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小熊过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反思、观评记录
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小熊过桥》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
![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小熊过桥》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f0b4c3eac5da50e2534d7fd2.png)
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小熊过桥》及教学反思[五篇范例]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小熊过桥》及教学反思《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游戏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能在高25cm,宽15cm的平衡木上走。
2.通过有趣的情境,感受体育游戏的快乐。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5.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平衡木,大积木若干,洋娃娃一个,小熊头饰一个。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1.准备活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出示洋娃娃,告诉幼儿"洋娃娃有许多好朋友,都是可爱的小熊,你们想不想来做她的小熊朋友啊?"(2)放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老师拿着洋娃娃,幼儿随着音乐,围在老师身边自由地跳一跳。
2.游戏活动-小熊过桥。
(1)介绍游戏内容:这里有一座小桥,河对岸住着洋娃娃,小熊想到洋娃娃家去玩,就必须从桥上走过去,你们瞧,小熊是怎样过桥的教师戴上头饰边念儿歌,边走过平衡木。
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教师对小朋友说:你们敢过这个小桥吗?我们来试一试吧。
(2)幼儿排队一个跟着一个过平衡木,教师站在一旁观察。
(3)讨论:你是怎么走的?小结:两臂侧平举,眼睛看前面。
(4)幼儿再走一次平衡木,老师站在一旁重点帮助个别较胆小的幼儿。
(5)幼儿多次练习走平衡木过小桥。
3.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在河对岸,与洋娃娃一起手拉手,跳一跳圆圈舞。
评价:表扬大胆走过小桥、身体不摇晃的幼儿。
反思:在这次的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高,对走平衡木的基本动作都掌握较好。
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也突破了重难点,顺利完成了游戏活动。
小班游戏优秀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762字。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小熊过桥》及教学反思大全《小班游戏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游戏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游戏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活动目标:1.能在高25cm,宽15cm的平衡木上走。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熊过桥》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熊过桥》](https://img.taocdn.com/s3/m/1a62861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8.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熊过桥》前言《小熊过桥》是一篇适合中班幼儿的启蒙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探究和语言运用训练,全面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熊过桥》故事内容,培养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能力;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角色特征;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故事启发幼儿的表达能力;4.练习幼儿语音发音和语调,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2.帮助幼儿掌握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3.练习幼儿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难点1.有些幼儿可能理解能力有限,需要针对性的引导和训练;2.部分幼儿可能存在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需要重点关注。
三、教学准备1.《小熊过桥》故事书;2. 画有桥的图片;3. 与故事相关的玩具道具;4. PPT 或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桥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桥的作用,并提出主题“小熊过桥”。
–引导幼儿猜想故事情节。
2.讲故事(15分钟)–讲述《小熊过桥》故事,重点介绍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3.讨论(10分钟)–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提问幼儿有关故事的问题,帮助幼儿思考和表达。
第二课时1.角色扮演(20分钟)–分角色让幼儿表演故事中的情节,培养幼儿的表达和想象能力。
–提供玩具道具,让幼儿更好地角色扮演。
2.语言练习(15分钟)–练习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发音和用法。
–引导幼儿描述故事情节中的细节。
3.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故事中可能的延伸情节,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五、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语言运用能力;2.可以设置小测验或口头答辩环节,考察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精选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df2714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6.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好朋友》,具体内容为《小熊过桥》。
通过故事讲述小熊和其好朋友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的过程,让幼儿感受友谊的力量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复述故事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幼儿与人合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会与人合作、互相帮助。
难点: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复述故事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故事课件:《小熊过桥》。
2. 小熊、小兔子、小猴子等动物玩偶。
3. 彩色笔、画纸若干。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小熊、小兔子、小猴子等动物玩偶,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故事《小熊过桥》,结合玩偶表演,讲述小熊和好朋友们互相帮助,共同过桥的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巩固故事内容。
