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外源锌对不同植物毒性的敏感性分布

合集下载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元素或 密度在5.0以上的45种元素。随着矿产资源 的大量开发,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以及城 市污泥、污水的农用,重金属对土壤、水体 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将引起土壤中 某些重金属离子增加,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 含量超过其对重金属离子的自净作用时,将 对植物代谢和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环境污染 方面的重金属实际上是指汞(Hg)、镉(Cd)、 铅(Pb)、铬(Cr)和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 明显的重金属,也指锌(Zn)、铜(Cu)、钴 (Co)、镍(Ni)等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
3、铜(Cu)
• Cu是植物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它是几种涉及 电子传递和氧化反应的酶的结构成分和催化活性 成分,如多酚氧化酶、Zn/Cu超氧化物歧化酶、抗 坏血酸氧化酶、Cu胺氧化酶、半乳糖氧化酶和质 体蓝素等。Cu的缺乏会减少质体蓝素和细胞色素 氧化酶的合成,导致生长的抑制和光合作用、呼吸 作用的降低。然而过量的Cu对植物有明显的毒害 作用,主要是妨碍植物对二价铁的吸收和在体内的 运转,造成缺铁病。在生理代谢方面,过量的Cu抑 制脱羧酶的活性,间接阻碍NH4+向谷氨酸转化,造 成NH4+的积累,使根部受到严重损伤,主根不能伸 长,常在2~4cm就停止,根尖硬化,生长点细胞分裂 受到抑制,根毛少甚至枯死。
重金属对植物影响的研究包含以下几 方面: (1)重金属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存在浓度和时 间效应的影响; (2)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重金属在植物体 内的分布以及植物农产品质量; (3)重金属对植物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重金属对植物超微结构的毒害; (5)重金属对植物形态、生殖、繁衍的影响。
1.镉(Cd)
Cd是危害植物生长发育的有害元素,土 壤中过量Cd会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 危害。有研究表明,Cd 胁迫时会破坏叶片 的叶绿素结构,降低叶绿素含量,使叶片发 黄,严重时几乎所有叶片都出现褪绿现象, 叶脉组织成酱紫色、变脆、萎缩、叶绿素 严重缺乏,表现为缺铁症状。

zn在植物中的作用

zn在植物中的作用

zn在植物中的作用zn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

它在植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调节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逆能力、参与光合作用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zn在植物中的作用。

zn在植物中调节植物生长。

zn是许多重要酶的组成部分,可以催化植物体内许多生化反应。

例如,zn参与植物体内的DNA合成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此外,zn还参与植物体内的植物激素合成和传递,调节植物的开花、果实发育等过程。

因此,缺乏zn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限,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zn能够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各种逆境的影响,如干旱、高温、低温、盐碱等。

缺乏zn会导致植物对这些逆境的敏感性增加。

研究表明,zn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损伤。

此外,zn还参与植物体内的一些抗逆蛋白的合成,如抗寒蛋白、抗干旱蛋白等。

因此,适量的zn供应可以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提高植物的适应性。

zn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代谢过程之一,是植物获取能量和制造有机物质的关键过程。

zn是许多光合作用酶的辅助因子,如光合作用中的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体。

缺乏zn会导致光合作用受损,影响植物的能量合成和有机物质的积累。

因此,适量的zn供应可以促进植物体内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光合效率。

除了上述作用,zn还参与植物体内的其他重要生理过程。

例如,zn 参与植物体内的氮代谢过程,调节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

此外,zn还参与植物体内的脱毒代谢过程,帮助植物排除有害物质。

因此,适量的zn供应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zn在植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调节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逆能力、参与光合作用等多个方面。

因此,在植物生产中,合理补充zn 对于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适量使用zn肥料,避免过量施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植物对其的毒害。

通过科学合理的zn管理,可以为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土壤Zn污染及其治理措施评述(精)

土壤Zn污染及其治理措施评述(精)
工程措施是比较经典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它具有彻底、稳定的优点,但实施工程量大、投资费用高,破坏土体结构,引起土壤肥力下降,并且还要对换出的污土进行堆放或处理。
,加拿大土壤中为5~168mg #kg
-1[6]
。中国土壤的锌含量在3~
709mg #kg -1
之间,平均值为100mg #kg -1
,比世界土壤的平均含锌量高出1倍[7]

土壤锌污染源主要是铅锌冶炼厂、铅锌矿开采和电镀(镀锌工业/三废0的排放。一般铅锌冶炼厂的废水中,锌的浓度为60~170mg #L -1
步发展成为当今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1土壤中的Zn
锌(Zn是一种稍微带有蓝色的白色金属,是自然界中分布较广的金属之一。普通土壤中,锌含量一般在10~300mg #kg -1
之间,平均为50mg #kg -1
。美国土壤含锌量在30~100mg #kg -1
,日本
未耕作土壤为10~300mg #kg -1
, GE D an 2hong 3
(1.Zhangji a gang Environme n t a l P rotection Bureau,Zhangjiagang,J iangsu 215600,China;2.Zhangjiagang E nvironm e nta lM onitoring Sta tion,Zhangjiagang,J iangsu 215600,China;3.Zhangjiaga ng Y ua nc huang Environment a lTechnique Co .,Lt d .Zhangjiagang,J iangsu 215600,Ch i n a
2Zn污染治理技术概述
2.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客土、换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客土是在Zn污染土壤上,加入未污染的新土;换土是将Zn污染的土壤移去,换上未污染的新土;翻土是将Zn污染土壤翻至下层;去表土是将Zn污染的表土移去。深耕翻土常用于轻度污染的土壤,而客土和换土多用于重污染区。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土壤中Zn的含量,减少过量的Zn对土壤-植物系统产生毒害,从而使农产品达到食品卫生标准,这在日本等国已取得很多成功的例子。

水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对有机农业生产的危害

水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对有机农业生产的危害

水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对有机农业生产的危害当今,在淡水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许多地方利用污水灌溉农田。

未经处理的污水,既含有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又含有有毒成分。

盲目使用污水,不仅会污染土壤,而且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品质量,损害人体健康。

为了科学利用污水,妨患于未然,现将国家颁布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 - 92)中提到的水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的超标对农业环境的危害分述如下:1、五日生化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是指在好氧的条件下,温度为20 培养水样5天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

五日生化需氧量常作为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

灌溉水中的需氧有机污染物进入农田后,最终要被分解。

在处于氧化条件的旱田土壤中,有机物质将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在水田处于还原条件的土壤中,将生产氨气、沼气、有机酸、乙醇类等中间代谢产物。

在分解过程中,由于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及土壤中的氧化物的氧,从而使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下降,产生二价铁、硫化氢、二价锰等。

灌溉水中需氧有机物的含量不太高时,对作物生长一般无不良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还有改良土壤,促进增产的作用。

但是,需氧有机物的含量过高时,上述产生的过剩的二价铁、硫化氢等就要随同有机酸等一起被水稻吸收,阻碍植株体内的代谢活动,抑制根系生长,甚至引起烂根,以至影响地上部植株的发育。

尤其是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受到阻碍后,必然造成作物减产。

(水中的离子浓度增加,将严重影响作物对养分吸收,同时部分离子的吸收,也会造成其他养分离子的吸收受阻)需氧有机物污染对水稻的危害一般在水田入水口附近较明显,这是由于水中不溶性的有机物多半沉积在这里,土壤发生还原性危害所致。

国标要求灌溉水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含量:水作应小于80 mg/l,旱作应小于150 mg/l,蔬菜应小于80 mg/l。

2、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样时,所消耗该氧化剂量相当的氧的质量浓度,以氧的mg/l表示。

我国土壤中锌含量的分布规律

我国土壤中锌含量的分布规律

我国土壤中锌含量的分布规律
我国土壤中锌含量的分布规律主要受地形、地质结构和生态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

一般情况下,锌含量低于50毫克/公斤的土壤较多,占全国总样本的45.1%;
50~100毫克/公斤之间的土壤占37.4%;100~200毫克/公斤的占11.9%;200~300毫克/公斤的占3.7%;300毫克/公斤以上的占2.0%。

从地形角度来看,我国山地土壤中的锌含量一般较低,而盆地土壤中的锌含量一般较高;从地质结构角度来看,受流经过程及地壳热液作用而形成的沉积岩中锌含量较高,而受风化石物质作用而形成的土壤中锌含量较低;从生态环境角度来看,大气污染物营养物质的沉积加快了土壤锌的累积,因此,靠近工业污染源的土壤中的锌含量较高。

纳米氧化锌对羊角月牙藻毒性效应及其在藻细胞内外的分布

纳米氧化锌对羊角月牙藻毒性效应及其在藻细胞内外的分布

纳米氧化锌对羊角月牙藻毒性效应及其在藻细胞内外的分布刘建新;杜青平;陈展明;石瑛;李乐;王柯英;许燕滨【摘要】为研究纳米氧化锌(ZnO NP)的毒性效应及其在细胞内外分布,以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为模型藻类,研究了不同浓度ZnO NP对羊角月牙藻生长、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内外ZnO NP含量变化.结果表明,ZnO NP 对羊角月牙藻的生长抑制与处理浓度呈现正相关.在45 mg·L-1 ZnO NP暴露24 h 后,其生长抑制率已达到95%.当ZnO NP处理藻细胞72 h后,羊角月牙藻细胞的叶绿素含量与处理浓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低浓度(0.5 mg·L-1)ZnO NP处理后藻细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升高,其产生的毒性效应高于高浓度组(5 mg·L-1、45 mg·L-1).细胞培养液溶出Zn2+量及藻细胞外吸附的ZnO NP量与ZnO NP处理浓度成正比,但是藻细胞内ZnO NP量与ZnO NP浓度没有相关性,胞内积累量基本维持不变.研究表明,各浓度组对藻细胞毒性的差异,不仅与细胞内Zn2+量有关,还与细胞外粘附的ZnO NP有关.%To study the toxic effects and cellular distributions of ZnO nanoparticles (ZnO NP) in microalgae, we investigated the growth, chlorophyll contents and protein contents,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peroxidase (POD), the contents of malonydialdehyde (MDA) and intra- and extra-cellular ZnO NP concentrations in S.capricornutum after ZnO NP exposur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rowth of S.capricornutum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ZnO NP, an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ZnO NP levels and the biomass concentration of S.capricornutum in medium.The growth inhibition rate was over 95% after 45 mg·L-1 ZnONP treatment for 24 h.The chlorophyll contents wa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ZnO NP concentration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After 0.5 mg·L-1 ZnO NP exposure for 72 h, both of the protein contents and the activities of POD and SOD of S.capricornutum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MDA contents in algae cell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compared to the control.The toxic effects induced by low concentrations of ZnO NP (0.5 mg·L-1) we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ose of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ZnO NP treatments (5 mg·L-1, 45 mg·L-1) in terms of protein contents, MDA contents, POD and SOD activities.Both Zn2+ contents dissolved from ZnO NP to culture medium and contents of ZnO NP adsorbed on algae surfac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ZnO NP.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ZnO NP contents inside algal cells and the treatment concentrations of ZnO NP, and the 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Zn almost remained consta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ytotoxicity of ZnO NPs to algal cells wa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ontents of intracellular Zn2+ but also to the extracellular adhesion of ZnO NP.【期刊名称】《生态毒理学报》【年(卷),期】2016(011)005【总页数】8页(P103-110)【关键词】纳米氧化锌;羊角月牙藻;毒性效应;锌离子【作者】刘建新;杜青平;陈展明;石瑛;李乐;王柯英;许燕滨【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太原 030031;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5作为全球产量仅次于纳米TiO2的纳米氧化锌(ZnO NP)被广泛应用于塑料、陶瓷、玻璃、防晒霜、遮光剂、医药及食品(提供营养元素Zn)等领域[1-2],且ZnO NP产量和应用领域逐年增加,多数产品与人类机体直接接触,大大提升了其释放到环境中的几率。

