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设计(正文)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2)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2)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信息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名称(英文):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课程代码:周学时:2 总学时:32 学分:2先修课程:无开设专业:小学教育专业三、课程简介本课程自上世纪初林传甲开创后,迄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从草创至成熟,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越来越趋于精细化。

进入新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国际化的趋势成为时尚,日本汉学的细密化研究与欧美汉学的理论探索,都推动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发展。

为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与中国文学经典作品,毕业后能够顺利地完成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任务,所以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

中国文学史是描述中国文学创作演进历程的历史。

它包括三个层面:一、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

背景研究很重要,这是深入阐释文学创作的一把必不可少的钥匙。

二、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

三、文学作品,这才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

因为文学创作最终体现为文学作品,没有作品就没有文学,更没有文学史。

换句话说,文学史著作的核心内容就是阐释文学作品的演变历程,而前两个层面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的。

四、课程目标1.初步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产生、发展、成熟、演变的基本轮廓,基本规律。

2.了解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文学的基本状况,重要作家、作品及有关的重要文学现象,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有关基本知识,掌握有关的基本理论。

3.分析思考古代文学产生、发展、成熟、演变的原因。

4.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与阅读能力,使他们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从文学发展流变的高度去把握单篇的作品,能够从世风、士风、文风的互动关系中去分析作品。

五、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一)课程内容第一章隋代文学概述、唐代文学分期及繁荣原因1.教学目标➢了解唐诗发展的分期;各期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

中国古代文学1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1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1)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能以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为轴线,获得我语文学艺术起源、发展、演变的基本认识;系统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现象、代表作家、经典作品、代表性文体形式等。

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使其能对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代表作家、经典作品选的思想内涵、艺术价值,乃至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进行科学地判断和评价。

培养提高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典籍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能力,以及研讨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和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操和审美修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成以下几方面的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和丰富的文学现象,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爱国情操。

同时,探究先民文化创造的辉煌与艰辛,培养终身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支撑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7[学会反思])。

课程目标2:通过学习,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大致脉络,背诵相当数量的经典诗文,具有分析、解读多样经典文本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课程目标3: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致力于丰富和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通过学习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文化,并具备跨学科的知识。

同时,本课程还将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反思能力。

通过学会分析和解决学科问题以及教育教学问题,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支撑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和7[学会反思]。

课程目标4:初步掌握对早期文化现象的解读和理解,提高对早期文献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培养学无止境的意识。

针对复杂的学科问题,能够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探讨。

或通过作业、小论文等形式,表达自己在学科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严谨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满足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7[学会反思];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学时:64课程学分:4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中国古代文学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之一,是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学科,在中文专业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占有重要位置。

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对于掌握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和光辉成就,对于提高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分析评论能力,对于全面提高文学素养,都有重要作用;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的历史跨度为先秦到近代。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部分。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兼顾,注重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各种文学现象的变化和联系,掌握并掌握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具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独立阅读鉴赏,分析评论能力,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容及艺术特征。

本大纲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命题考试的依据。

要对古代文学及理论充分把握,要求对古代诗文、戏曲、小说理论有深入的理解,立足于文献的基础上,打通文学与文献的壁垒,融会贯通,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打下扎实的根基。

