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那得识深意_此翁取适非取鱼_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_隐逸情结_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渔夫意象
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渔夫意象一渔父意象的溯源与成型中国文化意义上最早的渔父形象应该是《楚辞》中那个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渔父和《庄子》里那个跟孔子辩论的渔父。
《楚辞》中的渔父,是隐逸的象征。
而《庄子》塑造的渔父,“其本质特点并不是隐逸者,而是有道者、至德者和道家思想的布道者”。
然而,二者又是统一的,“统一在对自由、恬淡、宁静、完满生命的追求之中,统一在儒道思想兼济的隐逸者身上,统一在仕隐矛盾最终得以平衡的人生寄托之中”。
继《楚辞》和《庄子》之后,以渔父为主题的诗词不断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较多出现,但当时更多的是借渔谈玄。
唐代佛学兴盛,隐逸之风日盛,渔父诗词蔚然成风。
渔父意象的隐逸含义得以成型,渔父意象也有了更丰富的象征意味:遁世隐士、重臣智者、方外中人、探险者等等。
宋代长期的朋党之争使隐逸之风益甚。
渔父诗词创作成了文人们用来寻求精神慰藉,求得精神超脱的工具。
宋代士大夫的隐逸包含了参透世事、了悟人生后的沉静深邃、淡泊练达。
因此,宋代的渔父形象,也逐渐演变成了充满哲理、彻悟人生的人格形象。
元代独特的社会现实使元人作品中的渔父形象表现出的是时不我遇的强烈的反叛精神和悠闲处世淡泊存身的人生态度,充满了挣脱名利羁绊后新生的喜悦和对生命自由的热爱,展现了独特的人格精神。
不过,元人笔下的渔父形象开始往俚俗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渔父与士人的距离。
明清时期,渔父主题仍被不少文人喜欢,诗词特别多,但题旨并没有脱出前人窠臼,佳作不多。
二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的四种类型1 悟道参禅、禅渔合一的渔父隐逸心理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早在魏晋时期,佛老思想相互交融形成的玄学大行其道,隐逸的追求也蔚然成风,亲近自然、逍遥山水成为士人的普遍选择。
唐代佛学兴盛,中唐以后禅宗大行于世,渔父形象也因此带上了浓重的佛禅文化意味。
在佛、释、道那里,渔父诗词除了传统的渔隐主题外,还充满了禅机智慧与宗教文化意蕴。
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剖析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及其意蕴在我国古代文学传统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含蓄蕴藉的形象来传达一定的意义。
于是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意象,“渔父”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学内涵的,饱含文化传统的意象之一。
在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学著作流域中,渔父形象多次出现,并且在不同的处境和不同的人物中,它所传达的具体的意义也是不尽相同。
从渔父形象初见端倪的道家著作《庄子·渔父》篇、《楚辞·渔父》篇,到《后汉书》中的严子陵,再到陶渊明,唐代柳宗元笔下仕途失意,人生苦闷的孤独的“渔父”形象……中国古代的文人仕子在各自不同的时代和不同境遇之下,利用“渔父”这一意象传达出个人崇尚的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不同体验和感悟。
通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文学实践,并且在儒家、道家、禅文化等的影响下,“渔父”形象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了更多更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本文将从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古代文化传统大背景之下的“渔父”精神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古代文学中的渔父形象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很常见。
基于这种生活方式,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渔夫这种职业,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江河湖海边,经常与水打交道,有着身体上的劳动与付出。
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中最早提到有关于渔的描写大概是《诗经》了。
《诗经》的《卫风·竹竿》篇写到:“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1]《小雅·采绿》:“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鱮。
”[2]然而这些仅仅是有关于渔这一类活动的描写,渔父作为一个具体的形象出现,最早应该是在《楚辞·渔父》篇中了。
《楚辞·渔父》篇中的渔父形象,在整个古代文学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屈原,楚国三闾大夫,遭人诬陷被流放,“颜色枯槁,形容憔悴”[3]。
他怀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江边。
古诗词“渔父”意象与文人隐逸心态探析
古诗词“渔父”意象与文人隐逸心态探析
王林瞄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美学(下)》
【年(卷),期】2022()9
【摘要】“渔父”自古以来就是文学经典母题。
从《诗经》中的匆匆一瞥,到被“钓于渭滨”的吕望予以神化,历经“庄屈”的形象定型,“渔父”在唐宋时期凝结为一个被文人用来映射隐逸思想的诗词载体。
“渔”与“隐”的联结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显著代表,也是文人在“儒道”共同支配下实现心理调适或升华的艺术投映。
回顾并追溯这类意象的源流及嬗变,细致体悟文人情感世界的丰富精微,可以藉此发掘意象创作和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总页数】4页(P101-104)
【作者】王林瞄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两宋文人渔父词创作及其隐逸心态研究
2.同样的渔父,别样的情怀——从宋代渔父词探究宋代文人的心态
3.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
