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6.3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1 鲁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运动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教案1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5章力与运动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教案1鲁科版必修1

牛顿第三定律一、学情分析1、牛顿第三定律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牛顿第一揭示了一个不受力物体运动的规律,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一个物体受力与运动的规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使人们不仅可以研究单个物体的运动,而且可以把存在相互作用的各个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牛顿第三定律和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一起建立了一个完整了理论体系,奠定了整个力学的基础。

2、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力和运动的关系,但是学生经常混淆物体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特点。

另外,学生往往有这类相互作用力大小不相等的错误前认知:当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对拉比力气时,大人之所以会胜,是由于大人施加给小孩的力大于小孩施加给大人的力。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对学习任务和学生情况的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用该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能区分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1)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弹力、摩檫力、场力的实例,寻找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规律。

(2)从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现象中,检测学生知识达成度。

(3)交流讨论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异同,检测学生知识达成度。

(1)在学生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中,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质疑等意识。

(2)在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时,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科学伦理的意识。

(3)交流讨论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异同,培养学生围绕问题,通过交流方式开展寻找证据、解释原因等意识。

(1)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解释实际问题。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

三、教学方法课堂以生活实例等现象创设物理情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探究得出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具有同时性、同性质、反方向、作用于不同物体、效果多样性等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形象直观的定性和定量认识,并逐步区分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培养相互作用的物理观念及其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的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牛顿第三定律》新课标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教学方法验探究、讨论交流、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用具:弹簧秤、牛顿第三定律传感器、绳子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实验一:用手拉弹簧称(弹簧形变,手也受到弹簧的拉力)实验二:用左手掌心压迫右手食指,用右手掌心压迫左手食指。

(左手食指受压,右手掌心被扎疼)-、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观看:两个带磁铁的小车倒退的图片观看:两弹簧秤互拉图片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1.力是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我们把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

实验:两个弹簧秤互拉学生活动:学生积极设计实验、讨论分析现象,找出规律:(1)、两个弹簧秤对拉,二力等大(2)、两弹簧均被拉伸,二力反向(3)、同时为零,说明二者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教师活动:介绍传感器系统,用传感器进一步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见课本82 页做一做)。

让多个学生自己拉动传感器,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拉法:拉力逐渐增大、拉力逐渐减小、拉力大小随意变化、手停止和手运动等等。

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图像。

你得到了那些结论?学生活动: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结论并汇总:(1)、作用力与反作用等大反向。

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六章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1)含解析

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六章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1)含解析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在具体实例中找到作用力的反作用力。

②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

③能区分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

④能应用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解决一些问题。

⑤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②通过用牛三定律分析物理现象,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勇于探索,敢于表现,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和科学思维习惯。

(3)情感目标:①结合有关相互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研究的方法。

②激发学生物理探索的兴趣,养成一种科学探究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进入高中后,学生对物理学习很多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所以课堂设计从学生容易体会和有趣味性的东西入手,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同时力的“相互”性,学生在初中其实已经有所涉及,高中阶段只是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

基于本校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物理科组一直致力于“让学生走上讲台”的课题研究,以提高学生的物理自信心,和勇于表现的物理表达能力。

在课堂设计中突出让学生亲身实验来体验和理解。

同时为了鼓励同学能够正确使用物理语言表述物理概念,学会用正确的物理图像、符号来分析物理问题,课堂上更多地让学生上台演示、展示,以最终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表现欲。

总之,本课堂设计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科学方法教育,重视学生合作意识和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重点难点重点: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方法是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分析总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以及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其它特点。

难点: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四、教学过程(一)什么是相互作用力教师活动:播放一段视频给学生看,让学生找到并描述视频中的相互作用力。

鲁科版必修1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鲁科版必修1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会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的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2、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2、从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热爱物理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自主探索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教学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教学资源分组实验用的弹簧秤;演示用大弹簧秤、小弹簧秤各一个;多媒体课件教法设计实验探究式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发探究(6分钟)活动探究,新课教学(15分钟)联系生活,巩固迁移(10分钟)课堂反馈(5分钟)课堂小结(2分钟)引例:1、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发生什么现象?如何解释?2、引入俗语:“一个巴掌拍不响”,有的同学刚才拍的太用力了,到现在手还有什么感觉?3、粉笔头扔起后落向地面,为什么?地球有没有受粉笔头的吸引力?4、在讲台上放慢走路(观察思考人与地面间的作用情况)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任何性质的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这对力的方向具有什么特点?那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教师引导:举例:你用手拍桌子,感觉到手也会痛,如果你用的力越大,你的感觉会怎么样?那你能从这个现象当中有什么启发呢?学生探究实验,并记录数据每组所提供的实验器材都相同,同学们利用你们的实验仪器求证这两个力的大小呢?(教师巡回指导),并要求学生对弹簧秤先校零,让学生自己得出在各种状况(水平、竖直、倾斜、匀速、变速)下,两拉力大小的关系。

