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_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教案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案教学目标•了解近代中国的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掌握主要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特点和影响;•理解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过程;•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生活的三位一体,与文化的关系;2.理解物质生活的含义:物质、生活、物质生活。
二、发展过程(30分钟)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迁;2.近代中国习俗的变迁;3.以道路、交通为切入点,详细介绍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特点和影响。
三、物质生活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30分钟)1.分析物质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分析物质生活与文化的关系。
四、思考讨论(20分钟)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哪些影响?2.探究当前社会物质生活日新月异,习俗多彩多变的原因是什么?五、总结(10分钟)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课堂作业1.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总结全文论点明确、举例充分、思路清晰。
2.研究某一时期或领域的物质生活或习俗变迁,撰写一篇详实的调查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既定的教育目标,我给学生展示了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过程,并让学生通过分析各个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来理解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影响。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历史和生活的联系,学生对本课的掌握得以加深。
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我安排了思考讨论环节,鼓励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在研究一段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历史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而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今天的社会现象。
第14课物质生活与风俗的变迁说课案
第14课物质生活与风俗的变迁说课案一、教材分析《物质生活与风俗的变迁》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的第一课。
本课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风俗的变迁:鸦片战争以来动荡转变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国门洞开,使原先掉队的中国被迫向世界先进文明靠拢;本课也告知咱们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才会发生质的转变,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剧变。
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两方面,社会生活的变迁是社会进展的必然,它的显现是不可逆转的,而且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这一部份内容比较切近生活,利用图片资料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易于调动学生思维。
本课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转变的史实,探讨阻碍其转变的因素。
(二)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上网阅读、与长辈交流、阅读教材、观看ppt图片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转变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缘故,培育自主探讨与合作学习能力;注意对照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水平的转变,熟悉改革开放的意义。
(2)阅读材料,明白得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转变的进步意义,培育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变迁特点,培育学生归纳归纳的能力。
二、进程与方式(1)依照教科书、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近现代各时期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变迁的史实,归纳特点,完成从感性熟悉到理性熟悉的进程。
(2)与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探讨“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及风俗演变的特点及缘故”,然后总结归纳出阻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转变的因素。
利用丰硕的史料,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历史现象的明白得,培育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
人教版必修二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案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
☆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参现展览,阅读材料→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纵向比较“衣”、“习”的变化,横向比较“食”、“住”的变化→培养分析比较能力☆校服设计→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分析“变”的原因→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合作收集材料,分类归纳整理,列入四个展厅,到问题讨论,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明史观:理解“变”的过程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文明的过程;世界史观:认识到中西文化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唯物史观: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2学情分析:学生们对这课的知识应该有所了解,学习本课可结合初中教材中有关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化的知识理解本课的相关内容。
认识到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的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等深受影响;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大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
理解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3重点难点重点:近代以来我国在社会生活和习俗领域的变化难点: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4教学过程 4.1 【导入新课】一播放赵本山和宋丹丹合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片断。
师:不知大家从这段小品中感受到什么?【知识梳理】1.把全班分“衣、食、住、习”4个组,每组分别找出近代以来我国人民在服饰、饮食、居住、习俗四个方面的变化。
时期近代现代评论(0)【知识梳理】1.把全班分“衣、食、住、习”4个组,每组分别找出近代以来我国人民在服饰、饮食、居住、习俗四个方面的变化。
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4课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到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传统文化、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通过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坚定支持改革开放的信念。
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4课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近代我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历程,掌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对民众生活的影响,理解近代化进程中生活方式的转型。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提高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观察、比较、概括和评价能力。
3.通过对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如文献查阅、史料分析等,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讨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变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章节的学习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对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可能对具体变迁的过程、原因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从认知发展角度来看,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但在史料分析、历史观点论证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3.完成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以下题目:
a.简述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发展脉络;
b.分析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中的一个具体案例,如手机、互联网的普及等,阐述其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影响;
c.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认识。
4.观察生活,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现象,并记录下来。下次课堂上,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4.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自己所在地区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提高历史研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运用历史比较法、历史归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梳理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历史脉络,形成系统化的历史知识体系。
c.举例说明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对我们现在生活的影响。
2.开展课后小组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一个方面,如服饰、饮食、住房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每组需提交一份调查报告,内容包括:
a.选取的主题及调查方法;
b.调查过程中的发现和收获;
c.对所选主题的分析,包括变迁原因、影响等;
(二)教学设想
1.设想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具体措施: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设想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优秀教学案例
3.组织小组展示活动,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表达能力和历史素养。
4.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变迁的重要性。
(四)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过程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代以来我国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包括饮食、服饰、居室、交通、婚姻等方面的变化。
2.掌握这些变迁背后的社会原因,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思想解放等。
3.认识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对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如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环保等。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痕迹,提高历史意识。
2.通过对比分析,阐述这些变迁背后的社会原因,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思想解放等。
3.结合实例,展示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对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如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环保等。
4.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痕迹,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饮食、服饰等,探讨该主题在近代以来的变迁过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近代以来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的变迁。
2.利用历史短视频、文献资料等形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他们的时空观念。
3.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痕迹,如传统节日、习俗、建筑等,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变迁背后的原因,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变迁中的生活”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变迁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同时,我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他们对历史变迁的尊重和理解。
人教版必修2第5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课堂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采用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改进不足。
3.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古代与现代对比的图片,如古代的服饰与现代的时尚服饰,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古代和现代的物质生活和习俗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的时代观念。
