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
范文:《吃亏是福》(经典11篇)
![范文:《吃亏是福》(经典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d0a8e910a6f524cdbf8529.png)
吃亏是福篇1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吃为先”。
“吃”这个字大家是再也熟悉不过的了,我也吃过很多很多东西,比如“吃亏”。
在漫漫人生路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吃亏是福,这一次吃亏,是给下一次一份教训。
有一次,我去楼下商店帮妈妈买酱油。
来到一家商店,随手拿起一瓶酱油问老板:“请问一瓶酱油多少钱?”那老板不知是见我还小,故意加了几元,还是看错了酱油的牌子,说:“十元。
”“哦。
”我答了一声,什么也没有想,也不知道是不是那这些钱。
就把钱给了他。
回到家,我把手中的酱油和剩余的钱递给了妈妈,妈妈一看,“咦,还有两元钱去哪了?是不是买垃圾食品吃了。
”“不是呀,”我说,“那个老板说这个10元钱的。
”妈妈疑惑的问:“我平时买的这个牌子的酱油不就8元钱吗?怎么你买就成了10元呀。
”随后,妈妈又带我去了另一家商店,拿起同一牌子的酱油问老板:“这瓶酱油多少钱啊?”那个老板看了看酱油,说:“一瓶八元。
”我心想:这家的酱油怎么便宜一点呢,那家不是卖十元吗?妈妈又牵着我来到了小区外的一家商店,问老板同一牌子的酱油多少钱。
“八元!”怎么又是8元,难道我真的买亏了吗。
到了家,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买东西要货比三家,不能一味的想快点买好快点回家,只有多看几家才能买到既便宜质量又好的东西,记住了吗?”这次吃的亏警告了我买东西不能盲目的买,要挑选物有所值的东西,这样才值得。
篇2古代洛阳曾经流传过一个“瘦羊博士”的故事。
东汉时,京城洛阳的太学里,皇帝派人赶来一群羊,赐给每位博士一只羊,羊只大小不等,肥瘦不一,难以公平分发。
大家正感到左右为难时,一位姓甄的博士站起来说:“还是一人牵一只吧,我先牵一只。
”有人嘀咕说:“要是把大的挑走了,剩下的给谁呀”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甄博士牵走了一只最小最瘦的羊。
于是,博士们你谦我让,各自牵上一只羊,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去了。
这事传了出去,人们纷纷赞扬甄博士,还给他起了个带有敬意的“瘦羊博士”的别名。
吃亏是福的哲理故事
![吃亏是福的哲理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f090f7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5.png)
吃亏是福的哲理故事
吃亏是福的哲理故事
我坚信地说,吃亏是福,老实人天不欺。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吃亏是福的哲理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吃亏是福的哲理故事
二弟老实,乍出门在外打工,人生地不熟的,我总担心他吃亏。
趁着他回家过节期间,我想交代交代他。
不料想,两杯酒下肚,他倒先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哥,老实人没亏吃!包工头看我做事实在,总把些关键的'活路让我干,比如收发料、管电机、验验土方什么的;其实,这些活都轻巧,不但累不着,工钱还一样拿。
”我问:若没有这些轻巧活呢?他笑了笑,想起了得意的一件事。
“一次挖沟,宽一米深一米的大沟,长度每人20米。
别人都老早去抢占地段,拣好挖的地段挖。
我不抢占,谁知道哪里好挖?那些滑头们先后拣了较低凹的地段,最后把一段高岗子剩给了我。
哪想到一锹挖下去才明白:那些低凹的地方却都是汽车轮子长期轧过的,而我挖的那一段,连人脚都没踩踏过,土层松软着呢。
结果,他们两天没干完的活,我不到一天就干完了。
”
我坚信地说,吃亏是福,老实人天不欺。
他连连点头称是是是,并反复念叨这一句话:“吃亏在于不老实,老实人不吃亏……”,他说的可不是醉话。
吃亏是福典故
![吃亏是福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7d408d9150e2524de5187eac.png)
“吃亏是xx”典故的由来
“吃亏是福”这是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写给他胞弟郑墨的一句话。
据说,郑板桥祖居江苏兴化县,乾隆时考取功名中进士,离家在外作官。
其弟郑墨继承祖业,居住在家乡故里。
有一年,郑墨想把居住多年的祖屋翻修一下。
可是,祖屋与邻居共用一墙。
邻居不同意翻修。
于是,其弟将邻居告上公堂,打起官司。
其时,郑板桥正在山东潍县任知县,其弟写信给他,让他致函兴化县吏,帮助打赢这场官司。
郑板桥接到家弟书信后,便写了一封“吃亏是福”的回帖;并附诗一首。
诗曰:
千里告状只为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郑墨看了之后,深受其兄宽厚、大度的感染,撤了官司,很好的处理了邻里间的纷争。
邻居感激涕零,两家和好如初。
后来郑板桥将“吃亏是福”写成条幅,并加了“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
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的题跋。
读典感悟:
最不愿吃的亏是舍财,。
然而,财是身外之物,有失才有得,何乐而不为。
最难忍受的亏是受气。
然而,气是自身之源,生气即为耗气,为何而为之。
1/ 1。
吃亏是福 吸引更多合作伙伴的典故
![吃亏是福 吸引更多合作伙伴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19c3ca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7.png)
吃亏是福吸引更多合作伙伴的典故在商业合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吃亏的情况。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利益或者付出一些代价,但是这些看似吃亏的经历,却可能成为吸引更多合作伙伴的机会。
吃亏是福这个典故正是告诉我们,通过吃亏,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和收益。
