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语文教学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合适的教育方法将德育理念
和原则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从而实现德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
的效果,还能够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德性。
以下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一、通过语文教材来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是德育的有力润滑剂,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通过教材中学生易感
性的课文内容可以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中对生命、对真理、对美的内容,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教师可以在语文作业中渗透德育的教育内容,比如通过阅读的作业,要求学生体会社
会职业、是怎样需要好的德行来坚持他们的职责和使命,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职业的真正含义,加强对德育教育的体会。
语文口语交流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口语交流,让他们在
交流过程中学会尊重、爱护别人,并且不断增强自己的德性修养,从而实现将德育教育与
语文教学的融合。
语文教学中情感的激发是学生理解、接受语文教育的关键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情感的
引导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感受到德育教育的价值,从而积极的接受和阐述课文中的德
育内容,进一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总之,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传递德育理念,让学生
全面发展。
通过营造德性青春校园的理念,不断强化学生的德性修养,进一步实现语文教
育与德育教育的互动,从而让学生受益终身。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
一、注重教材选择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选择具有德育意义的教材,例如一些能够体现道德情感、品德修养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
通过讲解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修养。
二、注重课堂言传身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的榜样。
在课堂上,教师要细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三、注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情感去理解诗词、文言文等语文知识,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善、真、爱,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修养。
四、注重课外阅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选择一些能够培养品德修养的好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善良、友爱、勇敢、坚强等美好品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六、注重行为规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要求学生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学生,要求学生在言行举止方面要符合社会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文明礼貌。
七、注重评价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用德育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看学生的品德修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注重通过教材选择、课堂言传身教、情感教育、课外阅读、案例分析、行为规范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道德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7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7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下面就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一、注重修养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和人文情怀,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诗歌、讲述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领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品味。
教师还可以针对精美的语文篇章和名家名作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从中感悟生活的真谛,感悟人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崇高人格。
二、讲究语言礼仪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良好的语言礼仪是文明生活的基本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尊重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
教师还可以通过文言文、名言警句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古代先贤的高尚品德和优美语言,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注重文学熏陶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作,感受经典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
教师还可以从文学中挑选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好的情感、崇高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注重思想引导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包括思想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古代诗词、现代散文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师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从中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
五、注重情感沟通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包括情感沟通,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读诗朗诵、讲述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倾听学生的诉求,引导学生化解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语文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而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语文课程也拥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是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语文阅读与德育有机融合阅读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之一。
而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故事中所具有的道德教育内涵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如《小兔乖乖》、《孔雀开屏》等具有鲜明道德教育色彩的故事,进行深度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其中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让学生从整体上悟出“人生道路”和“人生目标”。
二、语文写作与德育内涵结合语文写作是以语言为工具,展示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笔者的教学中,常会以“让学生爱祖国、语言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等为主题,撰写小作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自己的心中所想所想,并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深化对命题主题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个过程,既是语文教育过程,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过程。
在语文写作中,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点评、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培养道德情感,让学生知识和道德的成就相互促进,达到综合德育的效果。
三、课堂讲解与个人修养并重课堂上,作为教师既要在语文知识的讲述方面下力气,也要在对学生人文修养的培养上下一番功夫。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意识到语文教育的德育价值,以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智慧为目标,在重点难点的解释过程中,适当融入德育内涵,让学生有意识地从中获取道德成长的机会。
例如,当讲解一则“大雁做爱心”的故事时,可以就文中叙发生的丰富感情来明确表达“爱的力量”和“团结一心”的道德认知。
同时,还可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及现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信息与事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知并积累道德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德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语文教学有效渗透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操素养。