问题举例:小熊为什么不敢过桥?小兔子是怎么帮助小熊的?小猴子又做了什么?4. 互动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互相帮助,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
5. 创意绘画(10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和彩色笔,引导幼儿画出故事中的场景或角色,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绘画作品,回顾故事内容,强调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熊过桥》2. 主要角色:小熊、小兔子、小猴子3. 重点词语:互相帮助、团队合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和小伙伴一起画一幅《小熊过桥》的画,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小熊过桥》,让幼儿理解了互相帮助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小熊过桥》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小熊过桥》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d52067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4.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小熊过桥》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活动背景幼儿园大班(4-5岁)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各种语言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增强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次语言活动选择了《小熊过桥》这一小故事作为教学主题,旨在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引导幼儿在交流中增强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1.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本故事(听、说、读)2.能够通过游戏情境,感受故事情节中的情感因素(感受)3.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表达个人看法和想法,培养积极的沟通交流习惯(说、听)4.能够动手制作故事情节中的物品或场景,增强参与度和创造力(动手)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故事绘本和相关道具2.老师准备针对本故事的教学PPT板书3.推动家园共育,为家长传达此次活动目标和任务(课前家长来信,后期家长的接力活动)4.小组制可提前分配活动过程步骤一预热在教室中,老师先讲解有关小熊过桥的故事情节,从中引出本次活动,并鼓励幼儿在听故事的同时思考,看看他们的一个疑问或感想是否与自己的功课有关,这样能够从梦想里醒来,从而有更多的思考。
步骤二故事复述将故事讲解一遍之后,老师再将故事中的重点情境和细节处进行解释说明,如何引导孩子认真观察并生成问题,比如“为什么小熊会想伪装成一只绵羊?”,能够进一步加深孩子的理解和记忆。
步骤三角色扮演老师和小组负责人一起带头,发放小熊、农夫、大灰狼等卡面,安排孩子分组,安排好角色,进行情节再现。
既能丰富了孩子的语言表达,提升了孩子们的故事理解,又体现出了合作意识。
步骤四讨论分享挑出孩子在付出努力时、遇到挑战时、需要学习新东西时,故事中的小熊、农夫、大灰狼等人物的故事情节中的形象,以小组分享的方式来让孩子们分享在学习、成长中的心路历程、殷切的期望、兴趣等情感体验,通过共同思考,具有强迫力和互动力,可以给予孩子更广泛的启发。
步骤五制作桥和羊将故事中的关键场景和人物制作出来,比如小熊跨过那面桥,小熊伪装成了一只绵羊,制作道具的过程能够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想像能力,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加深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e39988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8.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一、教学背景小熊爬山回来,却发觉它的家被大水淹没,为了回家,小熊需要穿过一个很宽的小河。
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1)认得桥的作用,能使用桥与困难完成渡河。
(2)了解水的安全学问。
2、情感目标:(1)培育孩子们独立思考的本领。
(2)培育孩子们困难时刚强英勇的品质。
3、本领目标:(1)培育孩子们敢于挑战,勇于尝试的本领。
(2)培育孩子们交流协作的意识和本领。
三、教学重点1、运用故事中的场景帮忙孩子们理解桥的作用。
2、通过游戏形式体验渡河的难度,加强孩子们的勇气和自信念。
四、教学准备1、教材:《小熊过桥》2、游戏道具:跳绳、小球、橡皮球等。
3、教学课件:桥的图片、水的图片。
五、教学流程1、导入环节:(1)引导孩子们看一看家乡的河流和桥梁。
介绍桥的作用,并引导孩子们讨论,有哪些场合可以使用桥?(2)提问小伙伴们近来碰到过什么困难?并引导他们如何本身找寻解决的方法。
2、教学过程:(1)看故事:播放《小熊过桥》的视频。
(2)讨论故事:引导孩子们回想故事情节,小熊为什么要过桥?本身怎样才能过桥?(3)体验游戏:老师让孩子们像小熊一样,尝试跳过一条小河,假如跳不过去,可以使用本身身上的道具来辅佑襄助,一起完成过河。
然后再用老师准备的椅子、木板或者木条等道具制作一个可以跨越小河的桥,让孩子们一起通过桥梁过小河。
(4)培育安全意识:让孩子们发觉小河如何确保本身的安全,什么时候可以踏上桥,什么时候必需停下来等注意事项,让孩子们本身体会并总结如何过桥才更安全。
3、整合回顾:(1)小结整个教学过程。
(2)老师以小伙伴的思路引导他们回忆如何跃过小河,如何过桥,何时停止等问题,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桥的功能。
六、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中,通过看故事、游戏体验等形式帮忙孩子们理解桥的作用,并成功培育出孩子们勇于尝试的品质,让孩子们对桥的建筑和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得。
2、同时,需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孩子们理解桥的作用,更要引导他们学习如何在生活中避开风险,培育本身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熊过桥》[全文5篇]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熊过桥》[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bb800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e.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熊过桥》[全文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熊过桥》《大班主题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熊过桥》》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主题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熊过桥》!活动设计背景大班幼儿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不会跑题,有一定的扩散性思维能力,能运用已有经验猜测,叙述创编的能力,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能用普通话独立清晰的朗诵儿歌。
理解儿歌的内容和意义。
2、能分析模仿各种动物讲话时的语气。
3、理解儿歌主题,知道遇到问题要勇敢面对,遇到困难要勇敢克服,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帮助。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幼儿能用不同语调表现不同角色的对话。
难点:提高幼儿朗诵诗歌的水平及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小熊过桥》的课件小熊头饰活动过程1、导入用小熊过桥的课件引入2、教师将诗歌编成故事讲述一遍给幼儿听。
