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图像处理

合集下载

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利用遥感技术获取了一幅卫星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引言:遥感图像处理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和环境数据的过程。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探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实验方法:1. 获取卫星图像:选择一幅特定区域的卫星图像作为实验对象,确保图像质量和分辨率满足处理要求。

2. 图像预处理: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增强、几何校正等操作,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准确性。

3. 图像分析: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分类、特征提取、变化检测等分析,获取地理信息和环境数据。

4. 结果展示:将处理后的图像结果进行展示和分析,对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

实验结果:经过处理和分析,得到了一幅清晰的遥感图像,并从中提取了有用的地理信息和环境数据。

通过图像分类和特征提取,可以准确地识别出不同地物类型,如建筑物、植被、水体等;通过变化检测,可以发现地表的变化情况,如城市扩张、土地利用变化等。

这些信息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结论: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丰富的地理信息和环境数据,为相关领域的决策和规划提供重要的支持。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改进和应用,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遥感图像处理ppt课件

遥感图像处理ppt课件
10
三,其他光学图像处理
对遥感影像母片作不同的曝光处理可制成影像密度 各不相同的正、负模片(拷贝)。同一地区可以有不同遥 感器,不同波段以及不同时间等各种模片。对不同组 合的相关模片进行处理可获得不同增强效果的新图像。 上述彩色合成即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此外,还常采用 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 反差增强: 通常是利用高反差的感光材料和冲 洗液作反复拷贝,来扩大原模片中的影像密度差异。 它有利于增强一些低反差的地物影像,突出大的轮廓, 也可使彩色合成获得更丰富的层次,但同时会丢失部分 细节,故处理时要适可而止。
5
假彩色等密度分割:即通过光电仪器将胶片上 不同的密度等级以色彩的变化显示成彩色的图像。这 种仪器通常称彩色等密度分割仪,一般将胶片的影像 密度分割为8、12、24、32,64等级,不同密度级的 色别可在64色内任意选调变换,并在数秒钟内显示在 彩色监视器的屏幕上,通过反复调节变换色彩,选择 最佳的处理结果。
光学处理的仪器和技术手段: 摄影处理、光电处 理和相干光处理等等。
处理方法: 密度分割、彩色合成、边缘增强、反 差增强、光学图像比值、光学变换、光学编码等,其中 最常用的是假彩色等密度分割和假彩色合成。
2
一、光学等密度分割处理
(一)影像密度的概念: 对于黑白胶片,影像密度通常 以胶片透光率(T)倒数的对数表示。
密度分割:任何一幅遥感图像都可以看作是地物电 磁波辐射强度的二维分布函数。对于胶片影像。可用影 像密度值的二维分布来表征,对于像片,则为灰度值的 二维分布。与地形图的等高线相仿,照例可按一幅图像
中密度(或灰度)值的变化 范围,将其划分为若干个 等级,以等值面对影像密 度(或灰度)函数进行分层, 用等值线图来表示图像各 部分的密度(灰度)差异变 化。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称 此为密度分割,或密度分 割技术。

遥感影像处理知识

遥感影像处理知识

1.几何校正:几何校正是利用地面控制点和几何校正数学模型来矫正非系统因素产生的误差,同时也是将图像投影到平面上,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程。

2.图像镶嵌:指在一定的数学基础控制下,把多景相邻遥感影像拼接成一个大范围、无缝的图像的过程。

3.图像裁剪:图像裁剪的目的是将研究之外的区域去除。

常用方法是按照行政区划边界或自然区划边界进行图像裁剪。

在基础数据生产中,还经常要进行标准分幅裁剪。

按照ENVI 的图像裁剪过程,可分为规则裁剪和不规则裁剪。

4.图像分类:遥感图像分类也称为遥感图像计算机信息提取技术,是通过模式识别理论,分析图像中反映同类地物的光谱、空间相似性和异类地物的差异,进而将遥感图像自动分成若干地物类别。

5.正射校正:正射校正是对图像空间和几何畸变进行校正生成多中心投影平面正射图像的处理过程。

6.面向对象图像分类技术:是集合邻近像元为对象用来识别感兴趣的光谱要素,充分利用高分辨率的全色和多光谱数据的空间、纹理和光谱信息来分割和分类,以高精度的分类结果或者矢量输出。

7.DEM:数字高程模型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

8.立体像对:从两个不同位置对同一地区所摄取的一对相片。

9.遥感动态监测:从不同时间或在不同条件获取同一地区的遥感图像中,识别和量化地表变化的类型、空间分布情况和变化量,这一过程就是遥感动态监测过程。

10.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是用很窄而连续的波谱通道对地物持续遥感成像的技术。

在可见光到短波红外波段,其波谱分辨率高达纳米数量级,通常具有波段多的特点,波谱通道多达数十甚至数百个,而且各波谱通道间往往是连续的,因此高光谱遥感又通常被称为"成像波谱遥感"。

