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极问题的数学模型和仿真
关于蹦极的受力分析及数学建模
关于蹦极的受力分析及数学建模摘要本文对人在蹦极跳过程中受到的重力、拉力和空气阻力等,分阶段进行了详细的受力分析,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利用微分的理念证明了在人的质量和弹簧绳长度确定的条件下,蹦极者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和弹簧绳最大拉伸长度是一定的(选择不同的绳长可以获得不同的最大速度,得到不同的刺激体验)。
其次,分别在忽略或考虑空气阻力影响(数据借鉴自华东师大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题目的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蹦极过程中质量,绳长和最大速度,弹簧绳最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利用这个模型,蹦极活动经营者可以改进服务,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体重选择合适的弹簧绳长度,得到自己能够接受的最大速度和下跳深度,让蹦极运动成为一种可“自选式的”刺激体验。
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
关键词数学建模MATLAB 蹦极前言蹦极(bungee jumping )是从国外开始流行、传入我国的一项运动, 由于蹦极时失重、速度与加速度带给人感官的极度体验, 使得这项运动深受喜欢刺激和冒险的青年的青睐。
目前的蹦极塔多选在悬崖或水库上,让跳蹦极的人在跳下后第一次能“差一点儿”碰到水面,带给人最大的感官刺激。
虽然保证安全,但是能够享受这样强烈刺激的人毕竟是很少数,所以至今蹦极也还被归类为极限运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
本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蹦极者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重力、拉力和空气阻力等进行受力分析,找到最大速度Vmax 和蹦极者质量m 、弹簧绳长度L 之间的关系。
根据分析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可以指导蹦极经营者对现有设施稍作修改,让蹦极者可以“自选”能够接受的最大速度和下跳深度,让更广大的消费者人群能够体验蹦极运动带给人的刺激和乐趣。
忽略空气阻力条件下,在蹦极者下落过程中,其受力与运动情况在不同的阶段下是不相同的:第一阶段,弹簧绳没有全部展开,蹦极者所受弹簧拉力为零,做自由落体运动; 第二阶段,弹簧绳开始被拉伸,蹦极者开始受到向上的弹力,蹦极者下落速度虽仍在增加,但加速度减小;第三阶段,弹簧绳拉力和重力相等,此时加速度为零,蹦极者速度达到最大值; 第四阶段,弹簧绳继续被拉伸,弹力开始大于重力。
simulink蹦极仿真报告
电子信息系统仿真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 蹦极跳系统的动态仿真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日期指导教师:蹦极跳系统的动态仿真一、问题描述:蹦极跳是一种挑战身体极限的运动,蹦极者系着一根弹性绳从高处的桥梁(或山崖等)向下跳。
在下落的过程中,蹦极者几乎处于失重状态。
应用Simulink 对蹦极跳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二、系统模型及建模分析:按照牛顿运动规律,自由下落的物体由下式确定:其中,m 为人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x 为物体的位置,第二项和第三项表示空气的阻力。
其中位置 x 的基准为蹦极者开始跳下的位置(即选择桥梁作为位置的起点 x =0),低于桥梁的位置为正值,高于桥梁的位置为负值。
如果人体系在一个弹性常数为 k 的弹性绳索上,定义绳索下端的初始位置为 0,则其对落体位置的影响为:因此整个蹦极系统的数学模型为:从蹦极跳系统的数学描述中可得知,此系统为一典型的具有连续状态的非线性系统。
设桥梁距离地面为 50 m ,即 h2=50;蹦极者的起始位置-30 m ,即 h1=x(0)=-30;蹦极者起始速度为 0,即 ;其余参数k =20,a2=a1=1;m =70 kg ,g =10 m/s2。
下面将建立蹦极跳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在如上的参数下对系统进行仿真,分⎩⎨⎧≤>-=0 ,00,)(x x kx x b 地面x 桥梁基准面 0 梯子 h2 h1析此蹦极跳系统对体重为 70 kg 的蹦极者而言是否安全。
三、建立蹦极跳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在蹦极跳系统模型中,主要使用的系统模块有:Continuous 模块库中的 Integrator 模块:用来实现系统中的微分运算。
Functions&Tables 模块库中的Fcn模块:用来实现系统中空气阻力的函数关系。
Nonlinear模块库中的Switch模块:用来实现系统中弹力绳索的函数关系。
蹦极跳系统的模型框图如图 1 所示。
MATLAB基础及应用应用
MATLAB基础及应用应用课题设计蹦极仿真系统姓名:徐国富班级:自动化1101学号:201140287蹦极跳系统的仿真分析一、课题目的1.熟悉MATLAB桌面和命令窗口,初步了解SIMULINK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通过观察典型环节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加深对各典型环节响应曲线的理解。
3.定性了解各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一、课题要求如图所示胡质量—弹簧-阻尼器系统。
当质量系数m=1,弹簧刚性系数k=4时,为了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不发生振荡,阻尼系数f(0<=f<=10)应在什么范围内取值?利用Simulink对上述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三、课题内容。
蹦极跳系统的动态仿真1、问题描述:蹦极跳是一种挑战身体极限的运动,蹦极者系着一根弹性绳从高处的桥梁(或山崖等)向下跳。
当你系着弹力绳从桥上跳下来时,会发生什么?这里,以蹦极跳作为一个连续系统的例子。
在下落的过程中,蹦极者几乎处于失重状态。
应用Simulink对蹦极跳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2、系统模型及建模分析:按照牛顿运动规律,自由下落的物体由下式确定:x 为物体的位置,第二项和第三项表示空气的阻力。
其中位置 x 的其中,m 为人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基准为蹦极者开始跳下的位置(即选择桥梁作为位置的起点 x=0),低于桥梁的位置为正值,高于桥梁的位置为负值。
如果人体系在一个弹性常数为 k 的弹性绳索上,定义绳索下端的初始位置为 0,则其对落体位置的影响为:因此整个蹦极系统的数学模型为:自由下落的物体满足牛顿运动定律:F=ma.假设绳子的弹性系数为k,它的拉伸影响系统的动力响应,如果定义人站在桥上时绳索下端的初始位置为0位置,x为拉伸位置,那么用b(x)表示绳子的张力。
设m为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a1,a2是空气阻尼系数,系统方程可以表示为从蹦极跳系统的数学描述中可得知,此系统为一典型的具有连续状态的非线性系统。
蹦极数学模型求解
蹦极的数学建模及其龙格-库塔法求解方法信息学院计算机系05级硕士研究生赵也非51051201062 商学院情报学05级硕士研究生周自力 51050500186 统计系05级硕士研究生孙晶 51050625004摘要本文通过参照题中给出的数据,对蹦极者在蹦极过程受到重力,拉力,空气阻力等受力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将这种现实生活中连续状态的非线性系统进行建模,得到一个完整的蹦极数学模型。
该模型表现为蹦极者位置x对下落时间t的二阶常微分方程。
然后利用Matlab编程,采用龙格-库塔法方法,完成了赛题中所有问题。
全文的分析思路如下:首先,求解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关系。
题中给出了一组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实测数据,通过程序BengJi NiHe.m,进行多项式曲线拟合,发现空气阻力和速度符合二次多项式,求出了二次多项式的系数,验证了该二次多项式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
然后,对蹦极者受力分析,发现这是典型的具有连续状态的非线性系统。
建立二维空间坐标模型,并令蹦极者位置为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蹦极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得到蹦极者下落位置x对下落时间t的二阶常微分方程。
为简化计算,决定采用计算机对蹦极数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和系统仿真。