4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原钩虾幼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4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原钩虾幼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4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原钩虾幼虾的急性毒性研究王红义;曹善茂;李应东;李春颖【摘要】研究了Zn(Ⅱ)、Cd(Ⅱ)、Mn(Ⅶ)、Cr(Ⅵ)对中华原钩虾幼虾的急性致毒效应,结果表明:Zn(Ⅱ)、Cd(Ⅱ)、Mn(Ⅶ)、Cr(Ⅵ)对中华原钩虾幼虾的24 h LC50分别为1.403,2.105,3.820,36.15 mg/L, 48 h LC50分别为0.475 9,0.7188,1.251,10.38 mg/L.四种重金属的毒性顺序为Zn(Ⅱ)>Cd(Ⅱ) >Mn(Ⅶ) >Cr(Ⅵ).【期刊名称】《河北渔业》【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3页(P7-9)【关键词】中华原钩虾;锌;镉;锰;铬;24 h LC50;48 h LC50【作者】王红义;曹善茂;李应东;李春颖【作者单位】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3;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3;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3;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3【正文语种】中文钩虾系端足目钩虾亚目泛称,因其形似钩而得名,常栖息于暖水潮间带海藻或岩石下,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1],而中华原钩虾Eogammarus sinensis就是其中之一。

端足类是目前开展海洋沉积物毒性检测的优选受试生物,对其研究工作进行的最多,经验积累也最丰富,用其进行的有关沉积物毒性检测的方法也比较成熟[2]。

中华原钩虾具有对沉积物粒度有较强的耐受性,分布范围广,对玷污沉积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均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等特点,是开展沉积物质量评价,进行沉积物毒性检测的良好受试生物,已经应用到部分地区海洋沉积物的监测、评价中[3-5]。

本试验研究了锌、镉、锰、铬4种重金属离子对中华原钩虾幼虾的急性毒性,旨在对其防除提供一些参考。

1.1 材料中华原钩虾成虾于2009年7月捕获至大连黑石礁附近海域。

绿化工(高级)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绿化工(高级)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绿化工(高级)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抗凝血杀鼠剂中,毒力最强的是________。

A.敌鼠B.大隆C.杀鼠灵D.氯鼠酮正确答案:B2.下列杀鼠剂中,目前已禁止使用的是________。

A.敌鼠B.野鼠净C.毒鼠强D.杀它仗正确答案:C3.乙烯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A.促进发芽B.促进成熟C.防止倒伏D.保花保果正确答案:B4.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A.促进生长B.打破顶端优势C.疏花疏果D.增强抗性正确答案:A5.抗药性是由单个或几个主基因控制的,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表现为不连续分布,这种现象称之为________。

A.适合度B.质量遗传C.数量遗传D.单基因遗传正确答案:B6.下列天然活性物质中,属于昆虫内源激素的是________。

A.天然保幼激素B.醌类C.性信息素D.印楝素正确答案:A7.下列杂草中,属于世界性恶性杂草的是________。

A.?蓄B.稗草C.狗尾草D.离子草正确答案:B8.在外部化学治疗中,伤口一般切成________。

A.三角形B.棱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正确答案:B9.列杀菌剂中,影响脂肪酸氧化的是________。

A.多菌灵B.代森锌C.十三吗啉D.萎锈灵正确答案:D10.多菌灵对核酸合成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

A.形成“掺假的核酸”B.与形成碱基的组分结构相似???C.阻碍叶酸的合成D.影响核酸的聚合正确答案:A11.鳞翅目幼虫体壁的原生刚毛在第1龄幼虫已出现,次生刚毛在第2龄幼虫开始出现,是重要的分类特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昆虫在脱皮时,内表皮可被消化、吸收,而外表皮则全部脱去。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蓟马的喙由上唇、下颚和下唇组成,左右上颚变成口针。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科、属、种均有模式标本,目和纲则没有模式标本。

锌元素对植物的生理功能

锌元素对植物的生理功能

锌元素对植物的生理功能锌(Zn)是一种微量营养素,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在植物中,锌促进适当的生长和发展,并被认为是与有限的作物产量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足够的数量。

此外,锌缺乏造成的营养不良可能对人类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由于全球对土壤缺锌的认识日益提高,以及2050年全球估计超过90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需求面临挑战,许多人预计对肥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根据锌营养倡议(ZNI),缺锌是土壤中最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影响到世界一半以上的农业土壤。

锌是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锌能促进作物体内吲哚乙酸的合成,从而促进茎端、幼叶、根系的生长;锌是作物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从而参与作物的呼吸作用及多种物质的代谢过程;锌与作物蛋白质的合成密切相关,对作物叶绿素的形成和光合作用影响重大,有利于作物根系细胞膜、细胞结构的稳定及功能的完整,对根表和根内细胞膜起着保护作用,可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影响作物对磷的吸收,调节作物体内对磷的平衡利用。

如果缺锌,会对作物根、茎、叶的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一、作物缺锌症状作物缺锌症状主要发生在生长前期,主要表现为节间短缩,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变畸形,并出现失绿条纹或花白纹,形成叶簇。

但不同作物的缺锌症状有所不同。

1. 水稻缺锌症状一般出现在插秧后2~4周。

首先新叶中肋失绿变白,接着中下部叶片由上而下、由内向外出现大量褐斑和条纹;随着缺锌症状的发展,下部叶片下披、发脆、易折断,叶尖枯焦干裂,新叶短小,上下叶枕并列,叶鞘重叠,分蘖小而少,植株矮小,节间短缩,根系瘦弱、呈红褐色。

2. 玉米缺锌症状首先出现在苗期,刚出土的玉米幼苗呈现白色,当幼苗长出4~5片叶后,叶脉之间会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纹;随着缺锌症状的发展,有的叶片沿条纹开裂,叶缘焦枯,长出的新根少,根系变为褐色,植株矮小,果穗短小且缺粒秃尖。

3. 小麦缺锌症状首先出现在苗期,幼苗叶片出现不正常灰绿色,叶脉之间失绿,叶片表面出现浅灰色斑点,叶尖和叶缘黄化,植株矮小。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试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试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 31 —
管理,按照农用地土壤污染程度,结合农产品协同监测情况, 将农用地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
落实上述要求,《 农 用 地 筛 选 值 和 管 制 值 》 以保护食 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兼顾保护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的 需要,确定了两级标准:
一是风险筛选值。其基本内涵是土壤中污染物低于该值 时,农产品超标等风险很低,可以忽略,该农用地原则上可 以划为优先保护类。
为适用范围;第二部分为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部分为术语 和定义;第四部分为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规定了镉、 汞、砷、铅、铬、铜、锌、镍等常规项目,以及六六六、滴 滴涕、苯并[a]芘等选测项目的风险筛选值;第五部分为农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规定了镉、汞、砷、铅、铬 5 项污染物风险管制值;第六部分规定了标准使用;第七部分
推导重金属的土壤阈值。水稻、小麦、根茎类蔬菜等农产品
中重金属限量标准值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
限量》(GB2762-2017)(表 2)。
表 2 农产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值(mg/kg)
项目
农产品种类
标准限量值

水稻 小麦、玉米、蔬菜(根茎类)
0.2 0.1

水稻、小麦、玉米
0.02

水稻 小麦、玉米
— 38 —
率的剂量-效应关系建立预测模型,推导土壤微生物(细菌、 真菌、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减少 50%或者生化指标(酶活 等)抑制率达到 25%时的土壤阈值。
(四)筛选值和管制值确定原则 1.风险筛选值确定原则 本标准的筛选值确定原则:一是从保护农产品质量、保 护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环境的系列土壤污染物阈值中,原 则上选择最小值作为确定筛选值的依据;二是在保护农产品 质量的土壤阈值中,优先考虑基于大田调查数据推导的土壤 阈值;三是对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标准定值,若有新 的土壤阈值研究数据,则进行修订完善,若没有新的土壤阈 值研究数据或数据不足以支撑标准的修订,暂时不作调整。 2.风险管制值确定原则 本标准中的风险管制值主要针对水稻而制定的,确定的 主要原则:一是 95%的水稻品种存在超标风险;二是基于目 前技术水平、经济承受能力难以确保稻米质量安全。 (五)土壤背景值采用的原则 采用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是基于外源添加重 金属进行的试验结果,在推导土壤阈值时,需要考虑土壤背 景值因素。一般可采用全国土壤环境背景数据的 50%顺序统 计值(中位数)或 95%顺序统计值作为背景值取值(见表 3)。 根据我国土壤环境背景的区域分布特点,对于重金属来说,

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综述

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综述

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概念、来源及其危害,为后续的风险评价方法提供背景信息。

随后,文章重点阐述了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包括风险识别、暴露评估、效应评估和风险表征等关键步骤。

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国内外现有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包括基于概率统计的方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基于生态模型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评价对象和场景。

