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学习研讨发言材料引言尊敬的评委,各位专家、来宾、朋友们,大家好!我非常高兴能够在这个场合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和见解。
今天,我的发言主题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希望通过我的发言,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正文生态优先思想生态优先是一种新的生态价值观和发展理念,是在生态环境承载力下,人类社会向绿色、低碳、循环、共享经济转型的发展路径。
生态优先的理念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始终把环境问题放在首要位置,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为主要目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在面对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和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大力推进生态优先的发展思想。
人们应该反省过去的经济与科技发展模式,关注“生态”和“共享”的价值,以生态优先为基础,以推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化为前提,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模式的优势绿色发展,是指在不破坏自然、减少生态损耗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人的需要与社会进步的发展道路。
而绿色发展的核心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不危及生态系统、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
它主要围绕“可再生能源、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绿色消费”等主题展开。
相比于传统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模式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强调节能减排、减少资源浪费,提出建设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等概念。
2.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模式注重可持续发展,重视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等环节中的环境因素,以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既为当前发展保驾护航,也为未来发展铺路砌桥。
3.社会和谐:绿色发展模式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推崇“绿色生活、低碳生活”的生活方式,强调协调发展,注重生产与生活的平衡,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绿色发展的路径绿色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发展的路径非常关键。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路径:1.制定环境政策:需要制定全面、系统的环境保护政策,实施责任追究制度。
研讨材料: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研讨材料: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背景分析近年来,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高,不断发生的环境问题也提醒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保护生态环境。
而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发展模式也必须从原先粗放、高耗能的模式转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模式。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如何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二、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要性1.环境问题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空气质量和水质问题已成为我们应对的重中之重。
例如,北京和其他中国城市的雾霾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而水污染和短缺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痛苦。
2.绿色发展创造经济增长:绿色发展不仅会带来环境效益,还会创造经济增长。
随着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将看到新的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出现。
例如,太阳能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地的新兴产业之一,并创造了许多高薪工作。
3.保持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时代,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愈发显著。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会影响公民的生活和健康,也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和产品销售。
绿色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是未来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竞争之一。
三、建议1.推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强制规定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实行环保的监管和制裁。
2.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将环保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提高公民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3.开发绿色技术:加强新型材料、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发展清洁能源。
4.促进国际合作:加强环保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借鉴外国的环境保护经验和技术,互相学习发展。
5.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推进绿色生产、环保投资,引导企业行为合法、增信任。
四、结论我们不能无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须采取行动保护生态环境。
推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模式能够带来环境效益和经济增长,保持国际竞争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开发绿色技术,促进国际合作,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努力。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生态环境将得到广泛保护和改善,创造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的规划策略

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的规划策略现代城市发展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凸显,城市规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成为了当代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
本文将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的规划策略,并分析其优势和应用。
一、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旨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其核心原则包括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效益、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
通过遵循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城市能够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二、合理布局和土地利用合理的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的重要保障。
以生态为基础的城市规划要合理安排城市的功能分区,兼顾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布局。
同时,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确保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例如,将绿地和公园纳入城市规划,增加绿化覆盖率和生态空间,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
三、促进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利用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的规划策略还需要促进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利用。
通过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政策和标准,引导居民和企业合理使用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和排放。
此外,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可以降低城市能源依赖度,实现能源的可再生和低碳发展。
四、建设可持续交通系统城市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建设可持续交通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的关键要素。
规划中应注重提升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覆盖率,减少单车使用和私家车出行,推广低碳出行方式。
同时,鼓励步行、骑行等非机动交通方式的发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降低交通拥堵和污染。
五、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生态优先的城市规划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高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修复和重建,如湿地恢复、水体治理等,从源头上防止和修复生态系统的破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研讨材料: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研讨材料: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为核心,深刻揭示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规律,是对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就和宝贵经验提炼升华的重大理论与制度创新成果,为我们生态环保各项工作总结了环境治理规律,是我们做好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按照会议安排,现结合理论学习和工作实际,谈几点我的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坚决打好”转向“深入打好”,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既要学深悟透、知行合一,更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
