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六第2课罗斯福新政 (2)
高一历史课件6.2 罗斯福新政(人民版必修2)
机构的充分介入,说明罗斯福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国家力 量起什么作用?这种作用表明罗斯福新政具有什么特点?
起主导作用——政府力量(国家力量)
新政特点:政府干预经济
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呢?
罗斯福自己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 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 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B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银行
)
C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举办公共工程
5、对罗斯福新政的正确评价有( ) ①彻底消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②缓和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③遏制了法西斯的势力 ④对美国及许多国家经济政策影响甚大 A、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C、 ① ② ③ ④
A
D、 ①
作用: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缓 “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 和了社会矛盾,遏止了法西斯势 日、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 力,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 —— ‘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大国崛起》 请总结:从政治角度看,罗斯福新政在当时应
材料:“罗斯福影响其实是非常大的,在某种 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 不是没有毛病,而是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 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使市场经济又回 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 《大国崛起》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二战后欧美都采用国家干预 “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 进行社会、经济改革,从而 本……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都 产生深远影响。 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必
材料:“1933年金融恐慌基本结束……1939 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农民收入增加”。 118页 ——必修二课本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6第2课罗斯福新政(教案1).docx
6-2罗斯福新政(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岀台;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两个阶段。
2、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实质、特点和影响。
3、探究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4、学习罗斯福不怕困难、锐意改革的精神;认识改革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市场、资本主义经济也有计划)【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对“新政”的评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回顾大危机给美国带来的破坏,以及胡佛政策的结果导入,曾经繁荣一时的美国现在变成了人间地狱,悲观、失望、饥饿笼罩在每一个美国人头上,此时的美国人民盼着一个强有力的人能将他们拯救岀困境,而此时,一个人物应运而生。
-:照片上这位意气风发的历史人物是谁?这位历史人物是美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领导美国人民度过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及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
他开创了放弄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之先河,开始了国家全面干涉经济的制度。
他曾说:“如果我不做总统,就去做广告人!”止是弗兰克林•罗斯福通过克服经济危机和领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为美国在世界而前了一次空前绝后的广告。
罗斯福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呢?罗斯福又是如何实施他的新政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讲授新课:一、罗斯福新政的实施1 •背景师:当经济危机来临时,胡佛政府虽也采取了一些反危机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使美国摆脫经济危机,到1933年初,美国已有半数的银行倒闭,13万家以上的企业破产,完全失业的人数达到了1 300万,经济危机更加严重,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那胡佛反危机为什么会失败?生:主要原因是胡佛总统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
师:全国上下不满情绪和要求改革的呼声FI益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二罗斯福新政》1020人民版PPT课件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阶段一
1933—1935年年初,采取应急措施, 结束混乱局面,稳定人心。
阶段二 1935—1939年,巩固、发展已经
取得的成就 。
情景一: 金融方面
存在问题: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黄金外流。
聚集的人们要求银行兑现
材料:“到1933年,美国已经有 5500家银行倒闭,900万户储户失 去存款。3月初,正是银行系统总 192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崩溃之时”。—邓蜀生《罗斯福》
罗斯福新政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五、罗斯福新政之影响
材料:“1933年金融恐慌基本结束……1939 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 农业生产保持稳 定,农民收入增加”。
——必修二课本118页 请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应对当时美国经济危
机起到什么作用?
作用: 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材料:“‘新政’,特别是那些社会改革立法,在资 产阶级民主的框架内,对某些资本主义弊病加以改良 和限制,对暂时改善劳动人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还
是有积极作意义用”:。通—过—建邓立蜀社生会:福《利罗斯(福社》会保 障体系)缓和了社会矛盾,遏止了
“新政遏制法了西美斯国势法西力斯,势使力美,国使避美免国避像免德像、德日、日、 意那样走那上法样西走斯上道法路西,斯因此道,路有,人维说护‘了新资政挽本救了 美国的自主由民义主民制主度制’。” ——《大国崛起》
过一半,而耐用品制造指数 下跌了77%,接近 4/5。 ——《美国大萧条》
存在问题:产品过剩、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3、复兴工业:—— 新政的核心?
