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网技术与Internet技术简介
了解计算机网络LANWAN和互联网

了解计算机网络LANWAN和互联网了解计算机网络LAN、WAN和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的基础设施。
它将多台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连接在一起,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通信。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有几个重要的概念需要了解,包括LAN、WAN和互联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是指覆盖较小地理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一般来说,LAN通常用于家庭、学校、办公室或建筑物内的局域内部。
LAN的传输速度较快,延时较低,通常使用局域网技术,如以太网或Wi-Fi等。
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家庭网络就是一个典型的LAN,家里的电脑、手机和其他设备可以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实现文件共享和互联网接入。
WAN(Wide Area Network)是覆盖较大地理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与LAN不同,WAN可以连接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WAN的传输速度一般较慢,延时较高,具备更大的覆盖范围。
为了连接远距离的计算机,WAN使用了广域网技术,如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电路交换网络和分组交换网络等。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纵贯全球的互联网就是一个典型的WAN。
而互联网(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无数的LAN和WAN组成。
互联网通过国际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进行连接。
它使用TCP/IP协议,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文件传输和即时通信等。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接入互联网将自己的计算设备连接到全球范围内的其他设备。
总结起来,LAN是用于覆盖小范围地区的计算机网络,WAN是用于覆盖较大范围地区的计算机网络,而互联网则由众多的LAN和WAN组成,连接了全球各地的计算设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工作、学习和娱乐。
无论是在家里上网、在学校学习、还是在公司办公,我们都离不开LAN、WAN和互联网的支持。
因此,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对于我们正常使用和维护网络至关重要。
广域网技术概述

广域网连接方式
3、分组交换方式: 是一种基于运营商分组交换网络的交换方式。用户端
数据被划分成一定长度的分组(包packet),提交 给运营商的分组交换机进行传输。
分组交换方式
X.25/帧中继/ATM
纯二层环境,不存在 网络层因素,安全性 比较高
广域网连接方式
专线方式
异步/同步专线
点到Βιβλιοθήκη 点方式电路交换方式
4、其他常见接口线缆:
X.21 DTE电缆
RS-449 DTE电缆
RS-530 DTE电缆
点到点广域网技术的链路层协议
用户路由器
运营商通信网
DTE DCE
运营商 传输设备
运营商 传输设备
用户路由器
DCE DTE
链路层协议
在点到点连接中,链路层协议通常运行用户 端系统之间
常用链路层协议包括HDLC、PPP、SLIP、 SDLC等
PSTN/ISDN
点
到
分组交换方式
多 点
方
X.25/帧中继/ATM
式
广域网连接方式---详解
1、专线方式: 一般适合于一些较大的公司和科研院校等单位。用户采用月租的
方式向电信部门租用一条专线,由该用户单独使用。专线可支 持不同的速率,月租费也将随着速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 数据在线路上的交换方式的不同。以专线方式连接Internet的 局域网中的机器,只要有网卡并接入局域网中且有上互联网的 权限,随时可访问广域网。
ISDN方式
一条电话线可当两条用:可以使用两部电话,在上网的同时 拨打、接听电话、收发传真;还可以使用两台计算机同时上 网。
呼叫速度快:用Modem上网需40秒左右,用ISDN仅需3-10 秒。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1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广域网(WLAN)•覆盖较大地理范围的数据通信网络(10千米以上)•使用网络提供商和电信公司所提供的传输设施传输数据广域网的特点•由相距较远的局域网或城域网互连而成,通常除了计算机设备以外,还要涉及一些电信通讯方式•需要向外界的广域网服务供应商申请广域网服务•广域网技术主要体现在OSI参考模型的下3层广域网通信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o数据报o虚电路2 广域网的功能•广域网技术主要用于地区、国家、洲际、全球之间把局域网连接起来的一种技术,由交换系统和传输网络构成,对应OSI模型的下三层,采用分组交换和存储转发技术,可向上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3 广域网的连接特性•连接时间o永久连接o按需连接•连接方式o专线连接o交换连接•交换方式o电路交换o报文交换o分组交换•数据速率o128K、2M、155M、2.4G•传输介质o铜线(双绞线、铜线)o光纤4 广域网的协议层次•涉及到OSI/RM的最低三层o物理层:PSTN、DDN、xDSLo数据链路层:ISDN、FR、ATMo网络层:X.25、IP等CSU/DSU:用于连接终端和数字专线的设备,而且CSU/DSU属于DCE(Dat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数据通信设备),DEC设备属于运行商设备。
目前CSU/DSU通常被集成在设备的WIC 卡上。
