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考古文物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考古文物课程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考古文物的定义、分类、历史背景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2)掌握考古发掘的基本方法、考古报告的撰写规范。
(3)熟悉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文物及其历史价值。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考古发掘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资料整理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考古文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内容1. 考古学概述(1)考古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在我国的历史地位。
(2)考古发掘的基本方法、考古报告的撰写规范。
2. 考古文物分类(1)石器时代文物:石器、骨器、陶器等。
(2)青铜时代文物:青铜器、玉器、陶器等。
(3)铁器时代文物:铁器、铜器、陶器等。
(4)其他文物:书画、陶瓷、金银器等。
3. 我国古代文明代表文物(1)夏、商、周时期的文物:青铜器、玉器、陶器等。
(2)秦汉时期的文物:陶俑、铜镜、画像石等。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物:陶瓷、石刻、书画等。
(4)隋唐时期的文物:金银器、陶瓷、石刻等。
(5)宋元明清时期的文物:瓷器、书画、铜器等。
4. 考古发掘实践(1)考古发掘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
(2)实地考察、发掘实践。
5. 考古报告撰写(1)考古报告的基本结构、撰写规范。
(2)考古报告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文物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考古发掘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考古发掘现场,让学生亲身感受考古发掘过程。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课程考核1. 课堂表现:课堂参与度、发言质量等。
2. 作业完成情况:作业质量、按时提交等。
3. 考古发掘实践:实践报告、实物分析等。
考古内容培训方案
考古内容培训方案一、培训目的本培训旨在让学员了解考古学理论基础和现代考古技术手段,以及掌握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基本流程,提高学员对于考古内容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并培养其具备进行田野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适合于对考古学感兴趣的学生、文物保护工作者、旅游从业人员、民间文化爱好者等群体,尤其适合那些想要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形成过程和探寻古代文明的人员。
三、培训内容和形式1. 考古学基础理论学习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学习考古人员所需的历史、文化、地理等知识,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基本路线和古代社会生活状态。
2. 考古调查技术学习常用的考古调查技术,包括文献调查、现场考察、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等,掌握考古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考古发掘技术学习常用的考古发掘技术,包括勘探、挖掘等步骤,掌握考古发掘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4. 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了解中国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原则,学习文物保护和修复的技术方法,学会对文物进行基本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5. 田野考古实践进行田野考古实习,学习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前期调查、测量和发掘过程中的具体技能和经验。
6. 古文化宣传和旅游开发了解古文化的传播和宣传方式,学习旅游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策略和方法,促进古代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四、培训考核本培训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员通过参加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察等方式进行成绩考核,最终根据成绩评定培训合格证书。
五、培训师资本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考古学者和文物保护专家担任讲师,他们拥有丰富的考察、发掘、修复和保护经验,能够为学员提供丰富、真实的考古培训体验。
六、培训期限和费用本培训时间为一个月,费用根据不同的培训形式和学员的需求进行定制。
报名者可选择线上培训或线下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需求进行选择。
实验考古 培养方案
实验考古培养方案1. 引言实验考古是一门研究古代文明与历史的学科,通过对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的研究,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实验考古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对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包括考古遗址勘探、发掘与保护、文物鉴定与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2. 培养目标实验考古专业的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2.具备从事考古遗址勘探、发掘、保护和文物鉴定等工作的能力;3.具备系统化的文献阅读、写作和学术研究能力;4.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3. 培养内容实验考古专业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考古学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考古遗址的形成与演化、文物鉴定与分类、考古发掘的步骤与技术等。
3.2 考古遗址勘探与发掘学生需要学习考古遗址的勘探与发掘技术,包括地理勘探、遥感技术、探方、剖面等技术方法的运用。
学会使用各种考古工具和设备,进行勘探与发掘工作。
3.3 文物鉴定与保护学生需要学习文物鉴定与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学会使用文物鉴定仪器和设备进行文物鉴定和保护工作。
3.4 考古学研究方法与实践学生需要学习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包括考古学文献的查阅和分析、考古学报告的撰写、现场调查和数据处理等。
3.5 实习与实践学生需要参加考古遗址的实地勘探与发掘实习,亲身参与考古学实践项目,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6 学术研究与科研素养学生需要学习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科研素养和学术写作能力。
