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导师制管理办法
新员工导师制度
新员工导师制度总则1.1、目的为使新进员工尽快熟悉和适应我公司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发扬公司“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加强团队合作、增进同事间友谊,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新入职员工,除装卸工外。
业务人员由业务主管负责,运营管理部进行跟踪。
1.3、职责本制度由运营管理部执行,各部门具体实施。
导师制实施方法2.2、公司有新进员工时,由员工所在部门负责人,根据岗位情况从本部门骨干中确定符合任职条件的导师,报运营管理部(人事)。
导师的选择要遵循“贴近原则”,即导师与培养对象应尽量工作内容相近。
2.3、运营管理部(人事)对导师任职资格进行确认。
2.4、公司实行导师制主要采取“一带一”的方式进行,对于导师因工作需要调动或出差超过一个月等实际情况,应由部门负责人再从本部门骨干中确定符合任职条件的员工作为新员工的导师,同样需运营管理部确认。
2.5、新员工到部门报到当日开始为期3个月的岗位辅导期。
负责对新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掌握并及时反馈新员工的工作及学习进度与绩效。
导师根据新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及技能进行评估,作为是否让新员工转正或是否胜任岗位的依据之一。
2.6、新员工试用期间,导师向新员工提供生活、学习、工作方面的全方位指导,并记录新员工工作、学习进步情况,运营管理部会定期进行跟踪。
2.7、每名导师同期所带新员工最多不超过2名。
3、导师职责3.1、导师应熟悉新员工岗位职责,了解新员工岗位应具备的技能、经验等方面要求;3.2、以身作则对新员工进行公司企业文化的引导,使新员工尽快融入公司;3.3、介绍部门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周边同事以及其他应注意事项;3.4、对新员工进行工作方法、技能的指导提高其工作能力,解答遇到的问题;3.5、导师除了工作上的指导外,还应引导新员工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3.6、了解新员工思想动态,正确传达意见,恰当地进行沟通交流,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3.7、推动新员工导师制的运作,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3.8、对新员工工作质量、工作进度、工作业绩部分负责;3.9、掌握其工作及学习绩效,听取其工作汇报,每月不少于1次书面鉴定;3.10、与新员工认真沟通,了解其专业知识结构,具体内容包括安排新员工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进度,以及各个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应注意尽量使新员工边干边学,工作量饱满;3.11对新员工综合素质是否适合岗位要求的评估部分负责,有权做出新员工在辅导期不适合岗位的建议。
导师制管理办法
导师制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充分发挥优秀员工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公司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特制定本导师制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新入职员工,包括实习生、试用期员工和转正后未满一年的员工。
三、导师的选拔与职责(一)导师的选拔条件1、在公司工作满X年,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
2、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
3、工作业绩突出,在所在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导师的职责1、帮助新员工了解公司文化、价值观和规章制度。
2、为新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和阶段性任务。
3、指导新员工熟悉工作流程和业务知识,传授工作方法和技巧。
4、定期与新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其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5、对新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提出改进建议。
四、新员工的权利与义务(一)新员工的权利1、有权选择自己的导师,但需在公司规定的范围内。
2、有权向导师提出合理的学习需求和建议。
3、有权对导师的指导工作进行评价和反馈。
(二)新员工的义务1、尊重导师,积极配合导师的指导工作。
2、按照培养计划认真学习,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3、定期向导师汇报工作进展和学习情况。
4、保守公司机密,不泄露导师传授的工作经验和技术秘密。
五、导师与新员工的匹配(一)匹配原则1、专业对口原则:导师的专业领域应与新员工的工作岗位相关。
2、自愿原则: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尊重导师和新员工的意愿。
3、合理搭配原则:考虑导师和新员工的性格特点、工作风格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
(二)匹配流程1、人力资源部门发布导师选拔通知,符合条件的员工自愿报名。
2、新员工入职后,填写导师选择意向表。
3、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匹配原则,为新员工确定导师,并征求双方意见。
4、导师和新员工双方确认后,正式建立导师关系。
六、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一)培养计划的制定1、导师在新员工入职后的一周内,与新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其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
公司导师制管理制度
公司导师制管理制度一、制度内容1.导师选拔:由公司根据员工的业务能力、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等因素选择具备一定资历和经验的员工担任导师。
2.导师职责:导师负责指导新员工的工作,包括教授业务知识、培养工作技能、解答问题等,并提供职业建议和发展规划。