本文还讨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数据获取困难、评价标准不统评价方法局限性等。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如加强数据共享和标准制定、发展多元化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精度和可靠性等。

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评价方法,我们有望更好地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三、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生态风险评价(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特定环境因子(如重金属)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这一评价过程基于风险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表征和风险管理四个步骤。

风险识别是生态风险评价的首要步骤,主要任务是确定可能的环境污染物、受体以及暴露途径。

在重金属污染的情况下,需要识别土壤中重金属的种类、浓度和分布,以及可能受到影响的生态系统类型,如水体、土壤生物和植物等。

风险分析阶段主要评估重金属暴露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产生的具体影响。

植物对重金属锌耐性机理的研究进展

植物对重金属锌耐性机理的研究进展

植物对重金属锌耐性机理的研究进展西北植物,2010,30(3):0633—0644ActaBot.Borea1.-Occident.Sin.文章编号:1000—4025(2010)03—0633—12植物对重金属锌耐性机理的研究进展龚红梅,沈野(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摘要:zn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重金属元素.由于长期的环境选择和适应进化,植物相应对Zn产生了耐性,可减轻或避免Zn的毒害.植物对锌耐性机制有:菌根和细胞膜对Zn吸收的阻止和控制,其中控制Zn的细胞膜跨膜转运器主要有(ZIP)类,阳离子扩散促进器(CDF)类和B-typeATPase(HMA)类;金属硫蛋白(MTs),植物螫合素(PCs)和有机酸等Zn螯合物质的体内螫合解毒;体内区室化分隔以及通过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代谢调节等.本文从生理和分子水平上综述了植物对Zn耐性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领域,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资料和借鉴.关键词:锌;耐性;膜转运器;螯合物质;区室化;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中图分类号:Q945.78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ProgressinMechanismsofPlantTolerancetoZincGONGHong—mei,SHENY e(Institut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He'nan45 4000,China)Abstract:Zinc(Zn)isnotonlyanessentia1elementforplantgrowth,butalsoapoisonousheav ymetalele—ment.PlanthasdevelopedsomefunctionsforZntolerance.Mycorrhizaeandcellularmembra nesarekeyfactorsthatregulateZnuptake.Thetrans—membranetransportershavebeenfullyresearched.SuchastheZIP(ZATIRTrelatedproteins)family,CDF(Cationdiffusionfacilitator)familyandB—typeATPase(HeavymetalATPase,HMA).TheprimarychelatorsofZninplantsaremetallothioneins(MT s),phytoch—elatins(PCs)andorganicacids.Theyalleviatethetoxityofzincinplantsbychelation.Intracell ularseques~trationandmetabolicregulationbystimulatingantioxidantsystemsandosmoticadjustmentt ominimizethedamagefromexposuretozincstress.Thearticlereviewsrecentadvancesinunderstandingthe mechanisms ofzinctoleranceinhigherplantsatthephysiologicalandmolecularleve1.Existingproblemsa ndmajortop—iCSoffutureresearchwerealsodiscussed.Keywords:zinc;tolerance;transporters;chelators;sequestration;antioxidantsystems;osm oticadjustment随着锌肥在农业中广泛使用,铅锌矿的开发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增加,锌元素及其化合物大量进入环境.迄今锌也成为导致环境污染的重金属元素,严重影响着陆地和水体环境],并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威胁到人类健康.目前,重金属锌污染治理已成为国际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E2,a].目前,借助植物富集作用的治理技术得到广泛推崇,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主要是发现了一批具有重金属耐性和超富集能力的植物,如大量十字花科植物对锌的超富集等.如何深入理解这些植物对Zn的耐性及超富集能力,明确植物抗Zn的生理和分子机理,为进一步寻找其它超富集植物提供依据,也收稿日期:2009—09—24;修改稿收到日期:2010-03—05基金项目: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B2006—8);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O823()()43O35O)作者简介:龚红梅(1972),女(汉族),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E—mail:*********************.cn634西北植物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超富集植物提供基础,进而使得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这一经济有效的方式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成为可能.近年来,有关植物重金属Zn耐性机理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发现,一些长期生活在Zn抖污染环境中的植物逐渐适应进化出一系列忍耐和抵抗重金属毒害的生理机制,包括重金属元素的控制吸收,体内螯合固定,细胞内分隔,生化忍耐策略等.尤其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控制这些过程的分子机理逐渐被揭示出来.目前,植物对锌的生理忍耐机制及分子控制机理方面鲜见全面的报道.因而对这一工作进行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均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生理和分子水平上对植物Zn耐性机理的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进行了展望.1Zn+的吸收控制机理植物根系吸收和控制重金属进入植物体内的机制多种多样.其中,菌根和细胞膜是植物吸收和控制重金属的主要生理单元.1.1菌根对Zn的吸收控制机理菌根(Mycorrhizae)是土壤真菌与植物营养根结合形成的一种互惠互利的共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自从Bradley等]1981年首次报道石楠菌根降低植物对过量重金属Zn计的吸收以来,人们对菌根与重金属关系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关于菌根能增加植物对过量Zn计抗性的报道较多. 如Zhu等Ⅲ和Li等口的盆栽实验证实,内生菌根接种后可明显降低白三叶草(TrifoliumrepensI.)和红三叶草(TrifoliumpratenseL.)对Zn抖污染土壤中过量Zn抖的吸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三叶草对锌污染的抗性.Chen等[8的研究也发现,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e,AM)具有减免宿主植物过量吸收重金属Zn的功能.菌根对寄主植物Zn耐性的提高有如下几种主要生理机制.1.1.1真菌菌丝的吸附作用外生菌根真菌接种于寄主植物,在植物根部形成一个菌套,并向根际延伸出大量的菌丝.这些菌丝的表面可能成为金属在根外聚集的主要场所.Denny和Wilkins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根所吸收的Zn大部分分布于菌根的真菌层和表生菌丝体内,表生菌丝富集的zn"浓度比菌套菌丝高4倍.Colpaert等发现,菌根真菌阻止Zn.进入寄主植物的能力与菌根外延菌丝的数量和密度有很大的相关性,并认为外延菌丝越密集,单个菌丝体所接触的重金属浓度越少,菌丝吸收重金属的能力也就越强.根外菌丝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持能力,Galli等口指出,菌丝体细胞壁中的几丁质,黑色素,纤维素及其纤维素衍生物等能够束缚重金属.Ashford口幻提出细胞壁中的蛋白或多肽可以吸收重金属,降低其进人植物体内的数量.菌根外延菌丝能够有效地固定重金属,需取决于菌丝的吸收能力和金属在根际的有效性.只有当前者的影响强于后者时,菌根菌丝才能发挥增强寄主植物抗重金属胁迫的作用.内生菌根一AM真菌通过菌丝对重金属产生"过滤"作用,抑制重金属Zn从植物根向地上转运n.陈保冬等[1通过玻璃珠分室培养系统的研究发现,AM真菌菌丝体对Zn抖具有很强的生物吸附潜力.另有研究表明,AM真菌中具有半胱氨酸配位体,从而对过量的Zn抖起螯合作用引.1.1.2菌根分泌物的调节和螯合作用外生菌根能分泌大量的黏液,其中含有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和糖类等.当重金属过量时,菌根分泌的黏液能与重金属结合,从而减弱重金属的毒性,并阻止其向根部运输.Denny等n和黄艺等在研究外生菌根中发现,菌丝分泌物能积累大量的重金属Zn抖. Denny等llg指出,重金属Zn不是被积累在真菌细胞质中,而是积累在真菌细胞壁或菌丝分泌物上. 当土壤中的重金属Zn达到毒害水平时,真菌细胞壁分泌的黏液和真菌组织中的聚磷酸,有机酸等均能结合过量的重金属元素]或是外生菌丝分泌的多糖物质的结合作用使其毒性降低口.Denny等口胡研究也显示,菌根对Zn抖的抗性与菌根真菌黏液的分泌有关.而这个联系只和疏松结合态的黏液有关,而与紧密结合态的黏液关系不大.Paul等H鲴认为,外生菌根真菌(Pisolithustinctorius)对重金属的抗性机理是菌丝外细胞分泌物的作用,并通过能量分散x光光谱分析发现多磷酸盐结合了大量的Zn.I.1.3调节Zn在植物体内的分布Hartley- Whitaker等_2..发现,接种菌根真菌卷边桩菇( Paxillusinvolutus)和斑驳牛肝菌(Suillusvarie—gates)能够减少金属Zn进入寄主植物长白松(Pinussylvestris)的量,因为其能调节Zn.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使Zn积累在根部.黄艺等[2妇研究结果也表明,接种外生菌根(Suillusbovinus)植物3期龚红梅,等:植物对重金属锌耐性机理的研究进展欧洲赤松(Pinussylvestris)苗中的重金属Zn抖大部分分布在根部,有效减少Zn对植株地上部的伤害,从而增加了植物对过量重金属Zn抖的抗性,减少其生理毒害.1.1.4调控宿主植物的生理过程AM真菌对重金属Zn的间接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宿主植物矿质营养状况来实现的,其中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较为深入.土壤中的Zn可以与HPo,HPO一发生反应而使土壤溶液中磷酸根的活度降低,造成植物吸P困难,而AM真菌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改善宿主的矿质营养状况,尤其是P素营养.申鸿等通过3个土壤锌水平上的盆栽试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对锌污染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锌污染土壤中菌根共生体的建立明显地改善了玉米植株对磷素的吸收和运输状况,有助于植株在重金属污染逆境中的生长[2.在中等Zn污染条件下,菌根抑制Zn.从根向地上部的转运,其机制包括改善植物P营养和提高植物对重金属Zn.的耐性[1. Adriaensen等_2最新研究发现,欧洲赤松幼苗接种耐受性的外生菌根真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lute—US)后在锌胁迫下植株生长良好;而未接种真菌植物或接种敏感性真菌提取物的植物中,受锌胁迫时,植物的生长及对N,P,Mg和Fe的同化明显受抑制.此外,菌根真菌还能缓解Zn...胁迫下植物光合色素含量的降低和PS1I电子传递速率的减少,并减少了宿主植物的呼吸耗能,增加植物抵抗环境胁迫的能力,从而减轻Zn毒害.由此可见,适应重金属胁迫的菌根真菌能通过对寄主植物生理代谢的调控来实现重金属的解毒机制.1.1.5菌根植物吸收和转运Zn的分子机制目前,控制菌根重金属Zn耐性的分子机理并不清楚,相关研究也较少.AM真菌能调节宿主某些重金属吸收和转运基因的表达,分子水平的研究也已经起步.如在紫花苜蓿(Medicagotruncatula)质膜上分离到Zn抖转运子,不仅受到土壤中Zn肥的增量调节,也受到菌根的减量调节;已经从Glomus intraradices根外菌丝中分离出Zn转运子GintZnT1,此基因与Zn的分室化和保护Glom" intraradices抵抗Zn胁迫有关瞳.这些研究说明重金属胁迫条件下菌根可能会调节某些与忍耐, 运输和吸收重金属有关的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宿主对重金属的耐性,运输和累积.最近V allino等l2副研究了欧洲越桔(V acciniummyrtillus)的菌根树粉孢(Oidiodendronmaius)耐Zn的分子机理,利用Zn处理的树粉孢的mRNA构建cDNA 库,然后利用表达序列标记的方法分离鉴定出76个新的基因,他们利用反转northern—blot杂交表达后得到16个与Zn..