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研究2008秋期末综合练习

合集下载

2008年小学数学学科一年级下册期末

2008年小学数学学科一年级下册期末

2008 年小学数学学科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试一试卷剖析本次一年级数学期末考试一试题以《整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为依照,联合课改所倡议的新的教育理念,以数学一年级教材为基准命制。

详细命制时,着重从学生的实质出发,以正确反应课改的实行状况、实验教材的使用状况和检查小学一年级学生应有的简单、基本的数学修养为出发点,力求表现基础性、全面性和兴趣性的命题原则,全面考察一年级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简单基本技术的形成状况和基本能力的培育状况,增强了对基本运算能力、用简单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质问题的能力及空间观点能力的考察,防止繁难偏旧试题出现。

现依据本次考试状况作以下详细的剖析:一、试题剖析这套一年级数学试题较好表现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

拥有以下特色:1、内容丰富,构造广阔本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课内容为依照,同时依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感情发展整体构造进行设计的。

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在着重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合考察了教课过程,能较好地反应出学生的实质数学知识的掌握状况。

从卷面看分这样几部分:100之内的数的认识及计算、认识人民币、地点和图形的拼组、认识钟面、统计知识、解决问题显本事、数学推理等。

2、兴趣性强,切近生活《标准》以为数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

本卷为学生供给了富裕小孩情味且有挑战性的数学研究知识,设计的情形、插图的内容切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注意切合学生的年纪特色。

比方:(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数一数,画一画(3)动动脑筋,填一填(4)钟面,拼组的图形。

(5)察看地点和统计中的图画(6)解决问题中的实物图和 xx 的千纸鹤让学生置身在一个充满情味的数学活动中。

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取快乐的数学学习体验。

3.着重应意图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在数学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想的过程,又是培育学生应意图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门路。

2008年四年级数学试卷

2008年四年级数学试卷

1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四年级数学(北师版)(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面总分:100分)得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33分)(认真想,仔细看,你会成功!)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18分)1、零点零九五写作:( ),37.68 读作:(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或小数。

0.18=( )107=( )10023=( ) 0.009=( )3、0.4里面有( )个0.1,0.025里面有( )个0.001。

4、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5、把7.7913913……可以记作( ) ,保留一位小数是( )。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8角5分 =( )元 1千克45克=( )千克 12米5分米=( )米 15分米2=( )米27、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是75°,另一个底角的度数是( )。

8、已知三角形ABC 中,∠A=60°,∠B=30°,∠C=( ),三角形ABC 是( )三角形。

二、判断(每题1分,共5分)1、两个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用3厘米、2厘米、6厘米的三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

( )3、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4、 2a+3.2=3.2不是一个方程。

( )5、 4.525252是循环小数。

( )三、仔细挑选,我最棒。

(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算式中,只有( )是方程:A.4a + 8B.6b-9 >12C.3-x+5D. a ÷2=42、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小数( ) A 、扩大10倍 B 、缩小10倍 C 、 缩小100倍3、大于0.6而小于0.7的三位小数有( ) A 、9个 B 、99个 C 、无数个4、妈妈今年a 岁,爸爸比妈妈大了5岁,再过n 年后,爸爸比妈妈大了( )岁。

A 、a +5B 、5C 、5+n 5、下面的图( )是彬彬看到的图形。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综合复习题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综合复习题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综合复习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客观性。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活数学特征的是逻辑和推理。

3.“算法化”是以功利为价值取向的。

4.以数学素养为数学教育价值取向的特征就是大众化。

5.以功利为价值取向的数学教育价值追求可以称之为算法化。

6.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四因素之间的持续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的“生态系统”。

7.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结构具有“学术中心的课程开发”、“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螺旋式的课程结构”以及记忆为主的课堂教学等等的特征。

8.下列不属于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课程突出体现的理念的是科学性。

9.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社会的进步”、“数学的发展”以及儿童的发展观。

10.下列不属于当今___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注重逻辑推理。

11.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研究的目标切入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四个纬度。

12.下列不属于从数学活动的素养切入而概括出的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的是应用意识。

13.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知识的领域切入可以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领域。

14.下列不属于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的是学术性原则。

15.下列不属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原则的是统一性原则。

16.从方法论层面予以区别,认知研究可以分为“接受研究”和发现研究两类。

17.下列不属于知识研究某一阶段的是技能研究。

18.在小学数学研究中,存在着三类不同的知识,它们相互渗透与相互支持。

这三类知识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19.从数学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分类角度出发,可以将数学能力分为三类:认知、操作和策略。

20.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阶段包括语言表述阶段、理解结构阶段、符号运算阶段,但学会解题阶段并不属于其中。

21.发现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主要有四个阶段:创设情境、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和总结运用。

