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效的让小朋友安静下来的办法
宝宝受惊吓小偏方
![宝宝受惊吓小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dd493390a2161479171128fc.png)
一定是贴着皮肤戴才有效,不能让孩子拿到嘴里咬(朱砂有毒),洗澡时除下,佩戴时间不能超过一周。
一周后除下放好,等需要时再佩戴一周。
时间间隔至少一周。
原理:
让朱砂的药有时科学都无法解释的事情。
需要的朋友可以借用。
症状:
晚上莫名其妙的哭闹或者反复发烧\精神萎靡.请大家首先相信科学,不能停止医院治疗,呵呵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迷信一下,反正也没有什么坏处方法一:
将鸡蛋煮熟后'把蛋黄取掉'把硬币大小的老白银塞进蛋白里'然后用纱布包着鸡蛋'乘热从孩子的头到脚磨一磨.奇怪的是'如果孩子受了惊吓'一会拿出来的白银是绿黑色的'如果孩子火气大'拿出来的白银是红色的.方法真的很有用,我小时候父母用过。
我的小侄女也用过。
老白银,就是足银啦。
比如说以前的银戒指、银币什么的!晚上孩子睡熟后,关灯.点一根香,叫着他的名字,说回来吧,回来吧,多叫几遍,等香燃尽后再开灯.试试看,很灵----以下内容完全是自已平时积累所写,若有错和不信的妈妈绕过,也别骂我,我发此文完全是应一些妈妈的要求而发。
每念完一次从碗里拿出一点米,念完三次以后把碗拿掉,用手帕把米扎紧给她当枕头,从碗里拿出的米把他撒在猫狗身上就可以了,呵呵,我是我妈妈教我的,我女儿小时候我也经常这样念的,LZ可以试试看如果真的是受到惊吓,试试这个吧,把山茱萸弄碎,用蛋青和上面粉,弄成5份面饼,在手腕,肚脐和脚心绑好,过一夜,如果面团变黑就是确实受惊了,变黑就好了,农村的土方子,管用的。
晚上等宝宝睡着的时候,用一个小袋子装上茶叶和米,妈妈抱着宝宝,把小袋子放在宝宝身上,走到家门口(有些是抱到路口的),妈妈一只脚在门里,一只脚在门外,然后轻轻的叫:
幼儿园老师管理课堂纪律16招
![幼儿园老师管理课堂纪律16招](https://img.taocdn.com/s3/m/1371392bd15abe23492f4de0.png)
1、课堂活动30分钟要求幼儿能做到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手放背后,脚并扰。
抬头挺胸。
良好的坐姿可以保护幼儿完美的体形。
2、发言要举手老师提问时,要做到举手发言,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踊跃发言。
3、铃鼓的作用告诉幼儿,当老师手里的铃鼓摇响,每个小朋友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要停下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拍手:拍手,拍拍手,拍拍小手(老师)坐坐好(幼儿齐声说)之后所有幼儿齐刷刷手放背后,脚并拢,抬头挺胸。
纪律整齐之后就可以上课了。
4、有节奏的拍手譬如:谁的小手拍的响(老师)我的小手拍的响(幼儿)谁的小手藏背后(老师)我的小手藏背后(幼儿)在之后所有小朋友都坐好了,小嘴巴( 老师)不讲话(幼儿)5、如果孩子上课吵闹如有幼儿上课中途有讲话。
做小动作,可用:小嘴巴,不讲话。
小眼睛,看黑板。
头抬高,脚并拢。
小手放背后,我就放背后。
或在不安静的时候,说:一二三,坐坐好。
三二一,最安静。
谁最乖,我最乖。
谁坐的最最好,我坐的最最好。
6、关于手势的动作把手放嘴边,从左往右拉,表示爱说话的小朋友要把嘴巴的拉链拉上。
老师的双手拍两下快速放背后,手没有背后的小朋友马上也要放背后。
右手指指着左手掌心表示安静下来。
举手的动作:右手竖起,左手放在右手的肘关节处。
请小朋友站起来回答问题,右手掌心向上从下往上抬手。
请小朋友坐下掌心向下手往下摆。
7、课堂鼓励小朋友的方式棒棒棒,你最棒。
棒棒棒,你最棒!耶。
(右手做出剪刀状)。
我表扬(老师)表扬谁(幼儿)表扬xxx坐的最好(老师) 。
xxx是乖宝宝(幼儿)谁最棒(老师)我最棒(幼儿)谁最乖(老师)我最乖(幼儿)谁是老师的乖宝宝。
我们都是老师的乖宝宝。
(表扬时竖起大拇指,幼儿感觉到优越感)8、课堂批评的方式水萝卜,水萝卜,切切切。
包饺子,包饺子。
捏捏捏。
好孩子好孩子顶呱呱。
坏孩子坏孩子就是他。
(幼儿齐声说完之后。
所有人都用手指指着他)这招非常的有效。
因为每个幼儿都不想当坏孩子,只对个别幼儿使用,如果幼儿干坏事情或不认真,用你的双眼和幼儿的双眼对视,脸上的表情要严肃,千万不能笑。
五分钟的课间休息攻略
![五分钟的课间休息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0a03661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5.png)
五分钟的课间休息攻略
五分钟的课间休息虽然时间有限,但你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选择适合的活动,让这段时间更有效地放松和恢复精力。
以下是五分钟课间休息的攻略:
1. 深呼吸放松: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或站着,进行深呼吸练习。
深呼吸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放松身心,增加氧气供应,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
2. 轻松伸展: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如转动脖子、转动肩膀、弯曲腰部等。
这些伸展动作可以缓解长时间坐姿或固定姿势带来的身体不适,促进血液循环。
3. 眼保健操:长时间盯着书本或屏幕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做一些眼保健操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和干涩感。
比如闭上眼睛,眼球上下左右转动,或用手掌轻轻揉搓眼睛。
4. 快速走动:如果有条件,可以利用五分钟时间到室外散步或快走。
新鲜空气和轻快的步伐可以让你放松身心,消除疲劳。
5. 聊天交流:找一个朋友或同学聊聊天,交流一下心情和近况。
良好的社交关系和愉快的交流有助于减轻学习压力和释放情绪。