典故讲述了一个农夫的故事。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两位农夫分别拥有一头牛。
其中一位农夫觉得自己的牛太小了,不够强壮,所以他决定去找另一位农夫交换一头更大的牛。
于是,他找到了另一位农夫,提出了交换的请求。
另一位农夫答应了他的请求,他们进行了交换。
然而,交换后的结果并不如第一位农夫所愿。
他发现交换来的牛虽然更大,但是却不如原来的牛听话,容易发脾气。
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觉得自己吃了亏。
但是,他很快发现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原来,交换来的牛居然喜欢吃杂草,而这正是他的田地里最多的植物。
这样一来,他无需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清理杂草,牛会帮助他完成这项工作。
他顿时明白了,原来吃亏的交换反而带来了意外的好处。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在商业合作中,我们有时候需要放弃一些自己的利益,去满足合作伙伴的需求。
虽然这看似吃亏,但是却能够建立起更加稳固和互信的合作关系。
当我们主动放弃一些利益,展现出对合作伙伴的关心和尊重时,合作伙伴会更加愿意与我们合作,而不仅仅是看中眼前的利益。
吃亏是福这个典故还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长期的合作关系,而不仅仅是短期的利益。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吃亏而感到不满,但是长远来看,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回报和收益。
通过吃亏,我们能够建立起更加稳固和持久的合作关系,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和长期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在商业合作中,吃亏是福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合作伙伴建立起互信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当我们主动放弃一些利益,满足合作伙伴的需求时,我们会赢得合作伙伴的尊重和信任。
通过吃亏,我们可以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扩大我们的合作网络,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吃亏是福这个典故告诉我们,通过吃亏,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和收益。
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
![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https://img.taocdn.com/s3/m/53d0583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4.png)
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在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常常被教育着要追求成功和利益最大化。
然而,在我们追逐利益的过程中,是否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的固执而失去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呢?今天,我将给大家讲述一些哲理小故事,告诉大家吃亏不仅仅是一种损失,而更可能是一种福祉。
故事一:牧羊人的遭遇从前有一个牧羊人,他每天都带着一群羊在山脚下放牧。
有一天,一只大灰狼突然出现,并想要捕食羊群。
牧羊人用尽了力气,成功地把这只大灰狼赶跑了。
然而,他的右胳膊却因此受伤了。
在他的朋友们的劝说下,他决定不在山下放牧,而转到了更高的山上。
在那里,他发现了更美丽、更肥美的草地,羊的数量也呈倍增的趋势。
他意识到,自己在遭遇痛苦和困难的时候,才找到了更好的出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吃一点小亏,可能会换来更大的收获。
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换个角度去思考、寻找新的机会。
故事二:智者的选择从前,有一个年轻人想要成为一位智者。
他听说有一位智者待在一个遥远的山洞里,于是他开始漫长的旅程。
当他终于抵达山洞时,他发现洞里的智者并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只猴子。
年轻人非常困惑,他认为自己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前来。
然而,智者猴子却说:“人类是很聪明的,但有时候他们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却忽略了身边的美好和幸福。
他们常常无视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常常带给他们真正的快乐。
”年轻人猛然间领悟到了智者的话语的深刻含义。
他意识到,他追逐的智慧并不是件坏事,但是他不应该只看重智慧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价值。
他随即回到了家乡,并开始关注他之前忽略的家人、朋友和自然景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在追求一些东西的时候,却因为盯着目标而忽略了许多其他重要的幸福和快乐。
吃一点亏,放下自己的固执,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
故事三:陶器匠的智慧从前有一个陶器匠,他经营着一间小小的陶器作坊。
有一天,他制作了一只精美的花瓶,想要卖给一个富有的收藏家。
吃亏是福的励志故事
![吃亏是福的励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fafadd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a.png)
