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梁的平面弯曲)
大学工程力学第7章平面弯曲2
称 为 梁 的 主 轴 平 面 (plane including principal axes)。 由于对称轴一定是主轴, 所以对称面也一定是主轴 平面。
3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课程组
第7章 平面弯曲 §7.3 梁横截面上的应力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 y
1 d dx
其中为中性面弯曲后的曲率半
径,也就是梁的轴线弯曲后的曲率
半径。因为与y坐标无关,所以在 上述二式中,为常数。
16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课程组
第7章 平面弯曲 §7.3 梁横截面上的应力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应用弹性范围内的应力-应变关 系的虎克定律:
7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课程组
第7章 平面弯曲 §7.3 梁横截面上的应力
梁弯曲的若干定义与概念
中 性 层 与 中 性 轴
8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课程组
第7章 平面弯曲 §7.3 梁横截面上的应力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分析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就是要确定梁横截面上各 点的正应力与弯矩、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之间的关系。可 以根据梁的变形情形推知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
E
得到正应力沿横截面高度分布的数学 表达式
- E y Cy
式中 C E / 为待定的比例常数,E为 材料的弹性模量。
17
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课程组
第7章 平面弯曲
§7.3 梁横截面上的应力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 E y Cy
这表明,横截面上的弯曲正应 力,沿横截面的高度方向从中性 轴为零开始呈线性分布。
梁的平面弯曲的简介
梁的平面弯曲的简介
在平面弯曲中,荷载与支反力构成一个平面平衡力系。对 于上述三种类型的梁,支反力未知数都只有三个,由静力学可 知,平面一般力系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因此这些梁的支反 力可以用静力平衡条件确定,这种梁称为静定梁。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需要多加支座约束,以改善梁的强 度和刚度,提高承载能力,这时支反力未知数超过三个,单凭 静力平衡条件不能完全确定其支反力,这种梁称为超静定梁或 静不定梁。解超静定梁需要考虑梁的变形、列出补充方程,与 静力平衡条件联立求解, 静定梁的分类
梁在发生平面弯曲时,外力或外力的 合力都作用在通过梁轴线的纵向平面内, 为使梁在此平面内不致发生随意的移动和 转动,必须有足够的支座约束。按支撑的 情况,常见的梁有下述三种类型。
梁的平面弯曲的简介
(1)悬臂梁:梁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如图8-4(a)所示。 (2)简支梁:梁的一端为固定铰链,另一端为活动铰链支座,如 图8-4(b)所示。 (3)外伸梁:梁的支撑情况同简支梁,但梁的一端或两端伸出支 座之外,如图8-4(c)所示。
工程力学
梁的平面弯曲的简介
1.1 梁的弯曲变形
工程实际中将以弯曲为主要 变形的构件称为梁。梁的弯曲变 形是工程实际中的一种基本变形, 如桥式起重机的横梁、列车车厢 的轮轴、建筑结构中的横梁、钢 架的横梁和立柱等。本章主要讨 论的是平面弯曲。平面弯曲的受 力特点是:在过轴线的纵向对称 面内,受到垂直于轴线的荷载作 用。如图8-1所示。
工程力学
图8-1
梁的平面弯曲的简介
梁的平面弯曲变形特点 是:杆的轴线在纵向对称面 内由直线变成一光滑连续曲 线。例如图8-2所示的火车 轮轴,其因在轴的两端分别 受到垂直轴线的集中力作用 而发生平面弯曲;
梁的弯曲(工程力学课件)
02 弯曲的内力—弯矩与剪力
3-3截面
M 3 q 2a a 2qa 2
4-4截面
qa 2
5qa 2
2
M 4 FB 2a M C
3qa
2
2
5-5截面
qa 2
M 5 FB 2a
2