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渗透德育的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注重选材,融入人文情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选材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人文情怀、道德品质的文章、诗歌和小说让学生阅读,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人生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比如《小石潭记》、《草房子》等经典文学作品,都能够启发学生的美好情感和人生感悟。
二、注重阅读,引导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多安排一些阅读理解、语文素养等环节,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人生百味,理解尊重、友爱、诚信等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
三、注重言行一致,诠释人生真谛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渗透德育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言传身教,做到言行一致,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交往中感受到真善美,感受到老师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和尊重。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分享一些自己身边的感人事迹,启发学生感恩、关爱、勇敢、诚信等美德。
四、注重启发思维,引导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和名人事迹的了解,理解古人的品德修养,感受古人的高尚情操,学习古人的精神品质。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案例的引导,让学生参与到故事情节之中,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善良、正直、宽容等美德,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五、注重情感教育,塑造良好品格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该通过课文情感教育、学生互动交流、师生情感沟通等途径,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爱、学会感受生活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良好品格。
六、注重评价引导,激发向上动力语文教学中的评价是渗透德育的重要环节。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德育渗透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品德和行为习惯。
下面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德育渗透方法。
1. 德育故事引导法德育故事引导法是通过讲解和阅读优秀的德育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
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有关品德教育的经典故事,如《小红帽》、《小兔子找妈妈》等,让学生通过故事的主人公的经历和选择,了解到正确的道德行为是什么样的,以及为什么要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
2. 德育主题讨论法德育主题讨论法是通过针对某个德育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体验和认识到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友谊、诚实、尊重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通过互相交流和辩论,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 德育模拟情境法德育模拟情境法是通过创设一些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和体验正确的道德行为。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如小偷正在作案,学生该怎样做等,让学生通过模拟、扮演等方式来体验和思考,进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4. 德育名言警句法德育名言警句法是通过讲解一些名人名言和警句,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
教师可以每周选取一些与德育相关的名言警句,进行讲解和解读,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意义,通过学习名言警句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5. 德育写作指导法德育写作指导法是通过鼓励学生写作,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关于德育的写作题目,如我的榜样、我对敬业的认识等,让学生通过写作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引导他们通过写作来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德育渗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德育故事引导法、德育主题讨论法、德育模拟情境法、德育名言警句法和德育写作指导法等多种方法的结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一、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引导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古诗词、古文、现代散文、现代诗歌等。
这些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解读课文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比如通过诵读古诗词来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操,通过分析古文来了解古人的品德修养,通过朗读现代散文来感受作家的人生态度等。
通过课文内容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
二、通过阅读材料进行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道德情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
比如一些感人的故事、勇敢的英雄传奇、感恩的故事等,通过这些阅读材料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正义之心、同情之心等。
通过阅读材料进行德育渗透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也得到心灵的洗礼。
小学生的写作活动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可以通过作文、诗歌创作等形式进行德育的引导。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关于家庭、友谊、正义等主题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感悟和表达;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关于感恩、帮助他人、传递爱心等主题的诗歌创作。
通过写作活动进行德育引导可以使学生在表达自己的也培养了他们的道德情感。
四、通过讲故事进行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讲故事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比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等,通过讲故事来引导学生进行品德修养。
比如可以讲述《三字经》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懂得感恩;也可以讲述一些关于孝道、友情、正义等方面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通过语文活动进行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课外活动来进行德育渗透,比如举办朗诵比赛、语文演讲比赛、语文艺术表演等。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8篇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8篇小学语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1) 小学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学科。
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
我们要研究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一、小学语文渗透德育的途径(一)课堂教学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自己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
祖国语言负载着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传承着自己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蕴。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
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教师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
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二、实施小学语文德育的方法1、平等待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熟悉和了解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心和他们的心是息息相通的,彼此便要互相尊重,相互信赖。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一、以文本为基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以文本为基础,通过选取具有价值导向的文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师可以选择那些富有思想性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进行教学。
通过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事件情节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并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善良、勇敢、诚实等正面价值观念,并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正面的道德启迪。
