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早晨_一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合集下载

《草原的早晨》教案【】

《草原的早晨》教案【】

《草原的早晨》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草原的早晨图片,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词语描绘画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观察草原早晨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词语描绘画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

(2)如何让学生运用词语描绘画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草原早晨的图片。

(2)相关草原生态系统的资料。

(3)词语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草原的早晨》。

(2)观察周围环境,了解生态系统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草原早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草原的早晨》。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探讨生态系统:(1)引导学生了解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

(2)小组合作,探讨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 词语运用:(1)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描绘草原的早晨画面。

(2)布置作业,让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草原。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了解和词语运用是否有所提高,以及是否在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草原早晨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草原的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在小组合作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的早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的早晨》教案、教学设计
7.家长辅助:请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共同参与孩子的学习成长。
作业布置要求层次分明,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促使学生在作业中不断进步。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上册的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字基础和阅读能力。他们对语文学习充满好奇,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此基础上,本节课《草原的早晨》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大自然的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草原早晨的景色可能缺乏直观的认识,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表达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引导他们运用所学词语和句式进行描述,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设想
1生展示草原早晨的美景,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情感教育,渗透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教育学生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树立民族团结的观念。
6.创设实践机会,巩固所学知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如朗读、背诵、表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7.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制定分层教学目标,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一年级语文草原早晨教案

一年级语文草原早晨教案

一年级语文草原早晨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一班级语文草原的早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班级语文草原的早晨教案1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草原风光片。

导语:那还等什么,咱们赶快学课文吧!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自读全文。

㈠学习第1自然段。

1、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师:你觉得她哪些词读得特殊好?2、细品第一段。

⑴抓住“啪!啪!”、“洪亮”等词学习第一句。

⑵抓住“铺满”、“新绿”、“醒来了”等词学习其次句。

3、自由读词、读句。

4、指名读这段。

5、同学有感情读齐读这段。

导语:当黎明到来的时候,随着牧民鞭声的响起,安静的草原一下子变得喧闹起来。

喧闹的草原是什么样的呢?㈡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学习这段(可以左右沟通、探讨)点击“草原之旅”中的视频,边看边体会草原的喧闹。

2、相机教学。

读过课文,看过录象,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草原的喧闹?羊多,羊欢⑴从文中哪几个词语感受到的?抓住:“一只只”、“涌出”、“羊群”体会羊多。

⑵出示:“涌出”、“蹦跳”、“奔向”⑶读好“涌出”、“蹦跳”、“奔向”,体会羊儿当时有多么愉快。

⑷男生、女生竞赛读这句。

⑸用上这3个词,说说我们前不久学校进行的放风筝竞赛的场面。

(同桌沟通后发言)师:我校一年一度的放风筝竞赛开头了,我们(涌出)了教室,(蹦跳)着(奔向)大操场。

师:你当时快乐吗?愉快吗?⑹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感受一下羊儿急于冲出圈门奔向大草原时的快乐、欢乐。

导语:真是群拘束、欢乐的羊啊!牧民乐⑴小伴侣,看了那些骑着骏马,英姿飒爽的牧民,你想说点什么?(真快;好威严;骑马技术高;兴奋)⑵请你自己读读其次句,看看你能把牧民那快乐劲儿读出吗?⑶指名多人读。

齐读。

此时的草原是多么得欢快、喧闹啊!羊儿欢,人更欢。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

[㈢学习第3自然段。

⑴师范读,要求:一边听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羊群图片,播放牧羊人的歌声)⑵(我看到了羊群),“那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什么地方像?自读这句体会。

《草原的早晨》教案模板

《草原的早晨》教案模板

《草原的早晨》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草原的早晨》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描绘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牧民的生活。

(2)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蒙古族牧民的生活习惯,增进对不同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草原的早晨》的主要内容。

(2)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能进行适当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一些生字词的认读和运用。

(2)通过课文描绘,理解并体会作者对草原美景和蒙古族牧民生活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草原的早晨》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草原美景、蒙古族牧民生活等。

3. 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草原美景,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和好奇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草原的了解和印象。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草原的早晨》。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点。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并解释。