3.新员工安排:新员工入职后,由公司指派专门的导师进行帮助和指导,确保新员工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
4.培训计划:导师根据新员工的岗位需求和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包括业务培训、职业素养培养、团队合作等方面。
5.经验分享:导师定期组织经验分享活动,分享工作中的案例分析、解决方案和实战经验,帮助新员工扩展视野和提升工作能力。
6.沟通交流:导师与新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答新员工的问题,帮助其有效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
7.职业发展规划:导师和新员工共同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包括设定目标、确定培养计划和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二、实施流程1.入职培训:新员工入职后,公司将安排一段时间的入职培训,包括公司文化、政策制度、岗位职责等方面,为导师的工作提供基础。
2.导师分配:公司将根据新员工的岗位和导师的专业领域和经验进行匹配,确保导师能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3.建立导师关系:导师和新员工进行首次会面,介绍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并与新员工进行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
4.培训计划制定:导师和新员工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等,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5.导师指导:导师根据培训计划和新员工的需求进行指导,包括工作安排、问题解答、经验分享等。
6.职业发展规划:导师和新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发展规划讨论,包括设定目标、评估进展和制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7.效果评估:公司定期对导师制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
三、效果评估1.新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培训,新员工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技能,提升工作效率。
2.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导师制能够促进公司内部的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保障公司的持续发展。
新员工双导师制实施方案
新员工双导师制实施方案在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新员工培训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帮助新员工快速适应公司文化和工作环境,提高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我们决定实施新员工双导师制,即每位新员工将配备两位导师,分别为专业导师和文化导师。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员工双导师制的实施方案。
首先,专业导师将负责新员工的岗位培训和工作技能指导。
专业导师应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传授新员工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并指导新员工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专业导师还应定期与新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及时解答新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和提升工作能力。
其次,文化导师将负责向新员工介绍公司文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文化导师应是公司资深员工,对公司文化有深刻理解和认同,能够向新员工传达公司的核心理念和文化内涵,帮助新员工融入公司大家庭,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
文化导师还应引导新员工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激发新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另外,为了确保新员工双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我们将建立完善的导师制管理机制。
公司将成立导师制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导师制实施方案和管理规定,统一安排和管理专业导师和文化导师的选拔、培训和考核工作。
同时,公司将建立新员工导师制档案,记录新员工与导师的互动情况和效果评估,定期进行导师制的效果评估和改进,确保导师制的持续有效运行。
最后,为了激励导师积极参与新员工双导师制,公司将对导师进行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优秀的专业导师和文化导师将被评为“优秀导师”,并享有一定的奖金和荣誉称号。
公司还将通过各种形式,如员工大会、内部刊物等,对优秀导师进行宣传和表彰,营造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企业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新员工双导师制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加快新员工的融入和成长,促进公司组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公司将积极推进新员工双导师制的实施,为新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导师制度管理办法
导师制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1.有效缩短新入职员工、转岗员工、轮岗员工的文化融入期与工作磨合期,提升工作效率与效果,加速人才成长。
2.造就一批既有专业技能又有指导、辅导能力的导师,形成团队领导人才的后备力量。
3.通过“传帮带”,传递公司文化,强化知识分享,形成研究与分享的文化氛围。
第二条原则1.择优选拔,注重品德;2.过程监控,注重实效;3.辅导为主,兼顾选才。