3.通过对不同时期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对比,教育学生珍惜当前生活,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历史上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民族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某个时期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短文。
2.鼓励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制作PPT、视频等,展示自己的作业成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予反馈本节课通过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的历史图片、视频,以及设计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对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有更直观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14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
第14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教案第14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考点梳理】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服饰社会习俗表现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男装:女装: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男装:女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因特点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考点梳理】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革。
诞生:铁路建设,奠定了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铁路事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0世纪90年代,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居亚洲世界。
机车制造:交通工具的进步,汽车开始出现在等大城市;公路事业,,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
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在建立个电报机房;福建巡抚在主持架设中国条有线电报线;电报20世纪初,设立无线电报局,有线电报主要用于目的,无线电报则供。
75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架设电报线开通部电话;通讯工具的进步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设立电话公司。
电话20世纪初,清政府在开办个电话局,开通部市内电话,打破了通信事业由外商垄断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快速发展。
互联网【重难点突破】影响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近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生活有何影响?通讯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的生活有何影响?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考点梳理】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的兴起。
近代以来报刊业的发展表现:近代三次办报高潮时间相联系的政治事代表性的报刊宣传的思想次第二次第三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的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功能和作用:中国部影片:表现电影部有声电影: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影视业的发展中国电视事业诞生的标志:电视电视逐渐普及。
人教版必修二第5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优秀教学案例
2.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现象。
3.教师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批改和反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
4.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将以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教学内容与过程为主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人文关怀。同时,我将注重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结合,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历史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一段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展示一张历史图片或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4.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小组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注重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必修二第5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5.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紧密相连,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学习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此外,学生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已有一定了解,但对社会生活史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3.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
(二)教学难点
1.理解并掌握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内在规律。
2.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相互作用。
3.正确评价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图片、实物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份关于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调研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变迁历程、变迁特点、变迁原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要求报告不少于1000字,要求条理清晰、论述严谨。
3.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自选一个历史时期,绘制一幅反映该时期物质生活与习俗的插图,并配以简要文字说明。要求插图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文字说明准确、简洁。
2.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以下知识点:
a.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物质生活与习俗特点;
b.影响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如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等;
c.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如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
3.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必修2第5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观点,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教师引导:在展示图片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细节,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个时期的变迁吗?”“这些变迁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3.学生思考:让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导入新课: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以小组为单位,策划一场关于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主题展览。要求:
a.展览内容涵盖各个时期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重点突出近现代变迁。
b.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时期的展览内容,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示变迁过程。
c.展览结束后,每个小组撰写一份展览总结,分享策划、筹备和展示过程中的收获。
3.学生自主收集家族史或身边人的变迁故事,以口述史的形式记录下来,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感想文章,谈谈自己对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认识和体会。
1.针对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引导他们发现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针对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c.结合具体案例,如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等,阐述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历史过程。
d.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规律,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分析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中的应用。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说课案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说课案一、教材分析《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的第一课。
本课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以来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国门洞开,使原来落后的中国被迫向世界先进文明靠拢;本课也告诉我们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才会发生质的变化,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
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两方面,社会生活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它的出现是不可逆转的,而且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这一部分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利用图片资料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易于调动学生思维。
本课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二)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上网浏览、与长辈交流、阅读教材、观看ppt图片等方式使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原因,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注意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的意义。
(2)阅读材料,理解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进步意义,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根据教科书、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近现代各时期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史实,概括特征,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探究“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及习俗演变的特征及原因”,然后总结归纳出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利用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
教学设计2: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本课概述本课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教材从衣、食、住、社会习俗四个方面分析了变化的状况,使人们充分了解和感受在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大环境下,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同时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实行改革开放,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才会发生根本改观。
二.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衣、食、住、习俗四个方面的变化情况,理解其变化的原因,通过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趋势和特点,培养学生通过史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上网、访谈老人、收集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进行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再现生活场景,从而引导学生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发展方向,培养文明史观,认识到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应该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部世界,从中加强爱国、爱党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基本史实。
难点:认识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原因及与近代社会变动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方法:布置课前预习,查找整理相关资料,通过情境教学法、材料分析法、自由讨论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剪辩运动相关影像资料,设问激活课堂:清朝流行两百多年的无辫子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不便,这一运动的兴起与哪些因素有关:导入新课。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展示本课的三个问题:自主活动:变的过程。
探究一:变迁的趋势与特点探究二:变迁的原因。
设问:本课讲述了近现代社会生活哪几个大方面的变迁?衣、食、住、习俗四个方面。
今天,我们就从“衣、食、住、习俗”四个方面来感受近代中国特有的景观。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社会风俗
分组讨论,分析:影响近代中国以来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因素?
