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第三部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答题模板系列(六)生态环境问题类
《环境地理》答题模板(完美版)
《环境地理》答题模板(完美版)环境地理答题模板(完美版)一、简介(这一部分可根据具体题目进行调整,以下为示例内容)环境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探究地理环境的形成、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本文档为环境地理答题模板,旨在帮助回答环境地理相关问题时提供一种合理的结构和思路。
二、问题分析(在这一部分中,需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三、解答模板(这一部分列出了常用的解答模板,可根据具体问题进行选择和适配)1. 定义解答模板问题:请定义XX概念。
解答模板:XX是指(概念解释)。
它主要涉及(概念所涉及的要素),具有(特点/影响等)。
例子:XX是指环境中的气候和生物组合所决定的一个地区的总体特征。
它主要涉及气候、植被、地形、土壤等要素,具有其对生物多样性、资源分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因果解答模板问题:请解释XX事件/现象引发的原因和影响。
解答模板:XX事件/现象是由于(原因)引起的。
它对(影响)产生了(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例子:气候变化是由于人类的工业活动引起的。
它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既增加了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又对生物多样性、农田生产等产生了不利影响。
3. 比较对比解答模板问题:请比较XX与YY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解答模板:XX与YY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例如(列举相似之处);然而,在其他方面,它们存在着较大的不同,比如(列举不同之处)。
这些相似与不同之处对(某一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子:热带雨林与沙漠在生态环境上具有显著差异。
热带雨林有高温多雨、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征,而沙漠则是干旱少雨、植物稀疏等。
这些差异对于生物适应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结论(这一部分总结答题内容,可以简要概括和回答问题)五、参考文献(在这一部分列出所参考的文献或资料,如果有的话)。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理生态问题综合题答题模式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理生态问题综合题答题模式地理生态问题综合题答题模式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缘故:(1)自然缘故: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缘故: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进展,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进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连续进展。
地理生态问题综合题答题模式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缘故:(1)自然缘故: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缘故: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爱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爱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治理;操纵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进展,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进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爱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连续进展。
地理生态问题综合题答题模式3、洪涝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产生缘故:(1)自然缘故: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缘故: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峻;白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操纵人口数量,提高素养;减少水污染;减少白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进展;进展节水农业;采纳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2020年高考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18类题型各位同学:现将高考地理中常见的一些问答题的规范答题模板印发给你们,希望各位同学要认真识记,并在平时的做题中对应答题模板,规范答题、严格运用地理术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条例明确,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
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答题建模】二、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答题建模】三、河流水文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的差异。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答题建模】四、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判断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二是分析形成该地貌的成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的;三是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先后顺序。
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答题建模】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的答题模板该类型问题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是先确定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其次是该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响,及什么要素对该要素有什么影响。
六、人口迁移类题目的答题模板1.人口迁移类题目常以各种图表为载体,结合热点问题和时事材料,贴近现实,尽管图文材料提供的信息量大,但考生审题障碍不大。
(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题答题模板一、土地退化的防治1.土地退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全球变暖(2)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乱砍乱伐;水资源的不合利用;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污染2.土地退化的表现——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质量下降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北方地区: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盐渍化,土壤侵蚀南方地区:土壤侵蚀,污染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为主青藏地区:寒漠化3.我国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1)石漠化①发生地上: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②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③原因自然:坡度陡峻;土层浅薄;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人为:过度砍伐;毁林开荒;陡坡开荒(2)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①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自然: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人为:植被破坏(过垦、过牧、过樵);不合理地利用土地(开矿、无计划地修建窑洞)②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自然: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稳定;河流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人为:①毁林开荒;②滥砍滥伐,过度樵采;③人地矛盾突出(3)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外力作用——风力作用)自然: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生态环境脆弱人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的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人地矛盾突出治理措施:①合理控制人口数量②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③控制载畜量④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⑤开发新能源,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⑥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⑦合理利用水资源⑧设置沙障二、森林的保护1.