第三条学员及辅导期1.新入职员工,辅导期为3个月;2.转岗员工,辅导期为2个月;3.轮岗员工,辅导期按照轮岗目标确定。
4.公司认定需要配备导师的员工,辅导期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四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五条公司人力资源部职责1.负责导师制体系扶植及方案的详细实施;2.跟踪导师制运行情况,推动导师制与员工任职资格能力的结合;3.跟踪日常辅导事情,组织导师及学员交流会,组织导师培训;4.每个辅导期结束后,组织对导师和学员的考核评定;5.组织导师年度评比,发掘储备人才。
第六条导师的职责1.根据岗位工作要求及员工特点,制订辅导计划;2.帮助学员熟悉公司环境、企业文化、规章制度、部门职能等,使学员尽快融入公司/部门;3.实施辅导计划,对学员进行工作方法、岗位技能等方面的指导,规范流程操作,使学员尽快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技能与必备的知识,提高任职能力;4.解答员工提出的与工作有关的其他疑问;5.每月定期对学员掌握的事情技能、企业文明、公司制度等情况进行沟通验证,并针对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记实,以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6.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恰当地进行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7.根据学员的表现,在辅导期结束后,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并对员工的转正、提拔具有建议权;8.辅导期间学员离职的,导师负责提报离职分析,总结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9.推动公司导师辅导制度的运作,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第八条学员的职责1.根据导师制订的辅导计划进行企业文化、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研究,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与价值观,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明确了解本岗位的工作职责,深入掌握所需的岗位技能;2.辅导期间,每满一个月,学员需撰写月度总结提交至导师,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研究心得,以便导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3.配合公司对导师进行考核。
公司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导师制”管理办法
公司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导师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对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作,强化人才培养中的传帮带效应,活跃技术交流气氛,使老同志老专家的才智和经验得到继承,使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得到弘扬,促进年轻同志尽快成长,更好地为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发展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一)本办法适用于院本部,各单位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二)本办法适用的主要对象是各专业所和院本部驻地项目团队的新入职员工和发生转岗、岗位调动的员工。
第三条导师制的培养原则(一)业务技能、职业素养并重原则(二)公开、平等、协商、自愿原则(三)培养与考核评价相结合原则第四条组织管理院人力资源部为实施导师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导师制度和方案。
各专业所和院本部驻地项目团队负责人对落实本制度负有直接责任,应把推行导师制度当作激励骨干员工、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在导师任职期间合理分配其工作,并进行指导、检查和日常管理。
第二章导师第五条导师的条件(一)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品德端正。
(二)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有能力对培养对象进行思想引导,善于听取意见,并为他人解决问题。
(三)现担任专家序列专家层级及以上岗位,并在本岗位工作两年以上。
第六条导师的职责(一)注重爱岗敬业教育和思想意识引导,帮助培养对象深化对设计院职业发展特点及其个性特征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追求事业的态度。
(二)了解培养对象的专业特长和工作能力,根据部门领导的人才培养规划要求,指导培养对象确定培养发展方向,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目标。
(三)全程监督、指导培养对象开展专业技术工作,了解和熟悉所从事专业的设计规范和相关技术规定,认真传授专业技术工作的思路、方法和经验,解决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定期检查培养对象的工作、学习情况,结合实际适时调整培养计划,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协助相关部门对培养对象进行考核评价。
集团企业导师制管理办法
集团企业导师制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集团企业导师制是指在集团企业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导师制度,通过导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实现知识传承、经验分享和人材培养的目标。
导师制在企业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匡助新员工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培养和发展潜在的人材,提高组织的整体竞争力。
