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国学本末终始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国学第7课《仁人君子》教案

四年级国学第7课《仁人君子》教案

第7课:本末终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国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第7课二、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诵读,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尤其是那些难度较大容易念错的字。

教学难点:诵读,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尤其是那些难度较大容易念错的字。

四、教学过程: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2.读通课文,排除诵读障碍;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3.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

4.引导学生一句句跟读。

5.学生齐读全文;(多读几遍)6.学生背诵课文。

第7课:本末终始(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国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第7课二、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注释对照译文,理解语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课文的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两句的意思,感知课文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1.字词句的讲解和脉络梳理;2.在词句的理解方面注意古今差别,进行古今转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释课文内容,将“说一说”模块纳入其中。

迸:斥逐拂:违背逮:及、到骄泰:骄横放纵3.全文有五句话,理解句意。

重点理解第一句:唯独有仁德的人会把妒贤嫉能的人流放,把他们驱逐到四方偏远的地方,不许他们与贤人同住在中国。

这就是所说的只有仁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恨什么人。

4.主旨理解和联系实际5.老师让学生明白“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的意思。

6.引导学生根据这个道理反思自己与同学交往、与朋友交往的实际情况。

7.联系“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7课:本末终始(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国学第七册第二单元第7课二、教学目标:认识并了解神奇的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字形出发,认识“同”字的字义。

小学国学教案16篇

小学国学教案16篇

小学国学教案16篇[活动目标]1、积存明白得〝三人行,必有我师〞句子的意思。

明白得诗歌«过华清宫绝句»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2、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课文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丰富多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4、细心品味作者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动身,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摸索[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从贡荔枝这一看似小事的角度动身,表达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沉摸索。

2、体会课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丰富多彩的内蕴[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周学过的«论语»内容。

〔1〕指名学生诵读。

〔2〕全班诵读。

2、谈话导入。

人非生而知之者。

我们要善于学习,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孔子也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今天,我们接着写第八周的内容。

二、学习«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1、师范读。

2、生自读,读通、读顺。

3、师讲解大意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能够作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4、生再次自读,带着对句子的明白得读熟。

5、请学生讲讲对句子的明白得。

6、师小结: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扬。

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他的这段话,关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差不多上有益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表达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那么。

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

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尽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能够说是家喻户晓,但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

四年_国学教案千字文

四年_国学教案千字文
五、背诵全文。
1、师领诵,生跟着试背。
2、男女生分不背诵。
3、齐背诵。
板书
设计
6、乐殊贵贱
睦、傅、恻、沛
教学
反思
在教学中,通过讲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喜好,并为背诵课文奠定了根底。通过学习,学生普遍理解了课文的含义,并能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
内容
7.都邑华夏
教学时刻
月日1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换部首、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式认读生字,理解本文中的“北邙〞、“泾渭〞“都邑〞等词汇的意思。
十二、正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听音频范读。
6、认读生字。
“竭〞“履〞“凊〞“馨〞“澄〞跟读几遍。
十三、正读。〔读准节奏、停顿、语气〕
4、跟着音频读。
〔1〕自由练读,教师巡视。
〔2〕指名读,一人读一句。
〔3〕齐读。
2、多种形式读。
接龙读,分小组读,男女生读,单个指名读。
四、释义
1、依据课件提供的解释引导学生简单理解第一部份内容
仁慈隐恻①,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②匪③亏。
【注释】①隐恻〔yǐncè〕:恻隐,怜悯、同情。②颠沛〔diānpèi〕:跌倒,比喻处境窘迫困顿。③匪〔fěi〕:非,不是。
【译文】
仁义、慈蔼,对人的恻隐之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能抛离。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品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4、知过必改、得能莫忘:明白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
5、尺璧非宝,寸阴是竞:一尺长的璧玉算不上贵重,一寸短的光阴却值得往争取。
五、背诵全文。
1、师领诵,生跟着试背。
2、男女生分不背诵。
3、齐背诵。

本末终始国学的讲解

本末终始国学的讲解

本末终始国学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它强调事物发展的始末和终始之间的相互关系。

其中,“本”指的是事物的根本,“末”指的是事物的末节,而“终始”则指的是事物的始末。

这种哲学思想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由其根本和末节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

