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系统介绍

合集下载

城市公共交通优化方案案例解析

城市公共交通优化方案案例解析

城市公共交通优化方案案例解析导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交通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困扰之一。

为了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效率和质量,许多城市开始实施优化方案。

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探讨城市公共交通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一、案例一:上海地铁智能调度系统上海地铁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每天承载着数百万人的出行需求。

为了应对庞大的客流量,上海地铁引入了先进的智能调度系统。

该智能调度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车辆运行状态、客流分布、交通拥堵情况等,并通过优化列车运行速度、调整发车间隔等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运行效率。

实际数据显示,智能调度系统的引入使得上海地铁的延误率明显下降,乘客等候时间大幅减少。

该案例表明,运用智能调度系统能够实现对城市地铁运行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二、案例二: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系统新加坡是世界闻名的城市规划先导者之一,其在公共交通领域也展示了杰出的成就。

其中,新加坡的“电子道路收费”系统被广泛应用。

该系统通过在道路上安装电子收费门架和车辆识别设备,实现了无需现金交纳道路使用费的自动化收费。

这不仅提高了交通效率,减轻了交通拥堵,还促进了公共交通的发展。

新加坡的案例启示我们,通过引入智能收费系统,可以实现对城市道路交通的精确管控,减少人为操作,提高运行效率,改善交通环境。

三、案例三:伦敦“拥堵收费”政策伦敦作为全球大都市之一,面临着巨大的交通压力。

为了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污染物,伦敦实施了“拥堵收费”政策。

该政策规定,在伦敦市中心的特定区域内,驾驶员必须支付一定的拥堵收费才能进入,从而鼓励市民选择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个人汽车的使用。

通过实施“拥堵收费”政策,伦敦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改善了空气质量,并且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结语:以上提到的案例只是城市公共交通优化方案的冰山一角。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智能化设备以及科学管理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并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ERP)系统简介一、系统背景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ERP)系统简介一、系统背景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ERP)系统简介张北海一、系统背景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城区建立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lectronic Road Pricing System)的国家,该系统于1998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ERP系统已经取代了1975年开始使用的区域通行券系统(ALS),和90年代初在三条主要的高速公路上使用的道路收费系统(RPS)。

建立电子收费系统之前,新加坡一直使用1975年建立的人工收费系统,即区域通行券系统或ALS系统。

新加坡最拥挤的约720公顷区域被定为限制区,并在通向限制区的道路上设有33个悬挂式显示牌标明该区域的范围。

该限制区占新加坡总面积的1.2%,拥有良好的主干道路网和环路。

凡是在工作日的上午7:30到下午7:00和星期六的上午7:30到下午2:00进入该区域的车辆必须购买区域通行券,并将其贴在汽车挡风玻璃或摩托车的手柄上。

这种区域通行券必须提前从邮局、加油站、通行券销售亭或区域周边的商店购买。

而不能像一般收费道路那样在入口处购买。

限制区的各个入口都配有执法人员,违章者不会被强令停车,但是车辆信息已被记录在案,两周内违章者将收到无通行券进入限制区的罚款传票。

此外,限制区内不设警察,车辆可以自由进入和离开该区域。

在同一天内车辆可以使用一张区域通行券多次进入和离开限制区。

20世纪90年代,由于区域通行券系统的成功实施,一种与人工收费系统相似的道路收费系统(Road Pricing System)被引入到三条主要高速公路的拥挤路段,并在工作日上午7:30到下午9:30实行区域通行券管理系统。

新加坡有九条高速公路,总长141公里。

在执行时段内使用上述三条高速公路时,驾驶员必须出示特别道路收费通行券。

高速公路的区域通行券和人工收费制度成功地控制了道路网的交通拥挤水平。

道路收费或需求管理是国家整体交通战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该战略还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有效的土地利用/运输规划、适度的道路网建设、合适的交通管理手段和优良的公共运输系统。

新加坡是怎么收拥堵费的

新加坡是怎么收拥堵费的

新加坡是怎么收拥堵费的作者:马玉洁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6年第13期控制机动车保有量、严谨的土地规划和人性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是新加坡治理交通拥堵的关键。

已征收拥堵费多年的新加坡,采取的是一整套治理拥堵的政策体系,并非是一“收”了之。

新加坡的拥堵费怎么收?新加坡是全球第一个征收交通拥堵费的国家。

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央商务区域出现严重拥堵,平均车速低于18公里/小时,政府就通过发放区域许可证的方式来限制车辆每周进入市中心的时间。

1998年,新加坡正式开始实行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RP),按照道路实时拥堵程度对车辆进行收费。