抗性有关的基因,并且初步探讨了每一个基因在提高树粉孢抗性的可能作用.但是这些基因是不是在真菌中普遍存在,其控制真菌表达重金属抗性的机制是否一致仍需进一步研究. 1.2细胞膜对Zn的吸收控制机理植物对Zn的吸收动力学分为两个阶段,开始是快速的线性动力学阶段,与根细胞壁吸附Zn有关;随后是较缓慢的饱和吸附阶段,与Zn抖穿过根细胞原生质膜有关.Zn进入植物根系细胞必需跨过根系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膜的吸收或抑制吸收成为植物适应Zn"胁迫的重要机制之一.Kupper等l2]研究表明,跨膜的金属转运蛋白在重金属的吸收,木质部的装载与卸载以及液泡区室化作用中可能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植物细胞膜吸收Zn..已取得了显着的进展,相关Zn转运体陆续被鉴定分离.在植物中克隆到了多个编码Zn转运蛋白基因,其中ZIP家族(ZRT,IRT—likeprotein),CDF家族(Cationdiffu—sionfacilitator)和HMA家族(B-typeATPase, HMA)是研究较多的基因家族.ZIP家族包括一组转运体蛋白,该类蛋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均可以将锌及其它金属离子从细胞外或细胞器内腔运输进入细胞质l2.Zn抖吸收运输蛋白基因ZRT1和ZRT2是最早克隆到的ZIP基因家族成员.人们首先根据序列同源性从酵母中分离得到了ZRT1,ZRT2,分别表达Zn高亲和力,低亲和力的吸收转运体.,ZRT1和ZRT2负责Zn的跨质膜吸收,而ZRT3(位于液泡膜上)负责把液泡贮存的Zn...运输回胞质口.然后利用酵母突变体zrtl,zrt2功能互补的方法,人们从拟南芥分离得到了Zn.'.转运体ZIP1,ZIP2和ZIP3[3.从拟南芥中分离出的编码Zn转运体的基因(ZIP1,ZIP2和ZIP3)在酵母中的表达可以使原来因缺Zn抖而生长受阻的酵母突变体恢复生长l_3.ZIP1,ZIP3主要在根中表达,并受Zn缺乏条件的诱导,这意味着它们在Zn被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过程中发挥作用.ZNTI基因是从超积累植物遏蓝菜(Thlaspicaerulescens)中克隆到,属于ZIP基因家族并与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中的ZIP4基因高度同源.ZNT1在遏蓝菜的高量表达与zn的有效性无关,这可能是它超吸收Zn.的636西北植物主要原因l_3.ZIP1,ZNT1,ZNT2基因是从超积累植物遏蓝菜中分离并克隆的3个zn抖转运蛋白基因,这3个Zn转运蛋白基因在遏蓝菜中的表达量要明显高于Thlaspiarvense,根系中Zn.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量与遏蓝菜富集Zn.的能力呈正相关;ZIP1的过量表达可能有助于提高植株对Zn的耐性『3.最近在A.halleri中还发现ZIP成员AhZlP6_3和AhZIP9[3参与Zn的积累.CDF家族的许多成员专一性地将锌或其它金属离子从细胞内转运到胞外或细胞器内.最先在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中发现了CDF家族的两个成员ZRC1和C0T1基因.ZRC1和CoT1蛋白是Zn区室化相关蛋白,可以把Zn.运输到液泡中,从而起到解毒的作用_3.植物中目前研究最多的是拟南芥,已发现至少1O个CDF家族成员. V anderZaal等口在拟南芥中克隆到一种与ZNT1类似的ZA T1(Zn抖一trasnsporterofArabidopsis thaliana)基因,这种基因的表达不受Zn控制,它在拟南芥中的超量表达被证实和Zn抗性有关.后来ZA T又被命名为MTP1(metaltolerancepro—tein)蛋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金属离子转运体,它可以把锌区室化或排出细胞外.Desbrosses—Fon—rougeL4叩等研究也表明拟南芥MTP的存在增强了其对锌的耐性.在拟南芥中还发现了一种金属耐受蛋白MTP3,当野生型植物被置于高锌而无毒害作用的浓度下时,在特定的根毛区表皮细胞上会强烈诱导MTP3的表达.用RNA干涉沉默MTP3导致细胞对锌高度敏感.实验证明,在野生型拟南芥中,MTP3蛋白起着基本的锌耐受和隔离的作用.从耐Zn/Ni毒性的遏蓝菜属(Thlaspi goesingense)中克隆的MTP1在酵母中过量表达,可以在功能上互补zrt缺失突变体对Zn的敏感,也证实了CDF家族的基因在高锌耐性中的作用_4.最近Chenl4等在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Medica—gotruncatula)的研究中发现CDF家族锌转运体一MtMTP1,其cDNA的开放阅读框能编码一个含10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5kDa的蛋白,且Mt—MTP1在zrc1和cotl双缺失的芽殖酵母突变体中表达时,可以提高酵母耐受锌的能力. B—typeATPase是一种通过水解ATP进行跨膜运输的运转蛋白,它也被称作重金属ATP酶(HeavymetalATPase,HMA).几种不同的HMA基因最近相继被报道,HMA2和HMA4是拟南芥中8个P—ATPase家族成员中的2个_4.HMA2是Zn抖的高亲合转运体,它是植物向体外排出Zn的控制单元之一【4,同时它通过向胞外主动排出(Activeefflux)过量的重金属离子来提高植物的Zn抖耐性[4,研究表明其结合和运输重金属离子的能力与C末端的氨基酸残基和N末端的氨基酸延长结构有关_4.HMA4可以赋予细胞对锌的耐受性,经GUS染色显示,这些基因编码产物定位在植物根和芽的维管束中,并且HMA2和HMA4也被证明是细胞膜蛋白.由上述分析可知,从植物体根部到茎叶部的各类质膜和液泡膜界面上,金属运载蛋白的种类决定了运载Zn的专一性和方向性,而运载蛋白的密集度决定着Zn跨膜运输的速度及其在膜内的累积量,由此决定了Zn在植物体内的非对称分布与积累.但响应植物体zn.状态的金属运载蛋白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还了解甚少.2Zn+在植物体内的螯合机理Zn抖通过根系运转器以及其它途径进入植物细胞后,通过螯合作用固定金属离子或者降低其生物毒性是植物对细胞内重金属解毒的主要方式.植物中已经发现的螯合物质主要有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s,MTs),植物螯合素(Phtochelatins PCs),有机酸(Organicacid)以及氨基酸(Amino acid).2.1金属硫蛋白(MTs)金属硫蛋白(MTs)是由Margoshes和V allee首次在马.肾中提取出的一种重金属结合蛋白,之后又陆续在高等植物中发现MT—like蛋白及其基因. MT是一类低分子量的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可通过胱氨酸残基上的巯基与重金属结合形成无毒或低毒络合物,清除重金属毒害作用.植物中第一个被分离出来的MTs是小麦EC(EarlyCyslabeled)蛋白,它是从成熟胚胎里面分离出来的,可以结合Zn+l.随后大约有5O余种编码MT的Mt—like基因在不同的植物中被发现[5.Nathalie等l_5【]研究表明,MTs能够通过巯基与金属离子结合,从而降低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它在植物对Zn抖的解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MT2能部分缓解聚球藻属(-sPf^0fDccs)zn抖的突变体smtA因缺乏MT表现出的Zn超敏感症状[5.根据Cys残基位置的不同,高等植物MT—like基因推测产物(MT—like蛋白)可分为1型和2型,1型中Cys残基的唯一形式为Cys—Xaa—Cys,而2型3期龚红梅,等:植物对重金属锌耐性机理的研究进展637 的N一末端结构域Cys残基有3种形式:CysCys, Cys—Xaa—Cys和Cys—Xaa—Xaa—Cys.Ma等.在重金属耐性植物紫羊茅(Festucar"6rCV.Merlin)中克隆到mcMT1基因的全长cDNA,测序后证实此基因属于1型.将mcMT1基因转入酵母MT基因缺失突变株中发现,mcMT1的表达增加了酵母细胞对重金属Zn.等的抗性,从而证实了mcMT1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抗重金属的功能.目前尽管已经证实MT基因存在于许多种植物中,但大多数植物对重金属都不表现耐性,它们在植物中的表达产物和功能仍然不清楚.2.2植物螯合素(PCs)Grill等l5首次在Cd胁迫蛇根木(Rauvolfia serpentina)的植物细胞中分离得到植物螯合素(PC).研究证实,PC是一种由半胱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含巯基螯合多肽,分子量般为1~4kD,结构多为(—Glu—Cys)n-Gly(n一2~11).由于其巯基含量高,对重金属的亲和力大,能够螯合多种重金属离子,使重金属离子失去活性.目前,在玉米(ZeamaysI.)和小麦(TriticumaestivumI.)等多种植物中均发现PC的存在,但高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PC大多数为镉离子结合物,而有关锌抗性与PC关系的研究较少.Grill等朝在对蛇根木(R. serpentina)细胞悬浮培养物的研究中发现,Zn是一种潜在的PC合成诱导剂;Klapheck等在高等植物中也发现Zn诱导的PC合酶|5;植物细胞在重金属处理几秒钟后,就会诱导PC的产生,而且细胞质中低分子量的PC一金属复合物可以被运输到液泡中.另有研究表明,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cassettetransporter)也可能介导Zn—PC复合物的转运l_5.Martinez等将小麦PC合成酶基因TaPCS1转入烟草从而提高其对Zn的抗性. PCs与Zn络合的金属离子还有激活酶活性的功能.在所有的PC—Zn复合物中,Zn"一[(7一Glu—Cys)2-Gly]有较强的激活碳酸酐酶/加氧酶的能力.在PCs与重金属耐性机理的研究中,对镉抗性机制模式研究较为深入,但关于PCs对Zn抖的解毒机理目前仍缺乏相应的研究.综上所述,有关金属硫蛋白(MTS)和植物螯合素(PCs)对重金属Zn的解毒作用已有报道,但在超富集植物中还未发现MTs和PCs的显着作用.一些报道认为PCs与Zn的超富集无关.PCs与MTs对植物体超富集重金属能力的作用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2.3小分子螯合剂小分子螯合剂不仅可通过形成络合物或沉淀来降低体内自由金属离子浓度,而且与金属离子的吸收,转运有关.植物可产生多种重金属离子的配位结合物,除了以上介绍的MTs,PCs之外,还有很多小分子化合物,这些物质包括草酸,马来酸,组氨酸, 烟酰胺等.该类分子在重金属Zn代谢中的作用是重金属抗性以及累积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研究表明,柠檬酸与Zn.的积累,抗性相关,马来酸是胞质中Zn.的结合体.Salt等]利用x射线吸收光谱分析遏蓝菜体内Zn的结合基团,发现地上部的Zn.主要与柠檬酸结合,其余依次为游离的水合阳离子,组氨酸结合态,细胞壁结合态和草酸结合态;木质部的Zn.主要以水合阳离子形态运输(占79%),其余的与柠檬酸结合.Zhao等对拟南芥(Arabidopsishalleri)的研究也表明,当Zn抖浓度从1/zmol?L增加到1000/~mol?I时,其根系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分别增加4倍和6倍,柠檬酸对Zn有较高的亲和力,可能是Zn..超积累植物体内的锌螯合基团.3Zn+在植物体内分隔机理重金属进入植物体后,植物必需将其从细胞质中排出以避免重金属毒害,其去除重金属的主要机制有排出体外和细胞内区室化.区室化已经被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解毒途径,把Zn.运输到代谢不活跃的器官或亚细胞区域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3.1区室化作用植物把吸收的重金属积累在体内一定的部位,避免其进人细胞质,从而减轻该重金属对植物的直接毒害,细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积累重金属的主要场所.研究认为,植物细胞壁是Zn抖进入细胞的第一道屏障,Zn沉淀在细胞壁上能阻止更多的离子进入细胞原生质体而使其免受伤害.Nishzono发现l6,蹄盖蕨属(Athyriumyokoscense)所吸收Zn抖的7O~90都积累于细胞壁上,以离子形式存在或直接结合在细胞壁物质上.Kupper等胡证明A.halleri能累积Zn,且Zn.在根部主要以Zn抖磷酸盐形式累积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中.重金属在细胞壁中被果胶(pectin)和半纤维素所束缚,阻止了其渗透到原生质体中产生毒害作用.植物将重金属离子区隔化入液泡是降低细胞中重金属离子水平,提高植物对重金属耐受性的重要638西北植物机制.研究表明液泡是Zn的积累场所l_6.经Zn处理的紫羊茅(Festucarubra)分生组织细胞中液泡大量增加[70];胞饮小泡能够将Zn抖从细胞外区室中转移到液泡中,生长于Zn抖污染土壤中的Cardaminopsishalleri的液泡中就发现了大量Zn的聚积_7.遏兰菜(Thlaspicaerulescens)表皮细胞中Zn抖相对含量与细胞长度呈线性正相关, 显示表皮细胞的液泡化促进了Zn的积累__2. Zhao等[7利用能量弥散X射线微量分析技术(EDXMA,energydispersiveX—raymicroanaIysis)和单细胞汁液提取技术(SCSE,singlecellsapex—traction)研究发现,超富集植物遏兰菜叶片累积的zn抖有8o是水溶性的,其中6o的Zn抖贮存在叶片表皮细胞的液泡中;P和S则偏于分布在叶肉细胞,这样避免了与Zn的共沉淀可能引起的缺P症状,从而增强了植物对Zn的超富集能力.同时发现Zn的累积与液泡或液泡膜面积的大小呈正相关,从而解释了另一Zn外超富集植物A.halleri叶肉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含有更多Zn的缘故,因为该植物叶肉细胞具有较大的液泡.另外,叶片表皮细胞的表皮毛也能富集大量的重金属,如Zn超富集植物A.halleri的表皮毛的基质中含有丰富的Zn,Kupper等还.发现该植物表皮毛内有显着的亚细胞区域化,Zn.积累在表皮毛基质中一狭窄的环形区域内.3.2液泡区室化作用的分隔机理液泡是植物中主要的分离贮藏重金属的部位,对液泡膜上转运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金属耐受性的液泡机制.V erkleij等胡通过对麦瓶草(Silenevulgaris)的Zn'.耐性和敏感品种液泡膜小囊的分离,发现耐性品种Zn.通过液泡膜进入小囊是敏感品种的2.5倍,从而证实液泡膜在重金属离子区室化分隔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证明,液泡膜的Zn升运输能力和膜运转器有关,其中研究较多的是阳离子扩散促进器.有关此类跨膜转运器的研究在本文细胞膜部分已做了综述.如前面提及的拟南芥MTP1可以将Zn隔离到液泡中.后来Kobae及其同事在拟南芥的根和悬浮培养细胞中发现MTP1定位在液泡膜上L7.据最新报道,植物体内还存在一种锌内流转运体MHX,Western印迹显示MHX定位在液泡膜上,A.halleri叶片中的MHX蛋白水平比A.thaliana叶片中高很多.研究证实了MHX表达受转录后调控,金属离子被贮存于根中液泡里,从而避免在叶片中的超积聚J.4抗氧化系统的防御作用重金属胁迫与其它形式的氧化胁迫相似,能导。