3、教师出示小熊头饰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用不同语调表现出不同角色的说话特点。
4、教师结合课件中的图画提问:(1)小熊为什么不敢过桥?(2)小熊不敢过桥时谁讥笑他?怎样讥笑他的?(3)小熊遇到困难时怎么样了?(4)后来鲤鱼是怎样鼓励小熊的?(5)小熊怎样走过桥的?5、教幼儿朗诵诗歌:在朗诵过程中,要求读准句子中后面押韵的音,儿童用什么语调表现不同角色的对话,由儿童自己选择不做统一要求,以发挥儿童的创造性。
6、引导幼儿讨论:学了这首诗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7、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小熊过桥》的目标是让幼儿更好的学习,理解诗歌,并用表情、语言和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培养幼儿勇敢的个性品质。
围绕活动的目标,首先我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
(.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诗歌的学习过程中,我运用了课件,幻灯片以及诗歌的朗诵音乐,帮助孩子进行理解,教学课件的直观形象引起了幼儿很大的兴趣,对理解诗歌的内容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精选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a7aff6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7.png)
幼儿园小班优质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可爱动物”,主要涉及章节为“小熊过桥”。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小熊,理解小熊过桥情景,学习简单数数和比较大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小熊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对动物热爱。
2. 帮助幼儿理解小熊过桥情景,提高他们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数数和比较大小,培养幼儿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小熊过桥情景,进行简单数数和比较大小。
2. 教学重点:认识小熊,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熊玩偶、桥模型、数字卡片、大小不同物品。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出示小熊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小熊外貌特征,解小熊生活习性。
2. 例题讲解:展示桥模型,让幼儿观察小熊如何过桥,引导幼儿讲述小熊过桥情景。
3. 随堂练习:a. 让幼儿用画笔和水彩在画纸上画出小熊过桥场景。
b. 使用数字卡片,教幼儿数数,比较桥上小熊数量。
c. 拿出大小不同物品,让幼儿比较大小,并说出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小熊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小熊过桥情景描述。
3. 数字卡片和大小比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向家长描述小熊过桥情景,并画出小熊过桥场景。
2. 答案:根据幼儿描述和画作,家长可以帮助幼儿进行简单数数和比较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实践情景,让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对小熊过桥情景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数数和比较大小环节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结合本节课内容,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如观察动物园中小熊,让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小熊特点,进一步提高他们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可以开展以“小熊过桥”为主题故事创作、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丰富幼儿校园生活。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479e4b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c.png)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成长》第四单元《一起过桥》,详细内容为第九课时《小熊过桥》。
通过该故事让幼儿了解小熊勇敢、聪明、友善的品质,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熊过桥的过程及遇到的问题。
2. 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敏捷性。
3.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团结的品质,增强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小熊过桥的过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勇敢、自信、团结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小熊过桥场景图、数字卡片、桥模型。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熊过桥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故事背景。
2. 讲解故事:a. 播放故事课件,让幼儿观看小熊过桥的过程。
b. 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3. 实践情景引入:a.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帮助小熊解决问题。
b. 汇报: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4. 例题讲解:a. 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
b. 引导幼儿通过数字卡片解决小熊过桥问题。
5. 随堂练习:a. 让幼儿用水彩画出小熊过桥的场景。
b. 在画纸上剪下数字,贴在桥上,完成数字排序。
b. 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熊过桥2. 数字排序:1103. 关键词:勇敢、自信、团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小熊过桥的场景,并贴上数字卡片完成排序。
答案:幼儿作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勇敢、自信、团结品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数字排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将故事中的数学知识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如让幼儿帮忙排序玩具、整理书桌等,提高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幼儿园小班精彩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精选
![2024年幼儿园小班精彩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20b178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9.png)
2024年幼儿园小班精彩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幼儿生活故事》第四章《快乐的小伙伴》,详细内容为《小熊过桥》的故事。
通过小熊过桥的情境,让幼儿了解简单的生活常识,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勇敢、自信地面对。