6. 听音乐:听一首轻松愉悦的音乐,也是放松的好方法。
音乐可以改变心情,让你在短时间内得到愉悦和放松。
7. 小游戏:进行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游戏,如解迷题、拼图、数独等。
这些小游戏可以调剂学习状态,让你在短暂的休息中得到放松和娱乐。
8. 喝水:保持水分摄入也很重要。
喝一杯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有助于提神醒脑。
最重要的是,在这五分钟的课间休息中,要尽量让自己远离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让大脑得到真正的休息。
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休息方式,让你的课间休息更加愉快和有效。
班主任上课前如何使学生快速保持安静
![班主任上课前如何使学生快速保持安静](https://img.taocdn.com/s3/m/e510fdc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b.png)
班主任上课前如何使学生快速保持安静
班主任上课前想要使学生快速保持安静,确实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
以下是从三个方面提出的建议:
提前三分钟提示学生入室即静
在上课前三分钟,班主任可以站在教室门口,用目光示意学生陆续进入教室,并暗示他们保持安静。
这种无声的交流方式既能够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又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即将上课,应该保持安静。
在教室内部设置“静”字标志或者轻声播放轻音乐,通过环境暗示来提醒学生保持安静。
这种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入室即静的习惯。
对于个别难以安静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在课前与他们进行简短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或困扰,并引导他们意识到保持安静的重要性。
提前两分钟提示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在上课前两分钟,班主任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或者班级微信群等方式,提醒学生将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品准备好,并摆放在桌面上。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上课时因为找不到学习用品而分心。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他们对即将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
— 1 —
进入学习状态,还能够让班主任对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提前一分钟进行课堂学习任务布置
在上课前一分钟,班主任可以简要地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方向。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课堂导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思考。
— 2 —。
幼儿午睡难题如何轻松应对
![幼儿午睡难题如何轻松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17b9a91f7fd5360cba1adb83.png)
幼儿午睡难题如何轻松应对午睡是个令许多幼儿教师头疼的问题。
午睡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幼儿来讲十分重要,午睡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体健康。
在幼儿园,为了帮助孩子养成按时午睡的习惯,许多教师尝试多种办法,不乏很多奇思妙想。
本期特编发一组一线教师的文章,与读者分享。
多措并举让孩子喜欢午睡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睡眠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从医学保健的角度分析,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
如何让幼儿上床后尽快安静入睡,我尝试运用了多种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组织合理的睡前活动,培养幼儿午睡兴趣。
幼儿园午餐至午睡前这段时间往往是被忽略的环节,我们在指导午睡活动中本着“以静为主,动静交替”的原则,既避免强烈运动,又不让幼儿静等。
在我们农村,由于家长没有养成孩子良好的午睡习惯,幼儿往往惧怕午睡。
因此,教师组织睡前活动可以很好地稳定和安定幼儿的情绪。
幼儿午餐后,教师可组织孩子围坐在一起,收听录音故事,还可以准备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乐曲和歌曲,不仅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还可以使幼儿保持安定的情绪,为午睡做好准备。
为了提高幼儿对午睡的兴趣,我教幼儿学习了一些好听的儿歌,如儿歌《午睡》:“树上的小鸟静悄悄,花园里的小花微微笑,鱼缸里的鱼儿睁大眼,看着小朋友来睡觉,脱下衣服叠整齐,脚上的鞋轻轻摆放好,轻轻的盖上小花被,舒舒服服地睡着了。
”教师通过组织合理的睡前活动,愉悦他们的身心,让幼儿情绪稳定,让他们喜欢午睡。
创设优良的午睡环境,提高睡眠质量。
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利于幼儿午睡。
新鲜的空气能安抚神经让幼儿有更恬静的睡眠。
为保证寝室的空气质量,无论寒暑,我们每天坚持定时通风。
