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水中动物之最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之最》含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之最》含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之最》一、活动目的通过“动物之最”这个主题的科学活动,让幼儿了解常见动物以及它们身上的特点,激发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探究动物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课件、图片或者实物2.以动物为主的图书、杂志等3.白纸、彩笔等绘画物品4.用于配合游戏的道具(例如玩具动物)三、活动流程第一步:导入活动1.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提问(例如:“谁知道哪种动物的速度是最快的?”或者“哪种动物的力量最强?”等),引导幼儿思考动物之间的差异。

2.通过展示课件、图片或者实物,让幼儿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并与幼儿共同讨论动物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例如外貌、习惯、食物、生活地点等)。

第二步:探究活动1.通过阅读相关的幼儿图书或者杂志,让幼儿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基本知识。

例如通过问答、说故事等方式,让幼儿知道狮子为什么被称作“动物之王”、企鹅为什么能在寒冷的南极生存等等。

2.请幼儿用颜色笔或者白纸黏贴等方式进行绘画,让他们画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并在画的过程中了解动物身上的特征和功能 (例如善于爬树的猴子、善于游泳的企鹅等等)。

第三步:游戏活动1.请幼儿们把自己喜欢的动物带来,积极参与动物之间的比赛,例如比赛看谁的动物跳得最高、跑得最快等等。

2.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去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和叫声,并通过比较观察,发现每种动物之间的异同之处。

第四步:总结评价1.感性评价:通过观察幼儿的绘画作品或者活动中的表现,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了解幼儿所付出的努力,夸奖幼儿的表现,并教育幼儿需要进一步学习、探究动物之间的知识。

2.总结反思:通过让幼儿讲述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给予观察、举例分析等方式,让幼儿总结体验到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建议。

四、课件说明[点击此处下载课件](链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第一部分:课程的导入及展示;2.第二部分:对常见动物进行讲解;3.第三部分:组织幼儿参加游戏活动;4.第四部分:教师对课程的总结评价。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动物“之最”》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动物“之最”》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动物“之最”》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起幼儿对动物“之最”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物特点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动物“之最”。

2. 引导幼儿思考并分享他们知道的动物“之最”。

教学活动:1. 开场游戏:动物猜谜。

2. 教师出示一些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第二章:最大的动物——蓝鲸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蓝鲸是最大的动物。

2. 培养幼儿对蓝鲸特征的认知。

教学内容:1. 介绍蓝鲸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展示蓝鲸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和描述。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蓝鲸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蓝鲸的特点。

2. 观看蓝鲸的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蓝鲸的生活习性。

第三章:最小的猴子——眼镜猴教学目标:1. 使幼儿知道眼镜猴是世界上最小的猴子。

2. 培养幼儿对眼镜猴特征的认知。

教学内容:1. 介绍眼镜猴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展示眼镜猴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和描述。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眼镜猴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眼镜猴的特点。

2. 观看眼镜猴的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眼镜猴的生活习性。

第四章:飞得最快的鸟——箭羽燕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箭羽燕是飞得最快的鸟。

2. 培养幼儿对箭羽燕特征的认知。

教学内容:1. 介绍箭羽燕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展示箭羽燕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和描述。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箭羽燕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箭羽燕的特点。

2. 观看箭羽燕的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箭羽燕的生活习性。

第五章:总结教学目标:1. 巩固幼儿对动物“之最”的认知。

2. 培养幼儿的总结能力。

教学内容: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动物“之最”。

2. 引导幼儿分享他们对这些动物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活动: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动物“之最”。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这些动物的认识和感受。

第六章:最大的陆生动物——非洲象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非洲象是最大的陆生动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1. 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界的一些最大、最小、最高、最快、最慢等方面的信息;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3.发展幼儿的探究精神,引导幼儿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4.建立幼儿良好的爱护动物的观念。

2. 教学内容1.飞禽类动物之最;2.肉食类动物之最;3.底栖生物之最;4.水生动物之最;5.昆虫之最;6.哺乳动物之最;7.鸟类之最。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2.发展幼儿的探究精神,引导幼儿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3.建立幼儿良好的爱护动物的观念。

难点:1.利用简单的科学知识来引导幼儿探究动物之最;2.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大小、速度等概念。

