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05036046be1e650e52ea9902.png)
其二、使城镇具有更为集中紧凑的核心
A
B 工业 工业 工业
工业双向布置,城镇单向发展
工业单向布置,城镇单向发展
C
D
工业 工业集中单向布置,双向 A 工 发展;居住区呈弧形发展
工业
工业双向布置,城镇 向双侧发展
工业区
现有居住区
发展居住区
某大型水利枢纽城镇
有 集 中 紧 凑 核 心 的 布 局
2、建制镇按职能划分 3、村镇按国标的层次划分
村庄分:基层村、中心村 集镇分:一般镇、中心镇
三、小城镇规划的编制
1、建制镇的规划编制 总体规划
县城镇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镇域规划 镇区总体布局规划
其 他 建 制 镇 总 规
镇域—指行政建制镇行政管辖的区域范围
镇区—指行政建制镇的建成区
镇区规划图
镇区规划图
近期建设规划图
§6-5
城镇发展和布局中应强调的问题
一、必须充分考虑城镇的发展 1、城镇发展中常出现的问题
A) 按 5 万人规模的城市形态
B) 重新规划按15万人发展方案
2、城镇规划布局的弹性问题
A、第一期 只有区内上、下班交通
工业用地 区内上下班人流
居住用地
区外上下班人流
4
交通运输条件
铁路、公路、机场、码头等城市对外交通设施是否高效服 务城市又同时对城市发展不形成障碍;城市道路系统是否 完整、顺畅、高效、合理
给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煤气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系统 结构、关键设备布局是否合理;高压走廊的走向对城市是 否有影响
5
城市基础设施
6 7 8
城市安全与环境 是否有利于城市抵御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及火灾、 质量 空袭等人为灾害;是否有利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 技术经济指标 城市开发建设的投入产出比例等经济效率是否高效、合理 分期建设与可持 是否有利于城市的分期建设;是否留有足够的进一步发展 续发展 的空间
13第十三章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
![13第十三章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https://img.taocdn.com/s3/m/6863134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7a.png)
第十三章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对城市规划应从学科意义和实践行为的多方面加以把握。
现代城市规划的兴起与公共政策、公共干预密切相关,城市规划暗示为一种当局的行为。
按照现代行政法制的原那么,城市规划行政打点的各项行为都要有法律的授权,并依法施行打点。
法制化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第一节城市规划的行政权力与法制建设一城市规划与行政权力对城市进行规划,实施规划打点,涉及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把握,因此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
城市规划在实践中又暗示为对资源的配置,涉及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涉及资源开发操纵的价值判断和对人们行为的尺度。
所以现代城市规划又是城市社会开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建制。
无论是对城市开展的有意识、有方案的主动行为,还是对无数项开发活动的被动控制,都必然联系到权威的存在及权力的应用。
按法国学者拉卡兹(Jean-Paul Lacaze)的说法“人们可以对城市规划进行更深入的理论阐发,但是为此必需同意将它作为权力行为来研究,以便理清政治打点的决策、意识形态和专业实践经验各个范畴之间的关系〞。
纵不雅世界各国,城市的建设和打点均是城市当局的一项主要本能机能,城市规划无不与行政权力相联系。
二、城市规划行政与立法授权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当局的一项本能机能,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起因和不同的立法授权方式,但是当局的规划行政权力来源于立法授权倒是共同的。
(1)在英国,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当局的本能机能发源于公共卫生和住房政策。
19世纪的工业革命大大开展了出产力,同时也造成了城市人口的急剧堆积,发生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造成了社会不安,甚至动乱,从而迫使当局采纳对策。
为了克服由于人口过密以及不适的卫生条件给城市带来的经济代价和社会政治代价,就必需对市场经济的自发行为以及私人财富权益加以公共干预。
19世纪英国在公共卫生方面的立法就是在这样的布景下发生的。
为了使城市能够达到适当的卫生尺度,处所当局被授权制定和实施处所性的法规。
第七章城市总体布局
![第七章城市总体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c33b151c650e52ea5518987b.png)
(1) 充分重视城乡建设的结合部; (2)促进形成城市社会经济新的增长极; (3) 注重城市地域开发序列的衔接与过渡; 政策。
积极制定和推行行之有效的城市发展策略与建设
二、城市上下部结构协调发展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 2、不能满足需要
3、资金投入不够
4、管理不完善
第五节几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总体布局
1、矿业城市规划布局特点 (1)资源的分布对城市结构起决定作用; (2)交通、用点和用水影响城市总体布局; (3)工业生产特点决定居民点布局形式。
(4)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影响; (5)考虑工农业基本建设;
(6)不同矿产性质和种类的矿业城市在总体布局 上有不同的要求。
带型形态:建成区主体平面形状的长短轴之比大 于4:1,并明显呈单向或双向发展,其子型有U 型、S型等。
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
放射型形态,建成区总平面的主体团块有3个以上
明确的发展方向,这包括指状、星状、花状等子
型。 这些形态的城市多是位于地形较平坦,而对 外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他们沿交通干线自发或 按规划多向多轴地向外延展,形成放射性走廊,
淮南城市总体布局
四、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 P199