因此,要想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其末节和始末。

在国学中,本末终始的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在政治领域,本末终始的思想被用来指导国家治理,强调要以国家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注重末节的管理和治理,最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经济领域,本末终始的思想被用来指导经济发展,强调要以经济发展的根本为基础,注重末节的管理和调控,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文化领域,本末终始的思想被用来指导文化传承和发展,强调要以文化的根本为基础,注重末节的整理和传承,最终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国学经典》。

本课主要学习《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一章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国学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一章节。

2. 能够理解并运用“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一章节中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一章节。

难点:理解并运用“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一章节中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三字经》的动画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国学经典的学习氛围。

然后向学生介绍《三字经》的背景及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一章节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设计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道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6. 课堂小结(5分钟)7. 布置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将课堂上学习的“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一章节进行朗读和背诵,并写一篇关于这一章节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一章节。

答案: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2. 写一篇关于“人之初,性本善。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第一篇: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2013学年荣怀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四年级教案集2014.5.28第四课正心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节奏感,特别是文中的排比句。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尤其需要注意“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四个词组的构成关系。

3.能够初步理解“正心“的意思,能够理解日常学习生活来理解”正心“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诵读,理解句子的意思。

理解课文中“正心”的意思,理解“心正”的状态。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李存勖“好乐亡国”的故事入手,把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讲给学生听,然后总结出故事的道理:不同的心态决定事情的成败。

可见,心态是否端正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端正心态的问题,文中称之为“正心”。

二、诵读感悟1、教师要带领学生多读,加以适当的讲解,使学生对课文有所感悟。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在读之前,提出以下问题:问题一:人们常常说:“心态决定一切。

”你知道心态对一个人做事的重要性吗?如何才能保持正确的心态呢?问题二:你知道古代《大学》“八条目”中的“正心”是什么意思吗?2、读顺课文,读熟课文(1)提醒学生要注意“忿懥”“心不在焉”这两个词(2)出示音频范读,提醒学生要注意课文的节奏。

三、字词句梳理和脉络梳理(1)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虑,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忿”和“懥”都有愤恨、愤怒的意思;“恐”和“惧”都有害怕的意思;“好”和“乐”都有喜欢、爱好的意思;“忧”和“患”都有忧虑的意思。

这四个词组具有相同的构词法则。

这句话指出了心不得其正的四种状态,它们是人的内心受困于各种主观欲望而造成的。

2(2)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焉”,本意是一种鸟,后来演化出多种词性和意思。

“焉”字在这里是个方位代词,指代这里的意思。

国学-第1-16课

国学-第1-16课

第3课 诚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如恶 (wù)恶(è)臭,如好(hào)好色,此之 谓自谦(qiè),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 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 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 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 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pán),故 君子必诚其意。
第9课 子路问强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 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 南方强也,君子居之。衽(rèn)金革,死而 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 而不流,强哉矫( jiǎo)!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 不变,强哉矫!"
第10课 君子之道
第8课 率性修道
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 (zhòng)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 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 贪戾(lì),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fèn)事, 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jié)、 纣(zhòu)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 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 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怒,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经典诵读 第一课 本末终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 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时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
道矣。(《大学·经第一章》)

小学国学课程教案模板

小学国学课程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与理解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四、教学时间:40分钟五、教学内容:1. 诵读《弟子规》2. 学习《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章节3. 课堂讨论:孝道在生活中的体现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国学经典的重要性,以及《弟子规》的背景和内容。

2. 诵读《弟子规》- 教师带领学生齐声诵读《弟子规》,让学生感受国学经典的韵律美。

3. 学习《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章节- 教师逐句讲解“入则孝”章节的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孝道在生活中的体现。

- 重点讲解以下句子:-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4. 课堂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孝道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如:- 听从父母的教诲;- 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 体贴父母的辛劳;- 尊重父母的意愿。

5. 总结与拓展-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孝道的重要性。

-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向父母表达孝心,如做家务、关心父母生活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弟子规》的理解程度;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3. 学生在课后对孝道的实践情况。

八、教学资源:1. 《弟子规》文本;2. 课堂讨论案例;3. 学生作业本。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2. 教师要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实践,培养学生的孝道观念。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教案标题: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学经典,培养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

2. 帮助学生理解国学经典中的道德价值观和智慧,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国学经典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国学经典中的经典故事和寓言,理解其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3. 学会运用国学经典中的智慧和道德价值观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国学经典故事和寓言的教材和资料。

2. 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3.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听说过国学经典吗?知道有哪些国学经典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国学经典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对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