二、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本、分析词语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并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如朗读、表演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出感受他人情感、关爱他人的情感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素养。
三、注重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行为背后的道德价值取向。
在学习《小石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文章中的众多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给出自己的观点,并互相交流意见。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公正、友善等多元化的道德价值观。
四、通过作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观念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观念。
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写作,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并结合课文中的道德教育内容进行引导。
教师可以出示一个带有争议性的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给出自己的理由。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并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的教育功能,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并加强学生对于道德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道德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8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而德育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一、选取适合的教材语文教学中的教材选择非常重要,教材中应该融入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文章、诗歌、童话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可以选取一些传统的经典作品如《格萨尔王传》、《孙子兵法》等来进行阅读,通过分析讨论其中的人格修养、忠诚勇敢等道德品质,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思考与反思。
二、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在语文课堂上,可以结合德育主题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讲解成语典故,品读优秀的诗歌散文,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从中汲取道德力量。
可以组织一些德育主题的朗诵比赛、文学创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的力量,培养他们的正直、诚信、勤奋等品质。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风气,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卖、环保宣传、关爱贫困儿童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善良和奉献的快乐,激发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设置德育评价指标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建立德育评价指标,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评定、平时考察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德育水平。
可以根据学生的诚信、友爱、守纪守时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及时了解学生的德育状况,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选取适合的教材、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设置德育评价指标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德育和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字数2036】第2篇示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下面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一、通过文本引导德育教育1.选取具有德育意义的文本在语文教材中,要精心选择富有德育意义的文本,例如反映美好品质、高尚情感的作品,如劳动者的形象、敢于担当的精神等。
同时还可以选取一些反面教材,通过对负面角色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后果,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2.开展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可以通过解读人物形象、分析情节、意象推理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的道德情感,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作品的引导,让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观念等问题。
通过阅读《小王子》,引导学生探讨友情、责任等主题,培养学生的情感经验和道德观念。
二、通过课堂活动促进德育教育1.开展情感教育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课、作文课等形式,开展学生情感教育活动。
通过朗诵课、读书分享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2.组织德育教育讨论活动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班级座谈等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一些德育问题,如友谊、诚信、助人为乐等。
通过集体讨论,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辨别能力。
3.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落实德育教育。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让学生接触到优秀的文化作品,感受到文化的力量。
三、通过评价方式强化德育教育1.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除了语文知识的掌握,还要评价学生的品德表现、学习态度、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2.注重德育评价的及时反馈在德育教育中,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一直是教师们非常重视的一部分。
通过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学应该如何渗透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通过精心选择的文言文和现代文进行道德品质的熏陶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文言文和现代文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品质。
在选择课文的时候,教师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具有鲜明价值观的课文,如《平妖传》《孔明与燕双瞳》等文言文,以及《傲慢与偏见》《小王子》等现代文,通过阅读这些课文,让学生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也能够接受到道德品质的熏陶。
语文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学生们的阅读心得或者课文解读,引导学生们多角度地思考文中所蕴含的道德情感,启发学生们自主地去思考,感受作者对于道德品质的呈现,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
二、通过名人故事和成语故事进行道德修养名人故事和成语故事中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内涵,教师们可以通过讲解这些故事,引导学生们了解名人的品德与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铁杵磨成针》、《愚公移山》,通过讲解这些故事,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智慧的深厚,明白自己在生活中的坚持与努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向上力量。
选择一些蕴含了道德情感的成语,如“仁者乐山”,“以德报怨”,通过这些成语进行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到这些成语蕴含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激发学生进行正确的行为选择。
三、通过作文和朗诵进行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和朗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通过作文和朗诵,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布置一些关于生活情感与道德情感的作文题目,如“感恩父母”、“友谊的力量”等,通过这些作文题目,引导学生们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朗诵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蕴含了情感温暖的文章或者词语,如朱自清的《背影》,郭沫若的《走出去,走到自然》,通过朗诵这些文章或者词语,让学生们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与伟大,明辨善恶,激发学生对于美好的向往。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
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把德育思想系统全面的传达给学生,例如树立民族自豪感、在生活中的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道德思想的传播。
因此,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的主要场所应放在课堂教育上。
(1)充分讲究情感调动。
小学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可加入知识背景的情感资料,通过有声有色的故事叙述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从而使小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例如教师在讲授关于热爱祖国的课程中,可先在班内插上小红旗,同时播放歌颂祖国的相关乐曲,在这种教学氛围下,小学生更能深刻的了解热爱祖国的教育意义。