吃亏是福的励志故事前段时间,一位朋友义愤填膺地讲了自己的遭遇。
大概在五六年前,他们夫妻认识了一位农村来的小伙子,三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经常邀请对方到家里来吃饭,小伙子很勤快,烧得一手好菜,能把最普通的豆腐做出超五星的水平来。
那时候小伙子很穷,刚刚丢了工作,落魄潦倒。
夫妻俩生了恻隐之心,又真心觉得小伙子的厨艺不错,两人一合计,想出了一个主意:三人合伙开一间餐厅,资金由他们夫妻出,对方负责经营,利润五五分成。
这对于农村小伙子而言,无疑是天上掉馅饼,这种分配方式明显是照顾自己。
夫妻俩都是厚道人,出了钱之后就不再管了,由着对方去经营打理。
餐厅开张之后,生意一直不错,到了年底,可以分红了,小伙子把账本拿过来说今年经过大半年的经营,餐厅没有任何亏损,正在逐步盈利,不过由于前期投入太多,所以盈利部分实际上并不多。
夫妻俩不太懂财务,见小伙子说得很真诚坦白,也没多想,很愉快地收下了分红,夫妻俩甚至相互说:“我觉得挺好了,反正我们也没花什么精力,这钱比存在银行的投资回报率高多了。
”第二年的分红的时候,小伙子又把账本拿了过来,这次的分红明显要比第一年多,小伙子跟他们商量:“现在餐厅生意很不错,但是当初为了省钱,装修的档次风格和档次都不太行,如果能再添置一些东西,效果会更好。
”提议把双方的分红拿出来一部分,继续投入。
夫妻俩觉得有道理,小伙子一年多时间就把餐厅经营得这么好,确实挺有能力的,相信他的决定不会有错。
于是,他们只拿了少部分分红,继续让小伙子干。
第三年,第四年,小伙子都以不同的理由说服他们把大部分分红投入到这个餐厅里。
到了第五年,小伙子说这个餐厅生意这么好,不如在新的文化娱乐中心再开一家,形成连锁。
夫妻俩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把之前几年的红利都拿了出来交给小伙子,让他再去开分店。
但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小伙子拿着钱人间蒸发了,连之前的店都已经偷偷盘给了别人。
一打听之下,才知道对方这几年来一直都有赌博的恶习,时不时和一些老乡聚在一起赌,之前丢工作也是因为聚众赌博的缘故。
吃亏是福的历史故事
![吃亏是福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d8658a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5.png)
吃亏是福的历史典故话说清朝那会儿,有个大名鼎鼎的书画家、文学家,名叫郑板桥。
他啊,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为人宽厚大度。
郑板桥有个胞弟,名叫郑墨,在家乡务农,守着祖上传下来的老屋。
有一年,郑墨想把老屋翻修一下,可问题来了,这老屋和邻居家共用一堵墙。
邻居呢,死活不同意翻修,说那墙是他们家的。
其实呢,契约上写得明明白白,那墙就是郑家的。
这事儿闹得不可开交,郑墨一气之下,把邻居告上了公堂。
郑板桥那时候在山东潍县当知县,郑墨觉得,有契约在,再加上哥哥出面说情,这官司肯定能赢。
于是,他就给郑板桥写了封信,请哥哥帮忙。
郑板桥接到信后,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他觉得,为了一堵墙,和邻居闹得这么僵,实在不值得。
于是,他提笔给弟弟写了一封回信,劝他息事宁人。
信里,他不仅写了“吃亏是福”这四个大字,还附了一首打油诗:“千里告状只为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郑墨看了信,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他想了想,觉得哥哥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撤了官司,和邻居握手言和。
邻居呢,也被郑家兄弟的一片至诚所感动,两家又重归于好,仍然共用一堵墙。
这事儿在当地传为佳话,人们都说郑板桥是个有智慧、懂人情味的人。
其实啊,吃亏是福,这话真不假。
你看郑板桥,他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用一堵墙换来了邻里和睦,以后关系肯定会越来越好。
而那些只想着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最后往往吃大亏。
就像那个虞国公,为了点小便宜,结果国破家亡,多不值得啊!所以说啊,咱们平时和人相处,也得学会吃点亏。
吃点小亏,不仅能换来人心,还能让自己心里舒坦。
毕竟啊,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的所作所为,别人心里都有数。
懂得吃亏是福的人,以后的路才会越走越宽,人生才会越来越精彩!。
吃亏是福的故事
![吃亏是福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e0736a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f.png)
吃亏是福的故事儿去了?为什么这么迟还不回来?”山羊一妈一一妈一暗自责怪道。
忽然,“peng!peng!peng!”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山羊一妈一一妈一放下手中的镬铲,跑上前去,把门打开。
“啊!”她吓了一跳,叫道:“小山羊,看你这副狼狈相!你的衣服哪儿去了?”“呜呜呜!……一妈一一妈一,”小山羊赤身露体,站在门外,哭得像个泪人儿:“小猴害我!小猴害我!”“哦!怎么个害法,说给一妈一一妈一听听。
”山羊一妈一一妈一用围巾揩抹着小山羊身上的水珠,慈祥地问道。
“今天下午,我在森林里闲逛的时候,碰见了小猴,他邀我一起去池塘里游水。
游水过后,他要我把风,给他先换衣服;因为他说游泳之后不晒干身一体,马上换衣服会患风湿病和皮肤病;他宁愿自己得病,不想让我受苦。
我信以为真,答应了。
那里知道他换好衣服,拿了我的衣裤溜得无影无踪。
我到处找他,找不到‘所以……所以……呜呜呜!一妈一一咪,你不会骂我吧!”“孩子,”山羊一妈一一妈一安慰道:“我不会骂你的;小猴子诡计多端我是知道的,别哭了,来!你去穿件衣服,晚餐就做好了。
”那天晚上,小山羊吃了一顿可口的晚餐。
又有一个傍晚,山羊一妈一一妈一准备了晚餐,在打扫客厅。
小山羊又哭哭啼啼,跑了回来,这一次,他遍体鳞伤,周身鞭痕。
“孩子,你这是怎么搞的?”山羊一妈一一妈一一爱一怜地问道。
“呜呜呜……一妈一一妈一,小猴害我!小猴害我!”小山羊一面哭诉,一面揩着眼泪。
“又是小猴害你?”山羊一妈一一妈一有些不悦,说:“怎样个害法,你说来听听。
”“今天下午,我在山坡上嚼草的时候,遇见了小猴。
