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侵略与反抗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侵略与反抗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侵略与反抗第1课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

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5)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詳情參照P8表格P9地圖)(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5)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领导人:洪秀全起义地点:广西桂平金田村军队;太平军政权名称;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6)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

...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具有野蛮性,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又具有先进性,两者相辅相成,使近代中国的历史跌宕起伏。

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步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侵华的历史.是两种文明碰撞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断探索的历史。

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富强,是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脉络。

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应,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消极的代表中国的沉沦,积极的表示中国的崛起。

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由“天朝上国"和“世界中心"的自大态度转变为向西方学习;由单纯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到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中华文明在涤荡中得到发展,逐步向近代化转型。

本专题是中国近代现代史的主线索之一,与现实联系密切,史学功能体现明显,一直是高考命题重点。

各种题型均有涉及.特别是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战争与和平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考点,2005年5月9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200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2006年也是朝鲜战争爆发55周年,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尤其应该高度关注。

考点一:近现代列强侵华的过程和阶段特征一、知识梳理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1840一l894)在这一时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开展并取得巨大成就.因而它们迫切要求开辟世界市场。

在长达54年的时间罩,西方列强利用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雄厚力量,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控制了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等。

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来越深地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地。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难点: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一)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 (1)鸦片战争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 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直接原因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 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关税协定) 《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查贸易”权、外国传教士传教权等。

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了解:(1) 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规定,使得外国不法分子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使中国的司法主权受到严重破坏。

(2) 关于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使中国享受不到对等的权利,同时由于利益均沾的规定,与中国鉴订不平等条约的任何国家都享有同等待遇,对中国的危害极大,使中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

(3) 关于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到各口岸自由航行的规定,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也加强了对中国内地的侵略。

(4) 关于建立教堂和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规定,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传教士中的不法分子以宗教作为侵略中国的武器之一。

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最主要矛盾)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第二次鸦片战争担心危及统治利益提出“修约”要求拒绝“修约”清政府英法等国(忙于镇压起义)《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1860年)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矛盾第二次鸦片战争(3)甲午战争大陆政策:侵略朝鲜、夺取中国东北和台湾、占领全中国、征服世界课堂设问:①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是由什么事件引起的?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以天皇为首的统治者既定的侵略方针,是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

第四单元1840年至1900年西方侵略活动

第四单元1840年至1900年西方侵略活动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打开中国的市场大门。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打开中国的市场大门。
2、经过 (1)爆发: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侵占香港岛后,又攻占了东 侵占香港岛后, 侵占香港岛后 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南沿海的一些城市。 (3)1842年8月,英军闯入长江,到达南京 ) 月 英军闯入长江,到达南京 长江 下关江面 清政府求和。 江面, 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
③拆炮驻兵 ④严禁反帝 ⑤设外务部
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 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 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镇压反帝 便于镇压反帝; 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镇压反帝;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国 。(中央结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中央结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的外交政策。(中央结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第四单元
1840年至1900年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 实
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
一、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工业革命胜利后,为夺取更多 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借口、导火线)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2.甲午 甲午战争的经过 甲午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1894.11
旅顺
黄海海战 平壤
1894.9.17 1894.9.15
1895.2.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1840—1900年列强侵华

1840—1900年列强侵华

经济 思想 外交 认识
英国 政治
中国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阶 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 级矛盾尖锐,危机四伏; 期,国力强盛;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自然经济占统治经济, 成为 “世界工厂”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科技文化先进 文化专制
经济 思想 外交 认识
英国 政治
中国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处于封建社会末期,阶 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 级矛盾尖锐,危机四伏; 期,国力强盛;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自然经济占统治经济, 成为 “世界工厂”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科技文化先进 殖民扩张和掠夺 文化专制

