,旨在规范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第三条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不得随意损毁、篡改或销毁档案。
2. 保密性原则:对涉及国家秘密、学校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档案资料,实行严格保密。
3. 利用性原则: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4. 规范性原则: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流程。
第二章档案管理职责第四条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学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鉴定等工作。
第五条教职工、学生及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和系统。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六条学校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1. 学校行政、教学、科研、学生、财务、人事等各项活动形成的各类文件、资料、图表等。
2. 学校历史沿革、重要事件、重大成就等方面的资料。
3. 学校教职工、学生及各部门形成的各类文件、资料、图表等。
第七条档案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1. 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编目、立卷、归档。
2. 对已立卷的档案资料,定期进行整理、补充和完善。
3. 档案资料应按照年代、门类、内容等进行分类,方便查阅和利用。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八条学校档案的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1. 档案库房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等设施,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
2. 档案资料应按照规定的存放顺序存放,不得随意堆放、乱放。
3. 档案资料应定期进行清点、检查,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
第九条学校档案的利用应遵循以下要求:1. 查阅档案资料需经档案管理部门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
2. 查阅档案资料时,应遵守档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档案内容。
中小学档案实施方案

中小学档案实施方案为了规范和完善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权益,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档案管理目标。
1.建立健全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规范化。
2.加强对中小学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保障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提高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档案管理内容。
1.建立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2.全面梳理和整理中小学档案,建立档案目录和档案库,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制定中小学档案管理规定,明确档案的保管期限、利用范围和管理办法。
4.加强对中小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库,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5.定期开展档案管理培训,提高中小学教职工的档案管理意识和能力。
三、档案管理措施。
1.建立档案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对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加强对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建立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宣传教育制度,提高师生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4.加强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5.建立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风险防范机制,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四、档案管理效果。
1.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有效的规范和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2.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和提升。
3.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完善。
4.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和提升。
5.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高效化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完善。
五、总结。
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为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推动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中小学学校档案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充分发挥档案在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室职责1. 负责学校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工作。
2. 负责档案的鉴定、整理、编目、归档、检索、统计等工作。
3. 负责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4. 负责档案的保密、安全、防火、防盗等工作。
5. 负责指导、协调全校档案管理工作。
三、档案分类及归档范围1. 档案分类:按照国家档案分类标准,将档案分为十大类:文书档案、教学档案、科研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和荣誉档案。
2. 归档范围:(1)文书档案:学校行政、教育教学、党团工会、后勤保障等文件材料。
(2)教学档案:教师教案、学生作业、考试试卷、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研究等材料。
(3)科研档案:学校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结题等材料。
(4)基建档案:学校建设项目、工程图纸、验收报告等材料。
(5)设备档案:学校设备购置、使用、维修、报废等材料。
