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于呼吸系统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1a47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c.png)
04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与副 作用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用药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和 时间服用药物,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 停药。
注意药物过敏史
在用药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药物过敏 史,避免使用过敏的药物。
观察不良反应
如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向医 生报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便 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药物的疗效。
常用药物分类
抗生素
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 炎等。
平喘药
用于缓解哮喘症状,如沙丁胺醇、茶碱等。
镇咳药
用于缓解咳嗽症状,如止咳糖浆、甘草片等。
抗过敏药
用于治疗过敏反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 等。
03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 治疗
感冒的药物治疗
总结词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经济性
药物应经济实惠,患者 能够承担得起。
方便性
药物应易于使用,方便 患者获取和使用。
药物选择的标准
适应症
药物应适用于患者的具体病症 和病情。
禁忌症
药物不应与患者的其他疾病或 用药产生相互作用。
药效学
药物应具有明确的药效学特点 ,能够针对病症产生有效治疗 。
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应可接受,风 险较低。
分类
根据疾病性质,呼吸系统常见病 可分为感染性、炎症性、过敏性 和肿瘤性等类型。
常见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04
咳嗽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 能伴有咳痰或干咳。
呼吸困难
患者感到呼吸费力,可能伴有 喘息或胸闷。
药理学-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ppt课件
![药理学-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08cbfac1c708a1284a449e.png)
PPT课件
20
第二节 抗炎平喘药
抗炎平喘药分类与药物
炎症细胞膜稳定 色甘酸钠,奈多罗米钠
H1受体阻断剂酮替芬 白三烯药阻断药
酮替芬
半胱氨酰白三烯
PPT课件
21
第二节 抗炎平喘药
抗炎平喘药作用与应用
* 通过抑制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介质
和对抑制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等炎症细胞的活性发挥抗过敏作用和轻度的抗 炎作用。 * 其平喘作用起效较慢,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哮
主要类别:
β 受体激动药(β agonists)
茶碱类(theophyllines)
吸入性抗胆碱(anticholinergic inhalations)
PPT课件
7
第一节
平喘药
主要药物
表31-1 平喘药分类及常用药物
支气管扩张药
类 别 -受体激动药 茶碱类 M受体阻断药 糖皮质激素类 肥大细胞膜阻断药 抗组胺药 白三烯受体阻断药
第二节 抗炎平喘药
常用的吸入用糖皮质激素
* * * * 丙酸倍氯米松(beclomethasonedipropionate) 布地奈德(budesonide) 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e propionate) 脂溶性高低顺序为: 丙酸氟替卡松>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 * 高脂溶性者在气道内浓度高,容易转运进入细 胞内与局部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产生较强抗 炎活性。
PPT课件
4
基本要求
【难 点】
支气管哮喘病理及发病机制复杂,不同类别的
平喘药作用方式及作用机制不同,通过本章学
习为临床合理应用平喘药物打好基础。
PPT课件
5
呼吸系统用药ppt课件
![呼吸系统用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9c6c441eb91a37f0115c03.png)
慢性呼吸衰竭、缺氧、CO2潴留引起的肺性脑病
,合理运用呼吸兴奋剂有一定价值。
呼吸兴奋剂
