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2016《电路》考研大纲
2016高等电力电子技术复习提纲.docx
仍有热斑和阴影问题;逆变器无兀余
5、逐个并联集中型
工作方式:
•早晨弱光时由几台逆变器中随机…台开始工作。
•当第一台满功率时接入第二台逆变器,依次投入。
•傍晚弱光时逐台退出。
优点:•低空载损耗,充分利用了太阳能。
•逆变器轮流工作,延长寿命。
缺点:•光伏阵列全部并联,并联损耗较大,且只能用一
种型号。
无阻塞二极管;抗热斑和抗阴影能力增加;多串MPP设计,运行效率高;系统扩展和
冗余能力强
缺点:仍有热斑和阴影问题;
逆变器数量多,扩展成本增加;
逆变效率降低。
4、多串集中型结构■集散式结构
优点:
无阻塞二极管;抗热斑和抗阴影能力增加;多串MPP设计,运行效率高;系统扩展 和冗余能力强;单一逆变器设计,扩展成本降低;逆变效率高,适合多个不同倾斜而 阵列接入,即阵列1-n可以具有不同的MPPT电压,十分适合应用于光伏建筑。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系统的特点:
(1)连续变速运行,风能转换率高;(2)部分功率变换,变流器成本相对较低;
(3)电能质暈好(输出功率平滑,功率因数高);(4)并网简单,无冲击电流;
(5)降低桨距控制的动态响应要求;(6)改善作用于风轮桨叶上机械应力状况;
(7)双向变流器结构和控制较复杂;(8)电刷与滑环间存在机械磨损。
永磁发电机存在定位转矩,给机组起动造成困难。
混合励磁直驱同步风力发电机系统
系统特点:利用转了的凸极磁阻效应,增强永磁发电机的调磁能力;釆用部分功率容量的SVG逆变器向发电机机端注入无功电流,以调节发电机的端电压;无需全功率容量的脉冲整 流或DC-DC变换器,可明显节省变流器的容量;SVG逆变器可兼有有源滤波的功能,能够
川大电路理论第1章PPT课件
(1)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与设计)方 法
(2)理论联系实际,重在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 题能力),多看多练,重视工程应用。
(3)注意与各课程的联系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普物电学;高 数微积分、微分方程;线性代数;复函;
(4)逐步适应本院课的教学特点:
本课程为本院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内容信息量大,
傅里叶建立信 号分析理论 (1822年)
拉普拉斯建立 变换分析理论 (180菲创立系 统论(1948年)
-
图1
维纳创立控制 论(1948年)
41-2
二、什么是电路理论(本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是根据原国家教委1982年杭州会议决定设 立的,1991年原国家教委颁布高等学校科该课程基本要 求,1995年颁布高等学校工科该课程的基本要求, 1998年教育部再次确定该课程为电子信息类和电气信息 类专业基础课及主干课,2004年教育部专业规范为类平 台课。
电路理论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使用教材:《电路理论基础》
王 勇 龙建忠
编著
方勇 李 军
科学出版社 2008.8
-
1
参考书:
1. (美)贝卡利著 陈大培译 ,《网络分析与综合基础》,人教社
2.王 蔼编 ,《基本电路理论》上、下册,上海交大出版社
3.邱关源主编,《电路》第四版,高教社
4.李翰荪编,《电路分析基础》上、中、下册 第三版, 高教社
由于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路、网络、系统已经很难 严格划分,因此本课程将不作区分,三者通用。
-
7
2.普遍规律
(1)元件规律:物理元件的定义、性质、描述方程、电路模型 (2)互连规律:电路元件的连接规律、空间结构规律、核心是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入学复习大纲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各科考研大纲汇总硕士入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试大纲《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要求对电磁场基本理论和微波技术基础具有良好的掌握,能够完成基本的矢量运算,对常用的微波器件和参数有一定的了解。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一些具体要求如下:1.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数学表达式和物理意义,横电磁平面波的基本特性;2.对称分布的静电场边值问题,高斯定理的应用,坡印亭定理,静电平衡条件等;3.恒定电流产生的磁场分布的计算和分析;4.无耗传输线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包括:传输线输入阻抗的计算,阻抗匹配的条件等等;5.史密斯圆图的基本理论和应用;6.两端口和多端口网络的基本理论,包括散射矩阵、阻抗矩阵、导纳矩阵和转移矩阵等的定义和分析;7.矩形波导和圆波导的基本模式分析;8.定向耦合器、功分器、魔T、隔离器等微波器件的基本特性;9.滤波器的主要参数和集总参数滤波器的基本设计方法;10.天线增益和方向图的基本概念,天线辐射电阻的意义。
硕士入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要求掌握高级语言设计的基本方法,结合实际应用可以设计小程序实现要求的功能,例如:完成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积分和导数的数值计算等等。
对具体的编程语言不做要求,可以使用Fortran、Basic、C、C++等高级语言。
程序设计的一些具体要求如下:1.变量的声明、赋值和基本运算。
2.基本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实现键盘数据的输入和计算机屏幕的数据输出。
3.数组的赋值和运算,实现一些矩阵的运算,例如矩阵相乘的运算。
4.单重和多重循环的功能,实现累加、阶乘、排列和组合等的计算。
5.程序条件判断与跳转的功能。
6.子程序或者函数的概念和基本调用方法。
7.递归函数或者子程序的基本概念,可以使用递归函数简化程序的设计。
8.常用数学函数的表示方法,例如绝对值函数、对数函数、正弦函数、开平方等。
硕士入学《大学物理》(电磁学、光学)考试大纲一、电磁学部分:要求对电磁场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具有良好的掌握,能够完成基本的矢量运算,对基本电路理论有一定的掌握。