2008年数学期末试卷

2008年数学期末试卷

2008学年第一学期淳安县小学第一册数学期末测试卷(测试时间:60分钟)一、知识技能:1、我会数数。

(16点)⑴一共有()只小动物。

从右数起,第()是。

从左数起,第()是。

⑵按规律填数。

⑶2、我会比比。

(5点)⑴哪个盒子上用的绳子长?长的下面画“√”,短的下面画“○”。

⑵把摆放不对的○出来。

3、我会计算。

(28点)⑴比较-下,在○填上“>”、“<”或“=”。

8○7 10○6+3 8○9+7 1+9○10-0⑵直接写出得数。

19-10=4+8= 1+5= 16–5 + 7 =4+3= 10-2= 5+6= 10 + 8–9 =⑶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11 4+()=6 5+()=10-3⑷在○填上“+”或“—”。

9=4○5 11○5=6 8=12○4 11○6=5○12⑸算式接龙。

4、我会看钟。

(5点)4时半3时6时12时半4时学校班级学号姓名装订线15 11二、综合应用。

1、 我会填空。

(12点)⑴10可以说有( )个十,也可以说有( )个一。

⑵个位是5,十位是1,这个数是( ),它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⑶比9大比16小的数有(至少3个) 、 、 ⑷ 钟面是( )时( ),再过半小时是( )。

⑸将16、18、9、3、17、8、11、5分成两类,分别是( )一类,( )为另一类。

⑹将5+2、5+7、5+10、5+5、5+0按得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 < < < < ) 2、我会画。

(6点) ⑴按要求画一画。

画出○与多6个。

3、我会看图写算式。

(14点) ⑴+= -=+ = - =⑵□○□○□=□(个)⑶□○□=□ □○□=□4、我会解决问题。

(14点) ⑴房子里还有几只?10只⑵(1)其中有两盒是小明的,小明最多有( )支笔。

□○□=□(支)(2)小明最少有( )支笔。

□○□=□(支)⑶车上原来的10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人)⑷我会提出不同问题,并能自己解答。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不属于数学素养内涵的是( B )。

A.数学思想 B.数学情景C.数学交流 D.数学价值2.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 C )。

A.注重问题解决 B.注重数学应用C.注重数学形式化 D.注重数学交流3.下列不属于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的是( B )。

A.基础性原则 B.学术性原则C.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D.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4.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着的三类互相渗透与相互支持的不同的知识分别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 A )。

A.策略性知识 B.过程性知识C.技能性知识 D.概念性知识5.现代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 A)的过程。

A.建构的过程 B.吸纳的过程C.传递的过程D.训练的过程6.要通过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来帮助学生接受并内化既定的数学知识,形成既定的数学技能的属于( A )。

A.接受型的教学组织类型 B。

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类型C.探索一发现型教学组织类型 n自主型的教学组织类型7.下列不属于按评价的取向角度而划分的学习评价的是( B )。

A.目标取向的评价 B.量化的评价C.主体取向的评价 D.过程取向的评价8.空间定位不包括( A )。

A.空间形式 B.空间方位C.空间大小 D.空间距离9.问题的条件信息包括“数据”、“关系”和( A )等。

A.状态 B.运算C.问题 D.方法10.不属于小学概率与统计学习的课程意义的是( C )。

A.形成合理解读数据的能力B.提高科学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C.获得绘制图表的能力D.发展在现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11.我国2l世纪小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2008年小学数学毕业班综合练习.doc

2008年小学数学毕业班综合练习.doc

2008年小学数学毕业班综合练习(完卷时间:80分钟,满分120分)班级 姓名 成绩一、 冷静思考,正确填空。

20%(每题2分)1、七十万零六百三十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万2、1.6时= 分 30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3、21÷ =720= :40= %= (小数) 4、在13 、0.35、32.5%、0.3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5、甲、乙两数的比是2:5,甲数是40,乙数是 。

6、把一段长3米的木材平均分成8份,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 )米。

7、某次六(1)班考试,合格49人,不合格1人,合格率是( )。

8、水果店运来a 筐苹果,运来的橘子比苹果的2倍多5筐。

用式子表示橘子的筐数是 。

9、一个长为10厘米,宽是5厘米的长方形,以它的宽为轴旋转一周所围成的圆柱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在一张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二、仔细推敲,准确判断。

(正确的打“√”,错的打“×”)5%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5100÷500=51÷5=10……1……………………………………………( )3、钟面上分针走的速度是时针的60倍。

……………………………………( )4、把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面积和周长都不变。

……………… ( )5、用两枚五角的硬币同时抛掷空中,结果是一枚数字朝上、一枚数字朝下的可能性约占总次数的50%.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把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1、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一年2月份下旬有( )天。

A 、8B 、9C 、10D 、11 2、在一个圆柱形容器中,倒入水的高度和水的体积(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3、一辆自行车上用链条传动的大齿轮直径是8分米,小齿轮直径是4分米,当大齿轮转动50圈时,小齿轮转动( )圈。

2008年秋季期期末考试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

2008年秋季期期末考试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

2008年秋季期期末考试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姓名分数一、寄语(2分)二、听一听,算一算。