一、根本是学深悟透、就是要学通学僮注重领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大的科学性真理性,让信仰之基更加牢固。
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品质,不断涵养生态战略思维、生态共生思维、生态系统思维、生态法治思维、生态民本思维、生态共享思维和生态底线思维,努力做到入脑入心、真学真信。
牢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要求,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政治高度,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等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作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实践。
二、关键在知行合一、就是要学到做到注重把握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厚的人民性实践性,让行动之力更加强劲。
在理念上对标对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在布局上聚焦聚力,推动我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具体实施方案等重大文件落地见效;在措施上深化实化,推进落实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谋划做好“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项目工程实施落地,推动新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水污染防治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转变,进一步提升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治理,推动完善环境监测体系,支撑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增创生态环境治理优势。
美丽中国的路径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美丽中国的路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我们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道路。
一、生态优先的意义生态优先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这一理念对于维护人类的健康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生态优先的发展方式不仅关乎我们当前的生活质量,更影响着子孙后代的福祉。
因此,我们有责任保护和传承美丽中国的独特生态环境。
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1. 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首要原则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经济模式意味着在资源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方面采取环境友好型的方式。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我们能够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和生活的持续改善。
2.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需要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提高大气、水和土壤的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3. 社会公平与民生改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还必须关注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
我们需要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并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发展的红利。
通过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我们能够提升人民的福祉水平,实现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
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实践为了实现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
例如,实施生态补偿制度,推动资源性城市转型,加强环境监管等。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其他国家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共同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在企业层面,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他们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和清洁能源的应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些企业还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推动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
四、美丽中国的未来展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一、引言如今,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压力,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亦需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以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二、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的内涵生态优先是指在经济发展中,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应放在首位,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绿色发展则是指经济发展应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来实现,并促进环境的改善和生态保护。
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者的核心都是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资源的匮乏和不均衡分配是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
其次,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此外,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生态优先的路径选择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生态优先发展,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路径。
首先,要加强农村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同时,要加强土地保护与管理,确保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要发展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另外,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培育农村新兴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绿色发展的实施路径实施绿色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要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产业。
此外,要加强农村能源的管理与利用,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六、政府的角色与责任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和管理,严格执行环保法律和政策。
其次,政府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推动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讨论发言

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学习讨论发言稿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对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决心坚定。
今天的中华大地上,天越来越蓝,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
世界知名生态活动家冈特·鲍利先生指出,“环境教育不仅要教会孩子不去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去做什么。
”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以来,国家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中国青少年生态教育示范课进校园活动,为青少年生态教育的实施提供重要借鉴思路。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也是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人才的落脚点。
在中小学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教师不能生硬地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结论性知识,而应当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自我生成和内化,促进中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以低碳经济、绿色消费、知识竞赛活动、辩论赛、歌咏比赛等活动。
还可以组织“我是生态人”,“人人都是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这些举措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相关生态知识,增强对生态文明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爱
护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绿色消费的热情。