适宜的光线能提高幼儿的午睡速度。
幼儿午睡时要拉好窗帘,保持卧室光线适宜,让幼儿在柔和的环境中睡得又香又甜。
及时更换、晾晒床上用品能提高孩子睡眠质量。
保育员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天气为幼儿适时增减更换睡垫和被子。
例如:夏季天气炎热,要为幼儿准备凉席;冬季气候寒冷,一有机会保育员便把被子拿到太阳下晒晒。
小班游戏教案《木头人》附反思(精选)
![小班游戏教案《木头人》附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aad94b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4.png)
小班游戏教案《木头人》附反思(精选)游戏目标:1.锻炼小朋友的习惯以及听力。
2.让小朋友体验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1.在室外选择较平整的场地。
2.儿歌一首。
游戏过程:1.准备活动教师直接告诉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你们知道木头人是怎么样的吗?多请一些小朋友回答。
教师继续讲道:游戏里这首好听的儿歌里面也有一个木头人,你们听听这个木头人是怎么样的?你们认真、仔细听哦。
教师展示一遍儿歌,“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动了就是小蜜蜂。
”老师儿歌念完了,那小朋友们现在知道儿歌里的木头人是怎么样了吗?(全班回答即可)2.开始游戏首先,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教师在一旁念儿歌,小朋友在结束儿歌的时候要停止不动,动了小朋友要接受惩罚,停止一次游戏。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做的很好,那我们给自己鼓鼓掌。
那我们下次把这个好玩的木头人游戏跟自己的朋友一起玩,好不好?游戏结束。
注意事项:儿歌学习不要求背诵,只需小朋友天听懂即可;注意游戏中的安全。
活动反思:整个游戏比较简单,主要以学习儿歌和遵守游戏规则两项基本任务,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通过活动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经验。
第一点,维持纪律的技巧。
活动中有小朋友不听指令,独自玩乐。
发出很嘈杂的声音。
这时候我指着吵闹的小朋友叫他们不要再吵闹,可效果不是很明显。
游戏结束后,王老师对我这个事情做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你可以表扬乖乖站好的小朋友,然后说“其他小朋友像他们学习!”这样可能更能让小朋友安静下来。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也试用了老师的方法,果不其然,效果很显著。
第二点,表演结合儿歌的形式。
在游戏的儿歌教学小环节上我只用好听的语言把儿歌给小朋友念了几遍,发现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不是很大。
回去后,我反思了一下,想到了一个可以改进的地方,我可以一边念儿歌一边配着表演展示儿歌,这样小朋友才能回忆出儿歌的内容。
我想,这也可以运用到日常的语言活动领域。
设计意某某某:小班幼儿刚来幼儿园,有的孩子口齿不清,还有的孩子缺乏集体意识,不懂倾听,不理解规则。
幼儿园午休趣事大观:小朋友午睡不睡觉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午休趣事大观:小朋友午睡不睡觉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afad6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b.png)
幼儿园午休是孩子们一天中的重要休息时间,然而,有些小朋友在午睡时间却并不安分,不愿意午睡,甚至有些孩子会打扰其他孩子。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幼儿园午休中小朋友午睡不睡觉的情况,探讨其中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1. 不愿意午睡的原因幼儿园的午休时间通常安排在中午,这个时候孩子经常还处于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状态,不愿意安静地躺下来午睡。
另外,有些孩子可能在家里没有午睡的习惯,导致在幼儿园不愿意午睡。
还有些孩子可能因为生活习惯的影响,比如晚上睡得太晚,导致在白天不需要午睡。
2. 打扰其他孩子的情况有些小朋友在午休时间不睡觉,不但不安静地躺在床上,还会走来走去,或者跟其他小朋友说笑闹玩,导致其他孩子无法安心午睡。
3. 解决办法针对小朋友不愿意午睡的原因,可以从家长督促孩子养成午睡的好习惯开始,比如适当调整晚上睡觉时间,制定固定的午休时间等。
幼儿园老师和保育员也可以通过一些安抚的方式,比如给小朋友讲故事、放轻音乐,帮助他们尽快安静下来并进入睡眠状态。
对于打扰其他孩子的情况,老师可以及时制止并引导这些孩子安静下来,让其他孩子可以安心午睡。
总结回顾:通过对幼儿园午休不愿意午睡和打扰其他孩子的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午睡习惯,也需要老师的耐心和细心指导,让孩子在午休时间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对于每个小朋友来说,午休时间是很重要的,能够保证他们在下午有更好的学习状态和精力。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孩子的午休时间是需要重视的,而孩子是否愿意午睡和是否安静地午睡是衡量一个孩子的规律作息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