•CSU:Channel Service Unit,通道服务单元•DSU:Date Service Unit,数据服务单元•DTU:Data Transfer Unit,数据传输单元,专门用于将串口数据转换为IP数据或将IP数据转换成串口数据•NT1:属于一类网络终端,在ISDN中一般用于连接用户设备和局端设备(运营商侧)•NT2:属于二类网络终端,在ISDN中一般用于连接用户设备与NTI•连接方式为:用户设备–NT2–NT1–局端设备5 广域网技术的发展纵观广域网组网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带宽不断升级的过程:•最早出现的X.25只能提供64Kb/s的带宽•其后DDN(数字数据网)和FR(帧中继)使带宽提高到2Mb/s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chy,同步数字结构)和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又把带宽提升到2.5Gb/s•如今的10G骨干网络等6 主要的广域网技术•PSTN:公用电话交换网•X.25:公共分组交换网o使用X.25协议进行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技术•Frame Relay:帧中继o一种高速的在链路层进行分组交换的技术•ISDN:综合数字业务网o一种可以在电话线路上同时提供音频、视频和数据服务的数字网络•DDN:数字数据网o一种用数字信道提供半永久性连接电路的数字网络•xDSL:数字用户线o一种利用电话线进行数字传输的高速接入技术•ATM:异步传输模式o一种基于异步时分多路复用、采用信元交换代替分组交换的技术•广域网技术不过是一种组网技术,新兴的以太网10G骨干网络也是广域网技术修改记录时间动作2017.6.28 首次上传参考资料深博—深博IT大讲堂—网络技术基础。
广域网(WAN)技术

7.5.2 X.25技术基础
7.5.2.1 X.25协议分层 分组层(网络层) X.25规程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1、物理层: X.21:定义DTE(数据终端设备)和DCE(数据通信设备)之间的数字同步传送方式。 X.21bis:定义DTE与DCE之间的模拟传送方式 V.24建议:25芯接口。 信控学院通信工程教研室 第10页
HDLC
PPP
SDLC
数据链路层: LAPB:Link access Protocol –Balanced平衡链路接入协议 FR:Frame Relay,帧中继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 点对点协议 SDLC: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常用的公共网络: 1)电话交换网(PSTN,Public Swithed Telephone Network),也称电信网 2)分组数据交换网(X.25) 3)帧中继网络 4)数字数据网 5)ATM网络 信控学院通信工程教研室 第4页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教程讲义(电子版)
第七章 广域网技术(6学时,2/6)
7.3 广域网的构成
数据网普遍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机是广域网的基本设备之一,分组交换机互 连构成广域网,增加分组交换机可以扩展广域网,覆盖更多的空间,连接更多的计算机。 分组交换机实际上是计算机设备,具有处理器、存储器和用于收发分组的I/O设备。
H21 H22 H23 H24
4
6 主机 B 用户子网
2
传输链路
信控学院通信工程教研室 第3页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教程讲义(电子版)
新一代Internet技术

新一代Internet技术发展综述一、Internet技术简介国际互联网( 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是大众传媒的一种。
具有快捷性、普及性,是现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传媒之一。
这种大众传媒比以往的任何一种通讯媒体都要快。
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今天的互联网上活跃着网络购物,网络社交,多媒体音视频下载应用,移动应用,网络传媒,网络游戏等多种元素。
为了解决这些新元素给互联网带来的问题,计算机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考虑修改互联网的整体结构来完善Internet技术,这些措施涉及I P地址,路由表技术以及互联网安全等等多方面的内容。
新一代Internet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即网络扩展工程技术、端到端QoS 技术、安全技术和网络互连技术等。
二、新一代Internet技术展望1.IPv6技术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它是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
目前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核心技术属于美国。
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IPV4技术可使用的IP地址有43亿个,其中北美占有3/4,约30亿个,而人口最多的亚洲只有不到4亿个,中国只有3千多万个,只相当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数量。
地址不足,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及其他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
一方面是地址资源数量的限制,另一方面是随着电子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
在这样的环境下,IPv6应运而生。
单从数字上来说,IPv6所拥有的地址容量是IPv4的约8×10^28倍,达到2^128个。
这不但解决了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同时也为除电脑外的设备连入互联网在数量限制上扫清了障碍。
电脑网络中的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

电脑网络中的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把人们纷繁复杂的信息串联在一起,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而在计算机网络中,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是两种常见的网络技术。
本文将从定义、范围、应用和特点等方面,探讨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
一、局域网(LAN)技术的定义和特点局域网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内,由同一机构或组织内的多台计算机通过共享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技术允许这些计算机之间进行快速、可靠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合作能力。
