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尿路感染护理常规
尿路感染护理常规
![尿路感染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23d4e6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e.png)
尿路感染护理常规一、概述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体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疾病。
尿路感染分为肾盂肾炎和膀胱炎,任何致病菌均可引起尿路感染,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
主要感染途径: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管感染、直接幕延。
[临床表现] 尿频、尿急、尿痛,全身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或腹痛。
慢性病变常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
[特殊检查] 血、尿常规,尿细菌学检查,肾小管功能检査、X线静脉肾盂造影。
[治疗要点] 去除诱因,控制症状,消除病原体,防止再发。
二、护理诊断体温过高一与细菌感染有关。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监测体温,肾区痛嘱卧床休息,尽量不要站立、弯腰或坐位,以减轻对肾包膜的牵拉。
正确采集尿标本,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或停药5天以上收集尿标本,采集晨尿,避免污染,留取中段尿,lh 内送检,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2、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多饮水、勤排尿(2~3h排尿1次)是实用有效的防治措施。
3、用药护理使用磺胺类药要预防尿路结晶形成,喹诺酮类药可引起轻度消化道反应、皮肤痉挛等,氨基糖甙类有肾毒性、耳毒性。
4、活动与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劳逸结合。
5、健康教育(1)尿路感染是能够预防和治愈的疾病,应加强心理护理。
(2)按时服药,抗菌药物治疗时不可擅自换药、减量或过早停药,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定期复查尿常规和细菌培养,(3)保持外阴部清洁,每天清洗会阴部,女性病人忌盆浴,做好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卫生,不穿紧身裤。
(4)加强营养,多饮水,增加排尿,少憋尿是最简便而有效的预防措施。
(5)锻炼身体,积极防治全身其他疾病。
泌尿系感染的护理
![泌尿系感染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9a24bddaa00b52acfc7ca8d.png)
1 定义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 4 病例资料 5 提出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6 健康教育
定义
泌尿系感染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 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是 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尿路感染分 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 的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和膀 胱炎。本病以女性多见。老年男性因前列腺 肥大,尿感发生率可增加。老年男性和女性 的发生率可高达10%,但多为无症状性细菌 尿。
健康指导
1.饮食与饮水:一般应吃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量多餐,加强营养摄 入。进食易消化,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及清淡,无 刺激性的食物,如鱼、瘦肉、蛋、新鲜蔬菜、水果等,忌刺激 性食物。 增加饮水量,以保证体液平衡并排出足够的尿量,以 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 2.正确留取尿常规、尿培养的方法:尿常规:晨起第一次尿。尿培 养:留取晨起第一次尿的中段尿液。留取前用温水清洗会阴部 ,消毒时从前往后,不要来回擦拭。留取尿液时,弃去前段尿 液,将中段尿液直接留在培养管内,约2/3满。
1保持环境清洁安静维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适度避免对流保持环境清洁安静维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适度避免对流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补充足够的营养热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补充足够的营养热量及维生素多饮水少量多次饮水
泌尿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泌尿系统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67f06d51b8f67c1cfad6b8d0.png)
泌尿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遵医嘱给予合理饮食。
3、根据病情恰当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慢性期症状明显时需适当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避免劳累。
4、根据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或尿量。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尿量及皮肤水肿等。
发现病情变化报告医师并及时处理6、准确执行各项医嘱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避免或慎用肾毒性药物。
7、积极开展患者健康教育,做好病因解释和用药指导。
8、增加患者遵医的依从性,防止受凉,避免感冒。
二、急性肾盂肾炎护理常规按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是否急性起病,起病前有无尿路结石、梗阻、性生活、器械检查,是否长期卧床、留置导尿管等诱因。
2、评估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肋脊角压痛和(或)叩痛等;有无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低血压等。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适当卧床休息,避免加重病情。
2、宜给予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
3、及时留取清洁中段尿送培养和药敏试验。
4、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及时评估病情变化和药物的疗效。
其疗效的评价标准为:①见效治疗后复查细菌尿阴性;②治愈:完成抗生素使用疗程后,细菌尿阴性:③治疗失败:在治疗后仍持续有细菌尿或追踪期间内复发。
如无效则需要根据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治疗。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上行感染。
2、指导患者坚持适量饮水预防尿路感染,即饮水>2000mld,保持尿量在2000~2500m/d,每2~3小时排尿1次。
3、嘱咐患者遵医嘱服药,保证疗效。