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午睡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我们也应该重视孩子在幼儿园的行为习惯,教育他们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在午休时间给其他小朋友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这样不仅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课堂安静小妙招
![课堂安静小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cb2ce0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1.png)
课堂安静小妙招引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保持课堂安静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安静的教室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安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分享一些小妙招,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课堂,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1. 指明期望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地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并让他们理解安静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与学生讨论,告诉他们在课堂上应该保持安静并专心听讲。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一些课堂规则,使他们更加参与其中。
这样的参与能够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课堂秩序的责任,从而更好地遵守规则。
2.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专注于学习。
教师应该设定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通过提供有意义和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忘记外界的干扰,集中精力学习。
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学习体验,例如使用视频、音频和互动教具。
3. 制定时间表和目标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在开学之初向学生介绍学期的时间表和目标,并在每节课之前提醒学生当前的学习目标。
这样的提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并有意识地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时间表上标注一些重要的里程碑,以帮助学生理解整个学期的学习计划。
4. 使用技术辅助工具现代技术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课堂,并保持学生的安静。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在线投票工具,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匿名投票,以便了解他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这样的工具能够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并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干扰。
另外,教师还可以使用电子黄板等工具,实时记录学生的表现,以便及时与学生交流并鼓励他们保持安静。
5. 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持课堂安静的关键。
教师应该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尊重时,他们会更有动力遵守规则并保持安静。
给小狗喷了杀虫剂一直叫的解决方法
![给小狗喷了杀虫剂一直叫的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721203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1.png)
给小狗喷了杀虫剂一直叫的解决方法小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这话没错,但当你一时心急,给它喷了杀虫剂,结果这小家伙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吱吱叫个不停,那场面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了。
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处理这种“乌龙”事件,让你的小狗恢复平静,重回乖巧的模样。
1. 先别慌,深呼吸1.1 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别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乱蹦。
小狗叫个不停,说明它肯定不舒服,可能是受了刺激或者害怕。
此时,作为主人,你的情绪很重要。
你越慌,它越慌,这就好比火上浇油,情况只会更糟。
想象一下,如果你被关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响个不停,你也会紧张啊,对吧?1.2 然后,赶紧把杀虫剂放到安全的地方,别让它再有机会接触到。
说真的,这东西可不是玩具,得远离小狗的视线。
做好这一点后,咱们再考虑如何安抚这只可怜的小家伙。
2. 观察小狗的状态2.1 现在,先观察一下小狗的反应。