11.端元波谱:端元波谱作为高光谱分类、地物识别和混合像元分解等过程中的参考波谱,与监督分类中的分类样本具有类似的作用,直接影响波谱识别与混合像元分解结果的精度。

12.可视域分析:可视域分析工具利用DEM数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观察源来确定可见的地表范围,观测源可以是一个单点,线或多边形13.三维可视化:ENVI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可以将DEM数据以网格结构、规则格网或点的形式显示出来或者将一幅图像叠加到DEM数据上。

遥感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处理1. 简介遥感图像处理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卫星或无人机等遥感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遥感图像处理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等。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和应用案例。

2. 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遥感图像处理涉及多个概念和技术,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基本概念:2.1 遥感图像遥感图像是通过遥感设备获取的图像数据,可以是卫星图像、航空摄影图像或无人机图像等。

遥感图像通常包含多个波段,每个波段代表不同的光谱信息。

2.2 遥感图像预处理遥感图像预处理是指对原始遥感图像数据进行校正、矫正和增强的过程。

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图像质量、减少噪声和伪影,并使得图像更适合进行后续处理和分析。

2.3 遥感图像分类遥感图像分类是指将遥感图像根据像素的特征或属性进行划分和分类的过程。

常见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包括基于统计学的分类、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

2.4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是指对多个时间点的遥感图像进行比较,以检测地物、景观或环境发生的变化。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可以用于监测自然灾害、环境变化等。

2.5 遥感图像分析遥感图像分析是指对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和分析,提取图像中的有用信息和特征。

遥感图像分析可以用于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植被指数计算等应用。

3. 遥感图像处理的常用方法遥感图像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图像增强、图像配准、图像融合和目标检测等。

3.1 图像增强图像增强是指通过对图像进行滤波、对比度拉伸、直方图均衡化等处理,以增强图像的可视化效果和信息提取能力。

常用的图像增强方法包括直方图均衡化、滤波(如中值滤波、高斯滤波)和锐化等。

3.2 图像配准图像配准是指将两幅或多幅遥感图像在坐标系、旋转、尺度和形变等方面进行校正和匹配的过程。

常用的图像配准方法包括特征点匹配、地物匹配和基于控制点的配准方法。

3.3 图像融合图像融合是指将多幅具有不同光谱或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融合成一幅多光谱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

遥感图像处理综合课程设计

遥感图像处理综合课程设计

遥感图像处理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遥感图像的基本概念、成像原理及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遥感图像预处理、增强、分类及解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帮助学生了解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操作流程,并熟悉相关功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预处理、增强、分类及解译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如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遥感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遥感图像处理相关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实际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确保教学效果,课程目标将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遥感图像基本概念与成像原理:包括遥感图像的定义、类型、成像过程及其在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遥感图像概述- 内容列举:遥感图像的定义、分类、成像平台、传感器等。

2. 遥感图像预处理:涉及图像校正、配准、裁剪等操作,为后续图像分析奠定基础。

- 教材章节:第二章 遥感图像预处理- 内容列举: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配准、图像裁剪等。

3. 遥感图像增强:介绍图像增强技术,提高图像质量,突出感兴趣信息。

- 教材章节:第三章 遥感图像增强- 内容列举:直方图增强、空间域增强、频率域增强等。

4. 遥感图像分类与解译:讲解图像分类方法,培养学生解译遥感图像的能力。

遥感数字图象处理课件.ppt

遥感数字图象处理课件.ppt
减色法:从自然光(白光)中减去一种或两种基色光而产 生色彩的方法。
加色法彩色合成与减色法彩色合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加色法三原色
减色法三原色
三、光学增强处理
✓ 图像的光学增强处理方法具有精度高, 反映目标地物 更真实,图像目视效果等优点,是遥感图像处理的重 要方法之一。
✓ 计算机图像处理的优点在于速度快、操作简单、效率 高等优点,有逐步取代光学方法的趋势。
2、颜色的性质:
所有颜色都是对某段波长有选择地反射而对其他波长吸收的结果。 颜色的性质由明度、色调、饱和度来描述。
(1)明度:是人眼对光源或物体明亮程度的感觉。物体
反射率越高,明度就越高。
(2)色调:是色彩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 (3)饱和度:是色彩纯洁的程度,即光谱中波长段是否窄,
频率是否单一的表示。
第一节 遥感图像的光学处理原理及方法
一、颜色视觉
1、亮度对比和颜色对比
(1)亮度对比:对象相对于背景的的明亮程度。改变对
比度,可以提高图象的视觉效果。 C=(L对象 – L 背景)/ L 背景
(2)颜色对比:在视场中,相邻区域的不同颜色的相互
影响叫做颜色对比。两种颜色相互影响的结果,使每种颜 色会向其影响色的补色变化。在两种颜色的边界,对比现 象更为明显。因此,颜色的对比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③ 色度图:可以直观地表现颜色相加的 原理,更准确地表现颜色混合的规律.
CIE色度图
3、颜色相减原理
减色过程:
白色光线先后通过两块滤光片的过程.
颜色相减原理:当两块滤光片组合产生颜色混合时,入
射光通过每一滤光片时都减掉一部分辐射,最后通过的光是经过 多次减法的结果.
减法三原色:黄、品红、青

