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演变课件PPT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建筑-PPT课件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建筑可以从近百年上溯到六七千年以 前的上古时期。其中,经历了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分别是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代和明清时期。这 几个时期在建筑发展史上的共同特点是修建了大批 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包括宫殿、陵墓、都城以及防 御工事、水利工程等,且在建筑形式、选材等方面 的影响泽及后世。 其中,秦朝修建的秦始皇陵及长城、隋朝修建 的赵州桥、明清两朝的帝王宫殿紫禁城等至今还在 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太和殿:面阔十一开间
(2)木头圆柱
常用松木或楠木制成的圆柱形木头。置于石 (有时是铜器)为底的台上。多根木头圆柱, 用于支撑屋面檩条,形成梁架。
(3)大梁
架于木头圆柱上的一根最主要的木头, 用以形成屋脊。
(4)斗拱
定义: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方形木块叫 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 般置于柱头和额枋、屋面之间。
在我国南方地区使用很普遍, 用于小式建筑
今傣族的竹楼,侗族、苗族、 布依族的吊脚楼
抬梁式
穿斗式
干栏式
木构架有以下好处和作用:
1.木构架如同现代的框架结构,承重与围护结 构明确分开。屋顶的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墙 壁只起隔断作用。(外墙隔热妨寒,内墙分割 室内空间)
2.人们常用“墙倒屋不塌”这句谚语来形容中 国古建筑。由于木材具一定弹性,构架各节点 榫卯又有若干伸缩余地,使房屋具备了防震、 抗震的能力。如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国 内现存最古木塔,经千年历数次强地震而巍然 屹立便是一例。
作用有三:①支撑作用:用以支挑深远的屋檐,并 把其重量集中到柱子上;②装饰作用;③等级作用, 斗拱的大小与出挑的层数有关,层数越多,等级越 高。
发展演变:斗拱可以作为鉴别建筑年代的一个主要 依据。
《中国建筑的沿革》课件
统到现代
中国建筑特点: 地域性、民族
性、时代性
中国建筑未来 发展趋势:绿 色建筑、智能 建筑、生态建
筑
中国建筑在国 际上的地位和 影响:中国文 化的传播和交
流
第四章
引言
简要介绍中国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中国建筑历史悠 久,可以追溯到 新石器时代
中国建筑文化丰 富,包括宫殿、 寺庙、园林、民 居等多种类型
中国建筑具有独 特的风格和特点, 如对称、均衡、 和谐等
中国建筑与自然 环境、社会文化、 宗教信仰等紧密 结合,形成了独 特的建筑文化体 系
阐述本次课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本次课件主要介绍 中国建筑的历史沿 革和发展历程
目的在于让听众了 解中国建筑的特点、 风格和演变过程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 地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的分析,了解中国建筑 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国际主义 风格:强 调建筑与 环境的和 谐统一
高技派风 格:强调 高科技、 新材料和 新技术的 应用
解构主义 风格:强 调建筑结 构的解构 和重组
绿色建筑 风格:强 调环保、 节能和可 持续发展
现代建筑的创新和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注重 环保和可持续发 展,采用节能、 环保材料和技术
智能建筑:利用 现代科技,实现 建筑智能化,提 高居住舒适度和 便利性
隋唐时期:以 木结构建筑为 主,如隋唐长 安城、大雁塔, 体现了隋唐时 期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特点。
宋元时期:以 园林建筑为主, 如宋代园林、 元代园林,体 现了宋元时期 的文化、艺术 和生活特点。
明清时期:以 宫殿建筑为主, 如故宫、天坛, 体现了明清时 期的政治、文 化和艺术特点。
第六章
中国近代建筑沿 革
苏州园林:中国古代私家 园林的代表
中国建筑特点: 地域性、民族
性、时代性
中国建筑未来 发展趋势:绿 色建筑、智能 建筑、生态建
筑
中国建筑在国 际上的地位和 影响:中国文 化的传播和交
流
第四章
引言
简要介绍中国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中国建筑历史悠 久,可以追溯到 新石器时代
中国建筑文化丰 富,包括宫殿、 寺庙、园林、民 居等多种类型
中国建筑具有独 特的风格和特点, 如对称、均衡、 和谐等
中国建筑与自然 环境、社会文化、 宗教信仰等紧密 结合,形成了独 特的建筑文化体 系
阐述本次课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本次课件主要介绍 中国建筑的历史沿 革和发展历程
目的在于让听众了 解中国建筑的特点、 风格和演变过程
