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
小学科学声音的产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并能识别不同的声音来源。
2. 技能目标:能够观察、实验和记录声音的产生过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声音的兴趣,激发学习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声音的产生原理。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不同声音的来源。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实验中体会到声音的产生过程,并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四、教学准备1. 一支弹性较大的橡皮筋2. 一根被悬挂起来的弹性绳子3. 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物体(如铁板、塑料板、玻璃瓶等)4. 实验台5. 手提录音机或手机等录音设备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教师简单介绍声音的产生,并提问学生:你们听到过什么声音?声音是怎么产生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声音是由物体的何种运动或变化造成的。
Step 2:实验观察1. 将弹性橡皮筋拉紧,然后松开,并让学生观察和听取此过程中产生的声音。
2. 教师解释声音是由橡皮筋的快速振动引起的,并将此现象与吹奏乐器的原理进行联系。
Step 3:实验探究1. 给学生提供一根被悬挂起来的弹性绳子,并让他们振动其中一段观察声音变化。
2. 引导学生思考:绳子振动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大小和绳子振动的快慢有关吗?Step 4:实验记录1. 学生使用录音设备记录两个实验中产生的声音。
2. 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比较和讨论录音的结果。
3. 学生完成实验记录表,包括声音的来源、产生方式和声音特点等。
Step 5:声音的来源1. 教师提供一些常见的声音来源的图片,如人说话、拍手、风吹树叶等。
2. 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并记录这些声音的来源。
3. 学生两两合作,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并描述声音的产生过程。
六、巩固与拓展1. 教师采用游戏形式,让学生进行声音辨认,从一系列声音中选择正确的声音来源。
2.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能够通过什么媒介传播?为什么在太空中听不到声音?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自己生活中的声音,记录下五种不同的声音及其来源,并制作声音来源的图片。
第13课《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声音是怎
样产生的
一、想办法让不同的物体发声,观察他们发声时出现的现象
(一)观察音叉发声
1.出示音叉并介绍音叉,你能让音叉发出声音吗?
2.提问,听到声音了吗?你们看到什么现象了吗?
3.如果把音叉放在水里敲击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
4.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
把实验方法及实验现象记录在实验报告册上。
5.我们一起观看一个视顾(音叉入水)
在新课标中本课所属位置及概念:
领域
主题
核心概念
主要新念
分解默念
能量可以通过物质
能量
声音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6.5声音因物体振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声音中的第一课。作为起始课,本节课学生的概念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后面《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变化》两课的概念建立。小学四年级学生思维,由形象思维逐步过度到抽象思维,本节课在学生建立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想办法让不同的物体发声,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学生根据这些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现象,进行归纳推理:物体发声时都会报动。让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的活动,学生通过演绎推理再次验证物体发声是通过报动产生的,从而推动学生归纳推理、类比思维的发展。
2.大家想不想验证一下?
3.学生实验并及时记录。
4.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师:根据实验现象大家说一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三、总结
引导学生综合分析物体发声和物体不发声时的实验现象,总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试着用音锤敲击音叉
预设:学生会说到了,看到音叉好像在动
预设:水会激出来学生实验
预设:鼓,试着让它发出声音
3.想不想试一试?