遥感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处理
2. 灰色梯尺:亮度可以用一条灰度级色带表示,一端是纯黑色,另一端是纯白色
3. 常用的颜色空间模型:
◆RGB(红/绿/蓝)模型: RGB颜色空间是根据人眼锥体接受光线的方法构造成的模型,是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得到的颜色集合所构成的颜色空间。RGB模式 :用于显示彩色图像的相加混色模型 。
◆CMYK(青/洋红/黄/黑)模型: CMYK颜色空间是彩色胶片的染料和印刷油墨所形成的颜色空间。是与设备相关的颜色空间。以红、绿、蓝的补色青(Cyan)、品红(Magenta)、黄(Yellow)为原色构成的CMY颜色模型,常用于从白光中滤去某种颜色,又被称为减性原色系统。
黑白系列的非彩色只能反映物质的光反射率的变化,其在视觉上的感觉是亮度的变化。
彩色是指除黑白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彩色有3个基本性质:
明度:是人眼对光源或物体明亮程度的感觉。
色调:是色彩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
饱和度:是彩色纯洁的程度,也就是光谱中波长段是否窄,频率是否单一的表示。
? 线性拉伸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对像素值进行比例变化来实现。
(1)全域线性拉伸
(2)分段线性拉伸
非线性拉伸
? 如果拉伸函数是非线性的,即为非线性拉伸。
? 常用的非线性函数有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平方根、高斯函数等。
9.直方图均衡化的基本思想是对原始图像的像素灰度做某种映射变换,使变换后图像灰度的概率密度呈均匀分布,即变换后图像的灰度级均匀分布。
◆ 真彩色图像的颜色与人眼视觉所看到的颜色基本一致。
◆ 假彩色图像是图像的色调与实际地物色调不一致的图像。
彩色合成包括伪彩色合成、真彩色合成、假彩色合成和模拟真彩色合成4种方法。
? 伪彩色合成是把单波段灰度图像中的不同灰度级按特定的函数关系变换成彩色,然后进行彩色图像显示的方法,主要通过密度分割方法来实现。

遥感图像处理ppt课件

遥感图像处理ppt课件

02
人工智能在遥感图像处理中可以应用 于地物分类、目标检测、变化检测等 方面。通过训练人工智能算法,使其 能够自动识别和分类地物,提高遥感 数据的利用价值和精度。同时,人工 智能算法还可以对遥感数据进行自动 化分析和处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03
人工智能在遥感图像处理中需要解决 的关键问题包括数据标注、模型训练 和优化等。同时,还需要考虑人工智 能算法的可解释性和可靠性,以确保 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随 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遥感 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遥感 数据的利用价值和精度。
详细描述
遥感图像存储与处理是遥感技术应用的核心环节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原始数据会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增强 和分类等操作,以提高图像质量和提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例如,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预处理操作 可以提高图像的精度和可靠性;图像增强技术如对比度 拉伸、滤波等可以提高图像的可视化效果和特征提取能 力;分类和目标检测等技术则可以对图像进行语义化表 达和信息提取,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遥感图像处理涉及的技术包括辐 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增强、 信息提取等。
遥感图像处理的重要性
遥感图像处理是遥感技术应用的关键 环节,能够提高遥感数据的精度和可 靠性,为各领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 的信息。
通过遥感图像处理,可以提取出更多 有用的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各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遥感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
图像预处理技术
01
02
03
04
去噪
消除图像中的噪声,提高图像 的清晰度。
校正
纠正图像的几何畸变和辐射畸 变,使图像更接近真实场景。
配准
将不同来源的图像进行坐标对 齐,以便于后续的图像分析和

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与算法解读

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与算法解读

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与算法解读一、引言遥感技术是通过人工卫星、航空器或其他遥感平台获得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手段。

遥感图像处理则是遥感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本文将介绍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与算法,探讨其原理和应用。

二、遥感图像预处理遥感图像预处理是遥感图像处理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和干扰,提高图像的可用性。

常用的图像预处理方法包括边缘增强、直方图均衡化和空间滤波。

1. 边缘增强边缘增强是通过提升图像边缘信息的方法来提高图像质量。

其中常用的边缘增强算法有Sobel算子、Prewitt算子和Laplacian算子。

这些算子能够检测出图像中的边缘特征,从而使图像更加清晰。

2. 直方图均衡化直方图均衡化是一种通过调整图像亮度分布来增加对比度的方法。

通过对图像的灰度直方图进行变换,使得图像中的像素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图像更加清晰和易于分析。