4. 教学准备1.课件:《动物之最》;2.图书:动物百科;3.实物:速度测量仪、字符卡片、图卡片;4.问题卡片。

5. 教学过程5.1 活动准备1.清理现场,布置好课桌椅、课件等教学资源;2.诱导幼儿预习动物百科,让其预习一些动物之最的信息。

5.2 课前热身1.让幼儿合作识字:教师出示多个字符卡片,让幼儿根据字母大小按顺序排队,合作拼出单词,如:鼹鼠、伊蚊、黄鼠狼、树袋熊;2.让幼儿动手制作问题卡片:给出一些问题让幼儿在小组里制作问题卡片,如:谁是最高的?谁跑得最快?;3.系列提问:教师提问幼儿知道哪些动物之最,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5.3 导入新知1.教师呈现鸟类飞行速度的图卡片,问:“你们知道哪一个鸟儿飞得最快?”让幼儿回答;2.出示飞禽类动物的相关图卡片和生动形象的视频,进行学习和展示;3.具体分析,让幼儿知道鸟类之间的各种差异;4.提出问题卡片,让幼儿组队讨论和回答。

5.4 拓展知识1.呈现各种肉食类动物相关题目卡片,引导幼儿探究“什么动物味儿最大?”各种肉食类动物之间的区别;2.联系课堂提问,教师提问所学内容,引导幼儿探究更多的动物之最信息,并加以拓展。

5.5 总结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科学知识,帮助幼儿体会所学内容的重要性;2.进行交流分享,提醒幼儿一些细节问题,加强其对信息的总结和巩固。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含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含课件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一些动物的特点,知道“之最”的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几种动物的特点,知道“之最”的意义。

难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比较动物的特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动物图片、PPT课件。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动物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2. 讲解: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几种动物的特点,让幼儿知道“之最”的意义。

3. 观察与比较: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动物的特点,让幼儿找出每种动物的“之最”特点。

4. 表达与交流:教师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出动物的“之最”特点,引导幼儿相互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和比较动物特点时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2. 听取幼儿对动物“之最”特点的表达,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六、教学内容:1. 介绍鸟类中的“之最”:最大的鸟、最小的鸟、最快的鸟等。

2. 介绍哺乳动物中的“之最”:最大的哺乳动物、最小的哺乳动物、最高的哺乳动物等。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特点。

2. 比较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动物的特点,找出每种动物的“之最”特点。

3. 互动交流:教师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出动物的“之最”特点,引导幼儿相互交流。

八、教学步骤:1. 鸟类“之最”:教师展示鸟类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找出最大的鸟、最小的鸟、最快的鸟等。

2. 哺乳动物“之最”:教师展示哺乳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找出最大的哺乳动物、最小的哺乳动物、最高的哺乳动物等。

3. 总结与交流:教师引导幼儿总结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之最”特点,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并进行交流。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之最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之最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之最教案
一、活动背景
大班儿童正处在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对动物的认知也随着年龄
的增长而逐步深入。

通过有趣的科学实验活动,可以增进孩子们对动
物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好地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兴趣,增强动手能力,提高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认识常见动物中的最大/最小/最高/最重/最长物
种并能口头表述;
2.学生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种类的动物的体型大小、体长等外
部特征,了解各类动物之间存在的差异;
3.学生能够通过手工实践探究、观察实验等方式,体验科学
探究的过程,并感受科学的神奇和乐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
的活动做好铺垫。

2. 认识动物的外部特征
通过 PPT 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的图片和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不同
种类的动物有何不同之处,可以让他们自己进行分类和比较。

3. 探究动物之最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方式,在动物世界中寻找“最大/最小/最高/最重/最长” 这些标签的主人公,以此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品种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4. 小组活动:动物分类游戏
将学生分组,让每一个小组通过合作游戏,对动物进行分类。

游戏规则如下:
1.教师出示一幅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动物的体型大小、体长等特征来阐述该动物的人类属性(比如:这只动物体型很大,有锋利的牙齿,他最可能是野外的猛兽);
2.每一个小组都可以对同一幅图片进行讨论,并最后让一个代表发言;
3.最后,教师通过发放道具,让获胜组展示他们的成果。

5. 手工实践环节
让学生自己制作。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及教学反思大班下学期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在某一方面能称得上“之最”的动物,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科学《动物“之最”》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使幼儿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在某一方面能称得上“之最”的动物。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动准备】1、课件-动画片:大象有个长鼻子。

2、ppt课件:动物之最。

【活动过程】一、导入。

1、观看动画片,引起兴趣。

小朋友最喜欢看动画片了,现在呢,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个很有趣的动画片,看完以后呢,给老师和小伙伴讲讲动画片里演了什么故事。