一、鸦片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中日甲午战争: 1、时间:1894—1895 2、交战国:日本VS中国 3、原因: 4、结果: 5、影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一、鸦片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中日甲午战争: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年 2、国家:英德法意、美日意奥VS中国 3、原因: (1)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4、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侵略时间
侵略区域 签订条约 开放商埠 割地面积 破坏程度 教训、启示: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扩大 第一次鸦片战争 侵略力量 英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出兵、美俄参与
侵略时间
侵略区域 签订条约 开放商埠 割地面积 破坏程度 教训、启示: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扩大 第一次鸦片战争 侵略力量 英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出兵、美俄参与

一、鸦片战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中日甲午战争: 1、时间:1894—1895 2、交战国:日本VS中国 3、原因: 4、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知识梳理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知识梳理

课标1两次鸦片战争▲梳理1、鸦片战争(1840-1842)(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②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输出鸦片,遭严禁后,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2)失败原因及启示:①客观原因:xx综合国力强大。

②主观原因: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③根本原因: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

④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3)影响:消极: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②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④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积极:①客观上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客观上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抛弃自大陈腐的观念,开始注目世界,向世界学习。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根本原因:扩大在xx利益,进一步打开xx市场。

(2)影响:①清朝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②列强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各地。

③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④洋务运动(近代工业)兴起,中国近代化起步。

⑤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共同对付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深化1、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1)国内: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废驰,阶级矛盾尖锐,对外坚持闭关锁国政策,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

(2)国际: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并向法美扩展,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并对外扩张。

(3)在西方国家对外扩张而中国腐败落后的情况下,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侵略目标,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门户,发动侵略战争,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4)1840年,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挑起鸦片战争。

2、鸦片战争xx战败原因的分析(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由于科学技术领先,武器装备精良,海军实力强大,战争准备充分,取得胜利实属必然。

1840-1900年西方对华的侵略

1840-1900年西方对华的侵略

1840-1900年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一、学习目标: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关事实。

2、理解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深远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四次侵略战争难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三、知识梳理1、鸦片战争(1840—1842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清朝日趋衰弱腐败,内部危机严重;②直接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和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

③导火线:虎门硝烟。

(2)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南京条约》(1842年8月):五亿港元(巧记)(4)《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①内容: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特权。

②影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领土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形成了“利益均沾”惯例,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共同侵略。

(5)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的变化: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成为中国人民的双重任务。

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直接原因:“修约”要求被拒绝。

(2)结果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

英、法、美、俄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条约内容:《天津条约》(1858年):公开行贿(巧记)《北京条约》(1860年):天天陪酒(4)影响: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更多的权益;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半殖民地化半封建程度加深。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知识点1、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为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赔偿白银4.5亿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最为严重);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了解三元里人民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三元里抗英斗争,鸦片战争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1840-1900资料

1840-1900资料

1840年-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鸦片战争:原因:清朝统治封建落后、危机四伏,英法美资本主义列强为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根本原因);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虎门销烟),英国借端发动侵略战争(直接原因)。

经过: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

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8月,鸦片战争结束。

结果:1842年,中英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列强“修约”讹诈未能如愿(直接原因)。

经过:1856年,英法发动侵略战争,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英法联军不满足既得侵略权益,扩大战争,1860年联军侵入北京洗劫并焚烧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

结果: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为发展资本主义制定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蓄意发动战争(根本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契机。

经过: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开始。

李鸿章奉行避战求和的方针(慈禧太后60寿庆)。

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左宝贵)、黄海战役(邓世昌)、辽东战役(旅顺屠杀)、威海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结果: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义和团运动打起“扶清灭洋”旗号,矛头直指帝国主义。

经过: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攻陷北京后,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内设司令部统治北京城。

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2、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南京条约》:内容(参见教材P24)影响:①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最深刻的影响。

②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840-1900列强侵略史复习

1840-1900列强侵略史复习
3.洋务运动兴起,中国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政治: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政治腐败
4.加大百姓的负担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天津条约》(1856年) 《北京条约》(1860年)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了
2.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马关条约》(1895年)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了
2.中华民族陷入严重的民族危机
3.战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破坏中国主权
鸦片战争 (1840—1842)
政治:17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并巩固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
经济: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
军事: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 中国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
根本原因: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南京条约》(1842年)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1844年)
1.中国开始从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开始
2.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3.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4.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清政府开始军事改革
5.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根本原: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为他们的殖民地

