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及案例解析
解析三个稽查案例!税务人员教你把握“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老会计人的经验)
解析三个稽查案例!税务人员教你把握“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老会计人的经验)随着纳税人法律意识的提升和新行政诉讼法的实施,全国各地因“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税收核定分歧,发生了多起司法裁判。
本文结合相关裁定,探讨税收核定如何恰当把握“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
案例>>>>围绕“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诉讼●“广州德发案”2003年,广州德发房产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发)为偿还贷款,委托拍卖行拍卖一处房产,设定拍卖保证金为6800万港元。
最终,只有一家竞买人参与,以底价约1.2亿元人民币成交。
拍卖完成后,德发依法缴纳了相应的税款。
广州市地税局第一稽查局(以下简称稽查局)经查认为,德发将拍卖保证金金额设定畸高,导致拍卖没有发生“竞价”行为,而只有两个主体以上的竞买人参加的拍卖才符合我国拍卖法关于“竞价”的规定。
因此,德发以底价拍卖无正当理由。
结合拍卖房产周边房产的当期交易价格,稽查局2009年认定德发拍卖房产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根据相关规定核定德发拍卖房产的交易价格为3.1亿元,要求其补缴营业税867.1万元及滞纳金280.5万元。
德发认为自己是为解决债务危机而拍卖房产,拍卖手续合法有效,且依法足额缴纳了相应税款,不存在无正当理由的低申报税款行为,向法院提出上诉,结果一审、二审和再审全部败诉。
最高人民法院已公开审理此案,目前尚未作出判决。
已审法院认为德发拍卖房产的价格不及市场价的一半,存在价格明显偏低的事实。
而仅有一个竞买人参与拍卖且以底价成交的情况说明,有关拍卖价格显失公平,理由不正当。
●韶关盈锦案广东省A县地税局检查发现,韶关市盈锦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锦)2011年3月销售14间商铺,申报计税价格明显低于同期同类商铺的平均售价,且无正当理由。
另外,对1000多平方米的回迁面积未按规定申报纳税。
依据相关规定,A县地税局2014年1月要求盈锦补缴税费、滞纳金共计298.9万元。
反不正当竞争法论文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班级:12营销1班
姓名:方鑫城
座号:27号
经营者的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二是侵权性,即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了或者可能侵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是社会危害性,即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但给特定的经营者造成损害,还扰乱了公平竞争赖以存在的良好的,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案例:
(栗源公司系栗仁产品出口公司,其曾获得“板栗制品”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标签认可证书,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栗源公司出口的栗仁产品外包装袋背面标注有上述证号。栗源公司自2000年以来不断发现与其包装极为相似的产品在海外销售,销售区域集中在马来西亚、泰国等市场。
2003年8月25日,美国栗源贸易公司授权美国昌海集团公司独家使用栗源商标。2005年美国昌海集团公司与富亿农公司签订《包装袋委托定做合同》。该合同附有甘栗包装袋正面及背面图样。后富亿农公司与美国昌海集团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约定富亿农公司销售给美国昌海集团公司150g甘栗仁产品的数量为97 500袋,总货款为45 825美元。2005年4月19日,富亿农公司向三樱公司支付“150g甘栗立式袋(美国)”加工费用93 149.91元,发票载明“数量”为186 300个。三樱公司加工印制、富亿农公司使用、销售的涉案包装袋背面标注有栗源公司主张权利的三个证号,且标注方式与原告涉案产品包装的标注方式相同。涉案包装袋背面内容与美国昌海集团公司提供的包装袋附图背面相同。
具体到本案来看,被告富亿农公司存在着在其受委托定做的包装袋上使用原告食品生产许可证号、食品标签认可证书号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号,并使用该包装袋销售其生产的栗仁产品的行为,需要分别分析。首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是有权部门对生产者产品质量的认可,同时也是消费者的信赖保证,因此国家明令禁止冒用他人认证标志的行为。因此被告富亿农公司利用受委托制作的包装袋来销售自己生产的栗仁产品,并在包装袋上冒用原告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号,足以使相关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来源产生误解,对该产品代表的质量水平形成误认,因此从客观上来讲,被告的该行为可能会对原告产品的销售产生影响,因此被告的该行为同时符合了冒用质量标志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为要件和结果要件,可以认定被告富亿农的该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其次,在包装袋上使用原告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号、食品标签认可证书号的行为性质判定。因为颁发上述证书系食品监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在包装上印刷上述证号并不会对产品的质量和来源等产生很大的召示作用,因此也就难以因此而引起公众的混淆,因此该行为虽属不妥,但尚未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名誉侵权案例解读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名誉侵权案例解读案例一:对名誉的侵权行为事实经过:甲公司是一家知名的餐饮连锁企业,而乙公司是一家小型餐厅。
乙公司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条消息,声称甲公司使用了劣质食材,并指责甲公司在经营中存在卫生问题。
这一消息迅速传播开来,导致甲公司的声誉受损,客流量显著下降。
律师解读: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第111条的规定,公民、法人的名称、肖像、名誉等人格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在该案中,乙公司发表不实言论,损害了甲公司的名誉权益。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条的规定,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甲公司可以向乙公司提起名誉权侵权的民事诉讼。
建议:甲公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护自己的名誉权益:1.保存相关证据,包括乙公司发布的消息、消息传播的证据以及甲公司声誉受损的证据。
2.寻求律师帮助,起草诉状并向法院提起名誉权侵权的诉讼。
3.请求法院判决乙公司立即停止发布不实言论,并在相关媒体上作出澄清。
4.要求乙公司赔偿甲公司的损失,包括名誉损失赔偿金和经济损失。
案例二:市场竞争中的虚假宣传事实经过: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保健品的企业,乙公司是一家同样从事保健品业务的竞争对手。
乙公司在宣传中声称其产品具有明显的疗效,并宣称甲公司的产品假冒伪劣。
这些虚假宣传使得甲公司的销售额下降,声誉受损。
律师解读:在市场竞争中,虚假宣传是一种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的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就是虚假宣传。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甲公司可以要求乙公司承担名誉侵权的民事责任。