森林的价值(1)森林的生态价值:①调节气候;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③吸收噪声,吸烟除尘,释放氧气,净化空气;④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⑤保护农田;⑥美化环境(2)森林的经济价值:①制作家具;②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③森林中还有多种药材;④重要的建筑材料等2.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1)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沿海防护林——防御台风、海啸、海浪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4)平原农田防护林——防风沙、防盐碱(5)城市绿地——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6)红树林——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3.森林破坏的后果: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全球气温升高,物种灭绝4.森林破坏的原因:①过度的焚耕开垦;②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③商业性采伐;④采矿、水利、公路建设,城镇建设;⑤农业时代的毁林开荒,滥砍滥伐;⑥战争,森林火灾5.我国森林保护措施(1)加强法治,严禁滥砍滥伐(2)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自然保护区(3)计划采伐,采育结合(4)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5)鼓励保护性开发,改变山区经济结构(6)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三、草地的保护1.草地的价值(1)经济价值:发展畜牧业的基地(2)生态价值: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2.我国草地退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降水减少;③鼠害,虫害严重(2)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乱采滥挖;④滥捕滥猎野生动物;⑤人工管理少;⑥水资源不合理利用3.治理措施(1)实行禁牧、轮牧制度(2)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3)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4)建立饲草料基地(5)优化畜群结构,合理放牧(6)退耕还草,严禁滥牧,滥垦,滥挖四、湿地的保护1.湿地的价值(1)生态价值------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2)经济价值------提供丰富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矿物资源、能源、水运(3)社会价值------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2.湿地减少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②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2)人为原因:①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②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③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④引水灌溉、河流的改向,导致水量减少⑤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湿地植被破坏,湖泊、海岸生态系统退化3.我国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产生的影响:将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调蓄水量、美化环境、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失。
高考地理总复习 答题模板14 区域经济发展分析类
南亚;著名侨乡; 短缺,用地紧 子、轻工制 香港关于建立更
改革开放前沿,外 张,生态环境 造、农业、 紧密经贸关系的
向型经济发达
严峻
轻纺
安排》)、泛珠江
三角洲合作
经济区
优势
劣势
优势产业 发展引擎
环渤海
资源丰富,统一
能源、矿产资源 IT技术、信 京津冀协同发
电网,交通便利,
不足,水源紧张,息产业、农 展、天津滨海
贫瘠、热量不足、水资源短缺等
数量、质量、分 ××地区优质而丰富的资源、良好的资
矿产资源条件 布状况、地域组 源配套条件和地域组合状况对经济的发
合
展十分有利
项目
思考方向
高分术语
××地区交通便利,促进经济的发展
交条件
交通运输便利(不 便利)
/××地区交通不便利,不利于经济的发 展
人力资源 劳动力丰富廉价 ××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劳动力缺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答题模板14 区域经济发展分析类
【典题体验】
• (2020年北京文综)2020年5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 《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读图文材料,完成 下列问题。 • 材料一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 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北京经济 技术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
• (4)龙港印刷业已经形成规模,产业结构单一,不利于经 济健康发展;城市土地面积有限,扩大印刷业规模会影响其 他产业用地;不利于经济多元化发展;印刷业污染严重,破 坏生态环境。
• (2)提高工业用地利用率,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产业结构 调整,实现研发、创新和国际交流等功能。
【答题模板】
地理环境保护生态问题答题模板
地理环境保护生态问题答题模板地理帝编辑一轮复习之区域地理复习后,进入选修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学习。
虽然高考不在突出模板,但模板依然是考验一个学生地理逻辑思维的重要方法。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的表现有哪三类?①环境污染: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废热、放射性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等;②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和臭氧的破坏等;③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2.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哪些?(按必修2教材:理论+具体实际)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②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③人口压力;④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按选修6教材) 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原因)②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③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④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3.当代环境问题具有哪些特点?①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
②过程的不可逆性:如地面下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已经灭绝的物种等等。
③规模的全球性: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问题等。
4.为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唯一必然的选择?我国面临着: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严重的资源短缺、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5.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基本思想、原则和实施途径分别是什么?【概念】既满足当代人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包括三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①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②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③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全面进步。
【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共同性原则;③持续性原则。
【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6. 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原则和实施途径分别是什么?【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地理环境保护答题模板
地理环境保护答题模板地理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球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地理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共同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地理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学校、社会组织以及每个公民都应该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只有依法治理,才能有效地保护地理环境。
政府应该加大对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环保行为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
另外,我们还应该大力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
绿色生产是保护地理环境的基础,企业应该加大环保投入,改善生产工艺,减少环境污染。