(6)人事档案:教职工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奖惩等材料。
(7)财务档案:学校经费预算、收支、审计、结算等材料。
(8)声像档案:学校举办的活动、会议、庆典等影像资料。
(9)实物档案:学校获得的奖杯、奖牌、证书等实物。
(10)荣誉档案:学校获得的荣誉、表彰等材料。
四、档案收集与整理1. 档案收集:各部门按照归档范围,及时将文件材料报送档案室。
2. 档案整理: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编目。
3. 档案归档:将整理好的档案按照归档要求进行归档。
五、档案利用与保管1. 档案利用:档案室对档案进行开放利用,方便教职工查阅。
2. 档案保管:档案室负责档案的保管、保养、修复等工作,确保档案安全。
3. 档案保密:档案室对涉密档案进行保密管理,防止泄密事件发生。
六、档案数字化与信息化1. 档案数字化:对部分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中小学学生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意义为了规范中小学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档案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中小学学生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三、档案管理职责1. 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全校学生档案的统一管理,制定档案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档案工作。
2. 各部门、班级负责人及教师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做好学生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3. 学生本人应自觉维护自身档案的完整、准确,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四、档案收集1. 学生入学时,需提交个人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学习成绩、体检报告等相关材料。
2. 学生在校期间,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收集学生成绩、奖惩、评优、处分、毕业等材料。
3. 学生离校时,需提交离校手续、就业情况等相关材料。
五、档案整理1. 档案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家档案局制定的《中小学学生档案分类与编号规则》对档案进行分类、编号。
2. 档案整理应遵循以下原则:按时间顺序排列、按类别划分、按材料性质归档。
3. 档案整理过程中,应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规范。
六、档案归档1. 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档案归档制度,明确归档时间、归档要求。
2. 档案归档应严格按照归档制度执行,确保档案的及时、准确归档。
3. 档案归档后,档案管理部门应做好档案的存放、保管工作。
七、档案保管1. 档案管理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保管员,负责档案的日常保管工作。
2. 档案保管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保密、方便、实用。
3. 档案保管员应定期检查档案的保管状况,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
八、档案利用1. 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档案利用制度,明确档案利用范围、审批程序。
2. 档案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合法、合理、及时、高效。
3. 档案利用过程中,应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保密。
九、档案信息化1. 档案管理部门应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2. 档案信息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安全可靠。
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

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引言中小学档案管理是一个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学业发展和师生之间关系的重要问题。
档案是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记录了学校和学生的成长历程,是学校和学生的历史证明和标志。
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旨在建立起一个完备的档案管理系统,利用科技手段为学生、家长和学校提供更优质、更方便的服务。
本文旨在探讨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基本信息、档案管理的流程和档案管理的常见问题。
基本信息定义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是针对教育教学层面建立的一个档案管理体系,包括学生个人档案、团体档案和学校档案。
目的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中小学教育活动中的档案管理流程和管理标准,保障档案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标准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档案管理的法规、标准和规范,严格遵照“规范管理、逐级审查、层层把关、质量保证”的原则。
档案管理流程学生个人档案形成学生入学时,家长需要带齐学生相关证明(如出生证、户口本等)和体检报告,填写学生个人档案表格,并按照表格内容提供、整理和归档。
在学生学习期间,各科任教师应保留每学期学生考试成绩、评语、考勤记录、各类活动参与证明、学生实践报告、视频、音频等相关材料,并及时上传至学生个人档案系统。
在每学期结束时,各科任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记录到学生个人档案中。
学生在中考或高考前,学校会通知学生家长参加学生个人档案审核。
档案审核后,学生个人档案将交由学校存档,保留至毕业或离校后30年。
询问学生和家长可以在任何时间查询学生个人档案,如需要修改档案内容或档案遗失等,应到担任学生个人档案管理工作的教务处进行申请、审核和修改。
限制学生个人档案属于个人隐私,不得私自查看或调阅他人档案。
相关教师、学生、家长应严格遵守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得私自打开或篡改学生个人档案。
团体档案形成团体档案是指班级档案、年级档案、学科档案等。
学校应每学年及时建立团体档案,包括班级花结、班级管理、优秀班级评选、学科比赛等相关档案材料。
民办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民办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民办中小学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档案管理的范围1. 学校的历史沿革、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发展规划、重大活动等档案;2. 教职工的学历、职称、业务培训、考核、奖惩等档案;3. 学生学籍、成绩、品德、健康、资助等档案;4. 教学计划、教案、课件、作业、考试试卷等教学档案;5. 研究成果、论文、课题、竞赛等教育科研档案;6. 财务、物资、设备等经济档案;7. 安全生产、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等专项档案;8. 其他应归档的文件、资料。