建议:甲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应对乙公司的虚假宣传:1.收集乙公司的虚假宣传证据,包括其发布的声明、广告和宣传资料。
2.寻求律师协助,准备诉状并向法院提起名誉权侵权的诉讼,要求乙公司停止虚假宣传。
3.向法院提出请求,要求乙公司公开澄清虚假宣传,并在相关媒体上进行修复性公告。
4.要求乙公司赔偿甲公司因虚假宣传而遭受的名誉损失和经济损失。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著名画家张某某侵权案
案例:著名画家张某某侵权案1. 事实经过张某某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以他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才华而受到广泛赞誉。
然而,在他的创作道路上,他遭遇了一起知识产权侵权案件。
某某是一家知名艺术画廊的拥有者,他注意到了张某某的作品,并将其中一幅作品复制并制作成一系列印刷品。
这些印刷品被展示在他的画廊中,并以高价销售。
2. 律师解读根据知识产权法的相关规定,张某某作为作品的原创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
这意味着任何未经授权使用这幅作品的行为都可以构成侵权。
在这个案例中,某某未经张某某的许可,擅自制作并销售张某某的作品的印刷品,明显构成对张某某著作权的侵犯。
对于这种侵权行为,张某某可以通过起诉追究某某的侵权责任,并请求法院判决某某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3. 建议对于著作权侵权案件,被侵权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留证据:被侵权方应尽快保存相关证据,如侵权行为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这些将成为后续维权行动的重要依据;•寻求法律援助:被侵权方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了解自己的权益,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维权策略;•起诉侵权行为:如果被侵权方确定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侵权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寻求赔偿:被侵权方可以请求法院判决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等。
通过以上措施,被侵权方就可以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维护自己的权益。
案例:企业X商标侵权案1. 事实经过某公司X是一家专业制造运动鞋的企业,该企业注册并拥有了一款独特的商标。
然而,某公司Y却开始在市场上销售与公司X商标相似度极高的运动鞋,并声称其产品与公司X的产品有关。
公司X发现公司Y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便决定采取法律措施保护自己的商标权益。
2. 律师解读根据商标法的相关规定,注册商标的所有人享有商标专用权。
在这个案例中,公司X注册并拥有了与公司Y销售的运动鞋相似的商标,而公司Y擅自在市场上销售与公司X商标相似的产品,构成对公司X商标权益的侵犯。
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司法考试真题02-09)[1]
反不正当竞争法21.某市政府所属有关部门的下列哪一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A.市卫生局成立的儿童保健专家组受某生产厂家委托,对其婴儿保健产品提供质量认证标志并收取赞助费B.市工商局和市电视台联合举办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评选活动,评选中违反公平程序而使当选的前八名全部为本市产品C.市交管局规定,全市货运车辆必须在指定的两种品牌中选择安装一款车辆运行记录器,否则不予年检;其指定品牌为本地的“波浪”牌和法国的NJK牌D.市政府决定对市酒厂减免地方税以提供财政支持答案:C解析:认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的要件包括:第一,行为主体限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第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实施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限制竞争行为,亦即客观上有滥用行政权力的事实;第三,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实施限制竞争的行为,其目的在于保护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从而损害外地经营者和本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ABD项中,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所实施的行为没有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也没有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所以没有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C项中市交管局利用其行政权力限定本市的货运车辆必须购买指定的运行记录器,属于限制竞争行为。
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因此C为当选项。
22.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哪一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混淆行为?A.甲厂在其产品说明书中作夸大其词的不实说明B.乙厂的矿泉水使用“清凉”商标,而“清凉矿泉水厂”是本地一知名矿泉水厂的企业名称C.丙商场在有奖销售中把所有的奖券刮奖区都印上“未中奖”字样D.丁酒厂将其在当地评奖会上的获奖证书复印在所有的产品包装上答案:B解析:混淆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以种种不实手段对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作虚假表示、说明或承诺,或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使用户或消费者产生误解。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XX公司涉嫌虚假宣传
案例:XX公司涉嫌虚假宣传事实经过XX公司是一家知名的食品企业,其产品被广大消费者信赖。
然而,最近一项调查发现,该公司在其产品的宣传中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
举例来说,该公司宣称其某产品可以治疗某种常见疾病,并通过广告和包装上的标语传递这一信息。
根据相关调查,实际情况是该产品并没有治疗该疾病的效果。
律师解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虚假宣传属于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虚假宣传包括直接或者间接地发布虚假商业广告、虚假表示或者使用虚假方法,以及其他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欺骗性行为。
在该案件中,XX公司提出的虚假宣传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根据法律的规定,受到虚假宣传误导的消费者有权要求XX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可以要求返还购买产品的款项。
建议针对该案件,我建议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1.向有关行政机关投诉消费者可以将XX公司的虚假宣传行为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XX公司的虚假宣传行为进行调查,并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例如罚款、责令停止虚假宣传等。