措施: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法令:《全国工业复兴法》 机构:工业复兴署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罗斯福新政》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2课。
它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而《罗斯福新政》又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出现因素之一。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二、【学情分析】1.高中生有旺胜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讲解。
2.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3.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一的学生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抓住罗斯福新政这一核心知识点,在学生课前自学,从整体上把握和感知历史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对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作用、特点和意义的探讨,并认识了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根据课标、教材及学生实际,对本课教材内容作了一些处理,如教材在列举新政主要内容时,要点过于繁琐且专业色彩强,对此我增加一些感性材料、设计相关教学情景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教师的教为主导,把更多的时间、空间让给学生。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影像片段、情景教学法、材料分析法设置历史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图片教学法、表格法、比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通过对历史人物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后同步强化训练专题六:第2课罗斯福新政
第2课罗斯福新政1.胡佛政府在股市危机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在工资、关税、价格等方面进行立法。
例如,要求雇主不得削减工资,因为保持工资水平能够维持甚至刺激市场需求,可危机是世界性的,市场需求仍然不断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雇主无法削减工资,就只好裁员,失业率因此大增,到1933年,全国失业率达到25%。
材料意在说明()A.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破产B.胡佛干预措施加重了经济危机C.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供需矛盾D.世界性经济危机需要国际合作答案:B材料反映出胡佛政府实行局部干预的经济政策,并非完全自由放任,故A 项错误;材料胡佛的局部干预措施导致失业率而因此大增,加重了经济危机,故B 项正确;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供需矛盾是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胡佛的局部干预措施加重了经济危机,因此需要更加彻底的改革,“危机是世界性的”,国际合作只是解决危机的措施之一,故D项错误。
2.1930年3月,美国总统签署了公民保育团计划,参加该计划的年轻人投入到植树造林,建设道路、铁轨、露营地等事业中,每月可挣30美元。
下列措施中,与这一做法和作用最为相似的是()A.向减产农民提供政府补贴B.政府拨款进行社会救济C.实行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D.兴办了田纳西水利工程答案:D。
“参加该计划的年轻人投入到植树造林,建设道路、铁轨、露营地等事业中,每月可挣30美元”体现了“以工代赈”,与兴办田纳西水利工程相似,故D 正确;A是对农业的调整,排除;B、C是社会救济,排除。
3.1933年11月以后,罗斯福建立了一个由少数阁员参加的全国应变委员会作为超级内阁发挥作用。
委员会建立了中央统计局,负责政府统计资料的标准化。
委员会在各州设置代表机构和现场工作组,用于解释联邦纲领。
罗斯福意在() A.探索社会管理的计划道路B.强化政府分权制衡的原则C.把新政引向社会长远改革D.依靠州政府力量推进新政答案:A。
据题干中罗斯福政府成立了全国应变委员会、中央统计局等机构以指导、解释改革,故选A项;题干中未提及政府、国会、法院如何制衡,排除B项;材料中的措施并非为了长远改革,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是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进行改革的,排除D项。
高中历史 专题6 第2课罗斯福新政课件 人民版必修2
(3)含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zīběnzhǔyì)。影响:对美国度 过经济危机起了重大作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使 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发展阶段;标志着资本主义 (zīběnzhǔyì)告别自由放任时代,对二战后美国以及西方资本主 义(zīběnzhǔyì)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十三页,共46页。
合作探究
第二十四页,共46页。
【史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 强调农民减少耕地(gēng〃dì)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 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gēng〃dì)和牲畜 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许多大农场 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 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第十一页,共46页。