二、导师制管理的目的1. 提高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匡助,新员工能够更快地熟悉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减少在工作中的摸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 促进知识传承和经验分享:导师作为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人员,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学员,匡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作中的关键要点。
3. 培养和发展潜在人材:通过导师制度,可以发现和培养潜在的人材,提高组织的整体竞争力。
4. 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导师制度可以匡助新员工更快地融入组织,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员工的流失率。
三、导师制管理的主要内容1. 导师的选拔和培训:a. 选拔标准:选择具有丰富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作为导师。
b. 培训内容:为导师提供培训,包括指导技巧、沟通技巧、知识传授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导师的指导能力和教学水平。
2. 学员的选拔和安排:a. 选拔标准:选择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新员工作为学员,同时要考虑学员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b. 学员的安排:根据学员的工作需要和发展需求,将学员分配到适合的导师身边,确保学员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培养。
3. 导师与学员的互动和交流:a. 导师的指导:导师要根据学员的需求,提供具体的工作指导和技术支持,匡助学员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b. 学员的反馈:学员要及时向导师反馈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学习进度,与导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4. 导师制度的评估和改进:a. 评估指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对导师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包括导师的指导效果、学员的学习成果等方面。
导师制管理办法
导师制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充分发挥优秀员工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公司的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导师制管理办法。
二、导师的选拔与任用(一)导师的任职资格1、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公司工作X年以上。
2、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心。
3、工作业绩突出,具备较强的指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师的选拔程序1、员工自愿报名或部门推荐。
2、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资格审核。
3、组织面试和评估,确定导师名单。
(三)导师的任用1、导师与被指导员工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师徒关系。
2、签订导师指导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被指导员工的确定1、试用期内的新员工原则上都应安排导师进行指导。
2、人力资源部门根据新员工的岗位和专业背景,为其分配导师。
(二)岗位晋升员工1、晋升到新岗位的员工,如工作内容和职责发生较大变化,应安排导师进行指导。
2、由所在部门提出申请,人力资源部门协调安排导师。
(三)绩效有待提升员工1、连续两个考核周期绩效不达标或处于较低水平的员工,可安排导师进行辅导。
2、由部门主管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后确定。
四、导师的职责(一)制定指导计划1、与被指导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其需求和目标。
2、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和发展方向,制定个性化的指导计划。
(二)传授知识和技能1、向被指导员工传授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帮助员工少走弯路。
1、对被指导员工的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
2、及时指出员工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关注员工成长1、定期与被指导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其工作和学习进展情况。
2、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心理支持。
(五)评估与反馈1、定期对被指导员工的学习和工作表现进行评估。
2、及时向人力资源部门和员工所在部门反馈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
五、被指导员工的职责(一)尊重导师1、虚心接受导师的指导和建议,不得顶撞导师。
新员工导师管理规定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新进管辅人员导师管理制度为了帮助、指导新入职员工熟悉和认同公司企业文化,不断提升专业岗位技能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保证各位导师在辅导期内实现对徒弟的有效、成功培养,特制订新进管辅人员导师管理制度。
一、目的进一步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及实操性,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传、帮、带使员工在学习中得到成长,并推动形成一个人人钻研技术、学习业务的良好氛围。
二、导师制度的组织管理:1、新进管辅人员导师制度是公司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部负责新进管辅人员导师的统一管理。