02 弯曲的内力—弯矩与剪力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1)集中力作用处的两侧临近截面的弯矩相同,剪力不同,说明剪力在
后逐段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04 弯矩、剪力与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
例8 悬臂梁AB只在自由端受集中力F作用,如图(a)所示,
试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
1-1截面: Q1=-F M1=0
2-2截面: Q1=-F M1=-Fl
04 弯矩、剪力与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
例9 简支梁AB在C点处受集中力F作用,如图(a)所示,作此梁的剪力
(2)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3)应用函数作图法画出剪力Q(x),弯矩M(x)的图线,即为剪力
图和弯矩图
03 弯矩图和剪力图
例9.3 悬臂梁AB在自由端B处受集中载荷F作用,如图(a)所示,试作
其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 :(1)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 = ( < < )
() = −( − ) ( ≤ ≤ )
方程和弯矩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求支反力
(2)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03 弯矩图和剪力图
(3)绘制剪力图、弯矩图
计算下列5个截面的弯矩值:
03 弯矩图和剪力图
二、用简便方法画剪力图、弯矩图 (从梁的左端做起)
1.无载荷作用的梁段上 剪力图为水平线。 弯矩图为斜直线(两点式画图)。
《工程力学》项目9平面弯曲
项目9 剪切与挤压
• 任务9.4 平面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应力 • 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剪力为零的平面弯曲称为纯弯
曲,如图 9-20梁上CD段;而横截面上既有弯矩也有剪力 的平面弯曲称为横力弯曲或剪力弯曲,如图 9-20梁上AC、 DB段。
图 9-20
项目9 剪切与挤压
9.4.1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应力 1.实验现象 2.假设及推理 • 研究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应力,可
式(9-2),即可确定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为
3
FS2
YA
qa 4
M2
YAa
3 qa2 4
项目9 剪切与挤压
• 3-3截面:将杆件截面右侧的所有的外力给屏蔽起来,如图
9-7(d)所示,取截面的左侧为研究对象,即可确定截面上
的剪力和弯矩为
FS3
YA
P
3 qa qa 4
1 4
qa
M3
YAa
P0
3 4
9-4(b)所示。 外伸梁:梁的支撑情况同简支梁,但梁的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
之外,如图 9-4(c)所示。
图9-4
项目9 剪切与挤压
• 任务9.2 梁弯曲的内力
• 9.2.1梁弯曲内力——剪力和弯矩
• 根据力系的平衡条件,可确定在留 下部分的截面上的内力为平行于横 截面的剪力和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 的内力矩即弯矩。根据平衡方程可 得剪力与弯矩的大小,即
• 为了直观清楚地显示沿梁轴线方向的各截面剪力和 弯矩的变化情况,可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对剪力 图,正值画在轴线的上侧,负值画在轴线的下侧; 对弯矩图正值画在轴线的下侧,负值画在轴线的上 侧,即弯矩坐标正向向下。
项目9 剪切与挤压
• 【例 9-2】图 9-8(a)所示的简支梁受均布荷载作用,试 作其剪力图和弯矩图。
工程力学第八章 梁的平面弯曲
③静力平衡关系
空间平行力系的简化
N=∫AσdA My=∫AzσdA Mz=∫AyσdA ∵是纯弯曲
∴∑X=0 N=∫AσdA=0 ∑My=0 My=∫AzσdA=0 又∵∫AσdA=-Ε/ρ∫AydA ∴∫AydA=0 ∫AydA=Sz是横截面对Z轴(中性轴)的静面积
A
B
Q(x) + -
M(x)
+
④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图将发生突