2. 分析国学经典故事和寓言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并与学生分享其中的智慧。

三、阅读理解(20分钟)1. 学生阅读一篇国学经典故事或寓言,理解其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2. 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检查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四、讨论与应用(15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将国学经典中的智慧和道德价值观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或场景,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演讲的形式来展示他们的想法。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国学经典的重要性。

2. 学生自评或互评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国学经典故事和寓言,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国学经典相关的展览或活动,加深对国学经典的了解。

教学评估:1. 学生对国学经典的了解程度和理解能力。

2. 学生在讨论和应用中展示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材和资料,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趣味性。

育灵童第七册国学教案

育灵童第七册国学教案

育灵童第七册国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第1课本末终始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反复诵读加强对“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的理解,读出课文的节奏感,尤其是文中的排比句。

2、能通过老师讲解和课文注释,知道《大学》的思想,知道“三纲”是什么、用来干什么。

3、能够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做事要分清本末终始的道理,举出自己生活中与此道理相关的例子。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三、教学难点:对“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期我们学习了《论语》。

本期学习《大学》、《中庸》的一些思想。

(二)新授1、学生自由试读课文,注意读懂字音可以左右同桌读,并帮帮同学真的读懂了吗?2、同桌读得好吗?谁愿意读一读(师评价)。

指多名学生读一读。

3、谁能把握好停顿和语气来?读后师指导停顿。

4、放课件范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

5、全体自由试着读(1)谁来试试,读后点评。

(2)全班齐读读出音律美、节奏美6、再次听课件范读,找出自己的不足。

师总结: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么办?师重点讲解“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

7、师说:同学们表现太好了,老师给你们讲讲《扬汤止沸》。

8、我们讲讲分清本末先后的道理?让学生说说。

9、自己借助书上提供的资料或与同学交流、问老师都成,试着理解课文10、通过自己理解你知道了什么?师进行点拨你们说得特别好,老师与你们一起欣赏诗歌。

简介一下作者。

孩子们齐读课文。

师送你们一个神奇汉字“止”。

师先板书,让学生猜,师再说。

说一说你对“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的理解?巩固学习1、带节奏齐读课文(配乐)2、自由朗读课文3、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4、你学到了什么?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5、分小组分段落读课文,并进行比赛。

6、自由齐读全文7、老师与你们一齐来读一读,背一背。

前后同学背一背,配合音乐背一背(四)、讨论:你怎么理解“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五)总结:通过学习,你对“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有一个较深感知了吗?(六)说一说读读课文中的故事,试着说一说你的理解。

国学教学设计课题

国学教学设计课题

国学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用)中卫市第五小学班级: .姓名: .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学习传统文化,研读中华经典。

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学校国学教程安排,四年级教学内容为《大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按照两个周一个部分、一月背诵一篇的进度来进行教学;二、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大学》,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大学》,演译《大学》,领悟《大学》;理解古文的,词义、含义,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教学措施:;1、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大学》,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大学》,演译《大学》,领悟《大学》的内涵。

教学难点:1、理解古文的,词义、含义,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措施:1、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2、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年级国学教学进度表第1课《本末始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国学常识教学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国学常识教学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国学常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

2.培养学生对国学常识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图片、音频等教具。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图片或音频,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单元学习的内容,了解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步了解程度。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初步认识。

2.通过课件或图片等教具,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3.介绍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并简要解释其重要性和影响。

三、活动训练(20分钟)1.分发练习册或提供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完成。

2.练习内容可以包括填空、选择题、配对题等,旨在巩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的理解。

四、讨论交流(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互相交流解答。

3.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性的观点和见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五、总结归纳(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

2.鼓励学生进行笔记整理,以便后续复习和巩固。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电影或音乐,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索。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方面,如传统节日、传统乐器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对国学常识的兴趣和热爱有所培养。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年级国学第1课《本末终始》教案

四年级国学第1课《本末终始》教案

第1课:本末终始(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课本末终始二、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感,尤其是文中的排比句。

三、教学重点:诵读,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尤其是那些难度较大容易念错的字。

四、教学过程:(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二)读通课文,排除诵读障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

2.引导学生一句句跟读。

(三)学生齐读全文;(多读几遍)(四)学生背诵课文。

第1课:本末终始(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课本末终始二、教学目标:能够根据注释,对照译文,理解语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课文的内容,知道“三纲”是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两句的意思,感知课文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一)字词句的讲解和脉络梳理;1.在词句的理解方面注意古今差别,进行古今转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课文内容,将“说一说”模块纳入其中。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明德”指人天生的、内在的清明的德性。