教师演示实验:用大弹簧秤和小弹簧秤模仿拔河比赛,并画图进行解释,注意两力的方向,请同学总结现象并集体进行总结: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教师归纳总结: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牛顿第三定律利用课本中的四幅图巩固新知识从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新课引入体验感知情境体验1:鼓掌欢迎(俗话说“一个把掌拍不响,左掌拍右掌感觉怎么样?)情境体验2:请学生两人一组举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的力气大呢?两同学受力可能等大吗?回顾已学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并带着好奇心学习新知识。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感受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并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新课讲授情景激学演示一:用甲汽球去挤压乙汽球问题1.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发生这样的现象?(两球发生形变,凹了进去)问题2.乙球发生形变,说明它受到谁的作用力?问题3.甲球同时发生形变,说明它受到谁的作用力?问题4.两力的方向如何?请作出受力示意图(小黑板)问题5.现撤去甲球对乙球的挤压力,请注意观察两球的形变。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两球形变程度同时减小,说明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作用力同时变化)演示二:两小车上各放有条形磁体,同名磁极正对(或异名磁极正对),同时释放两小车。

问题6. 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发生这样的现象?(两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受到磁力作用)问题7.两车的运动状态都发生改变,说明什么问题?问题8.两力的方向如何?请作出受力示意图(黑板)引出: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定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的。

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叫做反作用力。

物理源于生活,走进生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对所要研究的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同时优化、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触景生情。

通过前面的切身体验及生活中感性认识,诱发学生总结归纳现象背后隐含的道理。

起跑器游泳喷气升空喷气车下面是几个同学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间关系”所持的观点,你对此有何看法?1、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石头却“安然无恙” 。

由此,小明同学认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作用力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牛顿第三定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F=-F’三、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能正确理解和表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能应用定律定性分析说明相关具体实例。

2.经历探究实验过程,逐渐探究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多种情况下的大小、方向关系、共线关系,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和物理探究能力。

3.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严谨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难点)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但石头“安稳无恙〞的视频。

教师追问:是不是鸡蛋对石头的力小,而石头对鸡蛋的力大呢(不是) 教师引导:我们之前学习过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力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那么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力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由此引入本节新课(牛顿第三定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教师组织学生用手拉弹簧,学生说出感受,发觉用手拉弹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同时弹簧发生形变,手也就受到弹簧的拉力。

教师讲解: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依存,同时存在的。

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教师提出实验探究问题: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之间、方向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猜测与假设: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猜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设计实验与制定方案:教师出示实验器材,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组织学生以物理兴趣小组为单位,五分钟时间,结合教材内容商量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高中物理牛顿第三定律教案第 1 篇一、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分析牛顿三大定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两个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但要全面熟悉物体间的运动规律,就需要讨论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本节分三个层次对牛顿第三定律进行讨论:一是通过实际现象的分析,定性地商量物体间的作用是互相的,性质是相同的,同时发生的;二是通过试验定量地得到反映互相作用的牛顿第三定律;三是说明该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二〕、同学分析高中同学已经有肯定的辩别力量,对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物理学问假如简洁重复,则同学对此不太关注、不感爱好。

因此,一开头就要以各种方式激发其留意力,设置"物理问题情景',引发同学"思维冲突',设法采纳各种试验,让同学熟悉到"牛顿第三定律'得来的不易,培育总结物理规律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互相的,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3〕体验讨论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及准确含义;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分;二、教学设计〔一〕新课引入: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力是什么?下面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动作。

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么请大家竞赛拍巴掌,看谁拍得最响,然后请拍得最响的同学谈感受,两个巴掌都拍疼了,变红了,这说明什么?由此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通过分析拍巴掌后手会疼,而且两支手都变红了,说明两手间存在作用力,并且是互相的。

师:那么同学还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预报同学可能的回答:书放在桌子上,书对桌子有压力,桌子对书有支持力。

杯子落到地上,杯对地有作用力,地对杯子也有作用力。

人走路时,脚蹬地,地对脚也有作用力从上面的现象我们知道,每种现象中存在的力都是互相的。

那么,假如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那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特点呢?演示试验1:把薄的轻木板放在并排的玻璃管上,然后把玩具小车上紧发条,并轻轻按在木板上,问:手一松,当手离开小车时发生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师生:车在向前运动的同时,木板向后运动,并且同时停止,经过仔细分析后得出,车之所以向前运动是木板给它一个向前的力,同时车给木板一个向后的力,这两个力的性质一样,都是摩擦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三定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理解并表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即“对于每一个作用力,总存在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o学生能够识别并区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o学生能够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简单的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o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使其能够准确识别物理现象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o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o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探索自然规律的热情。

o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实验事实,勇于质疑和探究。

o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重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和相互依存性,以及它们在不同物理情境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牛顿第三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实际物理现象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存在和特性。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实例和动态模拟。