电路考研复习大纲(第一部分)1.
电路考研复习大纲第一部分、直流电路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电压、电流任意指定的方向。
电路中所标的电压、电流方向都是参考方向。
关联参考:当电流的参考方向从参考电压的正极流入时,为关联参考,否则为非关联参考2、功率若电压、电流取关联参考,,若电压、电流取非关联参考,,,吸收功率,为负载;,发出功率,为电源。
3、基尔霍夫定律KCL KVL在集总电路中,不管是线性元件,还是非线性元件,是时变元件还是非时变元件,KCL、KVL都适应。
4、等效变换端口向外部有两个引出端扭且两个端扭上的电流同一电流,这样两个端扭即构成电路的一个端口。
相应电路即为一端口电路。
等效电路如果两个一端口电路和内部结构和参数完全不同,但它们有相同的端口关系,则两个一端口电路和外部电路是等效的。
电路等效变换在保持端口关系不变情况下,把电路变换为,或电路变换为。
(1)电阻等效变换①电阻串、并联两个电阻的并联的等效电阻和分流公式②等效变换(特别是三个相等电阻情况)(2)电源等效变换①几个电压源串联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压源;几个电流源并联可以等效成一个电流源。
②电压源等效为电流源电流源等效为电压源注意:①电压源的方向与电流源的方向是相反的。
②电源等效变换时控制量不能消失。
5、回路(网孔)电流法以假想的回路(网孔)电流为变量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在列方程时应注意:(1)回路(网孔)电流方程的标准形式(以三个回路为例)式中为第回路的自电阻,为第回路与第个回路的互电阻。
为第回路(网孔)上的电压源的电压的代数和。
(2)自电阻为正;互电阻:当两个回路(网孔)电流方向相同时,为正;当两个回路(网孔)电流方向相反时,为负;当两个回路(网孔)不相邻,或相邻但没有公共电阻时,为0。
(3) 回路(网孔)上电压源电压的正负:电压源的电压与回路(网孔)电流方向相同时,取负值;相反时,取正值。
(4)受控源可以作为独立电源处理,控制量应用回路(网孔)电流来表示。
(完整版)电路分析考试大纲
1、绪论,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电路模型。
基本变量及参考方向。
电路元件,独立电源,受控源,基尔霍夫定律。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元件的联接,Y-Δ接互换。
电路的化简。
实际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互换。
3、常用网络分析法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网络图论知识,回路分析法,割集分析法。
4、线性网络的几个定理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对偶原理。
5、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运算放大器,理想运算放大器,含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与计算。
6、正弦稳态电路(1)正弦量的振幅、频率与相位及有效值。
相量分析法,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图。
R、L、C元件的相量电路、相量表达式、相量图。
感抗、容抗、感纳,容纳的概念及与频率的关系。
复阻抗、复导纳的概念及其欧姆定律。
以阻抗或导纳判断电路的性质。
简单及复杂电路的分析计算。
(2)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和能量。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和功率因数。
最大功率传输。
(3)串联、并联谐振,串,并联谐振频率特性。
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
7、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互感及互感电压,互感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路的伏一安关系式。
同名端,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去耦。
空心变压器电路的分析。
理想变压器与全耦合变压器。
8、三相交流电路三相电源,相序,星形、三角形联接。
对称三相电路中相电压与线电压,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瞬时功率,视在功率。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9、周期性非正弦电流电路周期性非正弦函数的付里叶级数,波形的对称性与付里叶级数系数的关系。
周期性非正弦量的有效值,绝对平均值及电路的功率。
周期性非正弦电路的计算。
10、双口网络双口网络概述。
双口网络的Z、Y、H、T参数。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具有端接的双口网络。
双口网络的联接。
回转器。
负阻抗变换器。
11、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电路的初始条件,换路定则。
一阶动态电路,RC、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完全响应,时间常数,三要素法。
《电路》科目考试大纲
《电路》科目考试大纲层次:硕士考试科目代码:818适用招生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路与系统,能源动力考试主要内容:1、电路模型与电路定律电路模型;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电功率、电能量;电阻、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等元件的特性及其电压电流关系;基尔霍夫定律。
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星形联接与三角形联接的等效变换,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的概念。