必须保持气道通畅,否则会促发呼吸肌疲劳,进 而加重CO2潴留;
脑缺氧、水肿未纠正而出现频繁抽搐者慎用; 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基本正常; 不可突然停药。
呼吸兴奋剂
1.各种危重疾病所致呼吸抑制或呼吸衰竭;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缺氧和(或)CO2潴留所
提高呼吸中枢对CO2敏感性
大脑皮层、血管运动中枢和脊髓
应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各类继发的呼吸抑制、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伴高碳酸血症及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
本品在体内易吸收,作用时间短暂,一次静脉注射仅维持 5~10分钟,在体内代谢为烟酰胺,经甲基化后随尿排出。
可皮下、肌肉、静脉注射给药,成人剂量为0.25~0.5克/ 次,极量为1.25克/次,小儿剂量75~175毫克/次,可静脉 滴注,一般为5%葡萄糖500毫升+尼可刹米4~8支(0.375克 /支),20~30滴/分。
用量过大或注射太快可引起惊厥。
导致血栓性静脉炎或局部皮肤刺激,本品剂量过大时,引起 心血管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出现心律失常。 癫痫、惊厥、高血压、冠心病、嗜铬细胞瘤、甲亢、大脑水 肿、肺部疾患者禁用,用药期间出现惊厥、不能控制的震颤 或躯体妄动、反射亢进是药物过量的现象应停药。 孕妇及12岁以下儿童慎用,用药期间注意头痛、无力、呼吸 困难、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腹泻及尿潴留等,滴注速度 太快有引起溶血的危险。
回苏 灵 (二 甲弗 林)
美解 眠
吗乙 苯 吡酮 (多 沙 普伦 )
阿米 三嗪
作用机制
适应症
对呼吸中枢有较强的直接兴奋作用, 注射后明显增加肺换气量,降低动 脉血PCO2,提高血氧饱和度,从而 改善呼吸功能。对肺性脑病因能降 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而有苏醒作 用。用药后起效迅速,但维持时间 短。
呼吸系统药PPT课件
![呼吸系统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1a3941ff00bed5b8f31d19.png)
9
【临床应用】
• 1、支气管哮喘。慢性哮喘维持治疗,预防急性发作;p2激动药效差 时,加iv茶碱
• 2、慢性阻塞性肺病 • 3、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10
【不良反应】
• 安全范围较窄,不良反应较多。血药浓度超过治疗水平时导致上腹痛、 恶心、呕吐、失眠、震颤、心动过速等
• 剂量过大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心律失常、低血压、低钾、低镁、血糖 高、代谢性酸中毒、惊厥、昏迷甚至呼吸、心跳停止。sh
3
黏痰溶解药
• 概念 • 可以改变痰中黏性成分,降低痰的黏滞度使之易于咳出的药物 • 临床应用 • 适用于手术后咳痰困难或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痰液稠厚咳痰困
难者4Leabharlann 黏痰溶解药• ①通过使痰液中的酸性黏蛋白纤维断裂,从而降低痰液黏稠度,代表 药为溴己新及其有效代谢产物氨溴索与溴凡克新
• ②通过药物结构中的巯基与黏蛋白的二硫键互换作用,使黏蛋白分子 裂解从而降低痰液黏稠度。代表药是乙酰半胱氨酸,同类的药物有: 美司坦、羧甲司坦、厄多司坦和美司钠等
1.中枢性镇咳:直接抑制延髓反射中枢(可分为依赖性与非依赖性) 2.外周性镇咳药: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15
感受器(化学、牵张) 受刺激
外周性镇咳药
效应器(咳嗽)
传入神经 (迷走神经)
传出神经 (迷走神经和运动神经)
咳嗽中枢
16
1、中枢性镇咳药
▪ (1)、依赖性镇咳药
▪ 本类药物中,镇咳作用最强的是吗啡,但是依赖性太强,一般不用。临床常 用于支气管癌或主动脉瘤引起的剧烈咳嗽。急性肺梗死或急性左心衰竭伴有的 剧烈咳嗽
11
( 三)抗胆碱药(M阻断药)
• 异丙托溴铵。对气道平滑肌有一定的选择作用。比短效p2受体激动药 起效慢,对p2受体激动药耐受的病人有效。对老年性哮喘尤为适用, 亦用于治疗p受体阻断药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临床应用】
• 1、支气管哮喘。慢性哮喘维持治疗,预防急性发作;p2激动药效差 时,加iv茶碱
• 2、慢性阻塞性肺病 • 3、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10
【不良反应】
• 安全范围较窄,不良反应较多。血药浓度超过治疗水平时导致上腹痛、 恶心、呕吐、失眠、震颤、心动过速等
• 剂量过大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心律失常、低血压、低钾、低镁、血糖 高、代谢性酸中毒、惊厥、昏迷甚至呼吸、心跳停止。sh
3
黏痰溶解药
• 概念 • 可以改变痰中黏性成分,降低痰的黏滞度使之易于咳出的药物 • 临床应用 • 适用于手术后咳痰困难或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痰液稠厚咳痰困
