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的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第二讲 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2

第二讲 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2
• 练习的设计 针对性 :学生、语言点
• 练习量 加大刺激量、重现率
• 在学习者掌握了一定的句型和词语,并具有一定的 话语交际能力后,我们在训练学生运用虚词和语序 连词成句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连句成段,进行成 段表达。
• 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 词汇量的多少以及掌握的程度影响着信息的获取 量与准确度,影响着言语交际的广度与深度,是 决定第二语言学习者水平的重要指标。
• 青、清、情、请(偏旁部首与语音、语义的联系) • 少、吵、抄、炒
• 2、*单音节语素与复合构词法
• 单音节自由语素(单音节词)构词能力强,是建构现代汉 语词汇的主力军,可促进留学生学习、积累、扩大词汇。 (基础阶段)
• 汉语复合词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意合特征,是语素按照一定 的构词规律合成的,字(语素)与词的同步教学,通过字 义感知词义,再通过词义加深对字的认知。学生对语素组 合规律的了解,可以结合语素义来猜测词义,增强学生自 学汉语词汇的能力。
• “学习”,学=习,“复习、预习”之中的“习” 是“学习” 的意思,
• 自学≠自习;
• 心=心脏,但是,心脏病≠心病;
• 圈=环,但是,花圈≠花环。
• (三)词语教学应与语法教学结合。
• 通过句子理解词义,通过句子说明词语运用时在语 法上的限制和条件。如“进行”一词的教学:
• 1、“进行”的宾语是双音节动词:~交流、~说 明、~比较;
• 以听读综合练习法教学步骤为例
• 一、课前预习生词:
• (容易-翻译、简单扩展;难-课文中进行讲练)
• 二、导入重点的词语
• 进行课文教学时,学生先不看书,教师以语段为例, 边说边板书重点的语法结构和词语。
• 三、讲解与操练
• 让学生看黑板的提示教师再说一遍,并对难点进行 讲解,可作一些相关的练习,通过听觉、视觉双重 展示,理解与操练同步进行,可加深印象,为语段 表达打下基础。

4现代汉语课件词汇ppt

4现代汉语课件词汇ppt
❖ 同义:两个词根的意义并列,可以互相说明 ❖ 类义:江山、眉目、岁月、领袖、心肠 ❖ 反义:动静、来往、早晚、开关、教学 ❖ 偏义:忘记、师傅、窗户、睡觉、国家
(2)偏正型
❖ 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一般说来,偏 正型的中心语素决定这个词的词性。
❖ 1)名素为中心成分:名+名、形+名、动+名 ❖ 2)动素为中心成分:名+动、形+动、副+动 ❖ 3)形素为中心成分:名+形、形+形、动+形
❖ 名+形:性急、手软、眼红、肉麻、心虚
❖ 此外,还有一种主谓型的词,从语义关系 看,实际上是一种逆序支配(动宾)关系。
(6)连动型 ❖ 两个动作具有先后承接关系。
❖ 贩卖、退休、接管、考取、 报销、认领、扮演
(7)兼语型
❖ 两个动作分别与主体和客体有 关。
❖ 逼供、请教、促进、逗笑、逗 乐、遣返、迫降
❖ 阿、子、性、者、家、员、儿
❖ 有些语素在某些义项上可以独立成词, 但在另一些义项上意义已经类化,其 自由度已降低,只能与别的语素组合, 呈现定位、粘着的趋势,正在成为一 种类词缀。
❖ 角、热、意识、族
(二)词
❖ 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 用的语言单位。
❖ 小黄和小张去跑步了。
❖ 首先,除了少数异读词以外,词的 语音形式是固定而单一的。
❖ 从汉语构成的情况我们可以分成单纯 词和合成词两种。
(一)单纯词
❖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单 纯词从音节的角度,可以分为单音节 的、双音节的、多音节的。
❖ 单音节词基本上都是单纯词,但有例 外,那就是儿化。“卷儿”、“信 儿”、“头儿”虽然是单音节的,却 是合成词。