3. 空间滤波空间滤波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平滑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滤波操作,可以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和干扰。

常用的空间滤波算法有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高斯滤波。

三、遥感图像分类遥感图像分类是根据图像中的像素值进行分类的过程。

常用的图像分类方法包括基于像素的分类和基于对象的分类。

1. 基于像素的分类基于像素的分类是一种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都分配到一个类别中的方法。

常用的基于像素的分类算法有最大似然分类算法、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

这些算法能够根据像素的特征进行分类,从而对图像进行分割和分析。

2. 基于对象的分类基于对象的分类是将图像中的相邻像素聚合成一组对象,然后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

常用的基于对象的分类算法有基于区域的分类和基于形态的分类。

这些算法能够更好地保留图像中的空间信息,从而提高分类的准确性。

四、遥感图像变化检测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是通过比较多幅遥感图像之间的差异,来检测地表发生的变化情况。

主要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等领域。

1. 基于像素的变化检测基于像素的变化检测是一种将多幅遥感图像像素级别进行比较的方法。

2_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及基本概念

2_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及基本概念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二)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 and Analysis第二章 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及基本概念遥感图像处理系统介绍 ¾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¾一、遥感图像处理系统介绍基本要求与分类¾¾¾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的、处理和分析图像信息的 系统。

从巨型机到微机都可构成图像处理系统。

但与一 般计算机系统相比较,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必须具 备图像输入和输出的专用设备。

且要求: ① 存储容量要大; ② 处理速度要快; ③ 人机交互要方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系统也出现了 多功能、小型化和普及化的趋势。

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大容量图 大容量图 像存储 像存储 图像输入 图像输入 图像运算 图像运算 处理 处理 终端 终端 图像输 图像输 出 出¾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包括:遥感图像的获取设备(传感器) 图像处理软件 计算机 输入数据存储装置 输出数据存储装置 图像的输出和显示设备图像处理输入(传感器数据)格式1、图像处理的软件部分ƒ ƒ ƒ ƒ ƒ ƒ ƒ它是各种基本的的图像处理程序,包括: 图像显示 图像变换 图像灰度处理 图像几何处理 图像匹配 图像分类 等等。

专业遥感图像处理系统、通用系统图像显示„ „ „ „ „格式:BMP 大小:256×256 像素深度:8 色彩模式:灰度 图像大小:65K反色阈值化窗口变换灰度拉伸均衡化原图像、水平、垂直镜像、平移图像的转置和旋转图像匹配遥感图像分类是模式识别技术在遥感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

对遥感图像中地物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分析,选择特征,并用将特征控件划分为若干不重叠的子区间,然后将图像中各象素分到各子空间中去。

根据是否给定非类的类别可分为: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ERDAS IMAGINEERDAS IMAGINE是美国ERDAS公司开发的专业遥感图像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以模块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可使拥护根据自己的应用要求,资金情况合理的选择不同的功能模块极其不同功能模块的组合。

遥感影像处理实验报告(3篇)

遥感影像处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影像已成为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重要手段。

遥感影像处理是对遥感影像进行一系列技术操作,以提高影像质量、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遥感影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提高学生对遥感影像数据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准备:获取实验所需的遥感影像数据,包括光学影像、红外影像等。

2. 影像预处理: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增强等处理。

3. 影像分割:对预处理后的影像进行分割,提取感兴趣的目标区域。

4. 影像分类:对分割后的影像进行分类,识别不同的地物类型。

5. 结果分析: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分类精度。

三、实验步骤1. 数据准备- 获取实验所需的遥感影像数据,包括光学影像、红外影像等。

- 确保影像数据具有较好的质量和分辨率。

2. 影像预处理- 辐射校正: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辐射校正,消除大气、传感器等因素对影像辐射强度的影响。

- 几何校正: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消除地形起伏、地球曲率等因素对影像几何形状的影响。

- 图像增强:对预处理后的影像进行图像增强,提高影像对比度、清晰度等。

3. 影像分割- 选择合适的分割方法,如基于阈值分割、基于区域生长分割、基于边缘检测分割等。

- 对预处理后的影像进行分割,提取感兴趣的目标区域。

4. 影像分类- 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如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等。

- 对分割后的影像进行分类,识别不同的地物类型。

5. 结果分析- 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分类精度。

- 分析分类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影像预处理结果- 经过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和图像增强处理后,遥感影像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对比度、清晰度等指标明显改善。