1.城市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因素。 2.城市结构是内涵的、抽象的,是城市构成的主体, 分别以经济、社会、用地、资源、基础设施等方 面的系统结构来表现,非物质的构成要素如政策、 体制、机制等也必须予以重视。结构强调事物之 间的联系,也是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
三、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种 种现实矛盾表明:土地资源紧张,农业发展面 临挑战,环境污染全面扩散,生态环境破坏严 重等等现象。许多研究成果揭示了可持续发展 战略、城乡协调发展、区域整体发展和城市经 济、社会、环境、文化综合发展,作为城镇空 间形态组织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重要原则。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3dc45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8.png)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1. 引言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是指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的计划。
一个合理的城市总体布局方案,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城市环境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城市总体布局方案,包括城市功能区划、交通规划、住宅和公共设施布局等方面。
2. 城市功能区划城市功能区划是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以满足不同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一个典型的城市功能区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商业中心区商业中心区是城市的商业活动和服务的核心区域。
在该区域内,集中了大型购物中心、写字楼、餐饮娱乐场所等商业设施。
商业中心区通常位于城市的核心地段,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和商业活动。
2.2. 居住区居住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区域。
该区域通常规划有各类住宅小区,包括公寓、别墅和社区。
居住区需要考虑到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同时还要兼顾绿化和公共设施的配套。
2.3. 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是城市的工业生产和制造业的主要集中区域。
该区域通常具备良好的交通和能源供应条件,有助于吸引企业投资并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工业园区需要规划合理的园区布局和配套设施,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环保性能。
2.4. 文化教育区文化教育区是城市文化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该区域通常规划有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剧院、学校等文化教育设施,以满足居民的学习和娱乐需求。
文化教育区的规划要注重文化和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以及与其他功能区的良好连接。
3.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布局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关系到城市的交通组织、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等方面,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出行体验和城市的交通状况。
3.1. 道路网络城市的道路网络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骨架。
一个合理的道路网络规划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
在城市总体布局方案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的道路密度和类型,以及交通流量的分布和导向性。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模拟题库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模拟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59933ecdda38376baf1faef0.png)
第一章城市与和城市化一、名词解释1.新城市主义2.城市化3.城市化水平4.逆城市化5.再度城市化6.城乡一体化7.城乡二元结构8.可持续发展二、简答题9.城市化进程中的S形曲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0.世界、中国、发展中国家(除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特点。
三、论述11.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前景。
12.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意义。
13.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战略方向。
第二章城市规划理论与编制一、名词解释1.雅典宪章2.霍华德3.马丘比丘宪章4.北京宪章5.城市规划区6.人居环境科学7.城市规划体系8.区域规划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0.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2.分区规划13.修建性详细规划14.控制性详细规划15.近期建设规划16.结构规划17.远景规划18.战略规划二、简答题19.马丘比丘宪章比雅典宪章在思想上的进步。
20.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作用。
三、论述21.对城镇体系规划的现状的发展趋势的见解。
22.简述我国目前法定的规划阶段、主要内容和编制、审批程序。
第三章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一、名词解释1.城市用地2.风玫瑰图3.热岛效应4.逆温层5.城市绿地系统6.绿地指标(三项)7.竖向规划8.工程管线综合9.结构规划二、简答题10.土地使用开发强度的考虑因素。