3. 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小熊过桥的过程,以及所体现出的勇敢、自信品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讲述故事的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互助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熊过桥的故事挂图、小熊玩偶、桥模型、卡片等。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熊玩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详细讲述《小熊过桥》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故事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分组扮演小熊,进行过桥游戏,体验故事情境。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并分享过桥游戏的感受。
7. 表演展示: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熊过桥》2. 故事主要内容:(1)小熊遇到了什么困难?(2)小熊是怎么过桥的?(3)小熊过桥后,心情如何?3. 故事道理:勇敢、自信,与同伴合作、互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故事中的小熊过桥,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充分理解了故事内容,培养了幼儿的勇敢、自信品质。
但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部分幼儿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故事,并尝试用故事中的道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过桥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培养幼儿讲述故事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小熊过桥》音乐教案(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小熊过桥》音乐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f47e4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f.png)
幼儿园大班《小熊过桥》音乐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快乐歌唱》,详细内容为《小熊过桥》歌曲学习。
该歌曲以生动活泼的旋律,描绘了小熊勇敢过桥的情景,旨在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演唱《小熊过桥》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
2.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的演唱,理解歌曲的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小熊过桥的图片、节奏卡片。
2. 学具:小鼓、沙锤、小熊头饰。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讲述小熊过桥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熊的勇敢和自信。
(2)教师出示小熊过桥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讨论。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小熊过桥》,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2)教师分组教唱,让幼儿互相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个节奏变化部分,进行讲解和示范。
(2)教师引导幼儿用小鼓、沙锤等学具,练习节奏变化。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曲演唱比赛,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2)教师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幼儿进行拓展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小熊过桥》2. 歌曲节奏:简单明了地展示歌曲的主要节奏。
3. 歌曲音高:用五线谱展示歌曲的主要音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演唱《小熊过桥》这首歌曲。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能够熟练、自信地演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教师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3.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勇敢和自信的表现,鼓励幼儿将所学歌曲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熊过桥》教案(通用6篇)
![《小熊过桥》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a804f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8.png)
《小熊过桥》教案(通用6篇)2022-04-1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熊过桥》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熊过桥》教案篇1意图:动画和图片是幼儿喜爱的形式之一,但传统的语言教学形式限制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想象。
因此,在这个活动设计里我尝试用动画引入,将语言教学和形象生动的动画及美丽的图片相结合,整合成一个能有机开展激发幼儿兴趣的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图片在想象的过程中学习儿歌,激发他们学习儿歌的积极性,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同时配合表演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目标:1、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理解儿歌的意义。
2、分角色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并创编表演动作。
3、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角色大胆表演动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小熊过桥》的动画视频歌曲、有关图片及头饰。
活动过程:1、动画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通过动画情景,让幼儿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教师根据动画情景表演小熊站在桥上左右摇晃,不敢过桥的样子,从而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3)请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要求幼儿与教师表演的不一样。
2、利用图片学习儿歌。
(1)引入儿歌第一段。
①教师边出示小熊过桥的有关图片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一段。
师:“请小朋友听一听老师刚才表演的是怎么一回事。
”②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③学习第一段,鼓励幼儿创编表演动作。
(2)学习儿歌第二段。
①提问:“小熊叫妈妈帮忙了,假如你是熊妈妈,你会怎么帮助它?”②请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小熊过桥。
教师正面评价,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师:“现在我们看看小熊是怎样过桥的?”③教师边出示有关小鲤鱼的图片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二段,④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⑤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⑥幼儿先集体朗诵整首儿歌再分组竞赛朗读。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精选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eeca94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c.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语言》单元,主要围绕故事《小熊过桥》展开。