(2)教师通过例句或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

4. 情感体验:(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2)学生分享自己朗读时的感受和体验。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草原的早晨》的主要内容,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录音,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等。

2. 朗读表现:评估学生在朗读时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能力。

一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的早晨》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的早晨》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一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的早晨》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一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描绘的草原早晨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2. 生字词学习3. 描绘草原早晨的美丽景色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2. 生字词学习3. 描绘草原早晨的美丽景色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教学准备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本教具:课件、图片、生字词卡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学过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草原的早晨》。

二、课文朗读与理解(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生字词学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 学生互相交流,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3. 教师举例,让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五、小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草原的早晨》的内容,并试着用学到的生字词造句。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草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草原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以草原为主题的场景,可以用画笔或者道具来展示。

3. 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简要介绍他们的设计理念。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2. 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为学生们提供积极的反馈。

《草原的早晨》教案(通用14篇)

《草原的早晨》教案(通用14篇)

《草原的早晨》教案(通用14篇)《草原的早晨》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8个生字,田字格前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美的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课时计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几天来,我们跟着春姑娘游了风光秀丽的太湖,逛了花儿盛开的梅花山,认识了顽强生长的春笋,了解了不同状态的雨点。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新的地方。

2、板书课题:5 草原的早晨3、解题:⑴学习生字:原①指名呼读音节:yuán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②教学“厂字头”。

③指名说说怎样记住“原”。

引导用熟字记忆。

④谁能用“原”组成另外的词?⑵师述:大草原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放牧的地方。

那里风光非常优美,那里的人民特别勤劳。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

下面请小朋友们看图。

二、引导看图,教学部分生字词1、出示幻灯片:图片内容:草原无边无际,绿草如茵。

近处,羊儿涌出圈门,牧民跨马追赶羊儿;远处,羊群与白云相连。

2、看图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思考:⑴从图上看,你觉得草原怎么样?从哪儿看出它很美、很大?⑵图上有谁和什么?⑶牧民们在干什么?⑷羊儿怎么样?3、讨论上述思考题,相机进行词语教学:⑴无边:形容很大,没有边际。

看图理解。

“无”与“元”比较字形。

⑵铺满:指名拼读音节,举例理解。

⑶牧民:专门从事放牧的人。

①牧:教学“牛字旁”。

②民的笔顺。

③要求学生用“民”扩词。

⑷骏马:指好马指名拼读音节:jùn⑸远处:①指名拼读音节:yuǎn chù 。

强调“远”是整体认读音节,chù 是翘舌音。

②“远”与“运”比较。

③“处”与“外”比较。

④引导学生用这两个字组词。

三、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碰到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把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练几遍,一直到读通顺为止。

一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的早晨》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的早晨》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的早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草原、早晨、小鸟、牛羊、草原牧民”等词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草原的美丽和早晨的生机。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和平的情感,增强对草原生态的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原文《草原的早晨》2.2 生字词草原、早晨、小鸟、牛羊、草原牧民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3.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草原的美丽和早晨的生机,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步骤4.1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2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展示草原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草原的认识。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和早晨的生机。

3)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4)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内讨论交流。

5)学生回答课后问题,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五章:作业设计5.1 作业内容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画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3)以“我眼中的草原”为主题,写一段话。

5.2 作业要求按时完成,家长签字确认。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正确理解生字词,并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

6.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问答等方式进行评价。

6.3 评价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7.1 拓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对大自然有更深的热爱,提高环保意识。

7.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周围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3 拓展内容1)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态环境,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

2)学生讨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提出自己的建议。

《草原的早晨》教案范本

《草原的早晨》教案范本

《草原的早晨》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草原早晨的图片,了解草原生态的特点。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草原早晨的图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讨论法:分组讨论草原生态的保护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草原早晨的生态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草原生态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措施。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草原早晨的图片。

2. 教学视频:准备关于草原生态的短视频。

3. 讨论材料:准备有关草原生态保护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草原早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生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草原早晨的感想。

2.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草原生态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草原早晨的实际情况。

3.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2)话题如下:a. 草原生态的特点b. 草原生态的重要性c. 草原早晨的生物多样性d. 保护草原生态的措施4. 分享讨论成果: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草原生态的保护。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草原早晨生态的认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保护草原生态。