3、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的图、树、树支、回路和连支的概念,独立方程及独立电路变量的选取;支路分析法,结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
4、电路定理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对偶定理。
5、含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和传输特性,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6、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的方程和初始状态,时间常数、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全响应;三要素法;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冲激函数和冲激响应,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7、正弦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正弦量及三要素,阻抗与导纳,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和复功率,最大功率传输,互感、互感电压、同名端、互感电抗,去耦等效电路,具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
8、电路的频率响应网络函数,RLC串联电路的谐振,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RLC并联电路的谐振。
9、三相电路对称三相电源,三相电路连接方式和对称三相电路,不对称三相电路。
10、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非正弦周期电流信号,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立叶级数,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和频谱的概念。
11.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性质,拉普拉斯反变换,部分分式展开法,电路元件外伏安特性的复频域形式,运算阻抗和运算导纳,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用复频域分析法分析计算线性电路。
四川大学 川大 电力电子技术复习提纲 与考题示例
《电力电子技术》复习提纲(带*的为重点)第1章**电力电子器件、理想电力电子开关、电力电子器件的损耗、电力电子器件分类;电力二极管、电导调制效应、PN结电容效应、静态工作特性、动态工作特性、电力二极管主要参数(额定电流、反向重复峰值电压、正向电压降)、电力二极管主要类型、电力二极管型号;晶闸管、工作原理、开通、关断、静态特性、动态特性、晶闸管主要参数(断态重复峰值电压、反向重复峰值电压、通态峰值电压、正向转折电压、反向转折电压、通态平均电流、波形系数、维持电流、擎住电流、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门极触发电流、门极触发电压)、晶闸管型号、晶闸管派生器件;门极关断晶闸管、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电力晶体管、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主要参数、二次击穿、安全工作区;电力场效应晶体管、静态特性、动态特性、电力场效应晶体管主要参数(漏源额定电压、漏极连续电流、漏极脉冲峰值电流、栅源电源);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工作原理、静态特性、动态特性、擎住效应、安全工作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主要参数(最大集射电压、最大集电极电流、最大集电极功耗);静电感应晶体管;静电感应晶闸管;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电子注入增强栅晶体管;碳化硅;驱动要求(晶闸管、GTO、GTR、电力MOSFET、IGBT);晶闸管串联(静态均压、动态均压);晶闸管并联。
第2章***整流、整流电路分类、整流电路主要性能指标;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阻性负载、感性负载:电路、工作波形、数量关系;触发延迟角、导通角、移相范围、同步)、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性负载、感性负载、反电动势负载:电路、工作波形、数量关系)、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阻性负载、感性负载:电路、工作波形、数量关系)、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阻性负载、感性负载:电路、工作波形、数量关系)、单相可控整流电路比较;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阻性负载、感性负载:电路、工作波形、数量关系)、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阻性负载、感性负载:电路、工作波形、数量关系)、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阻性负载、感性负载:电路、工作波形、数量关系;失控现象);变压器漏感对整流电路的影响(换相重叠角、换相压降、各整流电路中的计算、可控整流电路外特性);电容滤波的单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电路、工作波形、数量关系)、电容滤波的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电路、工作波形、数量关系);逆变、有源逆变、实现有源逆变的条件、三相半波有源逆变电路(电路、工作波形、数量关系;逆变角)、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电路、工作波形、数量关系)、逆变失败及其原因、最小逆变角;谐波、傅里叶分解、纹波因数、功率因数、基波因数、位移因数、基波功率因数;晶闸管直流电动机系统(×);电力公害及改善措施(谐波抑制、功率因数提高、器件熄灭角、对称角控制、脉宽调制技术)。
2016川大自动化871考研大纲变化