《土壤污染治理》PPT课件

《土壤污染治理》PPT课件

➢ 虽然多种金属可诱导PCs合成,但发挥诱导作用的不是它们的化合 物,而是游离的金属离子。因此,Rauser曾提出以胞内PCs含量作 为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定量标准的设想。
➢ Gawel等为了证明美国东北地区的森林衰萎与重金属污染有关,采 用胞内PCs含量作为金属胁迫的特异标志,结果发现衰萎树木体内 的P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树木。
➢ Nies 和Silver 研究了不同耐性植物的金属离子吸收与代谢的关系,认 为植物原生质膜有主动排出金属离子的作用。
➢ 不同种类植物的耐性和非耐性植物对不同的重金属的响应不同。如 Lolkema 等 对采自铜矿山遗址的具有耐性的植物Silene和非耐性系列进 行对比研究表明,耐性物种根中铜的浓度耍比非耐性物种明显降低,从 而认为耐性系列可能具有降低铜吸收的机制。
24 168 96 144
续表 1-2 [112] [110] [110] [111]
[113]
[117] [118] [112] [119] [120] [115] [107]
[109] [110] [110] [111]
[113]
[117] [118] [116] [120]
➢ 在重金属的胁迫下,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将会发生变化。在镉的胁 迫下,表现为叶绿素含量下降 。叶绿素的合成过程中,主要有如 下几个步骤: 合成氨基-γ-酮戊酸, 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 原叶绿素还原酶 及叶绿素分子整合为色素蛋白复合物。这几个 合成过程都很容易受到镉的干扰,从而使合成过程受到阻断,造 成叶绿素含量的降低。
Cd Cd Cd Cd
Cd
Cu
Cu
Cu
Cu
Zn
过氧化物 Hg

Hg
(POD)
Cd Cd Cd Cd

zn在土壤中的作用

zn在土壤中的作用

zn在土壤中的作用
标题, Zn在土壤中的作用。

锌(Zn)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土壤和植物生长发育具有
重要作用。

它在土壤中的作用不仅对植物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还
关系到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锌在土
壤中的作用。

首先,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它是许多酶的组成部分,参与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如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氮代谢等。


乏锌会导致植物生长迟缓、叶片变黄、花果畸形等现象,严重影响
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锌在土壤中还具有调节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呼吸作用
的作用。

适量的锌能够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和代谢,维持土壤
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土壤的肥力和健康。

另外,锌还对土壤环境的净化和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促
进土壤中重金属的离子交换和吸附作用,减少重金属对植物和水体
的污染。

同时,适量的锌也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强土壤的抗逆
性和保水保肥能力。

总的来说,锌在土壤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还关系到土壤的肥力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因此,在农业生产和土壤保护中,合理施用锌肥,维持土壤中锌的平衡,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锌在土壤中的作用,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土壤资源。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

2、生物培养法是定期向土壤中投加过氧化氢和 营养物,过氧化氢则在代谢过程中作为电子受体, 以满足土壤微生物代谢,将污染物彻底分解为CO2 和H2O。
3、生物通气法是一种加压氧化的生物降解 方法,它是在污染的土壤上打上几眼深井,安装 鼓风机和抽真空机,将空气强行排入土壤中,然 后抽出,土壤中的挥发性有机物也随之去除。在 通入空气时,加入一定量的氨气,可为土壤中的 降解菌提供所需要的氮源,提高微生物的活性, 增加去除效率
1、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 (1)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2)重金属的配合作用 (3)土壤中重金属的沉淀和溶解作用 (4)土壤对重金属的氧化还原作用
(1)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土壤胶体吸附重金属离子,是重金属离子从不饱和 溶液转入固相的重要途径。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活动、分布和富集取决于是否被 土壤胶体所吸附以及吸附的牢固程度 吸 附 作 用 非专性吸附 专性吸附
二、重金属的植物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重金属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抑 制植物生长,导致植物矮小,生长缓慢,生物量 下降;抑制植物生殖,导致物候期推迟,严重时 会使生殖生长完全停止,甚至不开花结果。在重 金属胁迫下,植物叶面积指数、分蘖数、根系长 度、根吸收表面积等形态指标都明显劣于正常植 株,同时叶片变黄或变红,出现明显的褐色斑点、 坏死斑、失绿斑、叶缘、叶尖失绿等。此外,重 金属还能导致作物结实率、千粒重降低,产量减 少,品质下降等。
2. 碳酸盐结合态
定义: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在碳酸盐矿物上形成 的共沉淀结合态 。 特点:对pH值最敏感。当pH值下降时,易重新释 放而进入环境中。pH升高有助于重金属在碳酸盐 矿物上生成磷酸盐共沉淀。
3.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定义:指重金属被土壤中铁猛氧化物或粘粒矿物 的专性交换位置所吸附的部分 。 特点:土壤中pH和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对铁锰氧化 物结合态有重要影响。pH和Eh较高时,有利于 Fe/Mn氧化物的生成。

