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2.3第3节《耳和听觉》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第3节耳和听觉教案2新版浙教版.doc
2.3耳和听觉(2)
课题 2. 3耳和听觉(2)日期
教学目标1、了解响度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2、了解知道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了解音色、响度、音调是乐的三个特征。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乐音的三个特征表示的含义;噪声的危害和防止难点:响度、音调的区别
课程资源的准备教师准备:图片,幻灯,收录机、录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发声齿轮、塑料硬片(或硬纸片)、铜锣、响铃、队鼓和彩色纸人以及闹钟。
学生准备:梳子、钢尺、塑料硕片(或硬纸片)、橡皮筋。
一个纸炮。
教学预设调控对
策
一、人的听域: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一20000IIZ。
阅读:教材表格:“人和一些动物听到的一些声音频率范围”
作业布置:声音三要素辨析
定义 决定因素 听感表现. 响 度 声音的强弱
由声源的振幅决定。
振幅越 大,响度越大 响度大:震耳欲聋 响度小:轻声耳语
音 调 声咅的高低 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
频 率大,音调高;频率小,咅 调低 音调高:声音清脆、 尖细咅调低:声咅粗 犷、低沉 音 色 声音的品质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 方式不同,发出的咅色就不 同 可以用來分辨不同发 声
体发出的声音
课后反思。
《第二章第3节耳和听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
《耳和听觉》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耳部结构的基本知识,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深化对耳部结构和听觉功能的认识。
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耳部结构的名称及功能。
2. 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声音在耳部的传导机制,以及不同结构对听觉形成的影响。
学生需要结合实验观察,通过教师引导,理解复杂的生理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人体耳部结构图、耳部结构模型、实验器材(如音叉、橡皮管等)。
2. 多媒体资源:耳部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视频或动画,用于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
3. 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了解耳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之初,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都在用耳朵听声音,那么你们知道耳朵是怎么工作的吗?”然后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清晰的自然声音,如鸟鸣、流水等,引导学生去体验声音的美妙,进而引导他们去探索声音的奥秘。
二、新知探索(一)介绍耳朵的基本构造教师可以利用模型、图示和实物等方式,向学生们展示耳朵的基本构造。
让学生了解外耳、中耳和内耳的各自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动画或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过程。
(二)探究听觉的生理机制教师可以详细讲解声波如何通过外耳道传递到鼓膜,再由鼓膜振动引发听骨链的运动,最终将声波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送到大脑皮层,形成听觉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声音的特性和影响因素教师可以介绍声音的特性和影响因素,如音调、音量、音色等。
通过实验或图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声音的这些特性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听觉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3耳和听觉
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引起听觉障碍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二)听觉器官的损伤。(失聪)
A、鼓膜或听小骨受损(传导性障碍) 1、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或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 3、潜水过深
B、耳蜗或听神经传导系统受损(神经性障碍) 药物影响
打击乐器:鼓、锣等打击乐器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而产生声
音。鼓皮张得越紧,打击时振动得就越快,音调就越高。击鼓的 力量越大,鼓皮振动的幅度就越大,声音就越响。
பைடு நூலகம்
乐音
音调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 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对声音 的感觉
音色 发声体的性质、形状、 发声的方法
噪声
控制
A. 防止噪声的产生 B. 阻断噪声的传播 C.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力会造成损伤; • 大于120 dB 的声音则会导致耳疼痛,甚
至会造成永久性听觉障碍。
➢ 比较牛叫声和蚊子的声音,哪个音调高?哪个响 度大?
牛叫声响亮,响度大,蚊子的声音弱,响度小。 牛叫声低沉,音调低;蚊子的声音尖锐,音调高。
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 响度大的不一定音调高。
➢ 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哪个响度大? 哪个音调高?