(2)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向先进人物学习。
这个先进人物可以是文中的大人物,也可以是学生身边的先进表演者。
日常事务中的德育,更便于小学生理解和学习。
比如有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1元钱,交给老师。
老师可以号召同学们学习这位同学从不赔钱的精神。
(3)小学教师讲解课文要细致、全面、多方面。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对一些事件的看法还没有形成,所以不能轻易理解和掌握课文。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传达课文的中心思想,解释每一个字、每一句的意思,并在此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从而达到基础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完美结合。
2.把语文课外活动作为小学生德育思想教育的第二场所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开展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而且有利于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道德熏陶。
做好小学生语文课外活动,教师要把握好活动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课外活动针对性表现的例子: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尚未成熟的自我思维,善于模仿他人的特点,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寻找一些正面人物作为榜样,鼓励小学生学习。
比如课外活动的分层次表现:老师讲完了课堂上关于助人为乐的课文体裁后,在接下来的课外语文活动中,可以组织小学生去敬老院和孤寡老人聊天,讲笑话。
这样,教师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他们理解做人的意义。
3.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在其学习思想道德教育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5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5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德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可以通过选取具有高尚道德情感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讲解。
可以选取《小兵张嘎》、《孝子精忠》等篇目,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表达。
教师可以针对一些热点话题,让学生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班级中出现的一些矛盾问题、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表达自己的道德情感,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念。
语文教学也可以通过阅读名人传记等文学作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和道德观念。
可以让学生了解岳飞的民族气节、庄子的忠厚品格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名人的事迹来认知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得到进一步启发和教育。
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渗透德育。
在阅读完孝子精忠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感受孝子精忠的情感,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语文课文的内容来进行道德观念的引导。
在学习《草房子》的时候,可以通过对阿Q的人生观的讨论来引导学生了解自尊、自立、自强等正面的品质。
通过这种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有很多种,而这些方法无不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希望广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不仅仅在知识上有所收获,更能够在品格上得到提升。
第2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语文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字、语言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德育教育的载体。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渗透进去呢?以下是一些渗透方法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以下是一些德育渗透的方式:
1.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选取富有正能量和积极价值的课文,引导学生通过
阅读和讨论来培养品德,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勇敢坚强等。
2.利用诗词歌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古代诗词和现代歌曲,引导学生感受其中
的情感和情绪,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
3.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
通过朗读、演讲、表演等形式,让学生
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4.在语文课堂上注重语言礼貌和文明交往。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
言表达和交往礼仪,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建立良好的交往习惯。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
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语文教育在其中的地位更是不可忽视。
如何将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追求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此基础上构建新时代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德育渗透的途径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有多种途径,具体如下:课文德育1.给学生讲解课文内容:通过深入浅出地解析课文中涉及到的人生道理和价值观念,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如在教学《草叶集·我爱这土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文了解到祖国的美丽与伟大,从而引导学生养成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课文情境渗透德育:通过课文中的情景、人物塑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通过蝌蚪的坚韧不拔和毅力的表现,激励学生在学习道路上不要轻易放弃,要有毅力和耐心。
语文技能德育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让学生阅读名人名言、名篇名句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文修养,同时培养学生的革命理想和美好情操。
如在学习《三字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背诵、朗读等方式学习经典语句,同时教育学生仁爱、公正、诚实等美德。
2.融合德育与语文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文、演讲等任务,引导学生重视品德修养的培养,同时注重语文技能的提高。
如让学生写一篇《我爱祖国》的作文,可以切入到爱国主义教育中,同时要求学生在语言运用上达到一定的水平和素养。
活动德育1.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如开展班级活动、小组合作等,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通过学校或社区的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以上途径无论是单独运用还是结合使用都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
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下面我将分享一些途径和方法。
1.通过内容的选择和设置来渗透德育。
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和优秀的散文,可以选择那些富有道德意义的素材。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描写孝顺、友爱、诚实等美德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这些美德的力量。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蕴含的道德信息,培养他们对道德的理解和追求。
2.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来渗透德育。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这样会让学生比较被动,容易忽视对德育的渗透。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
3.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来渗透德育。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品行修养,做一个言行一致、正直守信的榜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辞去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同时,教师也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及时给予帮助和关怀,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同理心。
4.通过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来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情感和审美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朗读经典诗文、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聆听动人的音乐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表达和体验,培养他们的友爱、善良等美德。