也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郊外、进行实际调查活动、社会宣传活动、生产劳动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活动,让他们全面了解生态环境现状,意识到环保的迫切性,进而从中产生要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信念。
研讨材料: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研讨材料: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研讨有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话题。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在这篇研讨材料中,我将探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健康。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其次,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生态平衡破裂等问题,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仅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还能够创造更多的绿色就业和经济增长潜力。
为了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的投入,加强环境保护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同时,政府还应该出台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其次,企业应该加强环保管理,推行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企业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履行社会责任,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养成环保习惯,减少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
综上所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通过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强环保管理和履行环保责任等措施,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为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而努力。
谢谢大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的快速增长给我们带来了繁荣,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做法、成效与启示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做法、成效与启示中共岳阳市党校校级课题课题名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做法、成效与启示——以宜昌市、万州区和岳阳市为例中共岳阳市委党校二0一九年十二月课题组成员:负责人:刘宇赤(市委党校副校长)组长:龙汨(市委党校管理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组员:刘岚丽(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陈振会(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老师、副教授)曾小龙(市委党校管理教研部老师、副教授)李杰(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老师、讲师)课题基本情况介绍为了提升党校科研和教学水平,在2016年9月,由中共宜昌市委党校、中共岳阳市委和重庆市的万州区委党校三家党校联合发起成立了“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协作会”,现在合作党校已经达到了17家,并且在2017年宜昌市委党校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协作会年会,并组织了以“绿色发展与党校作为”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在2018年,在中共岳阳市委党校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党校协作会”,并组织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在这两次研讨会上征集了100多篇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理论文章,多位论文作者在会上畅谈本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做法、经验、成效等。
根据学术研讨会的交流情况,市委市政府领导要求市委党校将这三个地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做法、经验、成效进行总结,为岳阳市委市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提供有益借鉴。
接到市领导的指示后,市委党校王伊亮常务副校长高度重视,立即召开校委会专题讨论,校委会决定将这个课题设立为2019年中共岳阳市委党校党校校级重大课题,成立了以刘宇赤副校牵头、科研处、管理教研部和经济教研部多位老师参与的课题组,进行重点攻关。
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将这些成果陆续汇报。
案例(一)宜昌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做法、成效与启示一、宜昌市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要做法(一)深化机制体制改革1.扎实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和全市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工作。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专题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专家、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专题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在我看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是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们国家在应对当前和未来具有挑战的时期所迫切需要的发展道路。
在此,我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对于这一主题的见解和想法。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这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全球气候变化、大规模的生态灾害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发展模式,采取可持续的方式,以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协同发展。
其次,推动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需要跨部门的合作。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和公民个体在推动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中的责任和作用。
政府应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奖励;企业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改善生产和管理方式;社会和公民个体则应形成绿色消费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意识,积极参与到生态建设中。
只有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一体共建共享的局面,我们才能够真正推动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
第三,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持。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和推动绿色发展。
比如,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低碳环保的工业生产方式、智能交通等都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政府和企业要加大科研投入,引导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加速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为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最后,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作为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持有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这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分类垃圾、绿色出行等,逐渐形成对环境友好的习惯。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环境保护组织,以行动实现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目标。
美丽中国的路径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美丽中国的路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随着现代化的进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不断努力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在这个目标中,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路径。
生态优先,即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的优先原则,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
在这个原则下,我们将生态系统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追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况。
绿色发展,是指以低碳、环保和可持续为基础的发展方式。
这种发展方式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划、环境保护督察等举措,着力改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状况。
其次,加强环境治理。
中国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加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防治,推进治理工作的全覆盖。
再次,促进绿色发展。
中国鼓励绿色产业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致力于建设清洁、低碳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此外,中国还注重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入国际环境公约,推动环保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美丽中国的路径既需要政府的引导,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引导市场主体朝绿色发展方向转变,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