二、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讲先秦文学1、诗经、左传、庄子理解2、孟子、论语、楚辞掌握第二讲秦汉文学1、秦代散文、汉大赋掌握3、汉乐府诗、古诗十九首理解第三讲魏晋南北朝文学1、建安七子、陶渊明诗与文、永明体掌握2、北朝乐府诗、魏晋小说理解第四讲隋唐文学1、初唐四杰、李杜理解2王孟、高岑掌握第五讲中唐文学1、韩孟、元白诗派掌握2、新乐府运动、古文运动理解第六讲晚唐文学1、唐传奇、敦煌文学掌握2、小李杜、晚唐词理解第七讲宋初文学1、欧阳修、柳永掌握2、苏轼理解第八讲宋中期文学1、黄庭坚和江西诗派掌握2、周邦彦、秦观理解第九讲宋后期文学2、江湖诗派、四灵派理解第十讲南宋文人1、李清照、辛弃疾掌握2、姜夔、陆游掌握第十一讲金代文学1、金元文学概论理解2、说唱文学和诸宫调理解第十二讲元代文学1、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掌握2、元杂剧体制与演出中心掌握3、南戏兴起与高明《琵琶记》理解第十三讲明代前中期文学1、明代文学概论、三国演义理解2、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理解第十四讲明代后期文学1、汤显祖和《牡丹亭》掌握2、明代话本小说理解3、前后七子掌握第十五讲清代诗文戏曲1、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祯查慎行诗歌理解2、《长生殿》和《桃花扇》掌握第十六讲晚晴文学1、桐城派、龚自珍诗文掌握2、晚清小说界革命理解三、学时分配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1.教学方法:这是一门理论性和知识性均很强的课程,教学方法上应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尽可能地多赏析(或掌握)一些经典的各类艺术作品;并依据授课内容,适当采取主题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八部分 魏晋南北朝散文
一、文学知识学习要点
1.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2.〈〈水经注〉〉
3.魏晋南北朝小说
二、精读篇目学习要点
1.出师表(诸葛亮)
2.桃花源记(陶渊明)
3.三峡(〈〈水经注〉〉)
4.过江渚人(〈〈世说新语〉〉)
四、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考查考试等。
4.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5.《长生殿》、〈〈桃花扇〉〉的作者及其主要内容
6.元代散曲前后期主要作家
7.清代诗歌发展线索
8.诗界革命
二、精读作品学习要点
1.关汉卿<<窦娥冤>>
2.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第一部分 先秦两汉诗歌
一、文学知识学习要点
1. 先秦诗歌的发展过程
2. 〈〈诗经〉〉的成书时间、分类、艺术成就、思想内容,关于"赋、比、兴"
3."楚辞"的定义与发展;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主要作品
4."汉乐府"民歌的特色;〈〈古诗十九首〉〉的定义,艺术成就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中王 金启华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自学指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桥喜
3.中国古代文学史
六、说明
1.本课程的教学须由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讲师以上教师担任。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240学时15学分一、课程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性质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方法。

2.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及历史发展脉络,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古代文学课程的相关问题。

3.学生能熟读并记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

4.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古代文献,并借助工具书顺利地阅读、鉴赏、分析、讲授古代文学作品。

5.学生能够撰写与本课程相关的具有一定水平的作业和论文,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精神。

6.培养和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接受和传承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要求:本课程的历史跨度从先秦至近代,共分为三期七段:上古期,包括先秦文学与秦汉文学两段。

中古期: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宋元文学三段。

近古期:包括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及近代文学三段。

三、先修课程无第一编先秦文学(22学时)绪论(1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1.教学内容(1)中国文学的源头;(2)先秦文学的形态;(3)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4)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2.重、难点提示(1)重点:先秦文学的分期;(2)难点:先秦社会与文学的关系。

第一章上古神话(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1.教学内容(1)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2)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3)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4)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2.重、难点提示(1)重点:中国神话的产生;(2)难点: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第二章殷商西周的书面散文(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5)1.教学内容(1)甲骨文与铜器铭文;(2)《周易》卦爻辞及其文化精神;(3)《尚书》中的殷周散文;(4)《尚书·盘庚》导读。

2.重、难点提示(1)重点:《尚书》商周散文的生成;(2)难点:商周的文化精神与散文风格。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文科)的专业选修课程。

它整合了《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门课程的内容,采用了以史为线、以史带文、文史结合的体例,具体讲述我国先秦至明清各时期的文学状况,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概况,并通过阅读、鉴赏各时期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及评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其传统文化的水平,为以后的专业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文学各时期社会特点与文学发展的基本情况,系统地构建起我国古代文学的知识体系,树立文、史、哲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论。

(2)识记、掌握各文学时期的主流文体、主要成就、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并尽可能多地诵读、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文篇章。

(3)具有较强的独立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利用文末注释,能基本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4)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解释有关的概念、术语。

(5)熟练使用常用的专业工具书。

(6)掌握治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小论文或赏析文章。

(7)能给小学生生动地讲述所学文学作品中有代表性的小故事。

(8)善于运用课程资源,具备较强的搜集、归纳及运用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深入了解文学的起源与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

(2)温故知新,加强联系,注重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3)学、思、读、背、研结合,突出理解性记忆,能学以致用。

(4)明确学习的意义,静心潜读,持之以恒。

(5)注重及时的复习与反思,保持对本课程相关资讯的自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1)深刻认识本课程的价值功能与现实意义,对本课程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养成在古典文学方面的学习自觉。

