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器和控制器功能作用(修改版)

合集下载

网考计算机应用基础选择(同名27032)

网考计算机应用基础选择(同名27032)
如果鼠标器突然失灵,要结束一个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任务),可用组合键__A:Alt+F4_。
如果在Windows的资源管理底部没有状态栏,那么要增加状态栏的操作是B:单击"查看"菜单中的"状态栏"命令
如果11+1=100,这说明使用的是____D:二进制数
认证技术不包括__D:软件质量认证技术__。
十进制数12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B:1111100B
实现验证通信双方真实性的技术手段是___A:身份认证技术
声卡的主要功能不包括___A:可以输出视频信号___。
视频设备不正确的描述是___C:用于采集声音的声卡
鼠标是快速输入设备,关于键的使用,下列四个说法正确的是___B:左键用来选定和拖动
鼠标是快速输入设备,关于它的描述,错误的是_B:与传统的键盘光标移动键相比,性能相似
以下不属于目前常用的传输介质的是____D:卫星信道
以下关于多媒体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D:多媒体技术是指将多种媒体进行有机组合而成的
以下符合网络行为规范的是_____D:不缴费而升级防病毒软件的版本
以下四项关于信息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__C:信息可以和载体分开__。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C:网络上确有消极的东西,但不能因噎废食、盲目排斥
设置IE浏览器保存历史记录的天数,应该通过"Internet选项"中的_C:常规__标签页来完成
缩写WWW表示的是_C:万维网_,它是Internet提供的一项服务
T提供可靠传输的传输层协议是_A:TCP_。
通常说一台微机的内存容量为128M,指的是_B:128M字节___。
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收集、存储和查询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____C:数据处理

教案-计算机组成原理(DOC)

教案-计算机组成原理(DOC)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案(数字媒体专业)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内容简介: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冯·诺伊曼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主要功能,计算机的工作步骤以及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了解冯·诺伊曼计算机的特点及硬件构成;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步骤,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的含义及其对计算机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虚拟机的概念;计算机的硬件构成;计算机的工作步骤。

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使用幻灯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教学中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计算机系统简介1.计算机的软硬件概念(1)硬件(2)软件(3)软硬件的关系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1)虚拟机的概念(2)各层虚拟机及与真实机器的层次关系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冯·诺伊曼计算机的特点(2)计算机硬件结构,总线的构成。

讨论、分析直连结构的问题,提出总线思想,并简单介绍总线结构。

(3)计算机的工作步骤提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计算机基本构成部件的介绍(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以计算ax2+bx+c为例分析计算机工作的过程4.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1)机器字长计算机同时处理的二进制位机器字长与数据总线宽度、存储字长的关系(2)存储容量存储容量的单位主存容量辅存容量(3)运算速度几种计算运算速度的方法并对它们进行比较运算速度的表示单位第二章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内容简介: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发展展望。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发展思路;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使用幻灯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教学中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计算机的发展史1.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现代计算机的研究工作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发展规律计算机的发展趋势2.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带来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的变化3.软件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软硬件的融合,简介嵌入式发展方向二、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通过ENIAC进行计算的一个案例,直观体会计算机的计算能力2.工业控制和实时控制3.网络技术应用4.虚拟现实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些应用5.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6.多媒体技术7.人工智能三、计算机发展的展望第三章系统总线内容简介:总线的概念;总线的分类;总线的特性和性能指标;总线结构;总线控制。

大学计算机基础 复习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 复习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复习试题判断题:1.7个二进制位构成一个字节。

8个二进制位占一个字节(F)2.计算机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两大部分。

(T)3.只能读取,不能写入,断电后数据不丢失的存储器,称为RAM。

ROM (F )4.在使用计算机时,经常使用十进制数,因为计算机中是采用十进制进行运算。

二进制(F)5.“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CAD。

(T )6.每个汉字都有唯一的内码和外码。

内码唯一,外码不唯一(F)7.只有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用其他语言编写的程序必须经过“翻译”后才能正确执行。

(T )8.在Windows中,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将存放在TEMP文件夹中。

理应在回收站,且TEMP文件夹属于windows的临时文件夹( F )9.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是由系统自动提供的,用户不能修改。