同时,全社会应树立生态环保的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推动人人共建美丽中国。
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不仅是实现美丽中国的路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只有树立起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环境,让子孙后代继续享受这片美丽的土地。
美丽中国的路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加美丽、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专题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关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研讨发言。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也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我看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和模式的转变,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是对我们子孙后代的承诺。
在今天的发言中,我将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角度探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首先,环境保护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础。
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生命和健康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环境。
然而,由于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困扰,甚至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和幸福感。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其次,资源利用是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关键。
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资源就没有发展。
然而,我们的资源并不是无限的,过去长期以来的高消耗、高浪费的方式正在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循环经济等方面。
只有合理利用资源,我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最后,经济发展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动力。
经济发展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任务,也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基础。
然而,过去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了环境和资源的限制,导致了现在的环境危机。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还要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
我们要发展绿色产业,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为了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还需要加强政府的领导,推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增加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参与,培育绿色文化和生活方式等。
关于“生态优先”的几个观点和建议

关于“生态优先”的几个观点和建议文|黎祖交“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这是党的18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传承发展和对工业文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增长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为引领全社会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而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思想。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系列重要论述,尤其是对于其中“生态优先”的意涵,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很有见地的看法。
在此,我也想谈谈自己关于“生态优先”的几个观点和建议。
Several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n "Ecological Priority"关于“生态优先”的几个观点第一个观点:“生态优先”的源头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主张的“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源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导向的“生态优先”,其理论源头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主张的“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外部自然界的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在大自然面前,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只是因为——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指出的——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二是外部自然界的先在性。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对人而言“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是毋容置疑的。
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无论人与自然的现实统一程度如何,“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着”,“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
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三是外部自然界的根源性。
浅谈重庆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及实现措施

浅谈重庆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及实现措施本文,主要就我国重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战略进行分析,然后将其中的主要原则进行阐述,对于如何更好的构建绿色发展理念,进行进行了有效的逻辑分析,希望能够更好的提升我国当前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潜力和动力。
标签:重庆长江经济带;生态绿色发展理念;路径研究一、引言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而在整个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来实现,对于重庆长江经济带来说,其作为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可以很好的进行我国南方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因此,这就是在进行绿色发展理念时,必须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对于其中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来说,其主要的目标是为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国家首次协同流域管理、区域发展、产业转型、空间优化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发展。
可见,这个战略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我国长江经济带的后续发展动力,提升其主要的发展潜力。
因此,本文主要就我国重庆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和原则进行研究,然后就如何更好的进行战略发展进行阐述,而在整个路径上,主要采用的就是重点任务、要素支撑、体制机制改革这3个方面,通过有效的相互协调,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我国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劲头,实现我国绿色发展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因此,下面就主要的原则性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在坚持基本的方向上,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发展。
二、重庆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首先,明确基本方向。
对于重庆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构想的实现来说,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依据国家对于重庆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要求进行制定相应的策略方法,只有在明确的原则性指引下,才能够真正的落实基本的策略。
其次,坚持基本理念。
在整个发展中要积极坚持住以“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住发展与生态的双底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实施方案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发展理念应运而生,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为了实现绿色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生态优先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作为地球的居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保护环境的责任。
政府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环境监管,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全社会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提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绿色产业是指对环境友好、资源利用高效的产业。
发展绿色产业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投资绿色产业,提高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