2.新政的准备 (1) 起 用 (qǐyòng) 一 批 锐 意 进 取 的 专 家 和 教 授 组 成 “ 智 囊 团”,打造新政的纲领。 (2)把一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在政府各个部门中进行 新政__(_xī_n__zh_è_n_ɡ_)的试验。 (3)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支持他改革 经济运行机制。 (4)用“_炉__边__(_lú__b_i_ā”n的)谈形话式向人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 持。
第二十一页,共46页。
2.彻底摆脱危机 (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2)原因: ①国家__(_g_u_ó_ji_ā_)垄__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 ②战争需要的刺激,经济出现战时繁荣。 ③政府由限制农业生产转向(zhuǎnxiàng)鼓励增产。
第二十二页,共46页。
(3)表现: ①国民生产总值激增,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失业现象基本 消失。 ②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的___生__产__能__力_和(sh财ēn富ɡ都ch集ǎn中n到énɡ lì 美国(měi ɡuó),美国(měi ɡuó)经济进入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2课罗斯福新 政课件 (共20张PPT)(共20张PPT)
保护 劳工权利
行 干 预 和 调 节
建立社会保障体 《社会保险法》 系
4、新政的方法(手段)和方式: 手段:政府干预经济 方式:改良
5、新政的实质: 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 整和自我完善
6、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新”在哪里?) 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 ⑴新的理论:
⑵新的模式: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特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发展新起点 ⑶新的起点:
三、新政的影响
• (一)对美国 • 1、经济:摆脱了经济大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 的新模式,使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 深刻的改变,国家与垄断组织相结合的现代经济制 度得以形成。 2、生活: ①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人民 生活得到提高、保障。②奠定美国现代“福利国家” 的基础 3、政治:①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避免了像德、日、 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②联邦政府和总统权力扩 大。 (二)对世界 • 1、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
整顿银行金融(前 《紧急银行法》 联邦储备银行 提) 恢复农业生产 恢复工业生产(核 心) 举办救济与公共 工程 《农业调整法》 农业调整署 《全国工业复 兴法》 工业复兴署
国 家 对 经 济 进
《联邦紧急救 联邦紧急救济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 社会 济法》 署 《全国劳工关 劳工关系委员 缓和劳资矛盾 系法》 会 《公平劳动标 准法》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 机
“‘新政’,特别是那些社会改革立法,在 资产阶级民主的框架内,对某些资本主义弊病 加以改良和限制,对暂时改善劳动人民的社会 和经济地位,还是有积极意义”。 ——邓蜀生《罗斯福》 “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 像德、日、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 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大国崛起》 缓和了美国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 西斯道路,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间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62:罗斯福新政PPT下载
罗斯福 新政
——资本主义运 行机制调节的成 功典范
预习检测
一.实干家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经济危机导致生产大幅下降,失业人口剧增,各种矛盾 激化,社会动荡,资本主义制度遭受了沉重打击。 2. 当选总统: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 当选为总统。 3.新政准备: (1)大胆试验:①他放弃了 自由放任主义 政策,推行新 政。②罗斯福起用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组成“ ”智,囊打团造新政政纲,并安置大批有志于改革的人士进入政 府各个部门中进行新政的试验。 (2)赢得民心:罗斯福用“ 炉边谈话 ”的形式向人 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
⑴这两部法律维护了谁的利益? 保护劳工权利
⑵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为何制定有利于劳工权利
的法律呢?