该故事讲述了小熊在过桥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最终通过勇敢、坚持和友善克服了困难,成功过桥。
详细内容包括:1. 故事梗概:介绍故事的背景、角色和情节。
2. 重点词汇:桥、小熊、小鸟、石头、河水、勇敢、坚持、友善等。
3. 句子练习:通过故事中的句子,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角色,培养他们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面对困难时,勇敢、坚持和友善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词汇量和句子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故事情节的理解、词汇的掌握、句子的表达。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勇敢、坚持和友善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小熊过桥道具、词汇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儿歌《小熊过桥》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展示故事挂图,讲述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词汇教学:通过故事中的词汇,让幼儿认识新词,理解词义。
4. 句子练习:挑选故事中的句子,进行模仿和表达练习。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小熊过桥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6.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笔、剪刀和胶水制作小熊过桥的手工,巩固故事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熊过桥2. 重点词汇:桥、小熊、小鸟、石头、河水、勇敢、坚持、友善3. 句子练习:小熊小心翼翼地过桥,小鸟飞过来帮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小熊过桥的画,并用词汇卡片上的词汇描述画面。
示例答案:小熊在过桥,小鸟在帮忙,河水很清,桥很坚固。
2. 作业要求:画面清晰,词汇使用正确,句子表达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故事理解、词汇掌握和句子表达方面的表现,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园学前《小熊过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反思、观评记录
![幼儿园学前《小熊过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反思、观评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77ab1d1804d2b160b4ec0e5.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熊过桥》教材分析《小熊过桥》取自于大班课程(下册)语言,是一首幼儿非常喜欢的儿歌,儿歌讲述的是一只小熊刚开始害怕过桥,在小鲤鱼的热情鼓励下,最终大胆过桥的经过。
儿歌内容生动,情节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篇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
学习儿歌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但传统的语言教学形式限制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想象。
《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教学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扩充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在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节语言活动。
围绕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能力、认知、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1.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儿歌,知道遇到困难要勇敢的面对。
2.理解儿歌内容,体会小熊过桥时从担心、害怕,到胜利、自豪的心情。
3.培养幼儿有勇气、自信、不怕困难的精神。
为了完成活动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一下几个环节:1.情境创设,亲身体验过桥,通过谈话,引出故事。
2.利用教学PPT课件循序渐进播放《小熊过桥》图片提问,并让幼儿大胆猜想故事内容。
3.播放《小熊过桥》视频,印证幼儿猜想,帮助幼儿完整理解儿歌内容。
4.朗诵并表演儿歌内容,进一步感受小熊过桥的心情变化。
5.再一次通过第一次没有选择的那座桥,培养幼儿不怕苦难,勇敢自信的品质。
通过动作表达,体验情感。
将语言教学和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整合成能有机开展的活动,幼儿在创造想象当中学会了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与人分享,能在“学中玩,玩中学”,情绪高涨中享受整个活动过程。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小熊过桥》——学情分析大班孩子经历小班和中班的学习,已经逐步将语言词汇推动到一定的高度。
幼儿生活空间的日益扩大和交往机会日益增多。
学前幼儿园_小熊过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前幼儿园_小熊过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43dee3f48d7c1c708a145b7.png)
大班语言活动:小熊过桥活动目标:1.学习诗歌,丰富幼儿词汇“立不稳,站不牢”。
2.引导幼儿运用打节奏的方式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体验小熊过桥以后自豪的心情,增强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重点:学习诗歌,丰富幼儿词汇“立不稳,站不牢”。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打节奏的方式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1.《快乐的小鼹鼠》音乐、《小熊过桥》音乐2.自制小竹桥、小河、自制响筒3.小熊过桥挂图活动过程:一、设置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情景表演:师幼一起走竹桥,体会过桥以后的自豪感。
1.教师示范走竹桥,从桥上摔下,然后再次尝试走竹桥。
2.幼儿走竹桥,感受走竹桥时害怕的心情。
3.师幼谈话,体会过桥以后的自豪感。
二、操作挂图,学习诗歌。
(一)操作挂图,学习诗句:小竹桥,摇摇摇。
有只小熊来过桥。
师:今天,有一只小熊也要过竹桥。
它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操作挂图,学习诗句:立不稳,站不牢。
走到桥上心乱跳。
师幼一起来表演“立不稳,站不牢”,理解“立不稳,站不牢”。
(三)操作挂图,学习诗句:头上乌鸦呱呱叫,桥下流水哗哗笑。
师:头上乌鸦和桥下流水是在鼓励小熊还是笑话小熊?(四)操作挂图,学习诗句: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
(五)操作挂图,学习诗句: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高声叫。
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
师:河里鲤鱼是在鼓励小熊还是笑话小熊?(六)操作挂图,学习诗句:一二三,走过桥。
小熊过桥回头笑。
