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入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想起苏教版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学目标:1、重视学生对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的分析。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并能有条理地叙述思维过程。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加强解题思路的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4、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从问题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理清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
小朋友们,前不久,我们学校同学参加了韵律操表演,这激动人心的一刻还深深的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
(课件出示表演中的各种图片)。
当时老师给同学们买了一些漂亮的书包和帽子。
今天同学们都来做一回小主人,一起到体育用品店去看看。
1、出示信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可能回答衣服130元,鞋子108元。
电脑出示:一套衣服的价格一双鞋子的价格提问: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1:衣服和鞋子一共多少钱?衣服比鞋子贵了多少钱?提问:要求衣服和鞋子一共多少钱,你可以用到哪个数量关系?(板书贴:数量关系)引导:衣服的价格加上鞋子的价格等于一共的价格电脑出示:一套衣服的价格一双鞋子的价格= 一共的价格提问:谁来列算式?学生列式。
提问:要求衣服比鞋子贵了多少钱,又要运用哪个数量关系呢?引导:衣服的价格减去鞋子的价格等于衣服比鞋子贵的价格。
电脑出示:衣服的价格—鞋子的价格=衣服比鞋子贵的价格。
提问:谁来列式计算?学生列式。
小结:刚才看来要解决不同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数量关系。
2、(增加条件)出示信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谈话:如果有两套不同的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这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请同桌一个人提问,一个人说说数量关系。
学生回答小结:课件数学问题和数量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3、(再增加条件)出示信息,引导学生思考。
谈话:体育用品店可不止这么多商品,瞧,现在给你这么多信息,你觉得可以提的问题多么?为什么?生:因为条件很多,或者信息很多。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教研组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教研组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从问题出发的策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策略性,对于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还缺乏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从问题出发的策略。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相关问题案例。
3.小组合作所需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题: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从问题出发的策略。
练习题:小华有8个橙子,他想把这8个橙子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橙子?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从问题出发的策略。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组类似的问题,进一步巩固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题:小红有12个糖果,她想把这些糖果分给她的6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个稍复杂的问题,运用从问题出发的策略。
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思考)》(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思考)》年级:三年级下册科目:数学教材: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学会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问题的定义和特征2. 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3. 从问题出发思考的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问题的定义和特征,今天我们要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提问:“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思考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应该从问题出发思考,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策略。
”三、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问题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
2. 教师讲解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
3. 教师讲解从问题出发思考的步骤,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实例讲解(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实例,引导学生运用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
3.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解决问题。
五、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设计解决方案,解决问题。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思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策略。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
2. 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入手)_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从问题入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问题入手2.学会从问题入手,摸索解决问题思路,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把握从问题入手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把握从问题入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流程:引入知新必思:今天我们跟着海绵宝宝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吧!第一关心兔宝宝提出数学问题。
解答:①苹果一共有多少个?②杨树和柳树共有多少棵?杨树比柳树多多少棵?柳树比杨树少多少棵?追问:同学们的小脑袋确实是聪慧,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大伙儿能解决这些问题吗?请小组内互相交流完成这几个问题吧!2、依照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数量关系式:看同学们的回答都不错,那你能接着关心海绵宝宝说说下面两个练习题中的数量关系式么?①小红每天写18个大字,一周能写多少个大字?②小丽步行到学校,每分钟行60米,10分钟到校,小丽家离学校有多少米?解答:每天写的字数×天数(7天)=写的总数每分钟行的米数(速度)×时刻=小丽家离学校的距离(总路程)【关心小孩们巩固复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从而为今天学习解决问题做铺垫。
】探究新知:师:我们今天与海绵宝宝一起关心张阿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吧!说说数学信息:【关心小孩们理清题意,把握已知条件才能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已知条件: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问题: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还剩下多少元?说说你是如何样明白得问题的?解题思路: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求剩下的钱需要先算用去的钱要求剩下钱数最多,则需要买价格最低的运动鞋和运动服。