这便是大家如今所熟知的拥堵费。

简单说,ERP系统就是在较为繁忙的道路和高速路上设置收费闸门。

车辆只要经过闸门,就要缴费,而且是按次收费。

对于不同类型的车辆,缴费的数额也不同。

ERP是一套经过周密计算的系统。

其数学算法是根据实时车速不断对收费数额做出调整,也就是说,在不同日子的相同时间经过同一个闸门,缴纳的钱数不一定相同。

系统会根据该区域的平均车速来计算收费标准。

如果市区的平均车速低于每小时20公里,或者高速公路(相当于北京的快速路)的平均时速低于45公里,拥堵费就开始调高(新加坡陆交局认为,市区公路时速20-30公里,高速路时速45-65公里才是保持交通顺畅的最佳车速范围)。

速度越低,价格越高,繁忙时段每个闸门每半小时调整一次收费。

为了尽可能合理化收费,新加坡ERP的计算公式每三个月会进行调整。

按笔者的经验,在8时至9时以及18时至19时之间,市区繁忙道路的ERP会高达每次3新元(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最高达到6新元。

而一般来说,车辆通过繁忙道路不会只通过一个收费闸口,所以每天的拥堵费着实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因此,ERP在新加坡也被有车一族戏称为“Everyday Rob People”(每天抢劫人民)。

拥堵费征收了,关键要看疗效。

据统计,ERP征收以来,新加坡市中心的车流量减少了13%,高峰时段的平均车速提高了20%。

新加坡的ETC

新加坡的ETC
此外,新加坡对ERP系统还有更灵活的管理措施——收费费率的调整。简单来说,调整ERP费率可以使交通既不拥挤,又不致出现道路空置造成资源闲置的状况。通过使用IU系统对高速公路上车辆的跟踪,新加坡道路管理部门可以了解高速公路上车辆的平均时速,当平均时速低于45公里时,说明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过多,已经不允许更多车辆再进入高速公路,所以适当调高收费费率;而当车辆时速提高到65公里时,就降低收费费率。该费率调整还不断公之于众,以方便驾驶员的监督。
新加坡在现代化的交通发展方面可以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事实上,该国的诸多现状都不利于新加坡现代交通的发展,甚至说本该会严重阻碍其发展。比如该国国土面积狭小,交通设施建设空间相对不足;常住人口相对较多,出行量大;国际商贸活动频繁,外来人口大幅增加当地交通压力等。尽管面对这些困难,新加坡还是凭借良好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的交通业。其中,城市道路电子动态收费系统(ERP)应用最为成功,对建设一个高效、智能的现代交通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新加坡的多数机动车上都安装一个IU,每个IU号同车辆的车牌号对应。IU上有一个槽用来从现金卡上支付费用。将现金卡插入IU中后,每次通过要交费的路段,路段上的扫描装置会与IU设备对话,并根据车型分类,扣除相应的ERP费用值。违章的车辆信息将保存6个月,作为证实驾驶员违章的证据。基本上,ERP在中心商业区的一定路段和容易发生堵塞的高速公路上实施,以防止这些地区的道路出现过载现象。迄今,新加坡约70万辆机动车中约有97%安装了ERP计费系统。
在新加坡限制区范围内,从主要道路的车流速度可以看出ERP系统对于缓解交通拥挤具有很大作用。从ERP实施的情况看,城市内主干道路的速度都在期望优化速度的范围内,即20~30公里/小时。在使用ERP系统之前,7:00到7:30的车流速度并未受到严重影响。但是ERP系统停止以后,即19:00之后的45分钟内的行车速度严重下降。这是因为当地许多司机考虑到收费因素,避免在收费时段进出限制区,新加坡道路的拥堵情况因此有所缓解。

优秀道路设计范例

优秀道路设计范例

优秀道路设计范例
以下是一些优秀的道路设计范例:
1. 曼哈顿格里德系统(Manhattan Grid System):曼哈顿市区的道路设计采用了一种规整的格子状网格系统,使得交通流量分布均匀,方便导航和交通管理。

2. 柯布西耶城市设计理念: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提出的城市设计理念中,道路和建筑物的布局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

3. 阿姆斯特丹自行车道网络: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自行车使用最广泛的城市之一,其自行车道网络完善,使得骑自行车成为市民主要的交通方式。

4. 东京高速公路系统:东京市的高速公路系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和高效的交通网络之一,通过合理的道路规划和交通管理,实现了高速公路的拥堵缓解和交通流畅。

5.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系统:新加坡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收费系统,实现了无人工收费站,减少了交通堵塞和排放污染。