这实际上关系到了《大学》“性命”的哲学观点,“明德”意思是说人生下来,内在的德性是好的,“明明德”解释为发扬内在的本性就好了。

2..全文只有三句话,但它的脉络并不好把握。

课文第一句话说的是大学的宗旨,第二句话说的是学习的心理过程,第三句话说的是方法上要确定重点。

(1)指出最后一句是课文的中心句。

(2)课文的主旨是告诉人们学习要确定重点,分清先后。

(3)“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句,采用的是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4)请学生尝试模仿这种结构来造句。

(二)主旨理解和联系实际1.老师让学生明白“明明德”“亲民”“至善”就是“三纲”。

四年级下册《国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国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国学》教课计划一、教材剖析本册共有16,主体文自“部”的《孟子》。

《孟子》了国思想家孟的思想和言行,是一部文健的体著作。

学文,你将面一位精神的老者——孟。

他是真求善的圣人,又是至仁的者;他是极取的士人,又是人不倦的良。

他会告你,人的天性是和善的;他会告你,人在苦的境中磨砺意志,不停完美自己的道德;他会告你,只有不所移、不威严所屈的人,才是真实的大丈夫。

《孟子》中的些格言吧:“民,社稷次之,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独善其身,达兼善天下”“如欲平治天下,现在之世,舍我其也”⋯⋯一路走来,你会位言锋利、滔滔雄的老者,其是既可敬又可的。

他正直,胸中充盈着浩然之气;他崇尚王道,全力反称霸争;他意志定,始追求“德政”的社会理想;他好人,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成世最快的事情之一⋯⋯“肩担道,好手著文章”,他就是一位英气勃勃的儒者。

我信,与孟子同游,你人性会有更深刻的,你的心里会得非常充,你的理想会得更加高,你的人生度会得更为极!二、教课目1、培育的能力和,激国学典的趣。

2、认识文化知,国学典的价,提高文化修养。

3、形成优秀的价取向,正平时行。

4、在践活中领会国学思想精华。

5、熟典部分内容,会心思,提高道德水平。

6、背《人性善》、《心之四端》、《反身而》、《石灰吟》、《不与不可以》(第三段)、《大丈夫》(第二段)、《与众》、《君子有三》、《无》()等古文。

三、教课要点、点要点:熟《国学》中排的文章、初步感知其粗心。

点:能正确理解所学内容,遇到道德教育。

系生活,感悟道家思想内涵,同把道家思想内化自己思想,做到思成而行自然。

四、教课举措1、通家、同学互、教抽来稳固学生国学典的;2、充足开辟班展现的宣功能,把学生好的国学个人感悟作道德示范,更多的学生国学;3、教课形式多样化,讲堂上或教师解说,或学生讲故事,或念书。

同时展开国学背诵竞赛,创造诗文学习的浓重气氛。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四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二、正确、通顺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试一试将古诗读正确、通顺。谁已经将古诗读正确、通顺的站起来读一遍。每一组抽一选手读,学生评点(首先学会赞美别人,然后将自己的建议得体地告诉别人)。
3.试一将古诗背出来。
2、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课题,板书:从军行
3、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4、介绍《从军行》一共诗七首,本课学习的是其四和其五。
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
(二)初读,读熟课文:
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
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
示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指定学生诵读,余生纠正,后齐读)
4、学生自由朗读。
5、指定一名学生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
1、杭州的权贵们在歌与酒的沉醉中昏昏度日,中原的百姓们却在金兵的铁蹄下苦苦期盼、度日如年——学生齐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迎凉有感的背后,是诗人一颗怎样的心在跳动啊?
2、面对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面对水深火热的北宋遗民,面对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你想对谁说些什么?(自由选择,自由练笔。畅谈体会,随机点评。)
四、布置作业:熟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古诗,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
2、分别说说两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国学期末总结教案

国学期末总结教案

国学期末总结教案引言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通过学习国学,我们能够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国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培养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以及学习古人的修身养性的方法,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一、课程设计思路1. 强化文化传承: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传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古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2. 培养道德情操:通过学习古人的品行和道德标准,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滋养,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3. 提升人文素质: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品味,培养他们对人文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论语》的学习与理解:学习《论语》中的经典篇章,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2.经典故事的阅读与讲解:讲解国学经典《史记》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和人物。