2.发起民事诉讼消费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XX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可以请求赔偿因虚假宣传造成的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对于XX公司涉嫌虚假宣传的问题,消费者有多种维权途径可选择。
投诉行政机关和发起民事诉讼是最常见和有效的方式。
消费者应积极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推动企业更加遵守法律法规,提供诚实宣传的产品信息。
案例:XX公司涉嫌侵犯商业秘密事实经过某某公司是一家盈利颇丰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其在多个领域都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然而,最近某某公司发现其核心技术被竞争对手XX公司非法获取和使用。
经过调查,某某公司发现XX公司的部分产品明显使用了某某公司的技术,而XX公司并没有获得某某公司的授权。
反不当竞争法的知识点
反不当竞争法的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反不正当竞争法》①基本定义:直白地说,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是国家用来管那些在市场里搞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
比如说有些商家为了多卖东西,用一些坑人的办法,像故意抹黑竞争对手、模仿人家特别有名的商标,这种歪门邪道的行为就得用这个法来治。
②重要程度:这在商业世界里可太重要了。
它就像市场的守护者,能保证商家们公平竞争,这样对咱们消费者也有好处。
要是没有它,市场就乱套了,全是欺骗、坑蒙拐骗。
③前置知识:最起码得对商业竞争有点概念,知道商家之间是怎么抢生意的,像价格战啊,产品差异化这些。
还得知道基本的商业道德,哪些事在商业里是大家公认不地道的。
④应用价值:实际中,如果咱们消费者发现买的东西是因为商家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优势,比如某个餐厅偷了另一个餐厅的招牌菜做法还污蔑对方,咱们可以用这个法来维权。
对诚实的商家来说,也能保护他们不被坏心眼的竞争对手打压。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商业法律法规这个大拼图里,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一块很重要的部分。
它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这些都有密切联系。
②关联知识:它和商标法关系超紧密。
比如说一个品牌的商标被人恶意冒用,这时候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都能管。
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有关,因为不正当竞争往往损害消费者权益,像虚假宣传,消费者被骗了,这俩法都能保护消费者。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说实话有点难。
因为市场上的竞争手段千奇百怪,有时候很难判断一种行为到底是不是不正当竞争。
- 关键点:要分清正当的商业竞争策略和不正当的手段,关键是看是不是违背商业道德,有没有损害其他商家或者消费者的利益。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里,反不正当竞争法经常考。
- 考查方式多样,比如会出案例,给个商业场景问是不是不正当竞争,还可能考查不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应的处罚措施等。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是防止企业在竞争的时候用那些不公平、不道德的手段去对付其他竞争对手或者欺骗消费者的法律。
经济法的法律事件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市场上屡见不鲜,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以某公司因不正当竞争被诉案为例,分析经济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情简介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是一家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乙公司(以下简称乙)是一家与甲公司同行业的竞争对手。
2019年,甲公司发现乙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虚假宣传,声称其产品具有甲公司产品的核心技术。
甲公司认为乙公司的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争议焦点1. 乙公司是否构成虚假宣传?2. 乙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3. 甲公司能否要求乙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四、法院判决1. 乙公司构成虚假宣传。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乙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构成虚假宣传。
2. 乙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本法所称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乙公司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甲公司的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
3. 甲公司有权要求乙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其他经营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甲公司因乙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遭受损失,有权要求乙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案例分析本案中,乙公司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了甲公司的合法权益。
法院依法认定乙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并支持了甲公司的诉讼请求。
这一案例体现了我国法律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严厉打击,同时也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新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反垄断法解析幻灯片
德先 诉索 尼案:
据了解,索尼的这一技术壁垒 实际是infolithium技术。用索尼 自己的话来讲,是增添了电池 精确显示的功能,但对兼容其 它厂商 的产品的确产生了排他
性。从这一点来说,索尼确有 垄断嫌疑。但当时国内《反垄 断法》还没有出台。商务部想 对索尼进行反垄断调查也无章 可循。
各种 现实 案例:
行政 垄断:
种类:
1、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 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 的商品。
2、对外地商品实行歧视性政策:
(1)歧视性收费项目、歧视性收 费标准,歧视性价格;
(2)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 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 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 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 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 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 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 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