他告诉我森林外那座果园的红一毛一丹熟了。
果园的围墙上垂挂着颗颗红彤彤的果子。
他邀我一块去偷采。
到了那里,他爬上围墙,叫我在墙下接应,把他丢下来的果子拾成一堆。
采了红一毛一丹,他爬下围墙,捡起红一毛一丹,要我暂时在那里等他,让他把红一毛一丹捧进森林里,收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才来带我去;因为他说如果不是这样,果园的主人发现了,追了上来,不但红一毛一丹保不住,而且大家都要挨揍,还是让他冒这个险得好。
哲理故事:吃亏是福
![哲理故事:吃亏是福](https://img.taocdn.com/s3/m/34c2e3d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6b.png)
哲理故事:吃亏是福哲理故事:吃亏是福吃亏是福俗话说,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
前两者大家都好理解,第三个,吃亏是福,这个有很多人不明白,吃了亏,怎么还能是福呢?有的甚至认为经常能占便宜才是福。
比如上下班每天有公车接送,工作单位经常能发各种款物,各种消费都能开发票报销,日常总是有人送礼……我先说两个故事。
十多年前,我的一个朋友遇到难事,向我借6万元急用,说一个月还我。
但是,一个月后,他没有还,也没有解释。
那时,6万元对我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
我没有催他,我想他肯定是有困难,一时还不起。
但是,接下来一个多月,他一直不联系我,而以前他是经常跟我电话或短信联系的。
我非常清楚他的为人,他绝对不是故意不还,他没有联系我,肯定是因为当时确实遇到了困难,才不好意思联系我。
我想我不能丢掉这个朋友,必须尽快解决此事。
几天后,恰逢他的女儿马上出生百天,我主动打电话告诉他,那个六万元就当是送给他女儿的红包,不用还了。
他试图拒绝,但我语气坚决,他最终接受了。
有亲友觉得我这个事吃了大亏,哪有给小孩子红包一下子给6万的?给1万红包就很不错了,留5万让对方日后还,一点也不过分嘛!如果他总不还,就起诉他,砸锅卖铁也得让他还!我只能笑笑。
让我没想到的是,此后数年,我这位朋友一有点什么好事就想着我,尤其是铁定赚钱的项目合作(不需要我投资),一有机会他就找我,为此,我赚到的钱远远超出几万元的概念。
而且,他总跟我说:你是我一辈子的朋友。
试想,如果为了那区区几万元,天天催他,甚至起诉,不仅朋友没得做了,还会带来无穷的烦恼,即便是(比如诱迫对方去别处借钱还我)很快要回了钱,快乐也必定会远离我们的生活。
我另外有一个朋友,一九八几年的时候,从空军院校毕业分配到某单位。
有次,他从邮电储蓄所将积攒数年所得6000多元的国库券兑换成现金,恰巧被他顶头上司的太太(在邮电所工作)看到。
6000多元在那时是一笔非常大的数目,因为万元户就属于富人家庭。
郑板桥吃亏是福的故事
![郑板桥吃亏是福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4a80b6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4.png)
郑板桥吃亏是福的故事吃亏是福是郑板桥的著名话语,也是正板桥先生著名的书法作品,全文是: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
损于己则利于彼,外不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继平且安。
福即是矣。
关于吃亏是福还有哪些故事?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郑板桥吃亏是福的故事关于郑板桥吃亏是福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说郑板桥有一个亲戚,一直在洪江经商。
有一次他从水路运送一大船木材到江浙一带去销售,但是此次航行非常不顺利,到了途中搁浅了,如果不能按时到达就将亏损。
就在这个人非常着急的时候,汛期却到来了,于是他们加快速度按期到达了。
而到了以后发现别人都卖完了,这时候碰巧江浙上有要修筑,需要大量木材,他们不但没有亏本,还迅速销售一空,最终赚了一大笔钱。
郑板桥的这位亲戚将这件事情告诉了郑板桥,郑板桥听了以后非常有感触,于是当时就写下了这句名言。
这就成为这句著名话语的来历。
不管这个郑板桥吃亏是福故事是不是真的,但是这句话是非常著名的,现在的很多人,还认为这句话为经典。
这句辩证看待问题的方式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也成就了郑板桥的这个经典书法,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书法的同时还给我们深深的启迪。
郑板桥原名是什么郑板桥出生于公元1693年,在1765年去世。
郑板桥原名郑燮(xiè ),燮在古代是协调、调和的意思,或者可以解释为成熟。
这个名字可能是家人希望郑板桥的出生能协调天地,或者期望粮食成熟。
郑板桥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前期卖画为生,中期为官,后期还是靠卖字画为生。
板桥是他的号,是现在的江苏省兴化县人。
郑板桥是康熙年间的秀才,雍正年间的举人,乾隆年间的进士。
郑板桥为官非常注重百姓,对百姓的疾苦非常关心,所以他为官不为财,不为利,只是踏踏实实的为老板姓办事,调和百姓之间的矛盾,这也印证了郑板桥原名郑燮的含义。
郑板桥在为官上并不热衷,但是他为官绝对清廉自守。
而为郑板桥带来巨大名声的,不是他作为清官,而是他作为艺术家在艺术上的成就。
吃亏是福经典励志故事
![吃亏是福经典励志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c6fb16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7.png)
吃亏是福经典励志故事吃亏是福经典励志故事那年,35岁的美国人休斯顿在斯图尔市的闹市区租了房子,准备发掘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从事水果批发生意。
在此之前,休斯顿在一家小公司干了7年的仓库保管员,没有任何的生意经验。
但他不想一生都为别人打工,他想自己做老板,干一番事业。
谁也没想到,休斯顿的水果批发生意异于常人,他经营的所有水果价格均是全市最低价。
本来,质优价廉未尝不可,但业内的人都吃惊于一点——休斯顿的水果批发价格之所以能做到行内最低,那是因为休斯顿的水果全部都是以零利润出售的`。
也就是说,休斯顿不仅赚不到钱,还要每月赔上房租、水电等费用。
休斯顿果真是没有任何生意经验的人,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傻事。