师:通过小熊走竹桥这件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三、利用拍手、打击乐伴奏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一)教师根据挂图朗完整诵诗歌。
(二)师幼拍手朗诵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打击乐配乐朗诵诗歌,再次体验诗歌的韵律美。
1.集体打击乐配乐朗诵诗歌师:我们给诗歌配上打击乐会不会更好听?2.分组配上打击乐朗诵诗歌师:请女孩到前面来朗诵诗歌,男孩为他们打节奏。
小结:孩子们,今天大家的表现太棒了,学会背诗歌《小熊过桥》,还给诗歌配上打击乐。
学前幼儿园_《小熊过桥》——大班语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前幼儿园_《小熊过桥》——大班语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918188f915f804d2a16c187.png)
《小熊过桥》教案一、活动名称:《小熊过桥》二、活动目标:情感:学习诗歌,体验小熊过桥以后的自豪心情,增强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能力:能根据诗歌内容用绘画、粘贴等方式制作简单的小图书。
认知:理解诗歌内容,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三、活动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难点:能根据诗歌内容用绘画、粘贴等方式制作简单的小图书。
四、活动准备:《小熊过桥》教学资源、竹桥、彩笔,画纸。
五、活动过程:1、过竹桥,去探险,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走过独木桥吗?走独木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过竹桥(梯子),体验过竹桥时的心情。
2、欣赏儿歌,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教师:(1)小熊走到桥上怎么样了?他心里有什么感觉?(2)头上乌鸦在干什么?桥下流水怎么样的?小熊怎么说的?(3)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看了乐得怎么样?3、教师教幼儿学习儿歌《小熊过桥》4、讨论:你们喜欢儿歌中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幼儿回答,教师总结。
5、幼儿分组合作,动手根据诗歌内容用绘画、粘贴等方式制作简单的小图书。
六、活动延伸:在活动区投放小熊、小鲤鱼等动物头饰,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内容。
《小熊过桥》学情分析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正是幼儿与他人交往和主动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让幼儿成为语言的主动学习者、建构者,我们就应重视语言教育,为幼儿创设敢说、愿说、会说的语言环境和交流与表达的机会。
教材《小熊过桥》从幼儿熟悉平凡的生活中,以小熊这一幽默憨厚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为线索。
采取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明快的节奏,展示出一定顺序的画面从而展现出小熊过桥的心理活动。
有趣的情节画面,能触动幼儿的感情,扣住幼儿的心弦,使幼儿兴奋。
小熊不敢过桥的模样想谁呢?乌鸦和流水是怎样嘲笑小熊的?小熊最后能过桥吗?这些问题都会引起幼儿的好奇,促使他们仔细观察学习下去。
浅显的诗歌构思和富有情节形象的画面,都非常适合幼儿的阅读水平。
这是一个通过小熊从不敢过桥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勇敢过桥,前后不同的心理活动对比,萌发幼儿坚强勇敢的个性。
学前幼儿园_《小熊过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前幼儿园_《小熊过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04914f6f01dc281e43af03d.png)
【活动名称】大班语言领域《小熊过桥》【活动目标】1、能力目标:学习诗歌,有感情的朗读表演诗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知识目标:根据诗歌内容用粘贴的方式制作简易的小图书,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体验当小作家的成就感。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理解诗歌,体验小熊过桥后自豪的心情,增强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PPT课件、打印好的图片、不干胶等。
幼儿过竹桥的经验;简单了解书的组成。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学习理解诗歌,让幼儿体验小熊过桥后自豪的心情,增强幼儿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难点:让幼儿根据诗歌内容用粘贴的方式制作简易的小图书,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体验当小作家的成就感。
【活动过程】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请大家起立回头跟客人老师问声好,好,请坐!今天老师要为你们介绍个新朋友,一起来看语音(大六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小熊,你们坐的都好整齐呀,很高兴认识你们.)小熊跟我们打招呼了,我们一起跟小熊打个招呼吧。
认识了小熊我们一起去找小熊玩吧。
翻页2、出示PPT,初步了解童谣内容。
(1)分段展示诗歌。
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呀,还有什么呢(小桥,)我们一起敲敲门看看屋里有没有人咚咚咚,小熊在家吗(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熊的妈妈,小熊出门了,明天就是小熊的好朋友皮皮猴的生日了,小熊去准备生日礼物了,路上他要自己经过那座竹子做成的摇摇晃晃的小桥,你们能不能帮我去看看小熊过去了没有?)小熊在家吗?你们走过这种摇摇晃晃的竹子桥吗?什么感觉,是不是这样身体也跟着小桥摇晃?我们看看小熊怎么过的?翻页…小熊现在在哪里?他什么表情呀?眼睛挣得大大的,嘴巴也圆圆的,小手要去捂着嘴巴!我们一起学一下,恩,都很到位,有那种害怕的感觉。
当我们很紧张的时候我们的小心脏会怎么样?老师用小椅子做了个小桥,谁想到这个椅子桥上来表演一下那种害怕的感觉。
…很好,给他点掌声啪啪啪啪啪。
我们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这是谁呀?它这是什么动作谁来学一学(一个翅膀叉腰一个翅膀高高举起,眼神呢往下面看)很瞧不上小熊的样子,他在笑话小熊胆小呢?再看又发生了什么,(图片语音)桥下流水也来笑话他了。
学前幼儿园_【课堂实录】小熊过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前幼儿园_【课堂实录】小熊过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fb1f46fa32d7375a41780ec.png)
大班语言:小熊过桥教学设计活动名称:小熊过桥年龄段和领域:大班语言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让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理解诗歌,让幼儿体验小熊过桥后自豪的心情,增强幼儿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重点:学习理解诗歌,让幼儿体验小熊过桥后自豪的心情,增强幼儿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难点:让幼儿分角色表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对桥有一定的了解,能描述出桥的样子,有过过桥的体验物质准备:楼梯桥一个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在活动开始,教师首先为幼儿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竹桥场景,根据诗歌第一段内容教师进行现场表演,体现小熊站在桥上左摇右晃,不敢过桥的样子。
提问:小桥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性?然后鼓励幼儿大胆表演,感受小竹桥的特性。
二、利用教学资源,感受诗歌首先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诗歌,提问:小熊过桥遇到了哪些困难?当他遇到困难时,乌鸦、河水是怎样做的?小熊自己是怎样做的?谁鼓励了小熊?小熊是怎样过桥的?让幼儿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然后请小朋友们有表情的跟随教师教学资源朗诵诗歌,体会作品语言的优美明快,加深对情节的印象。