因为MATLAB只能解一阶常微分方程,所以先手工把上面的二阶常微分方程转化成一阶常微分方程,再采用计算机求解。
通过对Matlab中不同的龙格-库塔法方法进行分析后,发现ode23方法最适合求解具有连续状态的非线性系统,且精度符合要求。
因此,程序(BengJi.m, BengJi_Sub.m)中使用ode23方法,对蹦极数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和系统仿真。
并得出了系统要求的数值解和系统仿真图表。
通过极值和折半法,求出在蹦极绳弹性系数k=5时,蹦极者有最大刺激,即在安全的情况下最接近湖面。
此情况下,脚踝受到的最大拉力为670磅,蹦极者的最大速度为105.1469英尺/秒,蹦极者反弹回来离起跳点的最短距离为69.7566英尺,并给出了系统仿真图。
simulink习题
蹦极跳是一种挑战极限的运动,蹦极者系着一根弹力绳从高处的桥梁向下跳。
在下落的过程中,蹦极者几乎处于失重的状态。
用Simulink 对蹦极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1) 蹦极跳系统的数学模型。
自由落体的牛顿定律:x x b x a mg xm --= a , b 为空气阻力系数。
考虑到弹簧力,-kx (x>0), 0 (x<=0)x x b x a kx mg xm ---= 设桥梁距离地面为60m ,蹦极者的起始位置为绳索的长度-30m ,即x (0)=-30m ;蹦极者起始速度为零,即0)0(=x,其余参数为:k=25;a=b=1,m=60,g=10m/s 21. 一个摆动的小球质量为1kg ,其悬挂绳子的长度为1米,绳质量忽略。
初始时,摆球与纵轴的夹角为0.5rad ,初速度为0。
求: (1)建立单摆的微分方程;(2)从图1中选择合适的仿真模块,建立其Simulink 仿真模型,输出摆角。
图12.如图2所示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R2=4,R3=9, R4=1.5, 其中连杆2以匀角速度10rad/s 逆时针转动。
试采用闭环矢量方程求连杆3的角加速度和滑块的加速度。
要求写成矩阵形式。
3.建立第2题的Simulink仿真模型,并为各个积分环节赋初始值。
4.求出图3所示的牛头刨机构中的导杆4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导杆上与滑块重合点的速度、加速度的解析式。
图34.建立图4所示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的SimMechanics的仿真模型。
自己选择所需模块。
其中小车质量均为1kg,刚度为0.09,阻尼系数为0.03,外界激励力的频率ω=100rad/s, 幅图4值F0=1。
5.若仿真开始时,质量块1的位置和速度均为0,质量块2速度为0,但偏离平衡位置1cm,为题4仿真模型的Joint Sensor和初始条件设置参数。
图5题1 垂直悬挂的弹簧—质量系统,弹簧上端的悬挂点有振幅d=0.025m 、角频率ω=180 rad/s 的竖直简谐运动,试求出悬挂重量W 强迫振动的振幅。
蹦极类模型、流体微粒柱状模型和人船模型--2024年物理二轮常见模型(解析版)
蹦极类模型、流体微粒柱状模型和人船模型特训目标特训内容目标1蹦极类模型(1T -4T )目标2流体微粒柱状模型(5T -8T )目标3人船模型(9T -12T )目标4类人船模型(13T -16T )【特训典例】一、蹦极类模型1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的黄果树坝陵河大桥蹦极,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高的商业蹦极(370米),它也成为众多蹦极爱好者争相挑战的对象。
一质量80kg 的蹦极爱好者在一次蹦极中,离开踏板后运动过程中的部分x -t 图像如图所示,其中OA 为抛物线,AC 为一般曲线,B 点斜率为零,则从绳伸直后到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绳对他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不计空气阻力,g =10m/s 2)A.1500NB.2000NC.2400ND.3000N【答案】B【详解】由题意可知OA 过程蹦极爱好者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x A =12gt 2A解得t A =6s ,B 点斜率为零,可知B 点对应速度为零,B 点为最低点;从O 到B 的过程,根据动量定理可得mgt B -F(t B -t A )=0解得F=2000N 故选B 。
2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但安全带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我国对安全带的材料、长度、宽度以及使用方法都有规定,其中规定如果安全带的长度超过三米一定要加装缓冲器。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缓冲器的作用。
同学们改装了甲、乙两根安全带,甲不加装缓冲器,乙加装缓冲器,使两根安全带的总长度(乙安全带的总长度含缓冲器)都为1.25m ,把重物和力的传感器捆在一起挂在安全带的底端,重物(含传感器)的质量为1kg 。
现让重物从安全带上端处自由下落(重物可视为质点),实验发现从安全带伸直到重物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甲、乙分别用时0.1s 和0.5s 。
忽略缓冲器对安全带长度的影响,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则()A.安全带刚伸直时重物的动量为5kg·m/s,方向竖直向下B.从安全带伸直到重物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重物的动量变化为5kg·m/s,方向竖直向下C.从安全带伸直到重物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甲安全带对重物的平均作用力为60N,乙安全带对重物的平均作用力为10ND.从安全带伸直到重物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乙安全带对重物的冲量为10N·s,方向竖直向上【答案】AD【详解】A.从重物自由下落到安全带刚伸直的过程,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v2=2gh,可得v=5m/s则可知此时重物的动量p=mv=5kg·m/s动量的方向即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下,故A正确;B.从安全带伸直到重物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重物的初动量为5kg·m/s,方向竖直向下,重物的末动量为0,设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物的动量变化为Δp=0-(-mv)=5kg·m/s方向竖直向上,故B错误;C.从安全带伸直到重物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设安全带对重物的平均作用力为F,由动量定理有(F-mg)t=0-(-mv)代入两次作用时间,得甲、乙两根安全带对重物的平均作用力分别为60N和20N,故C错误;D.由动量定理(F-mg)t=0-(-mv)可得Ft=mgt+mv=10N·s方向竖直向上,故D正确。
一、连续系统的仿真分析 例: 蹦极跳系统的数学模型
单位延迟模块的参数设置
三、 线性系统仿真分析
例 :线性离散系统仿真分析 1. 数字滤波器的数学描述 2. 低通数字滤波器的差分方程描述:
y(n) 1.6 y(n 1) 0.7 y(n 2) 0.04u(n) 0.08u(n 1) 0.04u(n 2)
系统的Z变换 Y ( z ) 0.04 0.08z 1 0.04z 2 U ( z) 1 1.6 z 1 0.7 z 2
y(n) 1.6 y(n 1) 0.7 y(n 2) 0.04u(n) 0.08u(n 1) 0.04u(n 2)
此数字滤波器为线性离散系统,使用滤波器形式对其进 行描述如下:
Y ( z ) 0.04 0.08z 1 0.04z 2 U ( z) 1 1.6 z 1 0.7 z 2
通信系统输出信号 原始锯齿波信号
延迟与失真
图5.40 通信系统输出与原始锯齿波信号比较
混合系统设计之二:行驶控制系统 汽车行驶控制系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控制系统之一, 其主要目的是对汽车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系统的工 作原理如下: (1)汽车速度操纵机构的位置发生改变以设置汽车 的速度,这是因为操纵机构的不同位置对应着不同的 速度。 (2)测量汽车的当前速度,并求取它与指定速度的 差值。 (3)由速度差值信号驱动汽车产生相应的牵引力,并 由此牵引力改变汽车的速度直到其速度稳定在指定的 速度为止。 由系统的工作原理来看,汽车行驶控制系统为典型 的反馈控制系统。下面建立此系统的 Simulink 模型并 进行仿真分析。
一、连续系统的仿真分析
例: 蹦极跳系统的数学模型
二、离散系统的仿真分析
例: 人口变化系统的数学模型 这是一个简单的人口变化模型。在此模型中,设某一年的人口数 目为p,其中表示年份n,它与上一年的人口、人口繁殖速率以及新 增资源所能满足的个体数目之间的动力学方程由如下的差分方程所描 述:
蹦极跳系统仿真
十三、蹦极跳系统仿真蹦极跳是一种挑战身体极限的运动,蹦极者系着一根弹力绳从高处的桥梁向下跳。