(2)培育学生认真、虚心、严谨的治学品格。

(3)接触、学习我国古典文学、传统文化的精华,受到道德情感、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学识修养的陶冶。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编辑出版、汉语国际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学好这门课程,对于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和成就、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与分析评价能力,对于全面提高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素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及诸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化、联系交融等情况,掌握本大纲规定的文学史的基本知识,了解并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口头笔头表达能力,即借助于注释和有关资料,能读懂中等难度的古代文学作品,能独立地分析、评论中国古代的作家及作品,比较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征,能写出观点明确、文从字顺的学术论文,具备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的历史跨度为从先秦至近代,共分为三期七段:上古期,包括先秦文学与秦汉文学两段。

中古期:包括魏晋南北朝谠、隋唐文学、宋元文学三段。

近古期:包括明代文学、清及现代文学三段。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难点1.注意各章节的知识点,是教师教学讲授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范围。

2.讲课时应注意突出重点、难点,不应面面俱到,一般性地重复教材。

对于作品的讲解分析更应突出重点,应避免繁锁和面面俱到的赏析。

3.对具体问题怎样去讲述,教师应注意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

由于课程内容丰富,学时较短,要求教师授课时注意指导性、启发性和示范性。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埋和专题讨论,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了解,并掌握文学史的发展动态,学会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通过研究和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创作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欣赏能力和文学批评意识。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能力;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技巧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5. 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文学的定义和内涵- 古代文学的特点与传承2. 先秦文学- 《诗经》和诗歌的发展演变- 《楚辞》和辞章的艺术魅力- 《论语》和散文的早期形态3. 先秦散文- 《庄子》和形象思维的运用- 《韩非子》和辞章的技巧4. 魏晋南北朝文学- 《文选》和文人墨客的兴起- 《世说新语》和人物形象的塑造5. 唐宋诗词- 唐诗的山水田园与抒情主题- 宋词的婉约风格与爱情主题6. 唐宋散文- 《唐代文学思潮》和文学观念变迁 - 《宋词钞》和情感表达的艺术7. 元明小说- 《水浒传》和英雄形象的塑造- 《红楼梦》和社会现实的揭示8. 其他古代文学形式- 戏曲和曲艺的表演艺术- 史书和史传的文学叙述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分析和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创作技巧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2. 探究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进行小组或个人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对话法: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对话,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

4. 阅读法:指导学生阅读各种形式的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和展示等。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课程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撰写一篇有关该作品的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48学时、3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在历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传承和蕴涵着我们民族深刻的文化。

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我们要实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主要有:(1)以中国文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优秀传统熏陶学生。

(2)在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

(3)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

二、课程教学要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繁多,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方能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所了解。

因此,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根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按照老师的要求,阅读相关文学作品。

三、先修课程《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属于语言类课程,它是进一步理解作品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阅读不同阶段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理解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课程难点:把握不同阶段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流派。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教学方法:学生课后阅读、老师课堂讲解和同学们课堂讨论相结合。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性质和《诗经》(4学时)1.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性质(2)《诗经》的主要内容(3)《诗经》的表现手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诗经》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诗经》的表现手法第二章《楚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4学时)1.教学内容(1)《楚辞》的思想内容(2)《楚辞》的艺术特色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离骚》《国殇》《哀郢》的主题思想(2)教学难点:《楚辞》的表现手法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左传》(4学时)1.教学内容(1)《左传》的思想内容(2)《左传》的艺术特色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秦晋崤之战》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左传》对战争描写的独特手法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庄子》(4学时)(1)诸子散文的整体情况(2)庄子《逍遥游》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庄子《逍遥游》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第五章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4学时)1.教学内容(1)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内容(2)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第六章建安文学与竹林七贤(4学时)1.教学内容(1)竹林七贤及其代表作品(2)建安风骨的具体内涵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建安文学和竹林七贤(2)教学难点:建安风骨的内涵第七章唐传奇(4学时)1.教学内容(1)唐传奇的主要内容(2)唐传奇的书写手法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唐传奇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唐传奇的书写手法第八章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到王实甫《西厢记》(4学时)(1)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2)王实甫《西厢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董西厢》和《王西厢》主题思想的异同(2)教学难点:《王西厢》对《董西厢》的传承和发展第九章《张协状元》的思想和艺术(4学时)1.教学内容(1)《张协状元》的思想内容(2)《张协状元》的艺术特色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张协状元》和宋代社会生活(2)教学难点:《张协状元》的思想内涵第十章从《琵琶记》到《赛琵琶》、《铡美案》(6学时)1.教学内容(1)《琵琶记》的思想内容(2)《赛琵琶》《铡美案》的思想内容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琵琶记》的主题思想(2)教学难点:《赛琵琶》《铡美案》对《琵琶记》的传承和发展第十一章《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6学时)1.教学内容(1)《红楼梦》的思想内容(2)《红楼梦》的艺术特色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2)教学难点:《红楼梦》的悲剧精神七、学时分配八、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成绩构成:期末测试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等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英文名称: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课程代码:14111206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9 学时:148 (理论学时:148 实验学时:0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3.适用专业:对外汉语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当代文学6.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1、《中国文学史》(四册),袁行霈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参考书: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全四册),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文学史》(全三册),中国社科院编,1962年版;《中国文学史纲要》,袁行霈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文学史》(全三册),章培恒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汉文学史纲要》鲁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诗歌史》张松如主编,吉林大学出版,1989年版;《中国小说史稿》北京大学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思想史:《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美的历程》李泽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中国美学史》李泽厚著,刘纲纪主编,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作品选:《中国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二、课程介绍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中国古代文学》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代码:050306T1923学分与学时:2学分,36学时课程性质:专业拓展课程授课对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将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名篇名作的分析鉴赏,使学生通过“以点带面”式的学习,充分熟识中国文学代表性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创作特色,并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貌。

