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备作业)-【上好历史课】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选择题

1.“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A.元昊

B.赵匡胤

C.忽必烈

D.阿保机

【答案】D

【解析】由材料“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可知,这描述的是耶律阿保机。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后来改国号为辽,D符合题意。元昊是党项族的,建立了西夏,A不符合题意。赵匡胤建立北宋,不是契丹族的,B不符合题意。忽必烈是蒙古族的,建立了元朝,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利用DNA技术进行相关研究后,初步认为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族后裔。契丹,则个800年前在中国历史上消失的王朝有可能被揭开神秘的面纱。下列有关契丹族的介绍中不准确的是A.原居住在宁夏一带过游牧生活

B.统一各部的首领是耶律阿保机

C.有自己的民族文字

D.政权建立后定都上京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不在宁夏一带,选项A表述不准确,但是符合题意;辽耶律阿保机在唐朝末年统一各部,907年即可汗位,916年称帝,选项B正确;代契丹人为记录契丹语而参照汉字创制了契丹文字,选项C表述准确;国号契丹,定都上京,选项D表述准确。故选:A。

3.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园陵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这一文化遗址属于古代的

A.女真族

B.党项族

C.契丹族

D.蒙古族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族。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4.汉族文化对西夏的影响很大,以下措施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仿照开封建造兴庆都城

②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③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

④用汉文铸造钱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党项建立西夏后,仿照开封建造兴庆都城,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故A符合题意。西夏用西夏文字铸造钱币,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5.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中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简图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为都城;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所以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国(位于北宋的东北方)和西夏(位于北宋的西北),D项符合题意。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后形成南宋、西夏和金并立的局面。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6.“澶渊之盟”是历史上哪两个朝代之间建立的盟约

A.北宋与辽B.南宋与金C.北宋与西夏D.南宋与辽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7.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A.赵普B.寇准C.岳飞D.石守信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城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大挫辽军锐气。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8.著名学者孙伟祥认为,“宋辽之间的澶渊之战,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不过是两个兄弟之间的纠纷,况且50万‘岁币’只是北宋两个县的收入,伤不了筋骨。……不仅换来了近年的边境和平,还打开了辽国的市场,向辽国倾销自己的文化和品……”该学者认为澶渊之盟

①为宋朝赢得了和平的环境

②促进了宋辽经济的发展交流

③岁币加重了宋朝的负担

④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宋辽之间的澶渊之战……不仅换来了近百年的边境和平,还打开了辽国的市场,向

辽国倾销自己的文化和商品……”可知,澶渊之盟为宋朝赢得了近百年和平的环境;打开了辽国市场,促进了宋辽经济的发展交流;加速了民族文化的融合。①②④正确,故C项符合题意;③岁币加重了宋朝百姓的负担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含③的ABD,故选C。

【点睛】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澶渊之盟的内容及影响。

9.在探索宋辽、宋夏的和战关系后,李明同学列出了下面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北宋送给辽和西夏岁币

B.北宋向西夏称臣

C.和议阻碍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D.都是北宋战败主动提出议和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004年,辽军大举攻宋,宋真宗亲自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宋辽签订“澶渊之盟”,规定辽撤军,宋给辽岁币。和议使双方保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宋夏之间的和议,规定西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所以其中正确的是北宋送给辽和西夏岁币,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 三项均表述不正确,排除,故选A。

10.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这说明了

A.澶渊之盟削弱了北宋的力量

B.辽的统治更加腐朽

C.北方畜牧业得到了发展

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使“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1.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各民族在碰撞中走向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和平下共处)

材料一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1)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