(18分)1、23456789109×4=43+20=23-7=8×7=6×7+30=8×9-20=5×8+5=36-4-32=三、我会填。

(每空1分,共27分)1、在里填上“+”、“-”、“×”、“>”、“<”或“=”。

6=24 24 901米2×1×2 7676米2、最大能填几?()×3<20 5×()<47 63>()×83、把下面的口诀填完整。

七()六十三()九五十四二六()()七二十一二()十六四五()4、5×8,5和8在算式中都叫(),各是();用乘法口诀()计算。

5、右图中有()个直角,6、教室里的课桌高70()。

7、小明昨天写了29个大字,今天写了47个大字,两天大约写了( )个大字。

8、(1)3个9的和是();(2)3和9相加的和是();(3)3的9倍是()。

9、小明、小红、小丽三人玩拍球比赛,三人拍球的次数分别是36下、35下、33下,小明拍的次数最多,小丽拍了33下,小红拍了()下。

10、小朋友,你平均一天看()小时电视,那么一周看了()小时电视。

四、列竖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36+57=80-61=46-38+26=53+9+37=五、画一画,连一连。

(7分)1、在下面线段上画直角。

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2分)3、连一连。

(3分)六、算一算,填一填,涂一涂。

(每空1分,共14分)二年级课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1、算一算,填一填。

(4分)2、涂一涂。

(4分)3、每格代表( )人。

4、( )组人数最多,( )组人数最少,两个组相差()人。

5、( )组人数和( )组人数同样多。

正七、解决问题。

(1至3题每题4分,第4题8分,共20分)1、西瓜地里原来有85个西瓜,小明运走40个,小东运走26个,现在还剩多少个西瓜?。

08-09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08-09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卷班别:姓名:成绩:一、口算。

(8分,10分钟完成。

)8-3=9+5=6+4=7-7=10+1=3+1=0+10=2+6=8+2=2+9=2+2=8+8=12+1=4-2=6-2=7+3=5+1=4+6=16-6=8+7=8-7=9-1=8+3=6-2=10+4=8-4=12-0=7+1=15-2=5+10=12-2=6+10=8-1=6+9=7-3=9+6=10+9=9+7=10+7=9-2=12-1=4+2=8+10=7-1=9+4=17-2=11+3=15-4=6+8=6+4=6+5=7+5=6+7=12+6=8-5=16-4=6+6=8+0=3+4=7+8=10+5=5+3=7+3=18-8=10-4=18-8=9+9=9+1=3-2=6+3=5+8=3+8=5+7=4-1=4+8=9-0=7+4=12+3=7-5=8+9=二、 填一填。

(30分,第1、2题每空0.5分,其余每空1分) 1、按规律填数。

2、3、18和20中间的数是( )。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位。

5、一个数比9大,但又比14小,这个数可能是( )。

6、苹果比梨多( )个,桃比苹果少()个,梨比桃多( )个,三种水果一共()个。

7里填上“ >”、“< ”或“=” 。

8、从6、7、9、15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出四道算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 ______ _____9、写出钟面上的时间。

三、画一画。

(8分,每题2分)1、,比3个。

2、,一样多。

3、把不一样的圈起来。

(1)(2)四、数一数。

(12分)1(1)一共有()个图形。

(2)排第()。

(3)排第()。

(4)把右边的5个圈起来。

)个,)个,)个,有()个。

再有()个就和同样多。

五、算一算。

(12分)1、9-6+12= 13+5-8= 20-10-4=9-7+5= 4-4+8= 9+7-6=2、()-3=4 ()+5=11 6+()=10 2+()=12 14-()=7 6+7=9+()六、用一用。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合复习题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合复习题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合复习题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合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数学性质特征的是( C )。

A 抽象性B 严谨性C 客观性D 应用广泛性2.下列不属于“客观性知识”的是( C )。

A 运算规则B 数的概念C 图形分解的思路D 不同量之间的关系3.下列不属于传统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有( B )。

A 代数初步知识B 概率知识C 几何初步知识D 量与计量知识4.从方法论层面予以区别,认知学习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 A )两类。

A 发现学习B 知识学习C 技能学习D 问题解决学习5.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儿童的参与主要是指“行为参与”、“情感参与”以及( C )。

A 探究参与B 问题参与C 认知参与D 评价参与6.下列不属于构建教学策略的主要原则的是( D )。

A 准备原则B 活动原则C 个别适应的原则D 需要原则7.以下不属于学习评价的目的地是( C )。

A 师生活动质量的判断B 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C 依据学业对学生排序D 为师生活动提供反馈8.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学习是以( B )学习为起点的。

A 方法B 认数C 概念D 性质9.在儿童的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阶段中,处于描述(分析)阶段被认为是( C )。

A 水平0B 水平1C 水平2D 水平10.问题的条件信息包括“数据”、“关系”和( A )等。

A 状态B 运算C 问题D 方法二、填空题1.对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再认识包含着儿童数学观、生活数学观、现实数学观等这样三个数学观。

2.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主要有社会的进步、数学自身的发展、儿童的发展观等。

3.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方位、距离以及大小等的识别。

4.常见的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主要有试误法、逆推法以及逼近法等三种。

三、判断题1.儿童的数学认知思维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2.教学方法是一个稳定不变的程序结构(×)3.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4.儿童的统计观念是伴随着操作活动逐步形成的(√)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课程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08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期末调研试卷数学