【关心小孩们认识生活中的实际景象以及依照生活实际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列式思路:购买的商品价格越低,剩下的钱就越多。
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解题过程:用最少的钱:130+85=215(元)剩最多的钱:300-215=85(元)答:最多剩下85元总结1:解决实际问题:①认真读题,明白得题意②从问题入手,明白得问题要求③圈住重点词语④依照重点词语一步一步推断⑤求最多先求最少⑥求还剩先求已用【关心小孩们总结解题思路,以便在之后的练习中,能够更加熟练的解题。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从问题出发的含义,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不会分析问题、不会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问题出发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的素材。
3.学具:准备一些数学学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呈现的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数学评课稿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评课稿《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素质,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节课孙老师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环节清晰,层次分明,体现了知识的建构过程。
下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1.学情把握准确,难点重点处理得当。
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是解决问题的两大策略,但是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的情况来看,本节课的教学难度要比三年级上册从条件想去的策略要大得多,因为从条件想去属于顺向思维,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学习经验可以鉴戒,而从问题想起属于反向推理,这种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思考方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而且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也没有具体实践,刚开始学习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学生会感到不适应,因此孙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思路的引领上,难点就定位在使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新策略解决问题,处理十分合理有效。
2.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策略使用得当。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孙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围绕形成思路这个重点,通过两次体验、两次回顾,采用步步为营的方式,及时总结归纳新思路的方法与特点,从而使新策略由暗到明逐步清晰最终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因为从问题想起策略难以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课堂中自我生成,相反,已有的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还会对新策略的学习产生干扰,孙老师加大了引领的力度,如分析数量关系,回顾反思等,孙老师都能及时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引和方法上的指导,孙老师先扶后放,注意引导学生反复体验新策略应该怎样去想以及这样想又什么好处。
下面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孙老师引领学生两次体验,共同学习。
第一次体验是解决“最多剩下多少元”这个问题,由于“最多剩下多少元”这个问题学生较难理解,孙老师在出示例题后先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然后组织交流,分析数量关系这个重点环节,教师放缓教学节奏,引领学生一步一步从问题出发想条件展开思考。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课时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策略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前两个学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对数学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这一节课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逐步学会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从问题出发,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策略来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问题出发,学会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学难点: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分析问题。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巩固知识点。
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明确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本质和目标,搞清楚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对问题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2.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和症结所在,明确问题的范围和影响。
3.寻找解决方案: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可以尝试不同方法,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4.实施方案:根据选择的解决方案,开始实施解决方案。
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掌握进度和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5.总结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总结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为以后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6.反思提高:在问题解决后,要进行反思,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找出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六年级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所求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思考,进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比较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从问题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理清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过程:一、呈现例题,弄清题意1.谈话引入:XXX和爸爸打算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我们先来看看商店里都有些什么?(出示例1)2.引导观察: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运动服饰商店里的商品有哪几类?每类有几种?每种商品的价格各是多少?3.提出问题:如果XXX和爸爸一共带了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师: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的吗?怎么才能使剩下的钱尽可能多呢?生:要是剩下的钱多,就要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
二、初用策略,探寻思路师:我们先不急着列算式,先来思考这个题目,XXX和爸爸带了300元钱,要求剩下的钱,依据的数目干系是什么呢?请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板书)带来的钱用去的钱剩下的钱师:要求最多剩下多少元,你觉得要先算什么?生:先算130元的运动服和85元的运动鞋一共多少元。