而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该选择环保产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压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及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重环境教育和科普宣传。
通过开展环保知识普及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支持环保的浓厚氛围。
总之,地理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共同参与。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有效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为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地球的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答题思路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答题思路一、典题示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科尔沁沙地主体曾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是因人为原因沙化速度最快的沙地典型。
为治理沙漠,人们在漏水漏肥、养分含量极低、风沙活动强烈的流动、半流动沙丘或丘间地上,拉沙平整后铺设衬膜以形成防渗层,种起沙地衬膜水稻。
图甲是科尔沁沙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乙是当地农民种植衬膜水稻景观图。
(1)推测科尔沁草地沙漠化的人为原因。
(2)分析科尔沁沙地种植衬膜水稻有利的自然条件。
(3)说明种植衬膜水稻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4)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产自青铜峡市叶盛的“贡米”品质优良。
试分析叶盛镇适合发展优质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解析】(1)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对自然过度的开发和利用分析。
科尔沁草地沙漠化,主要人为原因有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2)根据区域农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
自然条件主要从光照、热量、土壤、病虫害等方面考虑。
根据图中科尔沁沙地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地夏季昼长夜短,降水较少,因此种植衬膜水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
该地是沙地,沙地透气性好,有利于水稻生长。
(3)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可从对经济、社会、生态等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经济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农牧民收入。
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抑制风沙,改善环境。
改良盐碱地,保护耕地。
(4)根据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从热量、光照、水源、昼夜温差、地形、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
宁夏平原位于西北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夏季昼长夜短,因此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品质优良。
有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宁夏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答案】(1)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沙地透气性好。
高中地理:最全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
涉及事物与问题
答题要素与思路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土壤
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牵一发而动全身
明确主导要素的变化
由这一个要素的变化分析其他要素的变化
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从地理位置入手,联系气候、地貌、植被、水文、土壤等要素特征,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答题建模】
思维方向
特征描述
水文特征
径流量
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水位
水位高(低)
汛期
汛期长(短),早(晚);汛期出现夏季(或其他的季节)
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
结冰期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
流速(水力)
流速大(小),水力资源丰富(不丰富)
水系特征
流向与长度
多大江大河(或河流短小)
流域面积
高中地理:最全高考地理规范答题模板
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
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答题建模】
地形特征要点
特征描述
交通区位条件类问题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接分析某种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二是对某地的交通运输发展条件进行评价。这些问题考查的核心内容都是交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
【答题建模】
思考方向
相关用语
交通线区位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地区(山区沿等高线修建或沿河谷分布),地形相对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看是否占用耕地)
2020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环境问题、灾害类答题模板)
①使河湖酸化,危害水生生物;
④湖泊变沼泽
②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农作物减产;
措施:
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
①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损坏
②建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净化率
⑤危害人体健康
③合理发展水产养殖业
措施:
④建立完善的水体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并采取防范措施
②自净差:水量少、流速慢、水域较封闭,交换更新慢
②工矿(南方有色金属冶炼)、交通、家庭燃烧化石燃料排放酸性气体
③水温高,光照强
③地形封闭,风弱,对流弱,逆温,污染物难以扩散
危害:
④降雨多,酸性气体溶于水
①水质变坏
⑤南方土壤呈酸性,缺少对空气中酸性物质的中和
②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
危害:
③水域生态环境变差
④释放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3、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雾霾)的成因和治理 原因:
措施: ①坚持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从源头控制固体废弃物排放
①污染源: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冬季燃煤供暖、节日燃放烟花爆竹、火山 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喷发、荒漠化等
③完善立法监督,加强管理
①科学排灌(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井灌井排;喷灌、滴管技术)
⑤物:提供物质资源,提供生存空间(栖息地),提供食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②引淡淋盐
⑥灾:减轻洪灾,城市防洪排涝
③农田覆盖
原因:
④种植耐盐碱作物
①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变暖,气候干化
9、矿产资源(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面临的环境问题
②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
环境问题:
③破坏植被、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泥沙淤积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环境保护答题模板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题答题模板一、土地退化的防治土地退化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包括气候异常和全球变暖;人为原因包括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乱砍乱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污染等。
土地退化的表现有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和土壤质量下降等。
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也不同,西北地区主要是土地荒漠化和草地退化,北方地区主要是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盐渍化和土壤侵蚀,南方地区主要是土壤侵蚀和污染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青藏地区主要是寒漠化。
我国的三大生态问题是石漠化、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石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和喀斯特地区。
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
自然原因包括坡度陡峻、土层浅薄、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等;人为原因包括过度砍伐、毁林开荒、陡坡开荒等。
