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湘教版初一地理上册2第4节海陆变迁PPT课件1

基本轮廓。
2019/12/30
一、六大板块
通过观察, 说一说,六大 板块分别包括 哪些陆地和海 洋?
2019/12/30
A
E
D
B
C
F
2019/12/30
亚欧板块
2019/12/30
印 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2019/12/30
有人说,岩石圈 是地球的坚硬外壳, 它曾像煮熟的鸡蛋 蛋壳那样破碎过。 形成了一些边缘呈 锯齿状的板块。读 右图,想一想,这 种说法是否合理?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发生9.0 级大地震。有数十万人在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一些地区 的海啸高达十多米。
2019/12/30
火山
2019/12/30
2019/12/30
教材P45“活动”,将表格中地震发生地标注在下图上, 并说一说地震与板块分布之间有什么关系?
2019/12/30
云 南 石 林
云南石林是两亿多年前的海底石灰岩层,经过地壳运 动、风雨侵蚀等作用形成的自然奇观。
2019/12/30
一、缓慢的地表形态变化
喜马拉雅山
上面信息说明了什么?
2019/12/30
海洋生物化石
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发现有古地质时期的三角洲,还 发现有人类活动的遗迹。
这 些 信 息 又 说 明 了 什 么 ?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019/12/30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019/12/30
你能用板块理论 解释下列地震现象 的发生吗?
2019/12/30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
2019/12/30
一、六大板块
通过观察, 说一说,六大 板块分别包括 哪些陆地和海 洋?
2019/12/30
A
E
D
B
C
F
2019/12/30
亚欧板块
2019/12/30
印 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2019/12/30
有人说,岩石圈 是地球的坚硬外壳, 它曾像煮熟的鸡蛋 蛋壳那样破碎过。 形成了一些边缘呈 锯齿状的板块。读 右图,想一想,这 种说法是否合理?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发生9.0 级大地震。有数十万人在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一些地区 的海啸高达十多米。
2019/12/30
火山
2019/12/30
2019/12/30
教材P45“活动”,将表格中地震发生地标注在下图上, 并说一说地震与板块分布之间有什么关系?
2019/12/30
云 南 石 林
云南石林是两亿多年前的海底石灰岩层,经过地壳运 动、风雨侵蚀等作用形成的自然奇观。
2019/12/30
一、缓慢的地表形态变化
喜马拉雅山
上面信息说明了什么?
2019/12/30
海洋生物化石
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发现有古地质时期的三角洲,还 发现有人类活动的遗迹。
这 些 信 息 又 说 明 了 什 么 ?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019/12/30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019/12/30
你能用板块理论 解释下列地震现象 的发生吗?
2019/12/30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4-海陆变迁ppt教学课件

• 现代桑科田学这发种现海,陆在的大变洪更灾,之比前喻,世地事球变上化或很许大真。的 存在过一片大陆,这片大陆上已有高度的文明, 在一次全球性的灾难中,由于火山或地震,这片 大陆沉没在大西洋中
新课讲授
一、地表形态变化 海陆变迁的证据
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 了什么问题?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反映 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二、大陆漂移假说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他认为在两 亿年前,地球上只有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才分裂成几 块,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状况。他 最早是根据南美洲和非洲的轮廓特征开始研究的。
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吻合。
有关猜想的内容和证据
魏格纳经过艰苦的考察终于提出了三方面的证据:第 一,大西洋两岸的许多生物有亲缘关系;第二,大西洋两 岸的岩石、地层和褶皱也相吻合;第三,在古气候方面, 两极地区有热带沙漠的征兆,而且在赤道森林中找到了冰 盖。
魏格纳还从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进行了严密 的论证。最后,提出了使人能够接受的“大陆漂移假说”。 假说认为:组成洋底的岩石比组成大陆的岩石重,因此,组 成大陆的地壳就像“冰山”一样在洋底岩石上漂移。这对现 代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至今仍以这一假说的 基本思想作为讨论地壳运动的依据之一。
学说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
火山与地震
分布: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 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 雅火山地震带
随堂演练
1.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C)
A.大陆内部 B.陆地和海洋之间 C.板块交界地带 D.岩层褶皱、断裂地带
新课讲授
一、地表形态变化 海陆变迁的证据
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 了什么问题?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水井等人类活动遗迹反映 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二、大陆漂移假说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他认为在两 亿年前,地球上只有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才分裂成几 块,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状况。他 最早是根据南美洲和非洲的轮廓特征开始研究的。