难者4Leabharlann 黏痰溶解药• ①通过使痰液中的酸性黏蛋白纤维断裂,从而降低痰液黏稠度,代表 药为溴己新及其有效代谢产物氨溴索与溴凡克新
• ②通过药物结构中的巯基与黏蛋白的二硫键互换作用,使黏蛋白分子 裂解从而降低痰液黏稠度。代表药是乙酰半胱氨酸,同类的药物有: 美司坦、羧甲司坦、厄多司坦和美司钠等
1.中枢性镇咳:直接抑制延髓反射中枢(可分为依赖性与非依赖性) 2.外周性镇咳药: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15
感受器(化学、牵张) 受刺激
外周性镇咳药
效应器(咳嗽)
传入神经 (迷走神经)
传出神经 (迷走神经和运动神经)
咳嗽中枢
16
1、中枢性镇咳药
▪ (1)、依赖性镇咳药
▪ 本类药物中,镇咳作用最强的是吗啡,但是依赖性太强,一般不用。临床常 用于支气管癌或主动脉瘤引起的剧烈咳嗽。急性肺梗死或急性左心衰竭伴有的 剧烈咳嗽
11
( 三)抗胆碱药(M阻断药)
• 异丙托溴铵。对气道平滑肌有一定的选择作用。比短效p2受体激动药 起效慢,对p2受体激动药耐受的病人有效。对老年性哮喘尤为适用, 亦用于治疗p受体阻断药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药理学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课件
![药理学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856c513c1ec5da50e27093.png)
色甘酸钠(Sodium Cromoglycate) 药理作用 1.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致敏介质
2. 抑制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神经多肽(P物质、
神经激肽A、B),亦有抑制这些多肽所致
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
3.↓气道高反应性
应 用
1. 预防各型哮喘,对外源性(吸入性)哮喘疗 效最好,对内源性哮喘仅60%病人有效,对 运动性哮喘可防止全部病例发作 2. 应在接触哮喘诱因前7~10日用药 3. 其他过敏性鼻炎,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他胃肠
气雾吸入,扩张气道剂量只需小剂量, 不良
对急性发作者与ß 受体激动剂合用,作 2
用增强
二、抗炎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s,GCs)
平喘作用强大,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药物
抗炎、抗过敏作用 全身用药可导致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
新型吸入制剂,具有强大的局部抗炎作用,而全身
三、抗过敏平喘药
3. 中枢神经系统 失眠,易激动,惊厥
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三)M-受体阻断药
异丙托平(ipratoping) 异丙托溴胺(ipratropium bromide)
溴化氧托平(oxitropium bromide)
溴化泰乌托平tiotropium bromide)
M-受体阻断药作用机制?
特 点: 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高选择性 对老年性哮喘特有效,且不会引起尿潴留
4.干扰呼吸道平滑肌钙离子的释放
5. 免疫调节与抗炎作用
增加膈肌收缩力
强心作用
作用特点(与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比较)
口服起效慢,急性哮喘无效
其作用强度比ß 受体激动剂弱 2
有中度程度的抗炎作用
主要用于慢性哮喘维持疗法、哮喘持续状
2. 抑制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神经多肽(P物质、
神经激肽A、B),亦有抑制这些多肽所致
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
3.↓气道高反应性
应 用
1. 预防各型哮喘,对外源性(吸入性)哮喘疗 效最好,对内源性哮喘仅60%病人有效,对 运动性哮喘可防止全部病例发作 2. 应在接触哮喘诱因前7~10日用药 3. 其他过敏性鼻炎,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他胃肠
气雾吸入,扩张气道剂量只需小剂量, 不良
对急性发作者与ß 受体激动剂合用,作 2
用增强
二、抗炎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s,GCs)
平喘作用强大,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药物
抗炎、抗过敏作用 全身用药可导致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
新型吸入制剂,具有强大的局部抗炎作用,而全身
三、抗过敏平喘药
3. 中枢神经系统 失眠,易激动,惊厥
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三)M-受体阻断药
异丙托平(ipratoping) 异丙托溴胺(ipratropium bromide)
溴化氧托平(oxitropium bromide)
溴化泰乌托平tiotropium bromide)
M-受体阻断药作用机制?
