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感染课件

合集下载

畜牧微生物学第十三章病原微生物与感染

畜牧微生物学第十三章病原微生物与感染
(3) 毒血症 病原微生物只在局部组织生长,但其分泌 的毒素进入血流,引起机体中毒,病原体不进入血流。
(4) 脓毒血症 化脓菌通过血流散播,致使多数组织器 官出现化脓性感染。
-38-
三、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感染的过程
(二) 病原微生物的排出 病原微生物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同时可不断
地向机体外排出。 排出途径与传染病的性质、病原微生物繁殖的
-27-
感染症的冰山现象
无症状感染
-28-
典型疾病表现 轻微临床表现
微生物学研究 侧重于感染。
如将防治传染 病的重点转移 到预防感染, 则可收到事半 功倍之效。
隐性感染: 如果宿主的免疫力很强,而病原体的毒力相对较弱,
数量又较少,传染后只引起宿主的轻微伤害,且很快 就将病原体彻底消灭,因而基本上不表现临床症状。 带菌状态:
大肠杆菌F4(K88)→ 猪的小肠前段
宿主特异性及组织嗜性: 大肠杆菌F6(987P)→ 猪的小肠后段
大肠杆菌F2→ 人的小肠
-10-
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 的表面而不被尿液冲走; 变异链球菌、乳杆菌:牙齿表面粘连成菌班,造成 龋齿。
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 霍乱弧菌
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 亡,造成溃疡: 痢疾志贺氏菌 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 或血液中进一步扩散: 溶血链球菌
以免被肠蠕动、黏液分泌、呼吸道纤毛运动作用所清除
-8-
1、 侵袭力
黏附素:凡细菌表面能与机体的细胞或组织表面 受体黏附的结构成分。
细菌表面的一些大分子结构成分:革 兰氏阴性菌菌毛;
非菌毛黏附素:外膜蛋白(OMP)以 及脂磷壁酸(LTA)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解读课件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解读课件
2023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 目录》解读课件
目录
• 引言 • 《目录》概述 • 《目录》内容解读 • 《目录》与相关政策的关系 • 《目录》的实施与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背景
1
病原微生物是各类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主要因 素
2
2003年SARS疫情和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等传染病暴发,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 挑战
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 意义 • 提高公众对病原微生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 为政府制定疫情防控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 有助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威胁 • 影响 • 对个人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减少感染风险 • 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 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卫生挑战
应对生物恐怖主义威胁。
06
总结与展望
《目录》的贡献与不足
• 贡献 • 建立了较完善的病原微生物分类和检测体系 • 为病原微生物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促进了病原微生物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不足 • 更新速度较慢,无法涵盖新发现的病原微生物 • 检测方法仍存在局限性,部分病原微生物检测不准确 • 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适用性存在差异
《目录》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流行病学调查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目 录》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目录》,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可以快速准 确地判断传染病类型、传播途径和流行趋势, 为科学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目录》还提供了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诊断标准和预防措施等相关信息,有助于提 高流行病学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04
《目录》与相关政策的关系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解读ppt课件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解读ppt课件

• 通过皮肤、黏膜等接触传播,如细菌 性痢疾、手足口病等。
动物传播
媒介物传播
• 通过动物咬伤、抓伤等传播,如狂犬 病毒、炭疽杆菌等。
• 通过食物、水等媒介物传播,如霍乱 弧菌、登革热病毒等。
病原微生物的预防与控制
加强监测和预警
•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 发现和报告病原微生物的流行和变异情 况。
传播途径
• 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播。
治疗
• 无特效治疗,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
06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乙肝病毒
01
乙肝病毒概述
• 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它可以通过血液、母
婴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并且具有极高的传染性。
02
乙肝病毒的危害
• 乙肝病毒可以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对感染者的身体健
HIV病毒的治疗
• HIV病毒感染后可以通过抗病 毒药物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治疗 ,但是需要长期用药并且需要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问 题。
07
第五类病原微生物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病毒类型
01
•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是一种单股RNA病
毒。
传播途径
02
• 主要通过飞沫、唾液等传播,也可通过食物、玩具等物
•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等。
• 抗生素治疗,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等。
轮状病毒
病原体
• 轮状病毒。
传播途径
• 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 播。
临床表现
• 腹泻、呕吐、发热、咳嗽等。
治疗
• 无特效治疗,以对症治疗和支持治 疗为主。
柯萨奇病毒