四、教学资源-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

-教具:弹簧秤、滑块、细绳等实验器材。

-多媒体资源:课件、视频动画、实验演示视频。

-网络资源:相关物理网站、在线习题库。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每组4-5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水平的学生,促进互助学习。

2.课堂纪律:明确课堂规则,如举手发言、尊重他人意见等,确保课堂秩序。

3.激励机制:设立小组积分制度,对积极参与讨论、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七、评价与反馈1.课堂小测验:通过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新课程理念提出物理的教学应物理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本节课设计本着“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走向社会”这一主线展开。

从生活中的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引入新课,通过讨论、交流、描述生活实例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进一步建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通过实验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注重学生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

在研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均成立时,引入传感器数字实验系统演示运动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等有深刻的认识,突破本节课难点,同时让学生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通过牛顿第三定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第六章学习的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两个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但要全面认识物体间的运动规律,必须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初中初步学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知识,对概念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且经过高一前一阶段的物理学习,进一步学习了研究和描述力的方法,积累了一定的探究学习的经验。

高一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容易联系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收集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②理解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能用它解释生活和科技中的有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体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和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物理生活现象,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探究活动,形成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感受物理学科研究的方法;②通过实例分析,激发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和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形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以及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的意识。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4牛顿第三定律教案教科版必修1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4牛顿第三定律教案教科版必修1
5.讨论在以下非弹性碰撞情况下,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实例:一辆汽车与另一辆汽车发生碰撞,两车粘连在一起。
答案:在非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定律仍然适用。碰撞前,两辆汽车的总动量是各自动量的和。碰撞后,由于两车粘连在一起,它们作为一个系统,总动量仍然保持不变。虽然动能由于内部摩擦等损耗而减少,但动量仍然守恒。
补充说明:
-在解释牛顿第三定律时,可以通过图示或动画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在讨论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通过具体的碰撞案例,如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来展示动量守恒的原理。
-实验验证牛顿第三定律时,应强调实验的准确性和数据的可靠性,引导学生分析可能的误差来源。
-在分析生活实例时,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找出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科普文章:阅读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科普文章,例如“牛顿第三定律的原理与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奥秘”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物理学科网站:中国物理学会、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等网站,提供丰富的物理学科资源,包括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实验视频等。
2.拓展建议:
-阅读拓展书籍:学生可以阅读推荐的物理学科相关书籍,深入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原理和应用,提高物理素养。
4.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5.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6.分析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平衡与不平衡情况。
核心素养目标
1.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增强学生的科学责任感;
-作用与目的:
巩固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高中物理 6.3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6 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 6.3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6 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 6.3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6 鲁科版必修1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如下图)。

若用F表示作用力,表示反作用力,则注意:(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顺序之分。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他们可以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

例如,作用力使一个物体做加速运动,其反作用力可以使另一个物体做减速运动,作用力使一个物体做加速运动,其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另一个景致的物体上。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例如,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吸引地球的力,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支持面的作用力,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施给接触面反方向的摩擦力等等。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同于平衡力。

前者分别作用与两个物体上,其作用效果互不关联,不能求合力。

后者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其作用效果互相抵消,合力是零。

作用作用和反作用的性质相同,而平衡力则可以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

比如,重力与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情况。

另外,平衡力也不一定同时作用,如果撤去一个力,另一个力可以继续存在。

[例题解析]例1 通过细绳拉一物体沿粗糙水平面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加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要大于物体拉绳的力B.物体减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要小于物体拉绳的力C.只有物体匀速运动时,绳拉物体的力才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D.无论物体如何运动,绳拉物体的力都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解析: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无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这两个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D 正确。

说明: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要明确题中描述的两个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是要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不要受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干扰。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牛顿第三定律》教案高一课题课时3.4 牛顿第三定律课程类型新授课课程导学目标目标解读 1.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找出任一个力对应的反作用力。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不受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参照系等的影响。

3.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了解反冲现象,会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反冲现象产生的原因,会区分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学法指导牛顿第三定律容易与二力平衡混淆,关键一个要抓住作用的对象。

课程导学建议重点难点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教学建议本节内容需要安排1个课时教学,若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外,建议用15~20分钟,安排在课内则只需15分钟左右。

通过教材中的“活动”,并列举大量生活实事来分析、讨论,以此定性地说明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总结归纳出牛顿第三定律;通过实验定量地反映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并说明牛顿第三定律的意义和应用——反冲。

课前准备研读教材,估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难点,在导学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准备课堂演示的实验器材或视频资料。

导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新课导入创设情境同学在课间玩耍、打闹时,有时会用手掌打其他同学的手背,这时被打的同学会感觉到痛,那打人的同学呢?其实打人的同学也有所感觉,只是没那么痛而已。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只是作用效果不同而已。

那什么是相互间的作用力呢?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来讨论的问题。

图片展示第一层级研读教材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双色笔,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

通读教材,作必要的标注,梳理出本节内容的大致知识体系。

PPT课件呈现学习目标完成学案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和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