局域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较小的范围:局域网的覆盖范围通常不超过几千米,可以覆盖一个办公室、校园或者建筑物等有限的区域;2. 高速和高可靠性:局域网使用高速的通信线路和网络设备,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传输数据,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 低成本和易扩展:相对于广域网而言,局域网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低,而且很容易扩展网络规模,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计算机的连接;4. 安全性和隔离性:局域网通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来对网络进行访问控制和保护,同时也可以隔离不同局域网之间的通信。
二、广域网(WAN)技术的定义和特点广域网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范围较大的局域网通过广域通信线路互连起来的计算机网络。
广域网技术实现了跨越大范围的数据通信,使得人们可以远程访问和共享资源,以及进行远程协作和通信。
广域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范围较大:广域网可以覆盖较大的地理范围,包括城市、国家和全球范围,实现了跨越地域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2. 异构性:广域网由于连接的计算机和设备种类繁多,所以需要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和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3. 带宽和速率较低:相对于局域网而言,广域网的通信线路距离较长,带宽和传输速率较低,所以传输速度较慢;4. 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广域网通常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同时也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以应对各种网络故障。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广域网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广域网技术有哪些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广域网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广域网技术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是指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网络,其范围通常涵盖数千甚至数万公里。
计算机网络广域网技术是为了满足广域网的需求而开发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广域网以及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广域网技术。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广域网计算机网络广域网是一种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网络,通过广域网技术,可以使得分布在不同位置的计算机之间可以互相通信、共享资源。
广域网通常由多个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通过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连接而成。
它可以覆盖城市、省份甚至跨越国际边界。
二、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广域网技术1. 链路技术链路技术是构建广域网的基础。
广域网使用的链路技术包括电话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这些链路技术可以提供不同的传输速率和带宽,以满足不同的网络需求。
2. 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PN)虚拟专用网是一种利用公共网络(如互联网)进行安全通信的技术。
它通过加密、隧道等方式,实现了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之间的安全通信。
虚拟专用网可以提供安全性和灵活性,使得远程办公、远程访问等功能成为可能。
3. 帧中继(Frame Relay)帧中继是一种在广域网中传输数据的协议。
它通过将数据分成帧的形式进行传输,以提高传输效率。
帧中继具有高带宽利用率、低成本等特点,适用于需求较大带宽的广域网。
4. 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高速交换技术,常用于构建大规模的广域网。
它将数据划分为固定长度的小单元进行传输,以提高传输效率和网络吞吐量。
异步传输模式支持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包括音频、视频、图像等多媒体数据。
5. Internet互联网是当今最大的广域网,它连接了全球各地的计算机和网络。
互联网使用基于TCP/IP协议的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庞大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应用服务。
广域网技术

广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是一种可以通过网络互连多个地理位置分散的局域网的技术。
它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企业、政府和个人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跨地域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广域网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广域网技术的基本概念。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是一个扩展的计算机网络,它可以跨越地理上较大的范围,如城市、国家或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简称LAN)进行连接。
与局域网相比,广域网具有更大的传输距离、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强的数据容量,可以实现更广泛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互连。
广域网技术的发展历经了多个阶段。