把实验方法及实验现象记录在实验报告册上。
(四)归纳总结
小学四年级科学优质课《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通用8篇)
小学四年级科学优质课《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小学四年级科学优质课《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科学优质课《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科学优质课《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产生的实验;经历假设──实验验证这一科学的探究过程。
2、在探究过程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3、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实验记录的使用。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尺子、皮筋、气球以及各种发声的物体。
2、教师准备:音叉、小鼓、锣、水槽、烧杯、小瓶(内悬泡沫小球)与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描述:一、创设教学情境,认识各种各样的声音课件播放音乐:其中有鸟叫声、上课铃声、汽车喇叭声、小提琴声、打雷下雨声等学生身边经常听到的声音。
请大家闭上眼睛,用耳朵认真倾听,你都听到了外界的哪些声音?(学生汇报)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能不能给我们大家来学一学。
(学生汇报,模仿各种声音)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各种各样的声音伴随着我们的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去探索声音的奥秘。
(板书:声音)【从学生熟悉的身边声音现象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唤醒学生和本课有关的已有知识储备。
】同学们最想探究有关声音的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整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完成课题板书:7声音的产生)【引导学生自行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是本节科学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同时教师有目的的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声音的产生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观察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难点: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一些声音的音频,如音乐、鸟鸣、汽车声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观察声音的产生
(1)教师拿出一些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如鼓、铃铛、吉他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是如何发出声音的。
(2)学生分组观察,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3.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如用手触摸发声的物体,感受物体的振动;
将一些小纸片放在发声的物体上,观察小纸片的跳动情况等。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4.总结
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和实验结论,强调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5.作业
让学生回家观察一些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并写下它们发出声音的方式。
声音的产生初中教案
声音的产生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原因。
2. 声音的传播条件。
教学难点:1. 声音产生和传播的原理。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振动的物体(如尺子、鼓等)、声音传播的介质(如空气、水等)、录音机、耳机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声音的图片,如雷声、音乐演奏等,引导学生关注声音。
2. 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5分钟)1. 分组实验:让学生用尺子、鼓等物体产生声音,并观察物体的振动情况。
2. 讨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停止。
三、探究声音的传播(15分钟)1. 实验:让学生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另一名学生轻敲桌子,感受声音的传播。
2. 讨论:声音需要通过介质传播,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四、声音的应用(10分钟)1. 举例说明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
2. 讲解声音的频率和音调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的原因。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提问:你们还有哪些关于声音的问题?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总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并写在作业本上。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声音的产生(敲击物体发声)》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敲击物体发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通过敲击不同物体,感知物体发声的现象,并能区分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科学现象的探究能力。
在探索声音产生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对声音这一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探索、勇于发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并通过敲击实验感知。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物体被敲击后发声的现象。
2.教学难点用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幼儿解释物体振动与声音产生的关系(不涉及复杂科学解释)。
三、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通过敲击物体发声的实验,让幼儿直观感受声音的产生。
讨论教学法:组织幼儿讨论实验结果和自己的发现。
观察教学法: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物体在敲击过程中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比如说话声、笑声、音乐声。
那你们知道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做一些好玩的实验,来看看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好奇心。
(二)敲击物体发声实验(10分钟)实验准备:准备小鼓、木鱼、金属铃铛、木块等不同材质的物体,以及小木棒(用于敲击)。
实验步骤:教师拿起小鼓,用小木棒轻轻敲击鼓面,发出“咚咚”的声音,同时引导幼儿观察鼓面:“小朋友们,你们听,小鼓发出声音了。
你们再看看鼓面,有什么变化呢?”幼儿会看到鼓面在快速地上下跳动。
接着,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敲击木鱼、金属铃铛和木块,让幼儿倾听声音,并观察这些物体在发声时的状态。
(三)讨论与分享(10分钟)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提出问题:“小朋友们,我们看到小鼓、木鱼、铃铛和木块被敲击后都发出了声音,而且它们在发声的时候好像都在动呢。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与反思
