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政治试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三“一模”政治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概况
1、试卷结构
本试卷依据2017年考试说明要求,由33道选择题和4道主观题构成,分值120分,考查四个必修模块及选修的知识点。与高考不同的是本次考试未把时政纳入考试要求。
2、难度、区分度情况
本次试卷相对于去年一模试卷和高考卷难度要大一些,但有一定区分度,部分选择题和主观题难度偏大。试题版面呈现方式灵活多样,除文字材料外,还有图表、漫画等,试题选择的背景材料有时事热点、生活化的事例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试题重点考查主干知识,设问指向明确科学,试题设计灵活多样;重视能力考查。
二.试卷问题分析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总分66分的选择题全区仅为40.2分,偏低,各校在选择题上都有上升的空间。一中达B率与期末考试相比有明显进步,但与四中相比差距不大。华中主观题均分为31.7分,明显超过其它三个学校,发挥了上位学校应有的水平,但在选择题上与其它各校还没有拉开应有的差距,尚需努力。
2、板块分析
(1)选择题各题均分如下:
从统计数据来看,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有第2、3、7、8、12、24、25、26、29、31、32、
33题,主要集中在《经济生活》与《生活与哲学》两个模块,具体错误如下:第2题考查的是商品需求量变化的图表。政策发生变化,应该是用两条线来表示变化。因此应该选C。
第3题参考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抑制“过热现象”,答案应该选择D。
第7题图表题,通过数字比较,答案应该选A。
第8题考查的是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题意表述的是我国资本走出去,而不是引进外资,所以不该选④。
第12题考查的是明确基层群众自治的工作,而不是组织体系的完善,所以答案选D。
第24题题意围绕“文化活动”展开,②强调的是“文化市场”与题意无关,所以答案选A。
第25题考查的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解。这道题也可以通过排除法得到正确答案:①哲学是对现实的概括和总结,属于理性反映;③沟通人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是实践。
第26题考查的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形态的理解。答案应该选A。
第29题这句古语,表达的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所以选A;未看到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所以不选D。
第31题考查的是意识和实践的特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体现了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客观物质性。所以答案选B。
第32题漫画题考查因果联系,但是C选项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这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原理,所以是错误的。
第33题题考查的是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矛盾运动,“登记制度改革”是上层建筑的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现了人民群众在生产中的主体作用。所以答案选C。
(2)主观题
从阅卷情况来看,主观题问题很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审题不清,答题不规范,各模块内容混乱等。各题平均分如下:
从数据统计来看,主观题普遍得分较低,其中突出的有35题第一问、36题第二问、37题第一问,37题第二问,涉《经济生活》《哲学》《国家与国际组织》模块知识。主观题全区平均分26.78分。
第34题第一问围绕文化自信,均分3分,主要错误是在整合答案时有一部分学生答案回不到题目要求上来。建议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多加强学生审题训练,必要时印发一些主观题答案,和学生一起研究答案。
第二问考查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主要错误记录:①基础知识有待加强,特别是对易混知识点应再加重视;②书写不够规范,字迹模糊。建议下一阶段复习中加强对基础知识易混易错的训练,注重各题规范的训练。
第35题考查的是《经济生活》中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
第一问关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和科学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学生对这块知识处于空白状态。建议下一阶段复习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适当了解些国家的宏观调控。
第二问主要错误记录:①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②不会分析材料,无能力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做不到理论和材料的结合;③少部分学生还遗漏第2问:困难和障碍。建议下一阶段复习让学生回归书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适量对学生进行主观题的训练。
第36题考查的是选修有关英国政体和欧盟的知识。
第一问的主要错误记录:①没有明确写出英国的政体;②没写出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内阁由议会中多数党组成;③没有明确写到英国女王的权力是象征性的。
第二问对于欧盟的积极作用,学生没有用《国家和国际组织》专业语言,不少学生用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知识答题。建议下一阶段复习根据时政一年来重大时政,精心设计专题教学。
第37题第一问基础知识识记不清,部分学生分不清各个哲学模块内容;认识论中“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产生不同的认识”的原因解释不清;政治术语使用不规范,且不能有效联系材料或不联系材料。
第二问《政治》《经济》角度不分;不能将书本知识运用到试题中,就事论事;知识运用不熟练,相关考点在答题中有欠缺。建议下一阶段复习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注意主观题解题能力的训练。
第三问学生对哲学的板块模糊;没有认真审题,没有说明经济生活的怎样做同时说明哲学依据,两张皮分开,或是只写到其中一张皮;经济生活中没有抓住“主体”,没有分清“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建议下一阶段复习回归书本,梳理基础知识,让学生对各个板块的只是体系掌握清楚,吃透教材;让学生进行适当训练,掌握审题、解题技巧。
三、通过本次阅卷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追赶进度,忽视基本功训练。
因复习任务较重,时间较紧,为追赶进度,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相对较少,对于易混淆的知识仍有少部分同学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失分。其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形成,中间还需一个实践操作、反复训练的过程。
2、急功近利,轻视以一贯之的习惯培养。
由于训练量少,尤其是主观题的训练量明显不足,导致学生灵活运用能力较差,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审题不严谨。部分学生甚至缺乏认真仔细的审题习惯,拿到题目后往往想当然,凭主观意愿来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