变,突变值等于集中力偶矩的大小;当
集中力偶顺时针作用时,弯矩图向上跳
跃(沿x方向),当集中力偶逆时针作用
时,弯矩图向下跳跃(沿x方向)。
M
A
C
B
Q(x)
-
M/L
Mb/L
M(x)
+
Ma/L
⑤若在梁的某一截面上Q(x)=0,亦即弯
=[(ρ+|y|)dψ-ρdψ]/ ρdψ
=|y|/ρ 这表明纵向纤维的线应变与它到中性层的距离
成正比。 ∵ε与y的符号相反 ∴ε=- y/ρ
②物理关系
当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材料 符合虎克定律,σ=E·ε,将ε代入得σ=- E y/ρ
表明,横截面上任意点处的正应力σ与该 点到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即沿截面高 度,正应力呈线形分布。
危险截面上下边缘处的点叫危险点。 弯曲强度条件:
σmax= Mmax/ WZ≤[σ]
对于拉压许用应力不同的材料,其强度
条件应同时满足:
σmax拉≤[σ拉]
σmax压≤[σ压]
弯矩图: 没有载荷斜直线, 均布载荷抛物线, 集中载荷有尖点, 力偶载荷有突变。
工程力学第六章答案 梁的变形-工程力学梁的弯曲答案
第五章梁的变形测试练习1.判断改错题5-1-1梁上弯矩最大的截面,挠度也最大,弯矩为零的截面,转角亦为零.()5-1-2两根几何尺寸、支承条件完全相同的静定梁,只要所受荷栽相同,则两梁所对应的截面的挠度及转角相同,而与梁的材料是否相同无关。
()5-1-3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若A点上作用的集中力P在A B段上作等效平移,则A截面的转角及挠度都不变。
()5-1-4图示均质等直杆(总重量为W),放置在水平刚性平面上,若A端有一集中力P作用,使A C部分被提起,C B部分仍与刚性平面贴和弯矩均为零。
()5-1-5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不能用于求截面直梁的位移。
()5-1-6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度曲线的曲率最大值发生在转角等于零的截面处。
()5-1-7两简支梁的抗刚度E I及跨长2a均相同,受力如图所示,则两梁跨中截面的挠度不等而转角是相等的。
()5-1-8简支梁在图示任意荷载作用下,截面C产生挠度和转角,若在跨中截面C又加上一个集中力偶M0作用,则梁的截面C的挠度要改变,而转角不变。
()题5-1-3图B题5-1-4图C5-1-9 一铸铁简支梁,在均布载荷作用下,当其横截面相同且分别按图示两种情况放置时,梁同一截面的应力及变形均相同。
( ) 5-1-10 图示变截面梁,当用积分法求挠曲线方程时,因弯矩方程有三个,则通常有6个积分常量。
( )2.填空题5-2-1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EIx M x y )()("-= 的近似性表现在 和 。
5-2-2 已知图示二梁的抗弯度E I 相同,若使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21P P 。
5-2-3 应用叠加原理求梁的变形时应满足的条件是: 。
5-2-4 在梁的变形中挠度和转角之间的关系是 。
5-2-5 用积分法求图示的外伸梁(B D 为拉杆)的挠曲线方程时,求解积分常量所用到的边界条件是 ,连续条件是 。
5-2-6 用积分法求图示外伸梁的挠曲线方程时,求解积分常量所用到边界条件是,题5-1-9图题5-1-10图题5-2-2图连续条件是 。
工程力学习题库-弯曲变形
第8章 弯曲变形本章要点【概念】平面弯曲,剪力、弯矩符号规定,纯弯曲,中性轴,曲率,挠度,转角。
剪力、弯矩与荷载集度的关系;弯曲正应力的适用条件;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运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的前提条件;截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切应力分布规律。
【公式】 1. 弯曲正应力 变形几何关系:yερ=物理关系:Ey σρ=静力关系:0N AF dA σ==⎰,0y AM z dA σ==⎰,2zz AAEI EM y dA y dA σρρ===⎰⎰中性层曲率:1MEIρ=弯曲正应力应力:,My Iσ=,max max z M W σ=弯曲变形的正应力强度条件:[]maxmax zM W σσ=≤ 2. 弯曲切应力矩形截面梁弯曲切应力:bI S F y z z S ⋅⋅=*)(τ,A F bh F S S 2323max ==τ工字形梁弯曲切应力:dI S F y z z S ⋅⋅=*)(τ,A F dh F S S ==max τ圆形截面梁弯曲切应力:bI S F y z z S ⋅⋅=*)(τ,A F S 34max =τ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ττ≤max3. 梁的弯曲变形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EIw M x =-梁的转角方程:1()dwM x dx C dx EIθ==-+⎰ 梁的挠度方程:12()Z M x w dx dx C x C EI ⎛⎫=-++ ⎪⎝⎭⎰⎰ 练习题一. 单选题1、 建立平面弯曲正应力公式zI My /=σ,需要考虑的关系有()。