缓和劳资矛盾→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条件
联邦政府措 施
整顿银行金融 业
恢复工农业生 产
国会法律 执行机构 作用
《紧急银行法》 联邦储备银行 恢复银行信 用
《农业调整法》 农业调整署维护农Biblioteka 品价格《全国工业复兴法》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整理
1.进步性: 对美国的 现实影响
如何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
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加速了生产力恢复;缓 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维护了 民主制度。
对世界的 深远影响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对二战后美国社会经济改革以及西方资本主
①新政顺应了时代的国要家求垄,断在资未本触主动义资本 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 了深刻的改造,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 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 ②新政对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政 策,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也 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6第2课罗斯福新政(教案2).docx
6 • 2罗斯福新政(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罗斯福改革前的准备、改革的系列措施等。
2、依托具体措施分析改革的特点,对比社会主义改革理解其实质;分析新政对美国及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3、通过对新政的学习,明白它虽然是以维护资木主义制度为前提的,它没有改变资木主义制度的本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它对对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及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难点:对“新政”的评价,及国家干预经济为何不能消灭经济危机。
【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任务:阅读教材,列表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2.新课导入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请大家回顾第一课内容,思考:(单个提问)(1)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和以往相比这次经济危机有什么特别之处?(2)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了什么影响?(3)胡佛政府是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的?应该怎样认识?答案提示:(1)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运行过程中积聚的各种矛盾的集中爆发,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特点: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对生产的破坏严重。
(2)使美国经济遭受严重损失,导致社会动荡,民众对政府和社会制度产生信任危机等。
(3)顽固奉行放任自由政策,反对经济干预经济。
胡佛政府没有认清危机产牛的原因,没有及时调整政策,不能与时俱进,必然要被时代和人民所抛弃。
严重的经济危机,特别是政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危机,说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岀现了严重问题。
胡佛没能解决,人民对他失望之极。
1932年总统大选的结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59:472,人民希望寄托于新总统一一富兰克林•罗斯福。
3.新课学习请大家阅读教材第一目,获取以下信息:(1)罗斯福性格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工作作风?(2)为带领美国人民走出困境,他做了哪些工作?(激励学生善用发现信息,筛选有用信息;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其思维的规范性与合理性;鼓励学生大胆表述,多肯定。
人民历史必修2专题六2罗斯福新政共41张
福认为新政的实质很简单,你知道新政的实质(性 质)吗?
没有, 新政的实质: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三、评价
【合作讨论】
罗斯福新政 的作用和影 响?
直接作用
深远影响
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缓和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
路,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改变了美
国人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对后来美国与西欧都产生
深远的影响。
新政局限
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能
从根本上杜绝经济危机。
◇
渡过难关 成效:
1、1939 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
2、二战爆发前美国经济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
纪美国最孚众望和受爱戴
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
惟一连任 4届总统的人,
从1933年3月起,直到 1945年4月去世时为止, 任职长达 12年。
1921年夏,罗斯福在
扑灭一场林火后,他跳
进冰冷海水,因此患上
脊髓灰质炎症。高烧、
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 疾的前景,并没使罗斯
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 一直坚持锻炼,他疗病 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 之为“笑声震天的地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生产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4.罗斯福新政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
① 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② 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③ 开创了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5.有人说: (罗斯福 )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罗斯福新政一、教学目标1、知道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理解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新政的实施使美国摆脱了这场经济危机,稳定了社会,开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
2、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以事实让学生认识到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理解“时势造英雄”这一观点;通过学生的讨论,学习如何客观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所起的作用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能力。
3、通过人物的介绍,学习罗斯福身残志坚、勇于改革创新、爱国救民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与影响2、难点:如何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说明:1、罗斯福新政中采用国家权力来干预金融、农业和工业生产,从而使金融、农业与工业走出了危机的困境,;以“以工代赈”的方式解决工人失业问题,这是首创,值得借鉴;为解决贫富差距,协调劳资关系,稳定社会,实施了失业救济,并通过《社会保险法》,从而推动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
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走出了经济危机,并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开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此后,国家干预和调控经济,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成为2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政策取向。
罗斯福新政对其本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故为教学重点。
2、罗斯福新政作为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首次实验,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影响都是相当深刻的。
它缓和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它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同时,也注意改善工人、农民与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和社会,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此外,新政还打击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和极端主义组织,起了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的作用。