这些优秀的道路设计范例都体现了对交通流量、交通管理、城市美观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和舒适。

交通系统管理的案例

交通系统管理的案例

交通系统管理的案例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突出,急需进行有效的交通系统管理。

以下是几个国内外交通系统管理的案例: 1. 新加坡的道路拥堵收费系统:新加坡是世界上交通最发达的
城市之一,但是它的土地资源有限,因此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了道路拥堵收费系统。

该系统利用电子收费设施,根据车辆通行道路、时间和拥堵情况收取不同费率的车辆通行费用,促进了道路资源的有效利用,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2. 美国的智能交通系统:美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技
术和计算机技术,对交通流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了交通流的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自动检测交通事故和拥堵情况,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帮助司机选择最优路线,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北京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北京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是一种城市
绿色出行方式,也是交通系统管理的一种创新。

该系统提供了大量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和自行车,方便市民进行短途出行,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同时也促进了身体健康和锻炼文化。

这些案例表明,交通系统管理需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从政策、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不断优化交通系统的运行,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市民的出行品质和幸福感。

- 1 -。

新加坡交通状况介绍

新加坡交通状况介绍

新加坡交通状况介绍由于新加坡非常注重陆路交通整体规划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人们日常出行非常轻松便捷,这一点让世界上其它大多数大城市望尘莫及。

高效运行的铁路和公交系统可有效运送大量人流,而设计巧妙的公路和交通系统、以及严格限制私人购车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道路拥堵状况。

在新加坡驾车在新加坡驾车出行与中国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新加坡要求车辆一律右驾左行,而中国则是左驾右行。

新加坡的交通规则严格规范驾车者的行为,其中包括驾车时须系好安全带、特定时段不得使用公交车专用车道,以及驾车时如需使用手机一定要配备车载免提装置等。

由于新加坡土地资源匮乏,因此政府对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采取了一定限制。

陆路交通管理局(LTA)通过车辆配额系统(Vehicle Quota System)有效控制了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数量,并且每月仅向固定数量的新车发放拥车证(COE)。

购买新车的车主须通过竞拍方式才能购得拥车证。

拥车证的有效期为10年,自车辆注册登记之日起计算。

除了买车之外,租车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适合与新加坡雇主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雇员。

如果您打算把新加坡好好玩个遍,无论是租车还是拼车旅游都是您的理想选择。

新加坡为了有效缓解高峰时段的道路拥堵状况采取了多种创新措施。

其中就包括电子道路收费(ERP)系统,该系统通过遍布全市各大高速公路和主干道上的电子道路收费闸门向车辆收取过路费。

新加坡的车辆统一安装了用于插入现金卡的车载读卡器(IU),如果您在出行途中会经过电子道路收费闸门,您只需将现金卡插入车载读卡器中,相应费用便会从现金卡中自动扣除。

大多数便利店和加油站均提供现金卡充值服务。

在大多数的购物中心和大厦停车场停车时,您只需要将现金卡插入车载读卡器中,停车费便会从现金卡中自动扣除,非常方便。

不过,部分公共停车场(尤其是露天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的停车系统一般采用停车券(新加坡人俗称“停车固本”)缴费。

停车券的面值分为0.50新币、 1新币和2新币(通宵停车)不等,每种面值的停车券均需按套购买,每套共计10张或20张停车券。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系统介绍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系统介绍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系统介绍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RP)是个不停车收费系统,通过道路收费管理新加坡的交通,类似于通过税收机制来调节车辆牌照的发放。

在成功通过车辆高速运行的压力测试后,国土运输部在1998年9月启动了ERP的应用,替代1975年启用的区域通用券系统(ALS)。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电子道路收费系统来实现道路拥堵收费的城市。

ERP系统项目由连接通往中央商务区的所有道路的ERP显示牌龙门架组成,这些龙门架也安装在拥堵的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上,用于在交通堵塞的高峰时间限制车辆的行驶。