五、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写一篇关于生态环境的作文。

2. 调查草原生态现状,了解草原保护的政策和措施。

3. 结合所学知识,为草原生态保护提出建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和描述草原早晨生态的能力。

2. 学生对草原生态重要性及其保护措施的理解。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及合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亲身体验草原早晨的生态环境。

2. 邀请草原生态保护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草原生态保护的了解。

一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的早晨》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的早晨》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的早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猜测不熟悉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和早晨的氛围。

(2)运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和平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3)通过课文学习,感受草原的美丽和早晨的氛围。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课文朗读录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草原的早晨美景,引起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谈论对草原和早晨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3.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草原早晨的美好氛围。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回答。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5. 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草原早晨的场景。

(2)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描绘草原的早晨。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

2. 拓展作业:(1)观察自己身边的自然景色,写一篇简短的日记。

(2)与家长一起讨论,了解草原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团队合作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课文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家长签字确认。

《草原的早晨》语文教案

《草原的早晨》语文教案

《草原的早晨》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草原的早晨》。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3)学会欣赏和描述自然景观,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想象课文中的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2)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勇敢面对困难的态度。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和背诵: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进行背诵练习。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3. 图片和视频素材: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草原的早晨美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想象课文中的场景。

4. 观察和表达能力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草原的早晨》。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3)学会欣赏和描述自然景观,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一些生僻词汇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正确运用语法和句型进行描述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素材,生动展示草原的早晨美景。

(2)利用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想象课文中的场景。

(3)利用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草原的早晨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草原的早晨》教案【】

《草原的早晨》教案【】

《草原的早晨》word版教案【可编辑】章节一:课程引入目标:引导学生对草原和早晨的美好产生兴趣和好奇。

步骤:1. 展示草原的早晨的美丽图片,让学生们欣赏。

2. 提问学生们对草原和早晨的印象和感受。

3. 引导学生思考草原的早晨与其他时间的不同之处。

章节二:草原的早晨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原早晨的景色和氛围。

步骤:1. 展示草原早晨的美丽景色,让学生们感受其宁静和美好。

2. 引导学生观察草原上的动植物,了解它们在早晨的活动情况。

3. 描述草原早晨的气息和声音,让学生们想象自己身临其境。

章节三:草原早晨的生态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原早晨的生态特点。

步骤:1. 介绍草原早晨的气候和温度,以及对其生态的影响。

2. 讲解草原早晨的动植物生态特点,如鸟儿的鸣叫、草原动物的活跃等。

3. 引导学生思考草原早晨生态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章节四:草原早晨的人文目标:让学生了解草原早晨的人文风情。

步骤:1. 介绍草原早晨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活动,如早起放牧、晨练等。

2. 讲解草原早晨的文化和传统,如草原音乐、舞蹈等。

3. 引导学生感受草原早晨的人文氛围,培养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章节五:创作与分享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分享他们对草原早晨的感受和想象。

步骤: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草原早晨的画或写作一篇短文。

2. 鼓励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并表达自己对草原早晨的感受和想象。

3. 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创作和感受,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和学习。

章节六:观察与记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力和记录能力,了解草原早晨的生态环境。

步骤:1. 提前准备草原早晨的观察记录表,包括动植物、气候、声音等方面的项目。

2. 带领学生实地观察草原早晨的生态环境,让学生们按照观察记录表进行记录。

3. 引导学生关注草原早晨的变化,并学会用文字和图片等形式进行记录。

章节七:分析与讨论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讨论能力,理解草原早晨生态环境的变化原因。

《草原的早晨》语文教案

《草原的早晨》语文教案

《草原的早晨》语文教案《草原的早晨》语文教案1一、教材分析《草原的早晨》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文字优美、内容新颖的散文,通过早晨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繁荣兴旺的新气象。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是如何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实现语文素养、音乐素养、审美情趣等多种能力的整合,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二、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欢乐。

三、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涌”“醒来了”“回荡”等生词,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突破重难点的措施: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五、教学策略:(1)以读为本,创设情境,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

(2)以鼓励性评价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体现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