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 地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的分析,了解中国建筑 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国际主义 风格:强 调建筑与 环境的和 谐统一
高技派风 格:强调 高科技、 新材料和 新技术的 应用
解构主义 风格:强 调建筑结 构的解构 和重组
绿色建筑 风格:强 调环保、 节能和可 持续发展
现代建筑的创新和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注重 环保和可持续发 展,采用节能、 环保材料和技术
智能建筑:利用 现代科技,实现 建筑智能化,提 高居住舒适度和 便利性
隋唐时期:以 木结构建筑为 主,如隋唐长 安城、大雁塔, 体现了隋唐时 期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特点。
宋元时期:以 园林建筑为主, 如宋代园林、 元代园林,体 现了宋元时期 的文化、艺术 和生活特点。
明清时期:以 宫殿建筑为主, 如故宫、天坛, 体现了明清时 期的政治、文 化和艺术特点。
第六章
中国近代建筑沿 革
苏州园林:中国古代私家 园林的代表
认识中国古代建筑 PPT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 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 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 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中国建筑体系
已大致形成。
此时的建筑已具有庑殿、歇山、悬山和攒尖4种
屋顶形式。
■ 魏晋南北朝建筑
此时期为我国大分裂的时代,也使我国出现了 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佛道大盛,统治阶级大量兴建 寺、塔、石窟等,寺院经济强大,数量众多的佛教 艺术作品,使文学艺术得到了解放。 在工艺表现上 吸收有“希腊佛教式”之种种圆和生动雕刻,饰纹 、花草、鸟兽、人物之表现,乃脱汉时格调,创新 作风”,丰富了我中华建筑的形象。
分段式歇山顶(敦煌壁画) 它是歇山顶的最初形态,为 悬山顶和庑殿顶的结合
人字拱(日本四天王寺山门 ,南北朝风格)
南北朝绘画《洛神赋图》中的楼船,反映出当时建筑 的真实特征,是弥足珍贵的资料
云冈石窟内方形塔柱
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图 云岗石窟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密河 檐南 式嵩 砖山 塔嵩
岳 寺 十 二 角 十 五 层
■ 隋唐五代建筑
隋代建筑是南北朝建筑向唐代建筑转变的一个过 渡,它的斗拱还比较简单,鸱(chi)尾形象较唐代建 筑清瘦,但建筑的整体形象已变得饱满起来。
隋墓中出土的陶屋
唐代的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 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 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 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址 干 阑 式 民 和河 草姆 顶渡 复遗 原址 图水 井 井 架
■ 先秦建筑
夏、商建筑
河南偃师西南的二里头遗址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二 里头宫殿建筑 ,由殿堂、庭院、廊庑和大门组成的宫 殿建筑格局,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史ppt课件
凤雏建筑基址 墙体 厚580—750mm 墙皮 厚10mm 屋顶 厚70—80mm 台基 高1300mm;南北长45.2米、东西宽
32.5米 柱础 立柱 深度 -
召陈建筑遗址 厚800mm 高760mm;东西长22.5米、南北宽10.4米
直径900—1000mm 直径500—700mm 入土100mm
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
年代 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特征
隋唐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富有创造力的高潮时期。从盛唐(8世纪) 开始,融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的 宫殿、寺院、第宅等的布局和形式至此已基本定型。高坐式家具形式也 已稳定下来。
建筑 大兴城、赵州安济桥
人物 李春
匠、技工、工程师、斗栱体系、建筑构造与造型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建筑 佛塔、石桥、皇陵、园林、宫殿 人物 喻皓、沈括、李诫 著作 《木经》、《梦溪笔谈》、《营造法式》 进步 减柱法、移柱法;斗拱作用减弱;拱高柱高比例减小
宋代文物
宋代湖田窑影青南瓜壶
宋代官窑粉盒
哥窑双贯耳八棱瓶
宋代建筑特征
北方屋顶较陡;南方较平缓,出檐深 建筑体量较小,绚烂而富于变化 有些昂被斜袱代替 补间铺作的朵数增多
新石器时期——榫卯结构
新石器时期遗址
河姆渡遗址
山东章丘市龙山镇西河遗址
广西平乐县遗址