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
以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
自然原因包括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等;人为原因包括植被破坏、不合理地利用土地等。
江南丘陵区的红色荒漠也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引起的。
自然原因包括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稳定、河流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等;人为原因包括毁林开荒、滥砍滥伐、过度樵采、人地矛盾突出等。
荒漠化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
自然原因包括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生态环境脆弱等;人为原因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的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人地矛盾突出等。
治理措施包括合理控制人口数量、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开发新能源、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合理利用水资源、设置沙障等。
二、森林的保护森林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答题模板(上)
全面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1.地理位置条件2.自然地理条件(1)农业条件: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e.生物(2)工业条件:矿产资源(如:各种金属矿、海盐、能源等)、土地资源、水资源等。
3.人文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包括:劳动力素质、数量)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劳动力素质高;人口少、城市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广阔(2)交通海陆交通便利(3)市场(经济腹地)消费市场广阔;潜在市场广阔(4)科技科技发达/技术先进(5)发展历史(悠久)和工农业基础(好)(6)国家政策(支持)水能资源开发的主要条件流量: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河流流量大落差: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市场:离市场近,电力需求量大交通:交通便利资金和技术:水电站建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生态破坏小,地质灾害少。
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有利影响:(1)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2)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3)生态效益: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调节库区气候;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等不利影响:(1)上游: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引发生态破坏和地质灾害(2)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水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分析河流的航运价值(1)水文特征:径流量大小、稳定状况、结冰期长短、含沙量大小、落差大小、流速缓急(2)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小、支流状况、河网密度(3)经济发展状况:流域内经济状况、运输需求状况(人口、城市数量)其他:与铁路、海港相连,便于水陆联运、河海联运分析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自然原因:(1)地块小(地形破碎),不利于大规模机械耕作(2)河网稠密,不利于大规模机械耕作(3)土壤黏重,土地肥力下降(4)气候变化(5)水资源(灌溉水源)减少社会经济原因:(1)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耕地(2)农业结构调整(如发展经济作物会占用大量耕地)(3)大量人口迁入,加重粮食压力。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讲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精练含解析
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
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
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图甲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图乙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
据此完成1~3题。
甲乙1.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 )A.乔木B.灌木C.草本D.灌草结合2.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能够( )①减少径流总量②削减径流峰值③减少泥沙含量④降低径流速度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3.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 )A.地形类型B.坡度大小C.气候变化D.土壤类型解析:第1题,该地位于季风区,该农林复合系统中,坡面坡度大,植被破坏后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乔木高大易遮挡农作物,因此,活篱笆应选取丛生的草本植物或萌生力强的灌木树种。
草灌结合,植被结构更加复杂,可以更好地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截留其中的土粒。
故选D。
第2题,在坡面上种植活篱笆带植被具有增加下渗、阻挡坡面径流、延缓径流及防止土壤流失等方面的效果。
故在三峡库区所进行的等高活篱笆技术试验对防止土壤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径流速度、延缓径流、削减径流峰值及控制土壤流失、减少泥沙含量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②③④正确;但不会减少径流总量,①错误。
故选D。
第3题,在山坡上建设农林复合系统不会改变地形类型,A错误。
由于该农林复合系统具有拦截地表泥沙的作用,活篱笆以上的泥沙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会受灌草的阻拦沉积下来,多年以后,两道活篱笆之间的区域会变得比较平坦,B正确。
在山坡上采用农林复合模式对区域气候变化和土壤类型的影响非常小,C、D错误。
答案:1.D 2.D 3.B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
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
高考地理-生态环境问题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①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②农 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 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
思考方向
必背术语
生活措施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
经济措施
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 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 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 政策措施
划或旅游等
环保措施
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 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 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思考方向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技术措施
必背术语
①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抽引水 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 ②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 等;③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 建筑物等;④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 汽车站、港口等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规范答题能力】
生态环境问题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问题 水土 流失
荒漠 化
思考方向
必背术语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 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
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坡地开垦
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 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 人为原因 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考点附解答: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 区域可持续发展1.结合区域图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以某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为背景,考查区域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3.结合区域规划,考查区域工农业发展区位因素、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4.结合图表材料,考查区域产业转移或资源调配的原因、影响。