(F )10.在Windows中按Shift+空格键,可以在英文和中文输入法之间切换。

全角半角切换(F )11.Word中,在文本选定区双击可选定一行文字。

(F )12.Word中采用了“磅”和“号”两种表示文字大小的单位。

(T )13.在Word环境下要想复制或移动一段文字,必须先选择它。

(T )14.在Word环境下,要给文档增加页号可以选择“插入”选项卡中的“页码”命令。

(T )15.在Word中,单击“文件”选项卡中,可以找到最近打开过的文件名。

(T )16.Word中文件的打印只能全文打印,不能有选择的打印。

(F )17.Word中,文本框能使页面上的文字环绕在其周围。

(T )18.Excel工作表中,日期时间在单元格中默认显示为靠右对齐。

字符靠左,数字时间靠右(T )19.启动Excel后,会产生一个名为Book1.xlsx的文件。

(T )20.Excel建立工作表,单元格的高度和宽度可以调整。

(T )21.向Excel工作表中输入文本数据,若文本数据全由数字组成,应在数字前加一个西文单引号。

运算器组成实验原理

运算器组成实验原理

运算器组成实验原理
运算器是计算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负责执行各种数学和逻辑运算。

一个基本的运算器通常由算术逻辑单元(ALU)、控
制器和寄存器组成。

算术逻辑单元(ALU)是运算器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各
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如加法、减法、与、或等。

ALU通常由
一组逻辑门、加法器和寄存器组成。

逻辑门用于执行逻辑运算,如与门和或门可以实现与和或运算。

加法器用于执行加法运算,可以将两个二进制数相加并得到结果。

寄存器用于存储运算的中间结果或最终结果。

控制器是运算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调度和控制ALU的操作。

控制器根据指令和输入信号来确定ALU要执行
的操作,并将结果存储到相应的寄存器中。

控制器通常由逻辑电路和状态机组成,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和状态来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寄存器是运算器中的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数据和中间结果。

寄存器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位的数据,并且可以通过地址进行读写操作。

在运算器中,寄存器主要用于存储操作数和结果。

运算器通常具有多个寄存器,以便同时执行多个运算。

总的来说,运算器的组成实验原理主要是基于逻辑门、加法器、寄存器和控制器的组合和控制。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可以实现各种数学和逻辑运算,从而完成计算机的核心功能。

(完整word版)单片机名词解释

(完整word版)单片机名词解释

单片机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微处理器:即中央处理器CPU,它是把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器件总称。

2.单片机(单片微型计算机):把CPU、存储器、I/O接口、振荡器电路、定时器/计数器等构成计算机的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一台具有一定功能的计算机,就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3.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PC是一个不可寻址的16位专用寄存器(不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用来存放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具有自动加1的功能。

4.数据指针:数据指针DPTR是一个16位的寄存器,可分为两个8位的寄存器DPH、DPL,常用作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地址寄存器,也可寻址64K字节程序存储器的固定数据、表格等单元。

5.累加器:运算时的暂存寄存器,用于提供操作数和存放运算结果。

它是应用最频繁的寄存器,由于在结构上与内部总线相连,所以一般信息的传送和交换均需通过累加器A。

6.程序状态字:程序状态字PSW是一个8位寄存器,寄存当前指令执行后的状态,为下条或以后的指令执行提供状态条件。

它的重要特点是可以编程。

7.堆栈:堆栈是一组编有地址的特殊存储单元,数据遵循先进后出的存取原则。

栈顶地址用栈指针SP指示。

8.软件堆栈:通过软件唉内部RAM中定义一个区域作为堆栈(即由软件对SP设置初值),称软件堆栈。

9.振荡周期(晶振周期):振荡电路产生的脉冲信号的周期,是最小的时序单位。

10.时钟周期:把2个振荡周期称为S状态,即时钟周期。

1个时钟周期=2个振荡周期。

11.机器周期: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

1个机器周期=12个振荡周期。

12.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称为指令周期。

MCS-51单片机的指令周期一般需要1、2、4个机器周期。

13.地址/数据分时复用总线:是指P0口用作扩展时,先输出低8位地址至地址锁存器,而后再由P0口输入指令代码,在时间上是分开的。

14.准双向并行I/O口:当用作通用I/O口,且先执行输出操作,而后要由输出变为输入操作时,必须在输入操作前再执行一次输出“1”操作(即先将口置成1),然后执行输入操作才会正确,这就是准双向的含义。

2022年天津市事业编制招聘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必考试卷【1000题】

2022年天津市事业编制招聘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必考试卷【1000题】

2022年天津市事业编制招聘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必考试卷【1000题】一、单选题1.关闭PowerPoint2013时提示是否保存对演示文稿的修改,如果需要保存修改,应选()。