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第一层级的内容。

结对交流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就学案中基础学习交流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交流。

2012高一物理教案6.3牛顿第三定律6(鲁科版必修1)

2012高一物理教案6.3牛顿第三定律6(鲁科版必修1)

6.3《牛顿第三定律》教案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质点)说的,只解决了一个物体运动规律的问题.但自然界的物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个物体在受到其他物体作用的同时也会对其他物体有作用,不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就不能全面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也就无法解决实践中发生的许多问题.牛顿第三定律就是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教材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讨论分三个层次:第一,通过对实际现象的分析、讨论,定性地说明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发生的;说明哪一个力是作用力是任意的.第二,通过实验定量地得到反映相互作用特点的牛顿第三定律.在此,应向学生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是无条件的,可举例说明以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第三,说明牛顿第三定律的意义和应用.初学者容易混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可通过实例进行分析,教学中可利用实物或作图法等进行分析区分.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于分析实际的力学问题有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二、能力目标1.学会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能找出各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三、德育目标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观点[教学重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教学难点]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教学方法]实验归纳法、分析推理法[教学用具]弹簧秤两个、小车两个、光滑长木板、两块条形磁铁[课时安排]1课时主要教学过程用幻灯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3.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学习目标完成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力是_______对_________的作用.2、只要有力产生,就一定有_______物体和_______物体. [新课教学][板书]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演示实验a、实验过程:把光滑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木板上放上两辆小车,在每辆小车上各放一块条形磁铁.然后放手,观察看到的现象.b、实验现象:两小车发生相对运动c、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由于磁铁之间存在吸引力或排斥力.2、总结得到: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回答]举例说明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参考答案:略][板书]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1、在学生举例分析,得出: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举例说明什么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参考答案]a、用手拉弹簧①弹簧受到手的拉力(作用力),同时弹簧产生形变,手也受到弹簧的拉力(反作用力).②如果把手受到的拉力叫作用力,则弹簧受到的拉力就是反作用力.b、人坐在沙发上①人对沙发产生一个压力(作用力),同时人受到沙发对他的支持力(反作用力).②如果人受到的支持力叫作用力,则沙发受到的压力就是反作用力.c、地面上的物体①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作用力,同时地球受到物体的反作用力.②如果把地球受到物体的力叫做作用力,则物体受到地球的力就是反作用力.3、总上所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其中一个叫作用力,另一个叫反作用力.哪一个叫作用力是任意的.(看幻灯片中的视频资源“录像1”)[板书]三、牛顿第三定律在上述例子中,都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那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演示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分组活动)(1)实验过程:把两个弹簧秤A和B联结在一起,用手拉弹簧秤A,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秤B的示数指出弹簧秤A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弹簧秤A的示数指出弹簧秤B对它的反作用力F′的大小.(2)实验现象a.A和B的示数相等.b.A和B所受拉力方向相反.c.A和B中所受拉力同时改变,但示数总是相等的.(看幻灯片中的flash “动画演示”)1、牛顿第三定律(分析总结,得出)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看幻灯片中的视频资源“录像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应注意: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效果,永远不会抵消.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既可以是接触力,也可能是不接触力.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可归纳为:“四同”:同时、同性、等值、共线“二不同”:异物、反向3、牛顿第三定律的意义和应用(看幻灯片中的视频资源“录像3”)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物体间作用力的关系,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例如: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浆转动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的推力,汽车就不能前进.四、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过渡:前边已学过了二力平衡,知道当两个力平衡时,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极为相似,那么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有何相同点和区别呢?1、举例:一本书放在桌面上a.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属于弹力)是一对平衡力.b.书的重力(属于引力)与书对地球的引力及书受到的支持力(属于弹力)、书对桌的压力(属于弹力)是两对相互作用力.2、通过对上述几对力的分析归纳得出: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共同点:(1)等大——大小相等(2)反向——方向相反(3)共线——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1)作用对象不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2)力的性质平衡力不一定为同种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始终为同种性质的力.(3)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作用的效果可以相互抵消.相互作用力作用的效果不能抵消.(4)力的作用特征平衡力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附表: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共同点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作用物体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一定相同产生变化一个力产生、变化、消失,不影响另一个力两个力同时产生、变化、消失力的效果两个力共同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平衡两个力各有各的作用效果[巩固训练]用幻灯片出示1、人走路时,人和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几对?A.一对 B.二对 C.三对D.四对[分析与解答]正确选项为C第一对:人所受重力和人对地球的吸引力.第二对:人受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第三对:人受地面的摩擦力和人对地面的摩擦力.2、A和B叠放在一起(A在上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A.A所受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B.B所受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C.A对B的压力和B对A的支持力D.A所受重力和A对B的压力E.B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B的支持力[分析和解]:正确选项为CE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存在于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故C、E正确.A(或B)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是A(或B)对地球的吸引力,故A、B、D错误.3、马拉车由静止开始,先做加速运动,后改为匀速运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加速运动中,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B.匀速运动中,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C.只有匀速运动时,马向前拉车的力的大小才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的大小D.无论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做匀速运动,马向前拉车的力的大小总是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的大小[分析与解答]:正确选项为D车在做什么运动,与车所受的合力及初始条件有关,而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4、两个小球甲和乙中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绳悬于天花板下,下列几对力中是平衡力的有_______,是相互作用力的有_________.(其中甲在上方)A.绳对甲的拉力和弹簧对甲的拉力B.弹簧对甲的拉力和甲的重力C.弹簧对乙的拉力和乙的重力D.弹簧对甲的拉力和甲对弹簧的拉力[分析与解答]平衡力的是C相互作用力的是D[探究活动]题目:如何在拔河比赛中获胜组织:以自然组为小组方式:研究方案并进行比赛评价:可操作性、引起兴趣、与实际结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6章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 教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6章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 教案