11.土地适用性评定的考虑因素。
自然条件是土地适用性平地的主要考虑因素。
包括:(1)地质条件:建筑用地、滑坡、崩塌、冲沟、地震、矿藏。
(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3)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象、温度、湿度、湿度与降水。
(4)地形条件:山地、平原、丘陵。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可以分为;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定,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定,城市用地选择及用地条件的综合评定。
1、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定:作用:在调查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基础上,对用地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质量评价,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组织提供科学依据、评定的内容:用地评定将用地分为三类,一类是条件较优越,能适应各种城市建设要求的用地,二类是只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就能适合城市建设的用地,三类是用地不适宜建设的用地,用地评定的结果括图纸和文字说明,2、城市用地建设条件分析:包括现状建设条件,工程准备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的分析,A建设现状条件是指城市现有的各项物质内容的构成条件与数量的状况,包括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是否合理,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是否适应发展,城市用地分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总体布局PPT课件
![城市总体布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99bcafbe1e650e53ea998e.png)
第一节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黄淮学院 城市规划原理PPT 禹明甫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
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主要功能在空 间形态演化中的有机构成,它是研究城市 各项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考虑城市 化的进程、城市及其相关的城市网络、城 镇体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发展中的动态关 系。根据制定的城市发展纲要,在分析城 市用地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将城市各组 成部分按其不同功能要求、不同发展序列, 有机地组合起来,使城市有一个科学、合 理的总体布局。
(1)强化市场作用,实行优胜劣汰; (2)深化企业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 (3)强化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
黄淮学院 城市规划原理PPT 禹明甫
城市总体布局
(三)社会结构的演化
城市居民老龄化、小户家庭和独生 子女增多、社会治安与犯罪率升降、 就业岗位分布与居民迁移意向,外 来人口的集聚与管理、城市不同地 段社会环境的差异、城市更新与社 区网络的保存等都是城市内部结构 调整与完善的内容。
城市的形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社会
、文化现象和过程,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
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环境
因素黄淮学相院 城市互规划作原理P用PT 的综合结果。
禹明甫
城市总体布局
黄淮学院 城市规划原理PPT 禹明甫
城市总体布局
交通阻碍点和控制点
• 3、以下城市是区域的哪种交通节点位置:
– 北京;宜昌;开普敦;夏威夷;徐州;
• 4、城市地理位置的核心是什么位置城?市交通地理位置
• 5、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
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职能,即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 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
《城市总体布局》课件
![《城市总体布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04f1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d.png)
包括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活动的组织、环境景观的打造等 方面,以营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03
CHAPTER
城通需求,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布局,包括 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比例和 走向。
交通流向分析
分析城市交通流量的分布和流向, 确定关键节点和路段,以提高道路 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景观规划方法
通过空间布局、色彩搭配、 文化传承等手段,提升城 市景观的艺术性和文化内 涵。
城市公园规划
公园分类
城市公园根据规模和服务范围可分为社区公园、 区域公园和城市公园等类型。
公园功能
城市公园应具备休闲、娱乐、健身、文化等多种 功能,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公园规划要点
公园规划需考虑地形、水文、植被等自然条件, 同时结合历史文化元素,创造宜人的游憩空间。
城市总体布局应突出城市特色和个性, 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和风貌。
注重可持续发展