A、保存B、不保存C、取消D、不予理会答案:A解析:关闭PowerPoint2013时提示是否保存对演示文稿的修改,如果需要保存修改,应选保存。

故选A。

2.Internet提供的最常用、便捷的通讯服务是()。

A、文件传输(FTP)B、远程登录(Telnet)C、电子邮件(E-mail)D、万维网(WWW)答案:C解析:电子邮件(E-mail)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是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

故选C。

3.以下有关计算机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程序B、病毒可以感染加了写保护的磁盘C、格式化磁盘可以清除病毒D、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网络传播答案:B解析:磁盘写保护后就无法往磁盘上写入任何数据,同样也无法删除数据,是对存储介质的一种保护手段。

开启写保护时,磁盘内的数据不会被修改,可以防止病毒的感染。

故选B。

4.以下文件属于网页文件的是()。

A、index.docB、home.rarC、mian.txtD、about.htm答案:D解析:网页文件的格式常见的有.htm、.html,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下列关于Excel中“删除”和“清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删除指定区域是将该区域的数据连同单元格一起删除B、删除的内容不可以恢复,而清除的内容可以恢复C、删除和清除均不移动单元格本身D、清除操作将原单元格中的内容变为0答案:A解析:删除指定区域是将该区域中的数据连同单元格一起从工作表中删除。

故选A。

6.下列有关Access数据库和数据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一张数据表中,无法创建两个字段名相同的字段B、在数据表视图中,不能删除任何字段C、数据表创建完成后,不能再修改字段名称D、在数据表视图中删除第一条记录后,数据类型为自动编号的字段值会重新进行编号答案:A解析:在同一张数据表中,字段名不能相同;在数据表视图中,可以通过菜单修改、增加和删除字段;数据表创建完成后,可以再修改字段名称;自动编号所生成的内容由Access 指定,不能更改,无法实现手工输入,若删除某条记录,则其对应的编号也不再出现,其他字段值也不会重新进行编号。

计算机考试基础知识(带答案)修改版

计算机考试基础知识(带答案)修改版

XXA 11111110 破坏性 内存 B 决策支持系统 布尔 一组记录密度 不同的同心圆 指令 控制器 运算器 机器语言
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资源进行控制与管理的系统软件,系统资源指的是 软件、数据、 (处理机、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信息)。 硬件、存储器
系统软件就是 买来的软件, 下列一组描述中,正确的是( CPU可直接执行机器语言程序,高级语言程序须经过翻 应用软件就是 译才能执行)。 自己编写的软 件 把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用(编译程序)。 微型计算机中使用的鼠标器连接在(串行借口上 )。 CPU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CD-ROM )。 编译程序 打印机接口上 ROM
56
电子管
ROM 存储大量的信 息
与外存储器相比,内存储器的主要特征是(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 )。
所谓“裸机”是指(不装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 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和机械的物理实体称为( 计算机硬件系统 )。
单片机 计算机系统 1000KB 总线 汇编 程序 发现源程序中 的语法错误
在表示存储器的容量时,1MB的准确含义是(1024KB)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原理是采用(总线)结构,它使CPU与内存和外设的连接简单化与 标准化。 指令构成的语言称为(机器 )语言。 软件包括(程序及文档)。
数据总线用于各器件、设备之间传送数据信息,以下说法中是错误的( 计算机指令中规定指令执行功能的部分称为( )。 第一代计算机主要使用( )。 操作系统的( )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编译方式是使用编译程序把源程序编译成机器代码的目标程序,并形成( 。 以下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计算机联网的主要目的是( )。 )。
程序与数据 187 公共汽车 文档 1个ASCII字符 计算量大,数 值范围广 存储设备 1000KB 8 英特尔 (INTEL)公司 高级