老师课后小结
布置课后作业,分为巩固习题(选择题)和延伸习题(材料分析题)
七、课后习题设计
选择题:
1.(07·广东·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民国C.清朝D.新中国
总结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的能力;
回忆已学知识,透过变化的现象看到本质,培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课前通过社会调查采访、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在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和小组探究,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2)通过整理和归纳材料,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变化的原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外延伸: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碰撞更加剧烈。对于外来文化,目前有不同的观点,现引入两种观点:
观点1: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陋习,与世界接轨。
观点2: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传统文化一步步沦丧,特别是我们过着西方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的变化
1、衣: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中西并存;
2、食:鸦战前,达官显贵吃满汉美食,平民百姓粗实淡饭,鸦战后,除了南北各地风味美食,大城市还出现西餐;
3、住: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是四合院,鸦片战争后,租借地区开始大量出现西式住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优秀教学案例
3.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要观点和知识点。
4.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历史认知体系。
(五)作业小结
1.布置相关的作业任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针对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将重点探讨以下内容:1.近代物质生活的变化,如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2.社会习俗的演变,包括婚姻、丧葬、节日等方面;3.文化观念的更新,涉及教育、审美、价值观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以生动形象地展示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同时,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在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与过程等方面的优秀表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历史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这些亮点也展现了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3.认识文化观念的更新,涉及教育、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展示近代以来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提高学生的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本节课还将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将采用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确保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内容,如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结合材料总结中国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习俗方面变化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2)通过阅读教材和收集课外资料,理解“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3)通过比较和归纳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透过变化的现象看到变化的本质,理解这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培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课前通过社会调查、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在课堂上通过材料与视频资料分析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2)通过整理和归纳材料,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变化的原因,培养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学习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我国人民近现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中看到这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认识到进步的文明取代落后的习俗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从而要树立崇尚科学,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2)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
2 教学难点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必修1的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 教学过程幻灯片1.引入新课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一些重大事件如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的推动下,中国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逐渐从封闭保守走向开放自由,从传统走向近现代。
中国的近代化不仅包括政治的民主法制化、经济的工业化,思想的科学理性化。
还包括社会生活的近代化,本单元我们从社会史观的角度,即从普通民众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角度探讨中国的近代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一.教学分析1.说学情:经过必修一和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三的学习,学生对自古至今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为学习本课内容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初中课本里也已初步领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概况,但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
这一节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进行主干知识的展示,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
2.说教材:本专题主要叙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
主要涉及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和通信工具、大众传媒三个领域,重点突出鸦片战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四个发展阶段。
本节课主要讲述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中国人民大众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物,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
因此,本课内容是对学生学习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延伸和丰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近现代社会政治与经济史的理解。
对于本课教学,可以根据课标要求整合“衣、食、住、习俗四个子目”的内容,突出引导学生分析变化的因素,理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同时,我要依据学情和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通过对典型史料的研读来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3)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
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供大量近代以来不同时代服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导学生研习中国近代以来服装的变迁史,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史料研习和多角度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2)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并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
(2)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