三、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按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起病前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史。
尿路感染护理常规
![尿路感染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32b1ef071fe910ef12df8b3.png)
尿路感染护理常规
【概念】尿路感染简称尿感,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
本病以妇女多见,老年男性因前列腺肥大,尿感发生率可增加。
老年男性和女性的发生率可高达10%,但多为无症状性细菌尿,有症状的尿感仍以育龄期的已婚女性多见。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1)急性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等(2)急性肾盂肾炎:起病急,常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多数伴腰痛、肋脊角压痛或(和)叩击痛。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护理常规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47d551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1.png)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护理常规泌尿系统感染,简称尿路感染,主要是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尿路异常繁殖所致的尿路急性或慢性炎症。
临床表现多样化,其中以尿路刺激症状最为典型,即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可伴有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
尿路感染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已婚女性发病率较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及女性的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病因与发病机制】(一)基本病因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细菌,其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腐生葡萄球菌。
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及抗生素和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致病菌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革兰阳性菌与真菌性尿路感染发病率上升,耐药甚至耐多药病原体呈明显增加的趋势。
(二)感染途径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大肠埃希菌常通过此途径引起尿路感染。
其次为血行感染,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念珠菌多见。
另外两种途径分别为直接感染和淋巴道感染。
(三)易感因素泌尿道解剖或功能异常,如各种原因导致的尿路梗阻、泌尿系统畸形和结构的异常。
各种有创性尿路系统操作也会使泌尿系感染机会增加,临床最常见的是留置导尿,其他如妊娠、糖尿病、高龄及免疫缺陷等均是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分类】尿路感染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依据感染部位不同分为上尿路(输尿管、肾盂、肾实质)感染和下尿路(尿道、膀胱)感染;依据有无基础疾病分为复杂性和单纯性尿路感染,前者一般有明显的基础疾病;依据有无症状分为有症状性尿路感染和无症状尿路感染。
【临床表现】(一)常见不同类型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1.急性膀胱炎尿路刺激征为最突出的表现,偶有明显的肉眼血尿。
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
2.急性肾盂肾炎除尿路刺激征以外,往往伴有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如体温升高、寒战、恶心等。
此外患者还可有一侧或两侧肋脊角或输尿管点的压痛或叩痛。
3.慢性肾盂肾炎一般有急性肾盂肾炎的病史,可有间歇性低热、排尿不适、腰酸、腰痛及肾小管功能受损的表现,最后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尿路感染的症状及护理措施
![尿路感染的症状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b81550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9.png)
尿路感染的症状及护理措施要想及时发现尿路感染这种疾病就必须对尿路感染的症状有一定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在刚出现病变时就立即发现,对及时治疗尿路感染是非常有益的。
那常见的尿路感染的症状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有关于尿路感染的症状,希望能帮到你。
尿路感染的症状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器质上的异常,又有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之别;根据炎症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尿路感染。
但尿路感染仍有它的共同临床表现:尿路刺激征是尿路感染的症状之一,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
这些症状,不同的病人表现为轻重程度不一。
急性期炎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尿路刺激征;但在老年人、小儿及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则通常尿路刺激症状较轻,如轻度的尿频,或尿急,或排尿不适等。
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红细胞甚或蛋白。
血常规可能有白细胞升高。
尿细菌培养阳性。
不同类型的尿路感染检查时都有这些尿路感染的症状。
全身中毒症状也是尿路感染的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等。
主要见于上尿路感染病人,特别是急性尿路感染及伴有尿路梗阻的病人尤为多见。
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1.尿路感染的护理首先就是生活要有规律.每天参加一些体育锻炼.2.平时要多喝水,以增加尿量.每天至少喝水1000毫升(约两大杯),保持每天尿量在1500—2000毫升,以加强尿流的冲洗作用.3.洗澡应采取淋浴,或每晚坚持清洗会阴部,必要时用一些高锰酸钾清洗或坐浴(高锰酸钾俗称PP粉,其量的多少可根据盆内水的颜色变成粉红色为准).每天更换内裤.毛巾及内裤最好用沸水蒸煮消毒.同房后应排尿一次,以排出尿道内的细菌.4.尿路感染的护理在饮食方面,饮食宜清淡.平时应该多吃新鲜瓜果,蔬菜等.尿路感染的食疗方(1)绿豆粥:绿豆5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将绿豆洗净,用水浸泡8小时,强火炖沸后改用文火煮至绿豆破裂,加入粳米继续熬煮至烂。
加入白糖。
每日2次,每次一碗,作早餐及午后点心食用。
人民医院护理部内科尿路感染护理常规
![人民医院护理部内科尿路感染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27faad462af90242a995e565.png)
人民医院护理部内科尿路感染护理常规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
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多由细菌引起。