纳米氧化锌对两种蔬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纳米氧化锌对两种蔬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材料[6]。ZnO NPs 一般通过农业化学品的施用、大气 司。直径 9 cm 的玻璃培养皿与滤纸、30% H2O(2 优级
沉降、降水和灌溉等途径进入土壤[7-8]。ZnO NPs 在土 纯)以及硫酸锌(ZnSO4·7H2O,优级纯)均购自天津海
壤中的迁移能力较小,最终导致其在土壤中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远 斯凯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试验所用去离子水为实验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命周期的一个关键时期,也是
drum sativum)光合色素含量[8]和莴苣(Lactuca sativa)的 定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
生物量及净光合速率[14]。然而,相关研究证实 ZnO NPs 1.2.2 ZnO NPs 悬浮液的制备
及其释放出来的Zn2+对植物具有一定的毒性[15]。ZnO NPs
通过向超纯水中加入适量的 ZnO NPs 制备 NPs
农 业 资 源 与 环 境 学 报 2021, 38(1): 72-78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林茂宏,沈玫玫,吴佳妮,等 . 纳米氧化锌对两种蔬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1, 38(1): 72-78. LIN Mao-hong, SHEN Mei-mei, WU Jia-ni, et al. Effects of zinc oxide nanoparticles on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two vegetables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1, 38(1): 72-78.

土壤中锌限值标准

土壤中锌限值标准

土壤中锌限值标准
土壤中锌的限值标准主要依据两个标准:GB36600-20 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和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在GB36600-2018标准中,锌的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如下。

1.风险筛选值:
农田土壤:锌≤200mg/kg。

住宅用地土壤:锌≤300mg/kg。

商业用地土壤:锌≤500mg/kg。

工业用地土壤:锌≤1000mg/kg。

2.风险管制值:
农田土壤:锌≥300mg/kg。

住宅用地土壤:锌≥500mg/kg。

商业用地土壤:锌≥1000mg/kg。

工业用地土壤:锌≥2000mg/kg。

在GB15618-2018标准中,针对农用地土壤中锌的污染风险管控,没有明确列出锌的限值。

但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分类,锌含量较高的土壤可能对农作物生长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限值只是指导性意见,具体实施还
需结合土壤类型、地理位置、农作物种类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参照当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

基质诱导硝化测定的土壤中锌的毒性阈值、主控因子及预测模型研究

基质诱导硝化测定的土壤中锌的毒性阈值、主控因子及预测模型研究

基质诱导硝化测定的土壤中锌的毒性阈值、主控因子及预测模型研究林蕾;刘继芳;陈世宝;马义兵【摘要】选取我国有代表性的16种土壤,通过基质诱导硝化(SIN)的方法,研究了淋洗与未淋洗处理后,土壤中外源Zn对不同土壤潜在硝化速率(PNR)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淋洗处理土壤中Zn毒性的EC50(使PNR降低至对照一半土壤中Zn的浓度)值的范围为197~1 874 mg·kg-1,相差近9.51倍;总体而言,土壤pH、有机碳及粘粒含量的提高可以降低土壤中Zn的毒性.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土壤中Zn对潜在硝化速率抑制作用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土壤pH、有机碳含量及粘粒含量;淋洗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中外源Zn的毒性阈值浓度,在不同土壤中,淋洗因子(定义为淋洗后的土壤Zn毒性的EC50与非淋洗EC50的比值)范围为1.16~1.43;基于土壤主要性质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土壤性状(pH、有机碳和粘粒含量)可以很好地预测土壤中Zn对硝化速率抑制的毒性阈值.【期刊名称】《生态毒理学报》【年(卷),期】2012(007)006【总页数】7页(P657-663)【关键词】Zn;潜在硝化速率;毒性阈值;预测模型【作者】林蕾;刘继芳;陈世宝;马义兵【作者单位】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1.5在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中,重金属污染的源头控制和环境质量标准与立法是关键。

目前在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研究中,由于有关土壤中重金属行为和毒性的科学数据积累不足,致使我国在土壤环境立法过程中主要参考了欧美的相关标准,而忽视了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标准的复杂性和区域分异性。

zn对植物的作用

zn对植物的作用

zn对植物的作用
植物中的zn对植物的作用非常重要。

zn在植物的许多重要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它是一种微量元素,只需要极少量的zn就足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植物细胞中,zn可以帮助维护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并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此外,zn还可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以及其他代谢过程。

