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球系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是扩张边界,也即以洋中脊中谷为边界; 2是俯冲聚敛消亡边界,也即以大洋边缘的深海沟及大陆板块相碰撞 的消减带为边界; 3是转换断层边界,如北美加利福尼亚圣安德列斯转换断层边界。
安德烈斯转换断层(D.Elsom,1992)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大陆边缘概指大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相接壤的狭长 地带。 被动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边界位在同一岩石圈板块 内,也称不活动型边缘。
深海沟和岛弧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台湾岛--岛弧-大陆碰撞带示意图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地球岩石圈已分出6个大板块与6个小板块 ,有的还在欧亚板块中 分出了波斯亚板块与东南亚亚板块或中国亚板块,在非洲板块中 分出索马里亚板块。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
第十一章 全球构造
要点:全球构造的科学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年轻 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一系列新概念奠定了基础,同时 提出了一些新问题。 11.0 序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11.0 序
全球构造讨论全球范围内岩石圈层的运动与地壳结构 的分区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全球构造的确立被喻为地球科学的一场革命。我们的 理解,全球构造不只是全球板块的划分,还容纳了全 球岩浆活动、地震活动、古生物区系以及全球构造地 貌体系。
Ⅰ:智利型 Ⅱ:马里亚纳型 Ⅲ:白令海型 (A.N.Strahler 1984)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通常包含其间洋壳的消失 与大陆接壤之后的强烈构造变形
大陆碰撞与推覆构造的形成示意图(A.N.Strabler,1984)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喜马拉雅碰撞段,除了高耸的喜马拉雅山系之外,它的南侧印度 河—恒河海槽已被厚层沉积(西瓦里克系)充填,它的北侧发育了 面积约200×104km2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壳厚度6070km,有的假说为印度板块持续推挤造成欧亚板块局部地壳的 缩短加厚。但有的学者认为青藏高原上多个东西向断块可能是印 度板块破脱出来的、较小和较年轻的板块,相继俯冲到欧亚大陆 下面的结果,各陆块间的洋壳均已消失(肖序常等1983) 1.印度洋; 2.印度; 3.西瓦里克; 4.喜 马拉雅山; 5.雅鲁 藏布江蛇绿岩套; 6.冈底斯弧弧前盆 地; 7.冈底斯弧; 8.班安怒带; 9.巴 颜喀拉; 10.东昆 仑
非洲—南极
44.2°S
8
4.2°N 12.0°S 24.5°S 25.8°S 50.0°S 62.4°S 12.1°N 14.6°N 18.0°N
14 18.5 25 28 38 34.5 8 12 10
红海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夏威夷火山岛链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太平洋洋底地形略图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wk.baidu.com全球洋中脊体系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洋中脊扩张速率(A.Goudie,1995)
洋中脊 胡安·德·福卡 (Juan de Fuca) 加利福尼亚湾 可可斯—太平洋 (CoCos―Pacific) 加拉帕哥斯 Galapagos 纳兹卡—太平洋 (Nazca―Pacific) 智利高地 (Chile Rise) 纬 度 46.0°N 23.4°N 17.2°N 3.1°N 2.3°N 3.3°N 12.6°S 43.4°S 35.6°S 太平洋—南极 51.0°S 65.3°S 86.5°N 北大西洋 60.2°N 42.7°N 中大西洋 平 均 30.5°N 23.0°N 25 观测的速率 (mm/a) 29 25 37 67 22 34 75 31 50 44 26 6 9.5 11.5 10.5 12.5 亚丁湾 东南印度洋 西北印度洋 洋中脊 鳄鱼(Cayman) 南大西洋 南极—南美 纬 度 18.0°N 38.5°S 55.5°S 观测的速率 (mm/a) 7.5 18 10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大陆漂移观点是1910-1912年间由 弗雷德里克(B.Frederick)、 泰勒(F.B.Taylor)、 贝克(H.D.Baker) 魏格纳(A.L.Wegener,1912)等提出。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大陆漂移观点认为在中生代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泛大 陆),海洋也只有一个泛大洋,后来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潮 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发生分离,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 冰块浮于水面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洋壳)上漂移,分别达到它 们现今所在的位置。
被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活动大陆边缘具有大洋岩石圈的俯冲消亡,伴有贝尼奥夫带地震 活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巨厚沉积及强烈构造变形等,它是 地球表层显著的构造活动带。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基本上都是活动 大陆边缘。据大洋岩石圈俯冲特征及大陆边缘地壳—地貌结构, 活动大陆边缘可归并为二类三种型式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海底扩张”理论起于赫斯(H.H.Hess)在1960年提出的 一种假设,有一种对流运动迫使地球深部的物质沿洋 中脊轴部涌出,并越过海底向外扩张,最后消失在大 陆边缘的海沟中。 海底扩张理论的重要证据是: 海底古地磁条带的解释,借以绘出了海底地壳年龄 的等时线 深海钻探揭示海底岩石的年龄,最老不超过200Ma., 并且从洋脊向两侧由新变老,海洋岛屿岩石的年龄 也是越接近洋中脊越新,推算平均的推移速度为26cm/a 横截洋中脊的转换断层的认定 海底地热流的测量,赤道海洋沉积带的迁移等 海底构造地貌体系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海底扩张图示1--大西洋的形成(两侧为被动大陆边缘)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海底扩张图示2--太平洋的形成(两侧为活动大陆边缘)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海洋地壳年龄特征图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海底地貌体系由洋中脊、深海盆地、深海沟、深海沟一侧的大陆 坡,以及众多的大洋岛屿和海底隆起所组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较完整地保持了构造作用的面貌和指示海底的扩张运动