(板书)师:你能把上面的分析过程完整地说一说吗?明确:因为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而用去的钱是未知的,所以要求剩下的钱,先要算出用去的钱;另一方面,要是剩下的钱尽可能多,就要选择价格最低的运动服与运动鞋。
师:现在你能独立列式解答这个问题了吗?请你在练本上完成。
130+85=215元,300-215=85元三、类比应用,丰富体验问:如果买三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师: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最少找回多少元”的吗?怎么才能使找回的钱尽可能少呢?生:买价格最高的帽子。
师:要求剩下的钱,依据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呢?生:找回的钱=付出的钱-用去的钱。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解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解读今天我带来的是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解读。
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单元体系、教材解析、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八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这一学段关于解决问题的要求是: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属于“数与代数”,教学内容是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一)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掌握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从问题出发分析并解决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使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积累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感受从问题出发进行思考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三)使学生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了“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本单元教学的解决问题策略是“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
从题目中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先找出与这个问题直接相关的两个条件;再把上述条件中的未知项作为新的问题,并继续寻找与它直接相关的另外两个条件。
像这样执果索因、逐步推理,直到所需的条件都能从题目中找到为止的思考方法,我们称之为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
体验并掌握这一策略,对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
五、单元体系解析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安排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了相关内容,像二年级下册的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三年级上册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本节课是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感受体会总结从问题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结合实物图呈现了两套运动服、两双运动鞋和两顶帽子的价格,要求学生依据图中的信息以及“小明和爸爸带了300元”这个已知条件,求“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这个问题。
这样的场景是学生熟悉的,我顺应学生思维分四步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一步,根据具体问题产生“从问题想起”的需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的含义,启发他们在交流中明确:购买的运动服和运动鞋的价格不同,剩下的钱自然也就不同;要使剩下的钱最多,应该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价格最低的运动鞋。
第二步,引导学生从所求问题出发,进一步分析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从问题想起解决问题的关键,看着数量关系说说哪个知道了,哪个不知道,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并会完整地说一说。
第三步,鼓励学生依据上述解题思路各自列式解答,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
第四步,组织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进一步明确从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思考的基本过程,即,先根据问题想数量关系,看哪个知道,哪个不知道,确定先算什么,感受策略的价值。
接下来的“想一想”让学生独立说说根据问题要先算什么?是怎么想的?学会运用从问题想起的解决策略。
之后回顾刚才解决的两个问题,都是根据要求的问题,找出数量关系,看哪个知道了,哪个还不知道,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从而揭题。
最后就是从问题想起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在练习中注意不断地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找到数量关系,看需要的条件,确定先算什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策略。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推理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积极态度,勇于尝试,不怕困难。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从问题出发的策略教学内容:1. 让学生理解从问题出发的策略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从问题出发。
2.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从问题出发的策略的优势。
3. 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 讲解:讲解从问题出发的策略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从问题出发。
3. 实践: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从问题出发的策略的优势。
4. 总结: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课时: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学内容:1. 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什么。
2.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
3. 引导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过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 讲解:讲解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什么。
3. 实践: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
4. 总结:引导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过程。
第三课时:问题解决的策略教学内容:1. 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的策略是什么。
2.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问题解决的策略。
3. 引导学生学会问题解决的策略。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入手》(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入手》(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入手。
2.能够利用题目中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解题策略解决适当难度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入手。
2.运用所学知识和解题策略解决适当难度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
2.举例法。
四、教学过程1.引入问题老师出示下面这个问题:【例1】小明用1元钱买了3本书,小红用5元钱买了同样的书,则小红比小明多用了多少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学生们参与讨论,得出结论:我们可以从题目中的条件入手。