新石器时期建筑复原图
新石器时期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更向前跨进了一步,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繁荣的氏族公社遍及全 国各地,从母系的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的氏族公社以至于逐渐解体,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发 展的整个过程,并终于创造了青铜器文化,进入了阶级社会。
新石器时期文物
磨制石器
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PPT课件
长城
东汉、北魏、南朝的佛寺
石窟寺:大同云冈石窟
西安大雁塔
元代营建大都及宫殿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长方形, 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 方公里,相当于唐长安城面 积的五分之三,接近宋东京 的面积。元大都道路规划整 齐、经纬分明。考古发掘证 实,大都中轴线上的大街宽 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 度为25米,小街宽度为大街 的一半,火巷(胡同)宽度 大致是小街的一半。城墙用 土夯筑而成,外表覆以苇帘。 由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砥 直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 外壮观。
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
• 萌芽期:新时期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 生长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 成熟期:隋唐五代——辽宋金元时期 • 渐进期:明清时期
萌芽期
河姆渡遗址木构榫卯
浙江余姚河姆 渡村遗址(距 今六、七千年 以前的上古时 期):大量带 榫卯的木建筑 构件。
西安半坡遗址
阿房宫
秦始皇陵兵马俑
明时期帝王苑囿:故宫
清时期的圆明园
清承德避国著名的古代
帝王宫苑。最大的
特色是它园中有山,
山中有园。避暑山
庄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在总体规划布
局和园林建筑设计
上都充分利用了原
有的自然山水的景
观特点和有利条件,
吸取唐、宋、明历
代造园的优秀传统
和江南园林的创作
经验,加以综合、
提高,把园林艺术
与技术水准推向了
空前的高度,成为
中国古典园林的最
高典范。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4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PPT演示课件
17
东 晋 及 南 朝 建 康 宫 城 平 面 示 意 图
18
概治“伟隋
,
念唐 朝三沿唐
大 明
、朝用宫
宫 燕”西殿
复 原 图
朝(周建 )外天筑
的朝子宏19
太极殿复原图
20
唐含元殿复原图
/programs/view/4DPGb1mIio8/
大明宫/act/video.jsp?videoId=VIDE12066862293976291 7
98
仿秦宫殿
99
—魏晋南北朝. 宫室设计: 太极殿左右处理政务的东 西堂;中国式佛教宫殿建 筑成为最具有代表性建筑 艺术
100
—
.
个艺建隋 高术社唐 峰的 第 一会 建 筑中 国 封
隋代隆兴寺之摩尼殿
101
唐代大型宫殿建筑群 102
唐代宫殿复原模型
103
大明宫麟德殿复原图
104
浙江宁波保国寺大雄宝殿(宋) 105
62
63
64
交泰殿: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
间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
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
65
66
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 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 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 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 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67
满人信奉萨满教,祭祀时,将活猪牵到坤宁
宫,在这里现场宰杀,然后剥皮、割解、再
放到坤宁宫的两口大锅里水煮。每年正月初
二,皇帝要钦点王公大臣“坤宁宫吃肉”,
吃过的人死后出殡的队伍里,可打出一块幡,
东 晋 及 南 朝 建 康 宫 城 平 面 示 意 图
18
概治“伟隋
,
念唐 朝三沿唐
大 明
、朝用宫
宫 燕”西殿
复 原 图
朝(周建 )外天筑
的朝子宏19
太极殿复原图
20
唐含元殿复原图
/programs/view/4DPGb1mIio8/
大明宫/act/video.jsp?videoId=VIDE12066862293976291 7
98
仿秦宫殿
99
—魏晋南北朝. 宫室设计: 太极殿左右处理政务的东 西堂;中国式佛教宫殿建 筑成为最具有代表性建筑 艺术
100
—
.