微生物学第一节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ppt课件

微生物学第一节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ppt课件

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寄生关系
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宿主体 内,从宿主获取营养物质 进行生长繁殖,对宿主造 成损害。
共生关系
一些病原微生物与宿主建 立共生关系,相互依存, 对宿主不造成明显损害。
免疫逃避
病原微生物具有逃避宿主 免疫系统的能力,从而在 宿主体内长期存活。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竞争关系
05
CATALOGUE
病原微生物的防控与治疗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减少病原 微生物的传播。
注重饮食安全
避免食用不洁或变质食品,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以降低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有效预防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 染病。
深入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揭示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调控机 制。
发展微生物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新技 术,推动微生物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
加强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和防控策 略研究,提高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
加强微生物学与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
促进微生物学与医学的交叉融合 ,深入研究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 关系,发展新的诊疗技术和药物
02
CATALOGUE
病原微生物概述
病原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 寄生虫等。
分类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方式等特征,可将其分为细菌、病毒、真菌 、寄生虫等几大类。其中,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病毒是一类寄生生物,真 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寄生虫则是一类寄生在宿主体内的生物。

病原微生物感染

病原微生物感染

神经系统疾病
总结词
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涉及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的总称。
详细描述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等,这些疾病可导致神经系 统功能受损,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症状。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包括药 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艾滋病
总结词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传染病。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胃肠炎
病原微生物感染可引起胃肠炎, 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
肝炎
某些病毒感染可引起肝炎,导致 肝功能受损。
胰腺炎
感染可引起胰腺炎,导致腹痛、 恶心等症状。
03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预防 与控制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病原微生物感 染的重要手段,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增 强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免疫失调
感染可导致免疫细胞和免 疫分子之间的协调失衡, 引起自身免疫疾病或过敏 反应。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脑膜炎
病原微生物感染可引发脑 膜炎,导致头痛、发热、 呕吐等症状。
神经炎
感染可引起周围神经炎, 导致肢体麻木、肌肉无力 等症状。
脑炎
某些病毒感染可引起脑炎 ,导致意识障碍、抽搐等 症状。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勤洗手可以有效减少手部携带的病原微生物,降低感染风险;戴口罩可以阻断呼吸 道传播途径,减少感染几率;保持社交距离可以降低飞沫传播的可能性。
个人卫生习惯应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养成习惯,长期坚持。
环境卫生改善
环境卫生是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重 要传播途径之一,改善环境卫生 对于预防和控制感染具有重要意
义。
详细描述
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 传播,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受损,容易 感染各种疾病。艾滋病的治疗方法是 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抑制病毒 复制并恢复免疫功能。

微生物感染的病原学检查 PPT精品课件

微生物感染的病原学检查 PPT精品课件
急性、恢复期 增高≥4倍有诊断意义 ☛ IgM:病毒感染早期
1.ELISA(间接法)
Ag+Ab?+抗球蛋白*+酶底物→显色
2. 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
病毒Ag→电泳(SDS-PAGE)→转移至硝酸纤 维素膜→加Ab?→加抗Ab*→加底物→显色
3.血凝抑制试验
原理:
[病毒(HA)+Ab?]+RBC→血凝抑制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 病毒及其抗原检测 显微镜观察 分离培养与鉴定 Ab→Ag?
☛ 核酸检测 ☛ 特异性Ab检测
一、显微镜检查
1.电镜 /免疫电镜 2.光镜:
包涵体/ 多核巨细胞等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一)动物接种
☛ 选敏感动物 ☛ 适宜途径
乙脑病毒→小白鼠脑内 牛痘苗病毒→家兔角膜
☛ 观察发病情况 ☛ 标本检测
(二)鸡胚培养
☛ 选择胚龄/接种途径 ☛ 标本检测
绒毛尿囊膜10~13d
羊膜腔10~12d 卵黄囊5~8d 尿囊腔 9~11d
(三)组织培养(器官/组织/细胞)
1.细胞培养类型
(1) 原代细胞培养
动物/鸡胚/人胚组织 ↓剪碎/胰酶
单个细胞 ↓培养液
单层细胞(原代细胞) ↓胰酶
☛干扰现象:病毒1(风疹病毒 ) ?
↓先感染 细胞(猴肾细胞) → CPE(-) ↑后感染 病毒2 (ECHO病毒)
☛意义:可检查不引起CPE/血凝/血吸的病毒
(5)空斑形成试验(test of plaque formation)
稀释病毒→单层细胞 →覆盖一层营养琼脂 ↓37℃,3~5d 空斑
测定病毒数量:
微生物感染的病原学检查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细菌感染与免疫 细菌感染与致病机制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细菌感染与免疫 细菌感染与致病机制
超抗原 2:细菌侵入数量 3:细菌侵入部位
侵袭过程
• 黏附与定植 • 侵入 • 繁殖与扩散
黏附与定植
• 黏附现象:单个散在吸附
微菌落 细菌生物膜
• 黏附物质:普通菌毛/荚膜 • 黏附机制:静电吸引/疏水作用/
阳离子桥联作用/配体受体相互结合
• 黏附的组织趋向性
E. coli fimbriae
细菌的外毒素多数为A-B型分子结构,外毒 素的作用机制类型
• 5、其他梭菌外毒素:艰难梭菌可产生毒素 A(肠毒素)和毒素B(细胞毒素)。毒素 A和B的靶分子是Rho,其作用机制尚不清 楚。
• 外毒素的分子结构不是A—B型模式的尚有: (1)损伤细胞膜的毒素
• (2)激素样作用的毒素
内毒素
是G-在死亡裂解之后,释放出来的菌体成分
内毒素内毒素作用于肝枯否细胞、 中性粒细胞 等使之释放内源性热原, 再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 中枢所致。
(B)白细胞数目改变
早期白细胞减少,以后增加。减少可能与大量白细胞粘 附于毛细血管壁有关;继之白细胞数增多, 则与骨髓受内 毒素刺激后, 使白细胞大量释放入血有关。但伤寒菌内 毒素是例外, 始终使血循环中的白细胞数减少。
• 1、具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活性的 毒素:这类毒素都为A-5B结构,即每 一外毒素分子由1个A亚单位和5个B亚 单位组成。包括有霍乱肠毒素、大肠 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百日咳毒素等。
细菌的外毒素多数为A-B型分子结构,外毒 素的作用机制类型
• 2、RNA糖基化酶毒素:这类毒素的分子结构式 为A-5B。例如痢疾志贺菌产生的志贺毒素和大肠 埃希菌0157:H7产生的Vero毒素。
Type 1
mannose
P
• galactose – glycolipids – glycoproteins