它是不是只是在叫,还是有其他表现,比如摇尾巴、缩耳朵?如果是后者,那可能就真的被吓到了。
这个时候,别指望它会马上安静下来,可能得花点时间。
你可以试着轻声叫它的名字,用柔和的语气告诉它一切都好。
2.2 同时,也可以给它一点喜欢的零食,转移它的注意力。
想想看,小狗们可都是贪吃的主,食物的魅力可不是盖的。
不过,切忌给它太多,适量就好。
你要知道,狗狗的肚子可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大,不然又得来个“食物中毒”的麻烦,真是得不偿失。
3. 让小狗放松3.1 接下来,给小狗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可以把它的玩具拿出来,让它感到熟悉和安全。
如果有它的床或者毯子,赶紧拿来,给它一个“避风港”。
在这个“避风港”里,它能感受到主人的关心和温暖,心情自然会好转。
3.2 如果有条件,给小狗进行轻轻的按摩或者抚摸。
研究表明,抚摸可以有效缓解动物的焦虑。
你可以轻轻顺着它的背部抚摸,像给小宝宝哄睡一样,慢慢让它放松下来。
说不定它还会觉得你是个暖心的主人,慢慢安静下来,跟你一起享受这个宁静的时光。
幼儿入睡指导的妙招
![幼儿入睡指导的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36da05d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c.png)
幼教园地幼儿入睡指导的妙招祝荷娟(浙江省诸暨市安华镇中心幼儿园,浙江 诸暨311800)摘要:午睡是幼儿园一日常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特别对于幼儿园3至6岁的幼儿,由于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更易于疲劳,更需要午睡来休息,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部分。
本文通过我在带班过程中的观察,收集到多例入睡困难的幼儿,分析总结出幼儿入睡困难的原因,采用幼儿喜欢的方法和指导策略逐步帮助幼儿养成午睡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使幼儿身心得以更好发展。
关键词:幼儿;睡前指导中国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指南》还强调,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要求坚持每天午睡就是其中之一。
在幼儿入睡阶段,睡前引导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睡前活动要适宜(一)餐后散步:饭后散步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最惬意、自然、宽松的活动,也是幼儿一日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不仅能帮助消化,而且还能丰富小朋友们的知识面。
(二)餐后游戏:适宜开展安静的游戏,尤其要防止剧烈运动。
安静地游戏不仅能给幼儿餐后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还能有助于消化,帮助幼儿入睡,同时安静的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催眠的作用,如引导幼儿看看书,听听抒情的音乐,玩一些手指游戏。
二、睡眠环境需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能有效促进幼儿进入睡眠状态。
因此应努力为幼儿营造舒适、温馨、静谧的睡眠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睡眠环境中进入梦乡。
(一)视觉环境:首先,午睡室的光线不能太强,拉好窗帘。
其次可以将午睡室做适当的打扮,如:温馨的小房间,可爱的小宝宝睡觉图片,美丽的星空,并尽量以暖色调为主。
另外,午睡室保证良好的通风,尤其在幼儿熟睡后,空气中夹杂着各种味道,应尽量让幼儿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让午睡室成为幼儿喜欢而向往去的地方。
(二)听觉环境:严禁在午睡室里大喊大叫,走进午睡室就应该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尤其是老师尤其应该注意,如果有问题,应该走到幼儿身边与幼儿交流,同时也能培养幼儿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质。
幼儿园小朋友上课乱动怎么办的参考方案
![幼儿园小朋友上课乱动怎么办的参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4b031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a.png)
幼儿园小朋友上课乱动怎么办标题一:幼儿园小朋友上课乱动的原因分析幼儿园小朋友上课乱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通常表现为孩子们不愿意听讲、不喜欢坐着、喜欢走动等等行为表现。
这种乱动的现象,其根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年龄阶段:幼儿园小朋友的年龄主要处于3-6岁之间,是个充满探索和好奇心的年龄段。
小朋友的大脑正在快速发育,他们需要更多的触觉刺激和新的感官体验,以便更好地探索和认识世界。
这也是为什么,在课堂上,小朋友们容易分散注意力、无法保持坐姿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课堂氛围:幼儿园小朋友的课堂氛围通常比较活泼,充满欢声笑语。
然而,如果孩子们没有足够的安静空间,或者是与其他孩子进行冲突,他们就会变得更加不安静和无法集中。
三、个人差异:幼儿园小朋友在思考、行为性格上存在差异。
有些孩子喜欢动感觉器官,而有些孩子又偏爱静感觉器官。
有些孩子需要更多的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机会,而有些孩子更喜欢与其他孩子合作和交流。
这种个人差异也会影响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