高中历史: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高中历史: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高中历史: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1)军事侵略:
时间名称条约影响
1840-1842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等开始两半(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 第二次天津北京条约等两半加深
1883-1885 中法战争《中法新约》两半进一步加深
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两半大大加深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两半完全形成
(2)领土侵略:
割占土地:
①英国:1842年据《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等
②俄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占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日本:据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等
变相侵占:
①南京条约附件:英国取得租地居住权,导致通商口岸城市中出现租界
②1895年甲午战后,列强抢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
(3)经济侵略:走私鸦片、商品倾销、原料掠夺、资本输出(办洋行、银行、工厂、铁路、
矿山等)政治贷款、勒索赔款等,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其他事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抢劫烧毁圆明园;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势力范围)27页;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教材见24-25页。

考点1 1840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点1 1840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解析:B 材料中的“革命”是指制度方面的变革,故A项错误;“方方面 面的更新的西方思想转变的出发点”说明这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进步 性角度分析的,故B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D项具有不同的特点
时间
19世纪中期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典例】 (2014年重庆文综,6)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 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 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 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 )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1)政治上:通商口岸的开辟,使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有利于中华民族 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2)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3)思想上: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开始学习西方,积极探索 民族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4.反割台斗争 (1)背景:中日《 马关条约 》规定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概况:台湾各族人民在 邱逢甲 、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 刘永福 的黑旗军并肩作战,抗击日军。由于缺乏清政府的支持,台 湾于1895年10月全部沦陷。 (3)意义: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浴血奋战,在反侵略史上写下 光辉一页。
(2)概况 ①1875年,清政府任命 左宗棠 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8年 收复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②1881年,中俄签订《 改订条约 》等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③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行省 ,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3.黄海海战 (1)背景: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朝鲜,返航途中遭日舰 偷袭。 (2)概况: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等率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日舰队,最 终双方互有损失,北洋舰队主力尚存。

高考第一轮复习高考复习资料 7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高考第一轮复习高考复习资料 7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纲要求考情分析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考查力度上看,本单元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密切,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2010年新课标地区高考涉及本单元的有12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2011年有14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2012年有10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于对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的探索历程等知识点的考查。

从考查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涉及的也较多新民主主义革命通史线索历史特征近代列强侵华(1840 ~1945年)(1)1840~1945年,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全面侵华等一系列战争;(2)列强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全面攫取中国的权益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逐步深化,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被迫走向近代化近代前朝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1840 ~1919年)(1)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首次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实践失败;(2)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达到高峰民族危机加深,促使中国人的觉醒,先进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抗争与探索;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成为近代前期抗争探索的两大主体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 1945)(1)五四运动促使了中国人民新觉醒,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方向;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进行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第7讲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知识诠释思维发散一、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一)鸦片战争1.原因(1)国际: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第1讲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

第1讲 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根本原因:西方强大
(夺得原料产 地和商品市场) 政治: 经济:
资本主义统治的确立 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
对外关系:争夺世界市场进行扩张 政治:
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出超地位,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灾难
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贸易处于 1839年6月,在虎门销毁英国和美国人的鸦片。 对外关系: 闭关锁国
⑵结束:
1842年8月
1842年8月中英签订中国 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南京条约》
3、结果:
(1)签定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中英《南京条约》
①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②割地:香港岛 ③同英国协定关税 ④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 等特权。
(2)美法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A.领事裁判权
C【解析】B 。材料意思是一国在中国得到利益,其 他列强也可同等享有,这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所产生 的影响。 A 项中的“领事裁判权”是指司法管辖权, 与材料无关。 C 项“居住及租地权”在材料中并无 反映。 D 项“门户开放”政策是 1899 年由美国向列 强提出,这一政策承认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中 的既得权益,同时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 美国能从中“利益均沾”。材料中反映的并不是列 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的史实,因此D项错误。
【1—2】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 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这种“不 服输”反映出( ) A.不了解世界形势
B.坚定的民族气节
C.痛恨清廷腐败 D.主张发展近代军工企业
【解析】A。鸦片战争前,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 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资源,于是将用先进工业武装起 来的坚船利炮对准了中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政治 上腐朽不堪,经济上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 主导地位,财政困难,军务废弛,在对外扩张和发展 工商业的世界潮流中,依然坚守闭关锁国的政策。战 争前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落后于英国等 西方列强,因此,不管是否林则徐主持军事,鸦片战 争都是注定失败的。一些中国人认为只要是林则徐主 持军事,中国就不会战败,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当时的 世界形势。故选A。