最早期的广域网是基于电报和电话网络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广域网逐渐向基于计算机的网络拓扑转变,出现了分组交换技术和路由协议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因特网的产生,广域网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因特网技术为广域网提供了更加稳定和高效的数据传输方式,同时也为广域网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广域网技术在各个行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场景。
首先是企业领域。
企业通常具有多个分部门和分公司,广域网技术可以将这些分支机构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其次是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通常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广域网技术可以帮助政府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广域网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为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展望未来,广域网技术仍将进一步发展。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广域网的传输速度将进一步提升,信息交流更加迅捷。
同时,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带来广域网技术的新的突破和应用场景。
未来的广域网将更加智能化,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式,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网络服务。
总之,广域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5章 广域网与Internet应用技术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链层 物理层
分组层 数链层 物理层
X.25层次图
5.1广域网基础与应用
5.1.4数字数据网(DDN)
数字数据网是利用数字信道提供数据通信的传输网,它主要提供 点到点及点到多点的数字专线或专网。DDN由数字通道、DDN结点、网 管系统和用户环路组成。DDN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光纤、微波、卫星信 道等。 DDN不是国际标准,目前的DDN业务,大都是厂商根据ITU-T关于 公用数据传输业务包括租用电路业务及市场的需求提出来的。我国的 DDN网络业务有三类,分别是专用电路、帧中继和压缩话音/G3传真业 务。其中,电路业务是DDN中的主要业务,后两种只是附加的业务。
帧中继是统计复用协议,从而实现了带宽的动态分配。帧中继为 每个用户分配三个带宽控制参数:Bc、Be和CIR。
5.1广域网基础与应用
5.1广域网基础与应用
和X.25网一样,帧中继也采用虚电路技术,为了区分通信双方不 同的虚电路,在帧格式中分配了10位表示虚电路号,即可以分配和管 理1024个虚电路,其中用户可用的有16-1007号,其余为协议保留。 比如,用于控制目的的本地管理接口(LMI)帧就使用了0号和1023号 虚电路。另外,为了减少数据包分片和重组的开销,帧中继的帧长度 可达1600字节。
5.1广域网基础与应用
5.1.5帧中继(Frame Relay FR)
在网络通信误码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X.25复杂的传输和检验过 程已经不能适应网络的发展,所以X.25的改进协议---帧中继应运而 生了。 帧中继技术省去了X.25分组交换网中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功能, 这就意味着帧中继网在传送数据时可以使用更简单的通信协议,而把 某些工作留给用户端去完成,此时的用户端计算机的性能也已经很强, 而且价格便宜。这样使得帧中继网的性能优于X.25网,它可以提供 1.5Mbps的数据传输率。由于舍去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功能,所以 帧中继技术只涉及OSI模型的下两层。
计算机网络的局域网与广域网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局域网与广域网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
而在计算机网络中,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两种技术。
一、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是指在较狭小的空间范围内,如一个办公室、一个学校或一个建筑群,连接多台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的网络。
局域网的特点是数据传输速度快、传输延迟低、信息安全性高。
局域网常用的技术包括以太网(Ethernet)、Wi-Fi和令牌环等。
以太网是最常用的局域网技术之一。
它使用了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感应多路访问)的机制来避免冲突,同时可以通过交换机进行数据的转发和分发。
以太网通常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可以实现较高的数据传输速度。
Wi-Fi技术是一种无线局域网技术,它使用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
Wi-Fi技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无线网络接入,为移动设备和计算机提供了便利的上网方式。
Wi-Fi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家庭和公共场所。
令牌环是一种局域网传输模式,其中各个节点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传输数据,只有获取到令牌的节点才能发送数据。
令牌环技术可以实现较为公平的网络资源共享,同时避免了数据的冲突和重复传输。
二、广域网技术广域网是指在较广阔的地理范围内连接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网络。
广域网的特点是传输距离较远、传输速度相对较慢。
广域网常用的技术包括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简称TCP/IP)、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简称ATM)和帧中继等。