4.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
5.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人那得识深意_此翁取适非取鱼_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_隐逸情结_
第13卷第1期2010年1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na l o f Huna n U n i ve rs ity o f Sc i ence&Te chno l o gy(So c i a l S c i ence Ed iti o n)Vo l.13No.1J an.2010■文学研究 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①———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杨 灿(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汉语文化交流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 要:渔父作为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一个意象,历来为古代文人所喜爱。
渔父本身所承载的闲适、放达、孤傲等诸多内涵是隐逸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代文人心里千古流传的“渔父情结”,折射出了儒道传统下历代文人心中仕与隐之间微妙的纠结状态,贯穿着文人出世入世两种人生观的矛盾冲突,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儒道合一”的特性。
研究渔父意象,对剖析我国古代文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体味感知传统文化的脉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渔父意象;隐逸情结;古典文学;审美价值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35(2010)01-0102-04 中国古代的隐逸文化源远流长。
隐逸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选择的一种处世方式,也是他们保持人格独立、追求心灵自由的一种人生哲学。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始终在儒与道、仕与隐、兼济与独善之间纠缠着。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渔父意象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的哲学意义备受历代文人的青睐,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是文人寄情山水和净化心灵的重要载体,也是他们人格精神和审美品位的外化,具有儒道兼济的哲学基础。
古代文人多以渔父自比,他们常常在抱负难施、人生窘困时,以在青山绿水间自遣自歌、独来独往,远离尘嚣、闲适旷达的渔父为题材,或借描写其生活环境来抒发自己的隐逸之志,或借描写其生活方式来表现烟波之乐,或借渔父之“象”来参禅悟道,稀释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孤寂。
古诗词中的渔翁
隐逸闲适的渔翁
杂歌谣辞•渔父歌 张志和 西塞山边白鹭
飞,桃花流水鳜鱼 肥。青箬笠,绿蓑 衣,斜风细雨不须 归。
隐逸闲适的渔翁
张志和,号玄真子。 肃宗时,合待诏翰 林,才高志洁,不 谐于时,后坐罪南 浦尉。赦还, 乃 泛游江湖,号烟波 钓徒。
由于叛乱中受牵连,政 治上遭挫折,就日趋消 沉,在佛教和山水中寻 找寄托,诗歌格调也显 得比较低沉、冷漠。
被逼无奈的渔翁
鹧鸪天 陆游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 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 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 沙。歌缥渺,舻呕哑。 酒如清露鮓如花。逢人 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 此是家。
被逼无奈的渔翁
鹊桥仙
陆游
古诗词中的渔翁
失意的渔翁
渔翁(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 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 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烟 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听得 欸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回身一 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顶上, 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失意的渔翁
【评析】: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 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 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 寄政治失意的孤愤。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 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三、 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 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 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 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 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 “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欸乃 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绿” 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古典诗文中渔父形象内蕴探微
2013.02陈琼渔父是中国古典诗文中频繁出现的一个形象,它作为文化艺术中独特的人文景观,一直为中国古代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的知识分子所青睐,成为了一种积淀深厚的文化符号。