特 点: 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高选择性 对老年性哮喘特有效,且不会引起尿潴留
4.干扰呼吸道平滑肌钙离子的释放
5. 免疫调节与抗炎作用
增加膈肌收缩力
强心作用
作用特点(与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比较)
口服起效慢,急性哮喘无效
其作用强度比ß 受体激动剂弱 2
有中度程度的抗炎作用
主要用于慢性哮喘维持疗法、哮喘持续状
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065fbbb4daa58da0114abc.png)
❖ 冬春季,散发/流行,飞沫传染 ❖ 临床类型:普通感冒(鼻病毒),病毒性咽炎、喉炎(腺
病毒),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病毒),咽结膜热(腺病 毒/副流感、合胞病毒),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溶血性链球 菌) ❖ 典型症状: 1. 普通感冒:鼻塞、流涕、打喷嚏、流泪等,严重可发热、 咳嗽、头痛、全身乏力等。
病毒: 占90%以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 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等,病毒感染后常常继发细菌感染。
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支原体:婴幼儿时期呼吸系统解剖和免疫特点易患本病。
7
致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毒
8
致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细菌
9
临床类型和表现
2. 流感:起病急骤,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咽痛,卡他症状,也可呕吐、腹痛、腹泻
❖ 血象: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RP、血清钙 ❖ 病程:3-5天,如无并发症,属自限性疾病,如体温不退或
有反复应考虑有并发症。 10
治疗原则
❖ 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且抗病毒药的作用无特异性,目 前不主张常规使用抗病毒治疗。
用 ❖ 氯苯那敏:中枢抑制作用,高空作业和驾驶等禁用;
其M胆碱受体作用,肠梗阻、前列腺肥大、青光眼、 甲亢慎用 ❖ 对乙酰氨基酚:警惕其肝损害风险 ❖ 联合用药需看清复方药物成分,避免重复用药
14
第二节 肺炎
肺炎(pneumonia)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因素引 起的肺实质(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炎症。
❖ 治疗原则:对症处理、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劳累和受凉,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 细菌感染者全身症状明显,咳黏液痰或脓痰,血液检查白 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病毒),疱疹性咽峡炎(柯萨奇病毒),咽结膜热(腺病 毒/副流感、合胞病毒),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溶血性链球 菌) ❖ 典型症状: 1. 普通感冒:鼻塞、流涕、打喷嚏、流泪等,严重可发热、 咳嗽、头痛、全身乏力等。
病毒: 占90%以上,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 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等,病毒感染后常常继发细菌感染。
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支原体:婴幼儿时期呼吸系统解剖和免疫特点易患本病。
7
致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毒
8
致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细菌
9
临床类型和表现
2. 流感:起病急骤,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咽痛,卡他症状,也可呕吐、腹痛、腹泻
❖ 血象: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RP、血清钙 ❖ 病程:3-5天,如无并发症,属自限性疾病,如体温不退或
有反复应考虑有并发症。 10
治疗原则
❖ 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且抗病毒药的作用无特异性,目 前不主张常规使用抗病毒治疗。
用 ❖ 氯苯那敏:中枢抑制作用,高空作业和驾驶等禁用;
其M胆碱受体作用,肠梗阻、前列腺肥大、青光眼、 甲亢慎用 ❖ 对乙酰氨基酚:警惕其肝损害风险 ❖ 联合用药需看清复方药物成分,避免重复用药
14
第二节 肺炎
肺炎(pneumonia)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因素引 起的肺实质(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炎症。