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吻合。
有关猜想的内容和证据
魏格纳经过艰苦的考察终于提出了三方面的证据:第 一,大西洋两岸的许多生物有亲缘关系;第二,大西洋两 岸的岩石、地层和褶皱也相吻合;第三,在古气候方面, 两极地区有热带沙漠的征兆,而且在赤道森林中找到了冰 盖。
魏格纳还从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进行了严密 的论证。最后,提出了使人能够接受的“大陆漂移假说”。 假说认为:组成洋底的岩石比组成大陆的岩石重,因此,组 成大陆的地壳就像“冰山”一样在洋底岩石上漂移。这对现 代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至今仍以这一假说的 基本思想作为讨论地壳运动的依据之一。
学说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
火山与地震
分布: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 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 雅火山地震带
随堂演练
1.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C)
A.大陆内部 B.陆地和海洋之间 C.板块交界地带 D.岩层褶皱、断裂地带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4节海陆变迁(共47张PPT)

E 非洲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F 图九 南极洲板块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六大板块的名称。
三、“板块构造学说”练习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___板__块_____拼合而成的。 2. 全 球 主 要 有 六 大 板 块 , 分 别 是 ___欧__亚_____ 板 块 、 ____美__洲____ 板 块 、 ____非__洲____ 板 块 、 __印___度__洋___ 板 块 、 _太___平__洋____板块、__南__极__洲____板块。
1.重点: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2.难点:“大陆漂移假说”。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一、地表形态变化
青藏高原的夕阳美景
青藏高原的雪景
青
藏
高
原
鸟瞰青藏高原 一角
上 的
海
洋
生
物
化
石
有人发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有海洋 生物化石。你能推断出这是什么原因吗?
海洋变成陆地(海洋 陆地 )
例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印度洋板块
欧亚板块
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
海洋?你能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说明原因吗
你会了吗?
请对照六大板 块图,解释阿尔 卑斯山脉、落基 山脉、安第斯山 脉的形成。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 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活跃,多火山、地震。
步步为“赢”:
C 欧亚板块
D 美洲板块
陆 地 会 移 动 吗 ?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二、大陆漂移假说
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为什么大西洋两岸 大陆轮廓如此吻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4节海陆变迁共60张语文PPT课件

南极洲板块
2.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使地表隆起抬升 使地表发生断裂
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地 壳比较活跃。
思考
1. 喜马拉雅山脉是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2. 安第斯山脉是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3. 大西洋是板块碰撞形成的还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四、火山 和 地震
地中海-喜马拉雅 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 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
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火山地震带
。
火山(volcano)是怎样形成的?火山喷发带来什么物质?
通过观 察,世界 火山地震 带与板块 分布有什 么关系?
板块张裂或碰撞挤压的地带,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
提魏出格来纳的。
2. 全球由 六 大板块组成,板块的
交界活跃处。
3. 世界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是脉由美洲板块和
板
块、
南极板块洲碰撞挤压而成的 太平洋
4. 两大火山地震带是指: 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 和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1.能说明“沧海桑田”这种地表形态变化的地理现象是(A )
A.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但日本人还是不顾危险居住到火山脚下,
为什么呢?
火山能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
带来丰富的旅游资源
观察下图,议一议,当地震发生时,哪些自我保 护的应急措施是正确的?
ABE FG
A
B
C
D
E
F
G
A B C
AC
A.立即刹车熄火留在车内
七年级地理上册《2.4海陆变迁》湘教版 课件(共36张PPT)

(二)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中。
1.板块的运动方式
欧亚
碰撞挤压 张裂拉伸
板块的运动方式
使地表隆起抬升
形成 山脉
合作探究:板块碰撞挤压运动时,地表所产生的现象
欧亚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1.地中海面积将会如何变化? 为什么?