而古典文学中意象的形成并非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历代文人墨客添薪加火、不断丰富,彼此相似,又彼此区别。
渔父意象的性格类型、思想意蕴比较复杂,不仅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变化,而且不同的文人思想情操、政治理想也塑造不同类型的渔父形象,但无论渔父形象如何嬗变,形象内蕴中的隐逸情结却是贯穿始终,一直不变。
本文试以《庄子》、《楚辞》、《江雪》、《吴越春秋》为例,将渔父形象分成四种类型,并从其形象内蕴中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
一.超脱旷达,怡然自得的达者中国文化意义上最早的渔父形象应该出现在《庄子·杂篇·渔父》。
此渔父出场就气宇不凡,“须眉交白,被发榆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而且言语不俗,当孔子虚心向其请教时,他侃侃而谈,说道:“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故圣人法天责真,不构于俗。
愚者反此。
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责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
惜栽,子之早湛于人伪而晚闻大道也。
”当孔子请求其“受业而卒学大道”时,渔父竟一口回绝:“吾闻之,可与往者,与之至于妙道;不可与往者,不知其道,慎勿与之,身乃无咎。
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炙!”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
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闻拿音,而后敢乘。
”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奉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信念,孔子相信人的生命,只有承荷着崇高的品德和理想,才不失其价值,如果为此而捐躯,正是死得其所。
渔父的言语表现出了道家“万物之所由”、“得之者生”、“顺之则成”的虚静、无为之境。
渔父的这种思想也体现了庄子的作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的人生观,由此可以看出其渔樵于江渚,吸风饮露的生活状态,这是超脱旷达,怡然自得的达者形象。
高二语文“渔父”专题阅读
高二语文“渔父”专题阅读选编仲亚贵渔父意象文化解析“渔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具有特殊审美蕴藉的重要意象,文人们不仅在诗作中反复吟咏,甚至在自己的别名雅号中,也大量采用“渔”字,如“七泽渔隐”(宋・任公辅)、“三潭老渔”(清・关键)、“淮海遗渔”(清・胡从中)等。
有的还直接取在名字里,如李渔,号笠翁。
在仕与隐对立又互补的精神结构中,“渔父”一直是古代士子们颇为青睐的典范形象。
“渔父”作为一种具有原型意味的文化现象,展示着文人难尽言表的情感流程及其集中鲜明的价值取向。
一、由隐而仕:沽名钓誉、意在王侯自从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具有官本位意味的判断价值以后,它便成为千古不变的金科玉律。
出仕作官成为士人们的正当职业或唯一出路。
然而有幸踏上仕途者毕竟有限,那些被挤下去的,以及站在旁边观望的人,便开始另寻其他途径。
于是,有人发现,人们有一个舍近求远的习惯心理:距离越近人们越容易忽视他的好;距离远的,即使不了解,也会盲目地认为其好。
作为统治者,他看到的多是一心入仕的文人,也就对这种文人的渴求以及他们的才能习以为常了。
反而是那些根本不把入仕当回事儿,或故意远离仕途的人,却极大地吸引了统治者的注意。
历代也确实有不少人以布衣身份直取卿相。
例如殷商时的傅说、三国时的诸葛亮、东晋时的谢安等等,不胜枚举。
这种布衣卿相、一步登天的仕进之途,无疑具有传奇色彩又极具诱惑力。
所谓“朝为种田郎,暮登天子堂”,岂不快哉!虽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幸运儿寥若晨星,但对中国士文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早在《论语・季氏》中,孔子就说过:“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宋人陈景元在为《庄子・徐无鬼》篇作注时说:“后世山林养浩者,有借岩居之高为化路之捷,遂无真隐矣!”可见,“避世垂纶”的渔父也许并不想终生垂钓,“莫道渔人只为鱼”,手中的钓杆莫不是终南捷径的一根拐杖。
既然隐逸有可能成为官员,那么就会出现“身在江湖,心系魏阙”的隐士。
古代诗文中的“渔父”形象探析
古代诗文中的“渔父”形象探析作者:刁永能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20年第01期中国古代诗文作品中渔夫这一形象均被文人有所美化,当有学才无出路之人志不得申,便往往以诗文虚拟形象自比,渔、樵、耕、读便成为首选,四者之中以“渔”为首,更是看重了那种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
楚辞中的“渔父”俨然是一位知天达命、高蹈循世的隐者,苏东坡《临江仙·夜归临皋》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最为此间潇洒写状,元代白朴所作《双调·沉醉东风》一曲中又有“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的神来之笔,更是将渔父的形象与隐居高士等同起来。
由此可见,渔父在中国古诗文中的形象和飘然隐去、不问俗事的隐者形象最为接近,在中国古代的隐逸文化中,“渔父”形象备受彷徨的古代文人青睐,在中国文学世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渔父”这样一个文化意象为何如此频繁出现,它与传统文化中的隐逸思想及士人心态之间隐含着哪些微妙的联系?让我们一起进行深入探寻中国古代文学中“渔父”的足迹。
渔父作为中国古典文化中频繁出现且代表一种独特人文景观的意象,历来为文人墨客所青睐。
但渔父的性格类型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洞察世事、渊博睿敏的智者;二是超脱旷达、怡然自得的达者;三是铮铮铁骨、义薄云天的义者。
但无论渔父形象如何嬗变,不变的是它蕴含着的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情结。
一、“一竿竹纶钓功名”的智者在《吕氏春秋》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太公钓于兹泉,遇文王。
”同样,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也有类似记录,讲的是年老穷困的吕尚钓于渭水,遇见周文王,文王拜以为师。
其后,吕尚辅佐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自己也得以流芳百世。
吕尚因钓而遇,由遇而达,最终辅佐君王建功立业,实现了古代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入仕建功的理想。