查看答案A 、平衡关系,物理关系,变形几何关系B 、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静力关系;C 、变形几何关系,平衡关系,静力关系D 、平衡关系, 物理关系,静力关系;2、 利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不需要用到下面那类条件()来确定积分常数。
查看答案A 、平衡条件B 、边界条件C 、连续性条件D 、光滑性条件3、 在图1悬臂梁的AC 段上,各个截面上的()。
工程力学-弯曲应力
6 弯曲应力1、平面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
正应力公式是在梁纯弯曲情况下导出的,并被 推广到横力弯曲的场合。
横截面上正应力公式为j zM y I σ=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公式为 max zM W σ=2、横力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计算,计算公式为*2z QS I bτ= 该公式是从矩形截面梁导出的,原则上也适用于槽形、圆形、工字形、圆环形截面梁横截面切应力的计算。
3、非对称截面梁的平面弯曲问题,开口薄壁杆的弯曲中心。
4、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和切应力强度条件为[]max σσ≤[]max ττ≤根据上述条件,可以对梁进行强度校核、截面设计和容许荷载的计算,与此相关的还要考虑梁的合理截面问题。
5、梁的极限弯矩6.1图6-6所示简支梁用其56a 号工字钢制成,试求此梁的最大切应力和同一截面腹板部分在与翼板交界处的切应力。
图 6.1[解] 作剪力图如图(c).由图可知,梁的最大剪力出现在AC 段,其值为max 7575000Q kN N ==利用型钢表查得,56a 号工字钢*247.7310z z S I m -=⨯,最大切应力在中性轴上。
由此得以下求该横截面上腹板与翼板交界处C 的切应力。
此时*z S 是翼板面积对中性轴的面积矩,由横截面尺寸可计算得*3435602116621()9395009.401022z S mm m -=⨯⨯-==⨯ 由型钢表查得465866z I cm =,腹板与翼板交界处的切应力为*max max max max23*max7500012600000126.47.731012.510z a z z z Q S Q MP I I dd S τ--=====⨯⨯⨯⨯a MP 6.12解题范例483750009.40108.6658661012.510fc a MP τ---⨯⨯==⨯⨯⨯6.2长为L 的矩形截面悬臂梁,在自由端作用一集中力F ,已知b =120mm ,h =180mm 、L =2m ,F =1.6kN ,试求B 截面上a 、b 、c 各点的正应力。
工程力学19 平面弯曲和梁的类型
阳台的挑梁
工 程力 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二、弯曲的概念
1. 弯曲(bending): 杆受垂直于轴线的外力或外力偶矩矢的作用时,轴 线变成了曲线,这种变形称为弯曲。
2. 梁: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构件通常 称为梁(ECHANICS
工 程力 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平面弯曲和梁的类型
工 程力 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一、工程中的弯曲构件
工厂厂房的吊车大梁:
工 程力 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火车的轮轴:
工 程力 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楼房的横梁
(1)活动支座
(2)固定铰支座
(3)固定端
工 程力 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2. 静定梁的基本形式
悬臂梁
简支梁
外伸梁
工 程力 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谢 谢 观 赏!