现代汉语:词汇课件

现代汉语:词汇课件
修辞手法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语言的 表现力和感染力。
口语交流中准确传达信息意图
清晰发音
准确清晰地发出每个音 节和单词,避免模糊和 含糊不清的发音。
选用恰当词汇
根据交流场合和对象, 选用恰当、得体的词汇 进行表达。
注意语调和语气
通过调整语调和语气来 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增强口语交流的效果。
近义关系复杂词汇辨析
词义相近但用法不同的词,如 “推断”和“推测”,前者强调 根据事实得出结论,后者强调猜
测和揣测。
搭配关系不同的近义词,如“改 进”和“改善”,前者常与“方 法”、“技术”等搭配,后者常 与“生活”、“环境”等搭配。
语义侧重点不同的近义词,如 “爱护”和“爱戴”,前者强调 保护和照顾,后者强调尊敬和拥
05 现代汉语新词汇现象探讨
网络流行语及其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 了条件。
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简洁、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表达力。
网络流行语的影响
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库,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同时,也对现 代汉语的规范和清晰表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外来语借入与本土化过程
外来语的借入方式
音译、意译、音意兼译等多种方式。
外来语的本土化过程
外来语在借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传播,会逐渐融入汉语系 统,成为汉语的一部分。
外来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外来语的借入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词汇,也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和语 言风格。
方言词汇进入普通话现象
1 2
方言词汇进入普通话的途径
新造词的发展趋势
新造词将继续以快速、大量的方式产生,同时,一些新造词也将逐渐被淘汰和更新。

第二讲 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2

第二讲 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2

• 六、要求学生在课后:
• ①不看课文,用课堂上所学的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 容写出来。
• ②结合近期所学的一些重点词语,让学生写或准备 说一段话。(可提示相关的主题)
• (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但用时较多,可选取课 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把串讲与听读法结合起来。)
第三讲 词汇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一、展示词汇的方法 综合课
• 目的:
• 一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它们的搭配关系,
• 二借此复习巩固旧词。
• *“哥哥”、“问题”、“书架”一组的量词是“个”,设 计时把“哥哥”排在第一行,是考虑到量词“一些”的教学。 本课的名词,除了“哥哥”外,都能与“一些”搭配。把 “哥哥”放在第一行,有利于突出用法上的这种差异。
• B、根据词义的相关性(义类)进行排列 • 如亲属:爸爸、哥哥、妹妹 • 运动:游泳、爬山、长跑 • 服装 :衣服 鞋子 穿 脱 • 也可按话题分组讲练,如看病: • 谈症状:病、发烧、头痛、咳嗽、感冒 • 在医院:挂号、内科、开药、药片、打针 • 把生词组成意义相关的生动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
• 词汇教学融合了多种教学元素(语音、语义、语 法以及语用、文化)
• 词汇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词汇学习需要不断 进行。
三、词汇教学的基本程序
• (一) 重点词的选择 • 1、选择与学习者的经历、生活相关的词汇,引
发学习者的兴趣和表达的需求,刺激学习者参 与。 • 2、尽量根据话题选择词汇。重点选择能表现所 学章节重要概念或反映内容主题的词汇。 • 3、选择常用词,选择使用频率高的词汇。特别 是动词、量词、虚词等学习者较难掌握的词语。
• 印欧语系语言背景的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觉: • 汉语的双音节、多音节词只是几个连缀在一起的音节,而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最全优质PPT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最全优质PPT
1、语素教学是词汇教学的基础
▪ 有助于识别、记忆汉字。 弄:~点儿水来/~材料。
2、词语搭配的教学对策 N 一个~,学校的~;
A -
装++着▪/出来(……(2的)样子关) 于语素教学的建议
(2)词类:和/而/并
▪ A 先教一些构词能力强的词根语素。 3、我们正在上课,……。
2、我怕迟到,七点……。
▪ B 语素与复合词教学同步进行。 如:少,学生常将shào(笑一笑,十年少)读为shǎo。
“续存”;
▪ (8)汉外对比,如韩语中的“做”; ▪ (9)从汉字的结构来解释,如“景”; ▪ (10)翻译。
▪ 2、解释词的用法的方法:
▪ (1)词语搭配; ▪ (2)直接说明。不借助其他手段,直接向学生
讲明该词的用法。
(三)词汇练习的方法
▪ 1、记忆练习。
▪ (1)直接问答。通过教师直接提问和学生回答来帮助学 生记忆生词。
▪ C 指出词语的语义搭配。如:后悔/遗憾 (1)词在具体的句子中都是以义项的身分出现的。
(2)词类:和/而/并 (3)形象释义,如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
来【-偶去然过】▪来-形过后去事悔理出上来:不-出一去动定要得发-事失生而借后发-还生懊的;悔:~莫及/事前要三思,免得将来~。 ▪ 遗憾:❖形 不称心;大可惋惜(在外交方面常用来表示 不满和抗议):功亏一篑,令人~/对此事件,我们深感~。
(2)词语之间的辨析
▪ 词语之间的差别各种各样,一般可以从语义、语法和语用 三个方面进行辨析:
▪ ①从语义上进行辨析
▪ 从语义上辨析就是分析词语(主要是近义词)的词义,比 较它们表示的对象特征或适用对象等方面的异同。
▪ 如:理由/原因
▪ ②从语法上进行辨析