2008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期末调研试卷数学

2008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期末调研试卷——数学一、计算下面各题。

(25分) 1、直接写出得数。

(4分)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分)7473611-- 1÷〔)3121(53+⨯〕3、解方程。

(9分)7 x – 2.6 = 2.3 2x ÷432 = 65二、判断题,对的在( )里打“√”,错的打“×”。

(6分)1、一个比的比值是91,把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2,比值是92。

……( )2、至少要8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 ( )3 3 × =5 5 2× = 8 5 2× 18= 3 4 7×= 7 4 ÷ 42= 7 ÷ 3 3=444 2 ÷= 9 3÷ 4 8 =333 5 5 11×+÷ 8 11 8 5÷ 3 8 6×498 5 -=18 9 9 x x3、3×52÷3×52的结果是1. ………………………………………… ( )4、某纺织厂甲、乙两个车间的女职工人数都占本车间职工总数的90%。

这两个车间的女职工人数是相等的。

……………………………………………… ( )5、一个玻璃饮料瓶的体积是2立方分米,瓶里一定可以装2升饮料。

……( )6、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4厘米,4厘米,那么面积为24厘米的面有4个。

……………………………………………………………… ( )三、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6分)1、把水泥、黄沙、石子按2 : 3 : 5配制成混凝土,石子占混凝土的几分之几?①52 ②53 ③212、下面可以改成百分数的是( )。

①一根绳子长0.8米。

②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1.2倍。

③一批钢材用去107吨。

3、把一根绳子不折叠地剪4次。

每段都是5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学科期终考试卷(新)

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学科期终考试卷(新)

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期终考试卷一、 计算部分1.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 5.4+1.1= (2) 4.7-4.27= (3) + - 1 =(4) 10×0.8=(5) 7.5÷100=(6) 17×4×25= (7) ( )+5.33+2.67=10(8) 60×(12+18)=2. 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1) 1118÷26+12×101(2) 12000÷125(3) 63-12.45-5.55(4) 2.9×13+87×2.9(5) 102×30÷(2×6)(6) 8576÷[67×(310-182)]3. 列式计算(1) 84被12减去9的差除, (2) 甲数是36,是乙数的2倍,甲、 商是多少? 乙两数的和是多少?学校: 班级: 学号:姓名:……○……………………○……装……………○……………………○………订…………○……………………○…………线………○……………………○……115116二、 作图题过Q 点作直线y 的垂线m ,过P 点作直线y 的平行线n 。

三、 概念部分 1. 基础题(1) 根据信息,在下列各数后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小胖的体重是4 3 .5( ) ;身高是1 3 5 ( ) ;他的书房面积是1 2. 0 6 ( ) 。

(2) 一个小数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其它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读作: ()。

(3) 在 2.72,0.727, ,0.722,2.077五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

(4) 70dm 2 + 0.3m 2 = ( ) m 2 kg - 21g = ( ) g 2. 生活中数学(1) 请帮助小丁丁,在数射线上方用箭头标出9.8与10.25。

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题答案2008

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题答案2008

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2008/12说明:期末考试内容为期中考试前占50%,期中考试后占50%,期中考试前内容参照期中考试卷。

1、甲、乙、丙、丁四人共有玻璃弹子100颗,甲给乙13颗,乙给丙18颗,丙给丁16颗,丁给甲2颗,四人的弹子数相等,他们原来各有弹子多少颗?25+13-2=36(颗)甲 25-13+18=30(颗)乙 25-18+16=23(颗)丙 25-16+2=11(颗)丁答:甲原来有36颗子弹,乙原来有30颗子弹,丙原来有23颗子弹,丁原来有11颗子弹。

2、小强与爸爸今年的年龄分别为14岁和44岁,多少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小强的4倍,多少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强的2倍?44-14=30(岁)30÷(4-1)=30÷3=10(岁)14-10=4(年)30÷(2-1)=30(岁)30-14=16(年)答:4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小强的4倍,16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强的2倍。

3、箱子里有若干本书,如果每次取7本,则剩下6本,如果每次改为取9本,则差8本,箱子里有书多少本?(8+6)÷(9-7)=14÷2=7(次) 7×7+6=55(本)答:箱子里有书55本。

4、袋子里有若干个小球,小红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多拿一个,一共做了5次,袋子中还有4个球,问原来袋子中有多少个球?(4+1)×2=10(个)(10+1)×2=22(个)(22+1)×2=46(个)(46+1)×2=94(个)(94+1)×2=190(个)答:原来袋子中有190个球.5、一个幼儿园给小朋友分苹果,如果每个小朋友分10个,则有两个小朋友没有分到,如果每个小朋友分8个,则刚好分完,有多少个苹果?有多少个小朋友?10×2÷(10-8)=20÷2=10(人) 8×10=80(个)答:有80个苹果,10个小朋友.6、老师给小朋友分饼干,如果每人分5块,还多15块;如果其中的10个小朋友每人7块,其余小朋友每人4块,就恰好分完。