3、 平面弯曲(plane bending):杆发生弯曲变形后,轴线仍然和外力 在同一平面内。
对称弯曲(如下图)—— 平面弯曲的特例。
工 程力 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特点:构件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能和外力作用均对称于杆件的纵对称面
工 程力 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纵向对称面
A
P1
P2
梁的轴线
B
RA
RB
梁变形后的轴线
与外力在同一平
面内
工 程力 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工程力学教学实验梁的弯曲正应力实验
梁的弯曲正应力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梁承受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梁的弯曲正应力公式。
2.了解电测法,练习电阻应变仪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万能材料试验机或梁弯曲实验台2.电阻应变仪,预调平衡箱3.游标卡尺,直尺4.矩形截面钢梁(已贴好电阻应变片)三、实验原理图3--16(a)梁弯曲实验台加载及测量图3—16(b) 万能试验机加载及测量试件选用矩形截面梁,加载方法及测量点的布置如图3—16(a)、(b)所示。
图3--16(a)为弯曲实验台装置示意图。
试件选用矩形截面梁,加载方法测量点的布置如图3-16(a)、(b)所示。
图3—16(b)为将梁放在万能试验机上加载实验情况。
梁受集中载荷P作用后使梁的中段为纯弯曲区域,两端为剪切弯曲区域。
载荷作用于纵向对称平面内,而且在弹性极限内进行实验。
故为弹性范围内的平面弯曲问题。
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上式说明在梁的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是按直线规律分布的。
以此为依据,在梁的纯弯曲区段内某一横截面处按等分高度布置5~7个测点。
各测点将沿着梁的轴向贴上电阻应变片(一般事先贴好)。
当梁承受变形时,各测点将发生伸长或缩短的线应变。
通过应变仪可依次测出各测点懂得线应变值。
从而确定横截面上应变的分布规律。
由于截面上各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下,可由虎克定律求出实验应力为式中,E为梁所用材料的拉压弹性模量。
本实验采用“等间隔分级增量法”加载,每增加等量的载荷△P,测定各测点相应的应变增量一次,取各次应变增量的平均值△,求出各测点的应力增量△为把△与理论公式计算出的应力增量△=△M·y /I Z进行比较,从而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的正确性。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测量梁的横截面尺寸及各测点距中性轴的距离。
2.正确安装已贴好应变片的钢梁,保证平面弯曲,检查两边力到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即图3—16中的a值)是否相等。
第八章 弯曲内力、应力及强度计算
例8-3 如图所示的悬臂梁上作用有均布载荷q,试画出该梁的 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1) 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将梁左端A点取作坐标原点。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FQ (x) qx (0 x l) M (x) 1 qx2 (0 x l)
2
(2) 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剪力图是一倾斜直线
弯矩图是一抛物线
解 (1)计算1-1截面上弯矩
M1 P 200 1.5103 200103 300N m
(2) 计算 1-1 截面惯性矩
Ix
bh2 12
1.8 32 12
4.05 10 3 m4
(3) 计算1-1截面上各指定点的正应力
A
M1 yA Ix
300 1.5 102 4.05102
111106 N/m2
拉应力
B
M1 yB Ix
300 1.5 102 4.05102
111106 N/m2
压应力
A
M1 yC Ix
M1 0 0N/m 2 Ix
D
M1 yD Ix
3001.5102 4.05102
74.1106 N/m2
压应力
例8-9 一简支木梁受力如图(a)所示。已知q=2kN/m,l=2m。试比 较梁在竖放(图(b))和平放(图(c))时横截面C处的最大正应力。
3、 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FQ FQ
FQ
max
ql 2
ql 2 M max 8
例 4 简支梁AB,在C 点处受集中力P 作用, 如图所示。 试作此梁的弯矩图。
解 (1)求支座反力
M B 0 Pb FAl 0
FY 0 FA FB P 0
(2) 列弯矩方程
《工程力学》课件——15 梁的弯曲内力
固定铰支座
知识点一
可动铰支座 固定端支座
圆轴扭转变形
4. 梁的类型:
简支梁
知识点一
外伸梁 悬臂梁
PART
2
直梁弯曲变形的内力求解
直梁弯曲变形的内力求解
FA MA
FA
MA
m
m FQ M
F
Y 0
FQ FA 0 FQ FA
MC 0
M M A FA x 0 M FAx M A Fx Fl
截面法求剪力、弯矩步骤:
画受力图
切开
列平衡方程
截面法的应用
例题
求图所示简支梁指定截面 m-m 上的内力
解: 计算支座反力RA、RB
MA 0
RB 6 P 3 0
RB
3P 6
25
Y 0
RA RB P 0 RA P RB 25
截面法的应用
例题
求图所示简支梁指定截面 m-m 上的内力
解: 计算截面内力
用一个假想平面m-m在指定截 面处把梁截开
取左段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
Y 0
RA Q 0
Q RA 25
Mmm 0
RA x+M 0
M RA x
X
Z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Y
感谢聆听!