法律 监督 机关:
(一)监督机关: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其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 应当出示检查证件。
职权 范围:
(二)职权:
1、按照规定程序询问被检查的 经营者、利害关系人、证明人, 并要求提供证明材料或者与不 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其他资料;
三、目前国家主要是通过经营 者集中申报和审批制度来控制 经营者集中。
不用 向国 务院 反垄 断机 构申 报的 情形:
(一)参与集中的一个经营者拥有 其他每个经营者百分之五十以上有 表决权的股份或者资产的;(集中 之前的状态)
根据该条含义,其指母公司与 其占50%以上有表决权股份或资产 的子公司间的集中,无需申报。
适用 范围
:
1.1 我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 断行为;
1.2 对我国境内市场竞争产生 排除、限制影响的境外的垄断 行为。
经济法概论练习:第九章 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课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可被豁免的垄断协议类型是()。
A.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垄断协议B.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的垄断协议C.为提供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垄断协议D.固定商品价格的协议2.下列不属于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是()。
A.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B.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招标投标C.通过颁布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方式限制外地企业与本地企业进行竞争D.提高对市场上销售某类所有产品的检验标准3.郭女士某日到北京一家港式餐厅就餐,发现该餐厅的营业场所装饰、营业用具的式样,甚至服务员的服饰都与自己在北京所拥有并经营的一家知名餐厅完全相同,郭女士当即找到餐厅经营者孙女士询问,孙女士表示自己的餐厅装饰风格虽然与郭女士的餐厅相同,名称却完全不同,不存在侵权的问题,下列关于孙女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孙女士的说法是正确的B.孙女士的行为应当界定为虚假宣传的行为C.虽然两家餐厅的名称不同,但使装饰、营业用具、服务员服饰相同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D.孙女士的行为属于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4.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的罚款数额为()。
A.10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B.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C.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D.3万元以上7万元以下5.某市政府所属有关部门的下列哪一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A.市卫生局成立的儿童保健专家组受某生产厂家委托,对其婴儿保健产品提供质量认证标志并收取赞助费B.市工商局和市电视台联合举办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评选活动,评选中违反公平程序而使当选的前八名全部为本市产品C.市交管局规定,全市货运车辆必须在指定的两种品牌中选择安装一款车辆运行记录器,否则不予年检;其指定品牌为本地的"波浪"牌和法国的NJK牌D.市政府决定对市酒厂减免地方税以提供财政支持二、多项选择题1.某生产大型机器设备的甲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甲企业的下属企业乙企业主要生产小型家电,销路一直不好,甲企业规定凡购买甲企业设备,均须同时购买乙企业生产的小型家电一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经济相关案例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经济相关案例案例一:XX公司涉嫌虚假宣传事实经过:XX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保健品的私营企业。
该公司近期在电视、广播和互联网上发布广告宣称其产品可以治愈多种疾病。
然而,一些消费者购买了该公司的产品后并没有看到任何效果,甚至出现了不良反应。
一名消费者向法院起诉XX公司,指控其虚假宣传。
律师解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广告发布者必须确保广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并不得进行虚假宣传。
虚假宣传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也是对市场秩序的扰乱。
在这种情况下,XX公司在广告中宣称其产品可以治愈多种疾病,但无法提供可靠的科学证据来支持这一宣称。
因此,该虚假宣传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
建议:1.XX公司应立即停止虚假宣传行为,并对消费者进行公开道歉;2.XX公司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提供相关证据;3.XX公司应对受害消费者进行赔偿,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案例二:XX银行涉嫌违反债权转让规定事实经过:某某企业贷款1000万元,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XX银行,债务转让合同约定XX银行应支付转让款。
然而,XX银行未按照约定支付转让款。
某某企业将XX银行诉至法院,要求支付转让款及相应的利息等费用。
律师解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债权转让法》,债权人根据合同约定,可以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其他方。
债权转让合同一经签订,即产生法律效力。
在这个案例中,某某企业与XX银行签订了债权转让合同,并履行了转让手续。
XX银行未按约定支付转让款,违反了债权转让法的规定。
建议:1.某某企业应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XX银行支付转让款及相关利息;2.在法庭上,某某企业应提供转让合同、支付凭证等证据,证明XX银行的违约行为;3.某某企业还可以要求XX银行承担违约金或滞纳金等法律责任。
案例三:XX公司非法竞争行为事实经过:XX公司是一家电子设备制造公司,与一个竞争对手签订了保密协议,约定双方互不向第三方透露商业机密。
经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教案
经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内容。
(3)了解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判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意识的认知。