4. 培养模式实验考古专业的培养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1.理论课程:学生在前期将学习考古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2.实践课程:学生将在后期参与考古遗址的实地勘探与发掘,进行文物鉴定和保护工作;3.实习实训:学生需要进行考古学相关实习,参与学校或专业的科研项目,锻炼实际操作能力;4.毕业论文:学生需要完成一篇具体的考古学相关研究论文。
060103考古学
060103考古学第一篇:060103 考古学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考古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汉语、史料学、地理学、第四纪环境学、古人类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2.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整理及编写考古报告;3.掌握博物馆管理技能;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5.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6.具有从事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历史学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中国考古学、考古学导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考古、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理论、考古绘图、田野考古学概论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安排3~5个月。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相近专业:历史学、博物馆学、民族学开设院校:西北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第二篇:中国考古学中国考古学(上-1)(旧石器时代考古)一、基本目的本课程是考古系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课堂讲授和教学实习,要求学生掌握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了解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和特征,人类体质特征的发展和演化,能进行一般的旧石器考古田野调查工作,辨别真假石器,为进一步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打下基础。
二、内容提要第一章序论和基础知识第一节序论第二节基础知识第二章旧石器时代早期第一节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第二节北京直立人及其文化第三节其他重要的直立人类化石和遗址第四节旧石器时代早期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经济生活第三章旧石器时代中期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重要的人类化石和遗址第三节过渡时期的文化特征第四章旧石器时代晚期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重要的人类化石和遗址第三节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的细石器第四节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三、教学方式课堂授课为主,结合教学参观和实习。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遵守法纪,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德,具有严谨科学和优良学风,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文博专业人才。
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三年学习期间应系统掌握文博考古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要求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论文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均要与硕士生相适应。
二、研究方向文博专业的研究生除要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在该学科领域深入研究一、二个专业分支。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史前考古()商周考古()秦汉考古()六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明考古()田野考古学()古建筑研究()文化遗产研究()古文字学()陶瓷研究()书画研究()古玺印研究()博物馆学。
三、招生对象应届本科毕业生,具有本科同等学力者,参加全国专业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及格,并经复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基本学制为三年。
五、课程设置文博专业必须修满学分,方得毕业。
具体课程如下: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以上三门任选一门,学分)外语(学分)类:史学理论与方法(学分)类:中国考古学史(学分)江苏考古专题(学分)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学分)类: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学分)夏商文化研究(学分)环境考古研究(学分)古文字专题(学分)古建筑鉴定分析学(学分)先秦两汉农业考古(学分)商周金文研究(学分)夏商周边疆地区青铜文化(学分)战国秦汉考古专题(学分)建筑遗产保护学(学分)城市考古与城市文化(学分)汉唐文物资料研究(学分)中日考古学方法与理论(学分)西方考古学理论(学分)文物考古研究(学分)中国古建筑营造学(学分)中国古代建筑史专题研究(学分)明四家研究(学分)元四家研究(学分)中国美术史研究(学分)文物学研究(学分)古器物与古文字研究(学分)文物鉴定专题(学分)全校公共选课、专业选课微机应用(学分)。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序号考生编号姓名录取专业录取专业初试 总分笔试 成绩面试 成绩代码1 1.02849E+14逄中华60100考古学3639483.332 1.04599E+14马楠60100考古学3619082.673 1.04599E+14李韶洁60100考古学3569378.334 1.01839E+14王轶群60100考古学33794875 1.06979E+14申如梦60100考古学32590846 1.01089E+14李娜60200中国史3807587.167 1.01089E+14张盛60200中国史3837581.958 1.01089E+14邵雅丽60200中国史3537889.379 1.01089E+14邓真60200中国史3727084.4210 1.01089E+14贾苗苗60200中国史3597187.1111 1.01089E+14崔龙60200中国史3507684.9512 1.01089E+14赵李菲60200中国史3497189.7413 1.01089E+14王茜60200中国史3567086.1614 1.01089E+14靳渊60200中国史3497485.3715 1.01089E+14邓文涛60200中国史3437883.7916 1.01089E+14魏玉镯60200中国史3437684.2617 1.01089E+14张涛60200中国史3397785.5318 1.01089E+14贺显迪60200中国史3427287.7419 1.01089E+14陈稷东60200中国史3378082.2120 1.01089E+14王文文60200中国史3576981.2121 1.01089E+14刘成明60200中国史3447681.4722 1.01089E+14蔺鹏亮60200中国史3407584.8423 1.01089E+14闫怡60200中国史338728624 1.01089E+14高碧颖60200中国史3327585.4725 1.01089E+14张玲60200中国史3347286.4726 