它可以影响植物的根生长、鲜重和干重,并有助于提高植物对病害和环境压力的抵抗能力。

对于一些脆弱的植物来说,特别是那些生长在低zn土壤中的植物,添加适量的zn可以大大改善它们的生长状况。

总之,zn可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并帮助它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因此,对于农业生产以及园艺业者来说,了解zn对植物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2,31 (3) :538-543 土壤中外源锌对不同植物毒性的敏感性分布 *魏 威 梁东丽 陈世宝1 ,2 1 2**(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 2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实验室 /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资源 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摘 要 采用逻辑斯蒂克分布( log-logistic distribution) 模型结合物种敏感性分布方程 BurrIII 分析,研究了 2 种不同土壤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外源 Zn 后对 8 种不同植物毒性的剂量-效 应关系及不同植物对外源 Zn 毒害的敏感性差异㊂ 结果表明, 土壤中添加低浓度 ( < 100 mg㊃kg -1 ) Zn 能对植物生长产生刺激效应, 而过量的 Zn 则产生明显毒害作用㊂ 土壤中 Zn 毒性的阈值浓度( ECx ) 在不同植物间有较大差异, 这主要与植物种类及土壤性质差异有 关㊂ 不同土壤中 Zn 植物毒性的敏感性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 Zn 毒性的敏感性频次分 布有明显差异,其中叶菜类植物对土壤中 Zn 的毒害较为敏感,而禾本科类植物( 如玉米) 对 Zn 具有较强的抗性,不同类型植物对土壤中 Zn 毒害的敏感性分布频次顺序与土壤性质无 关㊂ 关键词 Zn; 毒性; 物种敏感性分布; 剂量-效应 中图分类号 X503. 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12)3-0538-06Plant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to the phytotoxicity of soil exogenous zinc. WEI Wei1 , LIANG Dong-li1 , CHEN Shi-bao2** (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China; 2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Nutrition and Fertilizatio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2, 31 (3) : 538-543. Abstract: A pot experiment with two different soils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dose-response curves of 8 plant species after apply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Zn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ensitivity of the species to the applied Zn. The threshold values of the zinc phytotoxicity to the plant specie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log-logistic distribution model, and the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was performed with BurrIII model. All the test plant species had hormesis when the zinc was applied with low level ( <100 mg㊃kg -1 ) , but the phytotoxicity of zinc was observed when the zinc was added with high levels. There existed greater differences in the threshold values of zinc among the plant species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plant species and soil properties. The accumulated frequency of the threshold values of zinc varied markedly among the plant species. In general, leaf vegetables ( e. g. , Chinese cabbage and mustard) were more sensitive to the toxicity of zinc than the plants of Poaceae family ( e. g. , maize) . The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had no relationships with soil properties. Key words: zinc; phytotoxicity;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 SSD) ; dose-response curve. Zn 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土壤中 缺 Zn 将直接影响植物的代谢活动,但 Zn 过量时,则 又会导致土壤退化㊁ 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 ( 杨红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1077131) 和农业部农业公益性行业专 项(200903015,201103007) 资助㊂ **通讯作者 E-mail: sbchen@ caas. ac. cn 收稿日期: 2011-07-28 接受日期: 2011-11-19等,2007) ㊂ 近年来, 随着铅锌矿的开采冶炼㊁ 畜禽 粪便及化肥农药等农业源重金属污染范围的扩大, 我国农田土壤 Zn 污染正在以不同尺度呈现蔓延趋 势㊂ 近年来,我国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中, 有关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基本原理及技术研究已经取 得了长足的发展 ( 周启星等,2007;Luo,2009) , 而对 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相魏 威等:土壤中外源锌对不同植物毒性的敏感性分布539对薄弱㊂ 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阈值取决于土壤的 性质㊁不同植物类型及植物品种间差异等㊂ 大量研 究表明,重金属的生态毒害与不同作物类型及土壤 pH 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Markich et al. ,2003;Wang et al. ,2003;Singh et al. ,2005 ) ㊂ 植物种类的差异直 接决定了吸收重金属能力的差异, 不同种类植物及 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对同一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 不同,而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的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 力也不同( Singh et al. ,2005) , 因此, 研究不同土壤 中外源 Zn 的植物毒性剂量-效应关系及不同植物对 Zn 毒性的物种敏感性分布, 对污染土壤中 Zn 的生 态风险评估及 Zn 的生态阈值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㊂ 目前,欧盟重金属风险评估报告的重金属环 质归一化后重金属植物毒性的敏感性分布数据在毒 文利用我国不同性质的土壤, 通过研究不同植物对 我国 Zn 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价及土壤环境质量标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准的修订提供依据㊂ 境阈值中( European Commission,2003) , 不同土壤性 性阈值( ECx 或 NOEC) 的导出起到了很大作用㊂ 本 土壤中外源 Zn 的毒性剂量-效应关系, 推导不同植 物对不同土壤中外源 Zn 毒性的敏感性分布,以期为土添 加 剂 量 为: 0㊁ 20㊁ 50㊁ 100㊁ 200㊁ 400㊁ 800㊁ 1600 大持水量的 70% ,在室温 (25 ±2 ℃ ) 条件下平衡 14 d 后备用㊂400㊁800㊁1600㊁2400 mg㊃kg -1 ㊂ 土壤加水为田间最mg㊃kg -1 ; 德 州 潮 土 添 加 剂 量 为: 0㊁ 50㊁ 100㊁ 200㊁在大约 700 g 干 土 的 钵 盆 里 ( 12 cm 高,10 cm 直 径) ㊂ 根据种子的大小决定投放多少粒的种子㊂ 出 苗 3 d 后,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状况定植幼苗㊂ 每 盆定植玉米 3 颗,西红柿㊁青椒㊁菠菜幼苗为 4 颗,小 白菜㊁ 芥菜㊁ 生菜 5 颗, 大麦 6 颗, 每个处理 3 次重 20±2 ℃ ) 生长 6 周㊂ 为防止植物营养匮乏, 浓度为 0. 429 g CO( NH2 ) 2 ㊃kg -1 土,0. 263 g KH2 PO4 ㊃kg -1 土,0. 420 g KCl㊃kg -1 土的营养液在生长过程中随 水分含量为 70% 田间持水量 ( WHC) ㊂ 6 周后收获 植物地上部分,收获方法为距土面 1 cm 处进行刈割 后,以去离子水冲洗 3 遍, 在 65 ℃ 烘箱中风干 48 h 至恒 重, 并 记 录 干 重㊂ 同 时 使 用 原 子 吸 收 光 谱 (AAS / FAAS:Varian AA 240FS+GTA) 测量植物体内 的 Zn 的含量,以及每个处理土壤中 Zn 实际含量,以 1. 3 试验方法 控制㊂ 复㊂ 植物在温室中 ( 白天室温 25 ±2 ℃ 和夜间温度盆栽试验: 将未包衣的预发芽的不同种子播种水浇灌到钵盆里㊂ 利用称重法保持整个过程中土壤国家标准土壤( GSS-6) 作为标准物质进行测定质量 1. 3. 1 土壤重金属( Zn) 含量测量 不同处理的土 壤总 Zn 浓度使用硝酸-氢氟酸微波消煮以及原子吸 收光谱 ( AAS / FAAS: Varian AA 240FS + GTA) 测 量 1. 3. 2 植物重金属含量测量 不同处理的土壤总 1. 3. 3 剂量-效应曲线拟合 土壤中 Zn 植物毒性 的 剂 量 -效 应 关 系 曲 线 采 用 逻 辑 斯 蒂 克 分 布 模 型 ( log-logistic distribution) 进行拟合 ( Schabenberger et al. ,1999) : 谱( AAS) 测量( GB / T 5009. 17-2003) ㊂ ( 鲁如坤,2000) ㊂ Zn 浓度使用硝酸-氢氟酸微波消煮以及原子吸收光多点取样法分别采自浙江杭州(30°26′N,120°25′E)供试土壤为浙江水稻土和山东潮土㊂ 土壤利用和山东德州(37°20′N,116°29′E) 的耕层土壤(0 ~ 20 筛,储存备用㊂ 另取少许土样过 0. 25 mm 和 0. 147 析“( 鲁如坤,2000),土壤基本理化性状见表 1㊂cm)㊂ 将采集的土样风干,剔去残茬㊁碎砾后,过 2 mm mm 筛,分别用于土壤常规分析和 Zn 含量测定㊂ 土 壤理化性质及 Zn 含量测定方法参见 ‘ 土壤农化分 1. 2 试验设计 土壤处理: 风干土过 2 mm 筛, 每个土壤添加 8个 Zn 的浓度,Zn 为分析纯 ZnCl2 , 以溶液加入㊂ 根 据不同土壤 pH 值及前期预备实验结果, 杭州水稻表 1 试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Table 1 Basic physic-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tested soils土壤类型 浙江水稻土 山东潮土 pH (1 ∶ 5) 6. 8 8. 9 电导率 ( μS㊃cm -1 ) 203 112 Zn ( mg㊃kg -1 ) 64. 35 42. 91阳离子交换量 ( cmol + ㊃kg -1 ) 12. 8 8. 33有机碳 ( g㊃kg -1 ) 24. 6 6. 9碳酸钙 ( g㊃kg -1 ) 61. 7 -总氮 ( g㊃kg -1 ) 2. 5 0. 8<2 μm 粘粒 含量( % ) 41 18供试植物品种包括: 大麦 ( Hordeum vulgare ) ㊁ 水稻 ( Oryza sativa ) ㊁ 西红柿 (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 ㊁ 青椒 ( Capsicum frutescens ) ㊁ 小白菜 ( Brassica chinensis) ㊁芥菜( Brassica campestris) ㊁玉米( Zea mays) 以及生菜( Lactuca sativa) ㊂540 生态学杂志 第 31 卷 第 3 期  log-logistic 曲线:y =式中,y 为各处理水平的植物干重与对照处理的植 物干重的比值, 即相对植物干重 ( % ) , y0 ㊁ b 为拟合 的参数, x 为 添 加 的 Zn 浓 度 值 ( mg ㊃ kg -1 ) ; M 为 ECx 的自然对数值㊂ 当低剂量毒物刺激效应发生 效应( hormesis) 曲线拟合,通过 Tablecurve 2D V5. 01 软件来完成㊂ 当土壤中低浓度 Zn 对植物产生刺激 程如下: Y= 时,采用 Schabenberger 等(1999) 的低剂量毒物刺激 效应时, 采用低剂量刺激效应拟合方程 ( Hormesis dose-response data fitting) 进行毒性效应的拟合, 方 a +bX k 100 bc +( ) 1+ exp[ dlnX / c] 100-k 100-k ay0 1+e [ ( b( x-M) ]{}式中,Y 为水稻 Zn 相对含量或相对生物量 ( % ) , X k 为 10㊁50 时,参数 c 定义为 EC10 及 EC50 ㊂为 Zn 的浓度( mg㊃kg -1 ) ,a㊁b㊁c㊁ d 为方程参数㊂ 当 1. 3. 4 Zn 植物毒性的物种敏感性分布 ( SSD) 测定 本实验采用 BurrIII 型分布作为不同土壤中植物 Zn 毒性的敏感性分布 ( SSD) 拟合曲线㊂ 澳大利亚 联邦 科 学 和 工 业 研 究 组 织 ( http / / www. csiro. au / 关的计算软件 BurrlizO㊂ F ( x)= BurrIII 型函数的参数方程为: 1 b [1+( ) c ] k x products / BurrIII. html) 提供了该方法的说明以及相式中,x 为土壤中 Zn 的浓度( mg㊃kg -1 ) ,b㊁c㊁k 为函 1. 4 数据处理 数的 3 个参数㊂ 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 Excel 和 SPSS 分析软件( v16. 0) 进行处理,不同土壤不同浓度 Zn 处理间进 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利用新复极差法( Duncan 法 ) 进 2 结果与分析 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显著性水平设为 0. 05) ㊂图 1 土壤中不同锌浓度变化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Fig. 1 Effect of added Zn in soils on biomass of different plant species相同植物不同字母表示不同 Zn 浓度差异显著㊂2. 1 土壤 Zn 浓度变化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浓度 800 mg㊃kg -1 时生物量仍大于对照,这与 Zn 在 低浓度条件下对植物生长的刺激效应有关㊂ 随着土 壤中 Zn 浓度的逐渐增加,Zn 的植物毒性也逐渐增 加,不同植物的生物量显著降低,在水稻土中添加的 最高浓度 1600 mg ㊃ kg -1 时, 除了玉米能正常生长 外,其他 7 种植物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㊂ 与偏酸性 的水稻土不同, 在碱性 ( pH = 8. 9) 的山东德州潮土 中,当添加的 Zn 的浓度为 200 mg㊃kg -1 时, 除了水种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 Zn 对 8 种不同的植物生 物量影响有较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与土壤性质的变-1从图 1 可以看出, 在浙江水稻土和山东潮土 2化及植物品种的不同有很大关系㊂ 在浙江水稻土 中,当添加的 Zn 的浓度较低( <100 mg㊃kg ) 时,芥 菜㊁生菜及大麦的生物量显著增加,其中大麦在添加魏 威等:土壤中外源锌对不同植物毒性的敏感性分布541稻外其他植物的生长没有受到影响, 相反, 大麦㊁ 西 红柿及青椒的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增加, 随着 2. 