7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ppt

7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案.ppt

被叫给让 + ++ + + -+ + +- + - +++ +---
演示课件

一概 都
▪ 我们~是留学生。
-+
▪ 这些门票~作废了。 + +
▪ 我们~很喜欢汉语。 - +
▪ 又如:又/再;还/再
演示课件
(1)句类与句型
▪ ①句类[或者/还是;吗/呢]

吗呢
是非问 你是学生~?
+-
特指问 你是哪个班的~?
演示课件
2、词语搭配的教学对策
(1)一般词语搭配的教学 ▪ A 总结词语运用的典型搭配,把词汇学习
和语法学习结合起来。
▪ B 指出与词语搭配的句式。如:从来 ▪ C 指出词语的语义搭配。如:后悔/遗憾
▪ 后悔:动 事后懊悔:~莫及/事前要三思,免得将来~。 ▪ 遗憾:❖形 不称心;大可惋惜(在外交方面常用来表示
▪ 偶然:
▪ [形]不是必然的。
傅-徒弟 ▪ e.抽象:全体-部分 成绩-错误 好处-坏处
演示课件
②动词
▪ a.动作或活动:丢-拾/捡 开-关/闭 推-拉 ▪ 来-去 过来-过去 出来-出去 得-失 借-还 ▪ 收-发 记-忘 拿-放 买-卖 送-取 分-合 ▪ b.心理活动:爱-恨 敢-怕 喜欢-讨厌 相信-怀疑 ▪ c.现象或存现:死-活 加-减 输-赢 开始-结束 ▪ 增加-减少 有-无
演示课件
(四)实词教学
▪ 1、 词语搭配法(词语扩展法)
▪ (1)名词
▪ ①与量词的搭配:封/张/辆
▪ ②与相关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搭配:

(精)语言文字运用完整公开课PPT课件

(精)语言文字运用完整公开课PPT课件

词语的拓展
02
了解词语的派生、合成和转化等构词方式,掌握一词多义、熟
词生义等现象。
学习词典和工具书
03
利用词典和工具书查找生词、了解词义和用法,提高自主学习
能力。
04
句子运用技巧
句子的类型与特点
陈述句
用于叙述或说明事实, 具有肯定和确认的意味

疑问句
用于提出问题,表达疑 问或询问。
祈使句
用于表达请求、命令或 建议,具有强烈的语气
连贯性体现
通过合理的篇章组织、上下文联系以及语义关联等方式实现语篇的连贯 性。
03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
衔接是实现连贯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连贯性则是语篇的基本要求,二
者相辅相成。
语篇的阅读与写作策略
阅读策略
运用略读、扫读、预测、概括等阅读策略,快速把握语篇大意和重点信息。
写作策略
遵循写作规范,合理安排篇章结构,注重语言表达和逻辑严密性,同时运用各种写作技巧 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句子、段落、篇章是构成语篇的基本单位,它们相互关联,共同 表达完整的意义。
语篇的结构
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引出主题,主体详细阐述,结尾总 结全文。
语篇的特点
具有整体性、连贯性、逻辑性和目的性,要求语言表达清晰、准 确、流畅。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01 02
衔接手段
运用词汇衔接(如重复、同义词、反义词等)、语法衔接(如指代、省 略、替代等)和逻辑衔接(如因果、转折、条件等)等手段实现语篇的 衔接。
写作表达
运用书面语言进行写作,如写信、写日记、写评论等,表达自己的 思想和情感。
学习中的语言文字运用
1 2
学科知识学习