《 音 的 产 生 》 学 设 计 与 反 思 声 教
孙咏梅 褚 军
教 学 目标
6 .乐 于 与 他 人 合 作 , 成 细 养
致 观察 的 习惯 和态度 。
教 学 准 备 ’
教 学 过 程
一
1 .知 道 声 音 是 由物 体 振 动 产
生 的。
、
创 设 情 境 、 入 新 课 导
听 到 的 内 容 进 行 欣 赏 、 解 和 批 个 个 具体 的教学 环 节 , 的心里 是 学 生 互 动 的 基 本 。 理 他 ” 容 不 下学 生 的 , 至 扭 曲 了学生 的 甚 真 实 的想 法 。 而教 师 倾 听 的 真 正 意 义 在 于促 进 课 堂教 学 资 源 的 有
学 生 : 号 材 料袋 ( 皮 筋 、 1 橡 竹
丝 、 尺 、 子 、 声罐 ) 2 材 料 钢 梳 发 、号
袋 ( 叉 、 盒 、 胶 锤 ) 装 水 的 塑 音 木 橡 、
的 声音 ” 我 们 的生 活离 不 开声 音 , ) 请 同学 们 闭上 眼睛 , 静静 地 听 。你 们 听 到 了 什 么 声 音 ? 这 些 声 音 有 什 么 特 点 ? 能 不 能 给 这 些 声 音 分
1 .播 放 : 赏 一 段 美 妙 动 听 欣 的 《 话 》 曲 的演 奏 视 频 。这 支 神 乐
乐 曲 好 听 吗 ? 播 放 课 件 “ 种 各 样 ( 各
2 .能 观 察 、 比较 、 述 物 体 发 描
声和 不发 声时 的不 同现 象 。 3 .能 从 多 个 物 体 发 声 的 观 察 事 实 中对原 因进 行假 设性 解释 。
的教 学 计 划 上 课 才 是 上 课 。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让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
2.能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科学探究1.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现象提出探究性问题。
2.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声音的产生做出假设,并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
3.能用记录表等方法记录和整理实验现象。
4.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
科学态度1.能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2.能与他人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举例说明声音与生活的联系。
二、实验材料教师准备音叉、橡皮锤、水槽、小鼓、水、纸屑、人唱歌、蟋蟀鸣叫、扬声器播放,音乐的影音等学生准备钢板尺、皮筋、《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知道要上课的呢?对,是铃声响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每天能听到许多不同的声音。
(播放各种各样的,声音)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呢?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些什么呢?2.提问: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二)寻找声音,初步感知1.寻找声音。
(1)引导:声音无处不在。
比如我们在学校里,就可以听到上下课的铃声;在教室里,可以听到钟,表发出的“滴答”声。
谁来,说一说:你在哪里?听到了哪些物体发出了怎样的声音(2)交流: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相互补充,并把,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中。
2.制造声音。
(1)引导:同学们都是善于留心观察的孩子,找到了这么多声音。
那你,能用身边的一些物体制造声音吗?(2)实验: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让身边各种物体发出声音。
(3)小结:我们可以用敲击、拍打、吹气等多种方法使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
那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一步探究。
(三)实验探究,构建知识1.实验探究,获取信息。
(1)讲解:(出示幻灯片)讲解实验方法。
①用橡皮锤敲击音叉的叉股,仔细倾听音叉发出的声音,观察叉股有什么变化,用手摸一摸叉股,看看有什么感觉。
声音的产生教案
声音的产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点。
2. 掌握声音传播的基本规律。
3. 学会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音叉、声音传导装置(如绳子、硬纸板等)、音乐播放器等。
2. 实验材料:玻璃杯、水、纸片、弹簧等。
3. 教学素材:有关声音的图片、音频素材等。
4. 教学环境:安静的实验室或教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图片或文字解释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需要介质传播等基本概念。
3. 实验探究(35分钟)(1)利用音叉实验:让学生体验一下音叉的振动和发出的声音,并观察不同高低音的音叉振动频率和声音的变化。
(2)使用声音传导装置:用绳子或硬纸板等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声音传导装置,让学生体验声音通过不同介质的传播方式和效果。
(3)用玻璃杯、水、纸片、弹簧等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对水和不同材料的影响,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过程。
4. 讨论总结(30分钟)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声音产生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并与概念讲解部分进行对比,加深对声音产生与传播的理解。
5. 拓展活动(20分钟)(1)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些小实验,进一步研究声音产生与传播的规律。
(2)请学生用手机或其他录音设备,录制不同音源的声音,然后通过音频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6.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个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
四、教学评价1. 实际操作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探究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操作技能。
2. 讨论与问答评价:评估学生在讨论总结环节的表达能力和对声音产生的理解。
3. 实验报告评价:评估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总结与分析。
4. 拓展活动评价:评估学生在设计和进行拓展活动时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声音的产生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2001》
《声音的产生》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和基本特征。
2. 掌握声音的传播规律及影响因素。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平时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二、导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原理2. 声音的传播规律3. 影响声音传播的因素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可以播放一段不同声音频率的音频,让学生听后猜测是什么声音,并引出声音的产生是由什么引起的问题。
第二步:进修1. 声音的产生原理- 声音是由物体震动引起的,当物体震动时,周围的空气也会跟着震动,产生声波。
- 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音的振幅越大,声音越大。
2. 声音的传播规律- 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一般是通过空气传播。
- 声音传播的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空气中的声音传播速度约为340m/s。
3. 影响声音传播的因素- 温度:温度越高,声音传播速度越快。
- 湿度:湿度越高,声音传播速度越快。