在下落的过程中,蹦极者几乎处于失重状态。
试应用simulink 对蹦极跳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一、蹦极跳系统数学模型按照牛顿运动规律,自由下落物体的位置由下式确定'|'|'21''x x a x a mg mx --=式中,m 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x 为物体的位置,第二项与第三项表示空气的阻力,1a ,2a 为空气阻力系数。
若选择桥梁作为蹦极者开始跳下的起点,即x=0,表明位置x 的基准为蹦极者开始跳下的位置,并设低于低于桥梁的位置为正值,高于桥梁的位置为负值。
如果蹦极者系在一个弹性常数为k 的弹力绳索上,定义绳索下端的初始位置为0,则其对下落位置的影响为⎩⎨⎧≤>-=)0(0)0(x x kx bx 这样,整个蹦极跳系统的数学描述为'|'|'21''x x a x a kx mg mx --+=显然,蹦极跳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连续时间系统。
二、蹦极跳系统仿真问题描述假设:桥梁距离地面为50m ,蹦极者的起始位置为绳索的长度-30m ,即x (0)=-30m ,蹦极者起始速度为零,即x (0)=0,其余参数分别为:k=20;1a =2a =1,m=70kg ,g=10。
目的:通过仿真,分析此蹦极跳系统对体重为70kg 的蹦极者而言是否安全。
三、蹦极跳系统simulink模型及参数配置由蹦极跳系统的数学模型可构建出系统的simulink模型,如图所示。
图中主要模块的参数配置如下:➢C1模块:Constant value栏填写70*10;➢C2模块:Constant value栏填写50;➢J1模块:Initial condition栏为缺省值0;➢J1模块:Initial condition栏填写-30;➢Gain1模块:Gain栏填写1/70;➢Gain2模块:Gain栏填写-20(即绳索弹性常数k的负值);➢Fcn模块:Expession栏填写abs(u)*u;➢Switch模块:位于signal routing模块组中,该模块为两个输入选择模块,其功能是根据第二个输入决定输出其他两个输入中的哪一个。
数学建模题目及过程
公司计划从高高的吊桥上安装一个蹦极。
虽然公司希望确保他们的运动员有一个令人激动的经历,有些安全程序必须满足。
蹦极绳一定阻止玩家在掉进水前下降,重力加速度也不能太大。
公司想知道蹦极绳可以有多长,有多坚固,使跳线有惊险经历,同时满足安全规程。
我们需要做一些假设来创建模型:a. 玩家承受3种力:重力、风的阻力,和蹦极绳。
如果绳子延伸不超过原始长度,蹦极绳子上没有跳线施加任何力。
b. 空气阻力的大小是cv^2,c=0.24kg/m,v是速度。
c. 在模型中,young’s系数不考虑。
d. .蹦极绳伸展时会成线型,阻尼系数为10kg/s,和弹簧常数不考虑。
e.玩家的体重小于等于80kg。
f.从桥到水的距离为500m。
问题1部分:创建一个玩家的位置和速度的一阶连续时间模型。
2部分:选择任何蹦极绳索长度和坚固程度,使用ode45在MA TLAB求解模型。
在同一张图中画出玩家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使用三种不同的颜色和标签。
3部分:蹦极绳子的长度和刚度在2部分可能不适合。
为了安全,玩家离水面不能低于5m,重力加速度不能超过3。
然而,为了确保运动员有一个激动人心的经历,距离水面会接近5m 和重力加速度会接近3。
确定一个合适的绳长和坚固程度,以使安全规则得到满足,并有一个令人激动的体验。
4部分:实施MATLAB Heun’s方法解决你所选择的线的长度和坚固程度在第3部分。
比较采用Heun;s方法和使用ode45的解决方案,通过一张图表表现使用不同的颜色曲线和图例。
找出在最低点和最大重力加速度的灵敏度,考虑以下:线的坚固程度、绳长、最大体重和空气阻力c系数。
每个灵敏度可以通过解决在要求参数的小扰动下的模型找到。
给蹦极公司写一份报告。
包括您的模型,并解释您的模型。
包括你的建议的长度和刚度。
包括并解释敏感性分析。
解释为什么你的建议是好的,包括至少有一个图表显示,符合安全规定。
清楚地贴标注图,让公司能理解。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蹦极问题的数学模型和仿真
蹦极问题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摘要蹦极(Bungee Jumping),也叫机索跳,白话叫笨猪跳,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
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相当于10层楼)高度的桥梁、塔顶、高楼、吊车甚至热气球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
绑在跳跃者踝部的橡皮条很长,足以使跳跃者在空中享受几秒钟的“自由落体”。
当人体落到离地面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这样反复多次直到橡皮绳的弹性消失为止,这就是蹦极的全过程。
蹦极问题主要涉及参与者的运动状态分析以及整个蹦极系统的安全考虑。
本文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构建参与者的运动状态方程,然后在Simulink中搭建蹦极模型并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根据这个模型,可以深入理解蹦极运动的一般规律,加深对蹦极系统安全性的领悟,并且可以将这种规律运用在生活的其他方面。
关键词数学建模Simulink 蹦极前言蹦极运动作为一种刺激的极限运动,通过蹦极可以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自由、震撼,这也是蹦极一直吸引着大批参与者的原因。
由于这项运动的特殊性,相比于其他运动项目(比如过山车、摩天轮、漂流等),蹦极的危险系数也更大,每年发生的事故也经常见诸各种新闻媒体。
蹦极运动中,参与者的运动轨迹比较复杂,整体表现为振幅不断减小的往复运动,最后达到稳定位置,在稳定位置参与者重力等于弹力绳的拉力。
为了研究的方便,假设弹力绳一直处于线性拉伸区,也就是服从胡克定律。
由于参与者在蹦极时主要是头朝下,肢体运动相对于参与者的整体运动可以忽略,可以把运动中当成一个质点考虑。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是一种基于MATLAB的框图设计环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数字控制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建模和仿真中。
simulink蹦极仿真报告
电子信息系统仿真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 蹦极跳系统的动态仿真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学号:日期指导教师:蹦极跳系统的动态仿真一、问题描述:蹦极跳是一种挑战身体极限的运动,蹦极者系着一根弹性绳从高处的桥梁(或山崖等)向下跳。
在下落的过程中,蹦极者几乎处于失重状态。
应用Simulink 对蹦极跳系统进行仿真研究。
二、系统模型及建模分析:按照牛顿运动规律,自由下落的物体由下式确定:其中,m 为人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x 为物体的位置,第二项和第三项表示空气的阻力。
其中位置 x 的基准为蹦极者开始跳下的位置(即选择桥梁作为位置的起点 x =0),低于桥梁的位置为正值,高于桥梁的位置为负值。
如果人体系在一个弹性常数为 k 的弹性绳索上,定义绳索下端的初始位置为 0,则其对落体位置的影响为:因此整个蹦极系统的数学模型为:从蹦极跳系统的数学描述中可得知,此系统为一典型的具有连续状态的非线性系统。
设桥梁距离地面为 50 m ,即 h2=50;蹦极者的起始位置-30 m ,即 h1=x(0)=-30;蹦极者起始速度为 0,即 ;其余参数k =20,a2=a1=1;m =70 kg ,g =10 m/s2。
下面将建立蹦极跳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在如上的参数下对系统进行仿真,分⎩⎨⎧≤>-=0 ,00,)(x x kx x b 地面x 桥梁基准面 0 梯子 h2 h1析此蹦极跳系统对体重为 70 kg 的蹦极者而言是否安全。
三、建立蹦极跳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在蹦极跳系统模型中,主要使用的系统模块有:Continuous 模块库中的 Integrator 模块:用来实现系统中的微分运算。
Functions&Tables 模块库中的Fcn模块:用来实现系统中空气阻力的函数关系。
Nonlinear模块库中的Switch模块:用来实现系统中弹力绳索的函数关系。
蹦极跳系统的模型框图如图 1 所示。
蹦极(bunkee jumping)是从西方开始流行的一项运动,它深受喜欢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数学建模赛题(2007.5.25)蹦极(bungee jumping)是从国外流行开来的一项运动, 由于蹦极时失重、速度、与加速度带给人感官的极度体验, 使得这项运动深受喜欢刺激和冒险的青年的青睐.为了安全起见, 一般蹦极的下方是较深的湖水。