标准: 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工地的躁声不 超过85 ~ 90分贝。居民居住区的 躁声,白天不超过50分贝,夜间不 超过40分贝。
从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三方面,谈谈控制噪声 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控制噪声的措施: A、防止噪声的产生
交通繁忙地区禁止鸣喇叭
摩托车的消音器
B、阻断噪声的传播
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屏
物耳体朵每 可秒以内分振为动外的耳次、数中叫耳做、频内率耳。三部分。 离C.声跳源舞越的近大,妈响都度戴越一大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230、d巨B~声40或d打B 是耳较光为形理成想耳的膜安内静外;压力差 世伸界出卫 长生,组振织动已慢于(频20率13小年)3月,1声9日音将的每音年调3低月。3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 下 伸列出关长于 ,耳 振的 动各 慢个 (部 频分 率功小能 )的 ,说 声法 音错 的误 音的 调是 低( 。 ) 如B.B超禁、止超广声场探舞伤活仪动,声纳。 (女声人源 的有音:调固一体般、比液男体人、高气。体) 小为明了暑 使假双中方去的嵊利泗益列都岛得度到假尊,重坐,在和快谐艇相上处晕,船下,列这方可法能有是效什、么合原理因的?是( ) 为(了一使 )双年方龄的增利大益,都听得觉到不尊敏重感,。和谐相处,下列方法有效、合理的是( ) 如伸B出超短、,超振声动探快伤(仪频,率声大纳)。,声音的音调高; 内不有要听 用小尖骨锐(的锤器骨物、挖砧耳骨。、镫骨) 感 通受过器介过 质于 以敏 声感 波的 形人 式易 向出外现 传头 播晕、 离听声觉源 感越受近器,B响. 度越大。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2.3耳和听觉PPT课件
内耳的感音换能作用
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其中耳蜗 是感音换能器,能够将声波的机械振 动转换为听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
内耳中的前庭器官能够感受机体姿势 和运动状态,参与平衡和位置感知。
耳蜗基底膜上的毛细胞是感音换能的 关键结构,它们能够将机械振动转换 为神经冲动,并传递到大脑皮层进行 进一步处理。
04 耳和听觉的保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2.3耳 和听觉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耳朵的结构与功能 • 听觉的产生过程 • 耳和听觉的保健 • 总结与回顾
01 引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掌握耳和听觉的基本知识,了 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树立珍 惜生命的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噪音中
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嘈杂的环境中,如嘈杂的工厂、音乐会等。
定期检查听力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听力问题。
听力障碍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
通过控制噪音暴露和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可以预防听力障碍的发生。
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的听力障碍,可以通过 佩戴助听器、进行听力康复训练等方 式进行治疗。
。
耳朵的保护
介绍如何保护耳朵免受噪音和 其他有害因素的伤害。
02 耳朵的结构与功能
耳朵的外部结构
耳廓
收集声波进入外耳道。
外耳道
引导声波进入中耳的结构。
耳朵的内部结构
鼓膜
将中耳与外耳隔开,传递声波震 动。
听骨
连接鼓膜与内耳,传递声音震动。
耳蜗
内耳结构,负责将声音震动转化为 神经信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3节耳和听觉
耳和听觉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知识点二: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知识点三:噪声1.狭义上讲凡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均属于噪声;从声波对人的干扰讲,凡是环境中不需要的声音都可判定为噪声。
2.预防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
二、重难点突破考点1.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1.耳有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内含听小骨)、咽鼓管;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耳蜗。
如图:注: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鼓膜: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听小骨:振动并把声音放大;咽鼓管:连接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耳蜗:有听觉感受器;半规管:旋转感觉;前庭:位置、速度感觉;(半规管、前庭:有感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2.声波通过外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内耳中的耳蜗上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由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3.耳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这就是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注:(1)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均会引起听力下降,产生传导性耳聋。
另一种耳聋是由于耳蜗、听觉中枢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损伤引起听力下降或丧失,称为神经性耳聋。
(2)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嘴,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例1.下列各组中,依次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的是()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听小骨;⑥大脑皮层听觉中枢.A. ①→④→⑤→③→②→⑥B. ①→②→④→⑤→③→⑥C. ①→④→⑤→②→③→⑥D. ①→③→④→⑤→②→⑥答案:A【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变式训练一:细菌进入中耳会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其原因是()A. 听神经受到损伤B. 听觉感受器受到损伤C. 大脑受到损伤D. 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答案:D【解析】耳是人的听觉器官,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耳蜗.听觉的形成过程为: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中耳出现异常,是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 变式训练二:乘车时闭眼也能准确地辨别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和上、下坡,接受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A. 耳蜗B. 前庭和半规管C. 听小骨D. 大脑答案:B【解析】鼓室内有空气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
新版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2.3第3节《耳和听觉》精选汇总