个艺建隋 高术社唐 峰的 第 一会 建 筑中 国 封
隋代隆兴寺之摩尼殿
101
唐代大型宫殿建筑群 102
唐代宫殿复原模型
103
大明宫麟德殿复原图
104
浙江宁波保国寺大雄宝殿(宋) 105
62
63
64
交泰殿: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
间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
清代,于此殿贮清二十五宝玺。
65
66
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 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明代是皇后的 寝宫。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 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 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67
满人信奉萨满教,祭祀时,将活猪牵到坤宁
宫,在这里现场宰杀,然后剥皮、割解、再
放到坤宁宫的两口大锅里水煮。每年正月初
二,皇帝要钦点王公大臣“坤宁宫吃肉”,
吃过的人死后出殡的队伍里,可打出一块幡,
中国古代建筑-PowerPoint演示文稿
山西洪洞广胜寺
山西芮城永乐宫
大量使用“减柱法”,许多构件被简化。大部 分建筑简单粗糙。
雍和宫
沈阳故宫
出檐较浅,斗拱比例较小,减柱方法重要建筑中己 不用。单体木结构建筑已高度标准化、装修、彩画、 装饰己日趋定型化。
三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构件
(一)台基 (二)开间 (三)大梁 (四)斗拱 (五)彩画 (六)屋顶 (七)山墙
一、中国古代的建筑思想
•“天人合一”观念 •礼制观念 •等级观念 •家族思想
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 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辅以砖瓦。
思考:
木架结构有什么优点、 有什么缺点?
(二)完整的院落组织,多样 的平面布局
(三)建筑造型优美,装饰丰富多彩
(四 )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歇山顶
攒尖顶(六角攒尖)
圆攒尖
悬山顶
硬山顶
请判断:下
列建筑的屋 顶各是什么 形式?
中和殿 太和殿
天坛 保和殿
周庄
(七)山墙
四、中国古建筑中的等级制度
•桥
•石狮13 •门钉9
•建筑物的形状(方-圆) •建筑物的色彩
•碑、碣 •坟墓的高度
赑屃bixi 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
五、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吉祥物
1、螭吻chiwen 2、仙人走兽 3、四灵 4、四方之神 5、石人石马 6、吉祥寓意图案
• 螭吻 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
•仙人走兽
仙龙凤狮天海狻押獬斗行
人
子马马猊鱼豸牛什
•四灵 龟 鹤
龙凤
•四方之神
•石人石马(石像生) 阮翁仲
天 禄
南京陈文帝陵前石麒麟
南京梁朝萧景陵前 石辟邪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ppt课件
强调中国建筑的艺术的七个方面:
1. 翼展的屋顶造型; “如鸟斯革,如翚[huī] 斯飞”《诗·小雅·斯干》 、 “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霤远”《周礼·考工记》 ;
中 国 建 筑 特 征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01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2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01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 况
中国建筑的特征
7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历 相当于欧洲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洛可可直至古典主义到近代、现代的过程。元明清时期覆盖了欧洲从中世纪到现代。
史
分
期
米兰大教堂 公元1386年
元代永乐宫壁画
经营者提 供商品 或者服 务有欺 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6
唐代建筑掠影
完整版ppt课件
17
唐代建筑掠影
完整版ppt课件
18
唐代建筑掠影
完整版ppt课件
19
唐 长 安 城 复 原 平 面
完整版ppt课件
20
日
本
古
代
城
平
市
安
古
都
平
安
京
完整版ppt课件Biblioteka 216 宋.辽.金
北宋在政治上、军事上是我国古代史上较为 衰落的朝代。但在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都有发展,科学技术有很大进步,产生了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和火器等伟大创造。南宋时,中原人 口大量南移,南方手工业、商业发展起来。由于 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 新高度,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15