2016-871自动控制原理复习大纲(相对15的,红色为增加的,黄色为删除的)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上下册,作者黄家英。
第一章:绪论知识点:自动控制的有关名词术语;控制系统的类型;基本控制方式:开环、闭环(反馈)控制、复合控制;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稳、快、准及最优化;典型输入信号。
基本要求:掌握反馈控制的基本原理;根据系统工作原理图能够绘制系统原理方块图,掌握典型输入信号。
第二章: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知识点:输入输出数学模型的分类及建立方法;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利用拉氏变换法解微分方程的方法;运动模态的概念;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结构图的化简方法;应用梅逊公式求解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基本要求:利用复阻抗的概念建立无源网络的结构图;掌握控制系统结构图的绘制方法及等效变换方法;掌握闭环系统各种传递函数的定义;用等效变换方法或梅森公式求系统结构图或信号流图的各种传递函数。
第三章线性控制系统的运动分析知识点:控制系统时域动态性能指标的定义与计算;一阶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与计算;高阶系统的性能估算;误差定义与稳态误差的计算;系统稳定性的定义与判据。
基本要求:掌握线性定常系统运动的稳定性判据;一阶二阶控制系统的响应及动态性能指标计算;主导极点与偶极子的概念及其应用;闭环零极点分布与系统特性之间的关系;静态误差系数、系统型别、跟踪稳态误差的定义及计算;扰动引起的误差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第四章根轨迹法知识点:根轨迹的概念;根轨迹的模值条件与相角条件,根轨迹的绘制法则,广义根轨迹,系统性能分析,根轨迹校正的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掌握根轨迹(180度根轨迹、0度根轨迹、根轨迹簇、参数根轨迹)绘制方法;理解模值条件和相角条件;由根轨迹分析系统稳定性;分析参数变化对系统运动模态的影响;利用根轨迹分析零、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性能的关系。
第五章频率响应分析法知识点:线性定常系统的频率响应;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绘制;Nyquist稳定判据和对数频率稳定判据;稳定裕度及计算;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大学电路复习提纲(适用于工科学生的复习)
R,L,C 电路
1.谐振的条件
2. 串联电路谐振时的特点
(1)入端阻抗为纯电阻,Z=R,阻抗值|Z|最小。
(2)电流I 和电阻电压UR达到最大I0=U/R (U一定)。
(3) LC上的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反,串联总电压为零,也称电压谐振,即
R
j L
+
_
01
02
03
01
02
03
A相计算电路
+
–
A
N
N’
Z
计算电流:
为对称电流
电源中点与负载中点等电位。有无中线对电路情况没有影响。
对称情况下,各相电压、电流都是对称的,可采用一相(A相)等效电路计算。其它两相的电压、电流可按对称关系直接写出。
结论
Y形联接的对称三相负载,根据相、线电压、电流的关系得:
(2) Y–联接
c
a
b
+
–
合理地运用这两条规则,并与结点电压法相结合。
第6章 储能元件
+
_
uo
_
+
+
R2
Rf
i -
u-
R1
R3
u2
u3
i1
i2
i3
if
①
1. 电容的电压电流关系
u、i 取关联参考方向
当 u 为常数(直流)时,i =0。电容相当于开路,电容有隔断直流作用;
实际电路中通过电容的电流 i 为有限值,则电容电压 u 必定是时间的连续函数。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求解一端口的输入电阻(电导) 应用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必须注意,在移去待求支路即对电路进行分割时,受控源和控制量应划分在同一网络中。
《电路》考研大纲
《电路》考研大纲本《电路》考试大纲适用于太原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类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电路》是电气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
本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定理、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正弦稳态电路、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拉普拉斯变换和网络函数、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二端口网络、非线性电路等内容,要求考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并具有熟练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和处理电路基本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电源、基尔霍夫定律(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Y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的图、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四)电路定理叠加定理(齐性原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五)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比例电路的分析、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六)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冲激响应(七)