浙教版初中科学
验(钢尺划木梳、撕报纸)和一个演示实验(手摇齿轮发声),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音调与 振动的快慢即频率的关系;而在响度的教学时也是借助了三个实验(击鼓振动发声的演示实验、 音叉振动乒乓球放大振动的学生实验、听录音的实验),从不同事例分析响度与振幅有关,并结 合两个学生的演唱(男低音大声唱和女高音轻声唱)来辨别音调和响度,对于音色的教学,主要 是通过两个游戏,寓教于乐,寻找音色的影响因素。通过学生自己的听、看、想、辩、做等探究 活动,使学生体验声音的特征,并能在实例中分辨这些特征,突破难点。
TB:小初高题库
浙教版初中科学
各小组桌上都有一把木梳和一把钢尺,用钢尺分别慢速和快速划木梳的细齿,你听到钢尺发 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听到钢尺快速划过的声音比慢速划过的声音高。以不同的速度撕旧报纸, 听到的声音又有什么不同?由此你认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设置问题,引起猜 想,引发讨论,归纳结论。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趣味引入、阅读与讨论、探究活动与自主实验、学生小结和练习巩固等活 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在 上课时还可以利用郎朗的图片,噪声污染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 育。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听觉的形成,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先来 聆听一首交响乐,自己控制时间(播放蓝色多瑙河的演奏音频 ppt2)。好听吗?悦耳动听。指出 这些悦耳动听的声音就是乐音,它们有强有弱,有高有低,那么:一、乐音)
另外,本节涉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表达上的冲突,也进行必要的说明。日常用语中声音的 “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 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 “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因为科学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 以在本节知识的学习中,强调科学用语表达的准确性,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 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第二章-第三节 耳和听觉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第三节耳和听觉【学习目标】1.知道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2.充分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影响因素3.了解什么是噪音及预防噪音的方法【知识梳理】耳和听觉:1.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1)耳的结构和功能耳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导声波。
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到内耳。
咽鼓管: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保护耳膜。
半规管和前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
耳蜗:内有液体和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声音振动刺激。
(2)听觉的形成: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振动→耳蜗→听神经→大脑。
(3)双耳效应: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2. 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①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音调与振动的快慢和频率有关。
振动越快,频率就越大,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②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用Hz表示,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
我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
一般人是听不到超声和次声的。
③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B超检查就是利用超声波来检查人体内部各器官的情况的。
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
(2)响度:①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
其大小与声源的振幅和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声源的振幅越大,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的响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②通常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计算声音的大小。
(3)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特性,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3. 噪声污染根据噪声产生到引起听觉的过程:声源振动发声-介质的传播-鼓膜振动,所以控制噪声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防止噪声产生:一般采用控制噪声污染源的方法。
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工地的噪声不超过85—90 dB,居民居住区的噪声,白天不能超过50 dB,夜间不能超过40 dB。
(2)阻断噪声传播:如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2.3耳和听觉课件(共22张PPT)
耳的结构中,属于外耳的是〔 1 〕 耳廓〔 2 〕 外耳道
听小骨 咽鼓管 属于中耳的是〔 4 〕鼓膜 〔 5 〕鼓室 〔 6 〕 〔10 〕 半规管〔 8 〕前庭 〔 9 〕耳蜗 属于内耳的是〔 7 〕 6
耳
7 8
1 2
9
3 4 5
10
外 耳
耳廓:收集声音 外耳道: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 鼓膜:随声音发生振动
声源的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大。
4、音色
三、噪声污染 令人感到烦躁不安的声音。 思考: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带消音器的手枪 高架桥上的隔音板
练习 1、俗话“声音刺耳”“震耳欲聋”“闻其声 知其人” 分别反映出声音的 、 、
这三种特征。 2、猫和狗等动物比人对声音敏感,这是因为 ( ) A这些动物的耳朵大 B这些动物比人聪明 C 这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大 D这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大
3、外界声波经过
的振动,
传到
的振动通过三块
,引起
传
到内耳,刺激
产生 ,沿着
内的
感受器,而
传到 形
成听觉。
4、鼓膜的作用(
)
A 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B 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导
C将声波转换成刺激向内传导
D 接受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
练习: 1、人的听觉产生于( )
A听觉感受器
C 听觉中枢
B 耳蜗
D 鼓膜
2、组成中耳的结构:
组成内耳的结构是:
、
、
、
、
;
。
5、如果你在吃饭时堵住了两只耳朵,你能听到 自己咀嚼的声音吗?