《病原微生物学》课件

《病原微生物学》课件
《病原微生物学》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病原微生物学概述 • 细菌学 • 病毒学 • 真菌学 • 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与防治
01 病原微生物学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病原微生物学的定义、分类和相关概念。
详细描述
病原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学科,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态、分类、生态、致病性、免疫性、诊断 、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病原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病毒、真菌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生物学 特性和致病机制。
新型抗菌药物研发
针对病原微生物耐药性问题, 研发新型抗菌药物,以保持治
疗效果。
谢谢
THANKS
病毒的基因组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 RNA,其大小和编码基因 的数量。
病毒的复制与传播
病毒的复制周期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 过程,包括吸附、穿入、 脱壳、生物合成和装配与 释放。
病毒的传播方式
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 、空气、水、食物等途径 传播。
病毒的变异
病毒基因组变异导致病毒 变异,可能影响病毒的传 播方式和致病性。
有性繁殖
真菌通过有性繁殖方式进行繁殖, 如配子生殖、接合生殖等。
传播方式
真菌可以通过空气、水、土壤等途 径传播,也可通过动物和人类传播 。
真菌的致病性
皮肤感染
真菌可引起皮肤感染,如足癣、股癣等,表现为 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呼吸道感染
真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
病原微生物的特性
总结词
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繁殖和变异等方面的特性。
详细描述
病原微生物具有多种形态和结构,如球菌、杆菌、螺旋菌、弧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它们通常比非 病原微生物小,繁殖速度快,容易产生变异。这些特性使得病原微生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逃避机 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导致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病原微生物感染》PPT课件

《病原微生物感染》PPT课件
效果。
流行病学在病原微生物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监测和预警
通过流行病学监测和预警系统 ,及时发现和报告病原微生物 感染病例,为防控工作提供科
学依据。
病因研究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探 讨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病因和危 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 施提供依据。
防控策略制定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制定 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和措施,降 低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发病率和 传播风险。
抗药性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抗药性病原微生物的出现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抗药性病原微生物不断出现,给治疗带 来极大困难。
研究进展
对抗药性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机制、传播途径等进行深入研究 ,寻找新的治疗手段。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研究方向
针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特点和挑战,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综合运 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研究。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9字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病原微生 物感染的重要手段。通过接 种疫苗,可以增强个体免疫 力,降低感染风险。
9字
疫苗接种计划应针对不同年 龄段和人群,制定科学、合 理的接种策略,确保全民覆 盖。
9字
疫苗接种不仅可以保护个人 ,还可以减少病毒在社区的 传播,从而降低疫情爆发和 流行的风险。
9字
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应加强 管理和监督,确保疫苗质量 和接种安全。同时,应关注 疫苗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伦 理和安全问题。
06
病原微生物感染研究进展
新兴病原微生物的发现与防控
新兴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兴病原微生物被发现,如新型冠状病毒等 。
防控策略
针对新兴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和特点,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如隔离、检疫 、疫苗接种等。