这样的经历对追求入世为目的的知识分子来说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榜样。
于是,后世文人就以磻溪渔父的典故隐喻怀抱文武全才的隐士,姜太公钓鱼也便成了渔隐逐志的典型。
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
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
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
胡英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渔翁是中国古代诗歌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形象,具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自古以来在各种文学作品中不断地被人引用和抒写,因其本身所秉承的恬淡闲适、
潇洒旷达等诸多精神内涵而被历朝历代的文人名士所钟爱,逐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隐士文化。
本文从渔父意象产生的历史渊源,渔父意象的象征意蕴,以及简述剖析解读古代文人"隐逸情结"产生的历史原因等几方面进行论述,希望
对学习古典文学有所帮助和启发。
【总页数】2页(P88-89)
【作者】胡英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渔樵形象在中国文人音乐中的象征意义 [J], 马志飞
2.世人哪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
“隐逸情结” [J], 胡英
3.“钓焉唯取适,岂是求鱼心”——元明山水画中“渔父”形象的文化内涵 [J], 王淼
4.取适非取鱼 [J], 曹洁
5.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 [J], 杨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宋诗词中渔父意象的现实意义
第 4期
21 0 0年 1 2月
河 北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Junl o H b i U i ri o E gneig ( oi S i c E io ) ora f ee nv sy f nier Sc l c ne dt n e t n a e i
Vo _ No 4 l27 . De 2 0 c. 01
唐 宋诗 词 中渔 父 意 象 的现 实 意 义
蔡 凌
( 州 大学 科 技 学 院 , 州 贵 阳 5 00 ) 贵 贵 50 4
[ 摘 要] 素质教 育是 目前教 育界 的 一 大热点 和难点 , 中文化 素质 是基 础 。传 统诗 词是 中 其 华 民族传 统 文化 的主要 构成部 分 , 国能屹 立 于世 界 民族 之 林 , 于其 传 统 文化 所 造 就 的 坚不 中 在 可摧 的民族凝 聚 力。 当今 大 学生 , 别是 西部 大 学生如 何 对待 传 统 文化 ?如 何利 用传 统 文化 增 特 强 大 学生的责任 感 , 命 感?在 西部 大 开发 十 周年 之 际 , 们 应该 做 些什 么, 使 我 值得 深 思 。文章 拟 从唐 宋诗 词 中的渔 父形 象所 映射 出的 自由道德 意识 , 考察 其在 素质教 育 中的地位 。 [ 关键 词 ] 渔父 ;素质教 育 ; 实意 义 ; 现 隐逸 [ 中图分类 号 ]2 7 [ 献标 识码 ] 10 文 A [ 文章编 号 ] 6 3— 4 7 2 1 )4—0 1 17 9 7 (0 0 0 0 5—0 4 素质 教 育 首 当其 冲 的是 人 文素 质 的培 养 , 是 指 二者 以不 同文 学 样 式 展 现 了道 家 的 超然 物外 的思 想 。 它 将 人类优 秀 文 化成 果 , 过 知 识 传 授 , 通 自身 实 践 , 化 《 子 ・ 转 庄 渔父 》 及 孔 门师 徒 与 渔父 的杏坛 问道 , 叹 言 慨 为 个人 的思想 、 道德 、 品质 、 值 观 、 生 观 的过 程 。人 世人 “ 价 人 苦心 劳形 , 以危其 真 ” 劝导 弟子 “ , 谨修 而身 , 慎守 的情感 审美意识 是人 文素 质 培养 的强 大精 神 动力 。而 其 真 , 以物与 人 ” , 而 引 出 了一 场 孔 门儒 教 与渔 还 从 当今大学 生欠 缺 的乃 在 于此 。 父道教 之论 争 。其 中 的渔 父 “ 眉交 白 , 发 揄 袂 , 须 被 行 渔父 作 为 中 国古 典 文 学 中 的一 个 频 繁 出 现 的 形 原 以上 , 陆而 止 , 手 据 膝 , 手 持 颐 以听 ” , 然 距 左 右 俨 象, 思想意 蕴复 杂 , 庄 周 的寓 言 体 《 夫 》 到屈 原 的 副仙 君圣 人 之 象 , 《 辞》 从 渔 , 而 楚 则将 渔父 化 身 为 点化 悟 小 品文《 辞 ・ 楚 渔父 》 它渐 渐成 为怀世 浮 沉 、 凡 绝 尘 道 的人 生导 师 , 于 江 畔 独 侯 那个 耿 介 爱 国 的三 闾大 , 超 他 的 隐者 的化 身 , 为无数 文 人骚 客 理 想 中 的精 神家 园 , 夫 —— 屈原 , 成 当屈 原 “ 色 憔 悴 , 容 枯 槁 ” 吟 于 江 颜 形 游 承载着 文人 高 洁 志趣 和 仕 隐 的 矛 盾 。正 如俞 陛 云 《 唐 边 , 渔父 一路 踏浪 而来 , 点化 人 生 , 点 迷津 , : 圣 人 指 道 “ 五代 两宋词 选 释》 云 : 所 “自来 高 洁之 士 , 每托 志 渔 翁 , 不 凝滞 于物 , 而能 与世 推移 。举 世 混 浊 , 不 随其 流 而 何 访 尚父 于硒 溪 , 灵 均 于 湘 浦 , 及 后 贤 , 于 载 籍 者 扬 其波 ?众人 皆醉 , 讽 沿 见 何不 哺其 糟而 啜其 醣 ” , 至此 , 渔 伙矣矣 。而轩冕之 士 , 能身在 江湖 者 , 实无几 人 。 ” 父 已经演 化 为一位 点拨 迷途文 人 的导师 。 渔 父原型 及演 变 总之 , 为完整 文学 原型 出现 的渔 父 , 《 辞 》 作 在 楚 与 《 子》 庄 中一赋 一文 , 蒙 上一层 神秘 面纱 , 于人 仙 之 都 介 ( ) 史原型 一 历 于 飘 折 以渔父 为 题 材 , 源 已久 , 早 可 追 溯 到 《吕氏春 间 , 山野 泽 畔 , 然 而 至 , 射 出儒 道 文 化 背 景 下 的 来 最 隐 士风范 , 渔父 不再 是某个 某 类 人 物 , 而升 华 为一 种 符 秋》 的记 载 : 太公 钓于 兹 泉 , “ 遇文 王 ” 这段 文 字 记 录 号 和象征 。成 为 后 世 渔 父 意 象最 早 的 文学 雏 形 , 别 特 了“ 磴溪 渔夫 ” 的典 故 , 说 姜 太公 吕尚。八 十 岁 垂 钓 传 形成 了唐宋 诗词 中独 特 的渔父 形象 。 磴溪 , 遇文 王垂 青 , 就周 王 伐 纣 的伟 业 。另 在 《 得 成 史
从诗中看古人垂钓
清代诗人兼画家郑板桥在《渔家》诗中:“卖得鲜鱼二百钱,
余粮炊饭放船归。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明代诗人韩廉有一首《题秋江独钓图》:“孤舟荡漾出江干, 秋水涵空绿树寒。更尽水源寻绝境,莫教征税及渔竿。”
晚唐李家明有一首描写南唐统治者李景钓鱼的 诗:“玉甃垂钓兴正浓,碧池春暖水溶溶;凡
鳞不敢吞香饵,知是君王合钓龙。
从 诗 中 看 古 人 垂 钓
白 沙 中 学 龙 潇 婷
古代人的垂钓意义目的 垂钓乐,岂在得肥鲜。——碧叟