面对同行的嗤笑和亲友的质问,休斯顿从不多作解释,始终以零利润经营水果生意。
更让人吃惊的在后头,休斯顿又将自己7年的工作积蓄全部取出来,在斯图尔市涉足首饰加工业和服装干洗业。
而且,价格上仍然是以零利润经营。
所有人都认为休斯顿是脑子里哪根筋出问题了——世间哪会有人这么傻?不可否认,休斯顿所经营的生意,无论是水果批发,还是首饰加工和服装干洗方面,从来都是顾客最多、生意最为繁忙的,但谁都清楚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在顾客络绎不绝、一派繁华的背后,是休斯顿必须付出不断赔本的代价。
很多人预测,休斯顿撑不了多长时间。
事实印证了人们的猜想,一年之后,休斯顿停止了自己所有的生意,将所有的店面都关停了。
之后,休斯顿迅速筹措了资金,居然又新开了一家店面,而且是全市除他之外绝无第二家的店面——经营中国什锦。
这次,休斯顿改变了零利润的经营思路。
休斯顿的中国什锦生意并没有让人们继续看笑话,从开业之初,美丽的中国什锦首先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加之品种繁多、质量优异,休斯顿的什锦之路一天比一天宽广。
不到半年时间,他就连开了5家分店,且生意都非常兴隆。
有人嗅到了商机,看着休斯顿的什锦生意眼红,也开类似的店面,但他们都奇怪地发现,几乎所有购买什锦的客户都集中在休斯顿的店里,很少光顾别家。
吃亏是福的民间故事
![吃亏是福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66b5e7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7.png)
吃亏是福的民间故事在咱们镇上啊,有个老张,这人老实巴交的,整天就知道闷头干活。
大家都说他傻,可老张呢,就认一个理儿:吃亏是福。
有一回啊,镇上来了个外地的小商贩,在集市上摆摊卖水果。
那小商贩的水果看着倒是新鲜,可价格定得有点高。
别人都在和小商贩讨价还价,就老张站在一旁不吭声。
等大家都挑得差不多了,小商贩一看,老张还没走,就问老张:“大叔,您也来点水果呗。
”老张就憨憨地笑了笑说:“你这水果是挺好,就是太贵喽。
”小商贩眼珠一转说:“大叔,这样吧,我这水果剩得也不多了,您要是能全要了,我就给您算便宜点。
”老张心里一盘算,这水果虽然便宜了些,可数量不少啊,自己家也吃不完。
但他又看小商贩那着急的样子,心一软就说:“行吧,小伙子,都给我包起来吧。
”周围的人都笑话老张,说他脑子笨,买这么多水果干啥。
老张也不生气,就慢悠悠地说:“这小伙子大老远来咱这儿做生意也不容易,我就当帮他个忙呗。
”老张把水果扛回了家,家里人也埋怨他。
老张挠挠头说:“吃亏是福,吃亏是福嘛。
”结果啊,没过几天,镇里有个大老板来视察工作,正好路过老张家。
那大老板热得不行,看见老张家院子里摆着水果,就想买几个解解渴。
老张一听,赶忙说:“您随便吃,不要钱。
”大老板觉得老张这人特别实诚,就和老张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大老板发现老张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为人特别正直善良,而且对镇上的一些事情还挺有想法。
原来啊,这个大老板想在镇上投资一个项目,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帮忙管理呢。
他觉得老张虽然看着有点木讷,但心地好,值得信任。
于是就问老张愿不愿意来帮忙,工资还开得特别高。
老张一开始还不敢相信,等反应过来后,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
这事儿在镇上一传开,大家都对老张刮目相看了。
以前那些笑话老张傻的人,现在都不得不佩服他。
老张呢,还是那副憨厚的样子,逢人就说:“你看,吃亏就是福吧。
这要是当时我不帮那小商贩,哪有今天这好事儿啊。
”还有一次呢,老张的邻居要盖房子。
邻居家的宅基地不大,为了能让房子宽敞点,就想往老张这边的地界上挪一点。
关于吃亏是福的寓言故事
![关于吃亏是福的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1f9ec2d6c175f0e7cd137b5.png)
关于吃亏是福的寓言故事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PQ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出来的关于吃亏
是福的寓言故事,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关于吃亏是福的寓言故事(1)
崭新的衣衫,漂亮的书包,白色的布鞋,一切都是美好的,董小瑁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今天,九月一日,开学了。
小瑁刚满六岁,爸妈都是职工,爷爷奶奶已经去世,外公外婆在外地,家里没有人看管她,之前一直是对门张奶奶帮忙照顾她的。
可是张奶奶年纪太大了,被儿子接回城里住了,妈妈说,那就早点读书吧。
小瑁好开心。
今天就可以上学了,昨晚她一直兴奋着,辗转好久,才入睡的。
妈妈用单车送她进了学校。
她发现右边靠窗的桌椅还有一个位子,她坐了下来,与她同桌的是一个长得比她高大许多的女孩。
那女孩瞄了瞄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小瑁发现老师已经走上讲台,不敢高声回话,只好小声地说:“我叫小瑁,你呢?”
只见那女孩张大嘴巴,闪着眼睛,不解地问:“谁给你起这么难听的名字?傻帽?”小瑁知道她听错了,马上更正地说:“不是傻帽,是小瑁!”那女孩这会儿才听清楚,点点头说:“哦,小瑁。
我叫朱丽!”
老师是非常和蔼可亲的,虽时隔三十年了,小瑁依然记得,那是她第一位老师。
笑容是那么的温暖,声音是那么的悦耳,写上黑板的字体是那么的清秀娟丽。
1。
名人故事:吃亏哲理_名人故事素材
![名人故事:吃亏哲理_名人故事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9fe410e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5.png)
名人故事:吃亏哲理时下的年轻人,流行一句俏皮话:[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
]然而企业家王志雄与杨清钦却笃信[吃亏哲学],他们认为吃亏是福气,吃亏反而是占便宜。