5.通过课外拓展和实践活动来渗透德育。
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拓展活动,例如社会实践、文化参观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我们也可以组织一些义工活动、助人为乐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乐于助人和奉献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部分,语文教学需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德育的引领。
德育不仅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还是一个终身追求的过程。
在小学阶段,德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建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品格。
以下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一、注重教学内容和语境的选择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一种教学,也是其文化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来源。
在选取教学内容时,不仅要注重语言技能的教学,而且还要注重道德品质的建立。
例如,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寓言或民间故事,来教育学生关注别人的需要,帮助他人并珍视生命,同时也传递爱心、勤劳、诚实的精神。
二、注重表达方式的引导小学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起点,而语言的表达方式对人进行德育渗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规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语言信息,例如独白、口头表达、写作等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采访、演讲、朗诵和戏剧表演等栏目,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在德育和语言教学方面起到双重作用。
三、注重教学的方法和节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师生互动的配合和进程。
教师不仅要是学生的知识源泉,更要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教育者,适当调整和改变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认知要求和知识结构的发展变化。
例如,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小组讨论、诵读、角色扮演和组织趣味活动等,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语文教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的热情。
四、注重情感因素的渗透语文教学不仅呈现了丰富的语言文化和知识内涵,还需要注重情感品质的渗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生动的图画、视频、音乐和图片等,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同时吸引他们适应文化多样性的视野,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注重语言技能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心理和情感教育,才能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对社会、对自己、对家庭都有贡献的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引言: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贯穿始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师引导、教材选择、课堂实践三个方面探讨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一、教师引导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需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良好的品德。
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日常语言中注重德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1.引导学生说话文明教师可以在日常教育中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提醒学生讲礼貌、尊重老师;在学生与同学交流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使用脏话粗话,让学生养成文明的语言习惯。
2.引导学生助人为乐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助人为乐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心,在以后的生活中懂得帮助别人。
3.引导学生守纪律语文课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需要学生遵守纪律。
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上课的态度和参加活动时的纪律要求,让学生培养良好的纪律意识。
二、教材选择教材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在教材选择上注重德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
1.选择注重人文关怀的教材语文课本中应该选取善良、公正、友爱等主题,教材应该具有健康向上、人性关怀等因素,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德育的滋润,形成良好的品德观。
2.选择包含文化理念的教材教材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是文化理念的传达。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教材,引导学生爱国、尊师、孝敬父母等品德,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之余也了解国家文化,增强文化自豪感。
三、课堂实践1.课堂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活动、团队竞赛等方式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友善、互助等品德观念,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2.实践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义工、捐助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奉献中获得成长。
结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一小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有古诗、散文、诗歌、故事、童话、寓言、记叙文、说明文等。
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古今中外,爱祖国、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自然、遵纪守法等,简直可以称为德育的一本“百科全书”。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1.从课文的时代背景中挖掘时代背景是指在一定历史情况下,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内容离今天的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对他们理解课文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先深入浅出地向学生简略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以便帮助学生在学习阅读中进一步理解课文,让时代背景介绍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
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许多学生在读这篇课文时对抗美援朝的历史不了解,不明白中国人民自愿军是什么。
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讲课之前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中国人民自愿军抗美援朝的历史。
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自愿军抗美援朝对朝鲜人民的重要意义。
使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中国人民自愿军产生深厚的感情。
这样,在后面的新课讲授中,学生就能够理解到——为什么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自愿军归国会产生如此深厚的依依不舍的之情了。
2.从课文主题中去挖掘,阐明课题含义课题,不仅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
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
如教师在讲授《飞夺泸定桥》一文时,应该先引导学生读题目,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题目中“飞”、“夺”两个字就能反映出许多问题:红军遇到哪些困难?为什么会取得胜利?红军的胜利证明了什么?然后播放电视录象《飞夺泸定桥》,给学生感性的认识。
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解决。
重点让学生了解红军遇到的困难,思考是一种什么精神促使他们不怕牺牲,夺取胜利的。
3.从文章中的人物身上去生发,采取榜样激励法为了让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学生面前栩栩如生地站起来,并铭刻于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既初步懂得描写人物方法,又受到人物崇高思想,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
例如《詹天佑》这篇课文第三段写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国家的嘲笑,敢于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不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吗?在引导学生读第三段时,结合每一段的具体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在导读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时,引导学生学习詹天佑对工作严肃认真、遇到困难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
在导读五六自然段“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引导学生领悟詹天佑高超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创举,进一步感受支配詹天佑行为的强大动力就是对祖国由衷的热爱。