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参岑《渔父》 自把长竿后,生涯逐水涯。 不争鱼得失,只爱傍桃花。——清代马朴臣《渔》 说我垂钓意,人鱼又兼忘;无机两不得,但弄秋水光。 白居易《渭上偶钓》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沈佺期《钓竿篇》
自称为“烟波钓徒”的唐代诗人张志和和退隐之后往来于烟波之中,垂钓在太 湖之上,而且钓鱼“不设饵,志不在鱼”
一、 欣赏自然风光,享受垂钓乐趣。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 “闲来垂钓碧,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 七十得文王。”白居易在《渭上偶钓》
《渔夫》诗中:“白发沧浪上,全 忘是与非”。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很喜欢钓鱼,一次很久钓不着鱼,当
时皇帝的随从人员中有一位叫解缙的才子马上进奉给皇帝一
首诗:“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 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1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翻译江上千里浪花翻滚如雪,岸上一排排的桃花竞相怒放,春意正浓。
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这样自由快乐的人有几个?注释渔父:词调名,又名“渔父词”、“渔歌子”,单调,正体为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浪花:一作“阆(láng)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有意:一作“有情”。
千里:一作“千重”。
桃花:一作“桃李”。
一队春:指桃李盛开,由近及远,好像队列有序一样排列着。
一竿身:一根钓竿。
身,一作“纶”,一作“鳞”。
快活:一作“世上”。
侬:我,江南口语。
赏析这首词是题《春江钓叟图》画之词。
据《南唐书·后主纪》载:“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后主避祸,惟覃思经籍。
”由此,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后主为情势所迫,沈潜避祸,隐遁世尘并写词表露自己的遁世之心,以释文献太子的疑嫉”(蒲仁、梅龙《南唐二主词全集》辑注),也有道理。
词史上最早写《渔父》词的,是唐代的张志和。
李煜这首词,继承的就是张志和的“渔父家风”,写渔父的快乐逍遥。
从词意上看,此词耽于隐逸、格调不高,当是李煜前期意念消沉的作品。
此词开篇入画,将画中意境以言辞写出,以画境言心境。
“浪花”成“千里雪”,“桃花”作“一队春”,写春江浪涌,春光明媚。
一队”后着一“春”字,不仅显示出桃李的生机,而且又透出别样的俏皮,绘出明畅绚丽的意境。
这两句寥寥数字便将画中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画中的主人公渔父,趁着春江水涨,驾一叶小舟,随水顺风而下;好风推舟行进,轻舟分浪飞驶,浪花迎面而来,如溅起千里雪;渔父心中开怀,而浪花也似有意;船行浪中,两岸桃红李白,列队相随,花树多情,渔父恬畅。
余下三句描写了渔父的装束,是点睛之笔,写出了渔父淡泊潇洒的人生境界。
两个三字句看似信手拈来,其实也是锤炼的结果:“一壶酒”写出渔父的精神状态;“一竿纶”点明渔父的职业和身份。
新文言文专题一古文中的“渔父”意象
新⽂⾔⽂专题⼀古⽂中的“渔⽗”意象2019-07-29淡泊磊落的渔翁形象,是中国⽂化的⼀道独特景观。
“渔⽗”这⼀遗世独⽴的隐逸意象,在中国古诗词中灼灼闪光。
从先秦《诗经》“⽵竿,以钓于淇”到清代郑板桥“写取⼀枝清瘦⽵,两风江上作渔竿”,横亘两千多年,“渔⽗”形象,⼀路郁郁葱葱、浩浩荡荡,其⽣命⼒之蓬勃令⼈感叹。
分析梳理古诗词中“渔⽗”这⼀意象的内涵及其嬗变,对欣赏我国古典诗词很有帮助。
寻根溯源《吕⽒春秋》记载:“太公钓于兹泉,遇⽂王。
” 这是政治意义的渔⽗。
⼤概最早从这⾥开始,渔⽗“垂钓”总和微妙的政治⽬的有关联。
《吴越春秋》记载,伍⼦胥逃到江边时,⼀位等他已久的渔⽗“渡之千浔之津”,不仅为绝其⼼中“掩⼦之盎浆,⽆令其露”的担忧⽽“覆船⾃沉于江⽔之中”,更为坚守内⼼⼈格尊严和精神信仰⽽殉命,这是隐居的侠客义⼠。
他开启了中国传统⽂⼈归隐⼭林,坚守德操,拒绝世俗,追求⾄情⾄性⼈格的精神之门。
“渔⽗”意象根基深厚、沉淀丰富。
⽂学意义上的“渔⽗”意象是由庄⼦、屈原这两位先后⽣活于同⼀时代的⼤家,在各⾃的《渔⽗》篇中不约⽽同创造出的。
屈原在楚辞《渔⽗》中描绘了⼀个与⾃⼰意见不同的渔⽗,这是⼀个随波逐流、和光同尘、善于变通的渔⽗,有着“沧浪之⽔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浊兮,可以濯吾⾜”的爽朗豁达。
⽽庄⼦《渔⽗》⼀⽂中的渔⽗是个懂“道”的⼈,他着了道袍,是圣和道的统⼀体。
他批评了孔⼦的礼乐仁义等主张,指出只有“道”才是为⼈处世、治国安邦之妙⽅。
虽真伪尚有争议,但作为⼀种历史的存在,两篇美⽂,⼀副梗概,两种⽴场,突显出了⼀个形象。
两个故事有着巧妙的相似,不谋⽽合地将“渔⽗”意象塑造为淡泊、超脱、遵循时命、顺应⾃然的隐逸符号,通过“渔⽗”这⼀特殊的中⼼⼈物形象,以独特的视⾓映射出以儒、道⽂化为背景的古代隐⼠风范,使“渔⽗”意象从⼀开始就深⼊⼈⼼,成为了超脱旷达、逍遥隐逸的代名词。
甚⾄连⼀⾔不发、乃⽽去的动作,从古到今都如此相似。
渔父原文及赏析
渔父原文及赏析渔父原文及赏析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渔父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注释:⑴既:已经,引申为“(在)……之后”。
⑵颜色:脸色。
形容:形体容貌。
⑶三闾(lǘ)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
屈原曾任此职。
⑷是以见放,是:这。
以:因为。
见:被。
⑸淈(gǔ):搅浑。
⑹哺:吃。
糟:酒糟。
歠(chuò):饮。
醨(lí):薄酒。
成语:哺糟歠醨⑺高举:高出世俗的行为。
在文中与"深思"都是渔父对屈原的批评,有贬意,故译为(在行为上)自命清高。
举,举动。
⑻沐:洗头。
⑼浴:洗身,洗澡。
⑽察察:皎洁的样子。
⑾汶(mén)汶:污浊。
⑿皓皓:洁白的或高洁的样子。
⒀莞尔:微笑的样子。
⒁鼓枻:摇摆着船桨。
鼓:拍打。
枻(yì):船桨。
⒂沧浪:水名,汉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内。
或谓沧浪为水清澈的样子。
"沧浪之水清兮"四句:这首《沧浪歌》也见于《孟子·离娄上》,二"吾"字皆作"我"字。
⒃濯:洗。
⒄缨:系帽的带子,在颔下打结。
浣溪沙·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