西方列强侵华史实

西方列强侵华史实

1840年至1900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简述(一)、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较大的有六次,要求掌握各时期的背景、特点):1、鸦片战争(1840~1842)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3、中法战争(1883~1885)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6、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1931~1945)有关认识:(1)、发动战争是西方列强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通过武力征服中国的反动政府达到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压迫剥削中国人民,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这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极大灾难,使中国丧失了各种主权,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造成中国近代长期落后的根源之一。

(2)、战争的发生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联,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A、两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资本主义的狭小市场发生矛盾,资本主义各国无一例外地推行殖民扩张政策,这样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以满足商品输出的需要。

两次鸦片战争就是基于这种需要发生的。

B、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

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各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

为建立独占的投资场所和取得特殊有利的投资范围,帝国主义加紧瓜分殖民地。

这两次战争所签订的条约都涉及到资本输出的内容。

C、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发生在国际法西斯势力猖獗时期。

日本侵华战争从开始到失败都与法西斯势力的兴亡有密切关系。

(二)、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近代不平等条约内容特征及对中国主权的侵犯:(1)、侵害中国领土主权:主要有割地、开辟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形式。

(2)、攫取各种经济特权:A、赔款:B、开埠通商C、资本输出:(3)、政治军事主权侵略: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E、《二十一条》F、《淞沪停战协定》G、《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4)、文化侵略:A、《望厦条约》B、《黄埔条约》C、《天津条约》2、不平等条约的废除:(1)、辛亥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考点19—1840—1900年西方的侵略战争

考点19—1840—1900年西方的侵略战争
历史一轮复习
侵略与反侵略 考点19 1840年—1900年间列强侵略 考点20 考点21 考点22 中国人民反外来侵略的斗争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
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一轮复习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战争必然性)。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 2、结果:1842年8月,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及其他不平等条约。 (1)内容:《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五口 通商、协定关税;《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租 地居留特权。 (2)危害:中国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中国人民的负担加重。 3、影响: (1)政治: ①社会性质变化: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 到严重破坏,中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 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革命任务变化: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历史一轮复习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2)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列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 2、结果: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条约内容:《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十口通商、赔款、 内地活动、长江口通航。《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赔 款。 (2)条约危害:口岸范围扩大;人民负担加重;内河航运权丧失。 3、影响: (1)政治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中外反动势力勾结,中外关系 暂时和好;清政府权力机构变动;近代外交体制确立。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扩张到内地;中国近代化(近代工 业)开始起步。 (3)中体西用,初步突破了“华夷之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1 两次鸦片战争▲梳理1、鸦片战争(1840-1842)(1)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②直接原因: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输出鸦片,遭严禁后,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2)失败原因及启示: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②主观原因: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③根本原因:中国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

④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3)影响:消极: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②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④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积极:①客观上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客观上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抛弃自大陈腐的观念,开始注目世界,向世界学习。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影响:①清朝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②列强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各地。

③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④洋务运动(近代工业)兴起,中国近代化起步。

⑤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共同对付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深化1、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1)国内: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废驰,阶级矛盾尖锐,对外坚持闭关锁国政策,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