ERP显示牌龙门架系统实际上安装在一前一后的2个龙门架上的感应器系统。

照相机也安装在龙门架上,用于抓拍车辆后面的车牌号。

目前,在新加坡境内有80个ERP龙门架,新的ERP龙门架会安装在交通拥堵比较严重的地方,如高速公路和其它道路上。

车载单元(IU)粘贴在车辆挡风玻璃的右下角处,插入一张充值卡(现金卡),则可以支付道路使用扣费。

第二代的IU是非接触式的现金卡和EZ-Link,每个IU的费用为$150。

在新加坡,登记的车辆必须强制安装IU,如果车主希望在收费道路上行驶的话。

三菱重工业公司出售IU技术给新加坡,ERP项目则由飞利浦新加坡公司、三菱重工等公司组成的财团在1995年通过公开投标的方式获得建设。

当装备IU的车辆行驶通过ERP龙门架的时候,道路使用费将由IU 里的现金卡扣减。

安装在龙门架上的感应器通过短距离的无线通讯系统与IU的通讯,扣减的金额在显示在IU的LCD屏幕上。

道路使用费的多少取决于车辆行驶的地点和时间,在交通高峰时间收费是最贵的。

比如说,从WOODLANDS 经过宜樟——CTE——CBD 到达Raffles Place,要经过5个ERP龙门架,在交通高峰期需要花费$15 改进与完善据2006年世界道路会议的一篇论文中透露,新加坡国土运输部正在做一个基于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的系统测试,这个系统最终可能将取代目前的电子道路收费系统,克服了ERP系统设置安装龙门架的非灵活性。

智能交通案例介绍

智能交通案例介绍

智能交通案例介绍在当今社会,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智能交通系统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智能交通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接下来,为您介绍几个典型的智能交通案例。

一、新加坡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土地面积有限,但交通却十分顺畅。

这得益于其先进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新加坡采用了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RP),通过在道路上设置的龙门架和车载单元,根据车辆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路段的行驶情况进行收费。

这一措施有效地调节了交通流量,减少了高峰时段拥堵路段的车辆数量。

同时,新加坡还拥有智能交通信号系统。

该系统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整信号灯的时长,以优化交通流。

例如,在车流量较大的方向延长绿灯时间,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另外,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系统也实现了智能化。

公交车辆配备了全球定位系统(GPS),乘客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实时获取公交车的位置和预计到达时间,方便规划出行。

二、伦敦的拥堵收费政策与智能交通监控伦敦作为世界著名的大都市,曾经饱受交通拥堵之苦。

为了缓解拥堵,伦敦实施了拥堵收费政策。

在伦敦市中心划定了收费区域,车辆在特定时间段内进入该区域需要缴纳费用。

通过这一政策,减少了市区内的非必要车辆通行,改善了交通状况。

伦敦还建立了强大的智能交通监控系统。

通过道路上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收集交通数据,包括车辆流量、车速、交通事故等信息。

这些数据被传输到交通控制中心,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如派遣交警处理事故、调整信号灯等。

此外,伦敦的智能停车系统也值得一提。

司机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查找附近的空闲停车位,并进行预订和支付,减少了因寻找停车位而导致的交通拥堵。

三、美国洛杉矶的智能交通诱导系统洛杉矶是美国交通拥堵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智能交通系统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方案在当今社会,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一、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智能交通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安装在道路上的各种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地磁传感器等,实时采集交通流量、车速、车辆类型等信息。

这些信息为后续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2、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对采集到的交通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和算法,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如交通拥堵的路段和时段、事故多发点等,为交通决策提供依据。

3、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根据交通流量和路况,自动调整交通信号灯的时长,优化交通流,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4、智能导航系统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路况信息和最优的行驶路线,帮助驾驶员避开拥堵路段,减少行驶时间和燃油消耗。

5、电子收费系统实现不停车收费,提高收费效率,减少车辆在收费站的停留时间,缓解交通拥堵。

6、智能公交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公交车辆的位置和运行状态,优化公交调度,提高公交服务的准时性和可靠性,吸引更多人选择公交出行。

7、应急救援系统在发生交通事故或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及时派遣救援车辆和人员,提高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智能交通系统的优势1、提高交通效率通过优化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导航等手段,能够有效地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使车辆行驶更加顺畅,节省出行时间。

2、减少交通事故实时监测路况和车辆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醒驾驶员注意、调整交通信号等,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3、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优化交通流,减少车辆的怠速和急加速、急减速,降低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城市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概述

国外城市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概述

国外城市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概述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交通拥堵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给出行者造成时间上的延误、经济上的损失,还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环境的污染。

基于现状,运用经济杠杆调节交通出行量是城市管理者可以考虑的措施。

1.新加坡拥堵收费政策发展历程1.1收费政策新加坡是第一个采用收费来控制交通量的城市,其发展历程经历了最初的区域通行证制度到如今的实时动态电子收费系统2 个阶段[1]。

1975年执行的区域通行证系统(ALS规定,成员不足4人的车辆在中心城市地带的控制区行驶,一天收费2 美元。

最初,区域通行证制度只在早晨高峰期时针对小汽车实施收费,1989 年该系统将收费对象扩大到包含小汽车、出租车、货运卡车、公共汽车和摩托车的机动车辆;1994年又将收费的时段扩展至全天。