其次引导幼儿理解朋友有困难时,要主动帮忙,不能袖手旁观,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感受。
三、分角色表演大班语言:小熊过桥学情分析对于大班的小朋友来说当朋友遇到困难时、部分幼儿会主动帮助和鼓励同伴,但也有少部分幼儿会取笑同伴,通过诗歌小熊从不敢过桥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勇敢过桥,前后不同的心理活动对比,萌发幼儿坚强勇敢的个性,引导那些喜欢取笑别人的幼儿初步了解取笑别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大班语言:小熊过桥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小熊过桥》这首诗歌出自省编教材大班下册主题二《我就是我》次主题三《勇敢的我》,对幼儿进行自信、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教育,为次主题目标“勇敢的我”服务的一个重要的语言活动。
这首诗歌浅显易懂,节奏感强,简洁明快的语言,使人读来朗朗上口,采用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了小熊从紧张害怕到勇往直前成功过桥的心理对比过程。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熊过桥》及教学反思(共5则范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熊过桥》及教学反思(共5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615d4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5.png)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熊过桥》及教学反思(共5则范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熊过桥》及教学反思(共)《中班音乐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音乐教案《小熊过桥》含反思!活动目标:1.学会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儿歌,理解儿歌的意义。
2.能在体会小熊过桥时的心情的基础上,用语言、表情和动作加以表达。
3.懂得要相信自己,不要事事依赖别人。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带幼儿去走平衡木、荡桥、布置桥的情境、小熊、鲤鱼图片活动过程:一、师扮小熊过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老师表演的内容。
“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老师扮演的小熊刚才在做什么事?成功了吗?”二、学习儿歌。
1、挂图1.2.3,教师朗诵(1)提问:谁来过桥?过什么桥?小熊走到桥上去,桥就怎么样?小熊的身体怎么样?它的心里又怎么样?(学习词语:立不稳,站不牢、心乱跳)为什么心会乱跳?谁来了?它是怎么做的?这样做让小熊觉得怎么样?小熊心里怎么样?它是怎么做的?(2)请小朋友也来做做小熊过桥的动作,把它紧张、害怕的心情表现出来。
2、挂图4.5.6(1)提问:小熊不敢过桥了?请小朋友想个办法帮助小熊过桥?(2)教师朗诵儿歌(3)提问:是谁来帮助小熊?鲤鱼怎么对小熊说?小熊成功了吗?过了桥,它是怎么做的?(4)请小朋友来做做小熊勇敢过桥的动作。
三、学习整首儿歌“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看着图,将小熊过桥的故事讲下来。
”(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结合PPT图片)四、幼儿操作小图片,增强对儿歌的记忆“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小熊过桥的图片,每个人六张图片,可是这些图片没有标数字,请小朋友自己找,按顺序排出来,再念给你的好朋友听。
”五、谈话提升“小熊过桥遇到了困难是怎样克服困难的?是谁帮助了它,怎样帮助的?”小结:小朋友平时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想办法克服困难,不能老想着要让妈妈替你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语言《小熊过桥》
教材分析
《小熊过桥》取自于大班课程(下册)语言,是一首幼儿非常喜欢的儿歌,儿歌讲述的是一只小熊刚开始害怕过桥,在小鲤鱼的热情鼓励下,最终大胆过桥的经过。
儿歌内容生动,情节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篇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
学习儿歌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但传统的语言教学形式限制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想象。
《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教学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扩充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在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节语言活动。
围绕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能力、认知、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儿歌,知道遇到困难要勇敢的面对。
2.理解儿歌内容,体会小熊过桥时从担心、害怕,到胜利、自豪的心情。
3.培养幼儿有勇气、自信、不怕困难的精神。
为了完成活动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一下几个环节:
1.情境创设,亲身体验过桥,通过谈话,引出故事。
2.利用教学PPT课件循序渐进播放《小熊过桥》图片提问,并让幼儿大胆猜想故事内容。
3.播放《小熊过桥》视频,印证幼儿猜想,帮助幼儿完整理解儿歌内容。
4.朗诵并表演儿歌内容,进一步感受小熊过桥的心情变化。
5.再一次通过第一次没有选择的那座桥,培养幼儿不怕苦难,勇敢自信的品质。
通过动作表达,体验情感。
将语言教学和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整合成能有机开展的活动,幼儿在创造想象当中学会了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与人分享,能在“学中玩,玩中学”,情绪高涨中享受整个活动过程。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小熊过桥》
——学情分析
大班孩子经历小班和中班的学习,已经逐步将语言词汇推动到一定的高度。
幼儿生活空间的日益扩大和交往机会日益增多。
对于外界,有本能的向往和追求。
他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分析推理等基本素质都相对较高。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用心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我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潜力和思维潜力。
”《小熊过桥》这节语言活动立足于指南而设计,贴合幼儿的实际生活,从而更容易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引发幼儿自我表达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熊过桥
年龄段:大班
活动领域:语言
活动目标:
1. 理解儿歌内容,体会小熊过桥时从担心、害怕,到胜利、自豪的心情。
2. 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儿歌,知道遇到困难要勇敢的面对。
3. 培养幼儿有勇气、自信、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重点:使幼儿能够理解儿歌,体会小熊过桥前过桥后的心理变化。
难点:使幼儿有感情的,朗读,表演儿歌。
活动准备:
乌鸦,水流,小熊头饰。
高梯桥一座,独木桥一座。
2.《小熊过桥》视频及PPT教材。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亲身体验过小桥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播放图片,猜想故事。
除了刚刚走的桥,你还见过哪些桥?