(3)体现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七、设计思路: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本课的设计思路是:(1)以基于多媒体条件下的学习环境为依托;(2)以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观为基本理念;(3)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4)以提高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和语文素养为归宿;(5)以培养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欢乐为情感目标。

八、教学环节设计及意图:(一)、欣赏草原风光,初步感知对多数学生来说,草原是陌生的。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欣赏草原风光录像”,让学生对草原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在此基础上顺势导入课题:草原的早晨更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美美的来读课题,进入学习情境,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在设计这一课时,紧紧围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这一主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全文以一个大问题“从哪里体会出草原的美丽和欢乐”贯穿始终。

《草原的早晨》教案设计

《草原的早晨》教案设计

《草原的早晨》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草原的早晨》的基本内容,了解草原的生态环境和草原动物的生活习性。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草原的早晨》2.2 生词和短语草原、早晨、阳光、小鸟、兔子、小河、牛羊、生态环境、保护等。

2.3 句型和语法描述事物的状态和动作:主语+ 谓语+ 宾语。

表达时间:在+ 时间+ 动词+ 其它。

提问方式:疑问词+ 动词+ 宾语+ 其它。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相关的生词和短语。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进行简单的交流,理解并实践表达时间的方式。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草原早晨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和体验。

4.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草原早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的美丽和神秘。

5.2 朗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5.3 理解课文学生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教师讲解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5.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5.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运用所学句型和语法进行交流。

5.6 总结与作业布置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6.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草原的早晨》语文教案

《草原的早晨》语文教案

《草原的早晨》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草原的早晨》。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草原的美丽和早晨的宁静。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草原的特点和早晨的景象。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3)学会通过描绘细节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早晨的美好时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草原的早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草原的美丽和早晨的宁静。

难点:(1)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描绘出草原早晨的美景。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课文《草原的早晨》打印稿。

3. 与课文相关的草原图片或视频。

4. 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草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的早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草原早晨的印象或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草原的早晨》。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给予引导和补充。

(2)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运用生字词。

5. 想象与联想:(1)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草原的早晨,感受那里的宁静和美丽。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将课文《草原的早晨》背诵给家长听。

2.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生字词,用它写一个句子,并签名。

3. 学生观察早晨的景色,用画画或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

六、教学拓展:1. 学生通过收集有关草原的图片、书籍或视频,进一步了解草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草原的早晨》语文教案

《草原的早晨》语文教案

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草原的早晨》。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草原景象和草原上的生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增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认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提高审美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草原的早晨》的朗读与理解。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对草原景象和草原生活的认识。

2.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所描绘的草原景象的想象力。

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与草原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生字词卡片。

3.2 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草原的早晨》。

学生收集有关草原的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利用与草原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草原的兴趣。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所收集到的草原资料。

4.2 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草原的早晨》。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这些生字词。

4.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朗读和小组讨论,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草原景象和草原上的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包括生字词的学习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强调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5.2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草原的早晨》的作文,描绘他们心中的草原景象。

学生收集更多关于草原的资料,如草原上的动植物等,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草原知识问答教师准备一些关于草原的知识问题,学生抢答。

通过问答形式,增加学生对草原知识的了解。

6.2 草原绘画比赛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草原的早晨》的理解和想象,进行草原绘画创作。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5《草原的早晨》-教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5《草原的早晨》-教学教案

5?草原的早晨?-教学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生疏新偏旁“厂〞、“斤〞、“牛〞、“力〞等,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秀丽风光和牧民的欢快。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这一学期,我们学过?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后,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农村的池塘美了。

梅花山梅花盛开,也很美。

〕2、小伴侣们,我们今日再到草原去看看,那里春天的早晨怎么样呢〔板书:草原〔〕的早晨〕领读。

3、叙述草原:我国的内蒙古及西部黄土高原,有杂草丛生的大片土地,间或杂有耐旱的树木,适宜放牧牛羊。

4、谁能说说记住“原〞字的方法〔用部件法记“原〞:“厂、白、小〞〕结合教“厂〞字头。

二、初读指导1、引导看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牧民们骑在马上,挥舞着鞭子;羊儿本跳着向前奔〕教材中的另外一幅图上画了些什么呢〔牧民们骑在马上,照看着羊群;一群群羊儿在草地上吃草〕2、同学自读课文。