教学设计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整体设计本节课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于通过对第三定律的学习,能够启发学生客观、辩证地评价周围发生的事物,并培养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团结协作精神.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力、运动,力和运动的关系.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本章节中最重要的知识点是“牛顿第二定律”,但是学生对研究对象仍然是分辨不清,经常混淆物体系间的内力和外力.最难的是学生不清楚物体系间单个物体的受力及它们力的关系.经过本节课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总结恰好能够解决以上所有的疑问.学生已经学过几个具体的力,学会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掌握了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上一节课中又学习了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但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往往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当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拔河比赛时,大人之所以会胜是由于大人施加给小孩的力大于小孩施加给大人的力.如果直接给出牛顿第三定律,学生的感觉是简单无味,实则理解不透,更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当年牛顿便是经过大量的实验和前人的总结才得出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中如果我们采取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牛顿第三定律教学难点区别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深刻理解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及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关系.2.能够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学习研究物理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前准备1.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2.提出问题,设计好学生的活动方案.3.准备实验所需的各种器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1:拍手鼓掌的感觉怎样?问题2:用脚踢球的感觉怎样?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各种感受.(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感受的共性引出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提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推进新课[教师活动]左手疼痛,是左手受到力的作用所产生的一种效果,这说明左手受到了力的作用.问(紧接提):请你分析一下,这个力是谁施加给它的?(答:右手)出示:问:刚才鼓掌时,你的左手痛,那右手痛不痛?(答:也痛)[教师活动]那也就是说,你的右手也受到了力的作用.那请你分析一下谁是施力物体.(答:左手)出示:小结:左手对右手有力的作用,右手对左手也有力的作用.问:这说明什么问题?(请学生回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肯定学生的回答.一、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1.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问:在刚才这个例子中,左手对右手有力的作用,右手对左手也有力的作用,这里出现了几个力?答:两个.(强调:两个力,F1、F2)引:这说明物体间的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问:自然界的作用力的个数若用数学中的方法怎么表示?答:2 N,必然是偶数.引:物体间的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则另一个就叫做反作用力.(电脑出示)2.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则另一个就叫做反作用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牛顿第三定律就是研究两个物体间的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规律.二、牛顿第三定律[教师活动]问题3:如果班级中力气大的同学与力气小的同学进行拔河比赛,预测比赛结果.合作探究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力气大的同学穿上旱冰鞋(或站在比较光滑的平面上)重复实验.(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去体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的定性关系)自然界的物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举例:地球对人有吸引作用,人对地球也有吸引作用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手打排球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刹车时车轮受地面的摩擦而停止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带电的通草球之间的作用静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师活动]提出问题4:设计实验探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定量关系(提供学生实验所需的测量器材如弹簧秤),并亲自去指导每个小组的实验.[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实施实验.(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本节课的重点并能分析实验得出结论)教师精讲结论: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得出结论,教师加以恰当的指导,最后给出完整的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强调说明:任何情况都是如此.讨论:A.以卵击石;B.以拳击脸.注意:(1)反向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2)相等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相等;(3)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4)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质相同.合作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知识拓展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马拉车和车拉马的力的大小关系;分析人走路的受力情况.(最好让学生提出生活中涉及到的有关牛顿第三定律的问题)[例题剖析1]一个大汉(甲)跟一个女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汉把女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A.大汉拉女孩的力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B.大汉拉女孩的力不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C.大汉拉女孩的力与女孩拉大汉的力一定相等D.只有在大汉把女孩拉动的过程中,大汉的力才比女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大汉与女孩手拉手比力气时,无论是在相持阶段还是女孩被大汉拉过来的过程中,大汉拉女孩的力与女孩拉大汉的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所以说法B、C正确.答案:AD说明:既然大汉拉女孩和女孩拉大汉的力一样大,大汉为什么能把女孩拉过来呢?关键在于地面对两者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同.如图6-3-1分别画出两者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显然,只有当f甲>f乙时,女孩才会被大汉拉过来.如果让大汉穿上溜冰鞋站在磨光水泥地上,两人再比力气时,女孩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大汉拉过来.图6-3-1[例题剖析2]一辆汽车沿山坡加速上行,不计空气阻力,汽车受到哪几个力?指出各个力的反作用力.分析:以汽车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汽车发生作用的物体,找出汽车受到的力,然后由“甲对乙和乙对甲”的关系,找出各自的反作用力.画出汽车和山坡隔离体的受力图,如图6-3-2所示.图6-3-2说明:常有些学生会把汽车受到的牵引力,说成是“发动机对汽车的力”,这是不正确的.发动机作为汽车的一部分,它与车身之间的作用力是内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内力不可能使整体产生加速度.这正像自己用手揪住头发向上拉而不会使自己离开地面一样.