2、你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动物?(1)大象。

(2)长颈鹿。

(3)鸵鸟。

(4)河马。

二、展开。

1、这些动物有些什么特点呢?(让幼儿互相说一说)2、引导幼儿讨论动物身上最明显的特点。

它们都有各自的本领和特点,那么,它们身上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吧。

3、ppt课件:动物之最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幼儿说出的动物之最,进行归纳:(1)脖子最长的动物是:长颈鹿;(2)鼻子最长的动物是:大象;(3)耳朵最长的动物是:兔子;(4)跑的最快的动物是:猎豹;(5)最凶猛的动物是:老虎;(6)嘴巴最大的动物是:河马;(7)唱歌最好听的动物是:百灵鸟。

4、请幼儿同桌两人互相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动物,它有什么本领?还有哪些动物之最?5、请幼儿表演动物之最。

如:表演大象:就做出长鼻子的样子,并说:“我是大象,我的鼻子最长。

”【活动延伸】学唱英语歌:大象有个长鼻子。

师幼一起边看动画片,边唱英语歌,根据幼儿的兴趣,反复跟唱。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动物之最》

幼儿园大班科学课教案《动物之最》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动物之最》第一章:导入1.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张动物园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哪些动物是世界上最特别的吗?”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些动物之最,让我们一起探索它们的特别之处。

第二章:最大的动物——蓝鲸1. 教师展示蓝鲸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蓝鲸的特点。

2. 教师介绍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它们生活在海洋中,用肺呼吸,是哺乳动物。

3. 教师提出问题:“蓝鲸为什么能成为最大的动物呢?”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第三章:最小的动物——蚂蚁1. 教师展示蚂蚁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蚂蚁的特点。

2. 教师介绍蚂蚁是地球上最小的动物之一,它们生活在土壤中,有强大的触角和力量。

3. 教师提出问题:“蚂蚁为什么能成为最小的动物之一呢?”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第四章:飞得最高的动物——鹰1. 教师展示鹰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鹰的特点。

2. 教师介绍鹰是飞得最高的动物之一,它们有着强大的翅膀和锐利的视力,生活在山区和森林中。

3. 教师提出问题:“鹰为什么能飞得最高呢?”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第五章:潜得最深的动物——章鱼1. 教师展示章鱼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章鱼的特点。

2. 教师介绍章鱼是潜得最深的动物之一,它们生活在海洋中,有着灵活的触手和强大的喷射能力。

3. 教师提出问题:“章鱼为什么能潜得最深呢?”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这五个章节是《动物之最》教案的前半部分,主要通过展示不同动物的特点和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后续章节将继续介绍其他动物之最,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动物的知识。

第六章:跑得最快的动物——猎豹1. 教师展示猎豹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猎豹的特点。

2. 教师介绍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它们生活在草原和森林中,有着强大的爆发力和敏锐的视觉。

3. 教师提出问题:“猎豹为什么能跑得最快呢?”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大班科学《动物之最》教案

大班科学《动物之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的特点,知道这些动物为什么被称为“之最”。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的特点,知道这些动物为什么被称为“之最”。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表达出动物之被称为“之最”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动物图片、PPT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2. 基本环节:(1)教师播放PPT,展示各种动物的特点,让幼儿说出为什么这些动物被称为“之最”。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让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

(3)教师总结,强调动物之最的特点。

3. 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之最。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动物之最的掌握程度。

2. 教师可以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了解幼儿对动物之最的理解和想象力。

3. 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动物之最的分享情况。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对动物之最的好奇心。

2. 探究:教师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动物为什么被称为“之最”。

3. 实践: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通过卡片游戏、贴纸等方式,找出每个动物的特点,并将其标记为“之最”。

4. 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发现和体验,让全班幼儿共同学习和交流。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动物之最,并强调每个动物的独特之处。

七、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动物之最的好奇心。

2. 观察讨论法: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动物的特点。

3.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大班科学《动物之最》教案

大班科学《动物之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几种动物的特点,知道它们被称为“之最”。

2. 能有序地观察图片,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讲述动物的特点。

3. 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愿意分享自己的发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几种动物的特点,知道它们被称为“之最”。

难点: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讲述动物的特点,愿意分享自己的发现。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动物图片、PPT、记录卡、画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动物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吗?2. 基本部分:(1) 教师出示PPT,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为什么被称为“之最”吗?(2)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让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发现。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被称为“之最”吗?(3) 教师引导幼儿用记录卡和画笔记录自己发现的动物特点。

3. 拓展部分: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探究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特点。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幼儿在记录卡上的记录,评价幼儿对动物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1. 认识几种特殊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 学习用完整的句子讲述动物的特点。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动物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动物的特点。