2、人力资源部和部门共同负责导师的资格审核,在新进管辅人员辅导期间组织对导师工作表现的考核评定。
3、人力资源部督促相关人员按规定时间完成文档,并负责文档的整理存档工作。
4、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和不断完善新进管辅人员导师制度,对导师工作进行抽查,推动新进管辅人员导师制度的深化。
5、人力资源部根据各部门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邀请优秀的新进管辅人员导师参加讨论、介绍经验。
6、部门负责人、主管领导把推行导师制度当作激励骨干员工、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在导师任职期间合理分配其工作,并进行指导、检查和日常管理。
三、相关部门职责:为了帮助新进管辅人员尽快熟悉工作业务、融入工作环境,需明确考核管理的相关责任人,以便新进管辅人员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新进管辅人员试用考核管理责任人为: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导师、人力资源部相关责任人。
1、新进管辅人员:( 1)了解公司的创业历程和发展战略,领会公司企业文化的真谛,认同并融入公司文化中,自觉实践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
( 2)认真学习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公司的业务运营流程,严格遵守执行。
( 3)虚心接受导师指导与管理,主动与导师沟通,汇报工作进展及学习心得,多向导师及老员工请教,尽快熟悉工作环境。
(4)积极参加新进管辅人员培训,认真学习培训资料。
公司新员工导师制度
公司新员工导师制度一、背景和目标在公司快速发展和扩大规模的背景下,引入新员工导师制度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新员工融入公司文化、快速上手工作、提高整体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新员工的归属感。
新员工导师制度的目标是通过为新员工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使其能够迅速适应公司的工作环境和文化,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独立承担各项工作,提高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水平。
二、制度内容1.导师选拔:-导师应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导师与新员工的工作关联度较高。
2.导师职责:-协助新员工了解公司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和相关政策;-介绍和解释公司文化和团队价值观;-协助新员工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关注新员工是否有工作困难,提供解决方案和支持;-指导新员工完成相关培训,并主动提供必要的技能指导;-定期与新员工与主管进行沟通,了解工作进展和需求。
3.新员工职责:-积极与导师沟通,主动寻求帮助和指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安排;-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定期与导师沟通总结。
4.导师-新员工协作计划:-在新员工入职前,导师需提前了解新员工的背景和技能,并为其制定适合的培训计划;-导师与新员工一起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并定期与新员工沟通进展;-导师与新员工沟通、分享工作经验、解答新员工的疑问;-导师指导新员工完成特殊任务,并为其提供反馈和建议;-导师与新员工定期举行面对面或在线会议,分享经验和提出改进建议;-导师与新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定期进行工作评估。
5.导师制度的评估和改进:-定期对导师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包括导师和新员工对制度的满意度评价;-收集导师和新员工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制度;-鼓励导师和新员工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以促进制度的持续改进。
三、预期效果新员工导师制度的实施将产生一系列的正面效果:1.新员工能够更快速地适应公司的工作环境和文化;2.新员工能够更快速地掌握工作技能并独立承担岗位职责;3.新员工能够更快地与团队融入,并产生更高的工作效率;4.新员工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并在公司得到持续的成长机会;5.导师能够通过指导新员工,巩固自己的工作技能和职业发展。
新员工指导老师制度
新员工指导老师制度为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察,帮助新员工尽快掌握业务技能,适应岗位要求并融入到公司的企业文化中,特制订本指导老师(以下简称导师)制度。
一、导师制实施对象范围:试用(见习)期员工。
二、导师的任职资格:1、在公司工作一年以上,熟悉企业内部工作流程和相关规章制度;2、新员工所在部门的主管或业务骨干,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突出业绩,全面掌握本岗位专业知识,有能力对新员工进行工作环境、流程及工作技能方面的指导和帮助;3、对公司企业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为人正直公正、热情,责任心强,有较强的计划、沟通能力。
三、导师的工作职责:1、根据所负责指导的员工的具体情况和工作岗位要求,从细节入手,制订、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包括《员工手册》、企业文化、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等内容,解答新员工对公司制度的疑问,指导新员工了解、熟悉、适应公司;2、每周至少安排1次与新员工进行面谈,及时了解新员工的思想动态,帮助新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3、关心新员工的生活,工作之余组织新员工一起参加公司活动,增强彼此间的友谊。
想办法解决新员工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让他感受到公司团队的温暖;4、参与新员工的试用(见习)期考核。