2. 影像分割结果- 根据实验所采用的分割方法,成功提取了感兴趣的目标区域,分割效果较好。

3. 影像分类结果- 通过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对分割后的影像进行分类,成功识别了不同的地物类型。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62页)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62页)
■ 传感器的波段选择必须考虑目标的光谱特征值, 才能取得好效果。
不同波谱分辨率对水铝 反射光谱的获取
时间分辨率
■ 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来样的时间间隔, 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 遥感的时间分辨率范围较大。以卫星遥感来说,静止 气象卫星(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的时间分辨率为 1次 /0.5小时;太阳同步气象卫星的时间分辨率 2次/天; Landsat为1次/16天;中巴(西)合作的CBERS为1次 /26天等。还有更长周期甚至不定周期的。
微波遥感与成像
在电磁波谱中,波长在1mm~
1m的波段范围称微波。该 范围内又可再分为毫米波、 厘米波和分米波。在微波 技术上,还可将厘米波分 成更窄的波段范围,并用 特定的字母表示
谱带名称
Ka K
Ku X
微波遥感是指通过微波传
C
感器获取从目标地物发射 或反射的微波辐射,经过 判读处理来识别地物的技
几种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简介
■ PCI ■ ERDAS ■ ENVI
PCI简介
■ PCI是加拿大PCI公司的产品,可进行遥感图像的处 理,也可应用于地球物理数据图像、医学图像、雷 达数据图像、光学图像的处理,并能够进行分 析 、制图等工作。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 PCI拥有最齐全的功能模块:常规处理模块、几 何校正、大气校正、多光谱分析、高光谱分析、 摄影测量、雷达成像系统、雷达分析、极化雷达 分析、干涉雷达分析、地形地貌分析、矢量应用、 神经网络分析、区域分析、GIS联接、正射影像 图生成及DEM提取(航片、光学卫星、雷达卫 星)、三维图像生成、丰富的可供二次开发调用 的函数库、制图、数据输入/输出等四百多个软 件包。
多波段数字图像的数据格式
■BIP方式(band interleaved by pixel) 在一行中,每个像元按光谱波段次序进 行排列,然后对该行的全部像元进行这 种波段次序排列,最后对各行进行重复。

遥感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处理

3.2 遥感图像的数字表示
1 图像的矩阵表示——灰度图像
☞ 像素值为量化的灰度值 ☞ 对于8位量化而言,灰度值0表示黑色,128表示 灰色,255表示白色。
3.2 遥感图像的数字表示
1 图像的矩阵表示——彩色图像
☞ 每个像素由红、绿、蓝三原色构成 ☞ R、G、B由不同的灰度级分别描述
3.2 遥感图像的数字表示
☞ 卷积计算的思路 ① 选定一卷积模板(窗口) ② 从待处理图像左上角开始,图像与模板像元 亮度值对应乘加,所得新值放入窗口中心位置 ③ 窗口右移一个像元后做同样运算 ④ 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遍列生成新图 ☞ 图像边缘处理方法 ① 补 0值 ② 对称原则图像中取值 ③ 保留原值不参与计算
3.5 窗口、卷积与滤波
3 滤波
☞ 广义
从含有干扰的接受信号中提取有用的信号。
2.4 遥感数字图像的级别和数据格式
二、元数据
http://glcf.umiacs. /data/
2.4 遥感数字图像的级别和数据格式
三、通用遥感图像的数据格式
☞ 多波段遥感图像3种最基本的通用记录格式 (1)BSQ格式 (2)BIL格式 (3)BIP格式
四、特殊遥感图像数据格式
☞ .dat格式 ☞ .hdf格式 ☞ .TIFF格式/.GeoTIFF格式
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
第1章 概论
主要内容:
☞ 1.1 图像与遥感数字图像
☞ 1.2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 1.3 数字图像处理的发展
☞ 1.4 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要求
1.1 图像与遥感数字图像
一、图像与数字图像
1 图像的定义
☞ 图像是对客观对象的一种相似性的描述和写真,它包含了 被描述或写真对象的信息,是人们最主要的信息源。 (《数字图像处理》,冈萨雷斯,2003) ☞ 图像(Image)是通过镜头等设备得到的视觉形象。是以 某一技术手段再现于二维画面上的视觉信息。