地中海将不断缩小 由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 2.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将如何变化? 为什么?
这好比撕碎了 的一张报纸, 拼合以后的印 刷文字和行列 也一一对应。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
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
洋”的海洋所包围。
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 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
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漂移的大陆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
根据大陆漂移假说,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变化由早到晚的
喜马拉雅山脉继续升高 由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பைடு நூலகம்
合作探究:那么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又是如何形
成的?
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落基山脉: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板块的运动方式
使地表发生断裂 形成裂谷或 海洋
判断以下预言yes or no? 请说明理由。
1 . 有我来人到预了测几千几万年以后 千 万发现年了后几红个特海别的现象 将 成谁为能新帮我的解大答一下? 洋。 (yes)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 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日本 印度尼西亚
观察下图,议一议,当地震发生时, 哪些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是正确的?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海陆变迁(共22张PPT)

第四节:海陆变迁
云 南 石 林
云南石林是两亿多年前的海底石灰岩层,经过地壳运 动、风雨侵蚀等作用形成的自然奇观。
一、缓慢的地表形态变化
喜马拉雅山
上面信息说明了什么?
海洋生物化石
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发现有古地质时期的三角洲,还 发现有人类活动的遗迹。
这 些 信 息 又 说 明 了 什 么 ?
“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 你能解释下列现象或预测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海洋生物化石。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有关。
证据一:轮廓相吻合 证据二:古地层分布
证据三:生物分布的相似性 证据四: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
大西洋两岸同纬度地 带有相同生物分布
海牛和鸵鸟都 没有远涉大洋 的能力,都不 会飞
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
一、六大板块
观察六大板 块分别包括 哪些陆地和 海洋?
二、板块运动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 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二、激烈的地表形态变化
地震 火山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 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 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 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非洲大陆 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 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 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呢?
A B
C
地表形态变化 大陆漂移假说 板块构造学说 火山与地震
1.能说明“沧海桑田”这种地表形态变化的地理现象是(A )
云 南 石 林
云南石林是两亿多年前的海底石灰岩层,经过地壳运 动、风雨侵蚀等作用形成的自然奇观。
一、缓慢的地表形态变化
喜马拉雅山
上面信息说明了什么?
海洋生物化石
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发现有古地质时期的三角洲,还 发现有人类活动的遗迹。
这 些 信 息 又 说 明 了 什 么 ?
“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 你能解释下列现象或预测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海洋生物化石。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有关。
证据一:轮廓相吻合 证据二:古地层分布
证据三:生物分布的相似性 证据四: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
大西洋两岸同纬度地 带有相同生物分布
海牛和鸵鸟都 没有远涉大洋 的能力,都不 会飞
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
一、六大板块
观察六大板 块分别包括 哪些陆地和 海洋?
二、板块运动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 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二、激烈的地表形态变化
地震 火山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 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 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 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非洲大陆 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 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 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严密的论证呢?
A B
C
地表形态变化 大陆漂移假说 板块构造学说 火山与地震
1.能说明“沧海桑田”这种地表形态变化的地理现象是(A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4 海陆变迁 课件(共35张PPT)

降水分配 3
Hale Waihona Puke 海平面 升降4 冻土消融
地壳升降 5
6 其他原因
一起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原来并没有大西洋,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 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以后,魏格纳通过调查研究,从古生物化石、 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一些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吻合的证据。对此,魏格纳作了 一个简单的比喻:这就好比一张被撕破的报纸,不仅能把它拼合起来,而且拼合 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恰好吻合。
1912年,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有关猜想的内容和证据
世界六大板块
板块的运动
阿拉伯半岛
红海
安第斯 山脉
推测
1.东非大裂谷将不断扩张形成海洋; 2.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东非大裂谷的扩张与红海的变迁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1、全球岩石圈分为 六 大板块,其中 太平洋 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2、板块处在不断的 运动变化 之中; 3、板块内部比较 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 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活跃 。 (火山地震应该分布在 板块交界 地带。)
板块挤压
世界主要山脉的分布
太平洋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火山---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这
些物质堆积而后形成高地。
地震---岩层在运动的过程中引起的地面的震动。
活火山
日 本 富 士 山
死火山
死火山
休眠火山
休眠火山
地震是指岩石圈 在内力作用下突 然发生破裂,地 球内能以地震波 的形式强烈释放 出来,从而引起 一定范围内地面 震动的现象。
哪些力量造成了沧桑变化?