3. 国学经典的对话与解读:引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对话与解读,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三、教学任务1. 学习《论语》中的核心观念1.1《论语》中的义理观念:学习《论语》中的道德观念、仁爱之道、君臣之道等内容,引导学生品味古人的智慧。

1.2 学习《论语》中的教育理念: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1.3 开展《论语》章节的对话:学生分组讨论和解读《论语》中的章节内容,分析古人的思想和观念。

2. 学习《史记》中的经典故事2.1 选取《史记》中的历史故事:选取《史记》中的经典故事,如《范蠡与西施》、《楚国昭公》等,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人物。

2.2 讲解故事背景和内涵:通过讲解故事的背景和内涵,引导学生进行故事的解读和思考。

3. 引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对话与解读3.1 学生分组演绎经典对话:学生分组演绎《论语》和《史记》中的经典对话,并进行现场解读。

四年级国学本末终始教案

四年级国学本末终始教案

《本末终始》教课方案执教教师:xx一、教课目的1.正确、流畅地朗诵、背诵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感,特别是文中的排比句。

2.能够依据说明,比较译文,理解语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课文的内容,知道什么是“三纲”,是用来做什么的。

3.能够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做事要分清本末终始的道理,举出自己生活中与此道理有关(正面或反面)的例子。

二、教材剖析《大学》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主要记录了先人为学的门径,向人们描绘了如何经过提升自己涵养而成就自己的品德功业,所以被称为“初学者入德之门”。

《本末终始》出自《大学》的开篇部分,是最为要点的段落之一。

课文共三句话。

第一句直截了当说了然大学的目标(即三纲)第二句把学习的过程归纳为从止到定,从定到静,从静到安,从安到虑,从虑到得的渐进过程。

最后,课文第三句话总结指出,正由于为学修身有一个过程,所以要分清本末终始,行动上要有先有后,才能达到早先建立的目标。

在形式上,课文用字精华正确,语句多为并列构造和递进构造,论证逻辑性很强。

三、学情剖析对于现代人来讲,学习古文能通其意是一件十分不简单的事情。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讲,就更难了。

可是国学是我们的传统经典文化,它以自己独到的文化内涵、诗的韵律又吸引着学生去认识。

那如何让学生轻松学喜爱学?我感觉从字理这个角度下手成效很不错,技术达到理解字词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四、教课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感悟五、教课过程(一)因小失大故事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以前老师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

(师讲故事)师:假如只看到细枝末节而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这就叫“因小失大”。