TCP/IP协议是广域网中最为重要的协议之一,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规范。
计算机网络深入了解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深入了解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深入了解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在计算机网络中,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是三个重要的网络类型,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以下将对它们进行深入的了解。
一、局域网(LAN)的工作原理局域网是一种地理范围较小的网络,通常用于办公楼、校园等局限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
它的主要工作原理如下:1. 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可以采用星型、总线型、环型等多种形式。
其中,星型拓扑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它以中央设备(如交换机)为核心,将各个计算机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中。
2. 网络通信:局域网内的计算机通过网卡与交换机相连接,网卡负责将数据转化为电信号发送到交换机,交换机根据目标地址将数据转发给目标计算机。
在局域网内,数据传输速度较快、延迟较低,适合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3. 子网划分:为了提高网络效率和安全性,局域网可以通过划分子网来减少广播域的大小。
子网划分可以使网络更加灵活,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的子网进行不同的管理和配置。
二、广域网(WAN)的工作原理广域网是连接不同地理位置的局域网的一种网络,常用于不同城市、不同机构之间的连接。
其工作原理如下:1. 长距离通信:广域网使用光纤、电缆等物理媒介来进行长距离的数据传输。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会经过多个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进行中转,最终到达目标网络。
2. 路由协议:为了实现广域网中的路由选择,需要使用路由协议。
常见的广域网路由协议有RIP、OSPF、BGP等,它们可以根据网络拓扑和链路状态进行路由选择,以保证数据能够顺利传输到目标网络。
3. 安全性与可靠性:广域网连接的距离较远,存在着更多的安全威胁和传输风险。
因此,在广域网中,常常采用加密技术、防火墙等安全措施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互联网(Internet)的工作原理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连接了许多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使得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
《广域网技术概述》课件

专线广域网
使用专用线路进行通信,适 用于跨越城市、跨国等远距 离通信。
虚拟专用网(VPN)
基于公用网络构建的虚拟私 有网络,提供安全可靠的远 程访问。
云计算
利用云计算技术提供跨地理 区域的资源共享和数据存储。
广域网与局域网的区别
1 范围不同
广域网跨越较大地理范围,而局域网局限在小范围内。
2 连接方式不同
2 应用
广播电视、有线电视等传输系统中的频率资源利用。
时间分割多路复用技术(TDM)
TDM将时间分成多个时隙,每个时隙分配给一个用户,实现多用户按时间轮 流通信。
分组交换技术(Packet Switching)
将数据分成小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独立传输,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
现代广域网的架构和技术发展趋势
云计算
将网络资源和服务部署在云端, 形成弹性、可扩展的架构。
软件定义网络(SDN)
通过软件控制网络行为,提供灵 活性和集中式管理。
物联网(IoT)
将各种设备连接到广域网,实现 智能化、自动化的通信和数据交 换。
卫星通信在广域网中的应用
1 远程通信
通过卫星进行长距离通信,覆盖范围广,适用于偏远地区。
广域网协议体系结构
1
数据链路层
2
负责将比特流转换为数据帧,并提供物
理地址传输特性和接口标准, 如光纤、电缆等。
网络层
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公有网和专有网的区别
公有网
由通信运营商提供,对公众开放使用。
专有网
由企业自建或委托运营商搭建,用于内部通信和数 据交换。
虚拟专用网(VPN)的概念及其优势
概念
通过加密技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一条加密通道,实现远程访问和数据传输。
网络工程师的广域网(WAN)技术知识

网络工程师的广域网(WAN)技术知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广域网(WAN)成为了各个组织和企业之间进行远程通信和数据传输的重要手段。
作为网络工程师,熟悉和掌握广域网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的广域网技术知识。
1. 广域网(WAN)的概念广域网是指覆盖范围广泛的计算机网络,它连接了多个局域网(LAN)或城域网(MAN),使这些局域网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广域网通过使用公共或专用的传输介质(如电话线、光纤等)和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来实现。
2. 广域网的拓扑结构广域网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拓扑结构,包括点到点、星形、网状等。
点到点拓扑结构是最简单的,由两个节点之间直接连接而成;星形拓扑结构是将所有节点以中心节点为枢纽相互连接;网状拓扑结构则是所有节点之间都相互连接。
3. 广域网的传输介质广域网可以使用多种传输介质进行数据传输,主要包括电缆、光纤和无线传输。
电缆是最常见的传输介质,其成本相对较低,但传输速度和距离受到限制;光纤传输介质具有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远的传输距离,但成本较高;无线传输介质则可以实现无线的连接,适用于移动设备和无法布线的场景。
4. 广域网的通信设备在搭建广域网时,网络工程师需要使用多种通信设备。
其中最关键的设备是路由器,它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
其他常见的设备包括交换机、调制解调器(Modem)等。
5. 广域网的传输协议为了保证数据在广域网中的传输可靠和高效,网络工程师需要熟悉各种传输协议。