地壳变动 海平面升降 人类活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海陆变迁(22张ppt)

3.了解地震常识,学会抗震自救。
2020/7/25
4
预习检测
测
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 运动 与 变化 之中。
地表形态的变化: 海陆 变迁(“沧海桑田”)。 2.大陆漂移假说: 魏格纳 (德国)于1912年提出。 基本观点:“泛大陆”——“碎块”——漂移。 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①地球岩石圈 是由六大板块构成 太平洋 板块几乎全部
是海洋 。
②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 交界 地 带,地壳比较 活跃 ,多 火山、地震 。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欧洲 南部和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 印度尼西亚 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 ”之称。
2020/7/25
5
一、缓慢的地表形态变化
2.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如何变化? 升高,亚欧板块和印度洋
为什么
板块碰撞挤压
2302.0/7为/25 什么日本地震很频繁?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 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13
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图
阿尔卑斯-喜马拉 雅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 山地震带
读图找出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20分20/7组/25讨论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020/7/25
18
布置作业
训练同步21页
2020/7/25
19
总
板块构造学说 地表形态变化
海 陆 变 迁
2020/7/25
大陆漂移假说
20
谢谢合作!
2020/7/25
21
喜马拉雅山 1
日
红
本
海
2020/7/25
22
14
2020/7/25
4
预习检测
测
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 运动 与 变化 之中。
地表形态的变化: 海陆 变迁(“沧海桑田”)。 2.大陆漂移假说: 魏格纳 (德国)于1912年提出。 基本观点:“泛大陆”——“碎块”——漂移。 3.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①地球岩石圈 是由六大板块构成 太平洋 板块几乎全部
是海洋 。
②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 交界 地 带,地壳比较 活跃 ,多 火山、地震 。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欧洲 南部和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 印度尼西亚 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 ”之称。
2020/7/25
5
一、缓慢的地表形态变化
2.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将如何变化? 升高,亚欧板块和印度洋
为什么
板块碰撞挤压
2302.0/7为/25 什么日本地震很频繁?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 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13
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图
阿尔卑斯-喜马拉 雅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 山地震带
读图找出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20分20/7组/25讨论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020/7/25
18
布置作业
训练同步21页
2020/7/25
19
总
板块构造学说 地表形态变化
海 陆 变 迁
2020/7/25
大陆漂移假说
20
谢谢合作!
2020/7/25
21
喜马拉雅山 1
日
红
本
海
2020/7/25
22
14
湘教版七上2.4 海陆变迁ppt课件

湘教版七上2.4 海陆变迁 (共31张PPT)
大陆漂移的证据3——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湘教版七上2.4 海陆变迁 (共31张PPT)
三、板块构造学说 湘教版七上2.4 海陆变迁(共31张PPT)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湘教版七上2.4 海陆变迁 (共31张PPT)
(1)世界六大板块
阿
拉
印
伯
度
半
半
岛
岛
湘教版七上2.4 海陆变迁 (共31张PPT)
湘教版七上2.4 海陆变迁 (共31张PPT)
填出世界六大板块
1
5美
2
4洲
12
板
3
块
6
湘教版七上2.4 海陆变迁 (共31张PPT)
湘教版七上2.4 海陆变迁 (共31张PPT)
湘教版七上2.4 海陆变迁 (共31张PPT)
1.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 印度尼西亚(火山之,国) 原因: 处在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 ;
2.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是 日本 ,
原因: 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不稳定 ; 3.假如你遇到了地震该如何自救呢?下列图
片中自我保护的措施不正确的是(C )
1)张裂拉伸
新的海洋或者裂谷
如:东非大裂谷
湘教版七上2.4 海陆变迁 (共31张PPT)
湘教版七上2.4 海陆变迁 (共31张PPT)
东非大裂谷的扩张与红海的变迁
湘教版七上2.4 海陆变迁 (共31张PPT)
湘教版七上2.4 海陆变迁 (共31张PPT)
2)→← 碰撞挤压运动 高原、山脉、海沟
湘教课标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 海陆变迁(共35张PPT)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下 午11时2 2分44 秒下午1 1时22 分23:22 :4421. 8.11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相
,地表会产生什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2.4海陆变迁 (共30张PPT)

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有关。
教材P45“活动”,将表格中地震发生地标注在下图上, 并说一说地震与板块分布之间有什么关系?