城市总体布局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合 理规划城市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社 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
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环境条件是影响城市总体布局的重要 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
社会经济条件是影响城市总体布局的关键 因素,包括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经济发 展水平等。
技术条件
政策法规
技术条件是影响城市总体布局的重要因素 之一,包括交通、通讯、市政基础设施等 技术手段的发展水平。
政策法规是影响城市总体布局的重要因素 之一,包括土地利用政策、城市规划法规 、环境保护法规等。
02
CHAPTER
城市功能分区
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的原则
居住区规划应遵循合理布局、节 约土地、综合开发和配套建设的 原则,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高 居住环境质量。
城市规划行政与法制
![城市规划行政与法制](https://img.taocdn.com/s3/m/4fa7256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0.png)
城市规划行政与法制简介城市规划行政与法制是指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行政操作与法律法规的关系。
城市规划行政与法制的目的在于保障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行政和法制的关系、城市规划行政的职责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城市规划行政与法制的关系城市规划行政与法制是紧密相关的。
城市规划行政是指通过政府行政机关的组织、管理和监管,对城市规划进行具体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而城市规划行政的实施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
换句话说,城市规划行政法律法规的存在和实施是城市规划行政工作的基础,而城市规划行政的实施也会反过来推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调整。
城市规划行政与法制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调整城市规划行政工作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
因此,城市规划行政的实施推动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调整。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针对土地使用、建筑高度、用地类型等方面的规定,需要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调整。
这样可以为城市规划行政提供明确的依据,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2. 行政许可和监管城市规划行政的实施需要进行行政许可和监管工作。
行政许可是指政府依法对申请人提出的特定事项进行审批,并作出符合法律法规的决定。
在城市规划行政中,行政许可的范围包括建筑规划许可、土地使用许可等。
而行政监管是指政府对已经批准的事项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合法性和规范性。
行政许可和监管工作的实施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其公正、公开和透明。
3. 争议解决和法律诉讼在城市规划行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争议和纠纷。
这时候法律法规起到了调解和解决纠纷的作用。
例如,当市民对某个城市规划项目存在异议时,可以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合法的申诉和诉讼,通过法律的手段解决争议。
这样可以保障市民的权益,同时也加强了城市规划行政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城市规划行政的职责城市规划行政的职责是指政府行政机关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所承担的具体任务和工作。
城镇总体布局
![城镇总体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4f67381b14791711cc791787.png)
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布局
长途客运站
火车站
图中铁路,长途车站,火车站、码头、过境干道布局是否 合理?为什么?
铁路、
铁路应尽量避免分割城市或穿越市中心(影响城市发展;干 扰市内交通,噪声污染等) 铁路用地应选择在不易被山洪雨雪沙土淹没的地段 车站一般布局在边缘,与市区有便捷的交通
车站
(汽车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要和城市中心有便捷的交通联 系) 汽车客运站和客运码头最好靠近火车站,客运站尽可能靠近主要 居民区 货运站与工业区和仓储相临 过境公路一般不直接穿越市区(避免影响城市交通 和环境污染)
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
④工业区与城区的关系既要方便生产,也要方便生活
⑤注重工业的集聚效应和互补效益
最小风频的 上风向。
N
远离 水源 及河 流的 上游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1.下列工业区和居住区布局不合理的是(
D)
2.下图若为印度半岛某地的工业布局,合理的是
A
工业区
医院
停车场
市政仓库
幼儿园
农业区 位因素
气候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光热条件: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 水分:水田、旱地、灌溉农业 农业的垂直分异; 山地丘陵:牧业或林果业; 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土壤的酸碱性、肥力、质地及土层的 厚度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 性因素
举例
自 然 条 件
地形
自 然 条 件
土壤
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与农业生产
五、商业区布局
图中百货商场、批发市场和早点店布是否合理?为什么? 图中商业服务区和文娱场所布局在一起是否合理?为什么?