其中最重要的是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它是广域网中的网络层协议,负责实现数据包的分组和路由。
此外,还有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协议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等用于实现可靠传输和非可靠传输的传输层协议。
6. 广域网的安全性由于广域网的连接涉及到多个网络和节点,网络工程师需要关注广域网的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广域网和接入Internet

6.2.4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
• 分组交换网络是由众多节点通过通信链路连接成一个任意 的网格形状。当分组从一个主机传输到另一个主机时,可 以通过很多条路径传输。在这些可能的路径中如何选择一 条昀佳的路径 (跳数昀小、端到端的延时昀小或者昀大可 用带宽 )?路由算法的目的就是根据所定义的昀佳路径含 义来确定出网络上两个主机之间的昀佳路径。 • 为了实现路由的选择,路由算法必须随时了解网络状态的 以下信息。 • ①路由器必须确定它是否激活了对该协议组的支持。 • ②路由器必须知道目的地网络。 • ③路由器必须知道哪个外出接口是到达目的地的昀佳路径。
6.3 广域网接口介绍
路由器不仅能实现局域网之间连接,更重要的应用还是在于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相互 连接。路由器可将不同协议的广域网连接起来,使不同协议、不同规模的网络之间进行互通。而路由器与广 域网连接的接口就被称之为广域网接口 (WAN接口)。常见的广域网接口有以下几种。 1.RJ-45端口 RJ-45端口是昀常见的端口。 RJ-45指的是由 IEC (60)603-7标准化,使用由国际性的接插件标准定义的 8个位 置 (8针)的模块化插孔或者插头。 RJ-45是一种网络接口规范,类似的还有 RJ-11接口,就是平常所用的“电话 接口”,用来连接电话线。双绞线的两端必须都安装这种 RJ-45插头,以便插在网卡 (NIC)、交换机 (Switch)的 RJ-45接口上,进行网络通信。 2.高速同步串口 (SERIAL) 在路由器早期的广域网连接中,应用昀多的端口还要算“高速同步串口 (SERIAL)”了。这种端口主要是用于 连接以前应用非常广泛的 DDN、帧中继(Frame Relay)、X.25、PSTN(模拟电话线路)等网络连接模式。在企业网 之间有时也通过 DDN或X.25等广域网连接技术进行专线连接。这种同步端口一般要求速率相对较高,因为一 般来说通过这种端口所连接的网络的两端都要求实时同步。在本书以后做的实验中,高速同步串口会经常出 现。 3.异步串口 异步串口(ASYNC)主要是应用于 Modem或Modem池的连接,用于实现远程计算机通过公用电话网拨入网络 。这种异步端口相对于上面介绍的同步端口来说在速率上要求宽松许多,因为它并不要求网络的两端保持实 时同步,只要求能连续即可。所以人们在上网时所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网站上实时的内容,但这并不重要, 因为毕竟这种延时是非常小的,重要的是在浏览网页时能够保持网页正常的下载。 4.ISDN BRI端口 ISDN BRI端口用于 ISDN线路通过路由器实现与 Internet或其他远程网络的连接,用于目前的大多数双绞线 铜线电话线。 ISDN BRI的3个通道总带宽为 144 kb/s。其中两个通道称为B(荷载Bearer)通道,速率为 64kb/s, 用于承载声音、影像和数据通信。第 3个通道是 D(数据)通道,是 16kbps信号通道,用于告诉公用交换电话网 如何处理每个 B通道。ISDN有两种速率连接端口,一种是 ISDNBRI(基本速率接口 ),另一种是 ISDNPRI(基群速 率接口 ),基于 T1(23B+D)或者 E1(30B+D),总速率分别为 1.544Mb/s或 2.048Mb/s。ISDNBRI端口是采用 RJ-45标 准,与 ISDN NT1的连接使用RJ45-to-RJ45直通线。
计算机网络拓扑: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关系

计算机网络拓扑: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的关系计算机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物理或逻辑连接关系。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和互联网(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三种拓扑关系。
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在较小的范围内,如一个建筑或是一个校园内的计算机网络之间的物理或逻辑连接。
它的传输速率较快,延迟较低,主要用于局部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文件传输、打印和应用程序共享等。
局域网的特点:1. 网络规模较小,通常由一些互相连接的计算机、交换机和路由器组成;2. 传输速率较快,通常在百兆到千兆之间;3. 延迟较低,数据传输稳定可靠;4. 用途广泛,可以满足小规模用户的日常需求。
局域网的形成和使用一般分为以下步骤:1. 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确定局域网覆盖的范围和连接的设备;2. 部署交换机和路由器,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3. 为每个设备分配独立的IP地址,以便在局域网内进行通信;4. 配置局域网的共享资源,如共享文件夹、打印机等;5. 进行相关安全设置,如防火墙、访问权限等;6. 进行网络测试和监控,确保局域网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二、广域网(WAN)广域网是指在较大范围内,如不同城市或不同国家之间的计算机网络之间的物理或逻辑连接。
它的传输速率较慢,延迟相对较高,主要用于远程办公、数据中心互联、跨地域资源共享等。
广域网的特点:1. 网络规模较大,覆盖范围广,需要利用最佳的网络拓扑和路由算法设计;2. 传输速率相对较慢,受网络基础设施和传输介质的限制;3. 延迟相对较高,数据传输可能受到距离和物理障碍的影响;4. 需要进行安全加密和数据压缩,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效率;5. 通常使用专线、电话线路或无线电波等传输介质。