1、活动与休息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持内衣清洁干燥。
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当活动。
2、饮食护理进食清淡、富含维生素、水分及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无水肿情况下每天饮水量应达2000ml以上。
3、密切观察病情高热病人每天测量体温6次,中、低度热病人每天测量4次,观察有无尿路刺激征的表现,注意有无腰痛、脓血尿、畏寒、疲乏无力、恶心、腹痛、腹胀及腹泻情况,防止尿路梗阻、肾周脓肿及败血症。
4、药物治疗护理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防止二重感染。
5、对症护理高热病人遵医嘱及时进行物理或药物降温并做好降温记录。
6、预防感染保持病人口腔清洁湿润,高热时口腔护理每天1次。
7、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改善病人焦虑、烦躁情绪。
8、健康指导协助病人正确留取血标本,留细菌培养标本时尿液应在膀胱停留4~6小时留取后及时送检,教育病人避免憋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尿路感染的护理范文
![尿路感染的护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37d98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f.png)
尿路感染的护理范文尿路感染是由细菌侵入尿道、膀胱或肾脏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症。
它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尿中带血等症状。
尿路感染的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病情教育:护士应该向患者提供有关尿路感染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患者应了解如何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调理,适度增加水分摄入量等。
2.助排尿:患者在尿路感染发作期间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为了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护士应当鼓励患者排尿。
可以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如提供一个安静、温暖的卫生间,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隐私,以便他们可以顺利排尿。
3.推荐饮食调理:适当的饮食调理可以帮助患者排尿,提高身体免疫力对抗细菌感染。
护士可以推荐患者增加水分摄入量,如饮用足够的清水、果汁、茶水等,以及多吃含维生素C、A和E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番茄、胡萝卜等。
4.卫生护理:尿路感染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非常重要。
护士应向患者强调必须常洗手,并正确清洁自己的生殖器官,尤其是女性患者,应教授她们正确的洗涤方法,以避免将细菌传播到尿道口。
5.常规护理:患者应多休息,减少体力活动。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帮助他们翻身,进行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此外,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6.药物治疗:尿路感染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和镇痛药物。
抗生素可以直接作用于感染的区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镇痛药可以缓解尿痛和灼热感。
护士需要合理使用和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必要时进行药物调整。
此外,护士还应鼓励患者按时复诊,及时完成医生的指示检查,以确保感染得到彻底治愈。
另外,护士还应提醒患者尽量避免过度用药,杜绝滥用抗生素等不当行为,以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总之,对于尿路感染的护理应该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如提供病情教育、助排尿、推荐饮食调理、卫生护理、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等。
护理尿路感染教案模板范文
![护理尿路感染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cabf0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b.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尿路感染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掌握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内容。
2. 技能目标:(1)学会观察尿路感染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病情评估。
(2)掌握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操作,如导尿术、膀胱冲洗等。
(3)能够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职业素养。
(2)提高学生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内容:1. 尿路感染的概述2. 尿路感染的病因、分类和临床表现3. 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护理措施4. 尿路感染患者的健康教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尿路感染的概念、常见症状和危害。
2. 学生分组讨论:尿路感染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尿路感染的概述(1)讲解尿路感染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尿路感染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2. 尿路感染的病因、分类和临床表现(1)讲解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因,如细菌感染、尿路结构异常等。
(2)介绍尿路感染的分类,如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3)讲解尿路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如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尿路感染患者的病情变化。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建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要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尿路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教学内容1. 尿路感染的诊断和护理措施(1)讲解尿路感染的诊断方法,如尿常规、尿培养等。
(2)介绍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如导尿术、膀胱冲洗等。
2. 尿路感染患者的健康教育(1)讲解尿路感染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2)介绍尿路感染患者的自我护理方法,如保持外阴清洁、多喝水等。