浣溪沙·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浣溪沙·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浣溪沙·渔父》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全词采用了描写、联想的写作手法,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苏轼热爱自由、热爱人自然的情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浣溪沙·渔父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浣溪沙·渔父[宋代]苏轼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及注释:译文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
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
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平韵。
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
散花州: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
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
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
该词中所写散花洲系与西塞山相对的浠水县管辖的散花洲。
鳜(guì)鱼:又名“桂鱼”,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产。
庇:遮盖。
箬(ruò)笠:用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赏析: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
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
“西塞山”配上“白鹭飞”,“桃花流水”配上“鳜鱼肥”,“散花洲”配上“片帆微”。
这就是从船行的角度自右至左依次排列为山—水—洲的画卷。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青、蓝、绿配上白、白、白,即青山、蓝水、绿洲配上白鹭、白鱼、白帆,构成一种素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这是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有的田园春光。
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
古诗中的渔翁形象在中国人的心里常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形象,那就是“渔父“形象。
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且具有了某种文化内涵。
这一形象,经常闪现在我国古代文学和绘画当中,成为隐士的象征,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群体的仕隐观念。
因此,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是笔者一些浅见,以飨大方之家。
一、渔父形象的出处及内涵。
“渔父”形象最早出现在《庄子》一书中。
在《庄子渔父》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相对立的人物形象——渔父。
文中具体写了渔父跟孔子的对答,结果孔子对“渔父礼拜有加”。
而最早确立“渔父”形象,并赋予其深刻思想内涵,应是屈原的《渔父》篇。
文中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渔父形象。
纵观两文中的渔父,他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行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他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说到底,渔父形象已幻化为一种文化符号。
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二、渔父意向包含的要素。
第一是“渔”。
渔樵耕读,“渔“位于首。
“渔”有捕鱼意,也暗含垂钓之风。
最能体洒脱不羁,扁舟无碍的境界。
西周初年的姜太公直钩钓于渭水之滨,结果把周文王这条大鱼钓了上来。
《史记》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钩奸周西伯”。
可见,姜太公这个渔者,他钓的是另一意义上的“鱼”。
号称“惟巢由乃可并驾”的严子陵,他是汉光武帝的同窗,刘秀多次相请,严子陵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
第二是“父”。
“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
老年人饱经沧桑,历经风雨,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锐意进取,锋芒毕露可比。
古称人老之后,不归禅则归道。
由此可见:“渔父”意象与隐者在年龄因素上也相吻合。
第三是“水”。
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赠渔父》鉴赏杜牧《赠渔父》译文就赏析
《赠渔父》鉴赏杜牧《赠渔父》译文就赏析《赠渔父》是由杜牧所创作的,这首诗诗意象明确,节奏舒缓,格调清幽,境界深远,是一首刻画江边隐士的佳作。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赠渔父》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赠渔父》唐代:杜牧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
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独醒人。
《赠渔父》译文在芦花丛中,深泽之滨,一位老者在静静地垂钓,这位垂钓的老人已经历了几十个春秋的烟朝月夕。
说自己在孤舟上、寒水畔、几十年来未遇到过屈原这样的独醒之人。
《赠渔父》注释纶(lún):钓丝。
月夕:月明之夜,即指夜晚。
烟朝:炊烟缭阳之早晨,即言早晨。
畔(pàn):旁边。
不曾逢著独醒人:战国时屈原被放逐,遇见渔父,渔父问他何以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事见《楚辞·渔父》。
《赠渔父》创作背景自屈原《渔父》之后,化用渔父典故的诗作甚多。
杜牧也是化用渔夫典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赠渔父》赏析这首诗为七言绝句,除“深”“逢”平仄不拘外,完全符合平起首句入韵格律。
因为“垂纶”即垂钓,所以这首诗描写的正足孤独的垂钓者。
钓者独处静谧之地,长潜烟雨之中,不与人世相通。
诗名《赠渔父》,自然要赞美渔父。
全诗通过环境描写,虚拟对话,刻画了与地无争的老者形象。
第一句的正面环境描写勾勒了山泽野趣,而第三句是其补充。
芦花盛开,一江皆白,蔚为壮观。
芦苇一般九月开花,北方降温,故称“寒水”。