通过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与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对于陶冶情操、升华性灵,提升大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也大有裨益。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上编先秦两汉文学作品选读第一章先秦文学作品选读一、神话传说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夸父逐日》三篇,了解上古神话传说所反映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意蕴,掌握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基本要求:了解上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领会神话的思维方式。

重点与难点:神话中所表现出的对自然的征服意识,象征性、隐喻性的神话思维方式。

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堂讲授与课外专题讨论相结合主要内容:三篇均选自《山海经》,《精卫填海》反映了远古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鲧禹治水》中表现了鲧禹前仆后继与洪水作斗争的精神以及古代先民对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朴素认识,《夸父逐日》展现了夸父悲壮的自我牺牲精神,体现了古代人民渴求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勇于探索太阳奥秘的雄心壮志。

二、《诗经》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生民》、《硕鼠》、《关雎》、《氓》、《七月》、《采薇》等篇,了解《诗经》的主要思想内容,掌握其主要的艺术特征。

基本要求:理解《诗经》时代的社会状况、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领会《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掌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诗经》的抒情艺术,品味《诗经》的语言和形式。

重点与难点: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诗经》的抒情艺术;双声叠韵的修辞手法;重章迭句的结构特点;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堂讲授与课外专题讨论相结合主要内容:1.《关雎》关于《关雎》的主题:本诗为《国风》第一篇,也是全书的首篇,是一首爱情诗;关于抒情主人公;《关雎》艺术特点:双声叠韵的修辞手法;重章迭句的结构特点;清晰的情感历程;巧妙的比兴手法;动人的情感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先两汉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先两汉文学二、课程性质:必修三、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从上古到东汉末年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概况,并探讨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2、使学生较详细深入地了解重要的文学现象、作家及作品。

3、培养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为以后中国文学史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和作业。

五、课程学时与学分:3学时/周,共计48学时;学分:3学分;六、考试方式:闭卷七、教学容要点与学时分配:先文学(共30学时)概说(2学时)第一章上古文学(4学时)第一节文学艺术的起源第二节上古文学的特点第三节中国古代神话思考题:1、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哪几种说法?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2、神话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主要特点?3、神话的思维特征是什么?4、神话的分类及其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重要名词:劳动说神话山海经第二章《诗经》(6学时)第一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第二节《诗经》的容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第四节《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思考题:1、为什么说《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2、《国风》反映的主要容及其艺术特点。

3、《豳风·七月》的容及其叙事艺术。

4、《风·蒹葭》的艺术特色。

重要名词:风雅颂变风变雅赋比兴四家传诗六义第三章先历史散文(6学时)第一节散文的源流第二节《左传》第三节《国语》第四节《战国策》思考题:1、简述先历史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2、《左传》叙事有何特点?举例说明。

重要名词:甲骨卜辞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编年体国别体第四章先诸子散文(6学时)第一节诸子散文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二节《论语》和《孟子》第三节《庄子》第四节《荀子》和《非子》思考题:1、诸子散文勃兴的原因。