能 骨能传声
二、声音的特性
1、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叫乐音 2、音调:声音的高低
2-3耳和听觉(解析版) - 副本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3节耳和听觉【知识点分析】一.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1.耳的结构与功能(1)外耳: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也有一部分加强的功能)(2)中耳:鼓膜---随着声波的振动而引起振动,将振动传到听小骨鼓室---与耳道一起引起共鸣,并且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到耳蜗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使鼓膜能正常振动(3)内耳耳蜗---内有液体和听觉感受器,接受声波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前庭---感觉头部位置变动,产生神经冲动半规管--维持姿势和保持平衡。
2.听觉的形成:(1)正常的听觉形成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即: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内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2)还可以通过骨传导,比如万年贝多芬可以通过牙咬筷子听钢琴声。
3.助听器与失聪:听觉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不灵敏。
助听器能帮助很多听觉不灵敏的人来提高听力。
但是,有些人由于听觉感官某一部分受到损伤,即使使用助听器也很难再听到声音--失聪。
4.耳对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内耳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受到过长或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症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和航空病。
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高。
2.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就越大,音调就越高。
因此频率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量,它决定着声音音调的高低。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
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的高。
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到1100赫之间。
3.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是有一定限度的,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赫。
七年级科学下册 2.3《耳和听觉》课件4浙教级下册自然科学课件
A
C、响度大小 D、都有可能
12/7/2021
第三十七页,共三十九页。
2、发声体在振动,但我们没有听到声音,其 原因是( D )
A、没有传播声音的媒介 B、声音为超声波
C、声音为次声波 D、以上(yǐshàng)都有可能
12/7/2021
第三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张嘴能使咽鼓管。前庭、半规管:内有能感受头部
听觉 的损失 (tīngjué)
(1)年龄增大,听觉不敏感(mǐngǎn)。(自然原因)
(2)听觉器官的损伤。 (失聪)
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谈谈引起听 觉障碍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A.鼓膜或听小骨损伤等受损
(传导性障碍)
B.耳蜗或听神经传导系统受损 ( ) 神经性障碍 12/7/2021
第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12/7/2021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九页。
噪声污染(zào shēnɡ wū rǎn)
12/7/2021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九页。
使人轻松愉快的声音(shēngyīn)叫乐_音__(y_uè_y;īn)
令人烦躁不安的声音(shēngyīn)叫噪_声____。
乐音与噪声是相对而言的。凡影响人们正常工 作、生活、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
__方__向_(_fā_ng和xiàn_g)____。距
离 12/7/202世1 界爱耳日:每年的3月3日
第二十页,共三十九页。
声音 的特 (shēngyīn) 性
音调 响度(xiǎnɡ dù) 音色
12/7/2021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九页。
(一)音调
悦耳动听 的声音叫 (dòngtīng)
2.3耳与听觉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言的。凡影响人们正 在工厂,机械的撞击、摩擦;
20 20000
常工作、生活、休息
的声音都是噪声。
使人轻松愉快的 声音叫_乐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_;
令人烦躁不安的 声音叫_噪__声__。
乐音的三个特征(声音的三要素):
响度 音调 音色
你见过这样的仪器吗?有什么用处?
分贝仪
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
不可修复性耳聋
4声 音频人超令半代7令你遇耳24声、000波调率能声人规表人见到、音--不的跟 的 听 波 烦 管 作 烦 过 巨 闭 的69用00通 发单到的躁、:躁这大嘴响尖分分道 声位的频不前《不样声。度锐贝贝体是声率安庭托安的响与的振赫音高的、的仪时声斯东动兹频至声耳声器,源卡一很西的率音蜗音吗应的(2》般吵符0挖频范叫(叫?迅振、0、 、号耳0率围感有速动_《_普神0:朵__HH有大音什捂幅波__通经zz__)以关约)么紧度西。室细__。。上,是用双有米内胞(频:处耳关亚谈受每率?或。_人话到_秒越张》_破_振大嘴、坏赫动,,《到2音这图_0_调是兰0_0_越为多0_次高什_》赫以,么、。上频?《)率卡,越门由小》于,等它音的调频越率低高。,因此具有以下特点:(a)方向性好,几乎沿直线传播; 为20什么一2些00城00市要禁鸣喇叭?