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相量法)复数、正弦量、相量、电路元件的相量模型、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阻抗和导纳、电路的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复功率、最大功率传输(八)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互感、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九)电路中的谐振RLC串联电路的谐振、RLC并联谐振电路、LC串并联电路的谐振(十)三相电路三相电路、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三相电路的功率(十一)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非正弦周期信号、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十二)拉普拉斯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拉普拉斯反变换、运算电路、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分析线性电路、网络函数的定义、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极点、零点与冲激响应(十三)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树、割集、基本回路、基本割集、关联矩阵、基本回路矩阵、基本割集矩阵、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节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状态方程(十四)二端口网络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二端口的等效电路、二端口的转移函数、二端口的连接、回转器(十五)非线性电路非线性电阻、图解法、非线性电路的方程、小信号分析法二、考试要求(一)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掌握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的定义、电阻、电容及电感元件的特性、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电源的特性;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川大电气专业课考纲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12-1 三相电路
§12-2 线电压(电流)和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12-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2-5 三相电路的功率
第二部分:40%电力系统基础
参考书目:
(1)电路系统分析理论,刘天琪、邱晓燕,北京:科学出版社
(2)电力系统分析(上下册,第三版),何仰赞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6章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分析计算
6.1 短路的一般概念
6.2 恒定电势源电路的三相短路
6.3 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方程
6.4 同步电机的三相短路
6.5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
第7章 电力系统简单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
7.1 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
§2-6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7 输入电阻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3-3 支路电流法
§3-4 网孔电流法
§3-5 回路电流法
§3-6 结点电压法
第四章 电路定理
§4-1 叠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熟练掌握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的电压和功率分布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电压与无功功率平衡的关系,几种电压调整的原理和计算方法;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与频率调整;
熟练掌握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的实用计算,简单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
熟练掌握简单系统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的分析计算。
考研题综合性较强,在一道题中可能同时考察几个知识点,但对计算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需要用计算器),因此应侧重于知识的灵活运用。
4.2 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
4.3 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
四川《电路分析基础》专升本考纲
《电路分析基础》专升本考试大纲参考教材:《电路分析基础》李瀚荪主编,高教出版社。