(2)国际: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并向法美扩展,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开拓市场,抢占原料产地,并对外扩张。

(3)在西方国家对外扩张而中国腐败落后的情况下,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侵略目标,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门户,发动侵略战争,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4)1840年,英国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挑起鸦片战争。

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由于科学技术领先,武器装备精良,海军实力强大,战争准备充分,取得胜利实属必然。

(2)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处在封建社会末期的清王朝,自然经济造成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综合国力衰弱,政治腐败,军备废驰。

长期闭关锁国,不了解西方世界,对于战争的发生没有丝毫的物质及精神准备。

在战争中军事指挥失当,又不敢发动人民。

虽然有爱国官兵的奋起抵抗,但终不能挽回败局。

(3)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

3、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继续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战争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③战争结果一脉相承:都是清政府被打败,被迫签订了新的不平等条约,满足了战前它们修约的要求。

(2)扩大①侵略力量扩大。

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

②侵略时间增长。

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

③侵略区域扩大。

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④订约国和条约增多。

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四国共签订条约。

⑤开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

第一次开5口,割香港岛;第二次增开11处,英增割九龙司,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北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⑥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

第一次,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

▲探究1、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由此看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解析】:认真解读材料,注意关键句子“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C。

【答案】C2、清朝乾隆皇帝曾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段话反映了()A、乾隆皇帝是封建明君B、“康乾盛世”时期经济获得大发展C、自然经济下的自大心态D、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盛【解析】乾隆皇帝此话的本意为中国地大物博,应有尽有,不需与外国互通贸易。

这种看法完全是建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自大虚骄心态,故正确答案是C项。

【答案】C3、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最主要是为了()A、使鸦片走私合法化B、占领中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C、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D、报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济损失【解析】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应抓住其工业革命的完成需开拓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分析。

A是重要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C是直接原因,D是借口【答案】B课标2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梳理1、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①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②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③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影响:①日本的“胜利”极大地刺激了西方列强。

俄国为在中国东北扩张势力,纠合德国法国“干涉还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②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③战后,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进行了军事改革。

④外国资本的挤压的,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面对民族的生存危机,中国各阶层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2)结果和影响:清朝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深化1、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1)对中国的影响①外国资本主义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政治上,刺激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普遍觉醒,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政治上,中国社会各阶级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如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经济上,出现了办厂,振兴实业,发展资本主义的爱国热潮,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

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

③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最终破产。

(2)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

(3)对远东局势,列强在远东的争夺更为激烈。

①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②日本却大大增强。

③英法逐渐下降。

④美德俄势力加强。

2、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1)“扶清灭洋”口号的核心是“灭洋”,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但是,这个口号并不是经过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后提出来的。

因此,它既是中外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

(2)“扶清灭洋”的口号继承了人民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所逐渐形成的朴素认识,也反映了不代表新生产力的小农阶级,无法冲破皇权主义封建思想的束缚,不能把国家和封建王朝相区别,而只能停留在把封建政权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认识阶段、(3)“灭洋”虽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性,排斥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扶清”虽然具有爱国和保国的含义,但是又把“中国”和“大清王朝”等概念等同,这在主观上反映出义和团不反对清政府。

(4)这一口号,鲜明地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对于动员和吸引更多的人参加义和团的斗争有一定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

但是,这一口号也使义和团在斗争中放松了对清王朝的警觉,未能识破清朝统治者的阴谋诡计,最终为此付出了巨大而惨痛的代价。

▲探究1、台湾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根据诗句里的信息可以推断,此诗写于()A、1894年B、1895年C、1896年D、1870年【解析】《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签定于1895年,而此诗写于次年,故选1896年。

【答案】C2、这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篇幅较长流传很广的一件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破坏大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

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下列对此揭帖主旨概括最完整准确地是()A、反清灭洋B、反清复明C、杀尽洋人D、扶清灭洋【解析】从揭帖可以看出义和团一是反对洋人,二是扶助清朝,故选D。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