要求: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诞生字新词。

3、检查自读状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词:啪鞭打破黎明安静铺满新绿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指出:“宁、静〞是后鼻音;“鞭、新〞是前鼻音。

③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请小伴侣们相互沟通。

〔啪,象声词;鞭,结合插图理解〕④教者小结。

黎明:天快要亮或者刚亮的时候。

安静:安静。

新绿:刚刚消灭的绿色。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叶露出了新芽。

指名读其次自然段。

①出示带有生字词的语句:无边的草原牧民们跨上骏马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③沟通:“无边的草原〞说明草原怎么样〔草原大,看不到边〕④老师讲:“牧民〞是牧区中靠畜养和放牧牛、羊生活的人。

骏马指好马、走得快的马。

问:“牧民们跨上骏马〞是什么意思〔牧民们骑上了好马〕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词:远处飘动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③沟通对生字词的理解。

〔远处:远的地方;飘动:联系生活实际讲〕4、复习稳固生字词出示以下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一年级《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一年级《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一年级《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感受草原早晨的特有生机和牧民们的欢乐。

2、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词语: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2、指名朗读课文。

二、民主导学:1、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读,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事?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季节:春天——新绿铺满草原;时间:早晨——黎明)自由讨论并交流:“草原醒来了”是什么意思?(春天来了,天气转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现在醒来了。

)(夜,静悄悄的,草原也跟人们一样睡着了。

早晨,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静到动,就像醒过来一样了。

指名读全段。

(重音:响亮、黎明、新绿)2、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板书:羊儿牧民)再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原。

牧民们,追赶那-------------------。

填空后互相交流对“一只只”、“蹦跳着”、“无边”、“跨上”等词语的理解。

(一只只:羊儿多;蹦跳着羊儿欢快;无边:草原大;跨上:牧民怀着欢乐的心情)(板书:一只只涌出跨上追赶)这一段写草原上羊儿和牧民怎么样?(羊儿多,牧民欢乐)小组内有感情地练读第二自然段。

(重音:蹦跳无边欢乐)指名读二段,其余生评价。

3.第三自然段。

轻声读全段。

这一段只有一句话,谁会读的?指名朗读后提问: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草原上羊儿多,牧民欢乐)你为什么这么说?(“一群群”说明羊儿多;“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说明牧民心里很欢乐,放声歌唱)这一自然段和上一自然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写草原上的羊儿多,牧民乐)(不同的地方是:第二自然段中是“一只只羊儿”,这一段是“一群群羊儿”羊儿更多了。

上一段通过写牧民跨上骏马追赶羊群表示欢乐,这一段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来表现牧民的欢乐)作者说“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为什么这么大比方?(羊儿是白色的,跟白云的色彩一个样;羊儿一边吃草,一边活动,白云在空中也不断移动。

【小学语文一年级:《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语文一年级:《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语文一年级:《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激趣导入1.设计情境,揭示课题。

点击交通工具:网络大巴2.教师激趣:老师在网上为小朋友们预购了门票,(点击:门票)门票上的这些生字你认识吗?(复习课文生字,指名读,齐读)3.现在就让我们坐上网络大巴跟随春姑娘的脚步去看看草原的早晨。

二、细读课文,感悟美景1.来到了大草原,你最想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呢?(学生想像)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学生轻声读课文)2.把你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3.小朋友在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呢?(带着问题学课文)4.学习第一自然段⑴指名读。

⑵相机出示课文图片、文字。

⑶你们看,春姑娘来到了草原,草原上发生了什么变化?⑷小草长出来了,草原上又变绿了,而且草原上到处都是绿色,这真是什么样的草原?(点击“铺满新绿”,学生齐读)小草长出来了,草原上的牛啊、马啊、羊啊又可以吃到鲜嫩的草了,牧民也开始忙碌起来。

天刚蒙蒙亮,人们还在睡梦中时,远处传来响亮的声音,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鞭声)是谁这么早抽响了鞭声?(牧民)⑸指导朗读第一句。