三、档案管理职责1. 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鉴定工作;2. 教职工、学生及其他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做好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3. 学校各部门应按照档案管理制度的要求,对归档材料进行审核、整理,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档案收集与整理1. 档案收集: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收集应归档的文件、资料,对已收集的档案进行分类、编号、登记;2. 档案整理: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档案的性质、内容、形成时间等因素,对档案进行分类、编目、整理,确保档案的有序性;3. 档案归档:档案管理部门应将整理好的档案及时归档,并建立档案目录,方便查阅。
五、档案保管与利用1. 档案保管:档案管理部门应按照档案的保管要求,对档案进行妥善保管,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2. 档案利用:档案管理部门应提供档案查阅服务,为教职工、学生及其他工作人员提供档案利用支持;3. 档案鉴定: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销毁。
六、档案信息化管理1. 档案管理部门应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2. 档案信息化建设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中小学档案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档案的管理,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和实物档案等。
第三条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安全性的原则。
第四条档案管理工作应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规范操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学校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档案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
第六条档案室是学校档案工作的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全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统计等工作。
第七条档案室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2. 具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3.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保密意识。
第八条档案室工作人员职责:1. 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2. 负责档案的鉴定、销毁和统计工作;3. 负责档案的安全保卫工作;4. 负责档案的数字化工作;5. 负责档案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6. 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九条档案收集范围:1. 学校各类文件、资料、图表、照片、录音、录像等;2. 教职工的任命、调动、考核、奖惩等文件;3. 学生学籍、成绩、奖惩等文件;4. 学校各类会议记录、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5. 学校基建、设备购置、维修等档案;6. 学校其他应当归档的材料。
第十条档案整理要求:1. 按照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保持档案的系统性;2.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保持档案的历史性;3. 编制档案目录,方便查阅;4. 对档案进行编号,确保档案的唯一性;5. 对重要档案进行备份,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十一条档案保管要求:1. 档案库房应保持通风、干燥、清洁,温度控制在18-25℃,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2. 档案柜应保持整洁,不得存放与档案无关的物品;3. 档案应定期检查,发现破损、霉变等问题应及时处理;4. 档案借阅需填写借阅单,经档案室主任批准后方可借阅;5. 档案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销毁。
中小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中小学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档案利用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中小学教职工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三、档案管理职责1. 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全校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2. 各部门、各科室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做好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3. 教职工应自觉遵守档案管理制度,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四、档案收集与整理1. 档案收集:档案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要求,收集教职工的各类人事档案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历证明、工作经历、奖惩情况、考核结果等。
2. 档案整理: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档案材料的性质、内容,进行分类、编目、编号,确保档案的有序性。
3. 档案归档:档案管理部门应按照档案材料的归档要求,及时将整理好的档案归档。
五、档案保管与利用1. 档案保管:档案管理部门应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施,确保档案的通风、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防止档案损坏。
2. 档案利用:教职工因工作需要查阅档案时,应向档案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查阅。
查阅档案时,应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擅自复制、摘录档案内容。
3. 档案转递:教职工因工作调动等原因需要转递档案时,应由档案管理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转递手续。
六、档案保密1. 档案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规,加强对档案的保密管理。