控制器的功能及组成概述 指令的执行流程 时序产生电路 组合

控制器的功能及组成概述 指令的执行流程 时序产生电路 组合

.
操作码 IR
用于运算器 下地址字段内容
接口
输入/出设备 主存储器
控制总线
IN 80
ARPC PC PC+1 读内存,IR读出内容
ARI/O port 读设备,R0读出内容
21
4.2.3 时序系统
CPU之所以能够自动地识别指令和数据,又能 自动地执行指令,是因为它能按程序中的指令序列 取指,并对指令进行译码、执行。CPU取指令、执 行指令的序列依此重复,直至遇到停机指令。
—检查有无中断请求
若有,则转中断处理 若无,则转入下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
形 成 下 条 指 令 地 址
15
以教学计算机举例说明程序执行:
典型指令的执行过程举例:
2000 0001 ADD R0, R1 2001 0790 MVRR R9, R0 2002 8800 MVRD R0, 2007
2007 2004 8309 STRR [R0], R9 (写内存) 2005 8280 IN 80 (读串行口) 2006 8F00 RET
8200025
控制 存储器
定序器
映射
操作数 地址
PC
AR
地址2寄00存47 器
微指令寄存器 指令8寄30存9 器
.
操作码 IR
用于运算器 下地址字段内容
控制总线
接口
输入设备
主存储器
STRR [R0], R9
ARPC, PC PC+1 读内存,IR读出内容
ARR0+0
写内存,总线 R9+0
20
运算器
执行
取指周期 执行周期
取指阶段
执行阶段
取指周期
执行周期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NEW)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习题答案(NEW)

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硬件、软件2、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3、系统软件、应用软件4、运算器、控制器、执行程序5、内存、外存6、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7、8、2558、ASCII、GB2312、010001109、307、199、C710、1024、1024*1024、1024*1024*1024、Byte或字节二、单选题三、简答题1、答: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构成。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指令进行译码产生各种控制信号,控制各个部件的运行。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保存程序和数据。

输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现实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形式转换为计算机所能处理的数字形式。

输处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中的数字形式信息转换为人们能够理解的信息形式。

2、答: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二大类。

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一种层次关系,应用软件要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3、答:微机主机上通常有PS2接口、串口、并口、USB接口等。

PS2接口:用于连接鼠标和键盘。

串口:主要用于连接调制解调器等通讯设备。

并口:主要用于连接打印机。

USB接口:是一种新型的主机与外部设备的通讯接口,具有结构简单,数据传输速度快的优点,越来越多的外部设备采用USB接口与主机相连,例如优盘、数码相机、MP3播放器、扫描仪、打印机等。

4、答:因为1个汉字的编码为2个字节,所以60G硬盘能存放的汉字数为:60G/2=30G 汉字。

能存放40万字图书数量为:30*1024*1024*1024/400000=80530本5、答:2160*1440*3=9331200(字节)≈8.9MB6、答:4*60*44*1000*2=21120000(字节)≈20MB网上下载1首mp3歌曲的文件大小大概在4MB左右,由此可知mp3的压缩比大约为5:1第2章Windows基本操作一、填空题1、对象、任务2、操作系统、应用程序3、快捷菜单4、对话框5、选中、打开6、快捷菜单7、桌面快捷方式、开始菜单、文件关联8、Ctrl+Alt+Del9、1024X768、75Hz10、Ctrl+Space、Ctrl+Shift11、Shift+Space、Ctrl+.12、Ctrl+C、Ctrl+X、Ctrl+V13、PrintScreen、Alt+PrintScreen二、单选题三、简答题1、答:对象可理解为一切可操作的东西,如桌面、窗口、图标、菜单、按钮、滚动条等等。

计算机硬件系统基础知识大全

计算机硬件系统基础知识大全

计算机硬件系统基础知识大全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计算机的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基本部件组成。

运算器也称为算术逻辑部件(ALU),主要功能是对二进制数码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指挥计算机各个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在计算机的5个基本部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共同组成了中央处理器(CPU),而CPU和和存储器又构成了计算机的主机。

下面将具体介绍各个部件。

4.1 运算器(1)运算器的组成运算器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对各种数据的加工处理,即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累加器、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等组成。

运算器包括寄存器、执行部件和控制电路三个部分。

运算器中的寄存器用于I临时保存参加运算的数据和运算的中间结果等。

执行部件包括一个加法器和各种类型的输入输出门电路。

控制电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发出不同的控制信号,使数据经过相应的门电路进人寄存器或加法器,完成规定的操作。

运算器主要由算术逻辑部件、通用寄存器组和状态寄存器组成。

· 算术逻辑部件ALU。

ALU主要完成对二进制信息的定点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各种移位操作。

ALU能处理的数据位数(即字长)与机器有关。

· 通用寄存器组:近期设计的机器的运算器都有一组通用寄存器。

主要用来保存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和运算的结果。

· 状态寄存器:状态寄存器用来记录算术、逻辑运算或测试操作的结果状态。

程序设计中,这些状态通常用作条件转移指令的判断条件,所以又称为条件码寄存器。

(2)与运算器相关的性能指标包括计算机的字长和运算速度· 字长:指计算机运算部件~次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作为存储数据,字长越长,则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就越高;作为存储指令,字长越长,则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就越强。

