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曲线正矢计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计算各点支距 终点支距Y0=5000毫米 1点支距Y1=5000-5000×5000÷2÷300÷1000
=5000-1×1×41.67=4958毫米
2点支距=5000-2×2×41.67=4833毫米
3点支距=5000-3×3×41.67=4625毫米
4点支距=5000-3×3×41.67=4333毫米
2 、计算辙叉理论尖端至附带曲线中央点的水平 距离L中
L中=甲N-1.435/2N
1.435/2N为常数,9#道岔为0.08米,12#道岔为 0.06米,18#道岔为0.04米。
4、以后按照绳正法计算曲线拨道量即可。 5、绳正法
(三)长玄矢距法(一绳法)
采用长弦矢距法整正附带曲线的工作步骤如下: 1、明确有关基本数据 岔号N:一般皆为已知。也可以在现场采用鉴别道岔
3点支距 Y3=D-3×3×常数 (单位:毫米) 4点支距 Y4=D-4×4×常数 (单位:毫米) 起点支距 Y起=D-(L外平×L外平÷2R÷1000 ) (单位: 毫米)
例题: 已知某9号单开道岔,需要进行附带曲线整 正作业,辙叉角α = 6°20′25″,线间距D =5米,平 均甲=3.565米,附带曲线半径R=300米,请用支 距法整正附带曲线。
1、计算L中=3.565×9-1435÷(2×9)=32.005米 2、计算T外
T外=300.7175×tg(6°25′25″÷2)
=300.7175×0.055386
=16.656米
3、计算L外平 L外平=16.656+16.656 cos6°25′25″ =16.656+16.656×0.993884=33.210米
身拨正圆顺。
(一)绳正法整正附带曲线
正矢和矢距的计算公式如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矢=弦长×弦长÷8÷半径
矢距=左弦长×右弦长÷2÷半径
• 例题:曲线半径为500米,弦长20米左右弦长各为13米 和7米。 • 正矢=20×20÷8÷500=0.1米 • 矢距=10×10÷2÷500=0.1米 • 矢距=13×7÷2÷500=0.091米
• 例题:某附带曲线半径为500米,从曲线头至曲线尾部 拉弦长32米,计算8等分的曲线各点矢距。
• 正矢=左弦长×右弦长÷2÷半径
• =16×16÷2÷500 • =0.256米 • =256毫米
• 1、7点矢距=左弦长×右弦长÷2÷半径
• =4×28÷2÷500
• =112毫米 • 2、6点矢距=左弦长×右弦长÷2÷半径 • =8×24÷2÷500 • =192毫米
• 3、5点矢距=左弦长×右弦长÷2÷半径
• =
( 二)综合法
1、现场数据测量
①、测量道岔号数、
②、测量线间距、测量侧线、直线内轨工作边距离
③、测量附带曲线半径 12500 / f平(注意取整)
2、计算辙叉理论尖端至附带曲线中央点的 水平距离L中
L中=甲N-1.435/2N
1.435/2N为常数,9#道岔为0.08米,12#道岔为 0.06米,18#道岔为0.04米。
3、计算附带曲线外股钢轨切线长T外
T外=R外 tgα/2
9#道岔α= 6°20′25″ α/2=3°10′12.5″ α/2=2°22′55″ tgα/2=0.055386 tgα/2=0.041593 12#道岔α= 4°45′49″
R=12500÷f平
R外=R+0.717
•
根据计算的L中,从辙叉心理论尖端,沿直线内股钢轨丈量,然后 用方尺,引申至侧线外股钢轨交得一点,即中央点(QZ)。从中央点向 两端,沿外股钢轨量取切线长T外,即可得到曲线头尾的位置。
5点支距=5000-4×4×41.67=3958毫米 6点支距=5000-6×6×41.67=3500毫米
起点支距Y起=5000-33210×33210÷2÷300÷1000=3162毫
米
作业 1、什么是 L中?如何计算它? 2、甲代表的含义是什么? 3、如何确定道岔号数? 4、某附带曲线半径为500米,从曲线头至曲线尾 部拉弦长32米,计算8等分的曲线1、7点矢距。
(2)沿附带曲线两端的直线外轨,用穿杆
法或拉弦法定出两切线的交点。
(3)根据岔号N及半径R计算切线长T。 T = R外×tgα/2 由交点JD沿两切线方向,分别量取切线长T,确定 曲线起、终点位置A及B。并检验由曲线起点至辙叉跟 端的夹直线是否满足要求,否则,应适当减小半径。
根据起、终点位置,拨直切线方向。
四、附带曲线整正方法 当附带曲线的位置,状态及方向不符合规定
要求时,应结合全面维修进行整正。整正附带