海豚
150~150000 7000~120000
不同的动物能够听到 的声音的频率和发出 声音的频率不同 。
超声波不能被人 耳听到,但能被 一些动物听到。
响度大小(分贝)对人体的影响
声音 树叶微动 轻声交谈 正常说话 大声呼喊 汽车喇叭 载重汽车发动机 飞机发动机
响度分贝数 10 20—30 40—50 70—80 90 100—110 120--130
2.3耳和听觉-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响度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人们对声音强弱的 主观感觉。
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是什么?
鼓声和振动 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先轻轻地敲鼓,然后用力敲鼓. (1)比较两次实验中发出声音的响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意观察纸屑的振动幅度的大小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发现声音的大小跟声源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吗?
70dB 会干扰人们谈话、 影响工作效率,
30dB~40dB 是较为理想 的安静
听一听
比较牛叫声和蚊子的声音,请大家区分哪个 音调高?哪个响度大?
牛叫声响亮,响度大,蚊子的声音弱,响度小。 牛叫声低沉,音调低;蚊子的声音尖锐,音调高。
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 响度大的不一定音调高。
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吗?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就越大,音调就越高。
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
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高。
1、在声源处减弱 如,城市禁鸣喇叭 失聪——听不见任何声音。 响度的单位:分贝,符号:dB 直尺振动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伸出不同长度的尺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阅读上表,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阅读上表,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不同的动物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和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
把高于20000赫的声音叫做超声。 把低于20赫的声音叫做次声。
频率大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如B超、超声探伤仪,声纳
超声波不能被人耳听到,但能被一些动物听到。
蝙蝠利用超声波捕食
大象用次声波交流
浙教版科学七下2.3《耳和听觉》ppt-课件
失聪原因 :
传导性耳聋: 传导振动的结构受损(鼓膜,听小 骨损伤,外耳道堵塞) 1、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或打耳光形成鼓膜内外压 力神差经引性起耳。聋: 31、、潜听水神过经深受。损伤。 2、药物影响等。
2、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捂紧双 耳或张嘴,这是为什么?
---
二、耳朵的各部分功能
• 耳廓: 收集声波
• 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
• 鼓膜: 在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 听小骨:振动,把声音放大。是人体最小的骨头
• 咽鼓管: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
• 半规管: 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
• 前庭:
位觉感受器
• 耳蜗: 充满液体和听觉感受器
三、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案下载:/jiaoa/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第3节 耳和听觉
---
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一、耳朵的结构
耳廓
听小骨
外耳道 鼓膜 鼓室
耳的结构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咽鼓管
认识耳朵的结构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一、耳朵的结构
耳7廓
听小骨1 (三块)
PPT模板:-/moban/
PPT素材:-/suca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外6耳道 鼓2膜 鼓3室
耳的结构
半8规管 前5庭 耳4蜗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精品教案第3节 耳和听觉(1)
解耳的结构,知道耳的各部分功能,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
.认识噪
点: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耳的结构及各部份功能教师准备:
中有这么一个片段:队员们,为了提前知道敌人
的火车是否进入山区,
课
构有何作用?