2. 教职工应严格遵守档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档案内容。
3. 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教职工进行保密教育,提高保密意识。
七、档案管理监督1. 学校设立档案管理监督小组,负责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2. 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教职工对档案管理工作有意见和建议的,可以向档案管理部门或学校领导反映。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小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小学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中小学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小学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二)集中统一原则:档案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三)真实准确原则:档案内容必须真实、准确,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安全保密原则:加强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确保档案安全。
(五)开发利用原则: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为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支持。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中小学应设立档案室,负责学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
第五条档案室的主要职责:(一)负责制定和实施学校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二)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等工作。
(三)负责档案的鉴定、销毁和统计工作。
(四)负责档案的安全保密工作。
(五)负责档案的检索、咨询和宣传等工作。
(六)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档案工作。
第六条学校领导对档案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应定期研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档案工作负有直接责任,应确保本部门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安全。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八条档案收集范围:(一)学校工作计划、总结、报告、请示、批复等文件材料。
(二)教育教学文件、教材、教案、学生学籍、成绩、考试、竞赛等资料。
(三)教师工作计划、总结、论文、课题研究、培训等资料。
(四)学校财务管理、设备购置、基建维修、物资采购等资料。
(五)学校组织、会议、活动、表彰、奖励等资料。
(六)学校对外交流、合作、捐赠等资料。
(七)其他需要归档的文件材料。
第九条档案整理要求:(一)档案材料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整理。
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

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一、前言档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学校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基础。
学校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学校的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因此,建立规范、高效的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学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档案安全、完整、真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进行探讨。
二、中小学档案的基本特点(一)广泛性。
档案在中小学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学生的个人档案、教师的个人档案,还是学校的行政档案等,都是离不开档案管理的。
(二)信息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也在不断地迭代更新,信息化档案管理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将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是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关键。
(三)保密性。
中小学档案中包含了教育教学和学校内部管理的一系列重要信息,因此档案管理制度需要严格保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三、中小学档案管理对学校的重要性(一)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档案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依据,学校领导在进行各项决策时需要参考档案资料,包括学生情况、教师情况、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档案信息。
(二)保障学生权益。
学生的个人档案中包含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奖惩记录等信息,这些信息对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档案管理需要保证学生档案的完整和真实。
(三)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管理也在不断地进行信息化升级,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提升管理效率。
四、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一)建立健全中小学档案管理体系。
要建立一套完善、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档案管理的流程、责任、监督等方面,确保档案管理的高效运转。
(二)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将是未来的趋势,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三)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同时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考核。
浅谈中小学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利用

浅谈中小学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利用教学档案是中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的教学档案资料,包括学生档案、教师档案、教学资源档案等。
