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重难点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重难点突破
一、理解分数的意义
突破建议:
1.多角度了解与揭示分数的来源,促进学生对分数本质的理解。在小学数学里,认识分数是学习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因此,教学中要从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背景出发,帮助学生领会分数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数是用来表示量的。如6支笔、8个人等这些量的共同特征,可以用自然数6、8来表示。但除了上面列举的有一些单位量合成的,可以用自然数表示的量之外,还存在许多可以分割的、无法用自然数来表示的量。历史上,分数正是为了比较精确地测量这类需要分割的量而引入的。另外,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分数的引入是为了解决整数集合里除法不是总能实施的矛盾。比如,2÷3在整数范围内不能计算,引入分数就能记作2
÷3=。再引出分数概念之后,又通过分蛋糕、分月饼的实例,抽象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悟:利用分数,可以解决整数除法除不尽的矛盾。即从数学内部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分数的来源。
总之,教学通过多角度呈现分数的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为了适应客观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解分数意义的教学素材,从而为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意义提供了牢固的学习平台。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与学习经验,在学习活动中及时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即学生已有将一个图形、实物等平均分可以得到分数的认知基础。因此,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是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分数单位“1”的相对性与自然数“1”的确定性,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是相互矛盾的,进而导致分数的意义不为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所接受和同化。也就是说,单位“1”它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由多个物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称作单位“1”,一些物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称作单位“1”,即与单位“1”相对应的量是动态的,具有相对性。当单位“1”表示为一个物体(如一个苹果、一个圆形、一米线段)时,与学生已有经验中所确定不变的自然数“1”相一致,当单位“1”表示为多个物体(如10个苹果、23个圆形、35条1米长的线段)时,与自然数“1”就有了冲突,学生的理解也随之产生偏差。因此,本单元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帮助学生重构与拓展单位“1”的含义,进而揭示分数的本质。由此,教学不妨如下展开:
(1)重温旧知,导入新课
揭题:分数。板书:,对这样的分数有哪些认识?(各部分名称、产生过程等。)
你能想办法表示吗?
预设三类表示方式:
(前两类)为什么不同的图形都可以表示?
概括: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用表示。(板书)
那这第三类能不能用表示呢?引发思辩。
(2)操作体验,概括意义
用这幅图表示,和之前用图形表示有什么区别?(看成一个整体,完善表示方法。)如果有更多的圆,怎么表示?你能画一画吗?(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用磁铁摆)形成:
三种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整体数量不同,表示的数量也不同);为什么数量不同都可以表示?(板书:一个整体)。
归纳:1个是4个的,2个是8个的,3个是12个的。
更多的圆,怎样表示?(平均分成4份,用一份表示)形成:
小结:部分是整体的。如之前的平面图形、线段、圆看成的整体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为单位“1”。(板书)问:为什么1要带上引号?(区别自然数1,表示特定称谓)观察下面的图形,你看到了哪些分数?
你是怎么想到这些分数的?整体是12个,部分是4个,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
总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显然,该环节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认知无疑是一个很好地提升。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分数意义,还可以尝到探索活动的趣味,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
3.在练习纠错中不断积累数学经验,正确表征分数内涵。分数概念的多重意义性意味着学生必须要跟随教学进度,不断激发已有的分数学习经验,由浅入深,分步扩展,主动建构新的分数经验,不断扩充、完善对分数内涵和分数概念的认知与把握。在此基础上,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意义情境下,全方位地认识分数,了解其各种不同的表征方式,理解其不同的内涵,正确地建立分数概念,否则,学生难以运用知识灵活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错例1】在下面的数轴上,和之间,可以找到(A)个分数。
【错例2】虚线框中代表的是根小棒,请你估计一下,选项(B)代表的是1根小棒。
错例1反映出学生缺乏分数的数感,分数稠密性知识掌握不牢,他们只是把数轴上和
之间能看到的,已经标记出来的3个刻度线,作为可以找到的分数,其实,无论哪两个分数之间,都存有无数个分数。错例2中学生没有选A,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1根小棒”
的长度肯定比“根”要长,实际调查中还发现,有的学生通过计算,知道要长“根”,
但究竟“根”是谁的他们很模糊,于是就把已知的根小棒,作为需要估计的“”
的单位“1”,认为要求的一根小棒就是比已知的小棒多,从而出现错误。
因此,只有牢牢把握分数概念的不同表征方式,深刻理解分数概念的多重意义,才能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升数学素养,发展数学能力。
二、运用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建议:
1.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改变了原实验教材将解决问题与概念引入结合在一起的编排,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新版教材将这部分的编排改为先给出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本质,然后探索它们的求法,最后在解决问题的应用中体会它们的现实意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虽然这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但实际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在运用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是有相当的困难。因此,如何实现生活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教学时一方面应尽可能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生活认知;另一方面应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重视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阅读与理解题意,通过交流,收集有关信息,使学生明白,在储藏室的长方形地面上铺正方形,要求是既要铺满、又要都用整块的方砖。进而思考:边长是多少的整块正方形地砖正好铺满?接着在“分析与解答”环节,通过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使学生明白,要符合用正方形方砖铺地,满足既要铺满、又要都用整块的方砖的条件,只要使正方形地砖的边长同时符合长方形地面长与宽的要求,即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既能整除长方形地面的长,又能整除长方形地面的宽,即地砖的边长必须既要是16的因数,又要是12的因数,进而认识到可以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最后,通过可以让学生再画一画、相互验证交流,使学生明白: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数,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要是12的因数。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2.充分关注操作与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运用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就是帮助实现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实现这一转化,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要在教学上实现这一突破,引导学生展开操作与想象,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用公倍数、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在让学生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在不断的试误中理解要铺的一个正方形(要用整块的墙砖)的边长必须既是长3的倍数,又是宽2的倍数,最终得出只要找到3和2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就能知道所铺的正方形的边长。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