第一部分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1—1 电路和电路模型1、理解实际电路、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的概念2、了解实际电路和电路模型的关系3、了解理想电路元件的分类§1—2 电流电压及功率1、正确理解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的概念2、正确理解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3、理解电功率和能量的概念4、正确理解电功率和能量的计算公式及其物理意义5、正确理解电功率和能量的正负号及其物理意义§1—3 基尔霍夫定律1、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正确理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内容(2)能熟练运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3)正确理解和运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推广定理2、熟练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正确理解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内容(2)能熟练运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3)正确理解和运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推广定理§1—4 电阻元件1、电阻元件的伏安关系2、了解电阻元件的分类3、掌握电阻元件的功率、能量的计算方法§1—5、6 电压源与电流源1、正确理解直流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伏安特性2、了解交流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伏安特性3、熟练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功率计算方法及其物理意义4、了解实际电源与电压源和电流源之间的关系§1—7 分压电路与分流电路1、理解分压电路与分流电路的内容2、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1—8 受控源1、正确理解受控电源的概念及其分类2、理解受控电源与独立电源的区别,掌握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1—8 两类约束1、理解两类约束的概念2、理解电路KCL、KVL方程的独立性§1—9 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1、了解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的原理2、会用这两种方法解题§1—10 线性电路和叠加定理1、理解线性电路的概念2、理解叠加定理的内容3、熟练掌握运叠加定理解题的方法第二部分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2—1 网孔分析法1、正确理解网孔的概念2、熟练掌握列写网孔电流方程的方法3、熟练运用网孔电流法正确列写标准的网孔电流方程4、正确列写含受控源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2—2 结点分析法1、正确理解独立结点的概念2、熟练掌握列写结点电压方程的方法3、熟练运用结点电压法正确列写标准的结点电压方程4、正确列写含受控源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2—3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1、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2、掌握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分析方法3、会求解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4、掌握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图形符号和运算放大器的外特性§2—4 回路分析法1、正确理解基本回路的概念2、熟练掌握列写回路电流方程的方法3、熟练运用回路电流法正确列写标准的回路电流方程4、正确列写含受控源电路的回路电流方程第三部分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3—1 分解的基本步骤1、了解分解的概念2、掌握分解的基本步骤§3—2 单口网络的伏安关系1、了解单口网络的定义和它的三种描述方式2、熟练掌握单口网络VAR的求解方法§3—3 置换定理1、了解置换定理的内容2、了解置换定理的运用§3—4 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1、了解等效的概念及其和VAR的关系2、掌握运用等效概念简化电路计算的方法§3—5 一些简单的等效规律和公式1、了解12种简单情况下的等效规律和公式2、掌握运用这些公式解题的方法§3—6、7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1、熟练掌握戴维南定理(1) 正确理解戴维南定理的内容(2) 熟练掌握求解戴维南等效电路的方法①求开路电压、等效电阻的方法②求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的方法③用外加电源法求戴维南等效电路的方法④理解戴维南定理的运用范围⑤会运用戴维南定理求解含受控源的电路2、掌握诺顿定理(1)确理解诺顿定理的内容(2)掌握求解诺顿等效电路的方法①求短路电流、等效电阻的方法②求开路电压、短路电流的方法③用外加电源法求诺顿等效电路的方法④根据戴维宁等效电路求解诺顿等效电路(3)理解诺顿定理的运用范围(4)会运用诺顿定理求解含受控源的电路§3—8 最大功率传递定理1、确理解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2、求解电路中某一电阻的最大功率及此时的电阻值3、求解含受控源电路的最大功率问题§3—9 T形网络和∏形网络的等效变换1、了解两个三端网络等效的概念2、掌握T形网络和∏形网络等效变换的公式3、掌握利用T—∏变换解题的方法第四部分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4—1~§4—8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1、了解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定义2、了解电容、电感的伏安关系3、掌握电容、电感的贮能计算公式4、知道电容器和电感器的模型第五部分一阶电路§5—1 分解方法在动态电路分析中的运用§5—2 