蹦极者身穿救生衣站立在起跳点, 起跳前用柔软但牢固、富有弹性的长L=160英尺的蹦极绳扣在脚踝的环套上(对于不同规格的蹦极绳每拉长一英尺拉力增加的范围为4至6磅).根据实验, 空气对人的阻力与速度有关, 下表所列的是对某蹦极者的实测数据:速度: 英尺/秒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阻力: 磅英尺/秒27 24 51 88 135192259336 423 520 627另外,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32英尺/秒2 (标准的重力角速度常数g=32.174英尺/秒2). 脚踝所受的拉力不能超过800磅, 若起跳点离湖面300英尺, 为安全起见, 不让蹦极者碰到湖水. 若该蹦极者身高H=6英尺, 质量m=160磅, 且蹦极绳的弹性系数是常数. 请选用具有合适的弹性系数k(单位: 磅/英尺)的蹦极绳, 使得在安全的前提下他能得到最大的刺激. 并且对你所给出的k值, 求蹦极过程中:1.他的脚踝受到的最大拉力(磅);2.他的最大速度(英尺/秒);3.他反弹回来时离起跳点可能达到的最短距离(英尺).附录 论文格式规范z论文(初附录外)用word文档(后缀名为doc)书写及储存。
z论文(不包括附录)页数尽量控制在15页之内。
z文档的页面设置, 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 方向纵向, 纸张大小 A4。
论文题目用宋体3号、加粗(注意是宋体加粗而不是黑体)、居中; 单位、姓名、一级标题用宋体4号, 居中; 一级标题加粗。
论文中其他汉字一律采用宋体小4号, 正文中段落的格式为单倍行距。
论文不能有页眉。
z论文第一页为封面, 封面上只写论文题目以及参赛选手的姓名。
实验4 蹦极跳运动(综合实验)
119项目四 无穷级数与微分方程实验4 蹦极跳运动(综合实验)实验目的 利用Mathematica 软件,通过微分方程建模,研究蹦极跳运动.问题 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考虑空气阻力等多种情况下,研究蹦极跳运动中,蹦极者与蹦 极绳设计之间的各种关系.说明 蹦极绳相当于一根粗橡皮筋或有弹性的绳子. 当受到张力使之超过其自然长度,绳 子会产生一个线性回复力, 即绳子会产生一个力使它恢复到自然长度, 而这个力的大小与它 被拉伸的长度成正比. 在一次完美的蹦极跳过程中, 蹦极者爬上一座高桥或高的建筑物, 把 绳的一头系在自己身上, 另一头系在一个固定物体如桥栏杆上, 当他跳离桥时, 激动人心的 时刻就到来了. 这里要分析的是蹦极者从跳出那一瞬间起他的运动规律.首先要建立坐标系. 假设蹦极者的运动轨迹是垂直的, 因此我们只要用一个坐标来确 定他在时刻t 的位置. 设y 是垂直坐标轴, 单位为英尺, 正向朝下, 选择0=y 为桥平面, 时间 t 的单位为秒, 蹦极者跳出的瞬间为,0=t 则)(t y 表示t 时刻蹦极者的位置. 下面我们要求出 )(t y 的表达式.由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等于物体所受的力. 我们假设蹦极者所受的力 只有重力、空气阻力和蹦极绳产生的回复力. 当然, 直到蹦极者降落的距离大于蹦极绳的自 然长度时, 蹦极绳才会产生回复力. 为简单起见, 假设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成正比, 比例 系数为1, 蹦极绳回复力的比例系数为0.4. 这些假设是合理的, 所得到的数学结果与研究所 做的蹦极实验非常吻合. 重力加速度./322s ft g =现在我们来考虑一次具体的蹦极跳. 假设绳的自然长度为,200ft L = 蹦极者的体重为 160lb ①,则他的质量为532/160==m 斯②. 在他到达绳的自然长度(即)200-=-=L y 前, 蹦 极者的坠落满足下列初值问题:,1v mg dt dy --= .0)0(=v 利用Mathematica 求解上述问题. 输入g=32; m=5; L=200;{{v1[t_],y1[t_]}}={v[t],y[t]}/.DSolve[{v'[t]==-g-v[t]/m,y'[t]==v[t],v[0]==0,y[0]==0},{v,y},t]则输出)}}t e e 55(e 160),e 1(e 160{{5/t 5/t 5/t 5/t 5/t +--+----蹦极者坠落L 英尺所用的时间为t1=t/.FindRoot[y1[t]==-L,{t,2}]4.00609现在我们需要找到当蹦极绳产生回复力后的运动初始条件. 当1t t >时, 蹦极者的坠落 满足方程)(4.01y L mv m g dt dv +---= 初始条件为).1(1)1(,)1(t v t v L t y =-=解初值问题:{{v2[t_],y2[t_]}}={v[t],y[t]}/.DSolve[{v'[t]==-g-v[t]/m-0.4*(L+y[t])/m,y'[t]==v[t],v[t1]==v1[t1],y[t1]==-L},{v,y},t]120 则输出下列结果)}}e )i 45.1587.4200(_e )i 45.1587.4200(_e )i 42.2333.0(e )i 98.139901.3704()i 65.1083528.132((e )i 262116.0146921.0(),e )i 342.233364.617(_e )i 1007423.11068557.2(e )i 99.11191001673.4()i 3019.73961.299((e )i 262116.0146921.0{{(t )i 264575.01.0()i 11982.2400609.0(t )i 264575.01.0(400609.0t )i 52915.0.0()i 05991.1801218.0(t )i 52915.0.0(400609.0t )i 264575.01.0(t )i 52915.0.0()i 05991.1801218.0(t )i 52915.0.0()i 11982.2400609.0(1314t )i 52915.0.0(400609.014t )i 264575.01.0(++++++++++--++++++--++---+-++-++--+⨯-⨯--⨯---这个解是用复指数函数来表示的.现在蹦极者的位置由命令bungeey[t_]=If[t<t1,y1[t],y2[t]]给出, 输入命令Plot[bungeey[t],{t,0,40},PlotRange->All]则输出位置-时间图形(图4.1)图4.1从上图可以看出, 蹦极者在大约13s 内由桥面坠落770ft, 然后弹回到桥面下550ft, 上下 振动几次, 最终降落到桥面下大约600ft 处.实验报告1.在上述问题中(),160,200==w L 求出需要多长时间蹦极者才能到达他运动轨迹上的 最低点, 他能下降到桥面下多少英尺?2.用图描述一个体重为195lb, 用200ft 长绳子的蹦极者的坠落. 在绳子对他产生力之前, 他能做多长时间的“自由”降落?3.假设你有一根300ft 长的蹦极索, 在一组坐标轴上画出你所在实验组的全体成员的运 动轨迹草图.4.一个55岁, 体重185lb 的蹦极者, 用一根250ft 长的蹦极索. 在降落过程中, 他达到的 最大速度是多少? 当他最终停止运动时, 他被挂在桥面下多少英尺?5.用不同的空气阻力系数和蹦极索常数做实验, 确定一组合理的参数, 使得在这组参数下, 一个160lb的蹦极者可以回弹到蹦极索的自然长度以上.6.科罗拉多的皇家乔治桥(它跨越皇家乔治峡谷)距谷底1053ft, 一个175lb的蹦极者希望能正好碰到谷底, 则他应使用多长的绳子?7.假如上题中的蹦极者体重增加10lb, 再用同样长的绳子从皇家乔治桥上跳下, 则当他撞到乔治峡谷谷底时, 他的坠落速度是多少?121。
机械能模型(蹦极)
常回头看一看,你就不会遗忘它。
模型5:玩过蹦极吗?不知你多大胆!这各情景你看到后头疼吗?赶快熟悉一下吧,高一的时候我们还会见面的哦!别急,先让我啰嗦几句!所示的情景是一种游戏,叫蹦极,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的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绳下端的位置,c点的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在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中,我考你几个问题吧?(忽略空气阻力)别怕!我们从简入深来逐步认识它,你就觉得很简单了。
一、从跳台到a点过程中:1.运动角度:人受到个力,合力方向向,运动方向向,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
因此人做的是运动(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此过程中绳子的弹力为。
2.能量角度:人的重力势能,人的动能,即人的能转化为能,人的机械能。
二、从a点到平衡点的过程中:(平衡点:重力与弹力相等)3.运动角度:人受到个力,合力方向向,运动方向向,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
因此人做的是运动(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此过程中绳子的弹力逐渐,而重力。
4.能量角度:人的重力势能,人的动能,绳子的弹性势能,即人的能转化为能和能,人的机械能。
三、到达平衡点时:重力弹力,合力为。
此时人的速度。
四、从平衡点到c点的过程中:5.运动角度:人受到个力,合力方向向,运动方向向,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
因此人做的是运动(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此过程中绳子的弹力逐渐,而重力。
6.能量角度:人的重力势能,人的动能,绳子的弹性势能,即人的能和能转化为能,人的机械能。
五、到达c点时:重力弹力,合力方向向,此时人的速度。
蹦极跳与蹦极秋千的模拟探究