· 运算速度: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通常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加法指令的数目。

计算机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

计算机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

计算机基础知识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计算机的体积越大,其功能越强B)CD-ROM的容量比硬盘的容量大C)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故其中的信息任何时候都不会丢失D)CPU是中央处理器的简称【答案】D)【解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为CPU,主要包括运算器(ALU)和控制器(CU)两大部件。

2.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小的一个是()。

A)控制符 B)9 C)A D)a【答案】A)【解析】在ASCII码表中,根据码值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控制符、数字符、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

3.一条指令必须包括A)操作码和地址码B)信息和数据C)时间和信息D)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一条指令就是对计算机下达的命令,必须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或称操作数)两部分。

前者指出该指令完成操作的类型,后者指出参与操作的数据和操作结果存放的位置。

4.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A)建立备份B)专机专用C)不上网D)定期检查【答案】C)【解析】网络是病毒传播的最大来源,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很多,但是采用不上网的措施显然是防卫过度。

5.计算机操作系统通常具有的5大功能是()。

A)CPU的管理、显示器管理、键盘管理、打印机管理和鼠标器管理B)硬盘管理、软盘驱动器管理、CPU的管理、显示器管理和键盘管理C)CPU的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D)启动、打印、显示、文件存取和关机【答案】 C)【解析】计算机操作系统通常具有的5大功能是CPU的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6.微机上广泛使用的Windows2000是()。

A)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B)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 D)多用户分时操作系统【答案】B)【解析】Microsoft公司开发的DOS是一单用户单任务系统,而Windows操作系统则是一单用户多任务系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从Windows 3.1发展到目前的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和Vista。

模型机详细介绍

模型机详细介绍

模型机详细介绍模型机的结构非常复杂,如果对模型机的结果和工作原理不了解的话在做模型机实验时将非常困难,所以在这里对模型机的结构、工作过程和控制器的控制原理等做详细介绍,以让大家更好的进行模型机实验,从而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中的知识。

1. 模型机的结构模型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数据总线、输入输出和时序产生器组成,模型机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模型机结构图(1)运算器。

运算器又由运算逻辑单元、数据暂存器、通用寄存器组成。

在图1模型机的结构图中,ALU、ALU_G和74299组成运算逻辑单元,其中ALU是由2个4位的74LS181串联成8位的运算器,ALU_G是ALU-G 实现用于控制ALU的运算结果的输出,74299用74LS299实现用于对ALU 的运算结果进行移位运算;数据暂存器在图1中由DR1和DR2组成,DR1和DR2都是用74LS273实现,它们用于存储运算器进行运算的两个操作数;通用寄存器在图1中由R0、R1和R2组成,R0、R1和R2都是用74LS374实现,它们用作目的寄存器和源寄存器。

(2)控制器。

控制器由微程序控制器、指令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组成。

在图1中微程序控制器表示为MControl,它里面存放了指令系统对应的全部微程序,微程序控制器是由微控制存储器和3个138译码器实现(A138、B138和P138),用于产生控制信号来控制各个组件的工作状态;在图1中指令寄存器表示为IR,指令寄存器由一个74LS273实现,用于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在图1中地址寄存器表示为AR,地址寄存器由一个74LS273实现,在读取或者写入存储器时用于指明要读取或写入的地址;程序计数器在图1中由PC_G和PC组成,其中PC是由八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实现,用于产生程序指针pc的下一个值,PC_G由PC-G实现,用于存储程序的程序指针pc的值。

(3)存储器。

存储器在图1中表示为MEN,存储器用静态随机存储器6116实现,用来存储用户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组成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组成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系统(hardware system)和软件系统(software system)两部分组成的。

硬件部分1、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制作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也称为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or Unit,MPU)。

计算机利用中央处理器处理数据,利用存储器来存储数据。

CPU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控制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

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CPU的性能。

运算器又称为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

操作时,控制器从存储器取出数据,运算器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并把处理后的结果送回存储器。

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使整个计算机能够自动的运行。

执行程序时,控制器从主存中取出相应的指令数据,然后向其他功能部件发出指令所需的控制信号,完成相应的操作,再从主存中取出下一条指令执行,如此循环,直到程序完成。

2、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记忆存储部件。

存储器既能够接受和保存数据,又能够向其他部件提供数据。

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两大类。

在计算机系统中,习惯上把内存、CPU合称为主机。

(1)内存储器内存储器分为随机读/写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三类。

内存一般指的是RAM。

硬盘一般指ROM。

(2)外存储器外存储器主要包括硬盘、光盘、U盘和移动硬盘等。

ROM和RAM是计算机内存储器的两种型号,ROM表示的是只读存储器,即:它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计算机关闭电源后其内的信息仍旧保存,一般用它存储固定的系统软件和字库等。