以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为原则 一般布局在市区中心区消费人群多的地方,及城市的街角路 口交通通达度好的地方 一些大型批发市场往往布局在城郊干线附近尤其是高速出口附近 小区级商业中心一般布局在居民区附近以方便日常消费为主
第七章 城市总体布局
![第七章 城市总体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41720a0c10a6f524ccbf85a9.png)
第七章城市总体布局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
城市总体布局是通过城市主要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表现出来的。
对于城市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存在的问题、自然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分析、城市中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规律的研究(包括各项用地的功能组织)、市政工程设施的配置以及城市艺术风貌的探求,都要涉及到城市的总体布局,而对这些问题研究的结果,最后又都要体现在城市的总体布局中。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它是一项为城市长远合理发展奠定基础的全局性工作。
它是在城市发展纲要基本明确的条件下,在城市用地评定的基础上,对城市各组成部分进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
城市总体布局要力求科学、合理,要切实掌握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按照城市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城市发展做出足够的预见。
它既要为城市远期发展做出全盘考虑,又要合理地安排近期各项建设。
科学合理的城市总体布局将会促进城市建设的有序性和带来经营管理的经济性。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环境综合发展而形成的。
通过城市建设的实践,得到检验,发现问题,修改完善,充实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规划布局也是不断发展的。
例如社会改革和政策实施的积极作用、科学技术发展及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的改进与提高、新资源的发现与利用、能源结构的改变与完善等等因素,都会对城市未来的布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第一节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主要功能在空间形态演化中的有机构成,它是研究城市各项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考虑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及其相关的城市网络、城镇体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发展中的动态关系。
根据制定的城市发展纲要,在分析城市用地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将城市各组成部分按其不同功能要求、不同发展序列,有机地组合起来,使城市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布局。
城市规划第七章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规划第七章城市总体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a82b09ea19e8b8f67c1cb9aa.png)
7.1.3 城市结构 (1)城市布局与城市结构 由于城市功能而产生的各种地区(面状要素)、 核心(点状要素)、主要交通通道(线装要素) 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了通常被称之为城市结 构的城市形态的构架。
7.1.3 城市结构 (2)城市结构理论 • 城市土地里利用三模式:同心圆、扇形、 多核心
7.1.3 城市结构 (3)城市结构类型
第七章
城市总体布局
7.1城市的构成要素与城市布局 7.2城市总体布局的外部条件与内部功能 7.3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7.1城市的构成要素与城市布局
• 7.1.1研究城市总体布局的意义 • 研究城市总体布局的根本意义在于城市的 主要结构与布局一旦形成难以改变,如果 改变则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 在城市以规模的外延为主要发展特征的时 期,对城市规划工作至关重要。
巴黎交通布局
道路交通规划图
道 路 交 通 规 划 图
7.1.2城市的构成要素与系统 (3)城市开敞空间系统 城市中的大小公园、各种绿地、水面、广场、 林荫道构成了城市的开敞空间系统
7.1.2城市的构成要素与系统 (4)城市构成要素间的关系 各类要素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一个维持城市整 体运转的整体; 注意实现各个构成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协调和 统一,实现整体最优的目标。
中世纪的巴黎
在罗马营寨城的基础上发 展而来的。罗马城堡当时 建立在塞纳河渡口的一个 小岛上,即城岛。在中世 纪几次扩到了城墙。 街道狭窄而曲折。 市民房屋大多为木构,沿 街建造,十分拥挤。 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工程是 在这时期进行的。
亨利四世期间,巴黎 建起城墙、道路、给排水 系统以及一系列广场(如 皇家广场、法兰西广场), 并扩建了卢浮宫。 路易十四执政的绝对君 权鼎盛时期,城市中包括 卢浮宫改造在内的城市建 筑、广场(如旺道姆广场、 胜利广场等)、林荫道 (香榭里大街)的建设与 郊外凡尔赛宫的兴建均体 现了君权的强大和建设、 改造城市的能力。 路易十五时期建了协和 广场。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b535d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0.png)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合理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达到资源有效利用、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的目标。
本文将就城市总体布局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一、总体概述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是城市规划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对城市的地理、环境、经济、人口等因素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城市布局方案。
该方案包括城市的用地分配、交通规划、公共设施、生态保护等重要内容,旨在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城市用地分配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合理的用地分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中,需要明确指出城市的不同用途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区等。
合理的用地分配能够提高城市的功能性,使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域得到有效发展。