汽车前进的机理是:发动机工作,通过传动装置带动车轮旋转,车轮旋转时力图把地面向后推,地面施力使车向前,正像人行走时也是依靠从地面获得推力一样.[例题剖析3]如图6-3-3所示,用弹簧秤悬挂一个重力为G=10 N的金属块,使金属块部分地浸在台秤上的水杯中(水不会溢出).若弹簧秤的示数变为T′=6 N,则台秤的示数()图6-3-3A.保持不变B.增加10 NC.增加6 ND.增加4 N分析:金属块浸入水中后,水对金属块产生浮力 F.由弹簧秤的示数知,浮力的大小为F=G=T′=10 N-6 N=4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金属块对水也施加一个反作用力F′,其大小F′=F=4 N.通过水和缸的传递,对台秤产生附加压力.所以,台秤的示数增加4 N.答案:D说明:任何力都是成对出现的,对液体和气体的作用同样遵循着牛顿第三定律.本题可以通过实验精确验证,请同学们自己去完成.讨论:牛顿第三定律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指的都是实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每一个力都有明确的施力者与受力者.它们不同于在力的分解与合成中,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而引入的“合力”与“分力”.因此,合力与分力都没有单独的反作用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这节课的重点是了解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以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性、同时性和同一性.并要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我们初中学过的一对平衡力的区分.我们可以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来区分.布置作业根据本课和以后的学习要求提出以下两个作业:(1)分析火箭为什么能够升空;(2)总结区分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思考题:1.甲、乙两位同学在课间休息时相互打闹,甲失手将乙打痛了.甲狡辩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给了你多大的力,你同样给了我多大的力;我把你打痛了,你同样也把我打痛了.”你对此如何评判?2.在拔河比赛中,甲队胜了乙队,是不是由于甲队作用于乙队的力大于乙队作用于甲队的力.为什么?如果不是那是由于什么原因?板书设计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三、牛顿第三定律相互性、同时性、同一性四、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作业详解1.人向船头奔跑时,船给人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给船一个向后的摩擦力,此摩擦力大于水对船的作用力,因此船会向后退.2.(A)(D)点拨: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作用效果可以抵消,让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正确,(D)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产生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它们是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故(B)(C)都错误.3.(C)点拨: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总是相等的,与两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关系.故只有(C)正确,(A)、(B)、(D)错误.4.不是,两者所受的作用力是一样大的,只是因为鸡蛋承受力较小容易破而已.点拨:鸡蛋和石头之间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是由于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对两个物体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可是有些同学却由于看到了两个物体发生的变化不同,认为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不一样大.备课资料一、评价标准学生在学习完本节课之后,要求每位学生能够顺利、清晰地解释出本节课所提出的所有的问题,并能够举例说明生活中与此有关的一些现象,独立完成课后作业.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预案1.教师要有意引导他们说出相互作用那一时刻的感受,以免跑题.2.实验中有的同学可能根据直觉说出大人施加给小孩的力气大;而有的同学会提出不同的意见,并设计实验加以探讨.3.个别的小组可能设计不出恰当的实验,老师可以引导给出:(1)用两个弹簧秤水平直接相互作用;(2)利用小车和弹簧秤在斜面上做匀加速运动,得出加速运动中的定量关系.三、学生中主要错误:1.认为作用力在先,反作用力在后.2.认为物体只有处于平衡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3.认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四、关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是存在于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作用力,乙物体也必对甲物体有作用力.它们相互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不能孤立地存在.我们把其中的任意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学习中还应注意区别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相同点:它们都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特征.不同点:(1)作用点: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而一对平衡力则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性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属于同一性质的力,而一对平衡力的性质可以不同.如图6-3-4中物体受到的支持力N及它对地面的压力N′都属于弹力,而物体受到的一对平衡力则分别是重力(G)与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N).图6-3-4(3)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而一对平衡力中的一个力的变化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如上例中,当物体被缓缓提起的过程中有:N+T=G,当T逐渐增大时,G不变,N=G-T反而减小直至为零.(4)一对平衡力由于作用于同一物体其共同目的是为了保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而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于作用点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所以各有各的效果,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上例中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产生的效果都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在图6-3-5中被压缩弹簧向右推动一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加速运动时,弹簧对物体的推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而物体对弹簧的推力使弹簧发生形变.图6-3-5五、课堂检测1.一个质量为1 kg的石块在空中下落,石块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_____N,这个力的反作用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N,方向是_____________.答案:10 石块10 竖直向上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能拉动车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B.吊着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时电线拉灯的力等于灯拉电线的力C.静止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然后才有反作用力E.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它们的合力为零答案:B3.如果两个力彼此平衡,则它们()A.必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必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必是同种性质的力D.可以是同种性质的力答案:BD4.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书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书所受的重力,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书所受重力,这是一对平衡力D.桌面对书的弹力等于书所受重力,这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5.人走路时,人和地球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共有()A.一对B.二对C.三对D.四对答案:C。