第四章 遥感图像处理――几何校正PPT课件

第四章 遥感图像处理――几何校正PPT课件
22
三种内插方法比较
方法 1
优点 简单易用,计算量小
缺点
处理后的影像亮度具有不连 续性,影响精确度
精度明显提高,特别是对亮度 计算量增加,且对影像起到
2
不连续现象或线状特征的块状 平滑作用,从而使对比度明
化现象有明显的改善。
显的分界线变得模糊。
3
更好的影像质量,细节表现更 为清楚。
工作量很大。
23
18
像元灰度值重采样
校正前后图像的分辨率变化、像元点位置相对变化引 起输出图像阵列中的同名点灰度值变化。
x X
P(X,Y) Y
纠正后影像
p(x,y) y
纠正前影像
19
最近邻法
—以距内插点最近的观测点的像元值为所求的像元值。
影像中两相邻点的距离为1,即 行间距△x=1,列间距△y=1,取与 所计算点(x,y)周围相邻的4个点,比 较它们与被计算点的距离,哪个点距 离最近,就取哪个的亮度值作为 (x,y)点的亮度值f(x,y)。设该 最近邻点的坐标为(k,l),则
一是指平台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姿态、地球曲 率、地形起伏、地球旋转、大气折射、以及传 感器自身性能所引起的几何位置偏差。
二是指图像上像元的坐标与地图坐标系统中相 应坐标之间的差异。
3
引起遥感图像几何变形的因素
一、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
旁向位移的影响 速度变化即航向位移的影响
高度变化的影响—地面分辨率不均匀 俯仰变化的影响
21
三次卷积内插法
取与计算点(x,y)周 围 相 邻 的 16 个 点 , 与 双 向 线 性内插类似,可先在某一方 向上内插,每4个值依次内插 4次,求出f(x,j-1),f(x, j ) , f(x,j+1) , f(x,j+2) , 再根据这四个计算结果在另 一 方 向 上 内 插 , 得 到 f(x , y)。

envi遥感图像处理课程设计

envi遥感图像处理课程设计

envi遥感图像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ENVI软件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配准、裁剪、增强等操作。

3. 学生能够通过ENVI软件进行遥感图像的分类和变化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完成图像的导入、预处理和常用分析任务。

2. 学生能够运用ENVI软件进行遥感数据的可视化和制图,展示分析结果。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遥感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对地理信息科学的认识和探究欲望。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遥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3. 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讨论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选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系统知识基础,对遥感技术有一定了解,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通过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遥感图像处理基础理论- 遥感技术原理与传感器- 遥感图像特性及数据质量分析- 遥感图像预处理方法(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2. 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操作- ENVI软件界面与功能模块介绍- 遥感图像导入、显示与基本操作- 图像增强(对比度拉伸、直方图均衡等)- 图像分类(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等)- 变化检测方法及应用3. 实践案例分析与应用- 遥感图像预处理案例分析- 遥感图像分类与变化检测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基础理论部分(2课时):介绍遥感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遥感影像处理步骤

遥感影像处理步骤

一.预处理1.降噪处理由于传感器的因素,一些获取的遥感图像中,会出现周期性的噪声,我们必须对其进展消除或减弱方可使用。

〔1〕除周期性噪声和锋利性噪声周期性噪声一般重叠在原图像上,成为周期性的干预图形,具有不同的幅度、频率、和相位。

它形成一系列的尖峰或者亮斑,代表在*些空间频率位置最为突出。

一般可以用带通或者槽形滤波的方法来消除。

消除尖峰噪声,特别是与扫描方向不平行的,一般用傅立叶变换进展滤波处理的方法比拟方便。

〔2〕除坏线和条带去除遥感图像中的坏线。

遥感图像常会出现与扫描方向平行的条带,还有一些与辐射信号无关的条带噪声,一般称为坏线。

一般采用傅里叶变换和低通滤波进展消除或减弱。

2.薄云处理由于天气原因,对于有些遥感图形中出现的薄云可以进展减弱处理。

3.阴影处理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原因,有些图像会出现山体阴影,可以采用比值法对其进展消除。

二.几何纠正通常我们获取的遥感影像一般都是Level2级产品,为使其定位准确,我们在使用遥感图像前,必须对其进展几何精纠正,在地形起伏较区,还必须对其进展正射纠正。

特殊情况下还须对遥感图像进展大气纠正,此处不做阐述。

1.图像配准为同一地区的两种数据源能在同一个地理坐标系中进展叠加显示和数学运算,必须先将其中一种数据源的地理坐标配准到另一种数据源的地理坐标上,这个过程叫做配准。

〔1〕影像对栅格图像的配准将一幅遥感影像配准到一样地区另一幅影像或栅格地图中,使其在空间位置能重合叠加显示。

〔2〕影像对矢量图形的配准将一幅遥感影像配准到一样地区一幅矢量图形中,使其在空间位置上能进展重合叠加显示。

2.几何粗纠正这种校正是针对引起几何畸变的原因进展的,地面接收站在提供应用户资料前,已按常规处理方案与图像同时接收到的有关运行姿态、传感器性能指标、大气状态、太阳高度角对该幅图像几何畸变进展了校正.3.几何精纠正为准确对遥感数据进展地理定位,需要将遥感数据准确定位到特定的地理坐标系的,这个过程称为几何精纠正。