RAM表示的是读写存储器,可其中的任一存储单元进行读或写操作,计算机关闭电源后其内的信息将不在保存,再次开机需要重新装入,通常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各种正在运行的软件、输入和输出数据、中间结果及与外存交换信息等,我们常说的内存主要是指RAM。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每一部件分别按要求执行特定的基本功能。

⑴运算器或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al and Logical Unit)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运算。

这些运算除了常规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算术运算之外,还包括能进行“逻辑判断”的逻辑处理能力,即“与”、“或”、“非”这样的基本逻辑运算以及数据的比较、移位等操作。

⑵存储器(Memory unit)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信息,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

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它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

这些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

由于记忆元件只有两种稳定状态,因此在计算机中采用只有两个数码“0”和“1”的二进制来表示数据。

记忆元件的两种稳定状态分别表示为“0”和“1”。

日常使用的十进制数必须转换成等值的二进制数才能存入存储器中。

计算机中处理的各种字符,例如英文字母、运算符号等,也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能存储和操作。

存储器是由成千上万个“存储单元”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定位数(微机上为8位)的二进制数,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

“存储单元”是基本的存储单位,不同的存储单元是用不同的地址来区分的,就好像居民区的一条街道上的住户是用不同的门牌号码来区分一样。

计算机采用按地址访问的方式到存储器中存数据和取数据,即在计算机程序中,每当需要访问数据时,要向存储器送去一个地址指出数据的位置,同时发出一个“存放”命令(伴以待存放的数据),或者发出一个“取出”命令。

这种按地址存储方式的特点是,只要知道了数据的地址就能直接存取。

但也有缺点,即一个数据往往要占用多个存储单元,必须连续存取有关的存储单元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

计算机在计算之前,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计算机开始工作之后,存储器还要为其它部件提供信息,也要保存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

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修改版2.0

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修改版2.0
1.知道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描述其工作原理。 2.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认识其主要的性能指标。 3.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区分各类软件的主要功能。
请同学们思考: 计算机系统有哪些如硬件的组成部分,可以小组间相互交流
各抒己见。
任务一 探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活动1 匹配数据类型与输入输出设备
重点: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组成 难点: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课堂导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从用于科学和工程技术 计算的机器变成了能够处理多种信息的智能化工具。那么,计算机 系统是如何组成的?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怎样协调工作的?本 节我们将围绕“探究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项目展开学习,了解 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组成及工作原理。
活动3 调查中央处理器(CPU)的性能指标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计算机 系统的性能。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指出衡量中央处理器性能的指标,并填写下表2.1.3。
性能指标 主频
缓存 核数 线程
含义
表 示 CPU 的 运 算 、 处 理数据的速度 见下页 见后页 用于多任务处理
输入设备
存储器
输出设备
运算器
控制器
CPU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数据流 控制流
体验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组成
确定计算机软件的类别和安装顺序,回答问题。 A 操作系统 Windows B 办公软件 WPS
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软件的安装顺序是( )
二 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组成
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等 音箱、耳机等 显示器 打印机
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了解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第1~5章【课后答案】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四版)第1~5章【课后答案】

第1章汇编语言基础知识〔习题1.1〕简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解答〕CPU: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

运算器执行所有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把指指令逐条从存储器中取出,经译码分析后向机器发出各种控制命令,并正确完成程序所要求的功能;寄存器组为处理单元提供所需要的数据。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它用来存放程序以及程序中所涉及的数据。

外部设备:实现人机交换和机间的通信。

〔习题1.2〕明确下列概念或符号:主存和辅存,RAM和ROM,存储器地址和I/O端口,KB、MB、GB和TB。

〔解答〕主存又称内存是主存储器的简称,主存储器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使用的数据,CPU可以直接存取,它由半导体存储器芯片构成其成本高、容量小、但速度快。

辅存是辅助存储器的简称,辅存可用来长期保存大量程序和数据,CPU 需要通过I/O接口访问,它由磁盘或光盘构成,其成本低、容量大,但速度慢。

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的英语简写,由于CPU可以从RAM读信息,也可以向RAM写入信息,所以RAM也被称为读写存储器,RAM型半导体存储器可以按地址随机读写,但这类存储器在断电后不能保存信息;而ROM中的信息只能被读出,不能被修改,ROM型半导体通常只能被读出,但这类存储器断电后能保存信息。