❖ 治疗原则:对症处理、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劳累和受凉,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 细菌感染者全身症状明显,咳黏液痰或脓痰,血液检查白 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PPT课件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120eb390c69ec3d4bb7563.png)
、
轻症和预防哮喘(温和 持久)
1、 2 一般不用(不良反应多)
沙丁胺醇
克伦特罗 特布他林 福莫特罗 沙美特罗
2 >1 哮喘发作(可口服)
2 >>1
支气管哮喘(口服,不 良反应少)
2 >1
哮喘发作(口服,持久 易蓄积)
2
慢性哮喘(作用持久兼
精选ppt课抗件 炎作用)
20
二、茶碱类——氨茶碱
药理作用:
精选ppt课件
17
福莫特罗以及沙美特罗
新型长效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作用强而持久。 临床应用与评价 本品用于慢性哮喘、慢性阻塞 性肺疾患以及儿童呼吸道症状的治疗,对夜间哮 喘患者的疗效更佳。 不良反应 与其他β2受体激动药相似,为肌肉震 颤、心悸、心动过速等。 代表药物:
精选ppt课件
18
拟肾上腺素不良反应
1. 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1)磷酸二酯酶(PDE)↓—cAMP(环磷酸腺 苷)↑ (2)阻断腺苷受体
2. 抗炎作用:抑制炎症细胞功能 3. 强心、利尿
精选ppt课件
21
临床应用:
急、慢性支气管哮喘;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心源性哮喘;胆绞痛。
注意:
静脉注射过快,可发生心律失常、血压骤降、惊 厥 严格掌握用药量及给药速度
精选ppt课件
13
(一)非选择性β受体激动药
平喘作用机制:
肾上腺素
激动β2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减少过敏介质释放
激动α1受体—收缩支气管黏膜血管,减轻水肿 应用:控制哮喘急性发作
缺点:激动β1受体,易发生心血管的不良反应
精选ppt课件
14
(二)选择性β受体激动药
呼吸系统药物ppt课件
![呼吸系统药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8ad3d30975f46527d3e15a.png)
正常
痉挛
COPD
平喘药物分类: 1. 受体激动药 2. 茶碱类药 3. M受体阻断药 4. 糖皮质激素药 5. 抗过敏平喘药 6. 抗白三烯药
支气管扩张 抗炎平喘
抗过敏平喘
一、糖皮质激素药物
作用: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机理:
抑制PG、白三烯合成; 减少炎症介质的作用。 使小血管收缩,渗出减少。 应用: 哮喘持续状态,危重症抢救。
全身应用的糖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泼尼松(prednisoe) 特点: 抗炎作用强,平喘效果显著, 但 不良反应多而严重。 应用: 用于哮喘发作或持续状态,采用静脉给药。
吸入用糖皮质激素
特点: 脂溶性高,局部抗炎作用强,不良反应少。 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好
胆茶碱(cholinophylline) 口服吸收好,胃肠刺激小,
注射太快易兴奋不安甚至惊厥,心律失常, 血压骤降,呼吸、心跳停止。
四、M 受体阻断药
M受体: Ach激动M1、M2、M3受体→ 支气管平滑肌
收缩、促进黏液分泌。
异丙托溴胺 ( ipratropium ) :异丙阿托品 雾化吸入 选择性阻断气道平滑肌M受体,解除支气管
痉挛。
五、抗过敏性平喘药
作用:抑制肥大细胞过敏介质的释放。 (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常用药物: 色甘酸二钠;酮替芬;奈多罗米钠。
应用:预防各种支气管哮喘发作。
六、抗白三烯药
扎鲁司特(zafirlukast, 安可来) 孟鲁司特(montelukast,顺尔宁)
竞争性阻断白三烯受体, 用于哮喘预防及长期治疗。
肾上腺素 (adrenaline,epinephrine) 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 麻黄碱(ephedrine) 沙丁胺醇(salbutamol) 克仑特罗(clenbuterol) 特布他林(terbutaline) 福莫特罗(formoterol)
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893d7a69eae009581becc6.png)
我们逐一看看这些成分的安全性。
18
各种成分的副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解热止痛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肝脏损害 使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时需要注意: 1、肝肾功能不全者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2、药物易蓄积肝肾,3岁以下幼儿应禁止使用。 3、因能通过胎盘,孕妇慎用或禁用。
21