《 梁的弯曲内力 》
X
Z
Y
《工程力学》
《 梁的弯曲内力 》
目录
CONTENTS
01 平面弯曲变形的概念 02 直梁弯曲变形的内力求解 03 截面法的应用
PART
1
平面弯曲变形的概念
平面弯曲变形的概念
受力特点: 外力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 且垂直于杆件的轴线
工程力学 平面弯曲PPT
q
l
剪力图
斜率为q
Q
dx Q dQ
dQ q dx
ql
dM Q dx 2 d M dQ q 2 dx dx
指明弯矩图凹凸方向
(+)
弯矩图
斜率为0
斜率最大
(+)
1 2 ql 2
q为正,弯矩图凹口向上
M
Q
P
Q P Q Q1 0
FQ
1 ql 2
1 1 qlx qx2 2 2
M
( 0 ≤x ≤ l )
x
3)作FQ、M 图
1 l l l 1 2 M 极 值 ql q ql 2 2 2 2 8
FQ
max
1 ql 2
M max
1 2 ql 8
总结FQ、 M 图的特征和规律
从梁的左端向右端分析,在集中力的作用点,剪力图有突变, (力偶) (弯矩图) 突变量等于集中力的大小;弯矩值不变。遇↑P,FQ 图↑; (力偶矩) 遇↓ P,FQ 图↓。 遇 m ,M 图↓ (剪力)
P2 C
YA
YB
外伸梁 Beam with an overhang (overhangs)
7.2 基本方法画内力图
梁横截面上的剪力、弯矩随着截面的位置而变化。 沿梁轴线建立 x 轴 ,用 x 表示横截面的位置,则各横截 面上的剪力、弯矩可以表示为坐标的函数:
FQ FQ x M M x
LOGO
第7章 平面弯曲
主讲教师:雷 钧
Email: leijun@
7.1 平面弯曲的概念 构件 Component, Structural memb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Q/kN 20
o
M/kNm 20
5
x
15
o
45
60
21
x
3)检查图形是否封闭。
小结:
1)承受弯曲作用的杆,称为梁。 2)平面弯曲:载荷均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 3)梁的内力有剪力、弯矩。作内力图一般步骤:
求约 束反 力
截取 研究 对象
受 力 图
列平 衡方 程
2
内力 方程
2
画内 力图
必须 掌握
3) 画内力图。 悬臂梁在固定端A处弯矩值最大。 5
例2 求外伸梁AB的内力。 y
解:1)求约束反力: 受力如图。 有平衡方程:
0
F FAy 3F
A
FB 45 a
B
a
FAx a
x
SMA(F)=2aFBcos45+Fa-3Fa=0 SFx=FAx-FBsin45=0 SFy=FAy+FBcos45-F-3F=0 2) 截面法求内力( 取坐标如图) 0x<a: FN=0; FQ=-F; M=-Fx
1
FAy
A
q
B 4m
M0
F
x
C D E 2m 2m 4m
FE
分段处的剪力弯矩值:
x1=0: FQA=49;MA=0 x2=4: FQB=13;MB=124 x3=6: FQC=13;MC=102 x36: MC150 x4=8: FQD=-32;MD=128 x48: FQD13