第三,要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实现绿色发展,我们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激励各地区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保护好每一片绿水青山。
最后,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
环境教育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珍爱生态的良好风气。
总之,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
我们要以生态优先的理念为指导,加大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只有在绿水青山的保护下,我们的美丽家园才能永葆青春。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明确了发展路径和战略。
一、发展路径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必须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这意味着,在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理念。
在资源利用上,要实行严格的节约用水、节约用能、节约用地政策,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环境保护上,要加强污染治理,减少排放,实现环境质量的提高。
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文明建设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污染型发展方式转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
这就需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型经济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二、战略措施1.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这些规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方向和任务。
2.完善生态保护制度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等生态环境的保护。
同时,要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执法监管体系,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打击违法行为。
3.加强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环境治理,提高环境质量。
这就需要加大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现环境质量的提高。
4.推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推动绿色发展,发展清洁能源、低碳技术,推动绿色产业和绿色消费。
这就需要加大对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培育绿色产业和绿色企业,引导和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绿色生活。
农村绿色发展的政策思路与措施研究

农村绿色发展的政策思路与措施研究农村绿色发展作为当前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制定政策思路和实施措施两个方面探讨农村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
政府在制定农村绿色发展政策时,应首先加强宏观调控,确保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效果。
要紧密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绿色发展规划,明确政府、市场和社会各方面在农村绿色发展中的职责和作用,形成合力。
同时,还要搭建一个政策沟通、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政策的具体措施方面,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
要推动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开展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品的使用,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同时,要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提高农村环境质量,确保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
要加强对农村绿色产业的研究和开发,培育绿色农业、绿色旅游、绿色农村能源等新兴产业,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增加绿色产业的比重,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同时,还要推动形成一批农村绿色品牌,打造农村绿色发展的样板和典型,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进入农村绿色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农村绿色发展。
企业要加大对农村绿色产业的投入和技术支持,积极探索与农民合作的新模式,建立起合作共赢的机制。
专家学者应加强农村绿色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和技术支持。
农民要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农村绿色发展,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适应绿色产业的发展需求。
在推动农村绿色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实际效果的评估和监督。
政府要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对农村绿色发展政策和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加强政策调整和优化。
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村环境和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形成农村绿色发展的评价体系,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于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提案

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构建生态文明新体系。
一、强化生态保护意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保护不仅仅是环保部门和专家学者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保护水源和森林资源,鼓励植树造林,严格控制野生动植物捕捞,共同努力保护生态环境。
二、加强环境治理力度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强化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实施严格的环境执法,依法惩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促进绿色发展机制应当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环保投入,支持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鼓励企业推行绿色生产,引导社会资本加大环保投资,培育绿色产业,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四、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环境资源进行合理评价,将生态效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动生态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实行生态保护和修复补偿机制,激励各方共同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力度,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环保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并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希望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能够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类美好的未来作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在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着极大挑战的情况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我国家,更应该承担起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我们亟需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坚决打赢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防汛抗洪硬仗,实现绿色发展,让生态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关系研究

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关系研究一、引言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其关系研究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本文章将从三个角度探讨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关系,旨在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1.生态环境建设定义生态环境建设是指在保证生态环境良好的前提下,对人类活动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与实施过程。
它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绿色发展定义绿色发展是指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
它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效节能为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生态保护和社会公正相互统一,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发展的关系1.生态环境建设是绿色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发展的基础,绿色发展需要依托健康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就是在人类活动中维持生态平衡。
因此,生态环境建设成为了绿色发展的基础,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先决条件。
2.绿色发展需要生态环境建设保障绿色发展实际上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和平衡,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而生态环境建设在其过程中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这能够满足绿色发展的需求。