1998 年,新加坡区域通行证制度被电子公路收费制度( ElectronicRoadPricing )取代,电子公路收费制度规定,行车者在城市中心区域的不同点经过时交费不同,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交费也不同,交通最拥挤地区的高峰期的收费最高。

这个收费制度采用车载读卡器进行自动收费,它是一种集现金储值和感应为一体的车载设备。

新加坡在车流量最大的中心商业区各大通道设置了28个电子收费站,当汽车通过收费站时,ERP通过专有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自动从装置在车内的读卡器中的现金卡上扣除费用,没有安装车载读卡器或现金卡上没有足够余额的机动车将被相机拍照,新加坡官方称此为“跟踪强制行动” [2] 。

私家车在早上8:30到9:00进入中心地区收费2美元,而在上午9:30到下午3:00间收1 美元;摩托车和出租车分别按私家车花费的一半和三分之一收费。

与区域通行证方案相比,ERP 更加公平、方便、可靠。

1998年8月,新加坡政府将ERP扩充到整个中心商业区、高速公路和交通拥挤的区域。

1.2实施效果实施区域通行证制度(ALS后,早高峰进入管制区域的机动车辆从74000辆/日下降到41500辆/日,减少了44%;管制区域的平均行程车速提高了20%;居民出行中乘坐公共交通的比例从33%增加到69%;增加了财政收入。

新加坡智慧交通组成部分

新加坡智慧交通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智慧交通,但智慧交通不是一个独立体系,智慧交通的实现,依赖于其他智慧板块的协同配合。

新加坡的智慧交通以拥堵收费政策为基础,进入新加坡的车辆上加装一个“车载收费感应器”,在主干道上加装摄像头、卡口RFID阅读器、无线传输网络,用于监控、感应道路车流量、拥堵信息、车辆费用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后台,根据后台对拥堵程度的设定,自动进行收费。

在这套体系背后,至少有3个关键智慧应用支撑:
●第一,是新加坡平安城市建设,通过全城密布的摄像头,监控道路车辆,
并通过视频分析技术计算车流量。

●第二,是新加坡无线网络建设,通过全城覆盖的无线网,实时道路交通
所有相关数据。

●第三,是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新加坡的道路拥堵收费是动态收费:一方
面,每个时段根据不同的拥堵状况、不同的车辆分类,执行不同的拥堵
费率政策;另一方面,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这个费率也会动态调整。

该拥堵费率的合理性直接决定拥堵收费政策的执行效果,如何保证这个
费率既能起到限制出行的效果、又不至于让公众无法承受,这需要通过
收集海量的交通数据、不断更新并调整费率模型、多次模拟并进行演练,
从而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动态收费业务模型,而这些,都依赖于大数据平
台的分析和模拟演练。

所以,新加坡智慧交通的实现,与平安城市建设、城市无线网络建设、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关系密切。

所谓的智慧城市,也是通过多种城市基础设施、多个关键应用体系相互配合、相互融合,从而达到智慧运行的目的。

新加坡道路收费系统的实践和经验

新加坡道路收费系统的实践和经验

Vol117 No13公 路 交 通 科 技2000年6月JOURNAL OF HIGHWA 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 T 文章编号:1002Ο0268(2000)03Ο0059Ο04收稿日期:1999Ο10Ο09新加坡道路收费系统的实践和经验李 斌,黄海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重点介绍新加坡过去20多年来在道路收费系统调节交通需求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分析其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

这些经验对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路收费系统;区域通行证方案;电子收费系统中图分类号:U49112(339) 文献标识码:AThe Practice of Singapore Road Pricing SystemL I Bin,HUA N G HaiΟjun(School of Manage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Bei jing 100083,China)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xplore and practice of the Singapore road pricing system and analyse the social and eco2 nomical impacts of this system.The experience is very useful for dealing with the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 in China big city such as Beijing1K ey words:Road pricing system;Area licensing scheme;Electronic0 概述新加坡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岛国,其国土总面积为648km2,人口近340万。

智能交通系统在新加坡的应用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在新加坡的应用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在新加坡的应用发展新加坡国土狭小,却以其健全发达的交通路网和前瞻性的交通规划管理,为高密度的人流与车辆提供着优质的服务。

其中,富有成效的开发和运用智能交通系统是新加坡在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和实践中引人注目的一环。

文章重点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构架中各项交通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其功效。

希望新加坡ITS建设的成功经验能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和交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量持续增加,尽管修建了大量的交通设施,但是交通拥挤状况仍然十分严重。