1.01089E+14施润芝60200中国史3407084.6327 1.01089E+14张舒雯60200中国史3327979.6828 1.01089E+14晋溶浍60200中国史3377084.6829 1.01089E+14石文琛60200中国史3456782.3230 1.01089E+14田静60200中国史3357181.3231 1.01089E+14刘宽60200中国史3317282.2632 1.01089E+14康乾宇60200中国史3277482.2633 1.01089E+14曹国锋60200中国史3297183.6834 1.01089E+14徐晓宇60200中国史3287282.6835 1.01089E+14刘自强60200中国史3257284.4236 1.01089E+14张沁平60200中国史3506079.2637 1.01089E+14张凯60300世界史3648688.6738 1.01089E+14马寅翔60300世界史3368585.6739 1.01089E+14姚琛60300世界史3486990.6740 1.01089E+14王晓伟60300世界史3477186.6741 1.01089E+14李巍60300世界史3346590.6742 1.01089E+14宋灿65100文物与博4149079.67物馆43 1.01089E+14宋子良65100文物与博3908683物馆44 1.01089E+14郭妍如65100文物与博3838785物馆3828785.33 45 1.01089E+14梁伟65100文物与博物馆3769084.67 46 1.01089E+14张志羽65100文物与博物馆3659684.67 47 1.01089E+14张肖65100文物与博物馆3629288 48 1.01089E+14高诗雨65100文物与博物馆49 1.01089E+14吕浩东65100文物与博3778582物馆3539485.66 50 1.01089E+14贾慧琼65100文物与博物馆3738582.33 51 1.01089E+14胡蔚波65100文物与博物馆52 1.01089E+14段宇峰65100文物与博3878276.67物馆3648884 53 1.01089E+14孙永昌65100文物与博物馆3628188.33 54 1.01089E+14王灏65100文物与博物馆55 1.01089E+14刘珊65100文物与博3499186物馆3598682.66 56 1.01089E+14周丽琴65100文物与博物馆3459483 57 1.01089E+14李懿洲65100文物与博物馆58 1.01089E+14张琪65100文物与博3718378物馆3658281.33 59 1.01089E+14李志霞65100文物与博物馆3757581.33 60 1.01089E+14张惠宜65100文物与博物馆3608179.66 61 1.01089E+14张晶65100文物与博物馆62 1.01089E+14王彬馨65100文物与博3588081.33物馆3309087 63 1.01089E+14阴雪融65100文物与博物馆64 1.01089E+14杨健65100文物与博3687578.33物馆65 1.01089E+14张靖爽65100文物与博3637480.33物馆66 1.01089E+14史芮65100文物与博3438085.33物馆67 1.01089E+14郭雨65100文物与博3458876物馆3288984.66 68 1.01089E+14李政阳65100文物与博物馆3348881.33 69 1.01089E+14马娟莉65100文物与博物馆70 1.01089E+14裴艳萍65100文物与博3348682.66物馆3368479 71 1.01089E+14肖秋雨65100文物与博物馆72 1.01089E+14穆颖65100文物与博3277478.79物馆3297179.37 73 1.01089E+14李敏65100文物与博物馆74 1.01089E+14胡昕霞65100文物与博3416280.89物馆3267278.84 75 1.01089E+14温婧65100文物与博物馆76 1.01089E+14岳志刚65100文物与博3256780.26物馆3296179.37 77 1.01089E+14王海旭65100文物与博物馆78 1.01089E+14高星宇65100文物与博3017673.66物馆79 1.01089E+14李伟加65100文物与博3414078.53物馆80 1.01259E+14刘慧125400旅游管理2077378.181 1.01259E+14于廿125400旅游管理1868184.482 1.01089E+14刘颖125400旅游管理1857086.383 1.01259E+14邹嘉125400旅游管理177778584 1.07419E+14王晶晶125400旅游管理188717885 1.01089E+14杨杰125400旅游管理1886382.886 1.16589E+14郭炎冰125400旅游管理1737484.887 1.01259E+14魏凯125400旅游管理1906277.788 1.01089E+14李淑艳125400旅游管理1816284.489 1.01259E+14林晟屹125400旅游管理1866178.690 1.01259E+14马帅125400旅游管理1716880.891 1.00049E+14郭松宇125400旅游管理1746678.692 1.01259E+14李晓川125400旅游管理1726278.2总成绩学习方式79.03全日制77.85全日制76.99全日制76.64全日制73.8全日制78.03全日制77.35全日制75.83全日制75.52全日制74.7全日制74.19全日制74.03全日制73.95全日制73.75全日制73.52全日制73.21全日制73.19全日制72.99全日制72.88全日制72.88全日制72.77全日制72.77全日制72.16全日制71.93全日制71.77全日制71.73全日制71.58全日制71.38全日制71.26全日制70.66全日制70.57全日制70.49全日制70.42全日制70.3全日制70.28全日制69.85全日制78.61全日制74.45全日制73.69全日制73.17全日制71.21全日制80.6全日制80.36全日制80.31全日制80.05全日制79.93全日制79.44全日制78.64全日制78.29全日制78.23全日制78.17全日制78.08全日制77.31全日制77.28全日制76.81全日制76.8全日制76.72全日制76.47全日制76.27全日制75.33全日制75.23全日制75全日制74.83全日制74.43全日制74.23全日制74.09全日制73.95全日制73.81全日制72.92全日制69.8全日制69.55全日制69.5全日制69.29全日制68.45全日制67.55全日制66.05全日制64.63全日制71.62全日制70.28全日制68.26全日制67.8全日制67.4全日制66.76全日制66.36全日制65.94全日制65.48全日制65.12全日制63.96全日制63.72全日制62.44全日制。
2024年文物培训计划
2024年文物培训计划第一节: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物保护和传承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文物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对于我们来说,它承载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因此,文物保护和传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做好文物保护和传承工作,我们需要加强对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因此,我们制定了2024年的文物培训计划,以加强对文物保护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第二节:培训目标2024年的文物培训计划的培训目标是培养和培训一批能够胜任文物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专业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1.提高学员对文物保护和传承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2.提高学员的文物保护和传承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文物鉴定、文物保护技术、文物修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提高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文物保护和传承专业人才。