遥感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处理
• 将彩色涂料的三色叠加时,由于光线依次通过减红、 减绿、减蓝层就成黑色。只有当涂料浓度不够,减色 不彻底时才会出现灰白色,但这仍是减色法而不是加 色法。
用白光由红、绿、蓝三色组成这种理想模型来理解,可以认为黄 色,是减去蓝色的的红绿组合;同样地,品红色是减去绿色的红 蓝组合,青色是减去红色的蓝绿组合。这样,黄、品红、青便是 减色法的三原色。
3、减色法
实际生活中,除了利用颜色相加原理形成颜色 的混合外,还常常利用颜色的减法混合。例如遥 感里常用的色彩摄影、彩色印刷等都是颜色法的 原理。
自己发光的设备生成的色彩,例如:电视机和 计算机的监视器,是通过把三种基本颜色:RGB 混合在一起,产生色彩,但印刷品和漆品,通过 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反射其它的光来形成色彩。
–分层曝光法:利用彩色胶片具有的三层乳剂,使每一 层乳剂依次曝光的方法。
加色法(一)
合成仪法:
将不同波段的黑白透明片 分别放入有红、绿、蓝滤 光片的光学投影通道中精 确配准和重叠,生成彩色 影像的方法。
加色法(二)
分层曝光法: 利用彩色胶片具有的三层 乳剂,使每一层乳剂依次 曝光的方法。 采用单通道投影仪或放大机, 每次放入一个波段的透明片, 依次使用红、绿、蓝滤光片, 分三次或更多次对胶片或相 纸曝光,使感红层、感绿层 和感蓝层依次曝光,最后冲 洗成彩色片。
–利用减色法原理使白光经过多种乳剂(染料或滤色片) 而放射或透射出来的合成彩色,主要有染印法、印刷 法、重氮法。
彩色负片和彩色正片生成过程示意图
4.1.2、光学增强处理
• 相关掩模处理方法:将几何位置完全配准的、具有不 同密度和不同反差的正片和负片(膜片),通过不同 叠加方案改变原有影像显示效果,以达信息增强的目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化,用户对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高光谱分辨率遥感的发展。高分辨率的空间信息能够较好的满足诸多用户的需求,它们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商业化前景。
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对空间遥感信息以及空间地理信息的需求将日益增长。为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得以持续稳固发展,空间遥感信息技术和应用必须相适应的发展。我们可以从我国对遥感信息和技术的应用需求来看卫星遥感应用前景,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公益需求方面和遥感图片的商业应用需求两个方面:1、社会公益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最后,非常关键,必须要重点指出的是两大系统的建立完成。一是国家级基本资源与环境遥感动态信息服务体系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第一个资源环境领域的大型空间信息系统,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一个空间信息系统的成功建立;二是国家级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的建立,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具有国家级遥感信息服务体系的国家之一。我国遥感监测的主要内容为如下三方面:1、对全国土地资源进行概查和详查;2、对全国农作物的长势及其产量监测和估产;3、对全国森林覆盖率的统计调查。
遥感信息提取方法分类
常用的遥感信息提取的方法有两大类:一是目视解译,二是计算机信息提取。
1目视解译
目视解译是指利用图像的影像特征(色调或色彩,即波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形状、大小、阴影、纹理、图形、位置和布局),与多种非遥感信息资料(如地形图、各种专题图)组合,运用其相关规律,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综合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早期的目视解译多是纯人工在相片上解译,后来发展为人机交互方式,并应用一系列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影像的增强,提高影像的视觉效果后在计算机屏幕上解译。
(二)、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前景
国际上卫星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在未来十五年把人类带入一个多层、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和全天候对地观测的新时代。由各种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大、中、小卫星相协同,高、中、低分辨率相弥补而组成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快速及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对地观测数据。
其中Z为灰度值。
求解后的罗伯特方法后的新图像为:
0
16
0
0
0
0
16
0
0
0
0
8
16
16
16
0
0
0
0
0
0
0
0
0
0
2、索伯尔方法求解
1)首先我们对其向外扩展一行,如下所示:
2
2
2
10
10
10
10
2
2
2
10
10
10
10
2
2
2
10
10
10
10
2
2
2
10
10
10
10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索伯尔算子模板:
-1
-2
-1
0
0
0
1
2
1
-1
0
-1
-2
0
2
-1
0
1
像元为3*3的邻域:
Z1
Z2
Z3
Z4
Z5
Z6
Z7
Z8
Z9
3)其交叉梯度算子:
Gx=(Z7+2Z8+Z9)-(Z1+2Z2+Z3)
Gy=(Z3+2Z6+Z9)-(Z1+2Z4+Z7)
即为Z5处的一阶偏导数,则Z5处的梯度为:
f(x,y)=|Gx|+|Gy|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方法
(1)总体观察
(2)数分析
2计算机信息提取
利用计算机进行遥感信息的自动提取则必须使用数字图像,由于地物在同一波段、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都具有不同的波谱特征,通过对某种地物在各波段的波谱曲线进行分析,根据其特点进行相应的增强处理后,可以在遥感影像上识别并提取同类目标物。早期的自动分类和图像分割主要是基于光谱特征,后来发展为结合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空间关系特征等综合因素的计算机信息提取。