2、《孟子》的文学特点。

3、《逍遥游》的艺术特色。

重要名词:百家争鸣寓言语录体第五章屈原与楚辞(6学时)第一节楚文化与楚辞的形成第二节屈原的生平第三节《九章》《九歌》第四节《离骚》第五节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思考题:1、楚辞诞生与楚文化的关系。

2、《离骚》的容与独特风格。

重要名词:楚辞九章九歌骚体诗屈宋汉文学(共18学时)第一章汉散文(1学时)第一节斯、《吕氏春秋》第二节汉代政论文思考题:1、汉代政论文产生的原因及作用。

2、汉代政论文的特色。

重要名词:政论文第二章司马迁与《史记》(8学时)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和著述第二节《史记》的文学成就第三节《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思考题:1、简述《史记》进步的历史观。

3、《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史记》的叙事艺术。

重要名词:纪传体本纪世家班马第三章汉赋(3学时)第一节汉赋的兴盛与发展第二节汉赋的著名作家及影响思考题:1、汉赋兴盛的原因。

2、《七发》的特色及其在汉赋发展中的作用。

重要名词:汉赋抒情小赋七体枚贾第四章汉乐府民歌(3学分)第一节乐府概况第二节汉乐府民歌的特色与文学成就第三节《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思考题:1、简述“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含义及流变。

2、汉乐府民歌的文学成就。

3、《陌上桑》中描写女性美的艺术手法。

4、《孔雀东南飞》的艺术持色。

重要名词:乐府相和歌辞鼓吹曲辞第五章五言诗的产生及《古诗十九首》(3学时)第一节五言诗的起源第二节东汉文人的五言诗思考题:1、《羽林郎》的艺术特色。

2、《古诗十九首》的思想成就和艺术特色。

重要名词: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先两汉文学阅读书目一、必读书目(13种):1、《中国文学史》(先两汉部分)袁行霈等主编,高等教育1999年版;本书是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之一。

全书视野开阔,叙述严谨,注释周详,语言简洁晓畅,观点清晰鲜明。

撰写者全面吸收了近现代以来古代文学研究的成果,在准确介绍文学史知识的同时,提出了新问题、找到了新视角,为学生指出进一步研究学习的门径。

书后附有文学史年表、研修书目,是高校文科学生必读的好书。

2、《中国文学史》(先两汉部分)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1996年版;本书认为文学的性质是人类情感的审美表现形式,以此为立足点来考察文学的发展演变,有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3、《先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本书补充了作品选中没有选取入的一些重要作品,并对作家生平、贡献、影响以及和作品有关的一系列文献进行了选录,是深入全面解先文学史的必备资料。

4、《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本书补充了作品选中没有选取入的一些重要作品,并对作家生平、贡献、影响以及和作品有关的一系列文献进行了选录,是深入全面解两汉文学史的必备资料。

5、《中国神话传说》袁珂著,中国民间文艺1984年版;本书收集了从天地开辟到始皇统一中国这一时期的神话资料,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整理成神话,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

6、《朱自清说诗》朱自清著,古籍1998年版;本书对《诗经》的思想容和艺术特色作了深刻的分析,资料丰富、语言通俗。

7、《诗经选》余冠英注译,人民文学1956年版;本书共选取《诗经》106篇作品,精心加以注释。

特别是翻译,朴素流畅,传达出了原诗的风味情调,历来为读者喜好。

8、《楚辞直解》董楚平、俞志慧著,文艺1997年版;这两本书以直解方法,贯通诸家说解,益以新知新见,皆用今语注出,正文大字,注释小字,夹注于正文之中,便于阅读,省去了翻阅注释的麻烦。

9、《史记评议赏析》兆琦著,人民1985年版;本书对司马迁的思想观点如历史观、文学观、审美观等进行了分别论述,容详实,条理清晰,同时对〈史记〉中的重要篇章从思想和艺术方面作了赏析,适合初学者使用。

10、《孟子译注》金良年著,古籍1995年版;本书对经文的解释大体参考岐、朱熹、焦循三家注释而断以已意,并有“段意”对一章的要略作提示,适合中等水平读者。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有必要对其稍作了解,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周易》六十四卦的容。