第三节:培训内容为了实现上述培训目标,我们制定了多样化的培训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1.文物保护和传承基础知识培训:对文物保护和传承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和培训,让学员建立起正确的文物保护和传承观念。
2.文物保护和传承专业知识培训:对文物鉴定、文物保护技术、文物修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和培训,提高学员的专业水平。
3.文物保护和传承实践技能培训: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员的文物保护和传承技能,包括文物鉴定、文物保护技术、文物修复等方面的操作技能。
4.团队协作能力培训:通过团队合作、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节:培训方式为了实现多样化的培训内容,我们制定了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具体方式包括:1.课堂培训:通过专业讲师的授课,对文物保护和传承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和培训。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员的文物保护和传承技能,包括文物鉴定、文物保护技术、文物修复等方面的实践操作技能。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考古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
考古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601)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术后备人才。
使学生具备以下素质:1. 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3. 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动态,掌握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方法,熟悉本学科、专业及相近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
4. 能够熟练地使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学科文献并进行学术交流,具备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其他实际工作的创新和分析能力。
二、研究方向1. 文化遗产规划与保护2.东北青铜时代考古3.高句丽、渤海考古4. 文物与博物馆学5.夏商周考古6. 战国秦汉考古7. 古文字三、学制与学分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修业年限为四年。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
课程学分不低于34学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个人研究计划1学分,学位论文3学分。
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但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5年,提前毕业条件如下:1.在CSSCI期刊上公开发表第一署名或独撰论文1篇以上(含1篇)。
2.课程学习成绩优秀率达2/3以上。
3. 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与学院审核批准,并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非全日制硕士生、跨门类及同等学力学生,不得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1.凡报考本学科的学生,在确定录取后,由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提供一“史学理论与方法”为闭卷考试,其余各门课程均以课程论文为主。
六、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该以各专业的学术史为依据,既可以选择学术述评,也可以是所选定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前沿性的实证性或者理论性专题研究,重点突出研究专题的学术性、逻辑性、思想性和理论的体系性。
根据本专业特点,鼓励学生以考古学资料为主,利用考古学理论方法进行分析、整理、研究的方式撰写学位论文,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撰写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调研、考察报告作为学位论文。
考古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考古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60100 授历史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学术修养,能够掌握考古学基础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并熟悉学科前沿动态,在本专业领域内取得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并具备独立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及广泛适应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在研究海外考古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中国考古学方法与理论。
2. 史前考古主要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时空框架、文化谱系、新石器化、文明起源、古代亲族制度等。
在田野考古工作基础上研究史前农业社会至文明社会发展过程。
3. 断代考古(商周、秦汉、六朝、隋唐)以考古材料为基础对中国历史时期(商周、秦汉、六朝、隋唐)时期的社会生产、礼制和考古学文化诸方面展开研究。
4. 楚文化考古研究楚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揭示楚国的历史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
5.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结合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保护与展示的实际案例,探索相关领域的管理与组织机制。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申请提前毕业者在校最低学习年限不低于3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一)课程设置参见《考古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外国留学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与国内博士生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为:中国文化概论2学分,汉语综合2学分。
港澳台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可免修,所缺学分通过选修其他课程填补。
(二)学分要求本专业博士学习总学分不少于1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个学分,其他学位课4个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五、其他必修环节及要求六、学位论文本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相关工作参照《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和武汉大学博士学位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