2008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综合练习卷

2008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综合练习卷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卷班别: 姓名: 学号: 评分:一、口算:(16分) 54-50= 5+24= 8×8= 16+40= 7×6= 4×7= 3+18= 45-7= 31+2= 9+25= 4×2= 2×4= 5×2= 47-5= 75-50= 4×9= 4×6= 9×3= 7×7= 32-8= 31-20= 8×5= 52+30= 8×9= 6×2= 24+5= 4+16= 50-6= 7+17= 8×2= 6×5= 3×7= 8×7= 6+32= 23+6= 73-6= 38-5= 15+40= 4×9= 37-7= 5×2= 6×7= 9×6= 48-40= 7+4= 36-6= 37-7= 7×3= 8×6= 7×9= 26-8= 42-9= 4+23= 18-9= 3×8= 6×3= 4×8= 7×2= 25+6= 4×3= 49-10= 9+21= 8+12= 62-6= 6×6= 5×5= 6×9= 3×3= 68-20= 89-4= 22+9= 8×2= 6×3= 12-6= 2×3= 30+23=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卷班别:姓名:学号:评分:一、口算。

(另卷,16分)二、填空。

(25分)1、1米=()厘米 45厘米-6厘米=()厘米37厘米+5厘米=()厘米23米-8米=()米2、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这个式子读作()。

3、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2分)()×6<27 ()<3×74×()<15 35>7×()4、在算式4×7=28中,4是(),7是(),28是()。

人教版2008年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2008年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2008年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人教版2008年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2008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综合卷(本卷共100分)班级:姓名:一、填空。

(每题2分,共20分)(1)8:()=四成=()折=()%=()〈小数〉(2)按要求填一填,画一画。

阴影部分占全部的()% 空白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比为()画出阴影部分占全部的30%(3)如果要画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间距离为(),这个圆的周长是()。

(4)甲与乙的比为5比6,如果甲与乙同时乘以23.069,那么甲与乙的最简单整数比为():()。

这是根据()。

(5)将10克盐放入300克水里,盐与水的比为(),含盐率为()。

(6)圆的周长是圆的直径的()倍,一个圆直径3厘米,这个圆的面积为()。

它与b圆的半径比为1:3,b圆的半径为()厘米它们的面积比为()。

(7)甲数与乙数的比为5:7,乙数是甲数的()%,甲数比乙数少()%,乙数比甲数多()%,甲数占两数之和的()%。

(8)在一个宽4厘米,长4.2厘米的长方形中,割一个尽可能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为()。

(9)将一个长18.84厘米的圆割去半个圆,那么割去了的这个半圆周长为(),这个半圆周长约占原来这个圆的周长的()%。

(10)一件物品先提价10%,再降价一成,那么现价是原价的()%。

元。

二、选择。

(每题2分,共8分)(1)统计五年来全国大熊猫数量变化应用(),统计本校教师的学历情况应用()。

A.折线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条形统计图D.直线统计图(2)0.278、27.7%、0.27、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A.0.278 B.0.27 C.27.7 D.(3)如果小圆的直径等于大圆的半径,那么小圆面积是大圆的()。