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利用教学档案,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管理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中小学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利用进行一些浅谈。
一、教学档案的收集中小学教学档案的收集范围很广,包括学生档案、教师档案、教学资源档案等。
学生档案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等,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记录。
教师档案包括教师的教育背景、教学经历、教学观念等,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信息。
教学资源档案包括教材、教辅材料、试卷、教学设计等,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努力,每个教师都要认真负责地维护好自己的教学档案,学校管理人员也要定期组织对教学档案进行归档整理,以保证档案的完整和质量。
教学档案的整理工作要做到分类清晰、档案完整、保密可靠。
首先要对教学档案进行分类整理,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用途,将档案分为学生档案、教师档案、教学资源档案等,并对每种档案进行详细的内容整理。
对于学生档案,要将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情况、评语等内容进行细致整理,并做好保密工作,确保学生档案的安全和可靠性。
对于教师档案,要将教师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教学成绩等内容进行整理,以便学校管理人员对教师队伍进行合理配置和评价。
对于教学资源档案,要将教材、教辅材料、试卷、教学设计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为教学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教学档案是学校的重要资源,正确地利用教学档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学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教学档案的分析和比较,了解学生和教师的整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配置,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研究教学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可以通过教学档案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表现,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和提高。
民办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民办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民办中小学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民办中小学内部所有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文书档案、教学档案、人事档案、财务档案、基建档案等。
第三条民办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的全面、真实、连续和完整。
2. 准确性原则:档案内容必须准确无误,符合实际情况。
3. 系统性原则:档案分类科学,便于查询和利用。
4. 安全性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
第二章档案分类与归档第四条档案分类应按照国家档案分类标准,结合民办中小学实际情况,分为以下类别:1. 文书档案:包括学校发展规划、规章制度、会议记录、文件收发登记等。
2. 教学档案: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案、教学大纲、学生成绩等。
3. 人事档案:包括教职工基本情况、学历、职称、职务、考核、奖惩等。
4. 财务档案:包括财务报表、凭证、账簿、审计报告等。
5. 基建档案:包括学校建设规划、设计文件、施工图纸、验收报告等。
第五条档案归档应遵循以下要求:1. 档案收集:各部门、各岗位应按档案分类标准,及时、全面地收集应归档的文件资料。
2. 归档时间:档案应在形成后一个月内完成归档工作。
3. 归档手续:归档时应填写《档案归档登记表》,并经档案管理员审核签字。
4. 档案整理:档案应按类别、时间顺序排列,装订整齐,编号清晰。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六条档案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1. 档案库房:应设置专门的档案库房,满足档案安全、保密、防火、防潮、防虫、防尘等要求。
2. 档案设备:应配备必要的档案柜、档案架、温湿度控制设备等。
3. 档案防护:应定期检查档案库房设施,确保档案安全。
4. 档案查阅:查阅档案应填写《档案查阅登记表》,经档案管理员批准后方可查阅。
第七条档案利用应遵循以下要求:1. 查阅权限:查阅档案应严格按照档案分类和保管期限进行,不得查阅未解密的档案。
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_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条例

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_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条例File management syste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_ Re gulations on archives management system of primary and seco ndary schools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_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条例前言: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第一节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上海市档案局、上海市教育局制定《上海市中、小学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为加强本校档案的科学管理,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档案工作是教学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领导决策,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信息和依据,是提高教学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单位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第三条坚持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原则,维护本单位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
第二节档案工作体制、机构和干部配备第四条各处室必须参与档案工作,配备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并制定岗位责任制。