◎◎◎◎◎ ◎ ◎◎ ◎
◎ ◎ ◎
地震
火山
“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 海洋。你能解释下列现象或预测吗?由此你能得 到什么启示? ◎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海洋生物化石。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 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 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 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非洲大陆 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 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 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 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以 北的海底发生9.0级大地震。有数十万人在地 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一些地区的海啸高达 十多米。
B.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C.我国南方地区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新疆沙漠广布
2.下图表示大陆漂移过程中不同时期海陆分布状况。根据大陆
漂移学说,海陆分布变化的顺序是
( C)
a
b
c
A.a→b→c B.a→c→b C.c→a→b D.c→b→a
3、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六大板块的名称。 ① ___欧_亚__板__块___ ② ___非_洲__板__块___ ③ ___美_洲__板__块___ ④ __南_极__洲__板__块__ ⑤ __太__平_洋__板__块__ ⑥ __印__度_洋__板__块__ (2)北美洲的落基山脉的形成与哪些板块有关?
教材P45“活动”,将表格中地震发生地标注在下图上, 并说一说地震与板块分布之间有什么关系?
◎◎◎◎◎ ◎ ◎◎ ◎
◎ ◎ ◎
地震
火山
“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 海洋。你能解释下列现象或预测吗?由此你能得 到什么启示? ◎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海洋生物化石。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 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 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 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非洲大陆 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 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 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 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以 北的海底发生9.0级大地震。有数十万人在地 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一些地区的海啸高达 十多米。
B.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C.我国南方地区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新疆沙漠广布
2.下图表示大陆漂移过程中不同时期海陆分布状况。根据大陆
漂移学说,海陆分布变化的顺序是
( C)
a
b
c
A.a→b→c B.a→c→b C.c→a→b D.c→b→a
3、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六大板块的名称。 ① ___欧_亚__板__块___ ② ___非_洲__板__块___ ③ ___美_洲__板__块___ ④ __南_极__洲__板__块__ ⑤ __太__平_洋__板__块__ ⑥ __印__度_洋__板__块__ (2)北美洲的落基山脉的形成与哪些板块有关?
湘教版七上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课件1

山
山
脊
脊
山
山
脊
脊
山顶
山顶(山峰): 山的最高部分。 在地形图上为面 积较小的封闭曲 线,从外到内数 值逐渐增大。 zxxk
鞍部
鞍 部
鞍部
鞍部:相邻两 个山顶之间相 对低平的部分, 类似马鞍。
山脊
山脊:山顶到山麓的凸 起部分,等高线的弯曲 部分向海拔低处(数值 小的方向)凸出。 (分水岭)
300 200 100
C
A
FF
350
300
D
250
200
E
B
150
100
50
1.填出各字母代表的地形
A: 山顶 B: 山顶 C:山脊 D:鞍部 E:山谷 F:陡崖
2.山峰B的海拔范围大约 为__25_0—_3_00_米。
3.沿着虚线从C到A容易, 还是从D到A容易?为 什么?