1. 出示小竹桥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张照片,这是一座什么桥呢?
这座桥看起来怎么样?走在小竹桥上会是怎样的感觉?
2.出示小熊站在桥上的图片
师:我们看小熊它站在小竹桥上是什么样子啊?
请幼儿模仿一下小熊发抖的样子?
小熊在过桥的时候遇到了谁呢?
3.播放头上乌鸦呱呱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图片及音频。
谁来猜一猜,乌鸦,流水会对小熊说什么?
提问:如果是你遇到小熊,你会怎么做?会像乌鸦和河水那样吗?
4.播放河里鲤鱼跳出水图片及音频。
猜一猜,鲤鱼会对小熊说什么?
5.那你们猜一猜,小熊最后通过小竹桥了吗?
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为什么小熊不能通过?
三、播放小熊过桥儿歌视频
1.提问,小熊它通过桥了吗?小熊在害怕时,先想到了谁?妈妈在他身边吗?能帮它吗?
小结:有时候我们需要自己勇敢面对困难。
2.最后是谁鼓励了小熊?鲤鱼是怎么样鼓励小熊过桥的它?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四、朗诵表演
1.引导幼儿回想一下小熊刚过桥时候的心情,再看看小熊过桥以后的心情,是一样的吗?
2.引导幼儿自由添加动作,有感情的跟着老师一起朗读儿歌。
五、分角色表演,梳理总结
师:那你们觉得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熊?
1.分角色扮演一下这个小故事吧。
总结: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自信、勇敢,不怕困难,就能获得成功。
2.要向儿歌中的谁学习呢?为什么要向小鲤鱼学习?
总结: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不嘲笑,多鼓励,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质。
六、挑战另一座桥,首尾呼应。
活动延伸:
布置幼儿课后利用画笔将小熊过桥画下来,课程结束。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小熊过桥》
——课后反思
《小熊过桥》是一节非常有意思的语言活动,目标是让幼儿更好的学习,理解诗歌,并用表情、语言和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培养幼儿勇敢的个性品质。
围绕活动的目标,首先我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先让幼儿看图,然后猜想。
诗歌的学习过程中,我运用了课件,幻灯片以及诗歌的朗诵音乐,帮助孩子进行理解,教学课件的直观形象引起了幼儿很大的兴趣,对理解诗歌的内容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整体感知—分段学习—集体表演的教学方法。
首先,幼儿欣赏课件,大胆猜想并感知了这首诗歌,对诗歌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利用视频完整学习,理解每段诗句的内容,鼓励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诗歌内容;然后请幼儿一边朗诵诗歌,一边加上自己创作的动作进行表演。
本次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课件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为幼儿朗诵表演做了铺垫,幻灯片的图片演示,加深巩固了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幼儿自己创编的动作生动形象,充分发挥了创造性,最后,教师的总结提问激发了幼儿勇敢、有爱心的美好的个性品质。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小熊过桥》
——观评记录
今天有幸去观摩了老师的一节大班语言活动《小熊过桥》,从中受益匪浅。
这是一首情节性的诗歌,关于一个小动物的故事,诗歌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讲述了一只小熊从最初害怕走竹桥到后来勇敢前进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
困难源于生活,借助《小熊过桥》这一载体回到生活中去体会成功的喜悦,活动贴进生活容易被幼儿接受。
这首儿歌幼儿很喜欢,与以往的儿歌有所不同。
在以往的儿歌教学中,儿歌简短、朗朗上口,便于幼儿学习。
但今天学习的这首儿歌《小熊过桥》内容比较多,较长。
因此,为了能让幼儿更好地学习、
理解儿歌。
本次活动老师屏弃了以往传统的“老师教,幼儿学”的方法,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
真正的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
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为后面的学习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
最后,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动作并把儿歌表演出来,请个别幼儿分别扮演小熊、鲤鱼、乌鸦、流水一起有节奏的念儿歌。
本次活动老师采用了引导幼儿主动的探索学习的方法,真正尊重了幼儿的主导地位。
活动时把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放在了前面,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表达来得出儿歌中诗句,既充分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又帮助孩子们对儿歌有了一定的记忆。
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不事事依赖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