第33卷第3期大学物理实验Vol.33No.32020年6月PHYSICALEXPERIMENTOFCOLLEGEJun.2020收稿日期:2020 ̄04 ̄07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0JGA281)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项)项目(11847144)文章编号:1007 ̄2934(2020)03 ̄0035 ̄05蹦极跳与蹦极秋千的模拟探究赵炳炎ꎬ李清流ꎬ陈宗华(玉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ꎬ广西玉林㊀537000)摘要:通过建立更贴近实际的蹦极跳动力学方程ꎬ并利用MATLAB软件的ODE求解器对其降阶求解ꎬ模拟出不同条件下蹦极跳和蹦极秋千的运动轨迹并讨论与安全相关的主要参数ꎮ蹦极跳时若选用过硬弹力绳ꎬ人体承受的最大等效加速度会超出安全范围ꎮ相同硬件条件下的蹦极秋千对人体产生的最大等效加速度较小ꎮ蹦极类运动的安全性与跳台的高度㊁弹力绳的软硬㊁蹦极的横向位移等因素都密切相关ꎮ关键词:蹦极ꎻ蹦极秋千ꎻ数值模拟ꎻ等效加速度ꎻ安全中图分类号:O313.1文献标志码:ADOI:10.14139/j.cnki.cn22 ̄1228.2020.03.008㊀㊀蹦极跳(BungeeJumping)一般要求蹦极者站在超过30米以上的高塔㊁高楼或者桥梁上ꎬ将一根一端固定的超长弹力绳绑在双腿上ꎬ然后纵身跃下ꎮ选用的弹力绳一般较软且弹性好ꎬ原长10米左右的弹力绳足以让蹦极者在空中体验超1秒的 自由落体 运动ꎬ当下落距离超过弹力绳原长时ꎬ弹力绳开始绷紧㊁阻止人体的继续下落ꎬ当到达最低点时ꎬ弹力绳将人再次拉起ꎬ随后又落下ꎬ这样反复多次直到弹力慢慢衰减ꎬ人和绳子最后静止下来ꎮ蹦极秋千(BungeeSwing)就是将弹力绳的一端固定在桥的一端ꎬ然后跳跃者从桥的另外一端跃下ꎬ跳跃者可以体验到高空弹簧摆的极致刺激体验ꎮ近年来ꎬ蹦极类运动逐渐流行ꎬ相关的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ꎬ其中一些就是因为对蹦极运动背后的物理学原理错误理解和计算导致的[1ꎬ2]ꎮ目前对蹦极跳的模拟研究主要是探讨弹力绳的弹力系数的选择与安全性的相关问题ꎬ但这些研究普遍将弹力绳看成是完全符合胡克定律的理想弹簧来处理ꎬ这导致一个蹦极跳过程可以持续上百秒ꎬ几十个周期[3 ̄6]ꎬ这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ꎬ且弹力绳拉升时截面积减小ꎬ相应的弹力系数也会发生改变[7]ꎮ蹦极过程中一般人体都是头朝下ꎬ重力和惯性力共同作用体内血液和器官ꎬ目前的研究并未对该问题进行探讨ꎮ蹦极的安全性还需要考虑不同体重和不同软硬的弹力绳的匹配问题以及蹦极过程中的横向位移等问题ꎮ另外ꎬ蹦极秋千(BungeeSwing)是一种新兴的蹦极运动变式ꎬ目前还缺乏对这种运动的模拟和讨论ꎮ1㊀蹦极跳与蹦极秋千的动力学模型当弹力绳足够长时(设弹力绳长度L=10m)ꎬ可以将人体简化为质点ꎬ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其二维竖直平面上的动力学方程[8ꎬ9]ꎮ令x轴为水平方向ꎬy轴为竖直方向ꎬ质点向着x轴正方向跃出ꎬ然后分别在重力FңGꎬ弹力绳的弹力FңEꎬ还有空气阻力FңD的共同作用下运动ꎬ弹力绳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ꎮ弹力绳的一端固定在坐标原点ꎬ如果是蹦极跳ꎬ则质点直接从坐标原点跃出(设初速度vx=1m/s)ꎮ如果是蹦极秋千ꎬ则质点从坐标(lꎬ0)处以零初速度落下ꎬ根据牛顿第二定律:ðFң=FңG+FңE+FңD=maң(1)其中aң为质点的加速度ꎮ1.1㊀弹力绳的弹力与空气的阻力影响弹力绳的原长为Lꎬ被拉长的部分为eꎬ质点跃下后距离原点的距离r为r=L+e=x2+y2(2)弹力绳在小范围内拉长ꎬ由于截面积变化小ꎬ可近似看作遵循胡克定律ꎬ但是随着e的增大ꎬ弹力绳的截面积减小量加剧ꎬ相应的弹性系数也会相应减小ꎬ可用三段模型来模拟弹力绳的弹力系数的变化:当弹力绳拉升长度小于e1时弹力系数为k1ꎬ当弹力绳拉升长度大于e1而小于e2时弹力系数为k2ꎬ当弹力绳拉升长度大于e2时弹力系数为k3ꎬ如式(3)所示ꎮ表1㊀三种不同弹力绳的弹性系数弹力系数较硬中软较软k1(N/m)1800300180k2(N/m)1200200120k3(N/m)60010060FE=k1eFE=k1e1+k2(e-e1)FE=k1e1+k2e2+k3(e-e1-e2)0<e<e1e1<e<e2e>e2ìîíïïïï(3)空气阻力与速度㊁人体飞行时姿态(不同姿态对应不同正对空气的截面积)ꎬ空气的密度ꎬ空气与人体的摩擦因数等都有关ꎮ这里我们采用公式(4)ꎬ即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率的平方成正比ꎬ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反[10]ꎮ其他因素影响都规划到系数D中ꎬ其范围在1到10之间ꎮFңD=-Dv2vңv(4)不失一般性设定系数D=6ꎮ1.2㊀动力学方程的数值求解将动力学方程分解到x轴和y轴上ꎬ要注意FE是分段的ꎮmd2xdt2=-FExr-Dvxmd2ydt2=-FEyr-Dvy-mgìîíïïïï(5)该二阶常微分方程组可以有多种解法ꎬ这里我们直接利用MATLAB软件的ode45函数对方程进行降阶求解ꎬ在编写常微分方程组的代码时ꎬ为了解决FE的分段问题ꎬ我们直接在方程组里加入了条件判断项ꎬODE求解器每次计算前都会进行条件判断再求解ꎬ这样写出的代码简洁明了ꎮ在给定初始条件(x0ꎬy0ꎬvx0ꎬvy0)后ꎬ利用ode45函数求方程的数值解(xꎬyꎬvxꎬvy)ꎮ式(6)分别是动能EKꎬ弹性势能EPꎬ重力势能EG和总能量Eꎮ重力势能的零势能点选在原点ꎬ弹力绳的拉升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ꎬ所以弹力绳做的负功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ꎮEk=12mv2=12m(v2x+v2y)EE=-ʏr0FңE drңEG=mgyE=EK+EE+EGìîíïïïïïïïï(6)2㊀蹦极跳的模拟结果分析2.1㊀蹦极跳的轨迹㊁速度和能量分析动力学方程中作为分母的r不能为零ꎬ所以初始条件的坐标不能全为零ꎮ初始条件可设为(x0=0ꎬy0=0.1ꎬvx0=1m/sꎬvy=0)ꎮ图1为体重80kg的人选用长为10m的中软弹力绳蹦极跳的运动轨迹ꎮ图1㊀体重80kg中软弹力绳蹦极跳轨迹根据图2和图3显示ꎬ蹦极跳的第一次下落时间有2.76sꎬ最大下落距离17.07mꎬ横向的摆动距离2mꎬ最大速度可达到10.08m/sꎮ整个蹦极过程大约持续16s左右ꎬ在振动4次后能量基本不再变化ꎬ这个结果符合实际情况ꎮ蹦极过程的能量损耗只考虑了空气阻力ꎬ而实际情况弹力绳63蹦极跳与蹦极秋千的模拟探究上也有能量损耗ꎬ这部分损耗其实也可以归化到系数D中去ꎮ图2㊀蹦极跳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变化图3㊀蹦极过程中能量随时间变化图2.2 蹦极跳的安全性分析人体在蹦极过程中所承受的最大加速度是衡量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ꎮ当人体加速运动时ꎬ体内的血液和器官会受到惯性力的作用ꎬ竖直方向上惯性力与重力共同作用在血液上ꎬ两者之和所产生的加速度定义为等效加速度ꎮ人体加速运动时ꎬ体内的血压和器官会受到惯性力和向下的重力作用ꎬ可用等效加速度来衡量共同作用的影响ꎬ如式(7)ꎮaң等效=Fң惯性+Gңm(7)蹦极时一般人体头朝下ꎬ受到的加速度向下时ꎬ血液和器官受到的惯性力向上ꎬ等效加速度要小于或等于gꎬ这时是安全的ꎮ但当人体的加速度向上时惯性力和重力都向下ꎬ等效加速度会很大ꎬ血液被压向大脑ꎬ达到2g时会出现致赤眼症ꎬ大于3g时ꎬ脑部可能出血甚至死亡ꎮ分别选取表格(1)中较硬㊁中软和较软的三种弹力绳进行计算对比如表格(2)所示ꎬlmax为最大下落距离ꎬvymax为最大竖直速度ꎬFEmax为弹力绳最大拉力ꎮ表2㊀80kg的人用三种不同弹力绳蹦极跳计算结果较硬中软较软lmax(m)12.2717.0726.63vxmax(m/s)10.0710.0810.21a等效(g)5.312.191.42FEmax(N)419417101065到当选取较硬的弹力绳时ꎬ人体受到的最大等效加速度达到了5.31gꎬ超出人体承受范围ꎬ且较硬的弹力绳的最大拉力是较软弹力绳的4倍ꎮ最大下落距离对安全性也有很大影响ꎬ中软和较软弹力绳的最大下落距离分别为17.07m和26.63mꎬ如果跳台高度不够ꎬ用较软弹力绳可能会造成严73蹦极跳与蹦极秋千的模拟探究重的事故ꎮ另外下落的最大速度受弹力绳的软硬影响不大ꎮ3㊀蹦极秋千的模拟结果分析蹦极秋千运动时ꎬ弹力绳的一端还是固定在在坐标原点ꎬ而蹦极者从位置(-lꎬ0)处跳下ꎬ取l=9.8mꎮ图4为用较软弹力绳时的蹦极秋千的运动轨迹ꎮ图5所示ꎬ蹦极秋千的横向位移是比较大达到5mꎮ选用较软的弹力绳ꎬ运动的轨迹起伏会更大ꎬ得到的体验会更好ꎮ图4㊀体重80kg较软弹力绳蹦极秋千轨迹图5㊀蹦极秋千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变表3㊀80kg人体蹦极秋千时的参数计算结果较硬中软较软vxmax/m554a等效/g2.351.861.34FEmax/N214314271022从表(3)可以看到蹦极秋千相对蹦极运动来说ꎬ人体受到的最大等效加速度明显要小的多ꎬ即使用的是较硬弹力绳ꎬ最大等效加速也只有2.35gꎬ且该等效加速度持续时间很短ꎬ对一般人来说是安全的ꎮ5㊀总㊀结随着蹦极一类的极限运动在国内的兴起ꎬ利用基本的物理学原理模拟预测运动轨迹和重要参数ꎬ可以对这类运动的安全性进行有效评估ꎮ蹦极户外蹦极运动不但要考虑体重㊁弹力绳长度和弹力系数㊁最大承受拉力等因素的匹配ꎬ还要考虑风速和人体翻转带来的影响ꎬ这些影响也可以通过在动力学方程中加入一些变量来模拟ꎮ蹦极运动的模拟计算也可以为大学物理教学提供案例素83蹦极跳与蹦极秋千的模拟探究材ꎬ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ꎮ利用这类模拟计算还可以开发各类极限运动的APP软件ꎬ让极限运动爱好者提前对运动轨迹和重要参数进行预判ꎬ提升安全性ꎮ参考文献:[1]㊀吕彦.