矫正方法:常做吞咽动作,因为吞咽时,咽鼓
耳膜破裂、听小骨损伤、耳蜗损伤、位听神经损伤、听觉中枢损伤等。
:
耳蜗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
感的人,在受到过长可过强的刺激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耳的结构包括什么?其中位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耳和听觉》【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的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和远近有关。
2.知道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了解噪声的产生、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乐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噪声的产生、危害和防治。
难点: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鼓、碎纸屑、手摇式发声齿轮、钢尺、录音机。
2.学具:音叉、乒乓球、细线、木梳、钢尺、旧报纸。
【设计说明】本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只是学生平时没有仔细观察和思考,并且缺少相应的声学理论知识,所以对于音调、响度、音色三个名词非常陌生。
但是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其实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表象,上课时很容易联系到本节的知识中来,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兴趣将会很浓厚。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真正懂得日常生活中有关声现象的理论知识;可以让学生理解乐音的三大要素及其区别;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噪声的产生、危害和防治。
本节课的引入利用了多面体音频(也可以利用录音机播放,还可以让学生或者老师直接唱歌方式),用不同的形式巧妙的引入,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本节课的重点是音调、响度、音色的决定因素,特别是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分,是本节知识的难点,所以在音调教学中借助于男低音与女高音唱歌的方式巧妙的引入,并借助两个学生实验(钢尺划木梳、撕报纸)和一个演示实验(手摇齿轮发声),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音调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的关系;而在响度的教学时也是借助了三个实验(击鼓振动发声的演示实验、音叉振动乒乓球放大振动的学生实验、听录音的实验),从不同事例分析响度与振幅有关,并结合两个学生的演唱(男低音大声唱和女高音轻声唱)来辨别音调和响度,对于音色的教学,主要是通过两个游戏,寓教于乐,寻找音色的影响因素。
通过学生自己的听、看、想、辩、做等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声音的特征,并能在实例中分辨这些特征,突破难点。
另外,本节涉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表达上的冲突,也进行必要的说明。
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
因为科学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
所以在本节知识的学习中,强调科学用语表达的准确性,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对于噪声的危害和防治,主要利用学生平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表象,结合多媒体,进行分组讨论问答,突破本节知识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对于噪声是相对性的这一问题,学生比较难以理解,上课时借助具体的问题实战练习,如“上课时,校园广播播放的音乐声”属于噪声,具体情境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噪声是相对性的这一难以理解的问题。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趣味引入、阅读与讨论、探究活动与自主实验、学生小结和练习巩固等活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上课时还可以利用郎朗的图片,噪声污染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听觉的形成,今天我们再次走进丰富多彩的声音世界,先来聆听一首交响乐,自己控制时间(播放蓝色多瑙河的演奏音频ppt2)。
好听吗?悦耳动听。
指出这些悦耳动听的声音就是乐音,它们有强有弱,有高有低,那么声音有那些基本特性呢?告诉同学们乐音有三个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板书:一、乐音)(投影:ppt3乐音:是指各种乐器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乐音的三个要素:音调、响度、音色)这些要素又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新课教学(一)声音的三个要素: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引入)先请一男一女两个会唱歌的同学,男同学(唱男低音的)、女同学(唱女高音的)唱歌,学生借助已有的音乐知识,让学生就两位唱歌时声音的不同进行讨论,通过交流和辨析,引入声音高低即音调的学习。
(板书:1.音调)(投影:ppt4)各小组桌上都有一把木梳和一把钢尺,用钢尺分别慢速和快速划木梳的细齿,你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听到钢尺快速划过的声音比慢速划过的声音高。
以不同的速度撕旧报纸,听到的声音又有什么不同?由此你认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设置问题,引起猜想,引发讨论,归纳结论。
演示:教师演示手摇齿轮发声实验,检验猜想。
钢尺紧靠齿轮,通过手摇使齿轮转速逐渐增大,注意钢尺发出声音高低的变化。
手摇齿轮发声,使齿轮敲打钢尺,可听到钢尺的“轧轧”声;随着转速逐渐增大,钢尺发出的声音就会变高。
齿轮转速越快,钢尺振动越快,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结论:(投影:ppt5齿轮转速越慢,钢尺振动越慢,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齿轮转速越快,钢尺振动越快,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投影:ppt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用符号Hz表示。
音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一般情况下,儿童的音调要比成年人高,女人的音调比男人高。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中间的一段文字及表格数据。