四、对导师的工作要求:首先应端正态度、以身作则,在指导新员工过程中须牢记以下三个方面:1、友好:导师友好、平等的态度,不仅仅会增强新同事对公司的认同感,而且会促使他们同样以友好、平等的心态对待其他同事,从而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公司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工作中去;2、耐心:导师在指导新同事时要耐心讲解和引导,切忌敷衍和不耐烦;3、主动:导师需设身处地为新同事考虑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员工保持沟通,避免“他有问题就会来找我,不找我估计就是没有问题”的想法。
五、对新员工的工作要求:1、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和岗位工作流程;2、新员工须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岗位技能和企业文化,力争尽快达到岗位要求;3、分(子)公司新员工试用(见习)期前五个工作日禁止接待顾客,经初步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接待。
新员工导师管理制度
新员工导师管理制度新员工导师管理制度是指公司为新入职员工安排一位经验丰富、素质优异的导师,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公司文化、了解岗位职责、提升业务能力的管理制度。
1. 导师的选拔:公司根据经验丰富、综合素质突出、对公司文化和岗位职责了解深入的员工,作为新员工导师的候选人。
员工可以主动申请担任新员工导师,也可以由公司领导推荐。
2. 导师的培训:公司对担任新员工导师的员工进行培训,包括导师角色的职责和要求、培训技巧和方法等。
培训可以包括课堂培训、案例讨论、导师分享等形式。
3. 导师与新员工的配对:根据新员工的需求和岗位要求,公司将新员工分配给合适的导师,并确保导师和新员工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在配对过程中,可以考虑导师和新员工的性格匹配度、专业知识背景等因素。
4. 导师的职责:导师负责协助新员工熟悉公司的组织结构、文化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规范,帮助新员工理解岗位要求和职责,提供必要的培训、指导和支持。
导师还应定期与新员工进行反馈交流,了解新员工的问题和困惑,并给予适当的解答和建议。
5. 导师与新员工的交流:导师与新员工应定期安排时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新员工的工作进展和困难,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导师可以通过定期例会、指导性谈话等方式与新员工保持联系,分享工作经验和技巧,促进新员工的职业发展。
6. 导师的评估与奖励:公司可以通过员工的评估结果、新员工的反馈等方式对导师进行绩效评估,并将导师的管理质量和效果作为考核和奖励的重要依据。
优秀的导师可能获得升职、加薪等奖励。
7. 管理制度的改进:公司应定期评估和改进新员工导师管理制度,了解新员工对导师管理的满意度和需求,不断优化制度,提高新员工的入职体验和工作效率。
企业新员工导师制
新员工导师制第一章总则1.为使新员工尽快了解公司,认同公司,进入工作角色,加强对新进员工的考核,保证招聘质量。
2.为促进公司各部门新员工能力的提升,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
3.增强公司核心骨干员工的荣誉感,提高导师组织管理能力,为培养公司管理干部队伍储备人才。
4.配合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开发、留住人才,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
第二章适用范围1.公司各部门新入职员工、新转岗员工。
2.导师的工作指导和规范。
第三章实施细则3.1.权责3.1.1.各部门负责人对落实本制度负有直接责任,人力资源部是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
3.1.2.导师由新员工所在部门统一安排,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如无特殊原因,一般不随意更换员工导师。
3.2.安排导师时间新员工入司当天,所在部门应确定其导师,并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3.3.员工导师的选择3.3.1.各部门管理人员直接具备导师资格。
3.3.2.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员工,有资格担任新员工导师:3.3.2.1.在公司工作满两年以上,思想积极,认同公司管理理念,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言行中。
3.3.2.2.精通岗位业务、工作技能,为部门的骨干人员,有能力对新员工进行工作的指导、帮助、督促、检查,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安排相应的工作任务。
3.3.2.3.为人正直、热情,责任心强,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沟通能力。
3.3.2.4.所有导师有部门负责人或间接领导根据以上条件进行指定。
原则上,导师由直接上级担任,更方便了解、指导新员工及日后的绩效管理等工作。
直接上级因出差、休假等原因而不能担任的安排其他人担任。
3.4.导师的职责3.4.1.对新员工进行工作安排与具体工作指导;制订《新员工辅导计划》。
3.4.2.对新员工的生活等方面提供可能的帮助,使之尽快消减陌生感,让他们在试用期中发挥最大的潜能。
3.4.3.对新员工的思想状态进行跟踪,并对之进行公司入司培训及公司管理理念方面的宣导。
3.4.4.对新员工进行试用期考核,包括思想品质、工作进度、工作能力等方面。
新员工导师管理制度
新员工导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新员工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提高新员工上岗后的工作适应能力和业绩表现,公司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新员工的导师管理工作,旨在通过有效的导师制度帮助新员工快速适应公司文化,熟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新员工导师的职责1.新员工导师是公司内经验丰富、业绩优秀、工作态度端正的员工担任,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领导能力。