(2)培养学生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与特点2.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背景和意义3.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内容(1)禁止虚假宣传行为(2)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3)禁止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4)禁止诋毁商誉行为4. 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正当竞争的概念、特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内容以及法律责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不正当竞争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正当竞争现象,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经济法》相关章节。
2. 案例材料:收集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3. 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不正当竞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重要性。
2. 讲解不正当竞争的概念与特点,让学生了解不正当竞争的基本情况。
3. 讲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
4. 讨论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5. 法律救济与执法(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举报与调查(2)行政处罚的决定与执行(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民事诉讼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救济途径和执法措施。
程序员法律案例解析(3篇)
第1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程序员这一职业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然而,在程序员职业发展过程中,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程序员法律案例的解析,探讨程序员在职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
一、案例背景某程序员(以下简称“甲”)在某互联网公司(以下简称“乙”)担任研发工程师。
甲在工作中发现乙公司存在以下问题:1. 乙公司未与甲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 乙公司未按约定支付甲工资;3. 乙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4. 乙公司要求甲加班,但未支付加班费。
甲遂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乙公司支付工资、补缴社会保险、支付加班费及赔偿金。
二、案例分析1.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乙公司未与甲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违反了法律规定。
甲可要求乙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2. 未按约定支付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甲可要求乙公司支付未按约定支付的工资。
3. 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乙公司未依法为甲缴纳社会保险,违反了法律规定。
甲可要求乙公司补缴社会保险,并支付滞纳金。
4. 未支付加班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加班费。
乙公司要求甲加班,但未支付加班费,违反了法律规定。
甲可要求乙公司支付加班费。
5. 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的;(二)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三)未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的。
甲可要求乙公司支付赔偿金。
三、应对策略1. 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程序员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应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解析
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解析不正当竞争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通过使用虚假宣传、恶意诋毁竞争对手、侵犯商业秘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手段,扰乱市场秩序、干扰正常市场竞争的行为。
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正竞争,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案例为例,深入分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情况和效果。
案例一: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误导某化妆品公司发布广告宣传其产品能够祛除各种皮肤问题,并附上了一些虚假的证明文件。
然而实际使用后,消费者并未得到相应的效果。
该公司的行为属于虚假宣传,误导了消费者。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虚假宣传损害了他人商业信誉,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受损害的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并要求该公司停止虚假宣传。
案例二:恶意诋毁对手导致商业信誉受损某电商企业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散布恶意言论,诋毁对手的产品质量和商业声誉。
这种行为属于恶意诋毁,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对手的商业信誉。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恶意诋毁是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受损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恶意诋毁并赔偿损失。
案例三:侵犯商业秘密导致经济损失某公司的员工离职后加入竞争对手,并向竞争对手提供了该公司的商业秘密,包括客户资料、产品设计等。
这种行为属于侵犯商业秘密,损害了原公司的经济利益。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侵犯商业秘密是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原公司可以提起诉讼,要求禁止员工继续泄露商业秘密,并索要赔偿。
案例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行业某公司拥有垄断地位,在市场上实施价格垄断、限制交易和恶意串通等行为,以压制竞争对手和抬高价格。
这种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了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权益和消费者的利益。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受损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并要求赔偿损失。