标题二:影响幼儿园小朋友在课堂上乱动的因素除了上面提到的年龄、课堂氛围、个人差异等因素之外,还有以下因素可能会影响到幼儿园小朋友在课堂上乱动的行为:一、家庭环境:幼儿园小朋友的家庭环境对于其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有些家庭中,父母可能更注重孩子的身体锻炼,也许父母们更喜欢带孩子跑步、游泳等运动。
这些“好动”习惯在幼儿园时期也可能会继续表现出来。
同样地,家长对于孩子们的玩具、书籍等物品选择也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行为和学习方式。
二、玩具选择:幼儿园小朋友通常会喜欢一些刺激性的玩具,如积木、泡泡枪、弹珠等等。
这些玩具都是可以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会让孩子们感到兴奋,增加孩子们的“好动”因素。
三、食品饮料:不良的营养习惯也会影响到幼儿园小朋友的学习和行为表现。
一些垃圾食品和高糖分的饮料可以帮助孩子们增加能量和精神,但同时也会让孩子们变得容易激动和不安,特别是在上完体育课之后。
幼儿园噪音处理方法
![幼儿园噪音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e622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c.png)
幼儿园噪音处理方法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但是噪音污染却常常成为园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噪音不仅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和休息,还可能对幼儿园的师生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幼儿园噪音,成为了每一个园所管理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幼儿园噪音处理的方法。
首先,要从源头上减少噪音的产生。
幼儿园的噪音主要来自于孩子们的嬉闹、玩耍声音,以及教室内的交谈声等。
因此,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孩子们的活动时间,让他们在固定的时间段内进行嬉闹活动,避免同时进行多个大声活动,从而减少噪音的产生。
另外,可以在教室内设置隔音墙或者隔音窗,以减少室内声音的传播,降低噪音的影响。
其次,要加强对幼儿园师生的噪音管理意识。
师生们应该意识到噪音对学习和休息的影响,尽量控制自己的声音大小。
在教室内可以设置“安静区”,提醒师生在这个区域内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同时,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噪音管理意识的培训,让师生们了解噪音对健康的危害,从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声音。
另外,可以通过合理的装修和布局来降低噪音的传播。
选择吸音效果好的材料进行装修,如软包墙面、地毯等,可以有效地减少声音的反射和传播。
同时,合理的教室布局也可以减少声音的传播,避免声音在教室内产生过大的共振效应,从而减少噪音的影响。
最后,要加强对幼儿园噪音的监测和管理。
可以安装噪音监测设备,定期对幼儿园内的噪音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调整。
同时,可以建立噪音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对噪音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整改,确保噪音不会对师生的学习和休息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幼儿园噪音处理方法包括从源头上减少噪音的产生、加强师生的噪音管理意识、合理的装修和布局以及加强噪音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幼儿园的噪音污染,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苏教版-学前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第18课《我的小标志》第七单元教案
![苏教版-学前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第18课《我的小标志》第七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59d4c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d.png)
《我的小标志》活动目标1在触觉板、沙池中行走,锻炼平衡觉和触觉。
2体验光脚走触觉板以及用脚在沙池中寻找物体的乐趣。
活动准备1 收集纸碗、纸蝶、纸盒、橡皮泥等多种美工材料2 提供动物头饰、服饰、手偶等,让幼儿进行自由表演活动指导:一创设情境,播放《森林舞会》的音乐,启发幼儿说一说音乐里有谁,它们在做什么。
二提议班级举行依次小动物舞会,引导幼儿互相讨论:自己要表演什么动物,表演什么动物。
老师:你们都听过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故事?你们最想排演故事里哪只小动物呢?幼儿:我想演《小兔乖乖》里的红眼睛、我要演《三只小猪》里的大灰狼,我喜欢演《小蝌蚪找妈妈》故事里的小蝌蚪三启发幼儿根据各自准备的节目和所扮演的动物角色,讨论都需要准备哪些道具,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老师:表演前我们需要什么道具?服装,头饰,动物的尾巴,房子教师进一步启发:我们该用什么来制作道具呢?孩子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可以用箱子和积木来盖房子,我想用塑料袋和纸盘子来做小兔子,我想用纱巾来做蝴蝶的翅膀,用皱纹纸来做头顶上的花。
幼儿的发言不禁令我赞叹,他们提出的一些道具是老师连想都没有想到的。