第四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第四章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2 全身传染
病原微生物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进入血 液、淋巴液,从而扩散到全身各个器官,此 种状态称为全身传染.如菌血症、病毒血症、 败血症、脓毒血症、 毒血症。
菌血症:病原微生物在局部组织中繁殖,通过血流转
移到其他组织器官中,而不在血流中繁殖;
败血症:病原微生物从局部进入血流并在血流和全
身各器官中大量繁殖,进而毒害全身时;
2.半数感染量(ID50) :能使接种实验动物、 鸡胚或细胞在一定时限内感染一半所需的 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第四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二、构成病原微生物(细菌)毒力的因素
一株强毒的病原微生物,它能突破寄主的防卫 屏障,深入机体组织内部生长繁殖,并产生有毒 的物质毒害机体,构成传染。 细菌的毒力是由侵袭力和毒素两方面构成的。
脓毒血症:化脓菌及其毒素通过血流散布到全身各
组织器官,使多数器官呈现化脓性病变时;
毒血症:病原微生物在局部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其
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动物机体中毒.
第四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二)病原微生物的排除途径
病原微生物在动物机体中生长繁殖,造成动 物发生疾病,同时还可以不断通过宿主排放到 体外,污染周围环境,造成传染病的扩散。
第四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种类
内毒素
外毒素
来源 部位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部分G-
细胞壁成分、裂解后释出 活菌分泌外周环境
成分
脂多糖
蛋白质
稳定性 好、160℃ 2-4小时破坏 差、60-80℃30分钟破坏
毒性作 较弱、各种内毒素作用大 强、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