考古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60106)一、培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的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艺术学和历史学等学科领域教学、科研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学风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掌握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艺术学和历史学等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研究工作,而且具有主持较大型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或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
全面了解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艺术学和历史学等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二、研究方向1、美术考古研究和探讨古代美术的重要课题,主要从文化艺术史的角度,探讨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学制3年,学习年限为3~6年。
博士研究生原则上不能提前毕业,对于特别优秀者,最多可提前一年毕业。
提前毕业需满足如下条件:修满规定学分;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至少三名本学科专家匿名审阅;作为第一作者在CSSCI期刊上发表至少4篇高水平论文。
要求提前毕业的学生需经本人导师同意,并提交有导师签字的书面申请,经本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按正常毕业程序进行。
四、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3学分。
必修不少于11学分,选修不少于2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专业外语要着力培养博士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学位论文的外语写作能力。
第二外国语2学分博士生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则第二外国语必修英语。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来推动这一工作。
因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全面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这包括对历史、文化、艺术、建筑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深度学习,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学习能力。
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开展实践教学,提供实地考察和项目实训机会,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环境、社会等各个因素的影响。
因此,培养学生具有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这包括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掌握相关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方法,能够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管理策略。
另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外语能力。
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涉及到各国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外语和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借鉴其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方法。
此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还需要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通过对各种实践性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关注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因此,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始终牢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
考古学本科培养方案
考古学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这个考古学专业啊,就是要把同学们培养成一群超酷的“历史侦探”。
不仅要对古代的事儿了如指掌,还得能像探险家一样,深入到那些神秘的遗址里去,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和秘密都给挖出来(当然是合法、科学地挖哈)。
具体来说呢,就是要让大家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成为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领域大展身手的专业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一般是四年,就像一场四年的考古之旅。
顺利完成学业后,就能拿到历史学学士学位啦,这就像是你在考古世界里的“通关证书”。
三、课程设置。
# (一)通识教育课程。
1. 思想政治类课程。
这些课就像指南针一样,让咱们在研究古代文化的时候,也能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导向。
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之类的,虽然听起来有点严肃,但里面的智慧可多着呢,能让咱们用更宏观的视角去看待历史的发展。
2. 外语类课程。
为啥要学外语呢?你想啊,考古可不仅仅是咱国内的事儿。
国外也有好多古老的文明等着咱们去了解呢。
学了外语,就能看懂国外的考古研究成果,说不定还能跟外国的考古学家交流交流,分享一下彼此挖出来的宝贝背后的故事。
3. 计算机类课程。
现在都啥时代了,考古也得跟上科技的步伐。
计算机技术在考古里的用处可大了。
比如说,用软件来整理和分析考古数据,做个遗址的三维建模啥的,就像给古代遗址做个数字版的“克隆”,可神奇了。
# (二)专业基础课程。
1. 考古学导论。
这门课就像是考古学的大门,带大家走进这个神秘又有趣的领域。
从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到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老师都会给大家细细道来。
就像听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从古代人类最早用石头做工具,一直讲到现在高科技辅助下的考古发掘。
2. 旧石器时代考古。
咱们先从老祖宗最开始的日子看起。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可不容易啊,他们用那些粗糙的石头工具,在艰苦的环境里求生存。
在这门课上,咱们就去探寻他们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还有他们是怎么一步一步进化的。
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
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资料1. 概述•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深厚历史学知识和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方案旨在提供全面、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以培养学生在历史学领域具备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