四分组活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材料,分组进行各种动物作品的创作与准备游戏所需的道具。
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准备活动中,用胶粒、插塑拼插出各种形状的镜子;用大型积木或纸箱来搭房子;用彩色皱纹纸揉成丝带;到娃娃家找来头梳、围裙、手套;用纸盘、纸杯、矿泉水瓶等废旧材料制作出小兔子、小猫、小鱼等各种小动物从活动中可以看出,XM外汇 xm-tradefx3.25 孩子们观察得很仔细,而且想象力较为丰富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情绪愉悦,大多数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把自己所知道的告诉大家。
在饲养过程中,在和小动物亲密接触中获取了有关动物成长的知识经验。
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有条件的话让幼儿在家里与爸爸妈妈一同饲养小动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自己所观察到的小动物变化的过程,或是自己觉得有趣的发现,并带到幼儿园和其他小伙伴们一同分享。
如何管理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午睡
![如何管理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午睡](https://img.taocdn.com/s3/m/efc1cc9008a1284ac8504368.png)
如何管理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午睡幼儿午睡是一种集体行为,与具有一定个体自由度的其他幼儿集体活动不同的是:幼儿午睡要求幼儿能大体同时安静入睡。
然而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幼儿在幼儿园午睡时睡不着,进入大班以后,这个现象变得尤为严重,对于绝大多数幼儿来说,没有老师的强制介入,他们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而且年龄越大,能主动入睡的情况就越少,有时甚至老师的强制介入也起不到任何效果,因此,在当下幼儿园生活中,午睡逐渐成了幼儿最讨厌的环节之一,对于不能入睡的幼儿来说,午睡时间是一个比较难熬的过程,有的幼儿午餐后不愿主动睡觉,找各种理由推迟上床午睡的时间,即使在老师的督促下,上了床也不能安静入睡,他们会在床上咬被角,啃指甲,甚至带些小玩具躲在被子里悄悄的玩,特别要注意的是,当幼儿悄悄玩耍时,若有东西不甚滑如鼻腔,咽腔等地方,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特别是大班幼儿,思想和行为能力比小班和中班有很大的提高,他们有时做的一些"小动作",教师不一定能第一时间发现,因此潜在的危险也相对较大。
再者,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是第一位的,睡眠除了具有调整幼儿正常生理机能的作用外,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午睡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关注。
从老师自身和幼儿两个方面来看,存在以下问题:(一)教师对午睡认识不到位,管理偏软。
午睡的目的是让幼儿得到充分、合理的休息,调节精神,为下午活动积蓄精力,打好基础。
但有的教师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午睡的重要性,放松了警惕,至于幼儿睡姿不正、说话声、吵闹声、上床后不能安静的入睡现象要求不够严格,给幼儿身心造成影响,造成了幼儿午睡质量不高,以至于影响了幼儿下午的活动。
(二)老师精力分散,难以保证午睡质量。
教师只顾削苹果(幼儿起床后吃的午点),这个时候有的幼儿交头接耳、玩小动作、扯被角、踢被子等,使午睡秩序混乱,幼儿入睡率低,降低了午睡的质量,也间接影响了下午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活动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很有效的让小朋友安静下来的办法
情境描述一:很多时候,面对孩子们吵成一片,闹声冲天的场面,包括我在内的年轻教师往往因急于想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就会拼命地喊,一遍不行就喊两遍,一遍响过一遍,简直就是声嘶力竭——这无疑是一种最直接、最常见的方法。
殊不知它却不是最有效的。
原本想让孩子们安静下来,但老师却也加入了“吵闹“的行列,用叫嚷的方法来制止吵闹,结果适得其反,甚至是事倍功半。
要知道,一个人的声音怎抵得过全班几十个孩子的声音呢?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招:行不通!
那么,面对孩子们吵成一片的情形该如何是好呢?以退为进,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孩子越闹,老师则越安定;孩子越吵,老师则越安静。
不用嘴巴喊,就用眼睛看,用眼神去提醒那些爬上爬下,跑来跑去的孩子。
孩子是聪明的,他们会明白你的眼神所蕴藏的话语。
切忌不要以声压声,不要妄想仅凭你一人之力可以超过全班孩子的声音。
情境描述二:午睡前,要求孩子们解完小便后安静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可总有一些孩子站得东倒西歪的,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什么,提醒了他们好多次,可还是安静不下来,吵吵闹闹地来到午睡室门口,笑着哄他们:“谁最安静就请他先进去睡觉!”一点效果也没有,他们仍旧我行我素,你说你的,他们说他们的。
没办法,只能改用严厉的声音说道:“谁再讲话就不要进去了!”……还是老样子。
无计可施的我却还是固执地“守”在门口,决定要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后再进去。