广域网的形成和使用一般分为以下步骤:1. 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确定广域网的覆盖范围和连接的站点;2. 进行物理线缆或无线连接的建设和配置;3. 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实现站点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4. 进行网络地址规划,分配IP地址和子网掩码;5. 配置安全策略和加密模式,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6. 进行网络测试和监控,确保广域网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局域网与广域网技术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局域网与广域网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普及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迅捷高效,而局域网和广域网作为计算机网络中两个重要的概念,无疑是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
了解和掌握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那么究竟什么是局域网和广域网?它们有何异同?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一、什么是局域网?局域网,英文缩写为LAN(Local Area Network),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例如家庭、学校、办公楼等地,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
它通常用于实现本地内部的信息共享、文件传输、打印机共享等功能。
局域网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不同的局域网技术会有所不同。
二、什么是广域网?广域网,英文缩写为WAN(Wide Area Network),是指覆盖范围较广的计算机网络,通常是通过公共通信网络(如电信网络)来连接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个人计算机。
广域网的范围较大,可以连接不同城市、国家甚至全球的计算机网络。
它的传输速率相对较慢,但可以实现大规模的信息交换和通信。
三、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异同1. 范围不同:局域网范围比较小,一般在1000米以内,而广域网的范围则相对较大,可以覆盖几十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
2. 传输速率不同:由于局域网覆盖范围小,通常可以采用高速传输技术,传输速率较快。
而广域网因为跨越较大的地域范围,受到线路和距离的限制,传输速率相对较慢。
3. 管理方式不同:局域网一般由组织或个人进行自行管理,而广域网则需要经过运营商等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和维护。
4. 成本不同:局域网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个人或组织自行承担。
而广域网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给运营商等专业机构。
四、如何掌握局域网与广域网技术?1. 学习网络基础知识: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网络的组成和工作方式,包括网络拓扑结构、数据传输原理等。
2. 学习网络设备的使用和配置: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学会它们的配置和管理,以便能够搭建和维护局域网和广域网。
广域网技术简介

本地网
长途网
多种业务的兼容性(上网与打电话可同时进行)
数字传输
ISDN的应用特点
费用低廉 标准化的用户接口
DDN(数字数据网)
组成
数字通道 DDN节点
网管系统
用户环路
功能: 主要提供点对点及点到多点的数字专线与专网
技术: 数字交叉连接技术
DDN与电话线的区别
连接方式 信道类型 带宽 数据质量 数据传输 率 备注
DDN专线
半固定连 接
数字信道
宽
好
高
用于专网 互联
电话线
物理连接
模拟信道
窄
差
低
帧中继
概念:帧中继技术是由X.25分组交换技术演变而来,
是在OSI第二层上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 元的一种技术。 特点 适用于大文件的传送
多个低速率线路的复用 局域网的互联 减少网络互联的费用
优点
减少网络的复杂性提高了性能 增加了互操作性
窄带
两种接口:基本速率(2B+D,144kbps)
B信道(64kbps):传输话音、数据和图像 D信道(16kbps):传输信令或分组信息
ISDN主要种类:
一次群速率(30B+D,2Mbps)
宽带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复杂,投资巨大,所 以ISDN指的综合业务数字网实际上是窄带ISDN
用户网
ISDN网络构成
广域网技术简介
由局域网和广域网组成互联网 互联网
结点交换机 局域网 局域网
广域网 路由器
相距较远的局域网通过路由器与广域网相连 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很广的互联网
广域网
英文缩写:WAN 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Internet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广域网技术与Internet接入

1.xDSL的概述
⑴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非对称用户线ADSL允许在一对双绞铜线上,在不影响现有的电话业务的情况下, 进行非对称性的高速数据传输。它的上行传输速率为224kbps~640 kbps,下行传输 速率为1.533M bps~9.2M bps;传输距离在2.7~5.5km。 ⑵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 HDSL是一种对称的高速数字用户环路技术,上行和下行速率相等,通过两对或三 对双绞铜线提供全双工1.554/2.048Mbps的数据传输能力。 ⑶ 对称数字用户线SDSL 对称数字用户线也称单线数字用户线,是HDSL的一个分支,上行与下行速率相同, 传输速率由几百kbps到2Mbps,传输距离可达3km左右。 ⑷ 速度自适应数字用户线 速度自适应数字用户线RADSL能够自动地动态地根据所要求的线路质量调整自己 的速率,为远距离用户提供质量可靠的数据网络接入手段。其下行速率从384kbps到 9.2Mbps,上行速率从128kbps到768kbps,传输距离可达5.5km左右。 ⑸ 甚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 VDSL通常采用DMT调制方式,从一对铜双绞线上实现数字双向传输,其下行速 率可达13~52Mbps,上行速率可达1.5~7Mbps,传输距离约为300m~1.3km。
第五章 广域网技术与Internet接入
2.ADSL接入系统 ADSL接入系统是由局端数据利用设备DSLAM、局端话音数据分离器、 本地市话线路、用户端话音数据分离器和用户端数据设备组成 。
第五章 广域网技术与Internet接入
3.用户端的连接与设置