5唐
唐朝(618~907年)前期百余年全国统一和相对 稳定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到唐中 叶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极盛时期。虽“安史之乱”后 开始衰落,但终唐之世,仍不愧为我国封建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 和提高,主要特点有: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 已定型化。 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完整版ppt课件
11
2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前221年),大力改革政治、 经济、文化,统一法令,统一货币与度量衡,统一 文字,修驰道通达全国,并筑长城以御匈奴。这些 措施对巩固国家政权起了一定作用。而由于国家统 一,便可以集全国之人力物力与六国成就,在咸阳 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 山陵、至今遗迹犹存。
中国古代建筑演变 ppt课件
按发展模式分: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
工官制度
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 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代 表人物:宇文恺、李诫、蒯祥。
官式建筑
工官掌管下建造的,设计、预算、施工都由将作、内府或工部统一掌 握,不论建筑物造于何地,都有图纸、法式和条例加以约束,还可派工官 和工匠去外地施工,所以建筑式样比较统一,能反映当时全国的最高技术 和艺术水平。
36
37
38
中国古代建筑演变
39
中国古代建筑演变
40
中国古代建筑演变
从屋顶的形式上看,虽然都是坡顶,但 变化十分丰富。
为了解决排雨水和屋内采光的矛盾,汉 代的能工巧匠发明了“飞檐”,也就是 使檐口向上稍翘,这样即满足了实际需 要,又产生了轻盈的飞跃的艺术效果。
41
中国古代建筑演变
我国古代建筑屋檐的转角处,不是一条水平的 直线,而是四角微微翘起,叫做“起翘”;屋 顶的平面也不是直线的长方形,而是四角向外 延伸出的曲线形,叫做“出翘”。
山西洪洞广胜寺
69
山西芮城永乐宫
大量使用“减柱法”,许多构件被简化。大部 分建筑简单粗糙。
70
雍和宫
71
沈阳故宫
出檐较浅,斗拱比例较小,减柱方法重要建筑中己不用。 单体木结构建筑已高度标准化、装修、彩画、装饰己日趋 定型化。
72
中国古代建筑演变
◆ 庭院:群体组合的基本单位。
◆ 庭院的围合方式: 一是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 二是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之为“廊院” 三是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
中国古代建筑演变
1
中国古代建筑演变
《中国古建筑》PPT课件
整理ppt
9
故宫简介
•
故宫又称“紫禁城”,明清两代皇宫,世界上最
大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
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明朝皇帝朱棣
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
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
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故宫
殿的位置,金代在圣母殿前又加建献殿,以后又
经元、明、清各代增建和重修,形成了现在晋祠
的格局。圣母殿是宋、辽、金时期祠庙建筑中唯 一保存下来的宋代木构。
整理ppt
4
晋祠简介
• 圣母殿面宽七间,进深六间,重檐九脊顶,殿身
采用殿堂型构架体系。在构架中将殿身前檐柱落 在一条三椽 上,从而使大殿前廊加宽,形成较宽 的开敞的举行祭拜圣母活动的空间。前檐柱采用 木雕盘龙柱形式,为宋元二年(1087年)遗物,也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现存圣母殿上斗 拱有多种形式,正是历次重修所留下的遗迹。圣 母殿微微向上弯曲的屋顶轮廓,柔和秀美,总体 造型舒展而庄重,是宋代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 殿内有四十三尊塑像,即圣母像及侍女像,尺度 与真人相近。人物性格、表情各不相同,姿态、 服装、发式因人而异,比例造型优美,是宋代塑 像中的上品。殿前有一以泉水汇成的水池,因游 鱼众多,名为鱼沼。池上有一座十字形平面的桥 梁,其东西方向的主桥为平桥,宽约5米,南北方 向次桥宽约3.5米,斜搭在主桥上。桥下有三十四 根石柱,也排列成十字型,上有木制梁、枋及桥 面板。这座桥被称为“整飞理pp梁t ”或“鱼沼飞梁”。 5
具有保护作用。彩画由简单到复杂,由低
级到高级。春秋时期就已经在木结构建筑
中国古建筑PPT课件
.