这时,另一位老师一边学着小猫的动作,一边轻轻地说:“喵——喵——喵——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花猫轻轻地走进午睡室!”话音刚落,孩子们立刻鸦雀无声,都乖乖地学着小花猫的动作,轻手轻脚地走进去了。
反思与分析:小班的孩子对指令性的语言不是很敏感,甚至是不太理解。
但他们却很愿意模仿成人的动作,尤其喜欢各种小动物的样子。
当老师在大家面前学做小花猫的时候,孩子们能很快到投入其中,并学着模仿。
这样,他们就能够自然而然的安静下来,乖乖地走进午睡室了。
在孩子吵闹的时候,声音已经完全充斥了整个教室,小耳朵很难再听到老师的话语。
这个时候,另一种语言或许能起到更好的作用,那就是——肢体语言。
一个简单的动作,如:将食指按在嘴唇上,就表示安静下来,孩子们看见后就能很快闭上小嘴巴。
或许开始的时候,效果不是很理想,但强化几次后,孩子们就会明白。
常此以往,这种无声胜有声的办法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境描述三:午饭时间,吃得快的小朋友已经离开了座位,开心地玩起了积木等玩具了。
不一会儿,更多的孩子也加入了其中。
这时,他们不再满足于安静地玩玩具了,而是跑得跑,跳得跳,有的还一个劲地缠着老师要玩具。
只见成成和几个男孩子把小椅子都堆在了一起;雨欣拿着一个玩具榔头在地板上拼命地敲啊敲;教室一角:藤藤、能能他们正举着几个奥特曼的玩具在大玩打怪兽的游戏…
渐渐地,教室里又是一片嘈杂的声音。
眼看孩子们一个个地吃完饭,加入到这吵闹的队伍中,我于是拿起了一本故事书,先安排几个听话的孩子坐下,给他们讲起了故事。
故事很有意思,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目不转睛地看着我。
我继续讲下去。
这时,一些在吵闹的孩子陆续走了过来,也坐下听我讲故事了。
不一会儿就连那几个最调皮的孩子都被我们的故事吸引住了,不知不觉地作到了小椅子上,静静地听我讲故事了。
反思与分析: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同伴的影响比较大,虽然他们不大会用语言表达出来,但在孩子的行动中却可以得到体现。
上述案例中,一些原本在吵吵闹闹的孩子看到了自己的同伴安静地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故事,好奇心驱使他们也要加入到伙伴中来。
从而使所有的孩子都安静下来了。
小班的孩子逐渐接触家人以外的人,共同生活和学习的伙伴是他们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员之一。
因此,同伴的影响对小班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们的很多个第
一次,或许都是从自己的同伴身上习得的,如:看到同伴两只手搬椅子放好,他们也就不再用手拖而改用手搬了;看到同伴饭后漱口,他们也会跟着做……这种同伴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比老师的提要求更有效,更自然,因为它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这也符合著名教育学家卢梭的自然教育学说:让孩子自然地成长。
这种成长是发自孩子内心的、主动的,也必将是长久的。
如果将这种效应巧妙地运用于常规工作,会有不小的收获。
情景描述四:活动课上,要求孩子们学一学小动物的样子,孩子们很兴奋:一会儿学小猴子窜上窜下;一会儿学小兔子满教室跳;一会儿又学小猫“喵喵喵”地叫个不停……敲铃示意他们安静下来,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在老师的要求下回到位子上坐好,可总有几个调皮的孩子仍我行我素,不是站起来就是小嘴巴说个不停。
只见涛涛还在跟旁边的小朋友大谈飞机大炮什么的,我一边将活动继续进行下去,一边走到他身边,轻轻地将他拉回到座位上,并且做了一个安静下来的姿势,在他身边站了几分钟后,他基本上安静了下来。
可一边的佳杰还在小椅子上爬上爬下,动个不停,于是,我轻轻地将他拉到我身边,请他坐在我的旁边。
这下,小朋友们都安静地认真听我上课了。
反思与分析:上述案例所描述的是老师在活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总是很难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大家一起安静下来,继续听老师上课,他们总喜欢自顾自的再玩一会儿,再讲一会儿,那么如何使他们能够很快的安静下来呢?如果老师停下来提醒他们,必定会影响到其他本来已经坐好的安静下来的孩子。
调皮的孩子毕竟是少数的,老师轻轻地走过去提醒一下,使他们意识到就可以了。
有句话叫作:“擒贼先擒王”。
这本是用在战场上的术语,但用在一个班集体中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每个班级总会有各别调皮的孩子:上课讲话的是他们;下课吵闹的是他们;没事跑来跑去的也是他们;吃饭爬上爬下的还是他们。
在孩子们吵闹的时候,首先“搞定”他们,你会觉得耳边安静了许多,当然也会轻松了许多!
孩子的心是纯静的,他们需要一个宁静、平和、温馨的环境供他们学习和成长。
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教室环境的创设者,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当孩子们漫无目的吵闹时,需要你轻轻告诉他们该干什么;当孩子们在上课时随意讲话而影响别人时,需要你耐心提醒他们安静下来认真听讲;当孩子们因种种原因哭闹时,需要你悉心抚慰他们的心灵,让哭声停止…
作为一个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幼教工作者,不仅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一日常规活动中悉心发掘,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宁静、和谐的氛围,更要拥有一颗平常心,持有一种宁静的态度,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平和、满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认真而又冷静、实在而又平和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