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重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80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趋势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这一新的教育概念。教科文组织指出:从广义上说,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创造性思维的个体。创业教育对于培养个人的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与技能以及组织管理的能力非常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把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到与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把“创业创新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也就是说创业创新教育注重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和目前的学科性以及职业性教育的同等地位,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意识的人,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正式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核心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开发和提高的教育,目的是实现毕业生能够成功走向社会,培养其形成更强的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本领以及更强的社会适应力。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延伸和深入,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宣言》),指明了当代大学生要成为岗位创造者,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还为其他人提供就业机会。我们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M ichael Portor)提出的,是关于国家竞争发展的理论)。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求,大学生作为最具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的社会群体,是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最为积极活跃的因素,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力度,借鉴欧美诸国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确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

与国外中小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推动创业教育的繁荣不同,中国创业教育最主要的源动力来自于社会发展所必须解决的就业问题,这种功利化的目标使创业教育被简单地理解为如何引导学生创办企业,如何通过创业教育来造就一批又一批企业家,从而减轻来自就业方面的压力;各高校也将创业教育视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中也普遍存在着“创业主要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的片面认识。而美国百森商学院(Babsoneollege)蒂蒙斯(JeffeyA.Timmons)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不同于社会上以解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也不是一种“企业家速成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应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并不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去创业,培养创新性人才、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更多的大学生在未来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具备独立发展与抗击风险的能力才是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创业意识的激发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动力。良好的创业意识是大学生能动地掌握创业知识并具有创业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就应该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的竞争意识和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高校要以开展创业教育为切入点,不断推进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把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内化到学生人格中去,着重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也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业教育中,还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缜密性、外向性等心理品质,鼓励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环境及社会生活、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重构

王贤芳,孟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开展创业教育,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并不健全。为促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用发展的眼光,从确立科学的理念、完善保障机制、加快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推进实施体验式教学、加强创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重新审视和构建我国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创业教育;体系;重构;创业意识;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18-03

【教改创新】

二、完善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主要体现在:高校创业教育政策多停留在鼓励和号召的层面,无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无具体的执行办法和措施,从而导致高校创业教育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各级政府未设立专门的主管机构,多数高校也未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只是把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把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挂靠在就业指导中心、学工部或团委等机构来实施;创业教育主要经费来源为政府设立的创业教育基金和高校自筹资金,数量非常有限,且政府的基金多用于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扶持,而高校自筹资金仅能用于维持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等学生参与的科技创新活动。创业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首先是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法律制度,要尽快制定出台规范高校创业教育及其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具体的实施细则,切实增强高校创业教育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持续性,从根本上保障高校创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其次是要建立健全创业教育网络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专门的创业管理服务机构,制定和实施政府的创业规划并提供政策支持,切实加强对创业及创业教育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各高校均应成立相应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对创业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研究、科学规划、有效组织和管理,切实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同时,还应建立政府、高校和社会之间有效沟通协作机制,积极吸引外部力量参与,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包括各种科技园和创业成果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创业培训机构和创业者协会等,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网络体系。再次是要逐步实现创业教育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创业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教育,这需要实践的参与、制度环境建设、教师培训等,而这些创业教育的软硬件建设都需要成本的投入。针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资金来源单一且总量有限的现实,除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投入外,各高校应积极拓展资金来源的渠道,如积极争取各类创业成功人士和广大校友的投资和捐助,进一步加强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加大与社会公益性基金会或创业者组织的联系,广泛争取各类资金支持,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

三、加快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进程

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设置明显滞后。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师资数量有限,而其中既有先进的理念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学者型企业家”或“企业家型学者”尤其缺乏,多数是“半路出家”或兼职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相关的理论知识培训,或没有创业实践经验。此外,我国只有极少数知名高校或创业教育试点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而在少数已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中,创业教育仍是一种按照课程内的知识和系统逻辑进行阐述的适应性、守成性的教育,缺少开创性、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教师是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力军,要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快速发展,必须要建立一支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化、正规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针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严重缺乏的现实,必须要加快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具体的措施包括:在有条件的高校或研究机构设立创业学专业或创业研究中心,专门培养未来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专门培训,将校内培训、校际交流、专家指导、学习研讨和相关资格认证相结合,帮助创业教育教师尽快系统全面地掌握创业教育理论知识;鼓励和选派有创业兴趣和热情的教师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积累创业经验,丰富课堂案例教学的内容;吸收社会上一些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特别是聘请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创业教育的客座教授,充实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经验,深入研究创业教育的规律、方法和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的思路及措施等。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符合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要基本涵盖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创业教育课程不仅要传授创业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授经营管理和创业相关综合知识;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增强创业能力。具体而言,创业教育的课程应涉及创业意识类、创业知识类、创业能力类、创业心理素质类、创业实务操作等各个方面。与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相适应,还应注重加强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尽快编辑出版符合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需要的系列教材,为扎实开展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施体验式教学

就教学方式而言,当前多数高校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仍停留在举办创业指导讲座、创业知识培训或者聘请专业教师指导参赛学生写作创业计划书等,多为短期的或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新形势下,加快高校创业教育,应大力推进实施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方式强调从创业教育的理念出发,注重教师、学生与教学媒介等因素的整合,有利于形成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和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创业教育环境。在这种整合中,教学变成了各种教学要素之间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课堂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型的“教学生态环境”。欧美国家在设计创业教育教学内容时,多是以现实创业环境状况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自始至终贯彻体验式教学的精神,引导学生模拟或参与创业实践,帮助学生从教学和实践中体验创业理念、理解创业规律、激发创业热情、培养创业能力。创业演练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形式。通过创业演练,可以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初尝创业活动的酸甜苦辣,在经过一番演练后,去找到最合适自己才能发挥的创业方向与目标,为今后全身投入创业实践奠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高校应切实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和成果孵化基地建设,通过校企联合的模式,广泛搭建学生创业平

【教改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