2.新员工导师的主要职责包括:(1)协助新员工了解公司文化、价值观和规章制度;(2)培训新员工掌握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3)指导新员工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4)及时解答新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帮助和指导;(5)定期与新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和需求;(6)定期向公司汇报新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3.新员工导师应严格遵守公司相关规定,维护公司形象,保护公司利益,以身作则,引导新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
第三章新员工导师的选拔与培训1.公司将根据新员工导师的工作表现、绩效评定等指标,选取一定比例的员工作为新员工导师。
2.新员工导师应参加公司组织的导师培训,学习导师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升自身的管理和指导能力。
3.公司将定期组织新员工导师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提高导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不断提升导师的工作水平和效果。
第四章新员工的培训与考核1.新员工入职后,公司将为其安排基础培训和岗前培训,使其了解公司文化、规章制度等信息,并掌握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
2.新员工导师应根据公司的培训计划,协助新员工完成培训任务,解答新员工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指导新员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公司将定期对新员工进行考核,评估其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和工作表现,并及时反馈结果给新员工导师,指导新员工改进不足,提高工作水平。
第五章新员工导师管理考核1.公司将设立新员工导师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导师的工作表现和指导效果进行评估,以激励和奖励绩效优秀的导师,促进导师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导师制管理制度
导师制管理制度一、目的1、尝试建立规范、系统的导师制度,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2、通过导师对指导对象的指导,传播公司文化理念、价值观,推动岗位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归纳和提炼,并有效分享和传承,加快人才成长进度;3、营造全员学习、乐于分享和发展他人的文化氛围。
二、管理原则1、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倡导导师和指导对象互学共赢;2、注重实效,指导形式可灵活多样。
三、适用范围主要培养对象为业务部骨干员工、后备人才,待形成一定的经验积累后,在公司范围内进行推广。
四、导师基本要求1、对公司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深刻的理解;2、在某一业务领域具有专长,有分享传承意愿;3、具备熟练的沟通和指导技巧;4、公司副总级以上员工自动成为公司导师.五、导师、部门经理对指导员工的影响差异各部门经理是员工培养的第一责任人,需主动与导师保持沟通,导师、部门经理对指导员工影响差异见下表1、总经理(1)审批导师制度、方案和经费;(2)审批公司导师名单。
2、人力资源部(1)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和完善导师制度和方案;(2)提请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司导师名单;(3)收集、整理相关记录;(4)组织导师、指导对象交流会.3、部门经理(1)积极支持、参与导师制的实施;(2)为下属选择导师提供建议,与导师保持沟通.4、导师(1)根据公司及指导对象发展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目标和计划;(2)与指导对象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有效沟通渠道;(3)定期与指导对象沟通交流,跟进指导计划的实施,并反馈其表现;(4)整理、提炼相关知识和经验,并有计划地向指导对象传授。
5、指导对象(1)尊重导师,积极与导师沟通,诚实对待导师,认真学习导师的长处与经验;(2)按与导师约定沟通的渠道、频率,及时完成各项指导计划,达成辅导目标;(3)及时提交总结报告,并提交给人力资源部备案。
七、导师制具体实施1、导师与指导对象指导关系的确定(1)由员工自主提出或与部门经理沟通后,从公司导师库中进行双向选择,最终由导师和部门经理协商后确定指导关系;(2)导师和指导对象签订《指导协议》(见附件1),正式建立双方的指导关系;(3)经沟通了解后,导师根据双方情况,制定《指导计划》(见附件2),约定指导周期、明确各阶段指导目标、内容、指导方式等,报人力资源部备案;(4)指导结束后,员工需提交《指导总结报告》(见附件3),经导师评价后,报人力资源部存入员工培训档案。
新员工导师制度1
编号:新员工导师管理制度一、导师管理的目的1、通过导师制度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公司文化氛围,熟悉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及标准,尽快顺利进入工作角色。
2、增强核心骨干作为导师的荣誉感,提高导师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公司管理干部队伍。
二、导师标准具备以下条件的员工,有资格担任导师:1、认同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能够以身作则规范自己言行和举止。
2、科级以上行政管理人员,或精通岗位业务、工作技能的岗位骨干人员。
3、为人正直公正、热情,责任心强,有较强的计划、组织、管理、沟通能力。
4、有意愿和能力对新员工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并进行工作的指导、帮助、督促、检查。
三、导师管理实施办法1、确认导师:新进员工由所在单位负责人确定导师,并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导师的选择要遵循“贴近原则”,即导师为培养人员岗位的汇报领导,或与培养对象的工作内容相近。
2、辅导时间:社会招聘新员工到部门报到当日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岗位辅导期。
校园招聘的大学生为期六个月的岗位辅导期。
3、辅导计划:在辅导期,导师根据岗位要求制定出针对性“新员工辅导计划”,负责对新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掌握并及时反馈新员工的工作及学习进度和工作绩效。