2 土 壤 外 源 Zn 对 不 同 植 物 毒 性 的 剂 量-效 应 关系 应关系,采用逻辑斯蒂克分布模型 ( log-logistic dis为了测定在不同土壤中 Zn 植物毒性的剂量-效 添加浓度的逐渐增加,植物生物量逐渐降低㊂tribution) 对土壤中 Zn 植物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曲 线进行了拟合㊂ 由于在低浓度条件下,添加 Zn 对植 物生长有一定的刺激效应,因此,利用 Schabenberger 下的 Zn 植物毒性效应的剂量阈值 ( EC50 ) ㊂ 从图 2 毒性阈值在不同植物间也有很大差异( 表 2) ㊂ 等(1999) 的低剂量毒物刺激效应曲线模型对刺激 效应条件下的参数进行了修正, 得到上述不同条件 可以看出,Zn 在不同土壤中相同浓度条件下产生的 植物毒性有很大的差异, 而在相同土壤中,Zn 植物 从表 2 可以看出, 在酸性 ( pH = 6. 8) 的水稻土 中,Zn 对上述不同植物的毒性阈值浓度( EC50 ,mg㊃ kg -1 ) 变化范围为 226 ~ 3460 mg㊃kg -1 , 最低的毒性 阈值是芥菜,而最高浓度是玉米,差异 15. 3 倍;而在 碱性的山东潮土上 EC50 的变化范围为 735 ~ 2570 壤中的阈值浓度有很大差异, 在本实验所测定的 2 mg㊃kg -1 (3. 5 倍差异) ㊂ 通过比较相同植物在不同 土壤中 Zn 的毒性阈值发现,即使相同植物在不同土 种土壤中,外源 Zn 毒性在杭州水稻土和德州潮土上 这可能与低 pH 条件下 Zn 的较高的迁移转化特性 浓度条件下,添加 Zn 对植物产生不同的生长刺激效 应 ( 图2) , 尤其是在杭州水稻土及德州潮土的部分表 2 基于植物生物量的不同土壤中外源锌植物毒性阈值 及范围( EC50 ,mg㊃kg -1 ) Table 2 Phytotoxicity thresholds of Zn added to soil derived from biomass of plant species in the two soils植物种类 大麦 小白菜 青椒 水稻 西红柿 芥菜 玉米 水稻土 1730(1362 ~ 2017) 335(289 ~ 406) 357(311 ~ 462) 730(562 ~ 897) 226(189 ~ 288) 1520(1441 ~ 1689) 3460(2791 ~ 3963) 潮土 2470(1976 ~ 2722) 735(643 ~ 961) 1350(1172 ~ 1560) 1270(1106 ~ 1421) 2570(2109 ~ 3011) 698(579 ~ 738) 689(602 ~ 779) 891(772 ~ 1012)品种之间的差异为 17. 8 ~ 538. 5 倍㊂ 从表 2 还可以 有关㊂ 从图 2 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在低看出,在酸性土壤中外源 Zn 的毒性高于碱性土壤,图 2 土壤中外源锌植物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 Fig. 2 Dose-response curves of added Zn in soils for different plant species植物( 大麦㊁ 小白菜等 ) , 这与本文 2. 1 部分对植物 2. 3 基于毒性阈值 ( EC50 ) 的土壤中 Zn 植物毒性 的敏感性频次分布 合模型主要有 BurrIII㊁log-logistic㊁log-triangular 以及 2009) , 但目前还没有理论研究证明物种敏感性分 目前, 国内外对物种敏感性分布的常用参数拟 生物量影响的结果相吻合㊂生菜 301(266 ~ 382) 数据为平均值,括号内为范围㊂log-normal 等 ( Aldenberg & Slob, 1993; 雷 炳 莉 等,542 生态学杂志 第 31 卷 第 3 期 调节植物体内酶的活性,缺少 Zn 会影响植物 DNA㊁ RNA 聚合酶活性进而影响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和 1992) ,低剂量的 Zn 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㊂ 本研 100 mg ㊃ kg -1 时, 明显促进了芥 菜㊁ 生 菜 及 大 麦 的 生长㊂ 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㊂ 研究表明, 当植物 Zn 含量 > 在土壤中,过量的 Zn 可对植物产生毒害, 从而 究结果表明,在 2 种不同的土壤中添加 Zn 的浓度为 生物 膜 功 能 的 完 整 性 ( 叶 志 鸿, 1992; 张 福 锁,50 mg㊃kg -1 时,就会发生 Zn 中毒现象,抑制光合作 2009) ,并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对人类健康 造成危害( Nolan et al. ,2005) ㊂ 土壤中过量的 Zn 会 对植物产生毒性作用, 当重金属进入植物并积累到 一定程度, 就会产生毒害症状, 表现出生长受到抑图 3 不同植物基于 EC50 的锌毒性阈值累积分布曲线 Fig. 3 Cumulative frequency ( %) of the different plant species based on the threshold value EC50用,减少 CO2 固定, 改变细胞膜渗透性等 ( 王俊等,制㊁植株矮小㊁失绿㊁产量下降等症状,其原因是 Zn2+2003) ㊂ 研究表明, 过量的 Zn2+ 对植物体产生毒性 的机制可能包括:1) 大量的 Zn2+ 进入植物体内干扰 了离子间原有的平衡系统,造成正常离子的吸收㊁运 输㊁渗透和调节等方面的障碍,从而使代谢过程紊乱 与植物体内某些酶蛋白的非活性基团结合使其变 性,或取代某些酶和蛋白质代谢所必需的特定元素 等( Chao & Li,1984) ㊂ 此外,Zn 在土壤中的大量积 有有机物或无机物所固有的化学平衡和转化, 进而 改变植物的根际环境, 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 江行玉和赵可夫,2001) ㊂ Baker 等 (1987) 认为, 植 物对重金属胁迫的抗性可通过两种途径产生, 即避 性和耐性,而抗性是某种特定植物对金属胁迫反应 中产生的避性和耐性的综合反应, 这与不同植物品 种间基因型差异有很大关系㊂ 大量研究表明, 重金 属的生态毒害与不同作物类型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 Markich et al. , 2003; Wang et al. , 2003; Singh et al. ,2005) ㊂ 植物种类的差异直接决定了吸收重金 属能力的差异,不同种类植物及同一植物的不同品 种对同一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不同, 而同种植物 对不同 的 重 金 属 的 吸 收 富 集 能 力 也 不 同 ( He & Sing,2004) ㊂ 本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土壤中, 叶菜类 植物如芥菜㊁生菜㊁小白菜等对 Zn 的毒害敏感性较 强,而禾本科类植物, 如水稻㊁ 大麦及玉米对土壤中 Zn 的毒害具有较强耐性㊂对植物 内 部 生 理 功 能 造 成 严 重 伤 害 ( 顾 继 光 等,布属于某一特定曲线形式, 因此可选择不同的拟合 方法㊂ 本实验根据上述在不同土壤中 Zn 植物毒性 的浓度阈值( ECx 值 ) 进行对数变换后, 利用 BurrIII 型分布统计软件的方法进行土壤中 Zn 植物毒性的 敏感性分布 (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 的 2009) ㊂( Krupa et al. ,1995) ;2) 较多 Zn2+ 进入植株体内后,曲线拟合㊂ BurrIII 型分布是一种灵活的分布函数, 对物 种 敏 感 性 数 据 拟 合 特 性 较 好 ( 雷 炳 莉 等, 从 BurrIII 模型拟合得到的基于 95% 概率的土 壤中 Zn 植物毒性的敏感性分布曲线 ( 图 3) ㊂ 从图 阈值有很大差异,但在所测试的不同土壤中,不同植 物对土壤中 Zn 毒性的敏感性分布频次的顺序是一 致的,即:芥菜 > 生菜 > 小白菜 > 青椒 > 西红柿 > 水稻 > 所测试的不同品种植物中,芥菜㊁生菜和小白菜等叶 大麦 >玉米㊂ 植物毒性的敏感性分布结果表明, 在 菜类植物是对土壤中 Zn 毒害比较敏感的品种,其次 是青椒和西红柿, 相对而言, 禾本科植物如水稻㊁ 大 麦和玉米对土壤中 Zn 的毒害最不敏感,即对土壤中 3 讨 论 Zn 的污染胁迫具有较强的抗性㊂累也会影响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破坏其中原3 可见,虽然不同植物品种对不同土壤中 Zn 的毒性大类功能酶中不同辅助因子的主要成分之一, 可以作为植物体的微量元素之一,Zn 是植物体内六魏 威等:土壤中外源锌对不同植物毒性的敏感性分布543 concentrations based on logistically distributed NOEC toxicity data.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5 : 4863. Baker AJM. 1987. Metal tolerance. New Phytologist, 106 ( suppl) : 93-111. Chao SH, Li J. 1984. Study on the Zinc toxification in the wheat seeds. Molecular Pharmacology, 26 : 75. European Commission. 2003. Final Report on th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Chemicals. Adopted by the Scientific Steering Committee at Its Meeting: 11. He QB, Singh BR. 2004. Crop uptake of cadmium from phosphorus fertilizers. Ⅰ. Yield and cadmium content.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74 : 251-265. Krupa Z, Siedlecka A, Mathis P. 1995. Cd / Fe interaction and its effects on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of primary bean leaves / / Mathis P, ed. Proceeding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photosynthesis congress.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621-624. Luo YM. 2009. Trends in soi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prevention-controlling-remediation strategies in 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 Control, 12 : 27-31. Markich SJ, Brown PL, Jeffree RA, et al. 2003. The Effects of pH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on the toxicity of cadmium and copper to a freshwater bivalve: Further support for the extended free ion activity model.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45 : 479-491. Nolan AL, Zhang H, McLaughlin MJ. 2005. Prediction of zinc, cadmium, lead, and copper availability to wheat in contaminated soils using chemical speciation,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extraction, and isotopic dilution techniqu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34 : 496-507. Schabenberger O, Tharp BE, Kells JJ, et al. 1999. Statistical test for hormesis and effective dosages in herbicide dose response. Agronomy Journal, 91 : 713-721. Singh BR, Narwal RP, Jeng AS, et al. 2005. Crop uptake and extractability of cadmium of cadmium in soils naturally high in metals at different pH levels.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 26 : 2133-2142. Suter GW. 2008.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A historical overview.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4 : 285-289. Wang HY, Arneo S. 2003.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air-watersoil-plant system of Zhuzhou city China. 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147 : 79-107. 作者简介 魏 威,女,1985 年生, 硕士, 主要从事环境土壤 化学研究㊂ E-mail: ww493808125@ 126. com 责任编辑 魏中青关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基本原理及技术研究已经取得 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相对 薄弱㊂ 相对而言,国外发达国家在重金属污染土壤 究起步较早,包括在重金属生态危害的量化表征的 理论与技术㊁不同受体的污染浓度阈值或风险值推 导㊁测试植物的生命周期及测试终点研究等 ( Suter近年来,我国在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中,有了一定的成绩( 周启星等,2007;Luo,2009) , 而对土 的生态风险评价(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RA) 研et al. ,2008;雷炳莉等,2009) ㊂ 而基于重金属毒性 阈值的物种敏感性分布研究对于环境中重金属的生 分重要的意义㊂ 本实验结合了目前国外相关的理论 方法,对 2 种土壤中 Zn 植物毒性的敏感性分布进行 态风险评价及 ‘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的修订具有十 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植物品种对 Zn 毒害 玉米则具有较强的抗性,这一结果对 Zn 污染土壤的 生态风险指示性植物筛选及 Zn 污染土壤的防治具 有一定参考价值㊂参考文献 顾继光, 周启星, 王 新. 200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途 径及其研究进展.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1 (2) : 143-151. 江行玉, 赵可夫. 2001. 植物重金属伤害及其抗性机理. 应 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71 (1) : 92-99. 雷炳莉, 黄圣彪, 王子健. 2009. 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 化学进展, 21 (2 / 3) : 350-357. 鲁如坤. 2000.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北京: 中国农业科 技出版社. 王 俊, 郭 颖, 吴 蕊, 等. 2009. 不同种植年限和施肥 量对日光温室土壤锌累积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8 (1) : 89-94. 杨红飞, 严 密, 姚 婧, 等. 2007. 铜㊁锌污染对油菜生长 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18 (7) : 1484 1490. 叶志鸿. 1992. 锌污染对植物的毒害及植物的忍耐性. 生态 学杂志, 11 (5) : 42-45. 张福锁. 1992. 锌营养状况对小麦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植 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18 (1) : 24-28. 周启星, 魏树和, 刁春燕. 2007.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基本原 理及研究进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6 (2) : 419-424. Aldenberg T, Slob W. 1993. Confidence limits for hazardous的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 叶菜类植物 ( 芥菜㊁ 生菜㊁ 小白菜) 相对比较敏感, 而禾本科类植物, 如大麦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