三、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总体布局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布局对于减轻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总体布局方案中,需要明确指出主干道、支线道路和次要道路的设置,同时兼顾公共交通和私家车出行需求,提高城市的交通可达性和交通网络的承载能力。
四、公共设施公共设施是城市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合理规划和布局公共设施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中,需要明确规划和布局学校、医院、公园、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同时,还需考虑公共设施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确保公共设施的普惠性和可持续发展。
五、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总体布局方案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需要合理规划和布局绿地、水系、森林等生态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同时,还需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六、社区规划社区规划是城市总体布局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规划和布局社区能够提高社区的居住品质和社区居民的幸福感。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中,应考虑社区的用地分配、交通规划、公共设施等方面,提供舒适、宜居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城市总体布局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fad5ea7d1f34693daef3e54.png)
案例:长春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总结
现状城市空间布局:单中心、紧密团状。
1.较好的方面
用地增长速度快,发展主导方向基本显现(西南、东南); 中心城区景观风貌保持的较为良好;
2.不足的方面
长春的空间发展“单中心”的现象较为严重;分区中心的疏解 作用较差; 道路网络“环状效应” 不断强化(摊大饼); 城市发展缺乏延展性(如高速公路出口); 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如宽城发展滞后);
比较项目 1.占用农田 方案Ⅰ 占用良田较多
污染工业企业
2.居住用地组织 集中在铁路以南紧 凑发展
3.有害工业与居 有害工业布置在铁 住区关系 路以北,对居住 区污染小
5.与旧城的关系 关系尚好 6.远期发展 如继续向西发展, 势必将城区延伸 过长
方案Ⅰ
莫斯科城市总体规划
12
1.2 城市总体布局的模式
二、分散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因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或交通干道的分割,形 成若干分片或分组,就近生产组织生活的布局形式。 布局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 运营成本较高。 大城市应当以分散式布局为主。
13
1.2 城市总体布局的模式
57
城市用地发展的时序分析
远期用地扩展
该阶段是城市结构基本形成的阶段。由于用地限制,在此 阶段城市空间扩展应是有步骤地开发城市建设用地 (向北扩 展、向东北轴向扩展),最终形成合理的城市结构。
近期扩展 近期扩展 远期扩展 远期扩展
58
城市用地发展的时序分析
远景用地扩展
在城市发展的远景,城市经济实力已经较高,城市结构已成 形,城市特色初步形成,但城市扩展空间开始受到一定限制。 此时的城市有实力也有必要跨江发展(向南挺进),形成 “一河两岸”的城市风貌。
城镇总体布局
![城镇总体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6b2efb1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5.png)
位运费越低。
交通运输因素
第4页/共18页
三、城市对外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的对外交通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水运和空 运四种运输方式。 1、铁路: ①铁路用地避免穿越地质灾害多的地段。 ②铁路线路应尽量避免分割城市或穿越市中心区, 以免影响城市的发展。 ③客运站与居住区和城市中心要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④与居民生活关系不大的铁路设施,如编组站、货场等应 远离居住区,以免对居住区造成干扰。
多布局在城镇的 等生产部门 输条件。
近郊附近
交通运输因素
一般性的大田作 物则布局在
远郊区
大田蔬菜 、水果、 苗木和传 统畜牧业
大田作物农业单位面积产值较低,所需面 积较大,地租占生产成本比例较大。在远 郊区,土地价格较低,土地面积较大。
地价因素
农产品的保鲜要求较低,不易腐烂变质,
可以远距离运输。并且运输距离越远,单
第16页/共18页
第17页/共1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8页/共18页
一、工业布局
自然因素
素影 响 因 社会经济因素
能源 原料 土地 水源 市场 交通 劳动 力 技术
环境因素
风向 水源 距居民区 的远近
第1页/共18页
城镇规划时,工业布局的一般原则 是:
1、比较大的工业区要布置在城市的外围,并与城市保 持一定的距离。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城区的 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 2、比较小的工业企业,污染程度也比较轻的,可布局 在城区边缘,但以不对城市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为前 提。 3、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立绿化隔离带,隔离带的 宽度视工业区对居住区的干扰状况而定。污染严重或 干扰程度大的,隔离带要宽一些;污染较轻或干扰程 度小的,隔离带可窄一些。 4、注重工业企业的集聚效益和互补效益,工业区必须 达到足够大的规模,以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 5、工业区与城区的关系是“若即若离”,也就是说, 应当方便生产,也要方第2便页/共生18活页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城市功能、结构、形态的关系
❖ 城市功能是主导的、本质的、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因素。
❖ 城市结构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内涵的、抽象 的,是城市构成的主体。
❖ 城市形态是表象的,是构成城市所表现的发展着 的空间形态的特征。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3.城市形态
❖ 城市形态是“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 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 城市形态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形式。 ❖ 通常指城市建成区的平面形状、内部功能结