最后学习完课文,组织学生再一次整体感悟课文,引导学生谈谈从詹天佑身上学到了什么。
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会提高,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便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4.在欣赏课本插图、领悟意图中渗透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如在教授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四课“看图学词学句”中的“星”、“红”、“旗”三个生字和“我爱五星红旗”一句子,可利用插图,并通过简单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懂得国旗代表伟大的祖国,全国人民都爱五星红旗,激发了学生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感情。
再如讲授人教版第六册第19课《赵州桥》一文时,除了看赵州桥的插图外,再利用一幅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大桥挂图,二者比较,让学生知道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及好处。
再配之教师对桥的历史、年代、形态结构部分的讲述,就能使学生对赵州桥的古朴、坚固、美观留下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劳动人民的伟大,产生了自豪之感。
5.从课文重点词句和重点语段中,发掘课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德育渗透不应该是空洞的,而应该以实实在在的内容为基础;德育也不应该是贴标签式的,而应该在品词析句中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体会从而内化。
语文教学只有扎扎实实地抓住字、词、句的理解,才能清楚地阐明课文所体现的内在思想性,才能在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受到具体生动的思想教育,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可以较好地渗透品德教育。
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这一片断中,要抓住“担心”、“不敢朝他那儿看”、“忍不住不看”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思考:“我”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又忍不住不看?让学生知道“我”当时内心十分痛苦、十分矛盾,是因为邱少云所处的境地实在是太危险了,战友之间的心是紧紧相连的。
然后抓住描写邱少云外表的重点句子:“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来剖析邱少云的内心世界。
提问:为什么邱少云能在烈火中纹丝不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去想像他的内心活动,在学生心中树立起邱少云光辉的形象,使学生受到“不畏牺牲、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教育。
所以说,借助教材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等同于政治课程中的思想教育。
语文老师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优越性,积极探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加强德育渗透。
1.用提问生疑方式切入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小学生基本上能看懂、读懂,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有一种不愿深究的心理,因此,很难挖掘文章蕴含的思想。
对此,教师要善于在无疑处生疑,引导学生作深层思考。
通过师生问答、讨论,弄清文章主旨,从而提高学生认识,带给他们启迪,陶冶他们情操。
优秀的提问切入能优化课堂教学,使师生享受文章情感的抒发,接受健康主题的熏陶。
如:人教版第八册第25课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有这样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两个写景的诗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韵的意境。
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可以首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然后具体提出三个问题:(1)烟花三月的长江是一派怎样的景色?你注意到了吗?(2)你是怎样目送朋友远离的?朋友的船是怎样消失的?(3)当时你的心情怎样?经过这样的点拨,不少学生会由第一人称想象出形象的意境来,美妙的想象会融入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美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美,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他们再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把所思、所感表达出来,使他们的审美感受得到升华,从而让他们热爱美、追求美。
2.创设问题情境,给德育渗透特定氛围情境教学是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创设的能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道德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中自主的感受和体验,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将心比心的感受情景主体的喜怒哀乐,学会羞愧、同情、怜悯,陶冶善良的心灵,培育不泯的良知,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与超越。
有时候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由于入不了“境”所以不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用各种方法创设一种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好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一样。
让学生与作者能够产生在情感上的“亲”,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做到入境悟情。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活动展现情境,有音乐渲染情境,有画面再现情境,有感人故事唤起情境……但教师必须注意到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认识水平去考虑创设情境,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如在讲授人教版第七册第31课《小珊迪》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首符合课文情调的歌曲,在课堂上制造出一种“十分悲惨”的气氛,然后教师再用语言导入正课。
这样就很容易唤起了学生对同龄人——小珊迪的美好情感,引起他们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在讲课文时,教师可以作两个“情境”设计:用语言配合课文插图描绘出在小利比的话中,小珊迪被马车撞伤,车夫扬长而去的惊心动魄场面和小珊迪临死前的悲惨情景。
向学生再现这些感人的场面后,让他们自己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美好的品质和旧社会的黑暗。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电化设备,开展德育辅助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各种多媒体电教设备已经成为辅助教学的必要手段,它从音、像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地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种电教设备,渗透德育。
如播放录音,演示课件,看录像片段等。
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时,可以配以精彩的动画课件和悦耳动听地乐曲,使学生在至真至美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三)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语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技巧。
基础知识的习得,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的实践活动,有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
包括课内的朗读、写作、演课本剧;课外的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
根据小学生善于具体思维的特点,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能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1.在朗读训练中渗透德育朗读活动是小学儿童最初的阅读活动。
人类语言学研究表明,朗读并非机械地把原文读出来,而是通过内部语言,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原文的句子或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成读者自己的思想。
因此,教师可以在朗读中巧妙地渗透德育。
如《北京》一文,第二段和第五段都是描写北京夜景的。
“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
”“一束束灯光照着古老的故宫,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这两句话可以让学生用适当的语气和停顿,读出对北京的赞美,激发起学生对首都的热爱之情。
又如《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的情趣。
“下雪啦,下学啦!”是儿童看到下雪时高兴心情的自然流露,模拟读能激发学生对该自然现象的好奇,从而培养学生爱自然的情感。
中间两句描写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快活地跑来跑去,留下一串串“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
可以让学生在轻快活泼的朗读中知道四种动物爪子有不同形状。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学生初步了解了几种小动物的一些特点,更希望知道多些有关动物的知识。
这样就激发起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
2.在作文实践中渗透德育作文是思维创作的高级表现形式,它能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作文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人、事、景、物,要求学生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