2.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历史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开展历史学研究和学术探索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历史学叙述和分析的能力,能够批判性思考和评估历史事件和现象。
•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的学术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历史问题。
3. 培养方案3.1 基础课程培养•历史学概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3.2 专业课程培养3.2.1 专业核心课程•史料学•论文写作与学术研究方法•历史学理论与方法3.2.2 专业选修课程•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地理史•社会史3.3 实践环节•动手实践课程:历史实地考察、档案馆实习等。
•参与学术研究项目:参与导师指导的研究项目,提升研究能力和实践经验。
•学术会议参与:参加学术会议,展示研究成果,扩展学术视野。
4. 培养成果评估•学业成绩: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取得合格成绩。
•毕业论文:完成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具备独立研究能力。
•学术活动参与:参与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活动,积极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
5. 总结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深厚历史学知识和研究能力的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培养,学生将掌握历史学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发展批判性思考和研究能力,并具备跨学科的学术能力。
评估标准包括学业成绩、毕业论文和学术活动参与。
该方案旨在准备学生进入历史学研究领域并为社会历史研究做出贡献。
6. 招生范围和要求•本方案招收对历史感兴趣并有一定历史知识基础的学生。
•申请者需具备良好的学术素质和扎实的学科基础。
•申请者需通过招生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环节。
7. 培养计划•培养计划为四年制本科教育,总学分要求XXX。
2020年考研专业简介之考古学[060100]
考古学专业所属门类门类/领域代码:06门类/领域名称:历史学一级学科/领域代码:0601一级学科/领域名称:考古学二级学科代码:060100二级学科名称:考古学考古学专业介绍暂无数据考古学专业培养目标暂无数据考古学就业方向暂无数据考古学相关职位暂无数据相近二级学科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1L1] 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与传播[0601Z1] 文化遗产区域保护规划[0601Z1] 文物保护学[0601Z1]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1Z1]接收调剂院校新增招生院校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共有院校51所2019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电话:23…/考古学[060100]2019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电话:…/考古学[060100]2019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宋史中心/考古学[060100]2019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考古学[060100] 2019 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考古学[060100]2019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060100]2019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学[060100]2019 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学[060100]2019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及设计艺术学…/考古学[060100] 2019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学[060100]2019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古学[060100]2019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060100]2019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考古学[060100]2019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考古学[060100]2019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考古学[060100] 2019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考古学[060100]2019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考古学[060100]2019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欧洲文…/考古学[060100] 2019 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学[060100]2019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考古学[060100]。
考古专项人才培养方案
一、背景随着我国考古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考古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满足这一需求,特制定本考古专项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考古人才队伍,为我国考古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考古学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考古发掘、文物鉴定、文物保护、考古研究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2.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学科知识结构,能够适应考古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3.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推动我国考古事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培养对象1. 本科及以上考古学、历史学、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专业毕业生。
2. 在职考古工作者及对考古事业有兴趣的业余爱好者。
四、培养内容1. 理论课程:考古学基础理论、考古学方法论、考古学史、田野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等。
2. 实践课程:田野考古实习、考古发掘、文物鉴定、文物保护技术、考古研究方法等。