9
5、建筑分前后两进院落,沿中轴线自南而北布置了广场、照壁、门道 及其左右的厢房,其南端突出塾外,整体平面呈日字形。是中国已知最 早最完整的四合院。( 岐山宫殿遗址复原图)
.
10
“合院”形式,四周有檐廊环绕,基址下有排水管和暗沟,排 院子里的水;B、平面中轴对称;布局前堂后室,内外有别, 尊卑有序。三合土:白灰+沙+黄泥抹面
.
20
阿房宫地砖“海内皆臣, 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
21
秦阿房宫的一处园林景观遗存
.
22
2、秦长城(公元前221年左右)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万余里,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道万里长城。内蒙古包头固阳县的秦长城遗迹。
.
23
秦长城烽火台
.
24
3、秦始皇陵(公元前210年临潼)坟用夯土在山丘上筑成方锤形, 植草树以像山,现残高51.668米,底边长约500米。内有宏大的寝殿 和廊房等共征集了72万人力,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 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
8
4、西周洛邑王城位于今河南洛阳,遗址已荡然无存,据 战国时期《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城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三 礼图》中描绘的王城规划
宫殿位于王城中央最重 要的位置,将太庙和社 稷挟于左右,说明西周 时君权已凌驾于族权、 神权之上,中国宫殿的 总体格局已大体初定。 西周宮殿或宗庙基址分 別有山西岐山凤雏和扶 风召陈二处
.
3
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 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排列有序 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 局严整的大型都邑。
中国古代建筑介绍ppt课件
53
54
▪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具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特点: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2、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 与布局
▪ 3、独特的单体造型 ▪ 4、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 5、写意的山水园景
55
56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木构建筑以木材构成各种形式的梁架,并作为整 个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主体,墙壁只起围护作用, 多数不承担荷载,故有“墙倒屋不倒”之称。
7
江苏武进淹城遗址(春 秋时小国淹国的都城,
有城墙三圈)鸟瞰
8
3、秦汉-南北朝
▪ 秦 古建走向统一化、大型化,为汉代打下基础。 ▪ 汉 形成我国古代建筑第一个高峰。木架建筑渐趋
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发展。叠梁式、穿斗式 木结构形成,多层木架建筑普遍建造。斗拱普遍使 用,但形式不统一,未定型。屋顶形式多样化:悬 山顶、庑殿顶、攒尖、歇山、囤顶等。岩墓出现并 盛行,石拱券墓,石梁板墓在东汉开始流行,石雕 艺术发展。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西汉都 城长安城面积约为AD4cent古罗马城的二倍半。 ▪ 三国、晋、南北朝 建筑技术主要是继承和运用 汉代的成就,由于佛教的传入使得佛教建筑大发展。 高层佛塔出现,如洛阳永宁寺、登封嵩岳寺、新疆 赫色尔石窟、敦煌、大同、云岗、龙门等。
59
60
61
2)木构架体系之穿斗式
▪ 穿斗式:又称立贴式构架,也称穿逗架、穿斗架。 其特点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 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 穿枋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平行的两组木 构架之间,也是用横向的枋与檩连接。
▪ 穿斗式构架的优点是可以使用细木料,山面抗风性 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
▪ 混合式构架:即叠梁式与穿斗式混合使用的构架形 式。一般是在房屋两端的山面用穿斗式而中央诸间 用抬梁式的,称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法。多见于南方 民居中。
54
▪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具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特点: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2、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 与布局