- 噪音:噪音会干扰声音的传播,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第三步:讨论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声音在不同环境中传播的情况,以及如何改善声音传播效果。
第四步:实践让学生利用手机或录音设备录制不同环境下的声音,并观察声音传播的情况,体会不同因素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对声音的产生原理、传播规律及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诠释和分析平时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五、作业1. 思考并总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2. 观察并记录身边不同声音的产生原理。
3. 搜集一些关于声音的科普知识并分享给同砚。
六、拓展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声音的应用,如声波在医学、通讯、音乐等领域的应用,并展开相关的钻研和讨论。
声音的产生教案及反思
1.2《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科学探究基于大量物体发声时的振动事实,归纳出声音的产生是因物体振动而来。
能对物体发声时的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和描述,探究各种不同物体产生不同的旨音,发现并归纳出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于振动产生声音。
3.科学态度、STSE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好的科学态度。
进一步培养探究事物的兴趣,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学生知道声音有高低、大小的不同。
【教学难点】能够区分音调与音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锣、吉他、鼓、音叉、口哨、水槽、水、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试一试并观察现象:用手敲桌子、敲锣、用笔敲木板等。
(3)交流汇报:以上操作,你有什么发现?(用手敲桌子,敲一下就有声音,不敲就没声音;敲锣时,停止敲锣后声音还能持续一会儿……)(4)初步假设:声音的产生与拍打、敲击有关。
(二)新课学习1.观察发声的物体(1)实验(一):观察比较吉他的弦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将实验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2)实验小结:发声的琴弦会发生振动,不发声的琴弦不动。
(3)实验(二):借助乒乓球来观察音叉发声时的情况。
将实验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4)实验小结: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乒乓球会振动。
音叉不发声时,乒乓球静止不动。
(5)实验(三):借助泡沫粒来观察鼓发声时的情况。
将实验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6)实验小结:敲击鼓发声时,泡沫粒会上下振动。
(7)实验(四):用手放在喉咙处,发出声音时感受喉咙的变化。
将实验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8)实验小结:发出声音时喉咙会有振动。
(9)交流:这些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点?(10)小结:固体发声时物体都在振动。
初中声音的产生教案
初中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声现象。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条件。
2. 声音的传播条件。
教学难点:1. 声音的产生原理。
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音叉、鼓、闹钟、真空罩等。
2. 教学课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相关动画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5分钟)1. 教师演示实验:敲打音叉,让学生感受到音叉的振动,并发出声音。
2. 学生尝试自己敲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和声音的产生。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音叉的振动如何产生声音?声音的响度与音叉的振动幅度有何关系?三、探究声音的传播(15分钟)1. 教师演示实验:将音叉放入真空罩中,让学生听到音叉的声音。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为什么在真空中听不到音叉的声音?声音传播需要什么介质?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将音叉放入不同介质中(如水、空气、固体),观察声音的传播情况。
4.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四、巩固知识(10分钟)1. 教师提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哪些条件?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补充。
3. 教师举例说明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回声测距、声纳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思考,让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观察现象,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同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声现象,让学生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上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四上科学《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产生及其特点。
2.掌握不同物体产生声音的原理。
3.能够观察、实验和记录声音产生的现象。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四上科学教材《声音的产生》。
2.实验器材:铃铛、吹响的玻璃瓶、空纸箱、口哨等。
3.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什么是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介绍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并解释振动传播的过程。
2.通过实例解释不同物体产生声音的原理,例如:敲击铃铛、吹响玻璃瓶等。
3.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大小和频率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第三步:实验探究(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物体进行实验,观察该物体产生声音的过程。
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记录下物体产生声音的特点,包括声音的大小、声音的频率等。
3.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并在班级中进行分享。
第四步:讨论总结(1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不同物体产生声音的原理。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物体可以产生声音,而有些物体不能产生声音?第五步:拓展延伸(1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能够产生声音的物体,并解释其原理。
2.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更多与声音产生相关的问题。
3.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实验和记录身边的声音现象,并写成报告。
四、教学效果评价1.课堂讨论和实验记录的质量。
2.学生对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程度。
3.学生能否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