使用含有双氯芬酸钠成分的感冒药时需要注意:
1、可经血液透入胎盘,动物试验对胎鼠有毒性, 但不致畸。孕妇和儿童均属禁忌。
2、有肝肾功能损害慎用。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慎用, 4、老年人慎用。 5、本品含有钠,对于限制钠盐摄入量者应慎用
含有双氯芬酸钠的感冒药:感冒通
22
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 嗜血杆菌。
肺炎支原体:婴幼儿时期呼吸系统解剖和 免疫特点易患本病。
5
Pathogens of AURI
virus bacterius mycoplasm
6
7
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鼻涕 鼻塞 喉痛 扁桃腺化脓 声嘶 全身酸痛 咳嗽 发热 头痛
8
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分类
1、解热止痛的:对乙酰氨基酚 、双氯芬酸钠 、氨基比林、 阿司匹林、布洛芬;
2、缓解鼻塞的:盐酸伪麻黄碱、盐酸麻黄碱 ;
3、止咳的:氢溴酸右美沙芬、咳平、盐酸二氧异丙嗪;
5、减轻卡他症状的: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
6、抗病毒的:金刚烷胺、吗啉胍、板蓝根浸膏 ;
7、其他:人工牛黄、咖啡因、中药、消炎酶、葡萄糖酸锌;
23
布洛芬——解热止痛
可出现恶心,呕吐;其次是腹泻,便秘,烧心,上腹部痛。 偶见有头晕,头昏,头痛的报道和斑丘疹性红斑或麻疹性 皮炎及全身瘙痒的报道
呼吸系统用药PPT课件
![呼吸系统用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aebe1f192e45361066f5c2.png)
19:48:20
威海市立医院
16
氯化铵(ammonium chloride) [用途] 适用于急性呼吸道炎症初期痰液粘稠而不易 咳出的患者。本品很少单独使用,常与共他 药物配伍制成复方制剂应用。 [不良反应] 空腹或稍大量服用,易引起恶心、呕吐;过 量时可引起高氯性酸中毒。肝、肾功能不良 者禁用,以免引起酸中毒和高血氨症。
19:48:20
威海市立医院
2
患支气管哮喘或喘息型支气管炎时,不仅支气管 平滑肌收缩、管腔变窄,而且还伴有呼吸道粘膜水肿 、腺体分泌增多,既可引起咳嗽,又可造成呼吸道阻 塞,使呼气阻力增加,引起喘息症状。因此,咳、痰 、喘、炎常常同时存在、互相影响。治疗时应针对病 因注意控制感染外,还应配合使用镇咳药、祛痰药或 平喘药,这样既可缓解症状、减少痛苦,又可增加疗 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主要用于刺激性干咳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
[不良反应]较轻,偶见口干、头晕、乏力、食
欲不振、腹部不适和药疹等。
19:48:20
威海市立医院
10
二氧丙嗪(dioxopromethazine)
又名二氧异丙嗪、克咳敏。药物口服后
30~40min起效,作用持续4~8h。
本药为异丙嗪的衍生物,具有较强的中枢镇咳
19:48:20
威海市立医院
7
[用途]
适用于其他镇咳药无效的剧烈干咳和中枢程
度的疼痛患者。对胸膜炎患者干咳伴有胸痛
者尤为适用。多痰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
连续应用可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故应控制
使用。过量中毒时出现呼吸抑制、昏睡、瞳
孔缩小、脉搏细弱、各种反射消失等症状。
19:48:20
威海市立医院
8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ppt课件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75c55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4.png)
2、阻断腺苷受体,抑制内源性腺苷诱发的支气管收缩 及免疫诱发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介质合成释放
3、促进儿茶酚胺类物质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4、抑制平滑肌细胞内Ca2+肌浆网的释放 5、抑制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产生的调节免疫 6、增强呼吸肌膈肌的收缩力,减轻疲劳感。 7、促进纤毛运动,加速粘膜纤毛的清除速度 8、抗炎作用
1/15/2024
26
临床应用: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
1、急、慢性支气管哮喘:口服用于慢性哮喘的维 持治疗及预防发作;静注或静滴用于重症哮喘或 哮喘持续状态。
茶碱扩张支气管作用不及β2受体激动剂强,起效 慢,一般不宜采用。以往一线药物,现退居次要。
2、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呼吸困难。
3、当心源性哮喘和支气管哮喘鉴别困难时治疗首 选氨茶碱。
4、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早产儿窒息(咖 啡因或茶碱)。
1/15/2024
27
不良反应
碱性强,局部刺激性,宜饭后服用。
• 茶碱的安全范围较小,当血药浓度超过治疗水 平20ug/ml或静脉注射太快,易出现心血管症状、 中枢兴奋症状等不良反应,静注时间不能少于 10min.