影响我国人群参与蹦极运动的因素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ꎬ2011ꎬ27(6):48 ̄49.[2]㊀张贵敏ꎬ于秀ꎬ马艳红ꎬ等.高山探险㊁攀岩㊁漂流㊁蹦极㊁潜水等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实行国家就业准入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科学ꎬ2011ꎬ31(8):20 ̄26.[3]㊀安卫钢ꎬ白艳萍.蹦极过程的计算机仿真[J].装备制造技术ꎬ2009(5):112 ̄113.[4]㊀陈成ꎬ邓珂雅ꎬ王慧.蹦极安全防护装置的探究和仿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ꎬ2016ꎬ35(12):108 ̄109.[5]㊀杨少波.蹦极时弹性绳受到的最大拉力[J].科技信息ꎬ2009(31):488.[6]㊀张春ꎬ张臻ꎬ常亮.基于MATLAB的蹦极跳系统建模及其安全性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ꎬ2009(4):128 ̄130.[7]㊀于婷婷.弹力绳力学特性及其在运动训练中应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ꎬ2011.[8]㊀宋文福ꎬ朱力ꎬ李尧ꎬ等.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的误差分析[J].大学物理实验ꎬ2003(4):49 ̄50.[9]㊀瓦西列夫ꎬ杨玉玲.鸡蛋落地而不破的实验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ꎬ2018ꎬ31(5):79 ̄82.[10]代超超ꎬ杨凯ꎬ龙姝明.空气阻力与球体运动速度的函数关系[J].物理与工程ꎬ2013ꎬ23(4):61 ̄64.NumericalSimulationofBungeeJumpingandBungeeSwingZHAOBingyanꎬLIQingliuꎬCHENZonghua(CollegeofPhysicsandTelecommunicationEngineeringꎬYulinNormalUniversityꎬYulin537000ꎬChina)Abstract:ByestablishingamorepraticaldynamicequationofbungeejumpingandusingtheodesolverofMATLABsoftwaretoreducetheorderofnumericalsolutionꎬthetrajectoryandsafetyrelatedimportantparametersofbungeeandbungeeswingunderdifferentconditionsaresimulatedanddiscussed.Inbungeejumpingꎬthemaximumequivalentaccelerationofthehumanbodycanbeachievedwhenahardrubberstripisselectedꎬwhichisbeyondtherangeofthehumanbody.Butinbungeejumpingswingꎬthemaximumequivalentaccelerationofhumanbodyismuchsmaller.Thesafetyofbungeejumpingiscloselyrelatedtotheheightoftheplatformꎬthesoftnessoftheelasticropeꎬandthelateraldisplacementofbungeejumping.Keywords:bungeeꎻbungeeswingꎻnumericalsimulationꎻequivalentaccelerationꎻsafety93蹦极跳与蹦极秋千的模拟探究。
专题9 蹦极蹦床类问题(学生版)--2025版动力学中的九类常见模型精讲精练讲义
动力学中的九类常见模型精讲精练专题9蹦极、蹦床类问题【模型解读】1.蹦极(1)蹦极作为一种极具刺激性的户外休闲活动,确实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1。
它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奥卡兰哥大桥,自那以后,世界各地都建立了蹦极设施,并吸引了大量寻求刺激的爱好者参与。
(2)蹦极的种类蹦极运动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
例如,它可以分为桥梁蹦极、塔式蹦极和火箭蹦极等几种形式。
每种类型的蹦极都有其独特的体验和挑战。
(3)蹦极的过程蹦极的过程通常是从高处跳下,然后在橡皮绳的作用下达到最高点,再落下,如此反复。
这一过程充满了刺激和挑战,同时也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勇气和技巧。
2.蹦床(Trampoline)是一项利用从蹦床反弹中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项目,是体操项目的支流之一,有“空中芭蕾”之称。
起源于法国,普及后流行于美国。
【方法归纳】蹦极、蹦床模型运动过程的分析蹦极、蹦床运动模型与小球从某高度处落到弹簧上(如图所示)的过程相近,物体落到弹簧上之后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a=0时达到最大速度,随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0。
这类模型需要注意的是物体并不是从接触弹簧(或弹性绳绷直)时就开始减速,而是先经过了一个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过程。
【典例精析】【典例】.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弹簧刀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A.受到的弹力始终不变B.运动过程中动能一直增大C.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小D.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分析由图象可知,小球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弹簧发生形变从而产生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统称,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当两力大小相等时,小球速度最大,此时弹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模拟题精练】1.(2024湖南顶级名校质检)图甲是我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蹦床比赛的一个情景。
初中物理蹦极类试题分析-精选教育文档
初中物理蹦极类试题分析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机械能及其转化”这节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有关“蹦极”类的问题既是教学重难点问题,又是历年中考热点题型。
“蹦极”类问题包含的知识面较为广泛,笔者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对此类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对物理教学有所帮助。
一、蹦极的物理原理分析蹦极本身是一项人们非常喜爱的健身娱乐运动。
在蹦极运动中包含重要的物理原理,只有深入了解蹦极中的物理原理才能更好地研究和解决蹦极类问题。
下面以模拟蹦极小实验为例来分析物理原理:如图1所示,把一根橡皮筋一头系上小石块,另一头固定于支架的A点,橡皮筋在不挂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位置是B 点,橡皮筋在系上石块静止时所处的位置是E点,小石块从最高点A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能够达到的最低位置是C点。
物理原理分析:(1)AB段能量变化情况:在石块下落过程中,包含动能、重力势能、弹力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这一段橡皮筋没有发生形体变化,自然就不会有弹性势能,只有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
在石块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而动能逐渐增加,因此,AB这一段过程是石块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2)BE段能量变化情况:在这一段橡皮筋的长度增加,弹性势能开始增加,而重力势能还在逐渐减小,在E点位置时,橡皮筋的拉力等于石块重力,在这一段橡皮筋的拉力小于石块重力,而石块下落时速度加快,动能增加,因此,BE段是石块的重力势能转变成石块的动能和橡皮筋的弹力势能;(3)EC段能量变化情况:石块重力势能仍在减小,橡皮筋的弹力势能仍在增加,但在此段中,橡皮筋对石块的拉力要比石块的重力大,石块做减速运动,动能逐渐减小,因此,这一段主要是石块的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变成橡皮筋的弹力势能这一过程。