共4页第4页
(1)土地利用、城市化及荒漠化监测;(2)农作物、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监测和评估;(3)灾害监测和环境监测。
此外,对道路、建筑工程的设计、选址等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前景。这方面的需求主要靠政府扶持。2、商业应用需求
遥感技术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包括凡是涉及地球科学的各门类的学科和技术种类,遥感技术都能为它们提供信息。这种广泛性必然会使对遥感数据的需求用户范围变广,因此除了社会公益型用户外,还存在部分商业应用型用户。虽然这些商业应用型用户由于遥感卫星正处于产业化初期,市场尚未形成规模的原因,目前数量较少,但随着将来技术的进步,商业化的发展,这部分的用户肯定会逐渐增多,最终成为用户群体中的主要成员。高空间分辨率图像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地籍管理、工程评估等方面将有广阔的市场,预计每年会有14%左右的增长率;近年来,由于卫星数据的增加和小型廉价的工作站,图像处理系统、软件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空间信息服务公司大大增加,由此形成的增值收益是卫星图像销售收益的六倍。由此可见,卫星遥感的商业化是卫星遥感应用产业化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3.结合你未来的研究方向,展望遥感应用前景。
答:一、卫星遥感技术应用的当前现状。
首先,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十六颗返回式卫星,为资源、环境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空间图像数据,在我国国防建设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包括太阳和地球同步轨道在内的六颗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数据已在气象研究、天气形势分析和天气预报中广为使用,实现了业务化运行。一九九九年十月我国第一颗以陆地资源和环境为主要观测目标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传输型资源卫星的历史,已在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方面实际应用,逐步发挥效益。我国还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为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数据。其次,除了上述发射的遥感卫星外,我国还先后建立了国家遥感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国家级遥感应用机构。同时,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地方纷纷建立了一百六十多个省市级遥感应用机构。这些遥感应用机构广泛的开展气象预报、国土普查、作物估产、森林调查、地质找矿、海洋预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市规划和地图测绘等遥感业务,并且与全球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定位导航卫星相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务。这也为迎接21世纪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Z为灰度值。
求解后的罗伯特方法后的新图像为
0
32
32
0
0
0
32
32
0
0
0
16
48
32
32
0
16
32
32
32
0
0
0
0
0
2如何从遥感图像中获取专题信息?
答:在遥感影像处理分析过程中,可供利用的影像特征包括: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极化特征和时间特性。在影像要素中,除色调/彩色与物体的波谱特征有直接的关系外,其余大多与物体的空间特征有关。像元的色调/彩色或波谱特征是最基本的影像要素,如果物体之间或物体与背景之间没有色调/彩色上的差异的话,他们的鉴别就无从说起。其次的影像要素有大小、形状和纹理,它们是构成某种物体或现象的元色调/彩色在空间(即影像)上分布的产物。物体的大小与影像比例尺密切相关;物体影像的形状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而纹理则是一组影像中的色调/彩色变化重复出现的产物,一般会给人以影像粗糙或平滑的视觉印象,在区分不同物体和现象时起重要作用。第三级影像要素包括图形、高度和阴影三者,图形往往是一些人工和自然现象所特有的影像特征。
2
2
答:1、罗伯特方法求解
1)首先我们对其向外扩展一行,如下所示:
2
2
2
10
10
10
10
2
2
2
10
10
10
10
2
2
2
10
10
10
10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罗伯特算子的模板:
-1
0
0
1
0
-1
1
0
像元为2*2的邻域:
Z1
Z2
Z3
Z4
3)其交叉梯度算子:Gx=Z4-Z1Gy=Z3-Z2即为Z1处的一阶偏导数,则Z1处的梯度为: f(x,y)=|Gx|+|Gy|
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号姓名
题次





总分
评卷人
分数
评分
1. 对于以下图像分别用罗伯特方法和索伯尔方法求出新图像(计算前原图像的左右上下各加一行或一列,亮度与相邻亮度值相同),并列出算法实现过程。(30分)
2
2
10
10
10
2
2
10
10
10
2
2
10
10
10
2
2
2
2
2
2
2
2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原则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原则是先“宏观”后“微观”;先“整体”后“局部”;先“已知”后“未知”;先“易”后“难”等。一般判读顺序为,在中小比例尺像片上通常首先判读水系,确定水系的位置和流向,再根据水系确定分水岭的位置,区分流域范围,然后再判读大片农田的位置、居民点的分布和交通道路。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地质、地貌等专门要素的判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