⑹随着这鞭声的响起,宁静的草原一下子热闹起来,此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并回答)⑺宁静的大草原已不在睡梦之中,铺满新绿的草原怎样?(醒来了)⑻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构建形、声、像、文同步的动态教学环境,让学生随画入境,在形象视觉的感应中,学生对于“鞭声打破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草原醒来”这几个词句,就能轻松地理解了。

]5.学习第二自然段⑴看课文录像,再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⑵理解第一句。

“一只羊”和“一只只羊”有什么不同?从“涌出”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点击“涌出”)⑶牧民们是怎样放羊的呢?(生回答,师点击:跨上、追赶)⑷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教学中运用图片录像,创设直观情境,再抓住“涌出”、“跨上”、“追赶”这几个动态词语,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活的画面,让学生在朗读中细细品味,仿佛自己骑上骏马,奔驰在大草原上。

《草原的早晨》教案范本

《草原的早晨》教案范本

《草原的早晨》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草原的早晨》的主要内容,体会草原的美丽和生机。

(2)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生词和常用词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和默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2)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能够掌握生词和常用词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常用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想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草原的早晨》的课件或黑板。

(2)生词和常用词语的卡片。

(3)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图片或实物。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准备笔记本,记录生词和常用词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对草原的了解。

(2)学生分享对草原的印象和感受。

2. 课文朗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主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生词和常用词语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和常用词语的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运用生词和常用词语。

4. 课文内容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小结:(2)学生整理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生词和常用词语。

2. 拓展作业:(1)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写一篇关于自然美景的短文。

(2)学生通过绘画或摄影方式,表达自己对草原的美丽和生机的理解。

《草原的早晨》教案范本

《草原的早晨》教案范本

《草原的早晨》教案范本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草原的早晨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特征。

1.2 技能目标学会观察和描述草原早晨的景象。

1.3 情感目标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草原早晨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特征。

2.2 教学难点如何观察和描述草原早晨的景象。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草原早晨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2 讨论法:分组讨论草原早晨的景象,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3 写作法:让学生用文字描述草原早晨的景象,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草原早晨的图片、视频等。

4.2 场地准备:草原或户外活动场地。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展示草原早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的早晨。

5.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观察草原早晨的景象,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5.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草原早晨的景象,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互相交流。

5.4 写作练习让学生用文字描述草原早晨的景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观察描述能力。

6.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关注其对草原早晨景象的描述准确性。

6.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观察、讨论和写作表现,对其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草原文化介绍介绍草原文化,让学生了解草原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7.2 生态环境知识普及草原生态环境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7.3 草原动植物科普讲解草原上的动植物种类,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学效果反思回顾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思考如何改进教学。

8.2 学生反馈反思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8.3 教学内容反思审视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待充实和拓展。

第九章:教学计划调整9.1 针对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的早晨_一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草原的早晨[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美的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

同学们,几天来,我们跟着春姑娘游了风光秀丽的太湖,逛了花儿盛开的梅花山,认识了顽强生长的春笋,了解了不同状态的雨点。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新的地方。

2.板书课题:5 草原的早晨3.解题。

(1)学习生字”原”。

①指名呼读音节”yuan。

(复习整体认读音节)②教学”厂字头”。

③指名说说怎样记住”原”。

(引导用熟字记忆)④谁能用”原”组成另外的词?(2)师述:大草原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放牧的地方。

那里风光非常优美,那里的人民特别勤劳。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

下面请小朋友们看图。

二、引导看图,教学部分生字词1.出示幻灯片。

(图片内容:草原无边无际,绿草如茵。

近处,羊儿涌出圈门,牧民跨马追赶羊儿;远处,羊群与白云相连)2.看图听配乐朗诵。

边听边思考:(1)从图上看,你觉得草原怎么样?从哪儿看出它很美、很大?(2)图上有谁和什么?(3)牧民们在干什么?(4)羊儿怎么样?3.讨论上述思考题,相机进行词语教学。