A.二分之一B.4倍C.四分之一(4)甲立方体棱长4厘米,乙立方体棱长5厘米,甲与乙的棱长比为(),乙与甲的体积比为()。

A.4:5B.5:4C.25:16D.64:125三、计算。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不属于数学素养内涵的是B ;A.数学思想 B.数学情景C.数学交流 D.数学价值2.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C ;A.注重问题解决 B.注重数学应用C.注重数学形式化 D.注重数学交流3.下列不属于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的是 B ;A.基础性原则 B.学术性原则C.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D.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4.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着的三类互相渗透与相互支持的不同的知识分别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A ;A.策略性知识 B.过程性知识C.技能性知识 D.概念性知识5.现代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A的过程;A.建构的过程 B.吸纳的过程C.传递的过程D.训练的过程6.要通过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来帮助学生接受并内化既定的数学知识,形成既定的数学技能的属于 A ;A.接受型的教学组织类型 B;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类型C.探索一发现型教学组织类型 n自主型的教学组织类型7.下列不属于按评价的取向角度而划分的学习评价的是 B ;A.目标取向的评价 B.量化的评价C.主体取向的评价 D.过程取向的评价8.空间定位不包括 A ;A.空间形式 B.空间方位C.空间大小 D.空间距离9.问题的条件信息包括“数据”、“关系”和 A 等;A.状态 B.运算C.问题 D.方法10.不属于小学概率与统计学习的课程意义的是C ;A.形成合理解读数据的能力B.提高科学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C.获得绘制图表的能力D.发展在现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11.我国2l世纪小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12.教学手段的抉择与运用,主要取决于有利于学生的动机激发, 有利于学生的探索与发现 ,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等这样一些变量;13.运算性质根据其所起作用可分为改变参算的数的位置、改变运算顺序以及参算数的改变弓起运算结果的变化等几类;14.发展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主要策略有创设自由探究的空间考、发展学生问题表征的能力、大胆提出假设和积极思等;三、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只要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填上√或×即可;15.儿童的数学认知思维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16.源自于“启发学习”的理论称之为“发现学习”; √17.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使通过控制予以体现的; ×18.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在于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某种鉴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19.简述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答案:①懂得数学的价值;②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③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④学会数学交流;⑤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遗漏一条扣1分;没有适当展开的酌情扣1—3分20.简述可以构建哪些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业评估的策略答案:①过程性评价;多元化、生成性、即时性、差异性②发展性评价;多样化、开放性、体验性③表现性评价;遗漏一条扣2分;没有适当展开的酌情扣1~3分21.简述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主要模式;答案:①例一规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呈现某一规则的若干例证,通过引导学生的观察、尝试或讨论等获得,来发现并概括出一般性的规则;②规一例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呈现某个规则,然后通过若干的实例来说明规则;遗漏一条扣3分;没有适当展开的酌情扣2~3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22.请做一个运用“概念形成”途径获得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只要设计出主要的教学环节,并解释每一个环节的主要任务答案:①感知具体对象阶段;要设计一个具体的知觉对象②尝试建立表象阶段;设计的活动是学生对对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③抽象本质属性阶段;设计的活动就是学生找到对象的本质属性④符号表征阶段;学生能用符号或命题的形式来表征对象的本质属性⑤概念运用用阶段;设计概念运用的活动要能表现学生进一步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错一条扣2分;没有回答出括号内所呈示的活动或不全面的,每一条酌情扣1~2分23.简要说明,儿童在空间几何学习过程中的如下几种反应,分别属于几何思维水平发展的哪个阶段①因为这个矩形像门,而这个三角形不像门,所以它们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个正方形像一块手帕,而这个菱形也像一块手帕,所以它们是相同的;②目为长方形是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所以,长方形就是一种平行四边形;答案:①直观化阶段水平1阶段;②抽象关联阶段水平3阶段;错一个扣5分;没有对本阶段特征的简单描述,扣2—4分。

2008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综合能力检测试题

2008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综合能力检测试题

2008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综合能力检测试题一、直接写得数(10分)4.6+2.4= 7.5-5= 0.6÷0.2= 2.5×0.4= 0÷9.3= Array9.2-1.2= 4÷0.2= 0.3×0.3= 0.4×100= 10-2.6=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读出或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1)刘翔在男子110米跨栏赛跑中取得的成绩是十二点八八秒。

写作:()。

(2)地球表面海洋面积是3.62亿平方千米。

读作:()2. 0.078万元=()元 80千克=( )吨12元6角=()元3、三角形ABC中,∠A=35°,∠B=52°,∠C=(),这是一个()三角形。

4、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9,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0倍,那么商是( )5、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3.5= 0.0500=6、两根小棒长分别是5厘米、10厘米,再有一根()厘米的小棒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7、10.0827精确到十分位是;43÷23的商保留二位小数是。

8.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

9、一根木条长3.7米,小李师傅要做成每根长0.7米的小木条,可以做( )根,还剩( )米。

10、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10分)1、梯形只有2条高。

( )2、把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 )3、(8+0.8)×1.25=8×1.25+0.8×1.25运用了乘法分配率。

( )4、所有的小数都比整数要小。

( )5、小数和整数,它们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四、选择题(10分)1、下面的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

2、 6.8÷0.8( )6.8A. <B. =C. >D. 不能确定3、一个三位小数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2.57,这个三位小数一定是( ) A.2.571 B.2.564 C.2.575 4、从上面看不能得到下图形的是( )A B C5.用3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度A.540° B.360° C. 180°五、计算题:1、竖式计算:(8分)18.9-7.49= 82.5÷15=验算:验算:2、递等式计算:(12分)1.59+3.7+0.41+6.3 1.5×4-12.5÷2532÷0.4÷2.5 (9.5+4.5)÷0.7七、、操作题。

08年第十一册数学期末试卷

08年第十一册数学期末试卷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期末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一,填空:1,5比4多( )% 4比5少( )% ( )比5多40% 5比( )少40% 2,()()()()%12::1242015====÷ 1的倒数是( ),0的倒数( ) 3,把78,78.0,8.0%,87,87 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 ) 4,药粉和水按1:50配成药水,5克药粉中应加水( )克,510克药水中含有药粉( )克。

5,900千克稻谷可以碾出720千克大米,稻谷的出米率是( ),照这样计算,3000千克稻谷可碾出大米( )千克。

生产100吨大米需稻谷( )吨。

6,一块长方形地的周长是20米,长和宽的比是3:2,长方形的面积是( )。

7,圆的半径扩大3倍,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 )倍。

8,挂钟的时针长15厘米,分针长18厘米,一昼夜时针与分针尖端所走路程的比是( ) 9,小方把2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5年,年利率是2.88%,到期需付利息的( )%的税率纳税,小方可得本金和税后利息共( )元.。

二,判断题:1,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3.14 ------------------------------------------------------------( )。