构和道路系统的结构与形态。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缺点: ❖ 易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集聚。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 城市形态是城市集聚地产生、成长、形式、结构、 功能和发展的综合反映。
❖ 城市形态取决于城市规模、城市用地地形等自然 条件、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和道路网结构等因素。
❖ 通过城市形态的研究,可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 比较探讨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律,解释城市发展中 的多种现象,并预测城市未来发展。
第一节 城市功能、结构 和形态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布局是在城市发展纲要基本明确, 以及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下, 在城市用地评定的基础上,对城市各组成部分 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有 机联系。
城市总体布局是通过主要用地组成的不同 形态表现出来的。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第一节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 城市形态结构的研究及其理论的形成主要是 对过去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形态结 构的归纳和总结。
❖ 城市总体布局是对某个特定城市未来形态结 构的研究、预测直至最终确定。
❖ 二者是总结过去与预测未来的关系,是类 型化归纳与个体应用的关系。
格里芬人工湖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战争纪念馆—议会大厦的主轴线
三、城市平面形态类型 (城市总体布局形式)
1.集中式城市总体布局网格状环Fra bibliotek放射状包括
星状(枝状)
带状(线状)
环状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2.分散式城市总体布局
包括
组团式 星座式(母城和卫星城模式) 城镇组群式(散点式)
总体布局
2. 城市结构
❖ 城市结构是构成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主 要要素在一定时间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与 相互制约的关系。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 城市结构是城市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是城市经 济、社会、环境及空间各组成部分的高度概括, 是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抽象写照。(P196)
❖ 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 用的形式和方式。
城市形态的三个层次
❖ 第一层次:宏观区域内城镇群的分布形态; ❖ 第二层次:城市的外部空间形态,即城市的
平面型式和立面形态; ❖ 第三层次:城市内部的分区形态。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城市形态研究的主要内容
❖ ①城市由村落—镇—小城市—中等城 市—大城市的自然渐变规律;
❖ ②城市内部形态; ❖ ③城市形态演化规律。
显著的、集中的中心区。 ❖ 适于汽车交通的发展,不适于地形复杂地区。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2)环形放射状
优点: ❖ 城市由放射形和环形的道路网组成,城市交通的
通达性较好; ❖ 有着很强的向心紧凑发展的趋势,有高密度的、
具有展示性的富有生命力的市中心。 ❖ 易于组织城市的轴线系统和景观。
关键问题: ❖ 规划布局要有弹性,为远期的合理发展留
有余地。 ❖ ——应避免近期虽然紧凑.但远期城市用
地功能却有所混杂和干扰的现象。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1)网格状
❖ 形态规整,由相互垂直道路网构成。 ❖ 易于各类建筑物的布置,但易导致布局上的单
调性。 ❖ 适合于城市向各个方向上扩展,但不易于形成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城市结构的内容: ✓ 经济结构; ✓ 社会结构; ✓ 政治结构; ✓ 空间结构等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 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空 间上的投影。
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在土地使用上的反映。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 1912年,澳洲政府在全世界范围内征集新都 设计方案,美国建筑师沃尔特·贝理·格里芬的 “花园城市”方案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 堪培拉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人口32万,其 中28%的人口是联邦政府的工作人员。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
堪 培 拉 可 生 长 的 城 市 结 构 布 局
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城市功能的变化是结构变化的先导,而城市结
构的调整必然促使城市功能的转换。
结构与形态的关系: ❖ ①隐性、理性的结构指导着显性、形象的形态构
成,而形态构成则反映了城市结构思想。 ❖ ②结构的活性(应变力)与形态的弹性(伸缩力)
又有着关联。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 堪培拉建于1927年,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都市 之一,也是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齐名的,世 界上仅有的两个人工规划的首都城市之一。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一、 概念介绍
❖ 1.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质特征,是城市系 统对外部环境的作用和秩序。
城市功能是多元化的: 综合服务功能 社会再生产功能 组织管理、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功能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 城市功能的多元化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 是城市功能的多城市元规划化的行的政与条法制件第七。章城市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1.集中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就是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 中连片布置。
优点: ❖ 城市用地紧凑; ❖ 便于集中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 ❖ 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
便居民生活。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七章城市 总体布局
缺点: ❖ 近期和远期的关系不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