二、蹦极的物理原型题根据上面对蹦极过程的物理原理分析,引出如下关于蹦极的物理问题:例题1:石块从起始点A开始下落到达最低点C的整个下落过程中,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1)石块的动能一直在持续增加;(2)石块下落时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变成了动能;(3)石块在落到C点时,其动能为零;(4)石块下落中经过B点时,橡皮筋已经具有弹性势能;(5)石块从A点降落到C点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总是在增加;(6)石块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其机械能总是在减少;(7)石块在降落中减少的重力势能都全部转变成了动能;(8)石块在降落到C点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9)石块从A点降落到B 点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弹力的作用;(10)从A点降落到C点的过程中,石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专题14 蹦极类模型、流体微粒柱状模型和人船模型(解析版)
2023年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与方法强化专训专练专题14 蹦极类模型、流体微粒柱状模型和人船模型一、高考真题1.福建属于台风频发地区,各类户外设施建设都要考虑台风影响。
已知10级台风的风速范围为24.5m/s ~28.4m/s ,16级台风的风速范围为51.0m/s ~56.0m/s 。
若台风迎面垂直吹向一固定的交通标志牌,则16级台风对该交通标志牌的作用力大小约为10级台风的( ) A .2倍B .4倍C .8倍D .16倍 【答案】B【详解】设空气的密度为ρ,风迎面垂直吹向一固定的交通标志牌的横截面积为S ,在时间t ∆的空气质量为m Sv t ρ∆=⋅∆假定台风迎面垂直吹向一固定的交通标志牌的末速度变为零,对风由动量定理有 0F t mv −⋅∆=−∆可得2F Sv ρ=,10级台风的风速125m/s v ≈,16级台风的风速250m/s v ≈,则有2222114F v F v =≈ 故选B 。
2.太空探测器常装配离子发动机,其基本原理是将被电离的原子从发动机尾部高速喷出,从而为探测器提供推力,若某探测器质量为490kg ,离子以30km/s 的速率(远大于探测器的飞行速率)向后喷出,流量为33.010g/s −⨯,则探测器获得的平均推力大小为( ) A .1.47NB .0.147NC .0.09ND .0.009N【答案】C【详解】对离子,根据动量定理有F t mv ∆=∆而333.01010m t −−∆=⨯⨯∆解得F =0.09N ,故探测器获得的平均推力大小为0.09N ,故选C 。
3.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缴获不少敌军武器武装自己,其中某轻机枪子弹弹头质量约8 g ,出膛速度大小约750 m/s 。
某战士在使用该机枪连续射击1分钟的过程中,机枪所受子弹的平均反冲力大小约12 N ,则机枪在这1分钟内射出子弹的数量约为( )A .40B .80C .120D .160【答案】C【详解】设1分钟内射出的子弹数量为n ,则对这n 颗子弹由动量定理得0Ft nmv =代入数据解得120n =故选C 。
高中物理-常见的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原卷版)
专题02常见的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目录【模型一】小球弹簧(蹦极、蹦床)模型 (1)1.力与运动-----下落的“三段四点”: (1)2.四个图像 (2)3.等效模型一:恒力推弹簧连接的两物体问题 (2)4.等效模型二:蹦极运动问题 (2)5.功能变化及图像 (2)【模型二】“f=kv”运动模型 (6)1.运动特点分析-------“另类匀变速运动”: (6)2.“另类匀变速运动”的动量特征 (6)3.流体的变加速运动问题 (7)【模型三】机车启动模型 (10)1.以恒定功率启动 (10)2.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10)3.三个重要关系式 (10)4.倾斜、竖直机车启动问题 (11)【模型一】小球弹簧(蹦极、蹦床)模型【模型构建】如图所示,地面上竖立着一轻质弹簧,小球从其正上方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从小球刚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的运动问题、能量转换问题、动量变化问题。
【模型要点】1.力与运动-----下落的“三段四点”:2.四个图像v-t 图a-t 图F-t 图a-x 图3.等效模型一:恒力推弹簧连接的两物体问题PQFtv加速度相等,速度差最大速度相等,压缩量最大恢复原长P QP Q4.等效模型二:蹦极运动问题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 点自由下落,A 点处弹性绳自然伸直.B 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 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 点到C 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
5.功能变化及图像竖直小球砸弹簧倾斜小球砸弹簧水平弹簧推小球----xOE E P 重EK C ABE P 弹----xOE E P 重E K Q C ABE P弹----xOE E KQC ABE P 弹【模型演练1】(2020·湖北十堰市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从弹簧的另一端所在位置由静止释放,设小球和弹簧一直处于竖直方向,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在小球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 .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形变量为mg kD .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为mg k【模型演练2】(2020·山西运城一模)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蹦极问题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摘要蹦极(Bungee Jumping),也叫机索跳,白话叫笨猪跳,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
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相当于10层楼)高度的桥梁、塔顶、高楼、吊车甚至热气球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
绑在跳跃者踝部的橡皮条很长,足以使跳跃者在空中享受几秒钟的“自由落体”。
当人体落到离地面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这样反复多次直到橡皮绳的弹性消失为止,这就是蹦极的全过程。
蹦极问题主要涉及参与者的运动状态分析以及整个蹦极系统的安全考虑。
本文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构建参与者的运动状态方程,然后在Simulink中搭建蹦极模型并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根据这个模型,可以深入理解蹦极运动的一般规律,加深对蹦极系统安全性的领悟,并且可以将这种规律运用在生活的其他方面。
关键词数学建模Simulink 蹦极前言蹦极运动作为一种刺激的极限运动,通过蹦极可以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自由、震撼,这也是蹦极一直吸引着大批参与者的原因。
由于这项运动的特殊性,相比于其他运动项目(比如过山车、摩天轮、漂流等),蹦极的危险系数也更大,每年发生的事故也经常见诸各种新闻媒体。
蹦极运动中,参与者的运动轨迹比较复杂,整体表现为振幅不断减小的往复运动,最后达到稳定位置,在稳定位置参与者重力等于弹力绳的拉力。
为了研究的方便,假设弹力绳一直处于线性拉伸区,也就是服从胡克定律。
由于参与者在蹦极时主要是头朝下,肢体运动相对于参与者的整体运动可以忽略,可以把运动中当成一个质点考虑。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是一种基于MATLAB的框图设计环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数字控制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建模和仿真中。
Simulink可以用连续采样时间、离散采样时间或两种混合的采样时间进行建模,它也支持多速率系统,也就是系统中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采样速率。