▪ 3、独特的单体造型 ▪ 4、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 5、写意的山水园景
55
56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 木构建筑以木材构成各种形式的梁架,并作为整 个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主体,墙壁只起围护作用, 多数不承担荷载,故有“墙倒屋不倒”之称。
7
江苏武进淹城遗址(春 秋时小国淹国的都城,
有城墙三圈)鸟瞰
8
3、秦汉-南北朝
▪ 秦 古建走向统一化、大型化,为汉代打下基础。 ▪ 汉 形成我国古代建筑第一个高峰。木架建筑渐趋
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发展。叠梁式、穿斗式 木结构形成,多层木架建筑普遍建造。斗拱普遍使 用,但形式不统一,未定型。屋顶形式多样化:悬 山顶、庑殿顶、攒尖、歇山、囤顶等。岩墓出现并 盛行,石拱券墓,石梁板墓在东汉开始流行,石雕 艺术发展。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西汉都 城长安城面积约为AD4cent古罗马城的二倍半。 ▪ 三国、晋、南北朝 建筑技术主要是继承和运用 汉代的成就,由于佛教的传入使得佛教建筑大发展。 高层佛塔出现,如洛阳永宁寺、登封嵩岳寺、新疆 赫色尔石窟、敦煌、大同、云岗、龙门等。
59
60
61
2)木构架体系之穿斗式
▪ 穿斗式:又称立贴式构架,也称穿逗架、穿斗架。 其特点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 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 穿枋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平行的两组木 构架之间,也是用横向的枋与檩连接。
▪ 穿斗式构架的优点是可以使用细木料,山面抗风性 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
▪ 混合式构架:即叠梁式与穿斗式混合使用的构架形 式。一般是在房屋两端的山面用穿斗式而中央诸间 用抬梁式的,称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法。多见于南方 民居中。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结构 中国古代木构架共有三种不同形式: 抬梁式 穿斗式 井干式。
1.抬梁式
抬梁式也称“叠梁式”。这种木构 架大体说来是先在地面上筑一个土台, 台上安装石础,立木柱,再在柱上架梁 。梁与梁之间用“枋”连接组成“间” ,在梁上再架檩,檩上架椽,这样层层 叠置,最后是用椽来承托屋顶,“骨架 ”就这样形成了。
二 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
中国土地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形成不同的地方特点.多民族表现 为不同的民族风格. 南方地区:气侯温暖 墙—薄 屋顶—轻 材料—细 外形—轻巧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 墙—厚 屋顶—重 材料—厚 外形—浑厚稳重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与延续性
◆ 延续性:指纵向的比较,时间轴。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又具有延续性特征,即:无论
屋顶
我国古代建筑屋檐的转角处,不是一条水平的 直线,而是四角微微翘起,叫做“起翘”;屋 顶的平面也不是直线的长方形,而是四角向外 延伸出的曲线形,叫做“出翘”。
古建筑屋顶的曲线不只在翼角和飞檐部分,其 实在整个屋面上都呈曲线状,这种曲线的形成 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举架”在起作用。
其它结构体系
混合式结构 窝棚式结构 纵架平椽
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
(1) 居住建筑 (2)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
施 (3)礼制建筑 (4)宗教建筑 (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 (6) 教 育 、 文 化 、 娱 乐 建
筑 (7)园林与风景建筑 (8)市政建筑 (9)标志建筑 (10)防御建筑
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使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 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
木构架的优势
(四)施工速度快 ◆ 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 ◆ 建筑观念不同,中国建筑观念强调实用性,《老子·道德经》: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 技术上的优势:采用建筑模数制。