第五条办公室负责本单位档案室工作,业务上受区档案局的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各处室的档案工作受办公室领导,并有一名处室同志分管,与校档案室建立档案工作网络。
第七条档案干部要认真学习档案业务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更好地开展档案工作。
第八条上级领导要支持和关心档案管理人员,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享受与其他专业人员同等待遇。
档案管理人员要相对稳定。
对有档案专业职称的档案干部在调离档案工作岗位时,应听取授予职称的档案业务管理机关的意见,同时档案干部调离前应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节档案工作的任务第九条负责本单位党、政、工、团等组织和内部机构所产生的全部档案,为本单位各项工作服务,并对各处室和部门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档案完整准确。
中小学重点人群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加强中小学重点人群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学校全体教职工、学生及其家长,特别是以下重点人群:1. 学困生:学习成绩较差,有学习困难的学生。
2. 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由其他亲属监护的儿童。
3. 单亲家庭学生:父母离异或一方死亡,由单亲抚养的学生。
4. 心理异常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
5. 体弱多病学生:因疾病原因影响学习、生活的学生。
6. 交通安全隐患学生:有交通违法行为或交通事故史的学生。
三、档案管理职责1. 学校成立重点人群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协调和监督档案管理工作。
2. 各班主任负责本班重点人群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更新。
3. 学校心理咨询室负责心理异常学生的档案管理,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和评估。
4. 学校卫生室负责体弱多病学生的档案管理,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5. 学校德育部门负责学困生、留守儿童的档案管理,开展关爱教育活动。
四、档案管理内容1. 学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
2. 学生成长档案:学习成绩、品德表现、兴趣爱好、特长等。
3. 重点人群关爱措施:心理辅导、学业辅导、生活关爱、家校沟通等。
4. 重点关注事件记录:疾病治疗、心理干预、交通安全事故等。
五、档案管理要求1. 档案资料应真实、准确、完整,确保档案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2. 档案资料应分类存放,便于查阅和管理。
3. 档案资料应保密,不得泄露学生隐私。
4. 档案资料应定期更新,确保档案的时效性。
六、档案使用与保管1. 档案使用:班主任、学校领导、相关部门人员需查阅档案时,应按规定程序审批,并做好登记。
2. 档案保管:学校应设立档案室,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保管工作。
七、监督检查学校将定期对重点人群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
中小学档案管理规定

中小学档案管理规定引言:档案是记录、反映和证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及学生成长发展情况的重要载体。
为了保障档案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档案管理规定,以指导中小学对档案的管理工作。
本文将围绕中小学档案管理规定展开讲述,并探讨档案管理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一、档案的定义和分类1. 档案的定义:档案是指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发展情况的各类文件、资料、材料的集合体。
2. 档案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管理要求,可以将中小学档案分为学生档案、教师档案、行政管理档案等。
二、档案的管理责任1. 中小学校长是档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档案管理工作。
2. 学校档案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利用等。
三、档案收集和整理1. 学生档案:包括个人信息、成绩、评语、奖惩记录等;应建立健全档案收集制度,并制定规范的档案整理流程。
2. 教师档案:包括个人信息、任职资格、考核记录等;应定期更新教师档案,并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档案保存和利用1. 档案保存:学校应建立档案馆或专门的档案保管室,对档案进行分类、编号、装订和标识,确保档案的安全保存。
2. 档案利用:学校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档案提供资料、证明和参考,但必须遵循档案管理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
五、档案的保密与网络安全1. 学校要加强对档案的保密工作,明确档案的管理权限和访问权限,防止档案泄露和滥用。
2. 在档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学校要重视网络安全,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存储和传输。
六、档案的检查和评估1. 学校要定期进行档案的内部检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和纠正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2. 档案评估可以通过专业机构进行,以评估档案的质量和价值,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七、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和挑战1. 跨部门协作不畅:由于中小学档案管理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但实际操作中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
2. 信息化建设不足:一些学校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缺乏投入,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中小学教学管理规程对学生档案管理有何规定

中小学教学管理规程对学生档案管理有何规定关键信息项:1、学生档案的定义与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档案管理的责任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档案的建立时间与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档案的内容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档案的保存方式与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档案的查阅与使用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档案的保密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档案的转移与交接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学生档案的定义与范围学生档案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人信息、学业成绩、奖惩情况、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进行记录和保存的文件资料。