ADSL的用户端计算机通过ADSL Modem和一个线路分离器与电话线连接 起来,并对计算机进行相应的设置后,用户就可以通过电话线实现高速上网 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
应用层 该层包括所有和应用程序协同工作,利用基础网络交换
应用程序专用的数据的协议。 应用层是大多数普通与网络相 关的程序为了通过网络与其他程序通信所使用的层。这个层 的处理过程是应用特有的;数据从网络相关的程序以这种应 用内部使用的格式进行传送,然后被编码成标准协议的格式。 应用层协议主要包括如下几个:FTP、TELNET、DNS、 SMTP、NFS、HTTP等。
网络接口层
网络接口层实际上并不是因特网协议组中的一部分,但是它是数据包从一 个设备的网络层传输到另外一个设备的网络层的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在网 卡的软件驱动程序中控制,也可以在固件或者专用芯片中控制。这将完成 如添加报头准备发送、通过实体媒介实际发送这样一些数据链路功能。另 一端,链路层将完成数据帧接收、去除报头并且将接收到的包传到网络层
网络互联设备
中继器
网络互联设备
网桥
网络互联设备交换机 Nhomakorabea网络互联设备
路由器
网络互联设备
网关
4.2.1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Internet的诞生和发展 我国Internet的发展
⒈ 骨干网NSP ⒉ Internet交换点 ⒊ ISP
TCP/IP 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次结构
IP协议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IP层 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 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 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 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 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 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IP地址
Internet是由几千万台计算机互相连接而成的。而我 们要确认网络上的每一台主机,靠的就是能唯一标识该计 算机的地址,这个地址就叫做IP(Internet Protocol的简 写)地址,即用Internet协议语言表示的地址
IP地址 IP地址的分类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遮罩,
任务1 广域网与网络互联
➢ 4.1.1 广域网的引入 ➢ 4.1.2 广域网的组成 ➢ 4.1.3 网络互联
任务2 Internet技术基础
➢ 4.2.1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 4.2.2 Internet的网络结构 ➢ 4.2.3 TCP/IP协议概述 ➢ 4.2.4 IP协议与IP地址 ➢ 4.2.5 IPv6技术介绍 ➢ 4.2.6 Internet的域名管理
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哪些部分是网络地址,哪些部分是 主机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地址
若要使两个完全不同的网络(异构网)连接在一起,一般使 用网关,在Internet中两个网络也要通过一台称为网关的计算机 实现互联。
IPv4设计的不足
IPv4地址空间的不足 骨干路由器维护的路由表表项过于庞大 不易进行自动配置和重新编制 不能解决日益突出的安全问题
传输层
解决诸如端到端可靠性和保证数据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 这样的问题。在TCP/IP协议组中,传输协议也包括所给数 据应该送给哪个应用程序。传输层协议主要是:传输控制协 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 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IPv6的优点
增大了地址空间 层次化的地址结构 地址自动配置 报头简介灵活高效 支持端到端安全 支持移动特性 新增流控标签,利于Qos
域名系统与主机命名
在Internet中,IP地址是一个具有32比特长的数字,用十 进制表示时,也有4位整数,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要记住这 类抽象数字的IP地址是十分困难的。为了向一般用户提供 一种直观明了的主机识别符
网络层
网络层提供路由和寻址的功能,使两终端系统能够互连
且决定最佳路径,并具有一定的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的能力。
网络层协议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控制报文协 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 RARP(Reverse 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接,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这样做的其目的在 于使处于不同网络上的用户间能够相互通信和相 互交流,以实现更大范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广域网分为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两部分,广域 网的通信子网主要由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交换 机的链路组成。
网络互联的定义
网络互联的层次
物理层互联 数据链路层互联 网络层互联 高层互联
域名系统的规定
域名代码 COM EDU GOV MIL NET ORG ARPA INT
意义 商业组织 教育机构 政府部门 军事部门 主要网络支持中心 其它组织 临时ARPAnet(未用) 国际组织 国家代码(地理模式)
中国互联网络的域名规定 注册CN域名的有关问题
【项目实践1】Linux系统网络参数的配置 项目描述 需求分析 项目实施 实践小结
计算机网络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如
网络传输介质长度的物理限制,难于满足更多的节 点连接网络的要求;需要将相同的网络或不同的网 络用互联设备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网络; 实现异构网络的互相通信、资源共享和服务;需要 接入Internet等问题,这些问题均需要采取网络互 联技术解决。
广域网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计算机网络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