4、定期评估:社会招聘每自然月一次,校园招聘学生每两月一次进行定期总结评估,新员工对本阶段学习工作情况及问题困惑进行总结,导师对其工作态度及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对给出具体的指导和意见。
5、总结评估:辅导期结束前一周,组织相应人员(自己、导师、直接领导、同事、下属、对口业务部门领导/同事)对其进行打分评估。
评分结果作为作为是否让新员工转正或是否胜任岗位的依据之一,并与导师的奖金挂钩。
6、导师调换:如新员工对导师未尽导师之职,可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诉,经公司调查属实后,征求导师所在部门负责人意见后给予更换导师。
导师因工作需要调动或出差超过一个月等,应由部门负责人重新确定新员工导师,并及时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四、新员工职责1、虚心接受导师指导与管理,主动与导师沟通,汇报工作进展及学习心得,多向导师及老员工请教,尽快熟悉工作环境。
公司新员工导师制管理规定
4
“应会”辅导
1、操作技能:工作方法、技能的指导,提高学生工作能力,解答遇到的问题。
2、胜任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等。
5
日常沟通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恰当进行沟通交换,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
6
专题培训
1、企业文化、职场礼仪、有效沟通、时间管理、压力处理、职业生涯计划、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80、90特点及管理方法、
得分:
4、导师综合评判
导师综合评分=导师综合评判*50%+学生对导师评判*20%+辅导计划表/辅导记录本抽查情形*30%+加分项(最高10分)
注:等级与分数对应关系:上,90-100分;中上,80-89分;中,70-79分;中下,60-69分;下,59分及以下
导师/师傅综合评分:对应等级:
导师管理员签字:
根据《导师制管理规定》要求,人事行政部对符合导师任职资格人员进行了资格认定(共计人),公布以下:
特此通知。
人事行政部
Xx年一月九日
附件4:辅导记录本模板
(1)封面
部门:
姓名:
导
师
辅
导
本
(2)首页
辅导协议
导师姓名:学员姓名:
部门:部门:
岗位:岗位:
职级:职级:
入司时间:入司时间:
学生照片
导师照片
经协商一致,甲方愿意作为乙方学生,乙方愿意作为甲方导师,辅导时间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3、导师与学生每周进行至少1次面对面的辅导沟通,并由学
生记录在辅导记录本正文内。
《导师辅导大纲》、《辅导记录本》
6
进程监控
导师管理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消除陌生,熟悉公司管理制度;
1.2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加强新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感知和认同;
1.3使新员工更快熟悉岗位职责、工作流程,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1.4配合员工个人职业发展,挖掘人才,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电四公司新入职的所有员工。
3.实施办法
3.1新员工入职时,人力资源部组织岗前培训,讲解公司概况、企业文化及基本制度;
3.2新进员工入职后实行导师制,由新员工所在部门为其指定导师,建立起师徒关系,并通知人力资源部;
3.3社会招聘的新员工导师制期限为半年。
通过社会招聘的新员工具有一定的阅历和专业知识,导师侧重在帮助新员工融入新的工作环境,熟悉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加深对公司文化的感知和认同,增加新员工的归属感;
3.4校园招聘的新员工导师制期限为一年。
校园招聘的新员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需要较长时间的入职引导。
导师要帮助新员工从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变,引导新员工认同公司文化、行为规范,塑造职业化。
工作上,导师应与新员工充分沟通,根据工作岗位为新员工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带领新员工明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以及作业指导。
生活上,给予关照,克服困难,适应工作环境。
4.导师管理
4.1各用人部门要建立起本部门的导师队伍,导师应在公司工作三年以上,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知并认同公司文化以及相关制度。
用人部门在提交招聘需求时,应指定该职位的导师;
4.2为提高导师传道授业的积极性,每月以津贴的形式向导师发放导师津贴300元;
4.3用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跟踪新员工导师制培训效果,帮助导师完成新员工导师制培训,并对导师培训情况进行评估,对培养出优秀学生(学生总数的20%)的指导教师,由公司组织评选,视情况奖励1000-3000元。
5.新员工职责
5.1新员工入司后,要主动与导师取得联系,与导师沟通制定《新员工辅导计划》。
5.2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战略,领会公司企业文化的内涵,认同并融入公司文化中,自觉实践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
5.3认真学习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公司的各项工作流程,严格遵守执行;
5.4虚心接受导师指导与管理,主动与导师联系,汇报工作进展及学习心得,多向导师及老员工请教,尽快熟悉工作环境;
5.5辅导期间期满,新员工填写《新员工自我总结表》,并提交给导师和人力资源部。
6.导师职责
6.1导师与新员工沟通,根据岗位要求制定《新员工辅导计划》;
6.2 导师以身作则对新员工进行公司企业文化的引导,使新员工尽快融入公司;
6.3对新员工进行工作方法、技能的指导,提高其工作能力,解答遇到的问题;
6.4了解新员工思想动态,正确传达意见,恰当地进行沟通交流,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
6.5掌握其工作及学习绩效,在辅导期满进行考核评估,填写《新员工评价表》;
6.6有权做出新员工在辅导期不适合岗位的建议。
7.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修订。
8.附相关表单
《新员工辅导计划》
《新员工评价表》
《新员工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