《汉语教学方法与技巧》课程演示文稿

《汉语教学方法与技巧》课程演示文稿

页眉内容《汉语教学方法与技巧》“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第一讲对外汉语教学环节的掌控方法与技巧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1、课型分明2、学生为主3、精讲多练4、随讲随练5、反复重现6、多向互动7、直观形象8、少用外语9、严于要求10、注重效率11、轻松活泼二、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组织管理的方法与技巧(一)课堂组织管理的基本要领1、科学分配授课时间,详略得当一是严格遵守上下课时间。

二是教师不应占用上课时间发作业、调试设备等。

三是难度较大的教材上的练习不宜在课上现做。

四是中高级阶段不宜用大量时间领读整篇课文。

五是力争用最短的时间讲解新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操练。

六是详略得当。

七是巧妙补白。

2、合理调控教学节奏,张弛有致一是快慢相宜。

二是难易相间。

三是富于变化。

3、潜心营造课堂氛围,寓教于乐4、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整体优化1)导课方法(1)温故式导课。

(2)引证式导课。

(3)解题式导课。

(4)衔接式导课。

(5)情景式导课。

(6)图物式导课。

2)讲授新知的方法(1)引导发现式。

(2)角色互换式。

(3)讲演结合式。

(4)深入浅出式。

(5)举一反三式。

3)结课的方法(l)归纳式结课。

(2)呼应式结课。

(3)延伸式结课。

(4)检验式结课。

(5)幽默式结课。

(二)课堂组织管理中常见的问题1、时间安排失控2、内容详略不当3、节奏缺乏变化4、对学生操练环节缺乏有效控制(三)课堂教学案例教学案例1:课型:口语课。

对象:本科三年级。

教材:三年级教材《汉语口语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教学内容:第十二课《教育子女——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练习部分。

教学实录:开始上课,教师说:“上节课我们在讨论代沟问题时引发了如何对待中学生早恋现象的讨论,并留为作业让大家回去准备,你们做了吗?”有的学生回答:“做了。

”教师对其中一个坐在第一排的学生甲说:“你先说说吧。

”学生甲照着已经写好的稿开始念。

由于学生甲发音不太好,声音又小,其他学生听不清,所以二分钟后,一些学生开始聊起天来。

汉语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ppt课件

汉语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ppt课件
? 语音感是对语音的直觉和敏感,包含 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因素。具体是指 在输入(听)和输出(说)两方面对语音 的正确度、流畅度、自然度、优美 度等的把握。
? 事实证明,如果语音在初期没有得 到有力有效的训练,没有形成一定 的语音感,将直接影响到语法感、 语义感和语用感的形成及其优劣, 从而影响其汉语水平。
? 初级阶段应充分重视汉字教学,帮助学 生逐步掌握汉字书写、表达的一般规律, 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需要 度过文化震荡期、打破文化隔膜的欧美 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2.3 汉字教学原则
? 在听说优先的前提下,利用课堂教学机 会来加强汉字知识的介绍,通过归纳总 结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
? 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
? 建立部件意识,逐渐认读常用独体字, 了解部首的意义
? 加强留学生声旁意识的培养,这样的做 法既利于留学生的口语发展,又利于他 们汉字识记能力的提高,提高汉字学习 效率。
2.4 汉字教学示例
? 教材中编入汉字文化的内容 ? 在课程教学中针对学生问题,结合课
程进行汉字知识的介绍,如象形、指 事、会意、形声等,使学生了解汉字 的由来 ? 尽可能利用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 学生了解汉字的书写规律与意义 ? 小班进行每日一至两个偏旁部首的教 学,有助于帮助学生记住汉字,避免 一些常见的书写错误,甚至可以帮助 学生理解字意和词意,如“宀”和 “穴”、“衤”和“礻”、“目”和 “日”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1 听力教学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 先输入后输出、输入大于输出是语言教 学的客观规律。
? 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 是通过听力理解实现的,当输入信息与 原有知识相匹配时 ,理解就产生了。
? 历史上很多流行过和现在仍然被广泛使 用的教学法都以听力输入为主要的教学 方式(比如听说法、视听法 )或以听力输入 为手段创造一种习得环境 (比如情景法)。