4.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探索声音的产生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记录和整理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声音的产生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声音的产生》导学案一、导入1. 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周围的环境,听到了什么声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声音的产生”,我们将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声音的传播和特点。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 通过实验展示:用橡皮筋在杯子上拉动,产生声音。
请学生观察并记录下声音的产生过程。
2. 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当物体震动时,周围的空气也会随之震动,形成声波,从而产生声音。
3. 让学生自行探究:请学生用不同材质的物体(如金属、木头、纸张等)震动,观察声音的变化,并总结产生声音的条件。
三、声音的传播1. 实验展示:用两个杯子和一根线将它们毗连起来,让一个人在一个杯子说话,另一个人在另一个杯子听到声音。
说明声音是如何通过介质传播的。
2. 讲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
3. 让学生思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有何不同?为什么在水中听不到声音?四、声音的特点1. 实验展示:用不同大小的鼓演示声音的大小与振幅的干系,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下声音的特点。
2. 讲解声音的特点:声音有高下、强弱、长短等不同特点,这取决于声波的频率和振幅。
3. 让学生自行探究:请学生用不同频率和振幅的声波产生器发出声音,观察声音的变化,并总结声音的特点。
五、小结与拓展1.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声音是通过物体的震动产生的,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具有不同的特点。
2. 拓展延伸:请学生思考声音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如何珍爱听力健康,以及声音对人类的重要性。
六、作业1. 完成本节课的教室笔记,并总结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点。
2. 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对声音特点的影响。
七、反馈与评判1.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判,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并提出改进建议。
2.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思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现象,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初中物理课声音的产生教案
初中物理课声音的产生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 使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 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 让学生掌握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难点:回声测距离。
教学工具:音叉、乒乓球、橡皮筋、刻度尺、纸屑或泡沫、土电话。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声音,思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是如何传播的?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 实验一:音叉振动发声(1) 展示音叉,让学生观察音叉的形状和构造。
(2) 敲打音叉,使其振动,同时让学生注意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3) 让学生尝试用手掌握住振动的音叉,观察声音是否消失。
(4) 讨论:音叉为什么能发出声音?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2. 实验二:乒乓球振动发声(1) 将乒乓球紧贴在嘴唇上,轻轻吹气,使乒乓球振动。
(2) 让学生注意听乒乓球发出的声音。
(3) 讨论:乒乓球为什么能发出声音?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3.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探究声音的传播1. 实验三:土电话实验(1) 让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学生之间用土电话(纸管)连接。
(2) 一组学生说话,另一组学生听,观察是否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3) 讨论:声音是如何通过土电话传播的?声音传播需要什么介质?2. 实验四:空气传播声音(1) 将一个闹钟放在一个封闭的玻璃罩内,让闹钟发出声音。
(2)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观察闹钟声音的变化。
(3) 讨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否相同?为什么?四、回声现象及回声测距离1. 解释回声现象: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 演示回声测距离的方法:让学生站在教室的一端,大声呼喊,然后站在教室的另一端用手掌接听回声。
3. 讨论:如何利用回声测距离?回声测距离的原理是什么?五、课堂小结1. 总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杨丽虹【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探索使一个保鲜袋发出声音的种种方法,试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
2、学习使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概括出物体发声时的变化。
知识与目标:1、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摩擦、弹拨、拉扯、敲击、吹气等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待科学学习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
2、学会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
【教学准备】纸张、小鼓、鼓槌、绿豆、橡皮筋、尺子、活动记录单、音叉、有关各种声音的课件【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今天,老师也带来了生活中的声音,请同学闭上眼睛听一听。
(师播放声音)2、生听声音。
3、提问: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想到了什么?(生回答)4、谈话:可见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
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什么?(生回答,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怎么听到声音,为什么有不同的声音……)5、谈话:看来大家都是好学的孩子,想了解这么多关于声音的知识。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声音王国,先来探索有关声音产生的奥秘。
好吗?(好)(板书:声音的产生)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一)制造声音,初步体验1、谈话:在研究声音之前,我们先自己制造一些声音。
每个同学都带来了一张纸片,现在,请你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多的方法使它发出声音,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纸片发出声音的?(请几个同学示范下,生演示)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吗?(二)提出猜想,作出假设1、提问:通过弹、拉、撕等方法让纸张发出声音,你觉得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板书:弹、拉、撕、搓…)2、生猜想。