以上案例展示了不正当竞争的多种形式和实际应用情况。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出台和执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法律引导行为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对于引导人们的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享几个典型案例,旨在阐述法律如何引导人们的行为,以及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平正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案例一:酒驾入刑,警钟长鸣2011年5月1日,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将醉酒驾驶机动车纳入刑法处罚范畴。
这一举措有力地震慑了酒驾行为,有效降低了酒驾事故发生率。
案例解析:1. 法律引导行为:酒驾入刑后,人们对酒驾行为的认知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的“罚酒三杯”转变为“重罚入刑”。
法律通过加大处罚力度,使酒驾行为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从而起到警示和引导作用。
2. 社会效果:酒驾入刑后,酒驾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也呈下降趋势。
这充分说明了法律在引导人们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案例二:食品安全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2015年10月1日,我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
新法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案例解析:1. 法律引导行为:《食品安全法》的出台,使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者等各方更加注重食品安全问题。
法律通过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引导人们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规,共同维护“舌尖上的安全”。
2. 社会效果:新法实施后,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
这充分体现了法律在引导行为、保障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案例三:环境保护法,守护绿水青山2015年1月1日,我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
新法加大了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了环境监管,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案例解析:1. 法律引导行为:《环境保护法》的出台,使企业和个人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法律通过明确责任、加大处罚,引导人们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2. 社会效果:新法实施后,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这充分说明了法律在引导行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经济纠纷案例解读
案例:经济纠纷案例解读案例一:婚姻家庭财产分割纠纷事实经过某某夫妻结婚多年,期间共同经营了一家公司。
随着夫妻感情破裂,离婚案件启动后,财产分割成为争议焦点。
妻子主张公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进行平分;而丈夫则主张公司属于他个人的财产。
律师解读根据中国婚姻法,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应当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而在夫妻经营的公司中,若未能通过合同或其他证据证明某个配偶在经营中所做出的特殊贡献,一般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因此,妻子的主张是合理的。
建议对于夫妻共同经营的企业,应在经营初期即签订股权协议或婚前协议,明确公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还是个人财产。
这样可以避免日后发生纠纷时的财产分割困难。
同时,对于婚后经营的公司,对每个配偶的贡献应有明确记录,以便在分割财产时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
案例二:员工侵害商业秘密案件事实经过某公司的前员工A离职后加入竞争对手B公司,并传递了原公司的商业秘密。
原公司发现此事后提起诉讼,要求追究A的责任,并要求竞争对手B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律师解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A作为前员工,有义务保守原公司的商业秘密。
传递商业秘密给竞争对手B公司,违反了保密义务。
同时,竞争对手B公司作为接收商业秘密的一方,在明知该商业秘密的情况下未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也应承担责任。
建议对于企业来说,打造合理的保密制度非常重要。
在员工离职的时候,应当进行离职安全检查,确保员工不会带走公司的商业秘密。
同时,与其他竞争对手之间也应当签订保密协议,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若发现员工侵害了商业秘密权益,及时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自身利益。
案例三:欺诈造成的经济损失案件事实经过某某公司在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时,被对方公司的高管以虚假承诺和欺骗手段,导致公司遭受了巨额经济损失。
在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后,某某公司决定向法院起诉对方公司,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律师解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当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或执行合同,对其他方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被欺诈方有权要求撤销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不正当竞争法及案例解析
本次讲座主要内容及框架
一、前言: (工商行政管理、市场重要性、市场主体 及其关系、不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 的重要性等。)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概念及构成要件 四、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案例解析
一、前 言
何谓工商行政管理
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2、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经营者及具有特殊地位的非经营者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2)客观行为要件——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 (3)客观损害结果——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
社会经济秩序
1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案例解析
(一)市场混淆行为 (二)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
11
(3)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现实经济生活中有大量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但扰