无边:形容很大,没有边际。

(看图理解)“无”与”元”比较字形。

铺满:指名拼读音节,举例理解。

牧民:专门从事放牧的人。

牧:教学”牛字旁”。

民的笔顺是。

要求学生用”民”扩词。

骏马:指名拼读音节”jun”。

”骏马”指好马。

远处:指名拼读音节”yuan chu”。

强调”远”。

是整体认读音节。

”chu”是翘舌音。

“远”与”运”比较。

“处”与”外”比较。

引导学生用这两个字组词。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碰到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把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练几遍,一直到读通顺为止。

2.检查自读情况。

(1)卡片抽读”啪”、”打破”、”欢乐”。

(2)指名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领读几个长句子。

(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第2自然段)提醒学生注意停顿的地方。

四、写字“处、远”是左下包右上的字。

教学”处”的偏旁””,称为”折文”。

“原”是左上包右下的字。

引导学生分析田字格里的字,要求把结构写匀称。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

(强调读准”民、处”)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讨论。

①这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你从哪儿看出来的7理解词语:铺满新绿。

(师述:因为冬天里,草原一片枯萎,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

草原上又绿了,而且绿色铺满一地,所以说是铺满新绿)②”黎明”和”宁静”是什么意思?黎明:天刚亮的时候。

宁静:举例理解。

③”黎明”前就发出了响亮的鞭声,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牧民起得早,说明他们很勤劳)④随着鞭声的响起,草原上会出现什么现象,课文中是怎么说的?(随着鞭声的响起,草原上可能会出现马儿的叫声,牛儿、羊儿的喊声,大人、小孩的说话声,草原上顿时热闹起来。

课文中说草原醒来了)⑤看图听录音,进一步理解句意。

(图上先出现宁静的、铺满新绿的草原,接着出现牧民的鞭子,最后出现马牛羊人在活动的情景。

与之相配的是舒缓低沉的音乐,接着是”啪!啪!”的鞭声,最后是各种动物的叫声和人的吆喝声)(3)指导朗读。

2.细读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读后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相机板书:羊儿涌奔牧民跨追(2)进一步理解第一句话。

①引导学生比较”一只”和”一只只”、”旋。

和”涌”、”走”和”奔”有什么不同。

②比较句子。

羊儿涌出了圈门,奔向草原。

一只只羊儿涌出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无际的草原。

指名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好在什么地方。

(第二句话好,”一只只”、”涌”写出了羊儿的多,”蹦跳”着写出了羊儿的欢快,”无边”写出了草原的大,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明白、具体)(3)进一步理解第二句话。

哪个词说明牧民的动作非常熟练?(“跨上。

、”追赶”说明牧民的动作熟练)指导朗读。

3.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读后说说远处有什么。

(板书:像白云)(2)课文中把羊儿比成了什么?“一群群”和”一群”意思有什么不同?“朵朵”可以改成”一朵”吗?为什么?课文中的”飘动”是什么意思?(3)看录像,体会意境。

1录像内容:左天地相接的地方,羊群移动,野花盛开,绿草如茵,牧民的歌声在经久不息地回响)(4)指导朗读。

二、作业1.练习写生字。

(无、民)“无”和”民”都是独体字,书写要居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说说下列字的书写笔顺。

无民二、.总结课文,指导背诵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春天的早晨,草原上是什么样的?牧民们怎么样?3.指导背诵。

(1)帮助学生理清线索脉络。

时间线索:鞭声响起草原醒来羊儿出圈群羊如云空间线索:醒来的草原近处远处(2)指导学生练习背诵。

三、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写字打:引导学生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

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欢:结合教学”又字旁”,注意末”捺”改”点”。

书写时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牧:左右等宽、等高。

四、作业1.在书上描红。

2.抄写生字词两遍。

3. 口头填空。

( )的鞭声铺满新绿的( )( )的羊群朵朵飘动的( )4.练习用”飘动”说一句话。

附板书:5 草原的早晨羊儿牧民涌奔跨追像白云唱草原的早晨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砸缸救人的教案舒科科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司、假、缸”等13个生字,通过观察示范,知道正确书写“别、到”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朗读感悟司马光砸缸的词句。

教学难点: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出示学生们喜欢的卡通形象“喜洋洋”,谈话:这是谁?你喜欢他吗?为什么?2、这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和喜洋洋有相同的地方吗?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出示PPT。