难点: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必修1的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二.教法学法在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我将会采用让学生形象有趣的情景创设发;让知识清楚明了的表格比较分析法;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图示法为本课的教法;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为本课学法。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两张图片,他们一张来自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一张来自于21世纪初,这两张照片相隔了整整五十周年,但是两张照片上的服饰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并且第二张还有明显模仿第一张的趋势,对不对?那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句时尚流行语:“去年是新潮,今年是流行,前年是过时,50年后是时尚,100年后是前卫。
”(播放幻灯片,不读,让学生自己默看)看了这两张图片和这样一句话,同学们你们脑海里浮现出了哪些关键词啊?(让学生自己思考)很好,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在现代社会里,我们的时尚流行元素不是完全排斥过去的,我们需要去感受历史变迁,品位时尚轮回。
那么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人教版必修二第十四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共同来探究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环节二:讲授新课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并思考,告诉老师本课讲解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个方面的变迁呢?(服饰方面、饮食方面、居室建筑、习俗风尚。
)2、同学们的答案非常正确;那么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学习,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近现代中国的服饰都发生了哪些变迁。
书上将服饰的变化分成了三个阶段,请大家快速浏览教材,圈点勾画出服饰变化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1840~1940年)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装: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旧式、新式)。
多媒体课件展示。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时期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个时期的图片啊,老师取了一个名字,叫做“皇帝的新装”,大家看一下三张图片,照片上面的男主角大家都认识不?这是我们末代皇帝溥仪,我们看看我们的皇帝在这个时期内服饰的变化,第一张是长袍马褂,到后来的中山装,再到最后的西装革履,我们皇后婉容的服饰也一样,从最初的将身体裹得严严实实到后来的修身旗袍,女性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她们身上其实承载着我们中国时代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时期我们的传统服饰在接受西方思想之后不断的有了改变,西方服饰越来越流行。
重点介绍:中山装的由来。
【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服装,中山装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东南西北全国的统一。
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
】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这个时期内,我国的服装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要停顿一会)其实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国家打破了我国闭关锁国的局面,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开始进入我国,所以我们的思想、服饰以及生活方式随之有了一系列的改变。
多媒体课件展示。
(2)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1949-1978年)流行服饰:列宁装、布拉吉、绿军装等。
大家看,在这个时间段内,咱们国家流行的服饰相较于上一个时间段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观察思考)在这个时期内,来自苏联的布拉吉、列宁装还有后来我们的绿军装成为了时尚的主流,这又是为什么呢?大家在思考这个历史问题的时候,要将眼界放宽,把单个的历史事件放到整个历史的大背景中去看,同学们想想看,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整个世界的格局是怎样的啊?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对不对,正在成长的新中国在这个时候是不是选择了向苏联老大哥“一边倒”的政策。
所以在这个时候苏联的尔服饰开始大量的流入咱们国内;到了70年代国内发生了轰轰烈烈的革命,人们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敬仰与追崇,纷纷换上了绿军装,它就又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主流,因此这个时期服饰的主流明显的打上了革命的烙印。
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以后,使人们对美的天然热爱和追求迅速苏醒,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不仅服装的颜色在变,而且服装的样式、服装的品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多媒体课件展示第三个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国家更加全面的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与生活方式,服饰款式多种多样,色彩缤纷。
综上三个时期,大家看我们服饰的变化有什么趋势啊?是不是受到西方的影响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了。
(此时期略微提及)过渡:当然西方思想的侵入不仅仅在服饰方面,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小小餐桌,也能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大家回想一下,我们近代人们的饮食发生了哪些变化?鸦片战争后,出现了西餐、面包、咖啡等。
葡萄酒、巧克力糖、咖啡、汽水等中西餐饮食文化有什么区别?中国的传统饮食十分丰富,南北各具特色,南方人喜欢吃米饭,海鲜,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肉类,地方特色各具风味,有传统的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到了鸦片战争之后,西餐传入,在通商口岸城市,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中国饮食追求美味,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的蛋白质、脂肪等含量是否搭配合理。
请大家看课本插图(多媒体展示),这些粮票、布票、油票,现在我们已经用不到了,那么改革开放前要发放这些票证呢?由于当时城镇人口增长过快;一些不法的投机商贩借机哄抬物价。
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物资供求矛盾,为此,党和政府相继对粮食、食用油、棉花和棉布实行统购统销的政策,稳定了物价,保障了人民基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
改革开放后,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粮、棉、油完全可以满足广大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已经没有必要用粮票、油票和布票来限制人们的需求。
现代人们的饮食发生了哪些变化?既然食品的类型都发生了变化,我们人民的饮食方式当然也随之改变。
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欢蹦乱跳的,肉禽要吃排酸的,连花生油都要专找非转基因的。
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节假日人们更多地走出了厨房,去餐馆搞家庭聚餐和朋友聚会。
从勒紧裤腰带,到凭票购买,从空空的菜篮子,到“天天过年”的百姓饭桌子,从追求精细粮食再到粗细粮搭配重新成为消费时尚,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饮食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人民生活质量。
1987年又发动了“菜篮子工程”,为缓解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过渡:如果说“食”是天,那么“住”就是地。
房子,是百姓生活的栖息地,是安居乐业的支点。
同学们,大家想想,从你们记事开始,大家周围的房子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转变呢?近代人们的住房发生了哪些变化?鸦片战争,沿海城市开始出现了供外国侨民和中国有钱人居住的西式花园洋房。
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但是,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
教材插图:北京的四合院和西式洋房。
新中国成立以后,住房方面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一水儿的五层灰色居民楼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住宅。
除了一些极少数的“单元楼”,人们大多住在没有独立厨房、卫生间的简易筒子楼、平房和大杂院里。
早上起来排队倒马桶是城市一道风景。
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现在家家有卫生间还不满足,有的还在主人卧室里再装修一个卫生间。
师:现在人们的住房条件为何能得到极大的改善?从80年代开始,党和政府推出安居工程和康居工程政策。
安居工程指由政府负责组织建设,以实际成本价向城市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宅建设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