2. 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

3. 操作法:让幼儿用记录卡和画笔记录动物的特点。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

2. 探究:教师出示PPT,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 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让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发现。

4. 记录:教师引导幼儿用记录卡和画笔记录自己发现的动物特点。

5.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成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之最》含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之最》含课件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动物之最》含课件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的特点,知道它们被称为“之最”。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的特点,知道它们被称为“之最”。

2.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表达出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课件、图片、动物卡片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对一些动物特点有所了解。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一些动物的名称。

2. 基本环节:a) 教师出示课件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特点。

b) 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这些动物为什么被称为“之最”。

c) 教师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

3. 拓展环节:a) 教师出示更多动物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b)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这些动物被称为“之最”?c) 教师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达出对这些动物之最的理解。

4.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动物之最,并强调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让家长帮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更多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动物之最的主题展示,让幼儿互相交流和分享。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课件、图片、动物卡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观察和理解动物的特点。

2. 引导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发现动物之最的特点。

3. 交流分享法: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动物之最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动物之最,即在某一方面具有独特特点的动物。

2. 动物特点的认知:让幼儿认知一些动物的外观、生活习性、栖息地等方面的特点。

3. 动物之最的案例:让幼儿了解一些具体的动物之最案例,如最大的动物、最小的动物、最快的动物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动物之最》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动物之最》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动物之最》含反思一、教学目的1. 通过本次教学,使同学了解动物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

2. 加深同学对不同动物之间的相像性和差异性的认得。

3. 提高同学的察看本领,并能够以生动的故事和图像来激发同学的学习喜好。

4. 加强同学合作学习的本领,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图片: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动物的骨架结构、耳朵的形状等。

3. 动物模型:如恐龙、企鹅等。

4. 讲故事的音乐和配乐。

5. 呈现板:用于贴上比较动物的图片和特征,便利同学比较。

6. 工作坊游戏道具:一般布、盲人布、独木桥、雨林障碍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音乐响起,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用亲切的语言向同学问候。

然后,老师会在呈现板上,贴上几张动物的图片,并让同学来比较各种动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讲解动物分类学老师会以简单的语言介绍动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解释各种动物的不同特征和共同点。

比如,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都有很多共同点,但也有特别明显的不同点。

3. 动物骨架的讲解老师会以生动的方式介绍不同动物的骨架结构和不同形状的耳朵,如企鹅的骨架更适合游泳,而草原上的食草动物的骨架就更适合奔跑。

4. 讲故事的环节老师会叙述与动物有关的故事,同学们也可以听故事,依照故事中的情节来表演。

例如:爆竹鸟和乌龟比赛,爆竹鸟虽然跑得快,但最后还是输给了乌龟。

孔雀也来到了山景,和大象一起观看了夕阳。

5. 合作学习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用一个写着“最”的小牌子做队旗(如:最聪慧、最威猛、最美妙等),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各种游戏,如一般布、盲人布、独木桥、雨林障碍等。

四、教学反思在这堂优质课中,我注意到同学们对动物、科学和故事等内容感喜好,并且能够积极参加其中。

通过多种途径,我把讲故事和合作学习都融入了课程中去,让同学们在参加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诚。

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含反思《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活动目标:1、能大胆讲解并描述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体验沟通共享的乐趣。

2、知道各种动物之最,积累相关经历。

3、主动探究动物之最的问题,踊跃找寻答案。

4、造就探究自然的爱好。

5、开展幼儿的视察力、想象力。

活动打算:动物之最图片假设干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引出动物之最的话题。

谜语:今日教师给小挚友们猜一个关于动物的谜语:头小四腿长,颈部高过墙,身穿花皮袄,不声又不响。

小挚友们猜出来了吗?提问:小挚友们真机灵,答案就是长颈鹿,你们知道长颈鹿为什么长得这么高吗?它长这么高有什么好处吗?小结:长颈鹿是动物王国里面长得最高的小动物,它长长的颈部可以使他看的更远,很快就能发觉敌情,这样它就能很快的逃走,它还能吃到大树顶上最别致的叶子呢!二、辩论的形式,说说几个动物之最1、提问:你们知道最重的动物是哪一个吗?幼儿辩论。

小结:(出示图片),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重的动物,平均有26米长,平均体重有150吨。

2、提问:你知道跑的最快的动物是什么吗?幼儿辩论。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猎豹)猎豹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动物,他的最高时速达110公里,相当于高速行驶的小汽车的速度,他可真是了不得。