存储器由大量存储单元组成。

为了区别每个单元,我们将它们编号,于是,每个存储单元就有了一个存储地址,I/O接口是由一组寄存器组成,为了区别它们,各个寄存器进行了编号,形成I/O地址,通常称做I/O端口。

KB是千字节、MB是兆字节、GB是吉字节和TB是太字节,它们都是表示存储器存储单元的单位。

〔习题1.3〕什么是汇编语言源程序、汇编程序、目标程序?〔解答〕用汇编语言书写的程序就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完成汇编工作的程序就是汇编程序;由汇编程序编译通过的程序就是目标程序。

〔习题1.4〕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相比有什么优缺点?〔解答〕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相比的优点:由于汇编语言本质就是机器语言,它可以直接地、有效地控制计算机硬件,因而容易产生运行速度快,指令序列短小的高效目标程序,可以直接控制计算机硬件部件,可以编写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最有效的程序。

控制器原理和功能解读

控制器原理和功能解读

控制器原理和功能解读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控制器、运算器、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其中,控制器和运算器统称为中央处理器。

简称CPU.它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指挥中心.它包括控制器和运算器两个部件,其中,控制器的功能是控制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工作,运算器则是负责计算机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英文名称:controller)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

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

要增加一条机器指令,只需在控制存储器中增加一段微程序,但是,它是通过执行一段微程序。

具体对比如下:组合逻辑控制器又称硬布线控制器,由逻辑电路构成,完全靠硬件来实现指令的功能。

(一) 运算器1、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ALU主要完成对二进制数据的定点算术运算(加减乘除)、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以及移位操作。

在某些CPU中还有专门用于处理移位操作的移位器。

通常ALU由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整数单元有时也称为IEU(Integer ExecuTIon Unit)。

我们通常所说的“CPU是XX位的”就是指ALU所能处理的数据的位数。

2、浮点运算单元FPU(FloaTIng Point Unit)FPU主要负责浮点运算和高精度整数运算。

有些FPU还具有向量运算的功能,另外一些则有专门的向量处理单元。

3、通用寄存器组通用寄存器组是一组最快的存储器,用来保存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和中间结果。

控制器和运算器集成在一起,合称为(CPU)解读

控制器和运算器集成在一起,合称为(CPU)解读

1、控制器和运算器集成在一起,合称为(CPU)。

9、计算机可以分成(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10、运算器是信息的加工和处理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11、运算器除了能进行各种加、减、乘、除运算外,还可以进行()。

11、逻辑运算14、()和()集成在一起就是通常所讲的CPU。

14、运算器控制器15、()和()一起被称为主机。

15、CPU 内存18、存储器一般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18、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21、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和一般()。

21、系统软件应用软件22、一般把计算机数据总线包含的二进制位数称为()。

22、字长24、CPU的总线包括()、()和()。

24、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34、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又称为(),一般简称为()。

34、主存储器内存35、计算机的存储器按照存储器的数据是否可以改写又可分为()(简称ROM)和()(简称RAM)。

35、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61、主板上面的Cache是为了解决()和()运行速度的差别而设的。

61、CPU 内存90、当从硬盘启动时,有且只有一个分区中的操作系统投入运行,这个投入运行的分区称为(),而其他的分区则称为()。

主分区辅助分区91、包含操作系统启动所必需的文件和数据的硬盘分区叫()。

主分区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年出现的。

1946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可以看作是()的发展历史。

A、微处理器B、主板C、存储器D、电子芯片3、对于微型计算机来说,()的工作速度基本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A、控制器B、运算器C、CPUD、存储器5、对一台计算机来说,()的档次就基本上决定了整个计算机的档次。

A、内存B、主机C、硬盘D、CPU10、一个字节由()位二进制信息组成。

A、2B、4C、8D、1611、计算机的容量一般用()来表示。

A、位B、字C、字长D、字节16、存放在()中的数据不能够被改写,断电以后数据也不会丢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执行程序的指令序列。
控 组合逻辑控制器(又称硬布线逻辑控制器) 制 器 微程序控制器
关系:运算器的操作和操作种类由控制器决定
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将运算器与控制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通常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控制器的功能和基本组成 • 控制器的功能
运算器的组成 以一个模型机的运算器为例,说明运算器的组成。 该运算器由如下几部分构成:
1.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 由4片SN74181和SN74182构成。 SN74181是4位并行加法器,SN74182是并行进 位部件。 可构成16位的ALU。
2.锁存器 锁存器A、B用来暂存来自通用寄存器、存储
5.状态寄存器PSW
状态寄存器用来存放在运算过程中得到的状态 标志(如零标志、进位标志、符号标志等),以便 供程序判断使用。
总线
总线接收器 总线发送器 总线发送器