3.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入手老师拿出例1,让学生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首先,我们要看清楚题目中给出了哪些条件,得出下列条件:小明用1元钱买了3本书;小红用5元钱买了同样的书。
接着,我们要计算小红比小明多用了多少钱,需要用到小红和小明所用的钱数。
我们已知小明花费1元钱买了3本书,根据比例,如果小红买了3本书,应该花费多少钱呢?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红用5元钱买了3本书,所以小红一个书的价格应该是:5 ÷ 3 = 1.67 元。
所以小红比小明多花了:1.67 × 3 - 1 = 3 元。
4.操练解决问题的策略接着,老师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解决以下问题。
【例2】甲、乙两人一起买了一本60元的书,甲付了40元,他们约定,等书卖了之后,再均分得到的钱。
求他们卖出这本书后,每人分得多少钱?【例3】请你用2元、5元、10元的硬币,凑出50元,问最多能凑出多少个10元硬币?老师在操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们确定问题中的条件,然后采取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巩固练习老师让学生们自由发挥,从题库中选出一些适当难度的题目自行解决,并根据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入手,进行思考和分析。
从“问题”出发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片段赏析
学 生 理 解 题 意 后 尝 试 独 立 解 决
问 题
学 生 在 投 影 仪 上 展 示 作 业 并 介 绍 : 8 2 9 米 ) 根 据 长 方 形 周 长 先 1+= ( , 算 出 长 和 宽 的 和 是9 .再 想 长 和宽 米 可以是8 和1 . 积就是8 方米 : 米 米 面 平
让 我们 再来 细细 品味
片 段一
师 : 场上有黑羊 、 市 白羊 、 羊 三 灰 种 . 大叔 最少买 1 羊 . 多买3 王 种 最 种 羊 . 以怎 么 买 ? 可 生 : 以买 1 、 种 、种 。 ( 可 种 2 3 隐含 分类) 师 :黑 羊 每 只 3 0 、灰 羊 每 只 0元 20 、 5 元 白羊 每 只2 0 。王 大 叔 带 了 0元 5 0 , 定 就 买2 羊 , 以 怎么 买 ? 0元 决 只 可
后还 需对 结 果 进 行 筛 选 ” 学 生 在 解
题 . 生在体 验 . 生在 不断调 整 自 学 学 己的 策 略 意识 . 中真 正 体 会 到 策 略 从
的 价值 。 有 灌 输 、 有硬 塞 , 没 没 一切 都
师 : 这样把各种情况一一列 出 像
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就叫做一一列举。
列举 已经 讨 论 出 了 l 根 l 长 的 羊 8 米
圈 可 以 围成 四种 不 同 的羊 圈 . 积 分 面
筛 选 赏析 :在 学 生独 立 解 决 问题 后 , 通 过 学 生之 间 的交 流 得 出“ 一 列 举 一
别 是 8 方 米 、4 方 米 、8 方 米 、 平 l平 1平
个 长 方 形 羊 圈 .有 多 少 种 不 同 的 围
法” .陈老 师 设 计 的 情境 和 内 容看 似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课堂实录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课堂实录题目: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课堂实录第一章:引言问题解决是我们生活、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从小到大,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我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策略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课堂实录的形式,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问题。
第二章:问题的产生问题多种多样,可以是个人生活中的小问题,也可以是组织和社会面临的复杂问题。
问题的产生源于我们的需求和挑战,在思维和行动中遇到障碍和困惑时,问题就会产生。
举个例子,课堂上一个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我不太明白这个概念,能否再解释一下?”这个问题的产生源于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对概念的困惑。
第三章:问题的重要性问题的存在和解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问题可以增加我们的经验和知识,提高我们的能力和技能。
同时,解决问题也促进社会进步和创新。
举个例子,通过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我们可以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保护环境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问题解决的策略1. 审视问题:了解问题的背景、原因、影响,明确问题的本质和重要性。
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分析和收集相关信息,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行评估。
2. 制定目标:定义解决问题的具体目标和期望结果。
明确目标有助于我们集中精力和资源,更好地规划和执行解决方案。
3. 拆分问题:将复杂的问题拆分成更小的子问题,逐个解决。
这个过程有助于我们分清问题的结构和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4. 寻找解决方案: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合作交流,收集和生成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参考他人的成功经验。
5. 评估方案:对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在评估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因素,例如可行性、效果、成本等。
6. 实施方案:将选择的方案具体落实到行动中,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策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理解问题的基本结构,也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但是,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问题想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认识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2.培养学生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难点:让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问题的本质。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问题情境,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2.准备问题解决的方法,用于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材料,用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你和弟弟一共吃了3个,还剩几个苹果?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问题情境,让学生尝试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指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和解决复杂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一课的教学实践与改进为例
数学/教海撷英I小学粧学纳宛■适含的才足債筋的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一课的教学实践与改进为例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郁依梦【摘要】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以一定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为依托,联系已有的知识水平,去解决一系列简单或复杂的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题课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三到六年级中的特色单元,本专题课究竟是不是只将“策略”教给学生就可以了呢?本文将从“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这一课来进行课堂研究。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践生本理念“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一课的教学基础是从条件出发来解决问题的策略,该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所求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和思考,学会从问题出发并解决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同时让学生在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积累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感受问题策略的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地参与学习。