杜牧另一首《泊秦淮》也曾写过“烟笼寒水夜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三国魏刘桢《赠从弟》曾曰“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深泽”与“水畔”化用了战国屈原《渔父》的“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本句中,风来苇曳,鱼去纶摇,而一个“静”字反衬出了渔父娴熟的技巧和沉稳的心态。
第二句由空间转换到了时间。
“月夕烟朝”是指晚上的月光和清晨的薄雾。
由于夜钓和雾钓时能见度较低,垂钓肯看不清鱼漂,所以此句暗示渔父技艺高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卷第1期2010年1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na l o f Huna n U n i ve rs ity o f Sc i ence&Te chno l o gy(So c i a l S c i ence Ed iti o n)Vo l.13No.1J an.2010■文学研究 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①———从古典文学中的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杨 灿(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汉语文化交流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摘 要:渔父作为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一个意象,历来为古代文人所喜爱。
渔父本身所承载的闲适、放达、孤傲等诸多内涵是隐逸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代文人心里千古流传的“渔父情结”,折射出了儒道传统下历代文人心中仕与隐之间微妙的纠结状态,贯穿着文人出世入世两种人生观的矛盾冲突,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儒道合一”的特性。
研究渔父意象,对剖析我国古代文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体味感知传统文化的脉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渔父意象;隐逸情结;古典文学;审美价值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35(2010)01-0102-04 中国古代的隐逸文化源远流长。
隐逸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选择的一种处世方式,也是他们保持人格独立、追求心灵自由的一种人生哲学。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始终在儒与道、仕与隐、兼济与独善之间纠缠着。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渔父意象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的哲学意义备受历代文人的青睐,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是文人寄情山水和净化心灵的重要载体,也是他们人格精神和审美品位的外化,具有儒道兼济的哲学基础。
古代文人多以渔父自比,他们常常在抱负难施、人生窘困时,以在青山绿水间自遣自歌、独来独往,远离尘嚣、闲适旷达的渔父为题材,或借描写其生活环境来抒发自己的隐逸之志,或借描写其生活方式来表现烟波之乐,或借渔父之“象”来参禅悟道,稀释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孤寂。
渔父意象作为文化艺术中独特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了一种积淀深厚的文化符码,也是我们解读古代文人隐逸情结的一把钥匙。
一 渔父意象的溯源与成型中国文化意义上最早的渔父形象应该是《楚辞》中那个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的渔父和《庄子》里那个跟孔子辩论的渔父。
《楚辞》中的渔父,是一个超然世外的隐者形象,作者赋予其超脱旷达、渊博睿智的文化内涵,使其定格为隐逸的象征。
而《庄子》塑造的渔父,“其本质特点并不是隐逸者,而是有道者、至德者和道家思想的布道者。
”[1]然而,二者又是统一的,“统一在对自由、恬淡、宁静、完满生命的追求之中,统一在儒道思想兼济的隐逸者身上,统一在仕隐矛盾最终得以平衡的人生寄托之中。
”[2]两个“渔父”,一个“入世”,一个“出世”,都是士大夫心中向往的境界,象征着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在仕与隐之间矛盾挣扎的尴尬心态。
渔父,作为隐逸者的形象已深深根植于中国古代文人的心中。
文人渔父词产生的内在因素是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影响。
继《楚辞》和《庄子》之后,以渔父为主题的诗歌不断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较多出201①收稿日期:2009-11-17基金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08QY055)作者简介:杨 灿(1975-),女,湖南湘阴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现,但当时更多的是借渔谈玄,抒发不满现实的苦闷。
唐代佛学兴盛,隐逸之风日盛,渔父词蔚然成风。
“唐宋词人填制有渔父词者近百人,词作500余首。
”[3]146渔父意象的隐逸含义得以成型,并达到成熟,渔父意象也有了更丰富的象征意味:遁世隐士、重臣智者、方外中人、探险者等等。
隐逸风气盛炽,是唐宋元三朝的时代共性。
宋代长期的朋党之争使无数仕人怀有“畏祸及身”心理,隐逸之风益甚。
渔父词创作成了文人们用来寻求精神慰藉,求得精神超脱的工具。
宋代士大夫大多拥有一种理性色彩浓厚的人生观,他们的隐逸包含了参透世事、了悟人生后的沉静深邃、淡泊练达。
宋代渔父词中的渔父,也逐渐演变成了充满哲理、彻悟人生的人格形象。
元代是蒙古族上层贵族集团掌握国家权力的时代,独特的社会现实使元人作品中的渔父形象表现出的是时不我遇的强烈的反叛精神和悠闲处世淡泊存身的人生态度,充满了挣脱名利羁绊后新生的喜悦和对生命自由的热爱,展现了独特的人格精神,是一种“社会性的退避”[4]189。
不过,元人笔下的渔父形象开始往俚俗化的方向发展,一定程度上拉开了渔父与仕人的距离。
明清时期,渔父主题仍被不少文人喜欢,诗词特别多,但题旨并没有脱出前人窠臼,佳作不多。
二 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的四种类型复杂的动因和悠久的传统造就了中国古代诗词文化中独特的隐逸观。
按照审美角度和价值取向的评价标准,渔父形象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悟道参禅、禅渔合一的渔父“宗教的、伦理的和审美的人生观,构成了人类存在的主要方式。