华荣电线电缆副总理王志雄,非常喜爱一幅拓自郑板桥真迹,名之为[吃亏是福]的字画,上面还有注解: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已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深我心之安,即平且安,福既在是点。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盈满乃亏损之契机,亏损则会逐渐趋向盈满,损失自己则有益对方,对方得心平,自己会心安,有了平安,自然就有福气了。
王志雄深得个中三昧。
有一阵子电缆生意难做,华荣跟某一客户以低价签下长期的合约,后来市场回稳,这个合约明显亏本;部属建议王志雄延后交货或用其他货品代替,都被他否决了。
王志雄说:[损于已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深我心之安。
这批货虽然自己吃亏,但客户获利,华荣赢得客户的信任,就长期而言,反而是占便宜。
]味丹企业集团领导人杨清钦认为,经营者要有度量,凡事不要斤斤计较,一个人只要经得起被占便宜,任何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杨清钦早年靠开杂货店起家。
他们兄弟在沙鹿市场开了一家只有四坪大的杂货店,不但一天之内曾创下卖出一百箱味精的记录,而且每月的荣业额相当于二十六家杂货店营业额的总合。
当时开杂货店,难免有赊欠的情况。
可是杨清钦既不催讨,也不给人脸色看。
就算碰到拖欠不还,也当是行善助人,毫不计较。
由于他这种[吃亏经营哲学],使得拖欠的顾客自惭形秽,不但有钱就赶紧偿还,而且还主动为杨清钦介绍顾客。
这就是他们生意兴隆的主要缘故。
杨清钦说:[无论做人处事,或是经营企业,[吃亏哲学]始终是我的明灯。
]。
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
![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https://img.taocdn.com/s3/m/3be8186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a.png)
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曾经有一个富有的商人,他非常追求财富和权势。
他精明干练,经商有道,因而赚得了一大笔财富,拥有了高地位。
然而,他的内心却充满了贪婪和傲慢。
有一天,商人听说有一座神秘的山洞,据说洞内蕴藏着无尽的财富。
商人怀着无比的贪欲和好奇,决定前往探险。
他找来一位向导,带领他穿越茂密的森林和险峻的山路,最终抵达山洞的入口。
商人满心期待地走进山洞,眼前是一个巨大的洞穴,堆满了珠宝、黄金和珍贵宝石。
商人陶醉其中,失去了自我,沉浸在财富的海洋中。
然而,正当他试图将财宝装满自己的袋子时,洞穴的入口突然封闭,商人被困其中。
商人开始恐慌,他的贪欲变成了束缚自己的枷锁。
他无法逃离洞穴,同时也无法继续获取更多的财富。
渐渐地,商人意识到他的贪婪使他陷入了困境,他后悔不已。
日复一日,商人在黑暗中度过,忍受着饥饿和寒冷。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且明白了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他开始珍惜曾经瞧不上的平凡生活,渴望能够重新回到外面的世界。
终于,经过几个月的困顿,商人听到了外界的声音。
一个救援队发现了山洞,并救出了商人。
商人脱离了困境,但他已经完全改变了。
他悔过自新,放下了对财富的追逐,开始关注他人的需要和社会责任。
商人决定将自己的财富用于慈善事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投资兴办了一所孤儿院,并资助贫困地区的教育项目。
他开始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获得幸福和改变命运。
在这个过程中,商人明白了生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积累财富,更在于影响和改变他人的生活。
他明白了吃亏其实是一种福分,通过吃亏和挫折,我们才能够看清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从而有机会成长和改变。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财富并不是人生的唯一追求,而是我们对他人的帮助和影响才能给予我们真正的满足和幸福。
吃亏和遭遇困境并不可怕,而是给我们成长和改变的机会。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忽略了周围人的需要和帮助。
当我们陷入困境时,我们才会觉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因此,我们应该放下贪婪和傲慢,主动去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吃亏是福的故事
![吃亏是福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c3339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4.png)
吃亏是福的故事古人所言:“吃亏是福。
”或许很多现代人都并不认同这句话,甚至认为愿意吃亏的人是傻是痴。
反而能沾到便宜,可以做到不劳而获才是精明。
只是很多自认为精明的人,最后却并不一定能落个好下场。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吃亏其实是另一种福报的话题。
清朝末年,在河南郑州有个年轻人,名叫刘全,为人诚恳老实,家中虽然贫穷,却乐善好施,时常帮衬别人。
因为当地闹瘟疫,生活难以为继,于是把房屋低价卖掉,跑到广东谋求出路。
途经湖南的时候,刘全遇到一个同乡,因为得了重病无钱医治,准备把儿子卖个大户人家作仆人。
刘全和这位同乡只是见过几面,并没有什么交情,却毅然掏出了大部分的钱,帮他看病治病,又送了路费,帮他回家休养。
到了广东之后,刘全人生地不熟,一直没找到工作,没过多久就因为水土不服生了病,好不容易恢复健康,已经身无分文,连回家的路费也拿不出来。
刘全心灰意冷,心想自己无亲无故,还不如一了百了,来个痛快。
于是刘全在珠江边踟蹰徘徊,准备找个没人的地方,一头跳下去。
正当他绝望之际,忽然看见岸边有光闪亮,近前细看,居然是一块金锁。
刘全心想:“莫非老天看我可怜,送来一块金锁,给我一个翻身的机会?”于是乎,刘全把金锁典卖,换了一百两银子。
立刻付清了拖欠的住宿费,还摆下酒宴,感谢店家在他生病期间的关怀照顾。
几杯酒下肚,旅店老板认定刘全是个厚道人,帮他出谋划策,联系了一家做对外贸易的货站,以批发价采购了一批西洋玩意,走街串巷贩卖。