高中物理 6.3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5 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 6.3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5 鲁科版必修1

3.1 牛顿第三定律[课前预习]一、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发生的1.大量实验事实表明,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________和________。

如甲物体施给乙物体一个滑动摩擦力的同时,甲物体也受到乙物体施给的一个滑动摩擦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①把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的一个叫做作用力(或反作用力),另个就叫做反作用力 (或作用力)。

习惯上,常把研究对象受到的力称为_______________,而把研究对象对其他施力物体所施加的力称为_______________。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切莫以为“作用力在先,反作用力在后”。

如用脚踢足球,有人说:“只有把脚对球的力叫作用力,球对脚的力叫反作用力才行,因为前者是主动力,后者是被动力,主动力在先,被动力在后”。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主动力与被动力只能说明引起相互作用的原因,并不意味着相互作用有先后之分.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式:(作用力)F=- F′(反作用力),式中的“一”号表示_______________。

3.重要意义①牛顿第三定律独立地反映了力学规律的一个重要侧面,是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重要补充,定量地反映出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力所遵循的规律。

②全面揭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归纳为三性质和四个特征。

三个性质是:A.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___物体上,各自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B.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____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___,不分先后;C.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出现的。

高中物理 第6章 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鲁科版必修1-鲁科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第6章 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教案 鲁科版必修1-鲁科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叠加性
不可叠加求合力,两力作用效果不会抵消
可以叠加求合力,合力为零,两力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例1】 (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大人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力构成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牛顿第三定律,所以二者永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力作用在不同的人身体上,不能求合力,小孩被拉动是因为他受的拉力大于他所受摩擦力.故选项B正确.]
3.关于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中,若一个产生或消失,则另一个必然同时产生或消失,否则就违背了“相互关系”.
【例2】 质量为M的人站在地面上,用轻绳通过光滑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重物从高处放下,如图所示,若重物以加速度a下降(a<g),则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
A.(M+m)g-ma
B.M(g-a)-ma
由平衡条件得F+N=Mg
所以N=Mg-F=Mg+ma-m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所以N′=N=(M-m)g+ma.]
牛顿第三定律的适用范围
牛顿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固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同样适用于气体和液体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与作用力的性质、作用方式(接触或不接触)、物体的质量大小、运动状态及参考系的选择均无关.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之间最直观的不同就是受力物体不同.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5.4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学案