如何讲好普通话技巧及练习 ppt课件

如何讲好普通话技巧及练习 ppt课件
普通话基础培训课
发声器官示意图
▪ 1.上唇 2上齿 ▪ 3.齿龈 4.硬腭 ▪ 5.软腭 6.小舌 ▪ 7.下唇 8.下齿 ▪ 9.舌间 10.舌面 ▪ 11.舌根 12.咽腔 ▪ 13.咽壁 14.会厌 ▪ 15.声带 16.气管 ▪ 17.食道 18.鼻孔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精品资料
第一讲 普通话声母训练
▪ 普通话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
▪ 声母是音节的开头部分,也叫做字头,声 母由辅音充当,而辅音的特点是时间短, 音势弱,很容易产生“吃字”现象
练习
阴平阳平之后(中调三度):天上、爸爸、衣 服、包子、生日、舒服、行吗、苗头…
上声之后(半高调四度):手上、我的、本子、 姐姐、讲究、打算、喜欢、指望…
去声之后(低调一度):地上、月亮、大夫、 弟弟、谢谢、教训、近视、费用…
语气词:去吧、走吗、怎么呢、好啊… 助词:我的、慢慢地、好得很、拿着、走了…
低 1 214
如何讲好普通话技巧及练习
第四讲 语流音变训练
1、轻声
★每个音节都有自己的声调,但在有些句子 或词里,有的音节失去原来的音调,变成 较轻较短的调子,就是通常说的轻声
★一般是重读音节长,轻读音节短
★轻声在不同音节中,音高反应也不一样, 一般要看前面一个音节声调来决定
如何讲好普通话技巧及练习
难点声母比较(送气与不送气)

终版1第一讲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与技巧.ppt

终版1第一讲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与技巧.ppt
演示课件
• ① 连衣裙、羽绒服、西装、服装、时装-→ 衣服类名词, 可顺便复习“衬衫、裤子”等。
• ② 式、样子、大方、产品、橱窗、顾客(售货员)-→ 形容衣服式样,在课文内容商店购衣时出现。
• ③ 红、黄、灰、蓝、紫、鲜艳、退色-→ 颜色词与相关 形容词、词组。
• ④ 指、抬(头)、晒、飞(鸟)-→ 单音节动词,前两 个在商店购买服装时可用。
• (优点:可以把孤立的词组成有内在联系的语言材料, 以帮助学生学习、记忆。)
演示课件
(3)按词汇等级排列的展示 • 根据《基础阶段词汇大纲》规定的一级词、二
级复用式词、二级领会式词及超纲词进行排列, 优点是有利于教学中抓住重点,重点讲授、重 点复习、重点检查。 • 如《现代汉语教程·读写课本》第66课“结婚 的礼物”,全课24个生词,可以这样排列:
• 同时也要注意,教学和习得词语的顺序不仅要依据 词语的难度,也要考察留学生的习得顺序,大多数 情况下是交际中的习得顺序。如“货币、通货、钱、 钞票”4个词,通常情形下,学生习得的顺序应该是 “钱——钞票——货币——通货”。
演示课件
• 词汇讲解也按层级原则进行,要用学生学过 的词语解释生词和用法,不要用没学过的词 语,避免用越级词、尤其是超纲词来解释生 词。讲解不要复杂化。如讲解中级词“尊敬” 时就不要用高级词“爱戴”等讲解,而应该 用学过的、难度更低的“喜欢、爱”来解释, 否则会越解释越糊涂。
“荠菜、苋菜、芥菜”一无所知,那么你 的教学就是失败的。 • 菠菜-----荠菜、苋菜、芥菜
演示课件
救护车-----卡车、吉普车、救护车、 消防车、铲车、火车、马车 • 外国学生出现类似“这孩子喝她妈妈 的牛奶长大、我想买鸭子的鸡蛋”的 笑话也是教学的失败。 • 就是说要进行语素分析。) • 分析原则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ppt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ppt
• 我们的定性研究多, 而定量分析少; 理论探讨多, 而 应用实验少; 教材编写多, 而在词汇教学方面有特 色的少; 传统、单一学科的研究多, 而结合现代化 教学手段的、跨学科的研究少。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 研究的空间
一、计算语言学界基于中文信息处理的 汉语词汇研究 二、有关汉语词汇系统的研究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难点
一、虚词
• •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其语法关系 主要靠语序和虚词来体现。 虚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意义较虚,学生难 以理解和掌握;另外,虚词的使用频率往往较 高,掌握不好会直接影响交际,例如:并、 毕 竟、不妨、除非、从而、固然、甚至、 一连、一向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难点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方法
2.直观法
• 直观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的展示,另一种是动态 的演示。 • 静态的直观法,即是以实物、图片或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 展示词义,让学生通过感官将所学的词语与客观事物联系 起来,并直接形成概念。 • 动态的直观法,即通过动作的演示来说明词义。
对外汉语分析法的运用
• 从具体的操作过程来说, 要运用语素分析法进行词汇教学, 每一个语素参与构成的常用词有多少, 如何理清该语素义 与词义发生联系的脉络, 编成适用的教材, 从而使字词结合 的教学呈现出层次清晰的状态, 做到循序渐进, 这些都是教 学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的。 • 从宏观上, 我们可以对大纲词汇中涉及的语素义进行 一定的整理,归纳出最常用最简单易学的语素义 作为第一阶段教学的内容。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
• 从微观上来说,则应该考察每一个构词语素所组成 的合成词, 理出每一个语素的基本义、常用义, 合 理编写教材、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对合成词的结 构和意义组合关系有初步的了解, 日后遇到旧字新 词, 便可利用已学知识进行合理推测。