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 三,选择题:1,甲数比乙数少41,甲乙两数的比是( ) a, 5:4 b,4:3 c,3:4 d,4:5 2,一块半径是R 的半圆形木块,它的周长是( ) a,πr b, 2r π c,( π+1) r d,(π+2) r 四,计算:1, 求比值: 0.12:0.8 312:2132,化简比: 4:1.8 75.0:4333, 求x : 6×9-8.2621=x x+30%x =52 4,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 ⎝⎛+÷435252 12614121⨯⎪⎭⎫ ⎝⎛-+ 15141781714159⨯+⨯ 10713151321÷⎥⎦⎤⎢⎣⎡⨯⎪⎭⎫ ⎝⎛+-5.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 厘米)6,列式计算: 7除3.5与107的差,所得商的20%是多少?41与2.5的和比一个数多25%,这个数是多少?( 用方程解)五,应用题:1, 给直径0.8米的水桶做一个木盖,木盖的直径比桶口直径大1分米,这个木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在木盖的边上钉一圈铁片,铁片长多少米?2,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101,有一块体积是2立方米的冰,融化后体积将减少多少立方分米?3,甲容器盛有4千克含盐15%的盐水,乙容器盛有6千克含盐10%的盐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2008秋期末综合练习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合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数学素养特征的是()。

A 精确性B发展性 C 过程性 D 实践性2.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结构具有“学术中心的课程开发”、“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螺旋式的课程结构”以及()等等的特征。

A 记忆为主的课堂教学B 多元化的学习评价C 多样化的课程内容D 发展性的课程目标。

3.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内容从学习的目标切入所分为的四个纬度分别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A 数与代数B统计与概率 C 空间观念 D 情感与态度4.下列不属于知识学习某一阶段的是()。

A 选择阶段B 领会阶段C 问题阶段D 习得阶段5.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个()。

A传递与接受的关系 B 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C交互主体的关系 D 知与不知的关系6.“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可以称之为()。

A 照本宣科型策略B简单对话型策略 C 任务驱动策略D思维交互型策略7.以下不属于学习评价的目的地是()。

A 师生活动质量的判断B 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C 依据学业对学生排序D 为师生活动提供反馈8.下列不属于概念间相容关系的是()。

A属种关系 B 对立关系 C 同一关系 D 交叉关系9.从逻辑层面看,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学习中,主要包含的内容有“运算法则”、“运算性质”和()。

A 数的认识B 运算方法C 简便运算D 理解算理10.问题的主观方面就是指()。

A 问题的起始状态B 问题空间C问题的目标状态 D 问题的中间状态二、填空题1.按层次可以将思维分为、、等三类。

2.发现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以及等三个问题。

3.在儿童的运算规则学习的导入阶段中主要可以采用、以及等策略。

4.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过程具有、以及等这样一些特征。

三、判断题1.小学数学知识包含“客观性知识”和“主观性知识”()2.教学方法是一个稳定不变的程序结构()3.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是学生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之一()4.概念是儿童空间几何知识学习的起点()四、简答题1.简述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的基本含义。

2.简述小学数学学业评估的目的主要有哪些?3.简述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心理特点主要有哪些?五、论述题1.举例说明如何发展儿童的比较能力?2.运用“通过游戏活动来引导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策略尝试设计一个有关概率知识的课堂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合练习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A3.D4.C5.C6.B7.C8.B9.B10.B二、填空题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2.创设的情景必须有效、注重儿童发现知识过程、要注意适当引导。

3.情景(导入)、活动(导入)、问题(导入)。

4.对事件可能性认识是逐步发展的、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收到经验制约、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要通过直观操作来支持。

三、判断题1.√2.×3.√4.×四、简答题1.简述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的基本含义。

答案:①行为参与主要指(反映)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②情感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③认知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方法)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与层次;(要求表述完整,适当展开)2.简述小学数学学业评估的目的主要有哪些?答案:①为学生了解自己的数学学习提供反馈的信息,以便让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的行为、情感和策略的参与水平);②帮助学生改善对数学以及数学学习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数学以及数学学习的价值,发展自己的数学素养);③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儿童的数学学习;④帮助教师与学生一起进一步完善数学课程;(要求表述完整,适当展开)3.简述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心理特点主要有哪些?答案:①对直观的依赖较大;②用经验来思考和描述性质或概念;③(空间观念的形成)依靠渐进的过程;④容易感知图形的外显性较强的因素;⑤对图形性质间关系有一个逐渐理解的过程;⑥对图形的识别依赖标准形式;(要求表述完整,适当展开)五、论述题1.举例说明如何发展儿童的比较能力?答案:①所谓比较,是借以认出对象和现象的一种逻辑方法。

(2分)②方法:(8分)利用数量关系进行比较;利用易混概念做精细的比较;利用揭示本质属性进行比较;利用一些反思性活动来进行比较;(要求表述完整,适当展开)2.运用“通过游戏活动来引导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策略尝试设计一个有关概率知识的课堂活动。