11、《老子·庄子》王弼、郭象注,古籍1995年版;《老子》王弼注与《庄子》郭象注是了解道家思想的权威著作,但本书文字艰深,难度较在,只需对重点篇章稍作涉猎。

12、《先散文艺术新探》谭家健著,首都师大学1995年版;本书论述了先散文在语言艺术方面所取得的高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二、一般阅读书目(18种):1、《中国古代神话》袁珂著,中华书局1960年版;2、《古代神话选释》袁珂选释,人民文学1979年版;3、《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古籍1980年版;4、《诗集传》(宋)朱熹集注,古籍1980年版;5、《诗经译注》程俊英撰,古籍1985年版;6、《诗经的文化阐释》叶舒宪著,人民1994年版;7、《论语直解》卫中著,文艺1997年版;8、《论语今读》泽厚著,文艺1998年版;9、《孟子译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10、《庄子今注今译》鼓应注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11、《老子注译及评介》鼓应注译,中华书局1984年版;12、《楚辞补注》(宋)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13、《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1958年版;14、《易经译注》黄寿祺、善文撰,古籍1989年版;15、《孔子思想体系》蔡尚思著,人民1982年版;16、《庄学研究》大华著,人民1992年版;17、《庄子哲学及其演变》笑敢著,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版;18、《庄子与中国文学》宋效永著,教育1995年版;19、《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编辑部,作家1957年版;20、《屈赋研究论衡》沛霖著,教育1993年版;21、《汉赋研究》龚克昌著,文艺1990年版;22、《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徐兴海等主编,人民1995年版;23、《史记文学成就论稿》可永雪编著,教育1991年版;24、《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著,中华书局1957年版;25、《汉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著,人民文学1984年版;26、《中国文学发展史》(先两汉部分)大杰著,古籍1997年版;27、《先文学论集》胡念贻著,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版;中国古代文学(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二、课程性质:必修三、教学目的:1、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有关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培养、提高学生阅读、欣赏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3、启发、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对待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他们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及作业五、课程学时与学分:4学时/周,共计64学时;学分:4学分。

六、考试方式:闭卷七、教学容及学时分配:晋南北朝文学(共24学时)概说(1学时)第一章建安文学(3学时)第一节操和丕第二节植第三节建安七子和蔡琰第四节建安文学的地位和影响思考题:1、如何理解“建安风骨”。

2、操的文学成就。

3、蔡琰《悲愤诗》的容、特点。

4、植一生遭遇与其诗歌创作的关系。

重要名词:建安七子建安风骨三第二章正始文学(2学时)第一节阮籍及其《咏怀诗》第二节嵇康思考题:1、正始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2、阮籍《咏怀诗》的思想艺术特点。

3、嵇康《幽愤诗》容、特点。

重要名词:正始之音竹林七贤第三章西晋文学(1学时)第一节陆机和太康诗人第二节左思和琨思考题:1、左思《咏史八首》的思想艺术特点。

重要名词:陆左思风力玄言诗第四章渊明(4学时)第一节渊明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诗的艺术价值第三节诗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思考题:1、如何评价渊明的隐居及思想?2、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重要名词:田园诗第五章南北朝乐府民歌(2学时)第一节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容第二节南北朝乐府民歌的风格思考题:1、试说明南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与艺术的差别。

2、比较《木兰诗》与《西洲曲》。

重要名词:子夜歌鼓角横吹曲第六章南北朝诗歌(4学时)第一节灵运及其山水诗的诞生第二节鲍照及其乐府诗第三节朓和新体诗思考题:1、比较大小山水诗的异同。

2、鲍照的文学成就。

3、山水诗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特点。

重要名词:大小体阴何元嘉三大家第七章北朝诗(2学时)第一节北朝诗坛的概貌第二节庾信思考题:1、庾信的遭遇与其前后期诗风变化之关系。

重要名词:宫体诗徐庾体第八章南北朝骈文(2学时)第一节骈文第二节散文思考题:1、江淹《恨赋》的艺术特点。

2、《水经注》描写山水景色的特点。

重要名词:骈文水经注伽蓝记第九章晋南北朝小说(3学时)第一节小说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第二节志怪小说及《搜神记》第三节志怪小说及《世说新语》思考题:1、志怪小说的特点。

2、志人小说的特点。

3、《世说新语》与“晋风度”。

重要名词:志人小说志怪小说世说新语搜神记第十章晋南北朝文学理论(自学)第一节《典论·论文》与《文赋》第二节《文心雕龙》第三节《诗品》思考题:1、晋南北朝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繁荣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