3、推测:有一种动物活了152年,据科学家探究,有的能活到200多岁呢!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物中的老寿星(出示海龟龟)三、出示一些动物之最,协助幼儿相识了解简洁介绍飞的最快的昆虫,最小的鸟,最大的鸟,游得最快的鱼,最厉害的恐龙(依次出示澳大利亚蜻蜓,蜂鸟,鸵鸟,旗鱼,霸王龙的图片)小结:今日我们看来好多的动物之最,有最重的蓝鲸,跑的最快的猎豹,最大的鸟鸵鸟,最长寿的乌龟,飞得最快的蜻蜓,最小的鸟蜂鸟,最大的鸟鸵鸟,游得最快的鱼旗鱼,最厉害的恐龙霸王龙。

四、分组抢答嬉戏,稳固学习到的学问嬉戏规那么:将幼儿分成3组,举手答复知道哪些动物之最,哪个小组答复正确的次数最多的获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1活动目标:1、能大胆讲述自己知道的"动物之最",体验交流分享的乐趣。

2、知道各种"动物之最",积累相关经验。

3、主动探索"动物之最"的问题,积极寻找答案。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动物之最"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引出动物之最的话题。

谜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猜一个关于动物的谜语:头小四腿长,脖子高过墙,身穿花皮袄,不声又不响。

小朋友们猜出来了吗?提问:小朋友们真聪明,答案就是长颈鹿,你们知道长颈鹿为什么长得这么高吗?它长这么高有什么好处吗?小结:长颈鹿是动物王国里面长得最高的小动物,它长长的脖子可以使他看的更远,很快就能发现敌情,这样它就能很快的逃走,它还能吃到大树顶上最新鲜的叶子呢!二、辩论的形式,说说几个"动物之最"1、提问:你们知道最重的动物是哪一个吗?幼儿辩论。

小结:(出示图片),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最重的动物,平均有26米长,平均体重有150吨。

2、提问:你知道跑的最快的动物是什么吗?幼儿辩论。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猎豹)猎豹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动物,他的最高时速达110公里,相当于高速行驶的`小汽车的速度,他可真是了不起。

3、猜测:有一种动物活了152年,据科学家研究,有的能活到200多岁呢!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物中的老寿星(出示海龟龟)三、出示一些"动物之最",帮助幼儿认识了解简单介绍飞的最快的昆虫,最小的鸟,最大的鸟,游得最快的鱼,最厉害的恐龙(依次出示澳大利亚蜻蜓,蜂鸟,鸵鸟,旗鱼,霸王龙的图片)小结:今天我们看来好多的动物之最,有最重的蓝鲸,跑的最快的猎豹,最大的鸟鸵鸟,最长寿的乌龟,飞得最快的蜻蜓,最小的鸟蜂鸟,最大的鸟鸵鸟,游得最快的鱼旗鱼,最厉害的恐龙霸王龙。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幼儿大班科学教案—动物之最尊敬的老师和家长们,今天我将为大家呈现一份精心准备的幼儿大班科学教案,主题是“动物之最”。

通过这个主题,我们将带领孩子们探索动物世界中的各种有趣的事实,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科学兴趣。

一、教学目标1. 能够利用观察和描述的方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感知动物;2. 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探究,了解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3. 能够通过比较,了解动物世界中的一些“最”;4. 能够通过图画和手工制作,表达对动物世界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1. 图书馆中的动物书籍、图片和海报;2. 关于动物的录像或录音资料;3. 一些动物模型、玩具或图片卡片;4. 给孩子们准备一些色纸、彩绘笔、剪刀等手工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动物图片或玩具,激发孩子们对动物的兴趣,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你们知道动物世界中有哪些“最”的事物吗?2. 探究动物的外貌:(15分钟)让孩子们观察不同动物的外貌特征,通过展示动物模型或图片卡片,引导孩子们描述不同动物的外貌特点。

例如,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等。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比较,让孩子们感知到不同动物之间的差异和特征。

3. 感知动物的声音:(1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动物的录音,让孩子们猜猜是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

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声音,并结合动作表演出来。

例如,狗的汪汪声、猫的喵喵声等。

4. 讲述“最快”的动物:(15分钟)通过图片和录像资料,讲述一些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动物,如猎豹是陆地上奔跑最快的动物,猎鹰是空中飞行最快的动物等。

引导孩子们观察这些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了解它们是如何适应高速奔跑和飞行的。

5. 探究“最聪明”的动物:(15分钟)引导孩子们思考并讨论哪些动物是最聪明的。

通过一些故事和实例,讲述一些“最聪明”的动物,如猴子使用工具、企鹅合作捕鱼等。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对这些动物的观察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