组卷网
C到A容易
4.F在B的_西_北__方向。
2.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证据1——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拼合
大陆漂移的证据2——动物的相似性
海牛生活在热带海 洋,鸵鸟不会飞, 它们都没有远涉 大洋的能力,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 分布特点呢?
大陆漂移的证据3——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三、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
板块发生断裂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 “年轻”的 海(如红海) “中年”的大洋(大西洋) 大洋发 展的后期 板块断裂形成山脉和岛屿
⑵ 山脉的成因
喜马拉雅山脉:亚板欧块和板块碰印撞度挤洋压; 落基山脉:板太块平和洋板块碰撞挤美压洲; 安第斯山脉:南板极块洲和板块碰撞美挤洲压。
山
脊
脊
山
山
脊
脊
山顶
山顶(山峰): 山的最高部分。 在地形图上为面 积较小的封闭曲 线,从外到内数 值逐渐增大。 zxxk
鞍部
鞍 部
鞍部
鞍部:相邻两 个山顶之间相 对低平的部分, 类似马鞍。
山脊
山脊:山顶到山麓的凸 起部分,等高线的弯曲 部分向海拔低处(数值 小的方向)凸出。 (分水岭)
300 200 100
C
A
FF
350
300
D
250
200
E
B
150
100
50
1.填出各字母代表的地形
A: 山顶 B: 山顶 C:山脊 D:鞍部 E:山谷 F:陡崖
2.山峰B的海拔范围大约 为__25_0—_3_00_米。
3.沿着虚线从C到A容易, 还是从D到A容易?为 什么?
组卷网
C到A容易
4.F在B的_西_北__方向。
2.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证据1——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拼合
大陆漂移的证据2——动物的相似性
海牛生活在热带海 洋,鸵鸟不会飞, 它们都没有远涉 大洋的能力,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 分布特点呢?
大陆漂移的证据3——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三、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
板块发生断裂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 “年轻”的 海(如红海) “中年”的大洋(大西洋) 大洋发 展的后期 板块断裂形成山脉和岛屿
⑵ 山脉的成因
喜马拉雅山脉:亚板欧块和板块碰印撞度挤洋压; 落基山脉:板太块平和洋板块碰撞挤美压洲; 安第斯山脉:南板极块洲和板块碰撞美挤洲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从魏格纳与大陆漂
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
什么启示?
认真观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
19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海陆分布不是固定不 变的,七大洲和四大洋也不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分布的,而且至今尚在及其缓慢的变化之中。那 么,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说有哪些基本观点?
“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反映了一个 什么地理现象?
.
1
沧海桑田——可简称为沧桑,出自我国古书 《神仙传 麻姑 》。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 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 后人以这种海陆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 大。其实,沧海桑田的原意就是指海陆变 迁。
.
2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四节 海陆变迁
.
3
.
27
岩浆
(2)裂谷持续扩大,海水涌入,形成狭长
的“年轻”的海(如红海)。
.
28
岩浆
(3)“中年”的大洋(如大西洋),比较宽阔,
最初断裂处,上涌的岩浆形成典型的大洋中脊。
.
29
海沟
(4)大洋发展的后期,边缘古老的洋底,俯冲到
相邻的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深海沟(如环绕太平洋的
海沟)。
.
30
海沟
(5)与海沟相邻的大陆板块,发生断裂,岩浆上涌,
喜马拉雅山的海洋生物化石
海洋
陆地
有喜人马发拉现雅珠山穆上朗的玛岩峰石顶中上发有现鱼海骨洋化生石物,化你石能
说推明断了出这这里是曾什经么是变海化洋? 。
.
4
海 底 古 河 道 和 三 角 洲
陆地
海洋
有台人湾发海现峡台海湾底海古峡河海道底和有三森角林洲遗推迹断和出古这河里
曾道经,是你陆又地能。推断出一个.什么变化?
喜马拉雅山脉
红海
岛弧链
东非大裂谷
马里亚那海沟
.
33
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1、全球共分成哪六 大板块? 2、这六大板块中哪 个板块基本上全部是 海洋? 3、澳大利亚大陆属 于哪个板块? 4、结合地形图,亚 洲南部的阿拉伯半岛 和印度半岛属于哪个 板块?