师:那什么是本末呢?(师出示课件,从字理角度剖析“本末”的意思。

本字由一横一木构成,一木指树木,一横指土地。

指树干紧紧深入土地。

本义为树的根。

木上加一点,指明事物的末梢所在。

本义:树梢。

本末就是树根和树梢,引申为主次。

)设计企图:成语故事导入能够起到激趣的作用,同时也为课文做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
这句话中其实包含了《大学》的三条纲领,大家能找出来吗?生: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师:
对,只有明确了学习的纲领,以后的学习才不会盲目没有方向。
请所有同学一起读一遍三纲。那知之而后又有哪些学习过程呢?出示第二句话: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生齐读第三句话同时教师出示: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师:
对,最后一句话就点明了文章中心,道出了:
一件事有本末的区分,有终始的顺序,所以做事要区分重点,有先有后。那这里的“道”还是宗旨的意思吗?
生:
不是,是“道理、规律”的意思。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此环节能够理清文章脉络,疏通文意。
树梢。本末就是树根和树梢,引申,同时也为课文做铺垫。
从字形上分析“本末”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理解什么是“本末”,为理解课文打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配乐xx
师: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
学生读课文(先指名读、然后男生读、再女生读、最后配乐一起读)师:
生结合生活实际说。
设计意图:
有利于学生将道理生活化,也能给学生在生活中起到引领的作用。
(七)诗歌赏读
师出示:
自/xx驿/xx/至xx
黄花xxxx,行过xx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xx。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xx风土近,春xx无处不耕犁。
师:
大家知道这首诗是写什么季节的吗?
生:
学习的过程:
知止—定—xx—安—虑—得
中心: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九)教学反思
这堂课一开始我采取汉字游戏的方式导入,既起到了激趣的作用又能从字理的角度理解“本末”的意思;后又引用《舍本逐末》的故事为学文做了铺垫。教学过程中我才用以读促悟、以图解译、反复诵读的方法,帮助学生能快、准地理解《本末终始》这篇文章。接着通过补充词语的方式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在理解并背诵之后,让学生读日积月累中的“扬汤止沸”的故事,使之进一步认识到做事情要讲究主次先后的道理。然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样做到讲主次分先后的?学生们纷纷举例,说明对课文已经完全理解了,并认识到讲主次先后的道理存在于我们生活中任何一件事中。最后,以一首诗歌鉴赏结束,体会出古人对万物之源——春的赞美和对“本”的重视。
《本末终始》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
xx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感,尤其是文中的排比句。
2.能够根据注释,对照译文,理解语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课文的内容,知道什么是“三纲”,是用来做什么的。
3.能够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做事要分清本末终始的道理,举出自己生活中与此道理相关(正面或反面)的例子。
当然,作为一名初讲国学课的老师来说,上课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不足,比如说:
时间分配不合理、板书不简明扼要、自身文化积淀浅薄没有足够优美的与国学相匹配的语言……今后一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多多锻炼自己!
春天
师:
对,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始,也是劳作的开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作为万物本源的歌颂,表现了古人对“本”的重视。那老师也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都能够记住: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道理。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再见!
(八)板书设计
本末终始
三纲:
明明xx,亲民,止于至善
(四)理解背诵课文
师:
看来大家都理解了,那现在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看谁可以最快最准确地补充出来屏幕上的句子。
师出示填空:
大学之道,在(),在(),在()。知止而后(),()而后(),()而后能(),()而后能(),()而后能()。物有(),事有()。知所(),则近()矣。
师:
恭喜同学们挑战成功!
设计意图: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五、教学过程
(一)舍本逐末故事导入
师: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师讲故事)师:
如果只看到细枝末节而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这就叫“舍本逐末”。
师:
那什么是本末呢?(师出示课件,从字理角度分析“本末”的意思。本字由一横一木组成,一木指树木,一横指土地。指树干牢牢深入土地。本意为树的根。木上加一点,指明事物的末梢所在。本义:
师:
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学习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谁能找出这个过程呢?
生:
从止到定,从定到静,从静到安,从安到虑,从虑到得的渐进过程。
师:
我们xx把这个过程读一读吧。(生读)
师: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先后主次的顺序,这里最重要的就是“知止”,它是我们学习的首要环节,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看来我们学习时一定要先从关键部分入手才可以啊!那关于这个道理,课文在哪句话体现了出来?
师:
谁知道红色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生:
“道”是宗旨。“止”是停止。
师出示课件,从字的演变过程,探索“止”字的意思,甲骨文中,“止”本意是脚,引申为停止、栖息。后来人们在“止”的左边加上了足字旁,用“趾”来表示“止”的本意,这样两个字就分开了。
设计意图:
从字形演变来理解字义,学生记忆更深刻。也培养了学生对汉字和国学的兴趣。
请同学们认真读译文,对照译文理解原文。
师:
读完译文老师考考大家,我随意说一句原文,请以为同学读出译文。
接下来师读一句原文,生读一句译文;男女生互读原文译文……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互读译文、原文,让学生更加熟悉译文以帮助理解原文。
(三)字句梳理
出示第一句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三、学情分析
对于现代人来讲,学习古文能通其意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讲,就更难了。但是国学是我们的传统经典文化,它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诗的韵律又吸引着学生去了解。那如何让学生轻松学喜欢学?我觉得从字理这个角度入手效果很不错,技能达到理解字词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二、教材分析
《大学》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主要记载了古人为学的门径,向人们描述了如何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而成就自己的德行功业,因此被称为“初学者入德之门”。
《本末终始》出自《大学》的开篇部分,是最为关键的段落之一。
课文共三句话。第一句开门见山说明了大学的目标(即三纲)第二句把学习的过程概括为从止到定,从定到静,从静到安,从安到虑,从虑到得的渐进过程。最后,课文第三句话总结指出,正因为为学修身有一个过程,所以要分清本末终始,行动上要有先有后,才能达到预先设立的目标。在形式上,课文用字精炼准确,语句多为并列结构和递进结构,论证逻辑性很强。
通过挑战自己完成填空的环节,可以激发学生背诵的欲望,帮助同学背诵课文。
(五)读故事辅助理解
师:
同学们现在请翻开课本第4页看日月积累里的小故事。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读故事,答: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事情不分清本末,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六)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师:
看来《本末终始》讲的道理处处都能体现,那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分清主次先后顺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