注意:集中力 (力偶) 作用处左右二侧FQ (M) 不同。 13
2
C D E 2m 2m 4m
FQ/kN
49 + 13 -
结论一、 剪力延坐标x的变 化率等于分布载荷集度, 即FQ图中曲线上某点的斜 率等于梁上对应截面处的 载荷集度q。q=0,FQ图为 水平线。
x
M/kNm
124
32
150 + 128
A
B
C
D
E x
结论二、弯矩M延坐标x的变化率等于剪力FQ,即 M图曲线某点的斜率等于对应截面上的剪力。
23
概念回顾:
2.纯弯曲
F
a FQ F M FQ=0 M=Fa
F
a
M0
FQ
M
FQ=0 M=M0
一般情况 横力弯曲: 若梁的横截面上既有弯矩,又有剪力。 简单特例
纯弯曲: 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只有弯矩。
24
平面弯曲梁的正应力
讨论平面纯弯曲梁。 横截面上只有弯矩。
M
y M
z
s
x
弯矩分布在横截面上, 只能是正应力。
M2
B c FQ2
SFy=FAy-4q-FQ2=0 FQ2=13kN
FE
SMc(F )=M2+4q(x2-2)-FAyx2=0
M2=13x2+72(kNm) CD段: 6mx3<8m FQ3=13kN; M3=13x3+24(kNm)
M4 DE段: 8mx4<12m
FQ4 FQ4=-32kN; M4=384-32x4(kNm)
FB= 2F FAx=F FAy=3F
F
0
M
x
FN FQ
6
例2 求外伸梁的内力。
2) 截面法求内力 0x<a: FN=0; FQ=-F; M=-Fx ax<2a: FN=-F;FQ=3F-F=2F M=3F(x-a)-Fx=F(2x-3a) 2a x<3a: FN=-F; FQ=3F-F-3F=-F M=3F(x-a)-Fx-3F(x-2a) =F(3a-x)
求约 束反 力 截取 研究 对象 受力图, 内力按正 向假设。 列平衡 方程 x y x
FQ 左上右下,FQ为正
左顺右逆,M为正
M FQ
求解内力,负号 表示与假设反向
内力的符号规定 内力 右截面正向 左截面正向 FQ M
M
微段变形(正)
顺时针错动
向上凹
4
例1 求悬臂梁各截面内力并作内力图。
FAy 解:1)求约束力。 画受力图。 由平衡方程得: MA
45 B
FN
FB
-
x
F x
M=-F x ax<2a: FN=-F; FQ=2F M=F(2x-3a) 2ax<3a: FN=-F ;FQ=-F M=F(3a-x)
FQ 2F
M
+ F F Fa + x
8
x
-
Fa
y
作梁的内力图的 一般步骤
求约 束反 力 静力 平衡 方程
F FAy 3F
A
FB 45
M
A
B
M
a
b A
a
b B
d
A a b A B a b B
M
2. 弯曲的基本假设—平面假设
变形后
梁的横截面在弯曲变形后仍保持为平面,且仍与 梁的轴线垂直。
26
2. 弯曲的基本假设—平面假设 梁的横截面在弯曲变形后仍保持 为平面,且仍与梁的轴线垂直。
M
A
B
M
a
b A
a
b B
3. 推论:
FQ4=-FE=-32kN
M4
0
M4=FE(12-x4)
=384-32x4 结果应当相同。 可以用于验算。
x4
FQ4 c
FE
内力同样要按正向假设!