多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与教训证明,单纯靠修建道路设施和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来解决交通不仅成本昂贵,环境污染严重,而且其缓解交通拥挤状况的效果也十分有限。

科技的进步为解决交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运用于整个运输管理体系,使车辆、道路、使用者密切配合,和谐统一,从而建立起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管理系统,ITS在世界各国先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和研究。

新加坡作为偏居亚洲一隅的城邦小国,以区区68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和不到400万的人口,却以其健全发达的交通路网和运输系统,富有远见的交通管理与调节策略,有计划的土地使用和城市扩展政策,成为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

其中,卓有成效地开发和运用智能交通系统,是新加坡在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和实践中引人注目的一环,并且为大多数亚洲发展中国家建立了现代都市发展的典范。

高服务水平的交通系统的产生不仅依赖于合理的规划方案和适当的交通需求控制,同时也离不开动态的交通组织、管理技术和策略。

新加坡凭借其前瞻性的交通规划理念以及在地利、经济、技术等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在ITS的发展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以下简单介绍新加坡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构架及其应用与发展的现状。

cepas标准

cepas标准

cepas标准CEPAS标准是一种智能卡技术,它在新加坡被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系统和其他领域。

CEPAS是Contactless e-Purse Application Standard的缩写,意为非接触式电子钱包应用标准。

它的引入极大地方便了新加坡市民的出行和支付。

CEPAS标准的智能卡可以储存货币价值和个人信息,具备非接触式支付功能。

市民只需将智能卡靠近读卡器,就能完成支付,无需插卡或输入密码。

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不仅提高了交易速度,还减少了排队等待的时间。

此外,CEPAS智能卡还可以用于公共交通系统的刷卡进出站,方便市民的出行。

CEPAS标准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公共交通领域,还扩展到其他领域。

例如,市民可以使用CEPAS智能卡在商店购物、餐馆用餐、自动售货机购买商品等。

这种多功能的智能卡不仅方便了市民的生活,还促进了电子支付的普及。

CEPAS标准的智能卡具备高度安全性。

它采用了先进的加密技术,确保支付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此外,智能卡还可以设定密码和限额,以防止盗刷和滥用。

这种安全性的设计使得市民可以放心地使用CEPAS智能卡进行支付,不用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

CEPAS标准的智能卡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智能卡可以反复充值和使用,减少了纸币和硬币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智能卡还可以与其他应用程序集成,例如公共图书馆借书、停车场付费等。

这种一卡多用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智能卡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总的来说,CEPAS标准的智能卡在新加坡的应用给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它不仅方便了出行和支付,还提高了交易速度,保障了信息安全,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卡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系统介绍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系统介绍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系统介绍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RP)是个不停车收费系统,通过道路收费管理新加坡的交通,类似于通过税收机制来调节车辆牌照的发放。

在成功通过车辆高速运行的压力测试后,国土运输部在1998年9月启动了ERP的应用,替代1975年启用的区域通用券系统(ALS)。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电子道路收费系统来实现道路拥堵收费的城市。

ERP系统项目由连接通往中央商务区的所有道路的ERP显示牌龙门架组成,这些龙门架也安装在拥堵的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上,用于在交通堵塞的高峰时间限制车辆的行驶。

ERP显示牌龙门架系统实际上安装在一前一后的2个龙门架上的感应器系统。

照相机也安装在龙门架上,用于抓拍车辆后面的车牌号。

目前,在新加坡境内有80个ERP龙门架,新的ERP龙门架会安装在交通拥堵比较严重的地方,如高速公路和其它道路上。

车载单元(IU)粘贴在车辆挡风玻璃的右下角处,插入一张充值卡(现金卡),则可以支付道路使用扣费。

第二代的IU是非接触式的现金卡和EZ-Link,每个IU的费用为$150。

在新加坡,登记的车辆必须强制安装IU,如果车主希望在收费道路上行驶的话。

三菱重工业公司出售IU技术给新加坡,ERP项目则由飞利浦新加坡公司、三菱重工等公司组成的财团在1995年通过公开投标的方式获得建设。

当装备IU的车辆行驶通过ERP龙门架的时候,道路使用费将由IU里的现金卡扣减。

安装在龙门架上的感应器通过短距离的无线通讯系统与IU的通讯,扣减的金额在显示在IU的LCD屏幕上。

道路使用费的多少取决于车辆行驶的地点和时间,在交通高峰时间收费是最贵的。

比如说,从WOODLANDS 经过宜樟——CTE——CBD到达Raffles Place,要经过5个ERP龙门架,在交通高峰期需要花费$15改进与完善据2006年世界道路会议的一篇论文中透露,新加坡国土运输部正在做一个基于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的系统测试,这个系统最终可能将取代目前的电子道路收费系统,克服了ERP系统设置安装龙门架的非灵活性。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ERP)系统介绍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ERP)系统介绍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ERP)系统介绍1.系统背景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城区建立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lectronic Road Pricing System)的国家,该系统于1998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ERP系统已经取代了1975年开始使用的区域通行券系统(ALS),和90年代初在三条主要的高速公路上使用的道路收费系统(RPS)。