其范围涵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阶段的各类相关信息。
111 学生个人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基本情况。
112 学业成绩包括各学科的考试成绩、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
113 奖惩情况涵盖学校给予学生的奖励、表彰以及纪律处分等记录。
114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学生的品德表现、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情况、艺术体育特长等方面的评价。
12 档案管理的责任主体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
121 档案管理负责人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保密意识,严格遵守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
122 学校应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13 档案的建立时间与流程学生入学时即应开始建立档案。
131 由招生部门负责收集学生的初始信息,并移交至档案管理部门。
132 档案管理部门在收到信息后,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整理和归档。
133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各教学部门和教师应及时将学生的相关信息提交至档案管理部门,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资料管理是学校常规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财务工作的历史纪录,又是全校教职工工作成绩的客观见证,是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基础工程。
为此,制订制度如下:
1、成立档案资料工作领导小组。
由一名校长分管,人事秘书具体负责,教导处、事务处有关人员协助工作。
2、健全文书档案,坚持专人收拆,及时登记、签批、承办,保证文件资料齐全完整,及时办理。
3、学校行政人秘档案包括行政会议记录、文书档案、人事档案各种计划与安排,各种会议学习记录。
群团教代会材料等分别由职能部门收集,交行政和人秘干部整理,交档案资料员,由档案资料员整理、装订、归档。
4、学校教导档案包括处室会议记录、教师业务档案、学生学籍档案、教育教学档案、体育卫生档案、普及初等教育档案等由教导处有关人员负责收集、整理交档案资料室,由档案资料员整理装订、归档。
5、学校总务处档案包括处会议记录、校舍、校产档案、财
务档案、校园建设档案、人员考核档案、基建档案等。
由事务处有关人员负责收集、整理,交档案资料室,由档案资料员整理装订、归档。
6、学校的常规管理资料和财会档案注重平时收集,一般每学期或每学年整理归档。
由职能部门交档案资料室,由人事秘书兼资料员负责归档立卷。
7、积极做好档案资料的“四平时”(收集、整理、鉴定、立卷)工作,按照档案立卷的原则和要求做好分类、组卷、编目、装订工作。
8、档案资料室坚持做到“五防”:防火、防潮、防虫、放光、防盗,确保档案安全。
9、积极提供利用,严格执行借阅制度。
借阅档案要办理登记手续,外单位查阅档案须凭介绍信和本单位领导同意,并在本室查阅。
查阅档案不得随意借出,不得涂改、抽换和拆散,不得损坏。
10、按照保密制度的有关规定加强保密工作,严格注意保密,不得泄密。
11、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努力创建合格档案资料室和先进档案资料室。
行政人秘档案建设网络说明
根据学校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学校行政和人秘工作应围绕下面六个方面,整理好档案资料:
(一)行政会议记录:
行政会议、行政学习一般每半月举行一次,特殊情况可以临时召开。
行政会议、行政学习都应记录,尤其讨论学校重大问题,要有具体记录。
(二)文书档案:
1、上级正式来文。
2、上级对本校的各种批复、奖惩。
3、有关协议、合同。
4、学校年鉴。
(三)人事档案:
1、人事年报。
2、工资档案。
3、职改资料。
4、教师奖惩资料。
5、岗位责任制考核资料。
(四)各种计划与安排:
1、学校工作计划。
2、部门工作计划。
3、学期行事历、月工作计划、周工作安排。
(五)各种会议学习记录:
1、教师学习、会议记录和出勤统计。
2、青年教师活动记载。
3、教师座谈会、谈心会记载。
(六)群团、教代会资料:
1、群团计划与总结。
2、教代会系列资料。
3、档案处理与合理化建议答复。
教导处档案建设网络说明
根据学校常规管理基本要求,教导处应围绕下面六个方面整理好档案资料,完善教育教学和师生管理资料的建设。
(一)处室会议记录:
围绕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师学生管理,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处室会议,研究教育教学和师生管理以及重大活动。
处级领导应每半月研究一次,作出工作部署和进行检查汇报,并做好书面记录。
(二)教师业务档案:
1、教师平时考核表。
(按学期统计)
2、教师受表彰奖励材料。
3、教师学术论文和有保存价值的经验总结以及交流材料。
4、教师上观摩课和评优课的教案及评课汇总。
(三)学生学籍档案:
1、0——15周岁分年段儿童少年名册。
2、在校学生分班级名册。
3、毕业生花名册。
4、增加学生花名册。
5、减少学生花名册。
6、施教区盲、聋、哑、弱智儿童名册。
7、学生学籍卡。
8、普及初等教育统计表册。
9、转学证书存根。
10、毕业证书存根。
(四)教育、教学资料:
1、班主任工作手册。
2、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工作记载。
3、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考核资料。
4、异常表现学生转化记载。
5、各科教学计划。
6、教研活动计划、总结、评比材料及教研活动专题资料。
7、课务分配、总课表、作息时间和课外活动安排表。
8、典型教案和专题总结以及主题活动方案。
9、典型教案和试卷分析以及考试情况汇总。
10、教师“八认真”自查和考核记载。
(五)体育卫生资料:
1、学生健康卡、体检表。
2、体育成绩记载簿。
3、体育达标记载簿。
4、运动会系列资料。
5、体育竞赛资料。
6、学生近视率统计资料。
(六)普及初等教育系列资料。
按教育局布置执行。
事务处档案网络说明
根据学校常规管理基本要求,事务处应围绕下面六个方面整理好档案资料:
(一)处务会议记录:
围绕后勤事务管理,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处务会议,研究后勤事务和服务工作,落实各项工作。
处级负责人员应每半月研究一次,作出具体部署和进行工作检查汇总,并做好记录。
(二)校舍、校产档案:
1、房屋和建筑物档案。
2、专用设备档案。
3、一般设备档案(课桌凳办公用品、炊具、家具等)。
4、图书档案。
5、其它档案。
(三)财务档案:
1、帐册资料。
2、凭单资料。
3、财务报表。
(四)校园建设档案:
1、校园建设目标规划。
2、校园建设分年实施计划。
3、校园建设重大工作记事。
(五)后勤人员工作考核资料:
1、后勤日常工作记载。
2、人员工作检查记载。
3、杂务记载。
(六)基建档案:
1、基建图纸资料。
2、合同协议及验收资料。
3、有关基建会商记载。
★档案工作校级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