曲线的方法很多,一般常用的方法有①长弦矢
距法,(一绳法)、②直股支距法、③绳正法、
④综合法。
为了获得良好的整正效果,无论采用何种
方法,都必须先把附带曲线两端直线方向拨正,
把曲线起终点位置恢复正确,最后再将曲线本
程中,应把附带曲线视为其整体,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半径 附带曲线半径与所连接的道岔号码相匹配,既不宜 小于道岔导曲线半径也不应大于导曲线半径的1.5倍。 维修过程中,应按照设备台帐提供的技术资料拨正 附带曲线。如果有出入应认真测量复合。
在没有技术资料的情况下,怎样确定半径呢?用 10
米弦量取现场正矢 3 次,然后取平均正矢。 R=12500÷ 现场平均正矢。R=12500/f平
当等分数为10、12、16时,各等分点 矢距 f i与中央正矢 f中 的关系列于下表。
(6)、计算拨道量 拨道量= f计—f实
计算结果,若拨道量为正值,则向上挑;
如为负值,则向下压。各种型号道岔及不同半
径用八等分法计算各点矢距值,列于下表:
(四)、直股支距法
1、测量现场数据(与综合法相同)。 2 、计算辙叉理论尖端至附带曲线中央点的水平距 离L中(与综合法相同)。 3、计算T外(与综合法相同)。
头至曲线尾部拉弦长32米,计算8等分的
曲线各点矢距。
• 正矢=左弦长×右弦长÷2÷半径
• =16×16÷2÷500
• =0.256米
• =256毫米
• 1、7点矢距=左弦长×右弦长÷2÷半径
• =4×28÷2÷500
• =112毫米
• 2、6点矢距=左弦长×右弦长÷2÷半径
• =8×24÷2÷500
辙叉理论尖端至附带曲线中央点的水平距 离,就是L中。 L中=甲N-1.435/2N 1.435/2N 为常数, 9# 道岔为 0.08 米 ,12#
道岔为0.06米,18#道岔为0.04米。
• 甲: • 两条线路相邻内股钢轨,工作边之间 的距离。
• 道岔号数=辙叉角的正切值。
• 例题:某附带曲线半径为500米,从曲线
一、什么是附带曲线?
定义:附带曲线是指平行股道末端,
紧接道岔侧线之后的连接曲线,并且线
间距一般不超过 5.2米。线间距超过5.2米
的曲线也可以视为一般曲线 , 按照一般曲 线整正技术技术要求进行整正。
二、附带曲线的技术标准
附带曲线在平面上与导曲线构成两个反向 曲线,它的方向、位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 列车通过侧线的平稳与安全。在道岔养护过
• =192毫米
• 3、5点矢距=左弦长×右弦长÷2÷半径
• =
4、计算附带曲线外股钢轨线水平距离L外平。
5、计算各点的支距
采用逆向排点,从曲线尾部向起点方向排,在直 线内股钢轨上,每间隔5米设一个支距点,最后一点不
是整数,应设在曲线的起点上。
0点支距 Y0=D
1点支距 Y1=D-5000×5000/2R=D-常数 (单位:毫米)
2点支距 Y2=D-2×2×常数 (单位:毫米)
5、方向
附带曲线为圆曲线,不设缓和曲线,方向应
保持圆顺。用10米弦量正矢,其连续差,到发
线不超过3毫米,站线不超过4毫米。不考虑最
大最小正矢差。但是,曲线头尾也不能有鹅头。
三、附带曲线基本参数
1、切线长T;
T=tgα/2 2、曲线长L L=0.017453Rα R:附带曲线中心半径。 L:附带曲线中心线长度。
号码的方法,确定道岔号N。
线间距 E :用钢尺沿两个平行股道精确的
取线间距。一般量取三处,每处可相隔一或两
节钢轨,最后取用平均线间距值E。
附带曲线半径 R :用 10 米长度的弦,在曲 线外股连续量取三处正矢,取平均值。根据平
均正矢f平求附带曲线半径R。
R=12500 / f平
式中:f平—实测附带曲线正矢平均值。
2、夹直线 即辙叉跟端至附带曲线的距离。在正常情况 下,这个曲线的长度不小于12米,条件困难时 也不得小于6米。
3、轨距
轨距加宽标准与一般曲线相同。加宽递减, 在正常情况下应按照1‰递减,条件限制时,向 道岔方向的递减也不应大于3‰。
4、水平 附带曲线允许设置超高,但最大不应超过15 毫米,一般情况下,9号道岔可设超高10毫米。 12号道岔可设超高不大于 15 毫米,超高顺坡率 最大不超过2.5‰。
( 4 )在曲线起、终点 A 、 B 间,拉一长弦 L 、 量其实际长度,并折分为偶数等分,然后在各
等分点处,逐个量测矢距值 f 实。
(5)计算各分点矢距值f计。一般用8等分法。 计算公式如下:
f中 =
各分点矢距: f 1= f 7 = 7/16 f中
F 2 = f 6 = 3/4 f中
F 3 = f 5 = 15/16 f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