知识点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生态问题分布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解决措施 荒漠化防治(撒哈拉、南美洲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干旱—处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隆起,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异常,降水变化大;地表物质松散;大风吹扬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利用防治荒漠化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营造三北防护林;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关系,制定草场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采取综合措施解决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水土流失治理(南方低山丘陵)黄土高原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①毁林开荒;②过度樵采;③轮荒—不合理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③植被: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④土壤: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的耕作制度;④开矿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④开矿时要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森林破坏(中国东北、西南地区)亚马孙平原雨林全球环境效应:调节碳氧平衡;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全球生物基因宝库。
生态脆弱性:雨林生长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植物体内直接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人类的开发保护第一,开发第二(中国: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湿地萎缩(三江源)三江平原气温低,蒸发弱,夏秋降水多,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土质粘重,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地下水位高;河网密集排水过度开垦成耕地(围湖造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生物多样性减少林区草原自然环境恶化森林草地和湿地破坏,狩猎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近海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土壤盐碱化(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西北地区)黄淮海平原①地形—低洼(地势低平,岗洼相间洼地排水不畅);②气候—春秋季节干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蒸发量旺盛;③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
高考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18类题型规范答题模板现将高考地理中常见的一些问答题的规范答题模板分享给你们,希望各位同学要认真识记,并在平时的做题中对应答题模板,规范答题、严格运用地理术语、书写规范、字迹清晰、条例明确,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地形特征描述型问题答题模板特征描述型按对象可分为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特点的描述,是高考中的常设题型。
地形特征描述类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经常出现抓不住重点,失分较多的情况。
二、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三、河流水文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模板河流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描述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二是分析某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成因(侧重于气候因素)或水系特征与地形的关系;三是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水系特征的差异。
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区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然后再针对具体水文(水系)特征进行描述。
四、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外力作用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判断影响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二是分析形成该地貌的成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的;三是描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先后顺序。
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的答题模板该类型问题多以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的变化为切入点,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答题思路是先确定自然地理要素是什么,其次是该要素对其他要素有什么影响,及什么要素对该要素有什么影响。
六、人口迁移类题目的答题模板1.人口迁移类题目常以各种图表为载体,结合热点问题和时事材料,贴近现实,尽管图文材料提供的信息量大,但考生审题障碍不大。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生态环境问题
2021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生态环境问题⑴ 马尔代夫(瑙鲁)面临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有被淹没的危险。
⑵ 火地岛(新西兰南北岛)面临的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空洞扩大,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
⑶ 赤潮问题:发生赤潮的原因:自然原因:春夏温暖李节,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封闭海湾。
(外因)人为原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业废水、农业生产中的废水都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流入江河、湖泊,汇入大海,使近海水体中氮和磷的含量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根本原因)易发生赤潮的区域:珠江口、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等。
易发生赤潮的时间: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
带来危害:①海水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盛,使鱼类窒息、中毒死亡,② 危害人体健康③影响海洋旅游业。
⑷ 全球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① 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② 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⑸ 酸雨带来的影响:① 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 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 危及人体健康。
⑹ 减少酸雨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⑺ 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 地表植被稀少;③ 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农田;②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③ 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牲畜质量;④ 开矿时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并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⑤ 小流域综合治理。
⑻ 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② 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③ 鼠害,蝗害。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模块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析考情明方向考点一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认识荒漠化[知其地]区域不同,地理条件不同,荒漠化的类型及成因也不同。
因此,在分析荒漠化问题时,要依据具体区域分析其成因,结合成因针对性采取对应措施。
(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发展。
()物质条件:土质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多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年则加剧荒漠化进程。
.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
()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防治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控制人口增长。