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1a8deb9dd88d0d233d46a74.png)
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是什么尿路感染作为一种危害性非常大,发病率高的疾病,很多人都饱受着这种疾病的侵害。
对待尿路感染我们不仅需要尽快接受科学的治疗,还需要做好正确的护理措施,这样才会让病情尽快好转。
患上尿路感染的人,一定要休息,最好是卧床休息1周的时间,同时患者也不要做一些重体力活。
★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是什么(l)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休息:急性发作期的第1周卧床休息,慢性的肾盂肾炎一般也不宜从事重体力活动。
(2)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饮食及饮水指导:进食清淡并且要含丰富的营养的食物,补充多种维生素。
多饮水,一般每天饮水量要在2 500ml以上,督促病人每2h排尿1次以冲洗细菌和炎症物质,减少炎症对膀胱或者是尿道的刺激。
(3)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高热护理。
(4)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疼痛的护理:肾区疼痛为肾炎症所致。
减轻疼痛的方法就是卧床休息,立或坐立,因为站立时肾受到牵拉,会加重疼痛。
采用屈曲位,尽量不要站(5)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药物护理:遵医嘱给予的抗菌的药物使用,如口服复方磺胺甲嗯唑期间要注意多饮水,并氢钠,以增强疗效、减少磺胺的结晶的形成。
尿路感染的疗效的评价标准是:①见效:治疗后要复查菌尿转阴。
②治愈:完成抗菌的药物疗程后,菌尿转阴,于停用抗菌药物l周和1个月分别复查1次,敞口无菌尿,则可认为尿路感染已治愈。
③治疗失败:治疗后持续菌尿或复发。
(6)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清洁中段尿培养标本的采集:向病人解释检查的意义和方法。
做尿细菌定量培养时,最好用清晨第1次清洁、新鲜中段尿液送检。
为保证培养结果的准确性,留取标本须注意以下几方面:宜在使用抗菌药物前或停药后5d标本;留取标本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先充分清洁外阴、包皮,消毒尿道口,再留取中段尿,并在1内做细菌培养,或冷藏保存;标本中勿混入消毒药液,女性病人留尿时注意勿混入白带。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44a55e96529647d272852a1.png)
泌尿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排尿情况。
2.评估患者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及规律。
3.术后观察伤口敷料和引流管情况,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4.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二)护理要点1.正确采集血、尿标本。
2.各种引流管长短适宜,避免牵拉、打折、将引流管固定于低于引流口水平的位置、确保引流通畅、防止引流液反流。
3.留置尿管患者每日进行尿管口护理、保持尿管及会阴部的清洁、防止尿路感染。
4.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
5.拔除导尿管前需夹管训练膀胱功能。
(三)指导要点1.指导习惯性便秘患者多食用粗纤维易消化食物。
2.指导尿失禁患者注意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
指导进行缩肛运动,每日3次,每次30—40个。
3.有吸烟习惯的患者应停止吸烟。
指导练习各种手术卧位,学会正确的深呼吸、咳嗽、咳痰的方法。
4.鼓励患者多饮水。
但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青光眼等应限制饮水量。
5.指导合理进食。
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一)评估要点1.术前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及部位。
2.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3.术后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4.术后观察碎石排出情况。
(二)护理要点1.术前若疼痛发作,遵医嘱解痉止痛。
2.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3.体位:给于半卧位。
4.引流管须妥善固定。
5.保持尿管引流通畅,7-10日可拔出尿管。
(三)指导要点1.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500-3000ml。
控制饮食结构,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2.参加有氧运动适当锻炼,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出汗。
3.生活有规律,戒烟戒酒。
4.多吃含有维生素A的食品,少吃含钙及含草酸丰富的食物。
5.术后两到三日可逐渐增加活动量肾积水(一)评估要点1.术前评估腰部症状。
2.术后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3.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二)护理要点1.术前了解病人肾积水程度,加以保护,注意休息。
2.预防泌尿系感染,勤换内衣。
3.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4.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通畅。
泌尿系感染护理常规
![泌尿系感染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2c63e3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5.png)
泌尿系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病的总称。
一般以腰痛、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临床特点。
患者中小儿比成人多,女性比男性多,且易反复发作。
引起泌尿系炎症的致病菌80%是肠道的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粪链球菌。
急性单纯性泌尿系感染多由一种病原菌引起,慢性、反复发作的感染,可能有先天性泌尿系异常,大约有1/2~1/3的病人有膀胱、输尿管反流,或有结石、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症。
一、护理措施
(一)饮水护理:无肾功能不全,无尿,水肿,心肺功能异常等情况时,鼓励病人多饮水,
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
(二)常规检查:尿常规、尿沉渣找细菌、真菌培养等均应留晨尿。
对女性和包皮过长男性者,应先清洁外阴部尿道口。
各种尿标本收集后,均应立即送检
(三)发热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体温在39℃以上者,应予物理降温。
注意口腔护理,保持患者身体清洁,按时擦浴,及时更换衣服及被单,并注意保暖使患者舒适。
(四)选择有效抗菌药。
(五)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人员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取得患者信任,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向患者解释病因及预后,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以减轻紧张焦虑。
二、健康教育:
1.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
2.坚持大量饮水.