刘全为人正直,童叟无欺,加上货真价实,与人交往热情,很快就获得了大家的信任,有什么需要都委托他帮忙采购,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赚了几千两银子,开设了自己的店铺。
这一年,有两个外国商人,运送一船货物来到广东,还没来得及开舱贩卖,就接到了本国的急信,要求他们立刻回去。
外国商人本想把货物暂时寄存在洋行,但又怕无人打理,货物被侵吞变卖,想到曾经合作过的刘全为人老实可靠,就与翻译商量,希望能让刘全接收货物。
这个翻译曾受过刘全的恩惠,当初为了输了官司,险些把妻女卖掉抵押赔偿,幸亏刘全仗义出手,出钱帮他偿还了全部欠款。
吃亏是福的真实人生感悟故事
![吃亏是福的真实人生感悟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73d7ff0312b3169a551a49e.png)
吃亏是福的真实人生感悟故事编者按:吃亏是福,这是很多人的人生信条。
作者是从自己朋友处学会的道理,下面我们来看看《吃亏是福》这篇故事吧!东升出生于一九六五年春天,是背着《毛主席语录》上的小学,又唱着《军港之夜》当了一名水兵、退伍时又赶上《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时、中国的几次重大变革都在他人生转折时碰上。
好像是天老爷有意要磨练他的意志,检验他的适应能力,看他这个只会扛枪,没有一技之长的人何去何从。
东升在部队时,工作起来只知苦干不知巧干,只知与战友搞好关系,而忽略了与领导的关系。
由于工作扎实,又会耍点笔杆子,部队还是给了他超期服役的考验,是留队转志愿兵的人选。
可就在兵役期满的前半年,从上海海军农场调来一位姓宋的炊事班长。
此人为人圆滑,善于溜须拍马,最终找到部队当首长的老乡一锤定音,而东升遗憾地意外退伍。
那个年代,志愿兵转业是有工作分配的,而且是铁饭碗。
而东升退伍后只能面对家中的几亩薄地,还有几套原始的农具。
他困惑、茫然,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
他也曾想过要出人头地、于是挖掘自己的潜力,拿起手中的芜笔,写了些文章稿子,刚回地方那阵子,本地的报纸、电台经常出现东升的名字,自然引起了乡政府领导的关注,又恰逢村班子考察之时,有个别乡领导找他谈话。
在这敏感的时刻,问题跟着出来了,由时任村支部书记杜南自编自导的屋基地纠纷一案把他牵扯其中。
东升找杜南理论时双方动了手,就为这事,村班子考察一事不了了之。
村支书杜南,虽然只有高小文化,可此人善于心计,搞文化大革命那一套很有经验,发展党员,提拔组长都有沾亲带故,所以个人圈子很牢靠,在村任职长达二十年不变。
东升结婚后生了两个男孩,终因入不敷出,生活窘迫而选择了打工。
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也是香港回归的日子。
东升肩背行囊,在黎明还没醒来的时候,吻别爱妻,看了看睡得很香的两个孩子,毅然迈出家门,搭乘金温铁路首班车去了温州,从此开始打工生涯。
刚到温州,人生地不熟,加上他没有技术,偏偏温州大都是民营企业,招工要的是熟练技术工或工地民工。
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https://img.taocdn.com/s3/m/e5422a3083c4bb4cf7ecd1f5.png)
吃亏是福
--------------------------------------------------------------------------------
世间,人们常常生怕自己吃亏,而被人嘲笑为傻冒,但做人是不能怕吃亏的,如果一个斤斤计较,一点亏不想吃的人,到头来会亏得一塌糊涂。
有一则典故,大意说有个皇帝一时高兴,在除夕之夜赏赐每位大臣一只羊。
羊自然有大有小,有肥有瘦,赏赐时,负责分配的大臣犯了难,不知如何分才能使众人满意。
皇帝也犯难了,他不想让他的大臣因此而产生隔阂,就问哪位大臣能分?一位重臣从人群中走出,说:“这批羊很好分。
”说完,他就顺手牵走一只最瘦小的羊。
众大臣见了,也都纷纷效仿,不加挑剔的牵走一只只羊。
难题一下子迎刃而解,这位重臣既得到了众大臣的尊敬,也得到皇帝的器重。
对这位大臣来说,亏未免不是他的福气。
亏己者,能让别人觉得他有肚量而加以尊重。
这样,亏己者的人际关系自然比别人好,当他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乐于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当他干事业时,别人也肯对他给予支持和帮助。
他的事业自然就容易获得成功。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一个人心胸有多大,他做成的事业就有多大。
”我们留心一下历史和身边的人也不难发现,凡成大事者,无一不是能忍别人不能忍和能亏己的人,相反算尽机关,到头来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可叹现实生活中的总有一些人爱计较、不肯吃亏,只有懂得吃亏是福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被无尽的烦恼束缚。
吃亏是福的哲学小故事
![吃亏是福的哲学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f29baf651e79b89680226cb.png)
吃亏是福的哲学小故事
传统观念认为,好汉不吃眼前亏。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好汉的眼光宛如鹰眼一样锐利,它关注的是长远的根本利益所在,而不会执著于眼前的祸福吉凶。
鼠目寸光的人,才吃不得眼前亏,因为他们心胸狭窄,容不得一丁点儿的损失;高瞻远瞩的人,却吃得眼前亏,因为他们视野辽阔,纳天地于心中。
盛大网络现任总裁唐骏在卡拉OK盛行的时候,研发了一个专门用于卡拉OK 设备上用的打分机,演唱者唱完一首歌后,打分机会自动打出分数,这一设备增加了卖点。
三星公司以8万美元的价格买断唐骏该项专利后,其卡拉OK设备在整个市场所占的份额一下子从百分之十几提高到百分之三十多。
三星的竞争对手日本先锋公司向三星购买专利使用权,花了150万美元。
三星依靠该项专利成为大赢家,很多朋友都觉得唐骏特别亏。
但这位IT行业的风云人物在谈到早年的吃亏经历时却没有一丝遗憾,相反,却对当年的吃亏心怀感激。
唐骏说:“应该感谢三星公司,如果没有三星来买这
项专利,就没有我创业之初的8万美元启动资金,也许后来我的事业不会有现在这么顺利。
”同时,唐骏也认为,这件事也教会他如何将专利变成商品,使他从一个学者型的人变成一个事业型的人。
吃亏是福,生命中吃点儿亏算什么?吃亏若是能换来非常难得的和平与安全,能换来身心的健康与快乐,吃亏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况且,在吃亏后和平与安全的时期之内,我们可以重新调整我们的生命,并使它再度放射出绚丽的光芒。