12
内力方程: AB段: 0x<4m FQ1=49-9x1; M1=49x1 BC段: 4mx<6m FQ2=13; M2=13x2+72 CD段: 6mx<8m FQ3=13; M3=13x3+24 DE段: 8mx<12m FQ4=-32; M4=384-32x4 -4.5x 2
10
2 SMc(F )=M1+qx1 /2-FAyx1=0 M1=49x1-4.5x12
例3 已知q=9kN/m,F=45kN,M0=48kNm, 求梁的内力。 q FAy F
M0
A 4m
B
C D E 2m 2m 4m
x
2) 截面法求内力 BC段: 4mx2<6m
FAy
0
q
x2 q x3 q x4
y
A
q(x)
F
dx
B
x
x
q(x)
M
c
M+dM
dx
FQ
FQ+dFQ
平衡方程:SFy=FQ+q(x)dx-(FQ+dFQ)=0 SMC(F)=M+dM-M-FQdx-q(x)dx2/2=0
15
分布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关系 平衡方程:SFy=FQ+q(x)dx-(FQ+dFQ)=0 SMC(F)=M+dM-M-FQdx-q(x)dx2/2=0 整理并略去二阶小量,得到:
问题: 平面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思路: 仍延研究变形体力学问题的主线。
变形的几何协调 (几何分析) 力与变形之关系 (物理关系) 力的平衡 (已熟悉)
25
10.3.1 变形几何分析
M
讨论矩形截面纯弯曲梁。 1. 弯曲变形实验现象
AA、BB仍保持直线,但相对 地转过一角度d。 aa 缩短,bb伸长,变为弧形, 但仍与AA、BB线正交。
FQ/kN
49 + 13 -
x
M/kNm
124
32 150 128
+
A B C D
E x
注意:C、D处左右二侧M、FQ 之差等于该处的集中 力偶、集中力。
还有什么一般规律?
14
10.2 利用平衡微分关系作梁的内力图
一、剪力、弯矩与分布载荷间的关系
考察承受分布载荷、长dx 的 微梁段的受力与平衡。 假定q(x)向上为正,截面 内力FQ、M均按正向假设。 在x+dx截面上,FQ、M均 有相应的增量。
4)梁的平衡微分方程: d M / dx = dF Q / dx = q 5)FQ等于左边分布载荷图形面积+集中力( 正)。
22
6)M等于左边Q图面积+集中力偶 (
正)。
10.3 平面弯曲梁的正应力
概念回顾: 1.平面弯曲
q F
纵向对称面
梁有纵向对称面,且载荷均作用在纵向 对称面内,变形后梁的轴线仍在该平面 内,称为平面弯曲。
第十章
梁的平面弯曲
10.1 基本概念 10.2 利用平衡微分方程作梁的内力图 10.3 平面弯曲梁的正应力 10.4 梁的变形
1
回顾
承受弯曲作用的杆,称为梁。
杆件:某一方向尺寸远大于其它方向尺寸的构件。 直杆:杆件的轴线为直线。 杆的可能变形为:
轴向拉压
扭
转
弯 曲
轴向拉压—内力为轴力。如拉、撑、活塞杆、钢缆、柱。 扭转 —内力为扭矩。如各种传动轴等。 (轴) 弯曲 —内力为弯矩。如桥梁、房梁、地板等。(梁)
剪力、弯矩图:
分段处的剪力弯矩值:
FAy
A
q
B 4m
M0
F
x
C D E 2m 2m 4m
x1=0: FQA=49;MA=0 x2=4: FQB=13;MB=124 x3=6: FQC=13;MC=102 x36: MC150 x4=8: FQD=-32;MD=128 x48: FQD13
FE
x
C D E 2m 2m 4m
2)计算控制点处FQ、M值。 左边面积+集中载荷 力 、力偶 为正。 3)依据微分关系判定控制点 间各段 FQ、M图的形状, 连接各段曲线。
FQ/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