状态寄存器


移位器



ALU

框 图
锁存器A 锁存器B
源寄存器 暂存寄存器 通用寄存器
控制器 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指挥中心,协调并控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LK
时序控制信号 形成部件
… 指令译码器 ID
IR 操作码 地址码
指令
程序计数器 +1
指令 地址
运算器
操作数 DR 地址
数据寄存器 地址寄存器 AR
数据
数据总线DB
地址总线AB
控制总线CB
存储器
I/O口
计算机运行时,运算器的操作和操作种类由控制器决定。运算器处理 的数据来自存储器;处理后的结果数据通常送回存储器,或暂时寄存在运 算器中。运算器的功能与分类 运算器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对各种数据的加工 处理,比较数值,变更符号,计算主存地址等。运算器中的寄存器用于临 时保存参加运算的数据和运算的中间结果等。运算器中还要设置相应的部 件,用来记录一次运算结果的特征情况,如是否溢出,结果的符号位,结 果是否为零等。
器或外部设备的数据。给ALU提供参加运算的数据。 一旦数据进入锁存器,不管外部数据怎样变化,
都不能改变锁存器的内容。 ALU将依据锁存器A、B的数据进行处理。
3.通用寄存器组
通用寄存器可供程序员访问,用来作为累加器、 变址寄存器、操作数寄存器等来使用。
4.数据缓存寄存器DR
作为ALU运算结果和通用寄存器之间信息传送中 时间上的缓冲。 补偿CPU和内存、外围设备之间在操作速度上的差 别。
根据程序的安排并通过人的干预,在适当的时候 向输入/输出设备发出一些相应的命令来完成输入/输 出功能,这实际上也是通过执行程序来完成的。
5.对异常情况和某些请求的处理
当机器出现某些异常情况时,如溢出、校验错等, 或某些外来请求,如中断、DMA等,要进行相应的 处理。
• 控制器的实现方式
在控制器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实现方式上,有组 合逻辑和微程序两种不同方法。
信息
输入设备
存储据
输 入数 指据 令
存储器








存数据 取数据
运算器
输出数据 输出设备 输出命令
控制器
运算命令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3.执行指令
根据分析指令产生的控制命令和操作数地址,形 成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序列,通过运算器、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的执行,实现每条指令的功能。
计算机不断重复上述三种操作:取指、分析、执 行;再取指、再分析、再执行……,如此循环,直 到遇到停机指令或外来干预为止。
4.控制程序和数据的输入与结果的输出
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程序的执行,它应具有下 列功能。
1.取指令
根据程序入口地址,从存储器中取出一条指令, 并指出下条指令的地址。
取出的指令送到指令寄存器,以便分析运行该 指令。
2.分析指令 分析指令又叫解释指令或指令译码。
是对当前取得的指令进行分析,指出它要求完成 什么操作,并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命令。如果参与操 作的数据在存储器中,还要形成操作数地址。
送数据的重要通路。
运算器还暂存参加运算的数据和中间结果,选择 参加运算的数据,所以运算器内包含一定数目的通 用寄存器和多路选择器、译码电路等。
运 算
定点运算器 定点运算器用硬件直接实现, 是必备的运算器。

浮点运算器 浮点运算器又称为数学协处理
器,主要用硬件完成,是可选
件。
现在的高档微机已经把定点运算器和浮点运算 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中。
1.组合逻辑
组合逻辑控制产生控制信号,优点是速度快, 但是设计复杂,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不方便,尤 其当指令系统变得复杂的时候。 2.微程序
微程序控制器采用类的程序控制方法微程序控 制设计方法规整,修改,扩充方便。易于实现机型 系列化,执行速度稍慢。
• 控制器的组成
RESET
启停电路
CLK2 脉冲源
运算器部件: 是计算机加工处理数据的功能部件是 CPU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包括: 数值数据的算术运算: 加、减、乘、除、等; 逻辑数据的逻辑操作: 与、或、非、异或等。
运算器的核心功能: 实现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算术逻辑单元ALU(Arithmetic-Logical Unit): ALU是运算器中的核心部件。也是运算器内部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