3. 跨学科课程:外语、计算机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
五、培养方式1. 全日制教育: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的全日制考古学教育。
2. 非全日制教育:在职研究生、短期培训班、业余考古爱好者培训班等。
3. 国际交流:与国外知名考古机构开展合作,选派优秀学生和教师赴国外学习、交流。
六、师资队伍1.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考古学教师队伍,包括国内外知名考古学家、考古实践专家等。
2.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术研讨,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3. 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七、质量保障1.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
3. 建立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八、实施保障1. 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合作,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2. 建立健全考古专项人才培养基金,为人才培养提供资金保障。
3.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考古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等5部门关于印发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的通知 晋文物发〔2022〕4号
山西省文物局等5部门关于印发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的通知晋文物发〔2022〕4号
无
【期刊名称】《山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22()6
【摘要】各市文物局、市委编办、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为贯彻落实中央编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编制保障的通知》(中编办发〔2021〕195号),进一步引导更多青年人才投身我省文物保护事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请
遵照执行。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无
【作者单位】山西省文物局;中共山西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文物局关于印发《山西省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2.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文物局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
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晋文物发[2021]10号)3.山西省科学技术厅等5部门印发关
于“十四五”期间享受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的科研机构名单核定的实施办法
的通知(晋科发[2021]99号)4.山西省文物局等6部门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促进文物市场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文物发〔2022〕8号5.山西省科学技术厅等3部门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晋科发〔2022〕31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山西大学考古学系从1978年以来,主要实行隔年招生(隔1或2年)。
除考古学专业外,还曾经在2001、2003年开办博物馆学专业,并从2005年后最终整合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
截止2017年,我系已培养本科毕业生400余人,通过对近三年本科毕业生的去向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其中约1/3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约1/3选择到与考古、博物馆和文化遗产相关行业就业,另有约1/3选择到其他行业就业。
研究生培养方面,我系在2002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010年获得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得考古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12年获得考古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从本科到博士后阶段,已然形成一套完整的考古文博人才培养体系。
考古学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紧扣这一特点:首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为构建适应我省考古、博物馆及文化遗产事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积极与产业、行业和用人单位研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制定与工作实践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除传统的考古学课程之外,紧跟学科发展的趋势,开设有关科技考古、艺术考古、考古技术等前言课程,如《定量考古学》、《艺术考古概论》、《动物考古学》等等。
此外,伴随更多拥有海外学习经历教师的引进,依托相关教师的擅长领域,在已有基础上再增设1-2门双语教学的课程,如《英文考古文
献研读》等,同时增添3-5种英文教材,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第二,改善教学条件。
在学校和学院相关支持下,进一步丰富实验仪器、实践教具和正版教学用软件,并在未来一年内,系统整理考古专业此前收集的各类人类及动物骨骼遗存并购置标本架,增设骨骼标本实验室,为《体质人类学》及《动物考古学》课程提供更优质的教学与实践场所。
同时,通过山西大学带队发掘以及合作单位如山西省考古所的支持下,进一步扩大山西大学考古陈列室的藏品范围,提高藏品质量。
此外,在过去三年的实践教学经验的积累之上,进一步提升辛章教学实习基地的硬件条件,以便在保证生活、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继续组织高水平的考古实习。
第三,强化实践教学。
以服务文博事业应用型人才需要为面向,一方面,在课程教学当中,实时加强实践内容所占比例,为更好地理解所学理论内容,阶段性安排学生参观进而参与考古现场的发掘工作;另一方面,增设田野考古实习基地。
与此前已有良好合作基础的山西省文物局、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等省内考古、文博相关机构继续深化合作,下一步计划在大同等地继续挂牌开设旧石器考古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学习机会。
并最终二者结合,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的同时,更好的为考古文博事业输送全面型人才。
综上所述,考古学专业力求利用完善的课程设置、负责的课堂教学、优质的教学条件与教学设备、科学的实践教学以及日益优化的师资队伍,不断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一方面继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考研率,另一方面加强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助力山西省考古文博事业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