(表格中补充蝴蝶的发声频率:5—6赫兹)问题:(投影:ppt7一只蜜蜂从你耳边飞过,你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蜜蜂的发声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以内,而蝴蝶的发声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简要介绍人和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和发声频率范围,根据蝴蝶的发声频率范围和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来说明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超声和次声的介绍:(投影:ppt8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20赫兹的称为次声。
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称为次声波(人耳都听不见)超声波:反射定向效果好,穿透力强。
次声波:传播衰减慢,传播很远)(投影:ppt9投影展示各种声波的用途。
)2. 响度(引入)还是刚才的两位同学,男同学大声唱,女同学轻声唱,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再就两位唱歌时声音的不同进行讨论,通过交流和辨析,引入声音强弱即响度的学习。
(板书:2. 响度)我们先来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投影:ppt10科学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很强的声音如“震耳欲聋”,我们说它响度大;微弱的声音几乎听不见,我们说它响度小。
)演示:投影台面上都有一只队鼓(通过放在投影机把振动放大),要使它发出声音,怎样做呢?要使鼓声更响些,又要怎样做呢?请学生来操作,你们认为鼓声的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让学生思考,勇敢说出自己的猜想,根据猜想进行检验。
“鼓声的强弱可能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
”能设计出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方法吗?让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方法。
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根据碎纸屑跳起的高度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
学生操作:轻敲鼓,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强弱的变化,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换个声源,情况又会怎样?各小组都有音叉和带细绳的乒乓球,怎样设计显示响度与振幅关系的实验呢?学生先回答,教师评价,最后学生实验。
(投影:ppt10科学上把声源的振动幅度大小称为振幅,振幅是指声源的振动幅度大小轻敲:声音小,响度小;重敲:声音大,响度大。
)人站在距发声体远近不同的地方响度如何?实验:(投影:ppt11录音机放歌曲,近听、远听实验,远听:声音小,响度小;近听:声音大,响度大。
)(投影:ppt12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和远近有关。
(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3)与不同的人有关)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4表格数据,了解一些常见声音的响度分贝数,教师适当的讲解。
(投影:ppt12响度(计量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
符号:dB)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
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响度。
科学中的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不能产生歧义,所以在科学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用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响度。
3.音色(投影:ppt13辨别乐器)听、辨游戏一:播放用几种不同乐器演奏乐曲的视频,其他测试者闭上眼睛,能否只凭听觉辨出声音是哪个乐器发出来的?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
(投影:ppt13辨别声音)听、辨游戏二:“闻其声,知其人”,找几位学生读一段文字,其他测试者闭上眼睛,能否说出读书人的名字?正因为每一位同学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我们才可以区别出他们。
(板书:3.音色)(投影:ppt14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上述四种乐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它们发出声音的波形也各不相同。
但它们的声波的波形都很有规律。
(投影:ppt15)每个人或每种发声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特点,我们把这种声音的特征叫做音色(或音品)。
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的特性。
影响音色的因素: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等。
(二)噪声污染及其防护(投影:ppt16噪声:有些声音杂乱无章,使人听了烦燥不安的声音,我们把这种声音叫做噪声。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板书:二、噪声污染)练一练:(投影:ppt17由定义判断,属于噪音的是( B C E ))A.森林里小鸟的叫声B.工地上的打桩声C.上课时,校园广播播放的音乐声D.你过马路时,汽车的鸣笛声E.时间很晚了,邻居传出来的麻将声结合上面的练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6,了解噪声是相对的以及常见的噪声污染的分贝数。
噪声的防护(从发声、传声、听声考虑):(投影:ppt18 ⑴控制噪声声源:市区禁鸣喇叭;把音量调低;政府规定工厂、工地噪声不应该超过85~90分贝)(投影:ppt19 ⑵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高架路上的隔音屏;学校周围种满高大的树;外面很吵,关上窗户)(投影:ppt20 ⑶在人耳处减弱:在非常吵杂的环境中佩带防护耳罩……)三、课堂小结(投影ppt21先学生回答后多面体展示)四、课堂练习(投影ppt22)1.一个人从儿童到青年有一段变声期,经过变声期,发出声音的变低了。
2.马路边和住宅附近植树造林,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而且还能对声音起的作用。
3.频率的单位是,响度的单位是,音色没有单位。
4.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是指( )A.音调的高低B.音色的好坏C.响度的大小D.都有道理(投影ppt23)5.接听陌生人的来电,虽然你不知道是谁,但马上就听出是男是女,是什么不同(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对6.洗衣机由于衣服没有放好,发出较大的噪声,应该()A.买台新的B.关闭门窗C.拔掉洗衣机插头D.将衣服重新放匀7.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