汉语词汇的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PPT幻灯片共33页PPT

汉语词汇的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PPT幻灯片共33页PPT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汉语词汇的课堂教学的方法 和技巧PPT幻灯片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 助词。顾名思义,就是本身没有语法意义,依附 在其他词语身上,与之一起完成语法作用。如 “的、地、得”。“的”与名词、代词、形容词 等一起使用,出现在名词前面,对它的大小、颜 色、性质、归属等方面进行修饰、限制、说明。 “地”与副词、形容词等词语一起,出现在动词 前。对动作或状态进行描写(欢天喜地学开车)。 “得”出现在动词后,引进补语,补充说明动作 的结果、程度、时间、数量等。汉语中的助词不 多,但教起来却不容易,留学生难以把握。讲解 这类词语时,我们第一要注意它助什么词。第二 要注意它位于所助词语的前面还是后面。此外, 对于某些助词相互之间的细微差别,也要给学生 指明。
12
• 多义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例如: “打”,可以有“打人、打篮球、打开水、 打的”等组合形式,同一个“打”却表示 了不同的含义。我们不主张多义词第一次 出现时,马上就把它所有义项都讲解给学 生听,那样,只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 我们认为,当一个新的义项出现时,我们 给学生归纳总结多义词的意义和用法,有 利于学生区分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关系, 从而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的目的。
2
• 1.从词性上看,虚词详讲,实词略讲。 • 汉语词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
叹词,象声词等,因为其词义具体,所指 对象明确,所以可以在课堂略讲,甚至不 讲,一带而过。而介词、连词、副词等虚 词,因词义虚渺,理解困难,而成为学生 学习的难点,所以要挑出来跟学生好好解 释一下。
3
• 介词。介词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汉语中的介 词虽然不是很多,但其搭配却非常广泛。从意义 上看,它们可以引出时间(当、在、从、离),引 出方向(向、往、朝),引出对象(对、跟、和、比、 为、给),引出目的、原因(为、为了),引出施事 或受事(把、被、叫、让),或者表示排除或加合 等等。另外,很多的介词词义是从动词或名词虚 化而来,介词词义与原义有什么不同,用法上有 什么不同等等,都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如: “在”,既可作动词,又可作介词,教学中必须 给学生指明。
13
• 反义词。如果两个词的词义相反或相对, 那么这两个词就是反义词。相反是指绝对 对立,肯定一方就是否定另一方,否定一 方就是肯定另一方。相对,是指相对对立, 即肯定一方必否定另一方,但否定另一方 不一定能肯定这一方。词义之间存在着相 对的第三个词义。如:“黑”与“白”, 在这两个词语中间,还有灰白,浅黑等中 间状态的存在。
4
• 他在学校,不在家里。(动词)
• 他在学校里看书,不在家里看书。(介词, 引进地方)
• 他一个人在今天晚上去了学校。(介词,引 进时间)
5
• 讲解介词,要结合课文中介词的词义,引 导学生不断说出相同语境下的搭配组合来, 从而加深学生印象,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如果学习的内容是介词的新的词义,那么 还要注意总结介词的用法,让学生区分不 同情况下的不同用法。
样的文化词还包括:文化上有特定内涵的词语,如:贫农;
字面意义相同,但中外对比不等值的词语,如:情人等。
在学习时,一旦遇到这样的词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解释
清楚,不然学生就会望文生义,将词语的意思理解错。文
化词语的讲解,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也
向学生介绍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词汇教学有着非 常重要的地位,掌握词汇是学生学习和理 解课文的前提,是学生掌握和扩大词汇量 的重要手段。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教学时 间里,认识、理解、记忆词语,并最终能 熟练运用所学词语进行交际,是每个对外 汉语教学老师所关注的问题。
1
一、选词
• 每进入新的一课学习,我们都会面临 着同样的问题,那么多的生词,该怎么讲 解给学生?是全部讲,还是部分讲。全部 讲,时间不够,课堂上也不可能实现。所 以,只能权衡轻重,选择部分重点词语进 行精讲操练。那么,哪些词语是应该在课 堂上重点讲解的呢?下面这几条原则可以 帮助我们找出每课中应该讲解的词语。
10
• 2.从文化角度上看,典型的文化词语应该教给学生。