告诉学生这个孩子是个复姓,姓“司马”,名“光”。

3、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一段。

出示PPT,请学生们读一读。

(注意“古时候”的读音)二、看图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PPT看图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教师提示:谁在干什么?司马光砸缸救人。

2、过渡:这是一个流传了几百年的故事,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包括舒老师小时候都读过这个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启迪,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三、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注意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A、PPT自由读生字新词,想想哪些生字的读音要特别提醒自己。

B、PPT,抽生领读——开火车读——齐读C、PPt,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齐读,2-5段抽生读。

四、深入学习2、3段过渡:小朋友读得又正确又响亮,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司马光玩的花园看看,那里有什么呢?1、ppt抽生读2、3段。

教师问:有一回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什么?PPt10,教学“假山、水缸”假对真。

师生配合读“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抽生读。

2、多美的花园啊,多么愉快的游戏。

突然,大家听见“扑通”一声,啊——原来,ppt 学生齐读第三段。

抽生读,指导学生读出着急的语气。

3、男女生分读2、3两段。

4、教师小结:是啊,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如果不及时施救,他就会马上淹死的。

五、深入学习4、5段1、ppt,自由读4、5段,两段话分别写了谁和谁?引出别的小朋友。

2、PPT小朋友掉到大水缸里去了,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的呢?相机学习:慌(板书“慌”,为什么会慌,当你慌张的时候,生:心会跳得特别厉害,怪不得“慌”是竖心旁呢!原来“慌“的意思和心情有关)PPT先看图说一说,接着教师引读“有的……有的……”句子。

抽生回答:A、板书:吓哭B、叫喊(谁来说一说,他们会怎么叫喊呢?大家听,某某同学的声音真响啊,像这样高声呼救就叫“叫喊”。

)C、PPT当他们找到大人后会怎么说:用上“假山、一不小心、大水缸”复述故事的起因。

3、学习第5段教师引入下个环节:是呀,等这些小朋友把事情的起因说清楚,那个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早就淹死了。

A 只有司马光“没有慌”,舒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好词板书:不慌不忙。

B、在这危急的时刻,时间就是生命,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大声读读第5段,一边读,一边用圆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C、交流,相机板书:举起砸D、怎样砸呢?(使劲砸)大家上课听得这么认真,舒老师奖励大家来做游戏,谁愿意来配合我来完成这个游戏呢?谁能把舒老师推倒?(采访:帮助学生理解“使劲”,司马光为什么要使劲砸那口缸?正因为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缸才被几下子砸破了。

)E、抽生读——齐读第5段F、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教师送词语:机智勇敢、见义勇为。

六、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儿歌。

几个小朋友,大家花园玩。

扑通一声响,有人掉水缸,大家吓坏了,慌里又慌张。

有个小朋友,名叫司马光,搬块大石头,使劲砸水缸,水缸砸破了,伙伴得救了。

聪明机智的小儿郎(láng),见义勇为的好榜样。

2.指导书写:别、到。

板书:有的吓哭别的小朋友慌了有的叫喊司马光没有慌举起使劲砸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轻、再、做、别;能读准课后的词语。

2、理解儿歌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经常想到别人。

3、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4、能仿说或写一两段儿歌。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仿说或写一两段儿歌。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2、学会生字:轻、再。

3、能读准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教学过程:一、揭题设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读好课题。

3、评价,再读。

4、学习生字:轻、再二、学习第一节。

1、看图说意思。

2、师出示第一节儿歌。

3、学生自由练读。

4、读读词语:脚步、夜班、阿姨、屋里、睡得甜5、进行朗读指导。

(1)学生演演读读。

集体评价。

(2)指名读,齐读。

(3)试背。

三、学习第二、三节儿歌。

1、看图学习,说意思。

2、出示儿歌内容。

3、学生自由练读。

4、读词语:楼上、习题、细细算、客人、亲切、交谈、事情、心间5、有感情的郎读二、三节儿歌。

四、学习最后一段。

1、很轻很轻是做什么事?2、齐读课文。

六、有感情的郎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儿歌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经常想到别人。

2、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