为了创建动态系统模型,Simulink提供了一个建立模型方块图的图形用户接口(GUI) ,这个创建过程只需单击和拖动鼠标操作就能完成,它提供了一种更快捷、直接明了的方式,而且用户可以立即看到系统的仿真结果。
本文用来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分析及推导一、蹦极运动学分析参与者从起跳台出发,离开起跳台后参与基本处于头朝下的状态,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往复运动最后达到稳定高度附近,结束蹦极,如图1所示。
由于蹦极环境的不同,有的在岸边的悬崖,有的在陆地上,如果在水边,最后参与者在弹力绳自然伸长位置(中间层)附近被拉起,如果在陆地就在地面被拉起。
我们假设参与者的起跳位置在0x,也就是起跳台的位置,以中间层的位置高度为0。
如果弹力绳弹力太大,参与者可能降落的最低位置可能达到地面,如果,到达地面的速度的比较快,这会有安全隐患。
假设中间层到地面的高度为h。
在参与者蹦极的过程中,主要受到重力、弹力绳的拉力,空气阻力。
其中弹力绳处于松弛状态时没有拉力,弹力绳处于拉伸状态时拉力与拉伸长度成正比。
空气阻力主要与速度有关。
图1 蹦极运动示意图假设参与者的位置是x ,中间层向下为正。
于是参与者初始位置是0x ,地面位置是-h 。
由于弹力绳没有突破弹力极限,弹力绳一直服从胡可定律。
-kx,x 0=0,0T x ≥⎧⎨<⎩绳 (1)其中T 绳表示弹力绳弹力。
k 表示弹力绳的弹性系数,弹性系数越大,参与在在同样的拉伸长度下受到的拉力越大。
假设参与者质量是m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是g ,则参与者受到的重力是G mg =(2)参与受到的空气阻力主要与参与者速度v 有关,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空气阻力F 阻近似满足下面关系式12=a ||F v a v v +阻(3)其中1a ,2a 表示空气摩擦系数,可以看出摩擦系数越大,速度越大,则空气阻力越大。
假设参与者的加速是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得到如下关系式-T =ma G F -阻绳(4)假设参与者初始速度是0v ,则参与的速度和位置满足如下关系00v=v at x x vt +⎧⎨=+⎩ (5)综合公式(1)~(4)得12-a ||=ma mg T v a v v -+绳()参与在降落的过程中,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整体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参与者降落的过程中,参与者的重力势能转换成弹力绳的弹性势能和与空气摩擦的内能。
参与者上升的过程中,弹力绳的弹性势能转换成参与者的重力势能和与空气摩擦的内能。
由于机械能的逐渐较小,参与每次往复运动下降的最大距离逐渐减小。
参与者在多次往复运动后达到一个稳定高度,此时参与者速度为0,重力和弹力绳拉力相等,参与者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一般参与者往复运动幅度很小是,工作人员会拉起参与者解开拉力绳,结束蹦极运动。
稳定高度h ∞满足如下关系式G kh ∞=(6)从蹦极跳系统的数学描述中可得知,此系统为一典型的具有连续状态的非线性系统。
设中间层距离地面为 50 m ,即 h=50; 蹦极者的起始位置-30 m ,即0x =-30; 蹦极者起始速度为 0,即 0v =0。
其余参数k =20,a2=a1=1;m =70 kg ,g =9.8 m/s2。
下面将建立蹦极跳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在如上的参数下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此蹦极跳系统对体重为70 kg 的蹦极者而言是否安全。
二、Simulink仿真验证蹦极模型是典型的连续时间动态变化过程,参与者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一直于幅度逐渐减小的往复运动,本文搭建如下图2所示的Simulink仿真模型。
其中力学方程模块,主要输入重力、弹力绳拉力和空气阻力,输出参与者的合外力,然后经过1/m的增益模块,得到参与者加速度a。
加速度a经过积分模块,得到参与者速度v。
速度v经过积分模块得到参与者位置,初始位置是0x ,然后通过scope模块输出显示。
上面这个位置是相对于中间层的位置,经过与地面和中间层的距离h作差,得到参与者相对于地面的高度。
图2 Simulink 仿真模型模型的核心模块是弹力计算部分和空气阻力计算部分。
弹力计算模块主要通过一个switch 模块实现,当位置信号x 小于0时,弹力计算模块输出0,表示弹力绳处于松弛状态;当位置信号x 大于0,弹力绳处于拉伸状态,弹力计算模块输出弹力kx 。
空气阻力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1a v ,第二部分是2||a v v ,其中第二部分主要通过一个自定义函数实现。
将前文的变量赋值到工作空间,方面Simulink 调用,使用的初始化变量代码如下:m=70;%参与者质量g=9.8;%重力加速度a1=1;%空气摩擦系数1a2=1;%空气摩擦系数2h=50;%中间层和地面距离k=20;%弹力绳弹性系数x0=30;%参与者初始位置Simulink仿真时间设置为500秒,仿真步长设置为310 秒的固定步长,采用龙格库塔ode4算法,如图3所示。
仿真后得到的参与者位置信号和相对地面位置信号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可以看到对地位置出现了小于0的情况,参与者会有安全威胁。
图3 仿真设置界面图4 位置信号图5 对地位置信号通过改变弹力绳的弹性系数可以得到不同状态的对地位置信号,然后观察得到满足安全要求的弹力绳弹性系数。
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其中弹性系数k分别等于20、23、26、29,可以看到随着弹性系数的增加,参与者的对地位置的最小值越来越大,其中当k=26时,最低位置大于0,蹦极系统是安全的。
图6 不同弹性系数的运动变化曲线三、蹦极的安全性前面初步探讨了在几种不同的弹性系数的拉力绳的作用下,参与者的运动轨迹,k=26和k=29时,参与的对地位置的最小值都是大于0的,可以保证蹦极系统的安全。
下面探讨在不同的初始位置和不同参与者质量,蹦极系统的安全性。
假设弹力绳的弹性系数k=20。
当参与者质量分别是70kg,75kg,80kg,85kg时,参与者运动变化曲线如图7所示。
图7 不同质量的参与者运动变化曲线可以看出随着参与者质量的增加,参与者蹦极降落的最低位置越来越低,往复运动的幅度变化不大。
通过多次试验不同质量的参与者,比较降落最低位置,得到降落最低位置与参与者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8所示。
可以看出最低位置与质量成负相关关系,质量越大,最低位置越低。
图8中总共做了10次测试,对应的参与者质量分别是70kg,73.3kg,76.6kg,80kg,83.3kg,86.6kg,90kg,93.3kg,96.6kg,100kg,得到对应的蹦极参与者的最低位置分别是,-9.60m,-12.32m,-15.03m,-17.74m,-20.44m,-23.14m,-25.84m,-28.53m,-31.21m,-33.90m。
可以观察到参与者质量与最低位置近似满足线性关系。
通过matlab拟合工具箱cftool拟合质量和最低位置的关系可以得到,两者之间的精确表达式。
拟合采用的是一次多项式,拟合结果如下:表明拟合多项式的一次项系数是-0.81,置信区间是 (-0.8114,-0.8085),常数项系数是47.07,置信区间是(46.94, 47.19),即最低位置min x 0.8147.07m =-+。
10次试验的的残差(实际的最低位置与拟合的最低位置的差)变化曲线如图9所示。
可以看出残差在(-0.02,0.03)之间,拟合误差特别小,均方根误差rmse=0.01923,可以认为最低位置随参与者质量线性递减。
图9 残差变化曲线为了保证蹦极系统的安全性min x 0.8147.070m =-+≤,得到参与者质量58.1111m ≤,说明在弹力绳弹性系数k=20的情况下,参与者质量小于58.1111kg 时,参与者才不会接触地面,发生安全事故。
上面58.1111m ≤的情况显然不适合实际情况,一般参与者的质量往往会出现质量大于58.1111的情况。
为了保证参与者的体重范围相对大,假设参与者的最大质量是120kg ,下面通过改变弹力绳的弹性系数得到保证安全的最小弹性系数。
为了研究方便,将Simulink 模型中的对地位置信号通过outport模块输出,如图10所示。
每次试验之后,如果最低位置不小于0就得到满足要求的最小弹性系数,否则将弹力绳的弹性系数加1,直到满足要求。
Matlab 运行这下面这段循环语句后得到k=45。
也就是当弹力绳的弹性系数大于45时,可以保证整个蹦极系统的安全性。
循环代码如下:%% 得到码子参与者质量m 等于120kg 时的弹力绳的最低弹性系数 clear,clcm=70;%参与者质量 g=9.8;%重力加速度 a1=1;%空气摩擦系数1 a2=1;%空气摩擦系数2 h=50;%中间层和地面距离k=20;%弹力绳弹性系数x0=30;%参与者初始位置m=120;k=20;while m>1[t,x,y]=sim('Bengji',[0 50]);%初始y表示参与者对地位置信号k=k+1;if min(y)>0breakendendk图10 对地位置outport示意图通过上面的计算得到了蹦极系统的安全条件,参与者质量越小,弹力绳弹性系数越大,最低位置越高,安全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