5.4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学案

第4节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并能用它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知道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基础知识: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力的相互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一定同时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其中的任一个叫作用力,另一个就叫反作用力.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及其意义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F)和反作用力(F′)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公式:F=-F′,其中F、F′分别表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负号”表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反.3.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它们总是性质相同的两个力,且同时存在,同时变化,同时消失.重难点理解: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3个特征和4种性质1.3个特征(1)等大:即大小总是相等的.(2)反向:即方向总是相反的.(3)共线:即二者总是在同一直线上.2.4种性质(1)异体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2)相互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3)同时性: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4)同性性:即二者性质总是相同的.判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法(1)看作用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2)看产生的原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3)看力的性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比较特别提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异体、共线、反向、等大、同性同存”,而平衡力是“同体、共线、反向、等大”.三.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三定律的公式表达:F=-F′.负号表示两者方向相反,等号表示两者大小相等.(2)牛顿第三定律的物理意义:揭示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特点,揭示了相互作用的物体间的联系.(3)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问题:①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②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中,若一个产生或消失,则另一个必然同时产生或消失,否则就违背了“相互关系”.(4)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的,只解决了一个物体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反映了物体的相互作用规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典例1.下列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先有作用力,然后才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C.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只有两物体接触时,才会产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所以A错误,C正确.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不同的物体,因此这两个力不能互相抵消,也不能进行合成运算,所以B错误.只要两个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就存在相互作用力,而两个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两块磁铁发生相互作用时就不需要接触,所以D错误.]典例2.如图为里约奥运会跳水比赛男子三米跳板决赛中跳水前的起跳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大于板对他的支持力B.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小于板对他的支持力C.运动员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运动员所受的合外力一定向上D[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与跳板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A、B错误;运动员起跳过程,是由静止获得速度的过程,因而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合外力竖直向上,运动员所受的支持力大于重力,选项C错误,D正确.] 典例3.(多选)我国计划在未来几年将人类送上月球,其中用到火箭和载人航天飞船,下面关于飞船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其中正确的叙述是()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作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飞船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D[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故A选项正确,B、C选项错误.飞船进入运行轨道后,飞船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飞船,飞船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选项正确.]巩固练习:1.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D.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2.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脚弯曲,再用力蹬地,向上跳离地面.人能跳离地面的原因是()A.人对地面的作用力大于地面对人的作用力B.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C.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D.人除受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3.如图所示,有人用一簇气球通过绳使一座小屋成功升空,成为“会飞的小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屋受到绳的拉力和小屋对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小屋受到绳的拉力和小屋所受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小屋对绳的拉力和小屋所受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小屋对绳的拉力和小屋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4.(多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传感器技术的有机结合,就可以把看不见、摸不到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现把两个相互作用的弹簧挂钩与传感器接在计算机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所示,通过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变化曲线,可得结论()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因此物体受力平衡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始终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合力为0D.牛顿第三定律研究的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不论物体如何运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相同5.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 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10 kg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g取10 m/s2)参考答案:1.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同一性质的力,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以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均相等,故选项B正确.]2.C[人用力蹬地时,人对地面的作用力和地面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之所以会跳离地面是因为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故C正确.]3.A[小屋受到绳的拉力和小屋对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正确;小屋受到绳的拉力和小屋所受重力的受力物体都是小屋,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B错误;小屋对绳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小屋,受力物体是绳子,小屋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小屋,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故C、D错误.]4.BD[两个相互作用的弹簧间的作用力一定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力的效果不能抵消,故选项A、C错误,选项B、D正确.]5.[解析]重物刚好要离开地面时,猴子有最大加速度,设此加速度为a.此时,对于重物有T =mg,对于猴子有T′-m1g=m1a,由牛顿第三定律知T=T′,所以a=(m-m1)gm1=5 m/s2. [答案] 5 m/s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学习目标细解考纲】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能应用它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3.能区别平衡力和作用力、反作用力。

【知识梳理双基再现】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

如汽车的发动机驱动车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的摩擦。

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___________,使汽车前进。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

【小试身手轻松过关】
1.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
2.用绳悬挂一重物,当重物处于平衡状态时,重物所受重力的平衡力是____________,重力的反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

3.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木块所受浮力的反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只有物体静止时,才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5.一小球用一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细绳对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球对细绳的拉力就是小球所受的重力
C.小球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球上
D.小球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细绳上
6.关于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也为零,作用效果也相互抵消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平衡力的性质却不一定相同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一对平衡力也是如此
D.先有作用力,接着才有反作用力,一对平衡力却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7.甲、乙两人发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

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

甲狡辩说:“我打了乙一拳,根据牛顿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乙对我也有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所以,乙并没有吃亏。

”那么这一事件判决的依据在哪里?
A.甲打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作用力,判决甲付乙的医药费
B.甲打乙的力等于乙对甲的作用力,但甲的拳能承受的力大于乙的胸能承受的力,乙受伤而甲未受伤,甲主动打乙,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
C.甲打乙的力等于乙对甲的作用力,甲的拳和乙的胸受伤害程度不相同,甲轻而乙重,判决甲付乙的医药费
D.由于是甲用拳打乙的胸,甲对乙的力远大于乙胸对甲拳的作用力,判决甲付乙的医药费
8.机车A拉着一节车厢B向右行驶。

用F AB和F BA分别代表A对B和B对A的作用力。

已知B行驶时受到的阻力F阻=2.0×103 N。

画出题中情境的草图,回答以下问题。

(1)A拉B匀速行驶时,F AB与F阻有什么关系?F AB和F BA有什么关系?(要说明大小和方向两方面的关系,并说明回答的根据。


(2)A拉B加速行驶时,F AB和F阻有什么关系?F AB和F BA有什么关系?若车厢B的质量是4.0 t,加速度a是0.3 m/s2,F AB和F BA各等于多少?
【名师小结感悟反思】
2
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理解这种相互作用关系,对解决受力分析问题有很大帮助。

另外,在求解某力大小时,可以通过转换研究对象分析该力的反作用力求解。

牛顿第三定律
1.B 2.绳子对重物的拉力重物对地球的吸引力
3.木块对地球的吸引力竖直向上木块对水的压力竖直向下
4.D 5.C 6.B
7.B
8.(1)因为A拉B匀速运动,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因此B车厢所受的合力为零,故F AB=F阻。

而F AB与F BA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因为A拉B加速行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AB-F阻=ma,所以F AB>F阻。

而F AB与F BA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由牛顿第二定律:F AB-F阻=ma
F AB=ma+F阻=4.0×103×0.3N+2.0×103N=3.2×103N
由牛顿第三定律:F AB与F BA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F AB=F BA=3.2×103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