3.注意个人卫生。
三、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与尿路刺激征有关。
2.发热:与细菌感染有关。
3.舒适的改变:与高热有关。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e66a9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a.png)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尿路感染是指细菌进入尿路系统引起的感染,主要包括膀胱炎、尿道炎和肾盂肾炎。
尿路感染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或灼热感、腰部或下腹疼痛、尿中带血等。
对于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1.增加水分摄入:病人需要多喝水以促进尿液排出,同时有助于冲洗尿路系统,减少细菌滋生。
饮水量应保持在每天2000-3000毫升。
2.避免过度憋尿:建议病人遵循正常的排尿规律,避免过度憋尿,及时排尿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3.维持私密卫生:病人应正确清洗外阴区,避免使用过于刺激的洗液,注意保持干燥。
女性患者尽量从前向后拭擦,以防止细菌在肛门区域向尿道扩散。
4.避免过多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对于尿路感染病人,建议减少咖啡因、酒精和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以免刺激尿路系统。
5.规律进食:病人需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避免过度饥饿或饱食。
合理的膳食结构包括适量的蛋白质、优质碳水化合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6.坚持规律排便:便秘是尿路感染的一个恶化因素,病人应保持规律排便,避免便秘。
7.使用抗生素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来治疗尿路感染。
病人需要按医嘱准时服用抗生素,并完成全程治疗,以防细菌耐药。
8.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避免使用对尿路刺激较大的药物,如保胆通、一些利尿剂等。
9.遵守医生的嘱咐:病人需要按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和康复,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
10.注意身体保暖:保持适当的体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细菌感染的机会。
11.定期监测尿液情况:定期检查尿液进行细菌培养,以判断感染情况和治疗效果。
12.注意休息:病人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总之,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包括保持水分摄入、维持私密卫生、坚持规律排便、合理进食等。
同时,病人需要按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并遵循医嘱进行康复。
护理人员应给予病人关心和安慰,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提高康复的效果。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d4c896d96294dd88d0d26b48.png)
第二节、泌尿外科护理常规一、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1.执行住院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评估病人心理状况,做好心理疏导。
3.围手术期护理:①根据医嘱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及准备②术日晨准备:测生命体征,按入手术室流程执行③术后回室护理:按患者术后返房流程执行4.病情观察:根据疾病护理常规观察病情。
5.安全护理:评估患者状况,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压疮、跌倒、坠床、烫伤等)6.饮食:根据医嘱给予饮食指导7.饮水指导:无肾功能不全、无尿、水肿、心肺功能异常等情况时,鼓励病人多饮水,每24h 饮水量2000ml以上。
8.落实基础护理:①床单元整洁(病室、床位、床头柜)②病人舒适(三短六洁、卧位舒适、符合治疗要求)③管道护理(固定、通畅、按时更换)9.健康教育:针对不同病种予以相应健康教育二、泌尿外科专科护理常规(一)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1.尿石症按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排尿情况。
(2)穿刺部位或伤口渗血、渗液(3)引流管(通畅,性质、颜色、量)护理措施术前(1)协助做好KUB+IVP和腹部平片(KUB)检查,输尿管结石病人术前拍摄定位片。
(2)观察有无急性尿闭的发生或有无结石排出。
(3)肾绞痛者,遵医嘱给予解痉止痛治疗。
(4)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术)术前应检查手术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破溃。
(5) 心理护理:评估病人心理状况,做好心理疏导。