因此,绿色发展需要生态环境建设保障。
3.绿色发展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目标生态环境建设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而绿色发展正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此,绿色发展的实现不仅需要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同时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目标。
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发展的路径探讨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促进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如加强大气、水、土地等环境治理,重点防治污染物排放,加速建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环境治理体系,压缩不良产能等,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倡导低碳环保的新型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
摘要:基于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是良好生态环境的根本保障,也是绿色发展的
主要经济基础。
首先海面上、陆地上都有自身特有的生态系统,结合我们现在的
生活环境,我们得出了,对于现有的生态环境而言,林业是生态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而我们全面阐述了林业发展与绿色发展的密切联系,以及我国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方法。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绿色发展
引言: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林业建
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以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林业建设,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强国之路。
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加快现代林业发展步伐,把森林覆盖率提升上去,与此同时也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力度。
以上说明,我
国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已经越来越注重生态的绿色发展,但是经济社会
的发展必然与绿色生态发展相互冲撞,所以我们要想出相应的对策,解决目前遇
到的问题。
1.目前林业生态环境状况
1.1生态资源现状
现如今我们都知道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据目前了解的状况,就林地总的占地
面积来讲我国现在是世界第五位,就森林资源总量而言我国在世界前列。
但就我
国地方而言,各地种植的树木单一,规模还不是很大。
主要会以杉树、柏树,松树,槐树等树木为主,造林以幼苗为主,植苗水平低,管护跟不上,导致生态效
益发挥不明显。
加上我国目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不够,意识还没有普及,
相关的监管部门还不完善,因此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非法侵占林
地等破坏生态资源现象仍时有发生。
1.2生态绿色建设现状
现在城市绿色化建设较为明显,城镇相对就减弱了。
许多城市的绿色化建设
一味追求五颜六色、百花齐放的效果,不能体现当地的民族风情,层次不一,种
植外来的树木品种,不但不能够表达本地的特色特点,还会引起树木本身的不适应,容易导致树木品种生长速度减慢,更有可能导致树木生病,形成不利于生态
发展的状态。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经常修剪、定向培育树木,使得树木能够生长有形,达到我们理想中的树木。
我国现代化林业建设比较缓慢,存在一些有待解决
的问题,阻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虽然我国总体的森林面积占据世界前列,
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均森林面积仍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所以我们应该
采取措施,来大力推进我国林业现代化建设。
1.3重视度不高
如果想要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我国有关的单位及其部门,就要制定一系
列全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并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生态
文明建设推向深入。
目前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度还不够高,项目投资还不算多,
譬如对林业工程项目投资标准偏低,且造林项目大多没有后续管护资金,难以落
实项目及进行后续管护,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在林业科技方面我国的投入不高,科研成果不多,在推进科技兴林上作用发挥不够。
1.4经济与生态发展无法持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表示:我国要增大对生态产品的生产力度,使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不断恶劣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治理,提高生态的
多样性,比如:扩展森林面积等。
我国现在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方面有
着多方面的需求,这也将会造成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之间相互不适应,在飞速发
展经济的时候,必然会忽视到生态的环境,毁林占地现象会屡见不鲜。
有些地区
为了眼前利益更是破坏林业资源,即使破坏是暂时的,但是对生态环境的创伤是
无法弥补的。
2.生态优化,绿色发展的应对策略
2.1生态优化,创建林业新体制
为了加快林业工程建设,科技的林业体系更为深化。
规划我国的林业面积,
加大扩展绿色植被,例如:垂直悬挂绿植、立体树木、退耕还林、花草树木进景区、公园、湿地、道路两旁等等地方。
还可以依附于河水溪水旁,栽植树木用来
围绕公园、风景名胜、景区等地方。
这样就可以使得乡村拥有一片大森林,来支
持我国的生态建设工程。
2.2绿色生态,科学造林
我国自2000年就已经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经过这么多年,宜林荒山荒地已经基本实现了退耕还林,下一步要做得便是在次生林以及价值较为低的林业用地上
提升森林质量。
林业建设如果使用上了科技手段便会提升林业技术的含量。
实际
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统一性,要适合当地的土地质量,适合树木的品种。
经过充分的调查后,可以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即合理又科学的对成熟的树木、病
虫危害、干扰定向培植的树木进行采伐作业,采伐后可以有价值的进行买卖(除
规定不得买卖的外),合理的让自然资源成为经济资源,在确保原有的生态环境
不破坏的情况下,最大可能利用生态资源。
治理林业的病虫害和林业火灾的防范
需要全方位的启动工作,各级政府也要积极响应号召,给予林业一些惠民策略,
支持林业的合理化发展,这些都是需要政府长期的支持。
任何人都有权利使用树木,这样一来农民就可以从树林里得到经济效益。
为了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
一定要制定林业制度及规划划,依靠法律法规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实现经营的
规范性,管理的规模性,发展的产业化。
2.3繁殖自己本土的树种
我国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本土的特色,我们应该培育自己本土的树木来进行
推广,有效合理的科学分化树木的类型,选择适合自己本土的树木种类完善造林
模式。
培养本土特色树木,还可以引进外来树种,适合当地环境即可,培养一些
稀少高档些的花草树木,使得生态系统不单单具有单一性还有多样性。
种植针叶
树木、阔叶树木、乔木、灌木等树木,使其多种混合种植,提高规模林业的效果,增加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利益。
所以我们更要注重开发我们本土的树种,尤其
是一些适应能力强的,地方特色突出的树苗,这样才能体现本土的特点。
首先我
们应该按照适合的土地种植适宜的树种的法则,先考虑当地本土的树种,其次是
常绿阔叶树苗、乔木和瓜果类树苗,以及灌木花草等绿色植物相结合,这样就会
有不一样的效果,使得绿色生态发展的更好,显示出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园林
景色的变化不断,使得市民早上起来打开窗子就可以看见美丽的风景,走出家门
仿佛进入了花园。
在我们种植树木,打造绿色生态园林之后,以后的日常养护和
治理方面,其实是很简单易懂的,不仅有本土特点,而且成本还很低廉。
2.4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就目前林业的发展势头来看,一部分正处在生态产业的企业,基本上在生态
效益把控的范围之内,把负生态效益转化成正面的效益,把废杂废料转变成为宝
藏财富。
适当并且合理的利用林业的自然资源,来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合理科学的利用好目前所拥有的林业用地,对林业用地规范化和合理化。
林业经济与生态是息息相关的。
林业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有先进的技术,实现科学发展林业,以市场需求为发展方向,以培养优良品种为重点目标,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好保护资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想,确保我国的林业在投入大量的科技后能够平稳的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因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是避免不了的,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探究出即先进又科学的治理管理的高超技术来,这样便可更进一步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林业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结语:生态林业建设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生态林业的建设过程中,要依靠林业的发展规律,使用有效、科学的方式方法,做到依法和林业发展相结合,使得林业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既保持利益的合理化,又保持改善生态环境的最大化。
不管是绿色发展林业的相关人员,还是领导班子,都应该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提高生态林业建设步伐,以此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特古斯,刘婧,吕亚娟,王英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J].实践(党的教育
版),2019(05):12-13..
[2]牛俊雁. 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N]. 内蒙古日报(汉),2019-05-28(002)
[3]麻魁.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助力自治区高质量发展[N]. 内蒙古日报(汉),2019-05-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