答案:①利用游戏来引导儿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等可能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2分②活动要求:(8分)第一,具有游戏的特点;第二,通过游戏能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求表述完整,适当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合练习二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数学素养内涵的是()。

A 数学思想B 解题能力C 数学交流D 数学价值2、下列不属于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特征的是()。

A 注重问题解决B 注重数学应用C 注重逻辑推理D 注重数学交流3、下列不属于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的是()。

A 基础性原则B 学术性原则C 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D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4、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着的三类互相渗透与相互支持的不同的知识分别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

A 策略性知识B 过程性知识C 技能性知识D 概念性知识5、现代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的过程。

A 建构的过程B 吸纳的过程C 传递的过程D 训练的过程6、要通过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来帮助学生接受并内化既定的数学知识,形成既定的数学技能的属于()。

A 接受型的教学组织类型B 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类型C 探索-发现型教学组织类型D 自主型的教学组织类型7、下列不属于按评价的取向角度而划分的学习评价的是()。

A 目标取向的评价B 量化的评价C主体取向的评价D过程取向的评价8、空间定位不包括()。

A 空间形式B 空间方位C 空间大小D 空间距离9、问题的条件信息包括“数据”、“关系”和()等。

A 状态B 运算C问题 D 方法10、不属于小学概率与统计学习的课程意义的是()。

A 形成合理解读数据的能力B 提高科学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C 获得绘制图表的能力D 发展在现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1、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以及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

2、教学手段的抉择与运用,主要取决于、、等这样一些变量。

3、运算性质根据其所起作用可分为、以及等几类。

4、发展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主要策略有、、等。

三、判断题1、儿童的数学认知思维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2、源自于“启发学习”的理论称之为“发现学习”()3、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使通过控制予以体现的()4、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在于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某种鉴定()四、简答题1、简述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2、简述可以构建哪些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业评估的策略?3、简述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主要模式。

五、论述题1、请做一个运用“概念形成”途径获得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只要设计出主要的教学环节,并解释每一个环节的主要任务)2、简要说明,儿童在空间几何学习过程中的如下几种反应,分别属于几何思维水平发展的哪个阶段?①因为这个(矩形)像门,而这个(三角形)不像门,所以它们是不一样的。

因为这个(正方形)像一块手帕,而这个(菱形)也像一块手帕,所以它们是相同的。

②因为长方形是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所以,长方形就是一种平行四边形。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合练习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B4.A5.A6.A7.B8.A9.A10.C二、填空题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有利于学生的动机激发、有利于学生的探索与发现、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改变参算的数的位置、改变运算顺、算数的改变引起运算结果的变化。

4.创设自由探究的空间、发展学生问题表征的能力、大胆提出假设和积极思考。

三、判断题1.√2.√3.×4.×四、简答题1.简述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答案:①懂得数学的价值;②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③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④学会数学交流;⑤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要求表述完整,适当展开)2.简述可以构建哪些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业评估的策略?答案:①过程性评价(多元化、生成性、即时性、差异性);②发展性评价(多样化、开放性、体验性)③表现性评价;(要求表述完整适当展开)3.简述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主要模式。

答案:①例-规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呈现某一规则的若干例证,通过引导学生的观察、尝试或讨论等获得,来发现并概括出一般性的规则);②规-例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呈现某个规则,然后通过若干的实例来说明规则);(要求表述完整,适当展开)五、论述题1.请做一个运用“概念形成”途径获得数学概念的教学设计(只要设计出主要的教学环节,并解释每一个环节的主要任务)答案:①感知具体对象阶段。

(要设计一个具体的知觉对象)②尝试建立表象阶段。

(设计的活动是学生对对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③抽象本质属性阶段。

(设计的活动就是学生找到对象的本质属性)④符号表征阶段。

(学生能用符号或命题的形式来表征对象的本质属性)⑤概念运用阶段。

(设计概念运用的活动要能表现学生进一步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要求表述完整,适当展开)2.简要说明,儿童在空间几何学习过程中的如下几种反应,分别属于几何思维水平发展的哪个阶段?①因为这个(矩形)像门,而这个(三角形)不像门,所以它们是不一样的。

因为这个(正方形)像一块手帕,而这个(菱形)也像一块手帕,所以它们是相同的。

②因为长方形是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所以,长方形就是一种平行四边形。

答案:①直观化阶段(水平1阶段);②抽象(关联)阶段(水平3阶段);(要求表述完整,适当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综合练习三一、单项选择题1、对小学数学学科的再认识包含要形成“儿童数学观”、“现实数学观”以及()。

A 科学数学观B 抽象数学观C 形式数学观D 生活数学观2、新世纪我国数学课程目标包括“一般性目标”和()。

A 知识性目标B 过程性目标C 技能性目标D 总体目标3、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具有的三个特征分别是“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和()。

A 论述体系的归纳式B 以计算为主线C 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D 训练体系的网络式4、儿童在数学能力的结构类型中所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有“分析型”、“几何型”和( )。

A 计算型B 具体型C 调和型D 概括型5、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认知建构的活动过程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环状结构分别是“定向环节”、“行动环节”以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