—、现象描述【情境导入】师:今天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先来回顾一下解决问题的步骤。
生:读清题目,找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看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式计算;检验写答。
师:带着这些知识一起跟大头儿子去看看商店里有什么数学问题。
我们可以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看图回答)师:可以知道各种运动服、鞋子、帽子的价格。
大头儿子要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用去多少元?师:你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提出问题的?生:一套运动服的价钱+—双运动鞋的价钱=一共用去的钱。
师:动手算一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全班交流)师:看来,根据这些条件,算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用去的钱,可以有4种不同的答案。
这些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生:数量关系式都一样。
师:像这样,从条件出发一分析数量关系一解决问题,是我们之前学过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的策略。
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话听上去有点高深,但其实咱们生活中常常碰到问题,咱们总得想办法解决,不是吗?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不怕慢,就怕站”,遇到问题就得动起来。
想想啊,咱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
比如说,今天早上出门,刚走到门口,突然发现钥匙没带,哎呀,那一瞬间就想把自己打个三百响。
可问题来了,没钥匙,你进不了门。
这个时候,有的人可能会气急败坏,咒骂自己一番,唉,真是“恨铁不成钢”了。
可还有的人就想,嘿,别慌,肯定还有别的办法。
于是,脑子一转,找个邻居借个钥匙,或者拨个电话给家里人,让他们把钥匙送过来,嘿,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关键就是,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想办法,总能找到路。
再说说工作上的问题。
哎,别提了,今天早上刚到公司,老板就丢给我一大堆报告,让我一天之内完成。
哎,简直是“难如登天”啊,心里那个焦急啊,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不过,停一停,深呼吸,别急。
想想,分成小块来做。
先把最重要的部分搞定,剩下的慢慢来。
就像吃大块蛋糕,先分成小块,再一口一口地吃下去,心里那种成就感,别提有多爽。
完成了第一部分,心里就踏实多了,再去做下一部分,慢慢来,心态放轻松,最后一气呵成,嘿,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还有生活中的琐事,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出门匆忙,忘记带手机。
想想,现在没手机,就像没了灵魂,真是“失魂落魄”。
但这时候,有些人就会惊慌失措,四处找人借,心里像在打鼓。
冷静下来,想想,没手机也没关系啊,咱可以用传统的方法,记住重要的事儿。
心里默念几遍,记得牢,嘿,倒也不至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最后自己还要懊恼。
说到底,解决问题得从实际出发,有时可能还得用点传统的智慧,哈哈,别小看了这个。
再说说学习上的问题。
面对一大堆的书,脑袋瓜子像是打结一样,根本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这个时候,有的人就想“我真是个废物”,结果反而给自己增添了不少压力。
问题往往是能通过分解来解决的。
找个清静的地方,喝杯水,想想自己最想学的内容,挑个最感兴趣的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85元
16元
130元 148元
108元
24元
_ 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找回的钱 = 付出的钱
用去的钱
24×3=72(元) 100-72=28(元)
答:最少找回28元。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可以从问题开始想, 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 系,确定先算什么。
要根据题中的条件 和问题,选择分析 问题的思路。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入手
爸爸栽了21棵桃树,小明栽了16棵, 小明和爸爸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 + 一共栽的棵数 爸爸栽的棵数 小明栽的棵数
21 +16 = 37 (棵)
答:一共栽了37棵。
1 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买一套运动服和一 双运动鞋,最多剩 下多少元?
带来的钱
剩下的钱
_
用用去去的的钱钱
108元
+ 运动服每套130元
运动鞋每双85元
16元 24元
1 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买一套运动服和一 双运动鞋,最多剩 下多少元?
130元 148元
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1)一共用去多少元?
(2)剩下多少元?
85元 108元
16元 24元
数量关系式: 乒乓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缺少的条件: 乒乓球每袋的个数
2. 李庄小学体育兴趣小组的人数统计如下。你能把表格填写 完整吗?
一共
足球组
篮球组
田径组
81人
24人
22人
35人
要求足球组的人数,可以先算什么?
3. 先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再解答。
20元
4元
(1)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多少元?
4×4=16(元)
4×4=16(元)
20+16=36(元)
35-16=19(元)
答: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36元。
答: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19元。
这两题都要先算什 么?
4. 一块正方形地面,共铺了169块地砖。其 中四角和中央各铺9块花地砖,其余的是 白地砖。
铺了多少块白地砖?
9×5=45(块) 169-45=124(块)
答:铺了124块白地砖。
相信自己
你能从“小明比爸爸少栽多少棵桃树?” 这个问题入手,编一道两歩计算的实际问 题吗?试试看,编好后并列式解答。
1. 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桃树有52棵,梨树有3行。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数量关系式 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桃树比梨树多的棵数。
缺少的条件: 梨树每行的棵数
1. 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2)学校买了18袋乒乓球和9个篮球。乒乓球的个数是篮 球的几倍?
4×4=16(元)
35元
20+16=36(元)
答: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
36元。
3. 先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再解答。
20元
4元
(2)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多少元?
4×4=16(元)
35元
35-16=19(元)
答: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
19元。
3. 先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再解答。
(1)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多少元? (2)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多少元?
130元 148元
你怎样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
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 服和运动鞋,剩下的 钱是不同的。
购买的商品价 格最低,剩下 的钱就最多。
85元 108元
16元 24元
1 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
运动鞋,最多剩下多 少元?
85元
130元 148元
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