(五)便于修缮、搬迁 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都比
中国古代建筑演变 到中式古典风格综
述
<一>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综述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与延续性
◆ 多样性:指横向的比较,地域的差异。 1、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如窖洞、江南民居、草原毡房等。 2、建筑材料的多样性,木结构、砖石构、生土结构等。 3、建筑结构形式的多样性,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混合式等。
按发展模式分: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
工官制度
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 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代 表人物:宇文恺、李诫、蒯祥。
官式建筑
工官掌管下建造的,设计、预算、施工都由将作、内府或工部统一掌 握,不论建筑物造于何地,都有图纸、法式和条例加以约束,还可派工官 和工匠去外地施工,所以建筑式样比较统一,能反映当时全国的最高技术 和艺术水平。
早期建筑的开间数有使用双数的情况,后期多用单 数,阳数。
2、单体立面:造型趋于程式化
刘致平称之为中国古代建筑立面的三部曲:屋顶、 屋身、基础。ຫໍສະໝຸດ 独具特色的第五立面——屋顶
屋顶
从屋顶的形式上看,虽然都是坡顶,但 变化十分丰富。
为了解决排雨水和屋内采光的矛盾,汉 代的能工巧匠发明了“飞檐”,也就是 使檐口向上稍翘,这样即满足了实际需 要,又产生了轻盈的飞跃的艺术效果。
这种木构架广泛 用于江西、湖南、四 川等南方地区。
二、建筑分类
井干式 以圆木或矩形、
六角形木料平行 向上层层叠置, 在转角处木料交 叉咬合,形成房 屋四壁。
主要流行于东北 林区和西南林区。
井干式
井干式的应用范围不广, 它采用木头围成矩形木框 ,层层叠置,形成木头承 重的墙体,这样消耗木材 较大,主要用在盛产林木 的林区。
抬梁式
抬梁式
柱上搁置梁
头,梁头上搁置檩
条,梁上再用矮柱
支起较短的梁,如
此层叠而上,梁的
总数可达3—5根。
当柱上采用斗拱时,
则粱头搁置于斗拱
上。
这种木构架
多用于北方地区及
宫殿、庙宇等规模
较大的建筑物。
穿斗式
穿斗式
用穿枋把柱子串 联起来,形成一榀榀 的房架;檩条直接搁 置在柱头上;在沿檩 条方向,再用斗枋把 柱子串联起来。由此 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民间建筑
各地自主建造的,由各地工匠参与设计并承担施工,因地制宜,建筑 式样变化多端,地方特色鲜明。
三、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及空间特征
1、 单体平面:采用骨架系统
◆ 柱网 ◆间
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的结构单元称为“间”。 面阔方向,一般明间>次间>梢间。
进深方向,步架距离相等,步架指檩与檩之间的水 平距离。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
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
古桥
安济桥(又名“赵州桥”)
苏州宝带桥
泉州洛阳桥
北京卢沟桥
二、古代建筑的基本结构与造型
我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严谨而精巧 ,基本上就是木构架结构体系。这种 结构经过千百年的不断完善,已形成 一整套完整的系统。与西方古典建筑 的石砌结构体系相比较,自有其独特 的 构造原理与外观造型。
主要建筑类型
古长城建筑 城池建筑
宫殿建筑 坛庙建筑
陵墓建筑 楼阁、佛塔、古桥
城池建筑
南京城墙——中华门
西安城墙
平遥城墙
丽江古城
古长城建筑
八达岭长城
山海关
居庸关
嘉峪关
宫殿建筑
北京故宫
沈阳故宫
布达拉宫
坛庙建筑
太庙 天坛
社稷坛 地坛
陵墓建筑
明十三陵
清陵
楼阁
黄鹤楼
岳阳楼 滕王阁
佛塔
西安大雁塔
较容易做到。
中国古代主流建筑体系之所以长期使用木构架,是上述优势综合作 用的结果。
木构架的缺陷
首先,生长期成材期长,导致木材越来越来稀少。 其次,木架建筑易遭火灾。 再次,木架建筑采用的基本上是简支梁体系,难以满
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
影响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思想
z“天人合一”观念 z礼制观念 z等级观念 z家族思想
是中原地区,还是大部少数民族地区最大量使用的建 筑是木构体系。
木构架的优势
(一)取材方便,易于加工。
(二)适应性强,内部空间灵活。 木架建筑是由柱承重的,墙并不承重。梁、檩、枋等构件形
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只起圈蔽、分隔和 稳定柱子的作用,因此民间有“墙倒屋不塌” 谚。
(三)抗震 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