[想其策]荒漠化的治理措施.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根据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荒漠化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
如荒漠化的产生与地表植被稀疏有关,可通过植树造林减轻荒漠化的发生。
.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措施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例如:过度使用地下水——合理利用水资源;过度放牧——轮牧;人口激增——控制人口数.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把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荒漠化问题。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答题模板系列六生态环境问题类含解析新人教.doc
答题模板系列(六)生态环境问题类(2015·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 思维流程 ]角度一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其解题流程为:角度二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其解题流程为:[ 试做答案 ](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
(2)问题:泥沙淤积。
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
(3)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
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4)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成因与措施,有时考查其一,有时两方面综合考查。
1. 分析成因首先要看清题意,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还是没有限定,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某生态问题成因,一般应按以下思路展开:( 1)自然原因:地形原因(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2)人为原因: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模板系列(六)生态环境问题类
(2015·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
[思维流程]
角度一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其解题流程为:
角度二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
其解题流程为:
[试做答案](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
(2)问题:泥沙淤积。
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
(3)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
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4)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成因与措施,有时考查其一,有时两方面综合考查。
1.分析成因首先要看清题意,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还是没有限定,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某生态问题成因,一般应按以下思路展开:
(1)自然原因:地形原因(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2)人为原因: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3)分析原因时不要每一方面都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2.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
水土流失自然
原因
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人为
原因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
荒漠化自然
原因
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
旺盛
人为
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
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
湿地萎缩自然
原因
气候变干,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
人为
原因
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
才能使措施具有针对性。
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进行:
(1)根据成因确定措施。
根据区域生态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2)根据阶段确定措施。
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3)根据措施确定措施。
根据典型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措施,借鉴典型区域的经验。
4.常见的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答题模板
措施
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
1.(2019·太原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黄河冲积而成的宁夏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早在2 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凿渠引水灌溉农田,至今已形成完善的排灌系统。
下图是宁夏平原排灌渠道分布示意图。
(1)说明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主要原因。
(2)指出该地区过度灌溉易产生的生态问题,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3)简述排水渠道的功能及意义。
解析:第(1)题,该处为干旱风沙区,成为“塞上江南”的条件是少风沙、多江南水乡景观;结合图中山脉和黄河的影响分析即可。
第(2)题,明确过度灌溉易出现盐碱化问题;盐碱化是地下水位上升带动盐类物质上升,然后水分蒸发盐类聚集于地表的过程。
第(3)题,排水灌渠功能是为了排水,意义在于减少过度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渍化。
答案:(1)宁夏平原地处西北干旱地区,自古以来开挖渠道,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西有贺兰山阻挡偏北风,气温高,风沙危害小。
(2)导致土壤(次生)盐碱(渍)化。
干旱地区大量引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3)排水渠道将多余的灌溉用水(或汛期时大量的来水)和农田退水引到黄河,缓解由于地下水位抬高而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
2.(2019·威海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桉树喜光、好湿,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5℃以上、年降水量超过1 000 mm的地区。
桉树对低温很敏感,生长期最低温不低于7~8℃,一般生长在海拔600 m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可用于木材加工、制浆造纸、化工等。
桉树本身带有的挥发性芳香油还具有驱虫作用。
桉树快速生长期可达十年,且具有早期“高生长(第2~6年)”快于“粗生长(第6~10
年)”的特点。
广西桉树种植面积达3 000万亩,居全国首位,其中崇左市扶绥县是主要的桉树速生林生产基地。
当地农民以前种植甘蔗,需要施肥等精耕细作,后来弃蔗种桉,为了多种多收,有的一亩地种600棵桉树,导致桉树林下寸草不生,许多桉农在桉树生长到第3年就砍伐了。
2014年起,当地政府提出“限桉、禁桉”,重新规划树种结构,调减桉树种植面积。
下图示意扶绥县在广西的位置。
(1)与百色相比,分析扶绥县适宜桉树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扶绥县当地农民弃蔗种桉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扶绥县“限桉、禁桉”的原因。
(4)有人说桉树是“生态杀手”,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联系桉树的生长条件,从气候、地形和土壤等方面分析扶绥县适宜桉树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第(2)题,主要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从对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
第(4)题,赞同主要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不赞同主要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地种植桉树,分析桉树的生态环境作用。
答案:(1)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热量充足;位于河流下游,灌溉水源充足(百色位于河流上游,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下渗,灌溉水源不足);海拔大多在500 m以下,地势较低平、土壤肥沃。
(2)桉树生长快,经济效益较高;化肥、劳动力等生产成本投入低;桉树深加工可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
(3)大量占用耕地,影响甘蔗等传统经济作物的种植;农业生产结构单一,过度依赖桉树产业,经济具有脆弱性;种植单一的树种且密度过大,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破坏生态环境;桉树生长耗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
(4)赞同。
大面积、高密度种植桉树,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不赞同。
合理种植,保持桉树的合理种植间距,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