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1、理解动态电路、一阶电路的概念2、正确理解换路的概念,熟练掌握换路定理3、会运用换路定理求解一阶电路的初始值4、会求一阶电路的稳态值§5—3 零输入响应1、正确理解零输入响应的概念2、掌握RC电路零输入响应的求解方法,正确理解时间常数τ的物理意义3、掌握RL电路零输入响应的求解方法4、会画零输入响应过程中电压、电流的波形图§5—4 零状态响应1、正确理解零状态响应的概念2、掌握RC电路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方法3、掌握RL电路零状态响应的求解方法4、会画零状态响应过程中电压、电流的波形图§5—5、6 线性动态电路的叠加定理三要素法1、正确理解全响应的概念2、熟练掌握一阶电路全响应的求解方法:三要素法3、会画一阶电路全响应中电压、电流的波形图§5—7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1、掌握单位阶跃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2、了解常用信号表示为单位阶跃函数组合的方法3、了解单位阶跃函数在一阶电路中的应用第六部分交流动态电路§6—1 周期电流和电压了解周期电流、电压的概念和相关的术语§6—2 正弦电压和电流1、掌握正弦量的数学表达式2、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3、能正确画出正弦量的波形图4、正确理解两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及其物理意义§6—3 正弦RC电路的分析了解正弦RC电路微分方程的求解过程及特点§6—4 相量1、正确理解相量的概念2、熟练掌握正弦量与相量之间的相互转换3、掌握正弦量几种基本运算(1)正弦量与常数相乘(2)同频正弦量的代数和(3)正弦量的微分(4)正弦量的积分§6—5 正弦稳态的响应了解正弦稳态响应的定义和特点第七部分阻抗和导纳§7—1 有效值、有效值相量理解有效值和有效值相量的概念§7—2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掌握KCL、KVL的相量形式§7—3 三种基本电路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掌握电阻、电容、电感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7—4 阻抗和导纳相量模型1、理解阻抗和导纳的定义及相关计算公式2、理解相量模型的概念并能利用相量模型进行计算§7—5 正弦稳态混联电路的分析掌握正弦稳态混联电路的计算方法§7—6 相量模型的网孔分析法和节点分析法掌握相量模型的这两种分析方法§7—7 相量模型的等效1、理解相量模型等效的概念2、掌握利用等效相量模型进行计算的方法第八部分正弦稳态功率和能量三相电路§8—1 电阻的平均功率掌握平均功率的概念及电阻平均功率的计算公式§8—2 电感、电容的平均贮能理解电感、电容的平均贮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8—3 单口网络的平均功率功率因数1、握单口网络平均功率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2、掌握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8—4 单口网络的无功功率理解无功功率的物理意义、掌握单口网络无功功率的计算方法§8—5 正弦稳态最大功率传递定理掌握正弦稳态最大功率传递定理的条件和计算方法§8—6 三相电路1、理解三相电源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2、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3、掌握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路》考试范围:1、基本电路元件电压、电流特性和基尔霍夫定律;2、等效变换条件,各种类型的等效电路;对称电路;3、电路方程法(结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和电路定理(叠加、替代、戴维南、诺顿和最大功率);4、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5、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和阶跃响应;6、运算法(拉普拉斯变换法)求解动态电路;利用网络函数求解动态电路的零状态响应;7、正弦稳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谐振;相量图辅助分析正弦稳态电路;8、耦合电感元件特性及去耦等效电路;理想变压器特性方程和阻抗变换;9、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10、非正弦稳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11、二端口网络的参数、等效电路、阻抗变换;二端口网络的联接。
考试类型:客观计算题,共10题,每题15分,总分150分教材:《电路》(第十版),(美)James W. Nilsson, Susan A Riedel,周玉坤,冼立勤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年第10版第1章电路变量§1.1 电气工程概述1.1.1 电路理论1.1.2 解决问题§1.2 国际单位制§1.3 电路分析概述§1.4 电压和电流§1.5 理想基本电路元件§1.6 功率和能量第2章电路元件§2.1 电压源和电流源§2.2 电阻§2.3 电路模型结构§2.4 基尔霍夫定律§2.5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第3章简单电阻电路§3.1 电阻的串联§3.2 电阻的并联§3.3 分压器和分流器电路3.3.1 分流器电路§3.4 分压法和分流法§3.5 测量电压和电流§3.6 惠斯通电桥§3.7 Δ-Y(π-T)等效电路第4章电路分析法§4.1 术语4.1.1 描述电路的词汇4.1.2 需要多少个联立方程4.1.3 举例说明系统方法§4.2 节点电压法§4.3 节点电压法和非独立源§4.4 节点电压法的特例4.4.1 超节点的概念4.4.2 电流表电路的节点电压分析§4.5 网孔电流法§4.6 网孔电流法和非独立源§4.7 网孔电流法的特例4.7.1 超网孔的概念4.7.2 放大电路的网孔电流分析§4.8 节点电压法与网孔电流法的比较§4.9 电源变换§4.10 戴维南与诺顿等效电路4.10.1 戴维南等效电路4.10.2 诺顿等效电路4.10.3 使用电源变换§4.11 