• 缓释剂:葆乐辉、舒弗美
1/15/2024
14
药理作用及机制
1.抑制炎症细胞聚集和活化。 从而减少前炎症因子TNF-α、IL-1等释放,发挥强大
的抗炎作用,缓解气道炎症。 2.轻度扩张气道平滑肌,缓解气道高反应性。 3.缓解气道重塑。 减少上皮细胞基底的胶原沉着、气道平滑肌细胞增厚、
杯状细胞增生和黏蛋白的分泌,促进纤毛运动而促 进排痰。
治疗原则:去除病因,控制急性发作,预防复 发。
1/15/2024
6
平喘药分类
3、促进儿茶酚胺类物质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4、抑制平滑肌细胞内Ca2+肌浆网的释放 5、抑制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产生的调节免疫 6、增强呼吸肌膈肌的收缩力,减轻疲劳感。 7、促进纤毛运动,加速粘膜纤毛的清除速度 8、抗炎作用
1/15/2024
26
临床应用: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
1、急、慢性支气管哮喘:口服用于慢性哮喘的维 持治疗及预防发作;静注或静滴用于重症哮喘或 哮喘持续状态。
茶碱扩张支气管作用不及β2受体激动剂强,起效 慢,一般不宜采用。以往一线药物,现退居次要。
2、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呼吸困难。
3、当心源性哮喘和支气管哮喘鉴别困难时治疗首 选氨茶碱。
4、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早产儿窒息(咖 啡因或茶碱)。
1/15/2024
27
不良反应
碱性强,局部刺激性,宜饭后服用。
• 茶碱的安全范围较小,当血药浓度超过治疗水 平20ug/ml或静脉注射太快,易出现心血管症状、 中枢兴奋症状等不良反应,静注时间不能少于 10min.
• 缓释剂:葆乐辉、舒弗美
1/15/2024
14
药理作用及机制
1.抑制炎症细胞聚集和活化。 从而减少前炎症因子TNF-α、IL-1等释放,发挥强大
的抗炎作用,缓解气道炎症。 2.轻度扩张气道平滑肌,缓解气道高反应性。 3.缓解气道重塑。 减少上皮细胞基底的胶原沉着、气道平滑肌细胞增厚、
杯状细胞增生和黏蛋白的分泌,促进纤毛运动而促 进排痰。
治疗原则:去除病因,控制急性发作,预防复 发。
1/15/2024
6
平喘药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一、 抗炎性平喘药
(一)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具有强大的抗哮喘作用。
平喘机制
1.抑制多种参与哮喘发病的炎症细胞和免疫细胞功 能。
➢抑制循环中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 胞、中性粒细胞功能。
➢减少支气管树突状细胞数目,抑制肺嗜酸性粒细 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和释放炎症介质和 IgE产生。
不良反应:声音嘶哑,长期吸入,可发生口腔霉菌念珠菌 感染,宜多温水漱口。
12/9/2020
·
13
(二)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罗氟司特(roflumilast,Daxas) • 德国奈科明公司开发,第一个被欧盟和美国批准
上市用于治疗COPD的药物,也是第一个用于临 床的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通过抑制PDE-4活性, 增加炎症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内 cAMP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
治疗原则:去除病因,控制急性发作,预防复 发。
12/9/2020
·
6
平喘药分类
1、抗炎性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类药最常用;
2、支气管扩张药 (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2)茶碱类; (3)M胆碱受体阻断药; 3、抗过敏平喘药
(1)炎症细胞膜稳定药; (2)H1受体阻断药; (3)白三烯阻断药;
12/9/2020
长效:比托特罗、福莫特罗、班布特罗(唯一口 服长效)、沙米(美)特罗(吸入) 、沙米特 罗+氟替卡松复方;
12/9/2020
·
15
体内过程
• 口服F为80%,Tmax为1小时,血浆蛋白 结合率达99%,主要在肝代谢,主要代谢 物为氮氧化物,t1/2为17h,大部分经肾排 泄。
12/9/2020
·
16
临床应用
1.治疗反复发作并加重的成人重症COPD。 美国FDA证实罗氟司特每日一片能减少严重
的COPD急性发作频率,减缓症状恶化。 常与长效支气管扩张药合用。但不能用于 急性支气管痉挛的治疗。
2.对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或COPD伴有的喘息效果不佳。 分为吸入(局部、最常用)、口服、静脉(全身)给药。
全身用药副作用多,不宜长期用药;应用吸入疗法,充 分发挥了糖皮质激素对气道的抗炎作用,也避免了全 身性不良反应。
12/9/2020
·
11
局部吸入治疗:倍氯米松、曲安奈德、氟尼缩 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莫米松(内舒拿), 预防性治疗和控制症状,减轻气道高反应性。