术后(1)做好双J管护理:避免做下蹲、剧烈咳嗽,以免双J管移位。
(2)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①出血:观察伤口情况及引流管的量、色、质变化。
PCNL术后夹闭肾造瘘管,根据医嘱开放,并观察肾造瘘管引流液颜色。
②感染:观察体温变化,指导患者多饮水;保持导尿管及造瘘管的通畅。
③尿漏:肾、输尿管微创手术的病人注意观察腹部有无胀痛症状,警惕尿漏导致腹膜炎的发生。
若伤口渗液和引流液为淡黄色且逐渐增加并有尿味,提示有漏尿发生,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④胸腔损伤:PCNL术后患者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紫绀,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吸氧、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
泌尿道感染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泌尿道感染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66b1c43f90f76c660371a6b.png)
泌尿道感染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泌尿道感染是指病原体直接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
感染可累及尿道、膀胱、肾盂及肾实质,各种病原体,如真菌、支原体、病毒等均可侵犯泌尿道,但较少见,故泌尿道感染一般指细菌性感染。
【护理常规】
1.饮食护理鼓励患儿大量饮水,通过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作用,减少细菌在尿道的停留时间,促进细菌和菌毒素排出,多饮水还可降低肾髓质及乳头部组织的渗透压,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发热患儿宜给予流食或半流食,食物应易于消化,含足够热量、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减轻排尿异常
(1)保持会阴部清洁,便后冲洗外阴,小婴儿勤换尿布,尿布用开水烫洗晒干,或煮沸、压力消毒,或应用一次性尿布。
(2)患儿哭闹、尿道刺激症状明显者,可应用山莨营碱(654-2)等抗胆碱药。
(3)呕吐、食欲缺乏等现象,饭后服药可减轻胃肠道症状;服用磺胺药时应多饮水,并注意有无血尿、尿少、尿闭等。
(4)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进行尿培养,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健康教育】
1.饮食指导注意饮食营养,多饮水,指导合理喂养,提高抗病能力。
2.用药指导指导按时服药完成疗程,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心理指导解释本病的护理要点及预防知识,为患儿及其家庭提供支持。
4.康复指导培养患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会阴卫生,尽早不穿开裆裤,勤换内裤,尿布要常清洗,婴儿所用毛巾及浴盆要与成年人分开。
5.复诊须知遵医嘱定期到门诊复查尿常规,防止复发与再感染。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1e8d21e102de2bd970588d5.png)
第二节、汾尿外科护理常規一、湖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規1.执『住院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评估病人心理状况,做好心理SS导。
3.围手术期护理:①根据医嘱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员准备②术日晨准备:測生金体征,按人手术室渣程执行③术后回室护理:按患者术后返房渣程执行4.病悄观察:根襦疾病护理常規现察病情。
5.安全护理:评估患者状况,员时呆取保护措施(压疮、跌刮、坠床、烫伤等)6.Rft:根据医嘱给予导7.次水指导:无肾助能不全、无尿、水肿、ibSJtt能异常等情况时,蓟W)病人多仗水,毎24h it水量2000ml以上。
&落实基础护理:①床单元整洁(病室、床位、床头柜)②病人舒适(三短穴洁、卧位舒适、符合治疗要求)③管道护理(固定、通輔、按时更换)9.健康教育:针对不同病种予以相应健康教育二、滋尿外科专科护理常規(一)滋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1•尿石症按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規观察要点(1)排尿悄况。
(2)穿剌部位或伤口渗血、渗液(3)引渣管(通畅,性质、硕色、量)护理措施术前(1 )协助做好KUB+IVP和腹部平片(KUB)检查,输尿管给石病人术前拍摄定位片。
(2)观察有无急性尿冈的发生或有无结石排岀。
(3)肾绞痛者,遵医矚给予解痉止痛治疗。
(4)经皮肾慣碎石取石术(PCN术)术前应检查手术穿剌部位皮肤有无红神、破溃。
(5)心ilPi: if估病人心理状况,做好心理磴导。
术后(1 ) IS好双J管护理:避免做卞蹲、剧烈唳昵,以免双Jf f?Eo(2)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①出血:观祭伤口悄况及引流管的量、色、质变化。
PCNL术后夹ffl'gjg®菅,根据医曙开故,并观察肾谴痿管引渝液顾色。
②感染:观察体温变化,荷导患者多戏水;保持导尿管及造痿管的通輔。
③尿漏:肾、输尿管(8创手术的病人注直观察腹部有无胀痛症状,警愠尿漏导致腹除炎的发生。