.
10
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你发现非洲西海岸和南 美洲东海岸轮廓有什么奇妙之处?
非
南
美
洲
洲
世 界 海 陆. 分 布 图
11
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 大西洋两岸可以拼合
.
12
大陆漂移的证据
大 陆 拼 合 图
.
13
魏格纳 奇怪!为什么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如此吻合?
魏格纳提出了什么理论?
.
14
• 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
地表会产生隆起抬升现象,形成 山脉(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等)
板块1
板块2
.
24
练地表习因:板指块出字碰母撞代挤表的压山而脉隆名称起及抬形升成原,因形成山脉
主要山脉及其成因:
A、D喜马亚拉欧雅板山块脉:
落基山脉
亚欧 A板喜块马和拉雅印山度洋 板块碰B撞挤压;
阿尔卑斯B、山 落非基山脉:太平洋板块太和平美洋洲板板块块碰撞挤压;
• 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 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 包围。
• 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 “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 越远。
• 距今大约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
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
的基本面貌。
.
15
看图,大陆是如 何漂移的?
.
16
大陆的漂移过程
形成多火山的山脉和一些弧形的群岛(如日本群岛)。
.
31
碰撞挤压 张裂
图中“→←”表示什么碰?撞挤压 “←→”表示什么?张裂
板块内部与板块外部从运动 速度上看比较有什么区别?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交界
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32
板板块块挤张压裂的的地地方六方会会大形形成板成 块山裂脉谷示、或意岛海弧洋图链或海沟
C、安洲板第斯山脉:美洲板块和南极洲 D、阿块尔卑斯山脉:
板块碰撞挤压。
C
亚欧 板块和 非洲 板块碰撞挤安压第。斯山脉
南极洲 板 块
.
25
板块张烈
long
long
使地表发生断裂,形成裂谷或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红海等)
板块1
板块2
.
26
(1)大陆板块发生深断裂,形成裂谷(如
东非大裂谷),孕育着新的大洋(胚胎期)。
图中
“→←”表示什么
.
“←→”表示34 什么
课堂小结
(1)地球表层六大板块 亚欧、非、美、太、印度、南
板 块
板 块
构 造
(3)
不 断
学
运
说
动
世
张裂拉伸 裂谷海洋
界
的
碰撞挤压 巨大山脉 面
貌
(2)内稳外活:板块内部稳定,板块交界带
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
35
想一想:这些都是真的吗?
5
荷兰的填海造陆工程
• 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
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
6
以上种种变化是怎样形成的呢?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和 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 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 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
7
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 地壳的变动 ➢ 海平面的升降
➢ 人类活动
.
8
课堂小结
(一) 地表形态变化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1.缓慢的地表形态变化
陆地
海洋
2.迅速的地表形态变化
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 地表的形态。
.
9
太荒谬了,大地多么 坚固、稳健!海陆轮廓 自古就是这样的。
大地在运动,七大 洲、四大洋是不断变 化的。
地“静”还是地
.
17
2.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为我什偶只么能然南生的美活洲发在和热现非带洲浅伟都海大的假说 有我—的存—在魏呢格? 纳与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学说
我不会飞,为什么南美洲 和非洲都有我的存在呢?
证证据据213:板:块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说
动非古物洲老的和地相南层似美的性洲相(轮似海廓性牛的和和拼连鸵合续鸟性)
.
18
阅读与感悟
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 碰撞挤压运动
←→ ② 张裂拉伸. 运动
21
亚欧大六陆大飞(板非块)的出美分丽布的老太太去印度找男(南)朋友
.
22
六大板块的分布
小结:
喜马拉雅山: 安第斯山: 落基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地中阿海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澳大利亚大陆
.
23
板块挤压
long
long
2.地球表层可以分成几大板块?除什么板块几乎全 部是海洋外,其他板块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
3.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带?
.
20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⑴ 六大板块:地球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
⑵ 不断运动: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⑶ 内稳外活: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