12/9/2020
·
9
3.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通过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而降低气道高反应
性。 4.增强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敏感
性。
12/9/2020
·
10
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防治哮喘最强有效抗炎药物。
1.对顽固性哮喘、哮喘持续状态的危重病人迅速控制症 状。哮喘持续状态或重症哮喘的重要抢救药物,全身 给药。也可吸入用于中度哮喘。
第三十一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12/9/2020
·
1
咳、痰、喘辩证关系020
·
2
第一节 平喘药
喘息分型: 支气管哮喘 喘息型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呼吸道 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支气管痉挛为特征 的疾病。
全球约1.6亿患者,半数在12岁前发病, 20%有家族史。
➢促进肺炎症细胞的凋亡。
12/9/2020
·
8
2.抑制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产生。
➢ 诱导脂皮素-1的生成而抑制磷脂酶A2活性,从而 影响花生四烯酸炎性代谢物生成。
➢ 抑制诱导型NO合酶和环氧酶-2,阻断炎性介质 产生。
➢ 抑制黏附分子表达而减少炎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的 相互作用,降低微血管通透性。
➢ 抑制免疫功能和抗过敏作用,减少组胺、缓激肽 等过敏介质释放。
12/9/2020
·
14
药理作用及机制
1.抑制炎症细胞聚集和活化。 从而减少前炎症因子TNF-α、IL-1等释放,发挥强大
的抗炎作用,缓解气道炎症。 2.轻度扩张气道平滑肌,缓解气道高反应性。 3.缓解气道重塑。 减少上皮细胞基底的胶原沉着、气道平滑肌细胞增厚、
杯状细胞增生和黏蛋白的分泌,促进纤毛运动而促 进排痰。
12/9/2020
·
20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
本类药物对β2受体有较强选择性,对β1受 体的亲和力低,对α受体无作用。
口服有效,多采用吸入给药法几无心血管系 统不良反应。但剂量过大,仍可引起心悸、 头晕、手指震颤(激动骨骼肌β2受体)等。
临床常用的有:
12/9/2020
·
21
短效(或中效) :沙丁胺醇(舒喘灵)、克伦特 罗(氨哮素、瘦肉精)、奥西那林、特布他林 (博利康尼)
质与过敏介质 ➢增强气道纤毛运动 ➢降低血管通透性 ➢减轻气道粘膜下水肿
12/9/2020
·
19
非选择性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作用特点 1、不良反应多,长期应用可使支气管对各种
刺激反应性增高,发作加重,限制了长期 应用。 2、多不能口服,常吸入给药,用于哮喘急性 发作治疗和发作前预防用药。
目前应用的是对β2受体有高度选择性的药物。
2.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和COPD伴有喘 息的患者。
12/9/2020
·
17
不良反应
•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体重减轻、恶 心、头痛、头晕等,少数患者出现精神症 状如失眠、焦虑、抑郁及自杀倾向。中、 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不用于18岁 以下患者。
12/9/2020
·
18
二、支气管扩张药
(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药理作用及机制 ➢松弛气道平滑肌 ➢抑制肥大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释放炎症介
全身给药:急性恶化或严重慢性哮喘。
12/9/2020
·
12
丙酸倍氯米松
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为地塞米松衍化物。
局部抗炎作用比地塞米松强500倍。 气雾吸入,直接作用于气道发生抗炎平喘作用,能取得满
意疗效,且无全身不良反应,长期应用也不抑制肾上腺 皮质功能。
本品起效较慢,需连用1周以上才显示抗炎作用,故不能 单独用于急性发作的抢救,常与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联 合应用。
12/9/2020
·
3
基本病理表现 炎症细胞浸润,粘膜下组织水肿,血管
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亢进,平滑肌增生, 上皮脱落,气道反应性亢进等。
12/9/2020
·
4
12/9/2020
·
5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或慢阻肺(COPD)伴发的 喘息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支气管黏 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