安德烈斯转换断层(D.Elsom,1992)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大陆边缘概指大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相接壤的狭长 地带。 被动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边界位在同一岩石圈板块 内,也称不活动型边缘。
深海沟和岛弧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台湾岛--岛弧-大陆碰撞带示意图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地球岩石圈已分出6个大板块与6个小板块 ,有的还在欧亚板块中 分出了波斯亚板块与东南亚亚板块或中国亚板块,在非洲板块中 分出索马里亚板块。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
第十一章 全球构造
要点:全球构造的科学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年轻 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一系列新概念奠定了基础,同时 提出了一些新问题。 11.0 序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11.0 序
全球构造讨论全球范围内岩石圈层的运动与地壳结构 的分区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全球构造的确立被喻为地球科学的一场革命。我们的 理解,全球构造不只是全球板块的划分,还容纳了全 球岩浆活动、地震活动、古生物区系以及全球构造地 貌体系。
Ⅰ:智利型 Ⅱ:马里亚纳型 Ⅲ:白令海型 (A.N.Strahler 1984)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通常包含其间洋壳的消失 与大陆接壤之后的强烈构造变形
大陆碰撞与推覆构造的形成示意图(A.N.Strabler,1984)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喜马拉雅碰撞段,除了高耸的喜马拉雅山系之外,它的南侧印度 河—恒河海槽已被厚层沉积(西瓦里克系)充填,它的北侧发育了 面积约200×104km2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壳厚度6070km,有的假说为印度板块持续推挤造成欧亚板块局部地壳的 缩短加厚。但有的学者认为青藏高原上多个东西向断块可能是印 度板块破脱出来的、较小和较年轻的板块,相继俯冲到欧亚大陆 下面的结果,各陆块间的洋壳均已消失(肖序常等1983) 1.印度洋; 2.印度; 3.西瓦里克; 4.喜 马拉雅山; 5.雅鲁 藏布江蛇绿岩套; 6.冈底斯弧弧前盆 地; 7.冈底斯弧; 8.班安怒带; 9.巴 颜喀拉; 10.东昆 仑
非洲—南极
44.2°S
8
4.2°N 12.0°S 24.5°S 25.8°S 50.0°S 62.4°S 12.1°N 14.6°N 18.0°N
14 18.5 25 28 38 34.5 8 12 10
红海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夏威夷火山岛链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太平洋洋底地形略图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wk.baidu.com全球洋中脊体系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洋中脊扩张速率(A.Goudie,1995)
洋中脊 胡安·德·福卡 (Juan de Fuca) 加利福尼亚湾 可可斯—太平洋 (CoCos―Pacific) 加拉帕哥斯 Galapagos 纳兹卡—太平洋 (Nazca―Pacific) 智利高地 (Chile Rise) 纬 度 46.0°N 23.4°N 17.2°N 3.1°N 2.3°N 3.3°N 12.6°S 43.4°S 35.6°S 太平洋—南极 51.0°S 65.3°S 86.5°N 北大西洋 60.2°N 42.7°N 中大西洋 平 均 30.5°N 23.0°N 25 观测的速率 (mm/a) 29 25 37 67 22 34 75 31 50 44 26 6 9.5 11.5 10.5 12.5 亚丁湾 东南印度洋 西北印度洋 洋中脊 鳄鱼(Cayman) 南大西洋 南极—南美 纬 度 18.0°N 38.5°S 55.5°S 观测的速率 (mm/a) 7.5 18 10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大陆漂移观点是1910-1912年间由 弗雷德里克(B.Frederick)、 泰勒(F.B.Taylor)、 贝克(H.D.Baker) 魏格纳(A.L.Wegener,1912)等提出。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大陆漂移观点认为在中生代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泛大 陆),海洋也只有一个泛大洋,后来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潮 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发生分离,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 冰块浮于水面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洋壳)上漂移,分别达到它 们现今所在的位置。
被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
11.2 板块构造与全球构造地貌
活动大陆边缘具有大洋岩石圈的俯冲消亡,伴有贝尼奥夫带地震 活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巨厚沉积及强烈构造变形等,它是 地球表层显著的构造活动带。环太平洋大陆边缘基本上都是活动 大陆边缘。据大洋岩石圈俯冲特征及大陆边缘地壳—地貌结构, 活动大陆边缘可归并为二类三种型式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海底扩张”理论起于赫斯(H.H.Hess)在1960年提出的 一种假设,有一种对流运动迫使地球深部的物质沿洋 中脊轴部涌出,并越过海底向外扩张,最后消失在大 陆边缘的海沟中。 海底扩张理论的重要证据是: 海底古地磁条带的解释,借以绘出了海底地壳年龄 的等时线 深海钻探揭示海底岩石的年龄,最老不超过200Ma., 并且从洋脊向两侧由新变老,海洋岛屿岩石的年龄 也是越接近洋中脊越新,推算平均的推移速度为26cm/a 横截洋中脊的转换断层的认定 海底地热流的测量,赤道海洋沉积带的迁移等 海底构造地貌体系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海底扩张图示1--大西洋的形成(两侧为被动大陆边缘)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海底扩张图示2--太平洋的形成(两侧为活动大陆边缘)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海洋地壳年龄特征图
11.1 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海底地貌
海底地貌体系由洋中脊、深海盆地、深海沟、深海沟一侧的大陆 坡,以及众多的大洋岛屿和海底隆起所组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较完整地保持了构造作用的面貌和指示海底的扩张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