”[5]隐逸心理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早在魏晋时期,佛老思想相互交融形成的玄学大行其道,隐逸的追求也蔚然成风,亲近自然、逍遥山水成为当时流行于士人中的普遍选择。
唐代佛学兴盛,中唐以后禅宗大行于世,渔父形象也因此带上了浓重的佛禅文化意味。
在佛、释、道那里,渔父词除了传统的渔隐主题外,还充满了禅机的智慧,也常常是悟道参禅之词,充满了宗教文化意蕴。
在这一类渔父诗词中,禅与渔的契合,被发挥到了极致。
文人们常常以临海垂钓、渡人济海来比喻普渡众生,以水喻红尘、以舟比济道工具,以“游鱼”比“游心”,以“鱼迷”比“心迷”,以钓鱼比作修禅,以钓得明月比作发现清净佛性。
“唐释德诚(船子和尚)最早用《渔父》词调作联章体,试用于禅文学中”。
[3]北宋始,在释道的词作中,僧人往往化身为渔父,禅渔合一。
《渔父》、《渔歌子》、《渔家傲》等成了唱道词常用的词牌。
唐船子和尚曾作偈曰:“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五灯会元》)将垂钓与禅理融为一体。
2.待时而动、以隐求仕的渔父唐代隐逸之风炽烈,是当时统治阶级尚隐政治的产物,唐代文人在政治上、事业上和文学上的积极追求,比任何时代都要强烈,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当时,不少文人将隐居作为求仕的手段,纷纷投身山林,以期获得隐逸美名,待时而动,以退为进,通过“制举”走上仕途。
以隐求仕意义上的渔父意象以终南捷径的形式在唐代诗文中达到巅峰。
这类渔父以隐为手段,曲线求仕,潜心等待时机,隐逸只是引起当权者注意的一种手段。
至中唐,白居易的“中隐”说为士大夫在仕隐和进退间找到了一种更为理想的隐逸方式。
这些文人们往往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在“一竿风月,一蓑烟雨”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对仕的理想的执着追慕和对道之不行的深切哀恸。
一生不曾出仕却对仕进一辈子念念不忘的孟浩然虽“年四十,乃游京师”,但不甘隐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临洞庭上张丞相》)传达的是无奈却执著的仕进理想。
3.功成身退,率真唯美的渔父对于士大夫而言,功成身退大约是最为理想的一种人生设计。
中唐至宋代,渔父意象逐渐演变成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的一种人生追求。
中唐后的安史之乱、牛李党争到宋代的外族入侵,官场倾轧,中央集权的加强,封建政治的腐败,艰难漂泊的仕途使许多士人日益寒心,他们更多地把理想放在了精神乐园的建构和对山水之趣的追求之中。
“这种类型的隐逸与魏晋南北朝时相比较,更多的是具备日常生活和平凡生涯的入微体味,而不是绮丽、古怪、猖狂的个性标志;与唐时功利性质较浓的隐逸相比,这种类型侧重于纯粹物质性的欣赏和把玩,功利的观念很轻。
”[6]功成身退最早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范蠡了。
范蠡明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隐居成了范蠡的存身之道,但敢于放弃卿相之位,做一个彻底的隐士,范蠡除了有卓识,还有着超然物外的心态。
“三台位缺严陵卧,百战功高范蠡归。
”(温庭筠《和友人题壁》)是历代文人对功成身退的人生设计的艳羡和赞美。
4.铮铮铁骨,义薄云天的渔父还有一类不可忽视的渔父形象就是铮铮铁骨、301义薄云天的爱国文人,尤以宋代居多。
儒学的复兴,经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达培养了宋代文人对自己学问、见识和能力的自信,他们对政治跃跃欲试,希望能“兼济天下”;但随着“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的失败,宋王朝对文人的利用和迫害变得越来越反复无常,这一切都使文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了浓重的危机感、失望感和退避意识,这些与文人们固有的使命感、责任感一起,构成了他们极端矛盾的、痛苦的心态。
宋代的爱国词人如陆游、张元干、李纲、李光等写有不少渔父词,他们满怀爱国热忱,却受到投降派的连连排挤,屡屡贬谪,处处压抑,渔父形象时时出现在他们的词中,表达其归隐之志,抒发其不平之气。
他们虽常想“老去一蓑烟雨里,钓沧浪”(张元干《杨柳枝》),叹息着“何时得,恩来日下,蓑笠老江湖。
”(李纲《望江南》)但实际上他们仍以天下为己任,坚守救世理想,即便遁迹山林、纵情山水,但胸中装有天下,对世事了然于心。
“心在天山,心老沧州”的陆游痛心疾首之余,抛却郁郁难平,毅然决然道出:“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陆游《鹊桥仙渔父》)渔父意象负载起的是文人的铮铮铁骨与义薄云天,彰显的是儒家思想中入世有为,杀身成仁的特质。
三 从渔父意象解读古代文人的“隐逸情结”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一直有种隐逸情怀,或居庙堂,或在山野,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社会需要时慨然而出,被弃在野时悠然南山。
渔父意象的备受青睐与文人们骨子里潜在的隐逸理想密切相关。
1.渔父形象最能反映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崇尚自然、复归自然是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愿望,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的中国知识分子,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起落沉浮之后,习惯于将大自然作为身心养息之地,在对大自然的尽情领略中,寻找精神家园的皈依,追求精神自由的解脱,从而使得渔父意象具有了特殊的生命含义和审美情趣。
“在中国文人们看来,求取闲适生活和诗意人生是一种文化选择,也是一种精神需要。
”[7]为了安顿自己痛苦疲惫的灵魂,不少文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有意无意的审美化处理。
张志和的《渔歌子》是描写渔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品淡化了不满现实的激昂愤慨而强化了乐天知命、圆满自足的快乐哲学,在以优美的语言描绘清丽和谐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表达了对淳朴自然的渴望,流露出亲近自然,以朴处事的追求,堪称经典。
“中国尤其中晚唐至宋代的士大夫追求的是内心宁静、清静恬淡、超尘脱俗的生活……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平淡幽远的闲适之情,乃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3]。
”在这种追求中,中国古代文人用诗意化的生活方式来荡涤尘世污垢,洗濯心灵浮华,还原生命的本真,创造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和人生理想,使之成为对后代人充满感召力的审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