(三)设计方案,实验验证1、谈话:同学们都大胆地作出了不同的猜想,科学是要靠事实说话的,要想得出结论,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太白县咀头初级中学杨琴侠
一、教材依据:
《声音的产生》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的学习内容。
二、设计思想:
新课程已经历了三年的探索、实践,现在已经从实验起步阶段走向深化推进阶段。
我作为课改区的一名教师有幸参加了新课程物理教学,在学习、探索、实践、反思中不断加深对课标的认识:新教材无论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思想、方法上都有创新,给老师的发挥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因此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是摆在我们参与课改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下面以《声音的产生》为例谈自己的做法。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这个知识点比较简单,关键是通过学生由熟悉的生活情境进入到物理知识的探究中,在观察、感知、举例和实验等活动中,让学生去领悟声音的奥秘。
能对声音现象提出问题,用心去探索,探索时要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
最后通过“知识拓展”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将生活与物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发声体与不发声物体的差异,能总结出发声体的共同特征,
培养对比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能概括
出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本节知识易学易会,又多了听觉感知,给学生美的感受,初步领略
声现象,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积
极情感,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它同学交流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的条件。
五、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具准备:吉它 笛子 橡皮筋 尺子 音叉 铁架台 乒乓球 鼓 水槽 多媒体设备 上网搜索的图片及声音、视频文件
八、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让我们的合作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开始吧。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
生:让学生上台演奏乐器
师:这些同学真是多才多艺,有出息。
老师再请同学们听一些声音。
利用多媒体播放自然界的一些声音
大家听到如此丰富、优美的声音,你有何想法:对于声音想知道什么?或者对于声音有什么问题?(将学生提问列举到黑板上,并选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声音的产生) (二)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1、猜想与假设
师:根据生活经验及你自己对声现象的理解你认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会有各种回答。
)
师:大家能有自己的见解,很好。
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2、实验探究:
(1)分组探究(依器材自然分组)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发声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组1:将橡皮筋张紧,拨动橡皮筋,发出声音
组2:将一直尺一半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发出声音
组3:用鼓棰击鼓,发出声音
组4:敲击音叉,发出声音
师:还有三组同学的桌子上没有任何器材,你们能想办法制造出声音吗?组5:用手敲击桌面,发出声音
组6:用手轻拍一张纸,发出声音
组7:把手放在喉结处,发出“啊”的声音
师:大家刚才的表演都很精彩。
下面请相邻两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做法,有何所“闻”所“见”?这些发声体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1:我们听到了声音,看到了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师及部分学生鼓掌。
生2:我没有看到桌面振动
生3:鼓面也没有振动。
师:谁有办法证明鼓面、桌面、音叉在振动吗?
生4:在桌面上放一粉笔头
生5: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
师:这些办法都很好,为更具说服力,我们来实验一下吧。
演示实验:请一名对鼓面、桌面、音叉的振动持怀疑态度的学生上讲台演示。
演示一:将一粉笔头放在鼓面上,击鼓,观察到粉笔头在跳动,鼓声停止了,粉笔头也停止了跳动
演示二: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接触悬挂在铁架台上的乒乓球,音叉发声停止,乒乓球也停止跳动
师:现在你们同意第一位同学的结论了吗?
全班同学:同意。
师:好。
下面我们继续探究。
(2)请同学们吹一下笔帽。
讨论:这次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讨论后请一位同学回答:空气振动产生的。
师:还有哪些声音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生1:吹口哨声是口腔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生2:吹笛子发声是笛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生3:气球爆炸声是气球膜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振动产生的。
师:可见气体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3)拨动水让其发声,请同学们观察水面并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生:水的振动产生的
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请同学生们认真观察。
生:水振动产生声音。
师:可见液体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3:分析论证
师:请同学们描述你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3、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三)联系生活,迁移运用
师:请同学们举一些发声物体的例子。
并分析它们主要是由哪个部分振动产生?
引导学生举各种乐器如:二胡、笛子、吉它、鼓、口琴、钢琴等,并按照乐器种类进行板书。
(四)知识拓展,回归生活
1、播放歌曲《保卫黄河》,请同学们说出歌词中涉及到的物理现象。
2、实践活动:甩纸炮
(五)回顾小结,交流收获
师:请谈一谈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1)获得哪些知识技能,解决了哪些问题。
(2)有怎样的情感体验,经历怎样的探究过程。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
生1:我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生2:我知道了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生3:我知道了对于现象不明显的的实验可以间接显示并观察。
生4:我知道了实验探究的方法。
师:这几位同学上课很认真,归纳得很全面。
大家鼓掌鼓励。
请同学们下
去后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课本P49 1、2题
2、课后小制作:自制哨子
(七)板书设计
九、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特点是把学习权完全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模拟物理知识发现的过程,通过亲历、体验,达到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让学生从一个个具体的、真实的物理图景,感受到物理学的美与物理知识的无处不在,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适应了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