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https://img.taocdn.com/s3/m/5c588d1ccc7931b765ce152b.png)
吃亏是福对于刚走入职场的新人,总免不了身边的“前辈”们对你指手画脚一番,或是干脆把你自己的工作拿来让你做;领导的总结,自己从来不写,却全部落到了你的头上。
这个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态?是气愤还是欣赏。
一古话说的好:吃亏是福。
吃点小亏未必是坏事,反而可能给你带来更大的利益。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卖肉的屠夫,为了赚钱,他去秤店专门定做了一把称,并请秤店的掌柜为他作假,每斤少一两,即把十五两的秤做成了十六两。
秤做好之后,这位屠夫就用这把“少一两”的秤做起了生意。
可是没想到,生意居然越做越火。
几年后,屠夫赚了大钱,他十分感激当初秤店的掌柜,于是就带上礼品去酬谢。
他向秤店掌柜说明来意以后,掌柜却说:“要谢,你还是去谢谢你的妻子吧。
你那天刚走,他就过来告诉我不要让我做那种害人秤,并特别嘱咐要做一把,多一两的秤,把十七两当十六两用。
屠夫听了,惭愧难当,恍然悟到了真正的生意经,那就是吃小亏。
占大便宜。
后来,屠夫又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酒楼。
在两个人分成的到时候,屠夫总是让对方拿大头,自己拿小头,这样,对方认为屠夫值得信赖,就长期跟他合作了,而且对待店里的事情也是竭尽全力,因此酒楼的生意越来越好。
慢慢的,别人都知道了屠夫喜欢吃亏的事,纷纷来找屠夫合伙做生意。
屠夫也不计较,每次与人合伙都是让对方拿大头,、自己赚小头。
只要是与他合作的生意,都十分兴隆。
所以在与同事相处的时候,吃点小亏,可以拉近与同时之间的距离,见到同事热情打招呼面积是他的职位远不如自己,经常帮助同事分担一些琐事,即使占用了自己休息时间,别人不愿做的工作抢过来自己做,即使自己为此大伤脑筋。
同事们会对你更加友好和赞赏,你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理小故事:吃亏是福
俗话说,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
前两者
大家都好理解,第三个,吃亏是福,这个有很多人不明白,吃了亏,
怎么还能是福呢?有的甚至认为经常能占便宜才是福。
比如上下班每天
有公车接送,工作单位经常能发各种款物,各种消费都能开发票报销,日常总是有人送礼……
我先说两个故事。
十多年前,我的一个朋友遇到难事,向我借6万元急用,说一个
月还我。
但是,一个月后,他没有还,也没有解释。
那时,6万元对我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
我没有催他,我想他肯定是有困难,一时还不起。
但是,接下来一个多月,他一直不联系我,而以前他是经常跟我
电话或短信联系的。
我非常清楚他的为人,他绝对不是故意不还,他
没有联系我,肯定是因为当时确实遇到了困难,才不好意思联系我。
我想我不能丢掉这个朋友,必须尽快解决此事。
几天后,恰逢他的女儿马上出生百天,我主动打电话告诉他,那
个六万元就当是送给他女儿的红包,不用还了。
他试图拒绝,但我语
气坚决,他最终接受了。
有亲友觉得我这个事吃了大亏,哪有给小孩
子红包一下子给6万的?给1万红包就很不错了,留5万让对方日后还,一点也不过度嘛!如果他总不还,就起诉他,砸锅卖铁也得让他还!我
只能笑笑。
让我没想到的是,此后数年,我这位朋友一有点什么好事就想着我,尤其是铁定赚钱的项目合作(不需要我投资),一有机会他就找我,为此,我赚到的钱远远超出几万元的概念。
而且,他总跟我说:你是
我一辈子的朋友。
试想,如果为了那区区几万元,天天催他,甚至起诉,不但朋友没得做了,还会带来无穷的烦恼,即便是(比如诱迫对方
去别处借钱还我)很快要回了钱,快乐也必定会远离我们的生活。
我另外有一个朋友,一九八几年的时候,从空军院校毕业分配到某单位。
有次,他从邮电储蓄所将积攒数年所得6000多元的国库券兑换成现金,恰巧被他顶头上司的太太(在邮电所工作)看到。
6000多元在那时是一笔非常大的数目,因为万元户就属于富人家庭。
这位太太前些日子进了《西厢记》小型张邮票数千套,还剩3000套卖不出去,看到他有6000多元现金,就狠劲儿劝他收购她的邮票(每套2.1元),说如果这些邮票没处理出去,她会受领导责罚。
我这位朋友出于同情,又考虑到她老公是他顶头上司,经不住她劝,最终全部收购了这3000套邮票。
没过几天,他给老家一个集邮公司领导打电话,得知这种邮票小型张价格已经低于2元,这下顿时感觉有点吃亏上当的味道。
但是,他想,既然买了,后悔也没用,就留着吧,也没去埋怨那位上司的太太,心想吃个亏就吃个亏吧,他后来就把这事给忘记了。
时间一晃到了1997年,他偶然一次去月坛那边办事,顺便看了下月坛邮票市场,赫然发现他的《西厢记》小型张已经飙升到800多元,翻了400多倍,他大喜,尽数卖掉了全部3000套邮票,原来的6000多元变成了现在的200多万元。
1997年的200多万,相当于现在的几千万!之后,他又在业余用这200多万元做邮票,赚得数亿元……
如果他当初因为觉得吃了亏而执着邮票的事,不但可能怨恨领导一家而给工作事业带来重大防碍,而且很可能在一两年后邮票稍微涨了点价格就赶紧全部处理掉,怎么样都不可能就这样忍着过了十几年没卖,如此,也必定不会有后来的大赚特赚。
其实,吃亏是福,有深刻的哲理在其中。
大家知道,一切事皆有因果。
无论你占人便宜还是吃亏,都必定有前因后果。
在某件事上你暂时吃了亏,也许恰好消掉了你过去或过去世占人便宜的业,了了一个债,如果不了此债,未来迟早会遭受果报,晚报不如早报,省得你总是忧心忡忡。
如果这次吃亏不是过去造业的果报,那么恭喜你,未来,这个业因一定会在某时某地成熟为你的福报。
就如上面说的那位朋友,3000套邮票这个亏吃大了,因为当时不
但邮票价格低于购买价,而且即便想卖都无法一下子卖出去,因为
3000套太多了,所以他抱定了吃亏的决心,吃亏就吃亏吧,干脆就不
管这事了。
正是他吃的这个亏,成熟为高额回报,并直接带来以后人
生路上一系列的正面连锁反应。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享福消福,吃亏积福。
而且,试想,喜欢
吃亏的人,和喜欢占便宜的人,谁的朋友多呢?谁的机会多呢?同样,
占了别人的便宜,消耗自己福报的同时,基本上未来也是迟早要还的,也就是说,占便宜会在未来成熟为“麻烦事”,有的甚至是特别特别
麻烦的事,连命都搭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