若伤口渗液和引流液为淡黄色目逐汹増加并有尿味,提示有漏尿发生,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b2e7600b14e852459fb57d5.png)
3)尿量。
护理措施 术前
评估病人全身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预防肾脏自发性破裂:避免挤压患侧肾区,避免增加腹压的因素。
了解健侧肾脏功能情况,协助医生进行各项专科检查如肾脏B超、CT及GFF等。
术后
卧床休息:术后2~3天后逐步下床活动,肾肿瘤剜除、肾部分切除患者一般应绝对 卧床2~4周。
预防肾上腺危象:遵医嘱及时补充激素监测病人电解质、血糖等。若发现病人四肢 无力、肌肉和关节酸痛、恶心、呕吐血压骤降、脉快、神志模糊等肾上腺功能不足症状, 立即通知医师处理,并积极配合抢救。
2)预防感染:观察体温变化及伤口有无红、肿、热、痛。
健康教育
指导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感染,皮肤保持清洁,防止外伤,骨折。
3)术前调整饮食,防止大便干结。
术后 ⑴卧位:术后根据麻醉方式摆放卧位,TVP术后气囊导尿管牵拉固定在患者一侧大腿内侧, 肢体保持伸直外展15°直至解除牵引为止(牵引18~20h)。
2)定时挤压导尿管,确保通畅,必要时行膀胱持续冲洗,防止血块堵塞。
(3)出血:观察尿液的性质、色、量,做好记录,TVP早期观察有无电切综合征,定时监 测血糖及电解质的变化。
2)饮食指导:根据结石分析结果进行饮食指导。
3)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尿液化验、X线、B超、检查观察有无复发,残余结石情况。
若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及时就诊。
4)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激烈运动,以防双J管脱出,如尿道口异物感,应及时就诊。
2.泌尿系损伤 按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
2)腰腹部症状、体征。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术)术前应检查手术穿刺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破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路感染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是否急性起病,起病前有无尿路结石、性生活、器械检查,是否长期卧床、留置导尿管等诱因。
2.评估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肋脊角压痛和(或)叩痛等;有无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寒高热、低血压等。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急性肾盂肾炎发作有关。
2.排尿形态异常:尿频、尿急、尿痛,与炎症刺激膀胱有关。
3.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担心预后有关。
4.潜在并发:肾乳头坏死、肾周脓肿、中毒性休克。
【护理措施】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各项治疗操作集中进行,避免加重病人不适,慢性期维持适当的运动和休息。
2.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轻症患者给予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发热或全身症状明显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可给予静脉补液。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体温波动,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
加强病情观察,排尿方式有无异常(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观察尿液颜色及尿量。
4.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尿液常规、清洁中段尿、药敏试验和尿液细胞学标本。
5.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及时评估病情变化和药物的疗效。
讲解药物作用、疗程、使用方法等。
6.做好生活护理,协助病人满足生活需要,高热病人及时更换衣物及床单,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7.心理护理:本病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安抚病人的焦虑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上行感染。
2.指导患者坚持适量饮水预防尿路感染,即饮水>2000ml/d,保持每天尿量在1500ml以上,每2~3小时排尿1次。
3.嘱咐患者遵医嘱服药,保证疗效,定期复诊。
【护理评价】
1.物理降温后体温下降,高热伴随症状减轻或消失,患者舒适。
2.尿路刺激征是否及时有效缓解。
3.病人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4.病人有无并发症发生,发生后是否能及时发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