建立电子收费系统之前,新加坡一直使用1975年建立的人工收费系统,即区域通行券系统或ALS系统。

新加坡最拥挤的约720公顷区域被定为限制区,并在通向限制区的道路上设有33个悬挂式显示牌标明该区域的范围。

该限制区占新加坡总面积的1.2%,拥有良好的主干道路网和环路。

凡是在工作日的上午7:30到下午7:00和星期六的上午7:30到下午2:00进入该区域的车辆必须购买区域通行券,并将其贴在汽车挡风玻璃或摩托车的手柄上。

这种区域通行券必须提前从邮局、加油站、通行券销售亭或区域周边的商店购买。

而不能像一般收费道路那样在入口处购买。

限制区的各个入口都配有执法人员,违章者不会被强令停车,但是车辆信息已被记录在案,两周内违章者将收到无通行券进入限制区的罚款传票。

此外,限制区内不设警察,车辆可以自由进入和离开该区域。

在同一天内车辆可以使用一张区域通行券多次进入和离开限制区。

20世纪90年代,由于区域通行券系统的成功实施,一种与人工收费系统相似的道路收费系统(Road Pricing System)被引入到三条主要高速公路的拥挤路段,并在工作日上午7:30到下午9:30实行区域通行券管理系统。

新加坡有九条高速公路,总长141公里。

在执行时段内使用上述三条高速公路时,驾驶员必须出示特别道路收费通行券。

高速公路的区域通行券和人工收费制度成功地控制了道路网的交通拥挤水平。

道路收费或需求管理是国家整体交通战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该战略还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有效的土地利用/运输规划、适度的道路网建设、合适的交通管理手段和优良的公共运输系统。

新加坡的拥堵费怎么收?

新加坡的拥堵费怎么收?

新加坡的拥堵费怎么收?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早开征交通拥堵费的城市之⼀,始于1975年。

最初采⽤的是⼿⼯收费的通⾏券⽅式,收费区域仅限于市中⼼最拥挤的所谓限制区。

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新加坡在三条主要⾼速公路上开始采⽤新的道路收费系统,并于1998年全⾯启⽤被称为ERP的电⼦道路收费系统,收费扩⼤到原限制区之外,可以按照路段进⾏收费。

ERP(Electronic Road Pricing System)采⽤的是⼀种被称为“⼩范围⽆线电信息系统”的技术。

当局在收费路段设⽴专门的电⼦闸门,使⽤⼩范围⽆线电技术,对通过的车辆即时扣取通⾏费,车辆⽆需停车或放慢速度。

每台新加坡车辆都必须安装与车牌号唯⼀对应的读卡器。

闸门会与读卡器配合,对插在读卡器内的现⾦卡(⼀种由当地银⾏发⾏的智能卡)扣取⾦额。

这种收费⽅式⾮常⾼效,⽽且不影响车速。

如果你的现⾦卡内⾦额不⾜,或读卡器内没有插现⾦卡,你照样可以通过闸门,不会被阻拦。

但闸门上的⾼速照相机会拍下你的车牌号,你很快就会收到陆路交通管理局寄来的收费通知单。

除收取通过闸门原本应⽀付的费⽤外,你还须缴⼀笔⼗元新币的⼿续费。

显然,这种电⼦收费具有⼈⼯收费所⽆法⽐拟的优势,也为当局提供了更灵活的⼿段,可以根据道路拥堵情况及时调整各路段收费——每个闸门的收费⾦额不必划⼀,还可根据不同时段设定不同的收费标准。

当局也会定期检讨各闸门的收费标准,并⼴⽽告之,以此来影响部分驾车⼈⼠的出门习惯和对路线的选择,从⽽达到改善拥堵的⽬的。

但由于道路电⼦收费增加了驾车⼈⼠的开销,所以⼀直以来,这都是⼀项不受民众欢迎的政策。

记得在推⾏之初,就有新加坡⼈把ERP三个字戏称为“Everyday Rob People”,即“每天抢⼈民钱”的意思。

可见⼤家对这套系统之憎恶。

不过这⼀措施,对缓解交通拥堵确实有效。

再说,ERP的收费只集中在车辆出⾏最繁忙的早⾼峰和晚⾼峰时段。

新加坡的道路在⼤部分时间是没有收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系统介绍
新加坡电子道路收费系统(ERP)是个不停车收费系统,通过道路收费管理新加坡的交通,类似于通过税收机制来调节车辆牌照的发放。

