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周测五(有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山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五轮周测

历史试题

命题人:李越

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知

A.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 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 D.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答案】A 三则文献都体现出以家庭为单位,男女分工合作的经营模式,故反映出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A项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尽可能提高产量,与材料中反映的家庭生产模式的主旨不符,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男女分工合作,铁犁牛耕技术推广不是材料的主旨,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男女分工合作从事家庭生产,不能体现出妇女地位提高,D项错误。故选A。

2.由于从丝绸之路输入的中国提花丝织品比较昂贵,古罗马人便将成本较低的素织物拆开,取其丝线与当地的亚麻纱线交织,或以丝为原料重新纺制成纱线,织成适合市场需求的轻薄且半透明的纺织品。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中国丝织品畅销世界各地B.丝路连接中外经济文化圈C.罗马的丝织技术超过中国D.传统基督教文化崇尚廉俭【答案】B根据材料“由于从丝绸之路输入的中国提花丝织品比较昂贵,古罗马人便将成本较低的素织物拆开……半透明的纺织品”可知,丝绸之路通过向西方输出丝织品连接中外经济文化,加强了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古罗马人面对中国提花丝织品比较昂贵而“将成本较低的素织物拆开,取其丝线与当地的亚麻纱线交织”的方式织成市场需求的纺织品,没有体现中国丝织品畅销世界各地的内容,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中国纺织技术领先于世界,材料也没有体现罗马的丝织技术超过中国,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廉俭问题,故D选项错误。

3.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农业劳动力大量减少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C.无业游民的增加必然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D.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答案】D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后期松江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与正德以前相比,从事商业、手工业人口大幅度增加,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减少,改变了原来以从事农业为主的社会人口职业结构,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明清时期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动;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农业的衰退;C选项错误,无业游民增加和工商业发展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4.《四民月令》记载了田庄主人“赈赡穷乏”“存间九族”“讲好和礼”的情形,《后汉书》记载了不少大地主“赈宗族,恩加乡间”的事。豪强地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恩惠稳固依附关系 B.通过血缘形成割据势力 C.依靠宗族加强封建统治 D.借助礼乐和谐主仆关系

【答案】A 材料中“田庄主人‘赈赡穷乏’‘存间九族’‘讲好和礼’”以及“不少大地主‘赈赡宗族,恩加乡间’”反映的是“豪强地主”力图通过实施一些小恩小惠的方式收买人心,他们的目的是稳固封建的依附关系。故答案为A项。B 项,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东汉后期才形成了威胁中央的割据势力,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割据势力,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地主庄园,并不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一般情况下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排除;D项,材料中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和谐主仆关系,但是其做法不是通过“礼乐”对人们进行约束,而是适当给予一些恩惠,排除。

5.据《申报》载:上海机器织布局在1880年10月公布招股章程后,不到一个月“聚本银三十万光景”。开平矿务局100两的股票在上海价格竞涨到150两左右。电报局的股票在上海面额100两的股票上升到115两。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所发展 B.股价变动反映企业有利可图

C.股份制企业模式受到官府认可 D.新闻报刊可作为史料研究依据

【答案】C 此题主要描述洋务民用企业的发展概况,洋务民用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股价变动反映企业有利可图”仅体现后两句内容,以偏概全,偏离此题主旨,故B项错误;洋务民用企业招股及股票价格上涨,表明股份制企业模式受到宫府认可,故C项正确;“新闻报刊讨作为史料研究依据”与题干要求不符,故D项错误。6.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以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在农业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民政府这些措施

A.导致了官僚资本主义的迅速膨胀 B.扭转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为持久抗战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D.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答案】C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材料中国民政府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发展的措施为持久抗战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故C正确;材料反映国民政府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发展的措施,无法体现官僚资本主义,排除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中国民政府的举措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错误。7.农业生产领域早在延安时期就出现了互助组等,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推广到全国各地,出现了初级、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据此可知,这一思想

A.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B.是基于对小农经济弊端的考虑

C.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B 依据材料中“互助组”、“农业生产社”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为恢复生产,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成立农业互助组织,所以这一思想是基于对小农经济弊端的考虑,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互助组”、“农业生产社”基本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C选项错误,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在1949-1952年,与“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的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农业互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8.1959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社员私养家禽、家畜和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指出社员可经营不超过人均占有耕地的5%的自留地;鼓励社员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水边路旁的零星闲散土地种植庄稼和树木,不征公粮、不派购任务。这一举措

A.体现了“浮夸风”的影响 B.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贯彻了党的“八字方针”精神 D.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向题

【答案】B 根据“指出社员可经营不超过人均占有耕地的5%的自留地;鼓励社员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水边路旁的零星闲散土地种植庄稼和树木,不征公粮、不派购任务”可知,中央的举措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B正确。“浮夸风”材料无法显示,排除A。“八字方针”是1960年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解决了粮食供应不符合史实,材料不能体现,D错误。

9.据《国史札记》记载:“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1957年是637元,1978年是644元。……邓小平1980年4月说: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此时中共中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