所谓典型的文化词语,是指那些由本国特有的文化现
象产生的词语,例如:“红娘、旗袍、月老”等。在学生
所在国家中,没有相似的文化现象,也就没有相对应的词
语。如“红娘”,原是《西厢记》里的一个角色,因为其
热情地为男女主人公张罗Βιβλιοθήκη 事,而成为媒婆的代名词。这8
• 连词。有的是连接词和词组,有的是连接 两个分句。前者如:“和”(我和你,老虎 和狮子)。后者如:“不但……而 且……”(不但好吃,而且好看。不但我们 没去,而且他们也都没去)。连词教学,要 引导学生注意连词所连成分之间的关系, 是同质还是异质,是相近还是相反,是递 进还是递减等等。对于连接分句的连词, 要注意考察前后两个分句意义的联系。
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有效方法。
11
• 3.从词的意义出发来看,多义、反义、近义、 同义词要讲解。
• 词,是一个有意义的音义结合体,词 所概括的意义就是词义。有的词义概括比 较具体,就形成了实词,有的词义概括比 较抽象,就成了虚词。教学中,对词义上 有同义、等义、反义、近义等关系的词语 进行比较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 象,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6
• 副词。出现在动词前,对动词的时间、范 围、程度、频率、语气、情态等方面进行 描写、修饰、限制。副词的意义比较晦涩, 不太容易懂,是词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和 重点。
7
• 副词的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注意副词 与副词之间的区别。如:同是表示时间的 副词,“已经”、“正在”、“总是”有 着明显的意义差别。“已经”是指过去发 生的事;“正在”是表示正在发生的动作 或存在着的现状;“总是”则是时间范围 内从起点到终点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存在。 我们把这些细微的差别指给学生,就能加 深其印象,也有利于他们的理解。其次要 引导学生注意副词所描写的内容上的细微 差别。如:“挺好”与“特好”等。
14
• 在学习生词时,如果有成对出现的反义词, 当然更好,可以联系起来记忆,减轻记忆 负担。如没有成对出现的反义词,我们可 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反义词,从而复习 旧词,又巩固和加深了新词的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