导出戴维南等效电路的补充4.11.1 戴维南等效电路用于放大电路§4.12 最大功率传输§4.13 叠加原理第5章运算放大器§5.1 运算放大器端子§5.2 端电压和端电流§5.3 反相放大器电路§5.4 求和放大器电路§5.5 同相放大器电路§5.6 差分放大器电路5.6.1 关于差分放大器的其他问题5.6.2 衡量差分放大器性能的共模抑制比§5.7 实际的运算放大器模型5.7.1 用实际的运放模型分析反相放大器电路5.7.2 用实际的运放模型分析同相放大器电路第6章电感、电容和互感§6.1 电感6.1.1 用电感上的电压表示电感中的电流6.1.2 电感中的功率和能量§6.2 电容§6.3 电感和电容的串并联§6.4 互感6.4.1 确定点标记的过程§6.5 更详细的讨论互感6.5.1 复习自感6.5.2 互感的概念6.5.3 用自感表示互感*6.5.4 能量计算第7章一阶RL和RC电路的响应§7.1 RL电路的固有响应7.1.1 推导电流表达式7.1.2 时间常数的意义§7.2 RC电路的固有响应7.2.1 推导电压表达式§7.3 RL和RC电路的阶跃响应7.3.1 RL电路的阶跃响应7.3.2 RC电路的阶跃响应§7.4 阶跃响应和固有响应的一般解法*§7.5 按序换路*§7.6 无限响应*§7.7 积分放大器*第8章RLC电路的固有响应和阶跃响应§8.1 并联RLC电路固有响应简介8.1.1 二次微分方程的一般解法§8.2 并联RLC电路固有响应的形式8.2.1 过阻尼电压响应8.2.2 欠阻尼电压响应8.2.3 欠阻尼响应特性8.2.4 临界阻尼电压响应§8.3 并联RLC电路的阶跃响应8.3.1 间接法8.3.2 直接法§8.4 串联RLC电路的固有响应和阶跃响应§8.5 双集成运放电路8.5.1 具有反馈电阻的两级运算放大电路第9章正弦稳态分析§9.1 正弦信号源§9.2 正弦响应§9.3 相量9.3.1 反相量变换§9.4 频域下的无源电路元件9.4.1 电阻的伏安特性9.4.2 电感的伏安特性9.4.3 电容的伏安特性9.4.4 电抗和电抗§9.5 频域下的基尔霍夫定律9.5.1 频域下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9.5.2 频域下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9.6 串联、并联和三角形-星形变换9.6.1 并联阻抗和串联阻抗的合并9.6.2 三角形-星形变换§9.7 电源变换以及戴维南-诺顿等效电路§9.8 节点电压法§9.9 网孔电流法§9.10 变压器9.10.1 线性变压器电路分析9.10.2 反映阻抗§9.11 理想变压器9.11.1 探索极限值9.11.2 确定电压和电流比9.11.3 确定电压和电流比的极限9.11.4 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匹配§9.12 相量图第十章正弦稳态功率计算§10.1 瞬时功率§10.2 平均功率和无功功率10.2.1 纯电阻电路的功率10.2.2 纯电感电路的功率10.2.3 纯电容电路的功率10.2.4 功率因数10.2.5 应用范围§10.3 均方根及功率计算§10.4 复功率§10.5 功率计算10.5.1 复功率的变换形式§10.6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10.6.1 吸收的最大平均功率10.6.2 限制Z时的最大功率传输第11章平衡三相电路§11.1 平衡三相电压§11.2 三相电压源§11.3 Y-Y形电路分析§11.4 Y-Δ形电路分析§11.5 平衡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11.5.1 平衡Y形负载的平均功率11.5.2 平衡Y形负载的复功率11.5.3 平衡Δ形负载的功率计算11.5.4 三相电路的瞬时功率§11.6 三相电流平均功率的测量11.6.1 双瓦特计方法第12章拉普拉斯变换简介§12.1 拉氏变换的定义§12.2 阶跃函数§12.3 冲激函数§12.4 函数变换§12.5 算子变换12.5.1 乘以常数12.5.2 加(减)运算特性12.5.3 微分12.5.4 积分12.5.5 时域平移12.5.6 频域平移特性12.5.7 尺度变换§12.6 拉氏变换的应用§12.7 拉氏反变换12.7.1 部分分式展开法:有理真分式12.7.2 部分分式展开式:D(s)具有独立的实根12.7.3 部分分式展开式:D(s)具有不等的复根12.7.4 部分分式展开式:D(s)具有实重根12.7.5 部分分式展开式:D(s)具有多重复数根12.7.6 部分分式展开式:假分式§12.8 F(s)的零极点*§12.9 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12.9.1 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的应用第13章拉氏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13.1 s域中的电路元件13.1.1 s域中的电阻13.1.2 s域中的电感13.1.3 s域中的电容§13.2 s域中的电路分析§13.3 应用13.3.1 RC电路的固有响应13.3.2 并联电路的阶跃响应13.3.3 并联RLC电路的暂态响应13.3.4 多网孔电路的阶跃响应13.3.5 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应用13.3.6 含耦合电感的电路13.3.7 叠加原理的应用§13.4 转移函数13.4.1 H(s)零极点的位置§13.5 转移函数的部分分式展开式形式13.5.1 H(s)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13.6 转移函数和卷积积分13.6.1 记忆性和加权函数的概念§13.7 转移函数和正弦稳态响应§13.8 电路分析中的冲击响应13.8.1 开关操作13.8.2 冲激电源第16章傅里叶级数§16.1 傅里叶级数分析:概述§16.2 傅里叶系数§16.3 对称性对傅里叶系数的影响16.3.1 偶函数对称16.3.2 奇函数对称16.3.3 半波对称16.3.4 四分之一波对称§16.4 傅里叶级数的另一种三角函数形式§16.5 应用16.5.1 直接法求稳态响应的应用§16.6 周期函数平均功率的计算§16.7 周期函数的均方根值§16.8 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16.9 幅值谱和相位谱16.9.1 幅值谱和相位谱的举例说明第18章双端口网络§18.1 端口方程§18.2 双端口参数18.2.1 双端口网络参数间的关系18.2.2 互易双端口网络§18.3 具有端接的双端口网络的分析18.3.1 用z参数表示的六个特征参数§18.4 双端口网络的互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