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回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然后设问: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各国都在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来恢复国民经济,罗斯福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呢?罗斯福又是如何实施新政的呢?引出本课课题:罗斯福新政2、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1929——1933年经济危机;(2)胡佛反危机失败;(3)罗斯福就任总统介绍罗斯福其人、竞选总统、炉边谈话,适当补充胡佛总统的继续放任自由主义不能改变危机状况。
采用课本的罗斯福的炉边谈话图片和文献选读。
以此让学生感受罗斯福身残志坚、勇于改革创新、爱国救民的精神,理解“时势造英雄”。
罗斯福借助广播这个当时最先进且最普及的传媒工具,以围坐在壁炉边与家人、朋友聊天的形式发表谈话。
这样的“炉边谈话”吸引了全美国人民。
他每次都以谈话式的“我的朋友们”开头,用平和轻松的语调及时把大政方针传达给听众。
他将“炉边谈话”看成是潜移默化地实施舆论导向的极佳载体。
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讲话都像给人们注射了一支镇静剂,帮助当时的人们渡过了一道道难关。
文献选读见资料附录材料一3、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什么措施?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主要目的何在?恢复银行信用以蓝鹰标志引出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了工业计划指导,以防止盲目竞争。
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采取什么措施?调整农业政策先后颁布两个《农业经济调整法》: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提高农产品价格,并调整农业信贷机构产生怎样的作用?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反映了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哪一举措?“以工代赈”(利用课本插图)产生什么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首开了以开办公共工程来解决失业问题的先例。
情境四、五反映的新政内容是什么?出发点何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贫富差距;保护劳工权利,协调劳资关系。
谈谈这一举措的作用。
完善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
归纳新政的内容,实施的时间,“3R”提问新政的特点与实质,讨论得出,老师归纳如下:特点:国家干预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固有的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4、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学生讨论,老师总结让学生掌握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事物出示材料:见资料附录材料七、八、九对美国的影响:解决了失业问题,解决了劳资问题,缓和了阶级矛盾,健全了社会保障体制,从而稳定了社会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的困境,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由于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从而大大扩大了联邦政府与总统的行政权新政还打击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和极端主义组织,起了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的作用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政策,用国家干预的手段达到恢复经济的目的对世界的影响:开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首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为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世界各国如何克服危机使经济得以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局限性: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5、探究问题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讨论得出:①的经济理论: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②新的起点: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6、课堂小结1929年到1933年经济大危机给美国造成严重的破坏,罗斯福任总统后实施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美国生产力得到恢复,社会得到了稳定,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开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走上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为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
四、板书设计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1)1929——1933年经济危机;(2)胡佛反危机失败;(3)罗斯福就任总统2、新政的内容(1)整顿金融业(2)实施“以工代赈”(3)调整工农业生产⑷实施社会保障措施3、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五、资料附录材料一:祖国要求行动起来,现在就行动起来……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我愿意提供这样的领导,保证使这些更高的目标就作为一种神圣义务对我们大家都有所约束,从而产生只有战时才出现过的共同责任感。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来自课本)罗斯福名言:First of all , let me assert my firm belief that 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我首先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罗斯福材料二: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
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世界现代史 320页材料三: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世界现代史材料四: 1933年3月,罗斯福制定了以保全人力和自然资源为目标“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计划。
他吸收18至25岁的失业青年。
从事诸如造林、防火、防洪、筑路等工作。
每月工资30美元。
保护队在美国参战钱的8年多,先后吸收了150万青年。
开辟了数百万英亩的国有林区和公园等。
——世界史现代史编 299页材料五: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敢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
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世界现代史320页材料六:1933年5月,美国成立联邦救济署,先后拨款14.5亿美元,供救济失业者之用。
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年满65岁的退休工人每月可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各州也相继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收益人群约2800万。
同时推行累进所得税制度,加征遗产税和财产转移税——世界现代史 320页材料七:在危机的催化下法西斯势力趁机崛起。
1934年,“美国军团”组织在垄断资本家的支持下,企图挑动50万退伍军人向华盛顿进军,建立独裁统治,后因真相败露和人民反对而失败。
此外,“黑色军团”、“争取社会主义同盟”、“德美同盟会”等法西斯组织不断涌现。
——世界现代史 318页材料八:“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环,促进了美国社会生产力的回复。
同1933年相比,1934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增加了4%,1935年增加了14%.到1936年底,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危机前的年平均数,农业方面较之危机年代也有重大的进展。
——世界现代史 323页材料九:从1935年到1942年,为协调整个工程计划而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用了大约850万工人……但“以工代赈”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失业者一严重问题。
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失业人口仍达900万之巨。
——世界史现代史编300页六、训练设计材料: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 罗斯福1、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废除资本主义制度2、“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资本主义民主制度3、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维护资本主义制度4、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5、采用的是什么手段?政府干预6、最终目的还是什么?维护资本主义制度7、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