致相同,引起休克,发热,择性,引起特殊临床表现
1 自然因素
(1)作用于传染源:一定的地理条件对传染源的转

病原5.生物安全PPT课件

病原5.生物安全PPT课件

检测与鉴定过程中的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
样本处理
废物处理
人员培训
在检测与鉴定过程中,应遵循 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采取必 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个人防 护装备、使用生物安全柜等, 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样本 时,应采取适当的灭活和消毒 措施,以确保实验室内人员的 安全。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
目录
• 病原微生物概述 •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 • 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与控制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 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与鉴定 • 案例分析
01 病原微生物概述
病原微生物的定义
病原微生物
指那些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疾病的微 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生 动物等。
特点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进行分类处理,严格遵守废 弃物处理规定,防止对环境 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应急预案
制定针对实验室事故的应急 预案,确保在发生意外事故 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降低危害程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与操作
个人防护装备
工作人员在实验过程中需穿戴符合要求 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口罩、手
案例二: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
严格隔离,扑杀措施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对全球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措施包括严格的隔离措施,及时发现 并扑杀感染猪群,以及对猪肉和猪肉制品实施严格的检验和监管。
案例三: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处理和预防
风险评估,严格操作规程
VS
实验室感染事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 物安全事件,需要采取及时、专业的 处理措施,并加强预防措施。关键在 于对实验室操作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 制定并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以及配备 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THANKS FOR WATCH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蹄蟹)—节肢门、肢口纲、剑尾目、鲎科、无脊椎
原理
LAL中的B因子 内毒素、Ca2+
(鲎变形细胞溶解物)
活化的B因子
凝固酶
凝固酶原
凝固原(可凝性蛋白)
凝固蛋白(凝固素) 凝胶
方法:试管法、微量载片法、产色底物法
优点:快速、简便(家兔病原试微生验物感2染~3天 1hr即可)
12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
激活血纤维蛋白溶酶原——血纤维蛋白溶酶
血浆纤维蛋白
水解、利于扩散
e、卵磷脂酶(毒素)
水解各种组织细胞,尤红细胞(产气荚膜梭菌、蛇毒液)
病原微生物感染
8
2、毒素 (toxin) 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不同:
1)外毒素(exotoxin):
外毒素 内毒素
主要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胞外的毒,如
(正常:对机体有利;异常:损害机体)
三、环境因素
病原微生物感染
14
四、传染后的表症 病原体
不同的个体 相同个体的不同生理状态
不同的结果
病原体侵入其宿主后,二者之间力量对比决定着传染的结局
隐性传染 带菌状态
“伤寒玛丽”(Mary Mallon):
一个健康带菌者,被证实在美国 有7个地区多达1500个伤寒患者都 是她传染的。
第十章 传染与免疫
病原微生物感染
机体对抗
(免疫学)
免疫(immunity):
生物体能够辩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 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功能。
传统的免疫概念: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即抗传染免疫。
病原微生物感染
1
在实验室
病原微生物感染
2
免疫功能的分类:
类别 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
功能正常
功能异常
破伤风痉挛毒素、白喉毒素等;也有存于胞内当细菌溶解后 才释放的如痢疾志贺菌的肠毒素。
特点:
通常为蛋白质,抗原性强,可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
器官,不同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
其毒性作用强,但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
病原微生物感染
9
类毒素(toxoid)和抗毒素(antitoxin):
显性传染
病原微生物感染
15
第二节 宿主的非特异免疫
一、生理屏障
1、皮肤与粘膜:2.生理上的屏障结构
二、细胞因素
1、吞噬细胞(phagocytes) :2、自然杀伤细胞
三、体液因素
1、补体系统;2、干扰素;3、溶菌酶
四、炎症
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病原微生物感染
16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
项目 产生菌
化学成分 释放时间 致病特异性 毒性 抗原性
制成类毒素 热稳定性
外毒素
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蛋白质 一般随时分泌 不同外毒素各不相同 强* 完全抗原,抗原性强 能 差
内毒素
革兰氏阴性菌 脂多糖(LPS) 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 不同病原菌的内毒素作用基本相同 弱 不完全抗原,抗原性弱 不能 耐热性强
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如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毛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 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局部繁殖,积聚毒力或继 续侵入机体内部。
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面而不被尿液冲走
变异链球菌、乳杆菌:牙齿表面粘连成菌斑,造成龋齿。
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霍乱弧菌(Vibrio)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LPS),于 菌体裂解时释放。
作用于白细胞、血小板、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等多种细胞和 体液系统,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压下降及微循环障 碍,有多方面复杂作用,但相对毒性较弱。
各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作用相似,且没有器官特异性。
病原微生物感染
11
测定方法——鲎试剂法
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细胞死亡,造成溃疡 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dysenteriae)
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
进一步扩散:溶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haemolyticus)病原微生物ຫໍສະໝຸດ 染62)抗吞噬作用
肺炎链球菌:荚膜,避免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A族链球菌表面M蛋白:抗吞噬、抵御抗体等作用
*1mg肉毒毒素纯品可杀死2亿(2000万)只小鼠或一百万只豚鼠,
中毒的死亡率几近100%,但及时注射抗毒素及对症治疗可使之降
低。1mg破伤风毒素可杀死100万只小鼠,1mg白喉毒素可杀死1000
只豚鼠。
病原微生物感染
13
二、宿主的免疫力
经典:机体免除传染性疾病的能力。 目前:机体识别具抗原性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功能
(E.coli K抗原等)
3)繁殖与扩散能力
a、透明质酸酶(旧称扩散因子)
水解结缔组织中透明质酸,透性增加,利于病原体迅速扩散 (链球、葡球等)
病原微生物感染
7
b、胶原酶
水解胶原蛋白,利于扩散(产气荚膜梭菌)
c、血浆凝固酶
凝固成纤维蛋白屏障,保护其免受宿主吞噬(金葡菌)
d、链激酶(血纤维蛋白溶酶)
病原微生物对机体的感染及其致病能力
病原微生物感染
4
一、细菌的致病性 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
毒力
1、侵袭力(invasiveness):
侵袭力 毒素
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侵袭力
吸附和侵入能力;
繁殖与扩散能力;
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
病原微生物感染
5
1)吸附和侵入能力:
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用0.3-0.4%甲 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
的外毒素为类毒素,常用来预防注射。
用类毒素注射动物(如马),以制备外毒素的抗体,称为
抗毒素,作治疗用。
外毒素
0.3~0.4%甲醛 脱毒
类毒素
病原微生物感染
免疫动物 抗毒素
10
2)内毒素(endotoxin)
机体对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特异性免疫
重点:病原体的感染及机体的抗传染免疫作用
病原微生物感染
3
第一节 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性
1、感染的途径;2、感染的部位及方式
1、细菌的致病性: 1)侵袭力;2)毒素(toxin)
2、病毒的致病性;3.真菌的致病性:
三、传染的类型
1、隐性传染;2、带菌状态;3、显性传染
抵御病原体的侵害和中和其毒素(抗 变态反应、反复感染或免疫缺陷综合
传染免疫)

清除体内自然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 识别紊乱,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行免疫调节,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相
对稳定性
某些免疫细胞发现并清除突变的自身 功能失调时,导致癌变或持续感染的
细胞(癌细胞)
发生
本章主要内容:
病原体对机体的感染
非特异性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