乱、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而且使其他经营者和广大 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反不正当竞争法》 的制定和实施,在保护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起 到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作用
12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概念及构成要件
1、不正当竞争行为概念: 经营者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
(2)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定和实施,对市场竞争
行为进行了法律规范,对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制 止和惩罚。法律保障经营者在市场活动中公开、公平 的进行竞争,鼓励诚实的经营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取 得市场优势,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市场活动始终 保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9
3、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构成 反不正当竞争法由五章内容三十三条条款构成。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至第四条,主要解释:立法目的、原则、执法者、
执法对象和行为、监督及管理的权力和义务等。)
• 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五条至十五条,界定和细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
11种类型和形式。)
•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至十九条,规定了监督检查部门的级别与职权, 执法程序及被监管对象的义务。)
工商行政管理是指国家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目标),通过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等机关(部门), 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方式),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 为(对象)进行的监督管理(过程)。
1
市场的重要性 上面的定义中“四”次提及“市场”二字,足以说
明市场作为交换媒介和交易平台,对于国家经济增长、 消费者需求满足、经营主体(厂家、商家)自身发展 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凸显出维护好市场这个 经济载体正常秩序的必要性!
8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述
1、反不正当竞争法定义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保障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 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 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2、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定与实施 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3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令第十号公布,自1993年12月1日 起施行
正当竞争法》之规定,加强经营主体间竞争行 为的监管,才能有效维护市场良性竞争环境, 使消费者获益,使企业在竞争中思进取、谋发 展,最终促进国家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4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法理起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主要发达国 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由“自由 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在垄断资 本主义条件下,垄断组织利用其拥有的市 场支配地位操纵价格,控制市场,排斥和 限制其他竞争者参与竞争,从而严重破坏 竞争,窒息生产活力,并由此引发一系列 的社会问题,加深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的矛盾,加深了资产阶级内部各阶层之间 的矛盾,也加深了经济危机,直接威胁到 资本主义国家利益。
6
如: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个反托拉斯法案即《保 护贸易和商业不受非法限制与垄断之害法》(简称 《谢尔曼法》);1896年德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 《反不正当竞争法》。
7
(二)竞争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 竞争法 美国称为“反托拉斯法”,欧洲称为“竞争法”,日本
称为“禁止垄断法”。 • 广义的竞争法是指所有以维护公平竞争为目的、调整
市场主体间的复杂关系 市场的构成主体间存在着多种行为关系,如:经
营主体与消费者之间的行为关系,经营主体与政府行 政执法部门之间的行为关系,同行业或相关行业各经 营主体间的行为关系等。(请看下图)
2
同类型商品 同类型产品
市场主体供应链拓扑结构图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生产商 生产商 生产商
经销商 经销商 经销商
•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至三十二条,明确了违反本法所需要承担的 行政处罚和法律责任。)
•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说明本法生效实施的日期)
10
4、立法目的 (1)保障社会主交易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竞争是市场经济最活跃、最核心的因素;竞争机 制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对保障社会之主义 市场经济的健康法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
市场主体与不正当竞争行为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则是在市场活动过程中依法进 行全程指导和监管。而经营主体的生产、营销 活动较为灵活、多变,产生“不正当竞争行 为”,损害合法企业、商家利益和消费者的权 益,扰乱市场正常经营秩序。
不正当竞争法的重大意义 故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
与市场相关的所有行业的结构与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反限制性竞争法、反垄断 法等; • 狭义的竞争法仅指反不正当竞争法。 • 广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垄断,泛指一切与市场竞 争规则相违背的行为。狭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在 商业活动中违反诚实信用、公平交易等商业道德的行 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从狭义上定义不正当竞争行为。
5
在自由资本主义条件下被奉为万能的市场调节, 此时则表现出严重的缺陷与不足,面对市场失灵的严 重现实,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即市场调节已无能 为力,个别资本家之间的妥协也无济于事,因此必须 伸出另一只“看得见的手”即国家之手来干预经济, 而国家干预经济则主要是通过制定经济政策和经济法 律、法规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