在成功通过车辆高速运行的压力测试后,国土运输部在1998年9月启动了ERP的应用,替代1975年启用的区域通用券系统(ALS)。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电子道路收费系统来实现道路拥堵收费的城市。

ERP系统
项目由连接通往中央商务区的所有道路的ERP显示牌龙门架组成,这些龙门架也安装在拥堵的高速公路和城市主干道上,用于在交通堵塞的高峰时间限制车辆的行驶。

ERP显示牌龙门架系统实际上安装在一前一后的2个龙门架上的感应器系统。

照相机也安装在龙门架上,用于抓拍车辆后面的车牌号。

目前,在新加坡境内有80个ERP龙门架,新的ERP龙门架会安装在交通拥堵比较严重的地方,如高速公路和其它道路上。

车载单元(IU)粘贴在车辆挡风玻璃的右下角处,插入一张充值卡(现金卡),则可以支付道路使用扣费。

第二代的IU是非接触式的现金卡和EZ-Link,每个IU的费用为$150。

在新加坡,登记的车辆必须强制安装IU,如果车主希望在收费道路上行驶的话。

三菱重工业公司出售IU技术给新加坡,ERP项目则由飞利浦新加坡公司、三菱重工等公司组成的财团在1995年通过公开投标的方式获得建设。

当装备IU的车辆行驶通过ERP龙门架的时候,道路使用费将由IU里的现金卡扣减。

安装在龙门架上的感应器通过短距离的无线通讯系统与IU的通讯,扣减的金额在显示在IU的LCD屏幕上。

道路使用费的多少取决于车辆行驶的地点和时间,在交通高峰时间收费是最贵的。

比如说,从WOODLANDS 经过宜樟——CTE——CBD到达Raffles Place,要经过5个ERP龙门架,在交通高峰期需要花费$15
改进与完善
据2006年世界道路会议的一篇论文中透露,新加坡国土运输部正在做一个基于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的系统测试,这个系统最终可能将取代目前的电子道路收费系统,克服了ERP系统设置安装龙门架的非灵活性。

效果
ERP系统虽然还不为大多数道路使用者所理解和接受,但自它的实施应用后,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道路的使用方式。

LTA的报告显示,高峰时间道路交通减少了将近25000辆车,车辆行车速度提高了20%左右。

ERP运行期间,在限制区域内,车辆减少了约13%,从27000辆下降到23500辆。

据观察,停车场的车辆明显增加。

在高峰时间的交通拥挤状况逐步得到缓解,接近于非高峰期的交通状况。

报告同时显示,尽管近几年交通流量不断增加,但高速公路与其他主要道路的运行速度却保持稳定。

系统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道路使用者指出,在高速公路、主干道安装使用ERP,会把交通流量转换到其他地方,潜在的造成了在支路上的交通瓶颈。

例如,据说中央高速公路(CTE)ERP的实施,已经造成南北主干道交通流量的大幅增加,比如在汤姆森路和实龙岗路走廊。

交通流量的增长促使LTA在汤姆森路安装ERP龙门架,而上游的实龙岗路的交通流量相应增加,引起了新的高架路的修建。

这种“堵塞追逐”现象已经引起了公众对ERP 系统有效性的质疑。

最新进展
为了改进收费机制和推出实时的可变收费,从2006年12月到2007年4月,新加坡国土运输部与IBM共同试点运行交通估算与预测工具(TrEPS),这个试验通过使用历史的、几个试验点的实时交通流的反馈,以提前一个小时预测道路交通的拥堵水平。

通过准确地预测即将出现的交通状况,这项技术也被期望用于实现可变收费和改善整体交通管理水平,包括交通信息的提前通知,给驾驶员预报交通状况,同时收费标准作相应的改变。

新系统整合了LTA现存的各个交通管理系统,例如绿波带决策系统(GLIDE),TrafficScan,高速公路监控系统(EMAS),路口电子眼(J-Eyes),还有电子道路收费系统。

新系统的测试非常成功,预测结果的准确率达到85%。

此外,在高峰时间,如能获得更多的数据支持,预测的准确率接近90%,预测提前时间从10分钟到6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