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次 病 程 记 录(癔症)
癔病(癔症)解说
![癔病(癔症)解说](https://img.taocdn.com/s3/m/8dd5f7d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f.png)
癔病(癔症)解说导读: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症,以乡村多见。
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
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
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精神因素和暗示的作用,是癔症发病的主要原因。
但是,当人们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以及暗示的作用以后,为什么有的人保持健康,有的人就患了癔症呢?这与他们的性格不同有关。
癔症患者的病前个性,是属于有强烈情感,缺少坚定理智,意志不稳定,幻想多,争强好胜,虚荣,情感不稳定,易冲动。
这类性格的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情感代替理智:癔症性格的人有高度的情感性,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容易从一种情感转移为另一种情感,他们对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整个精神活动均易受情感的影响而趋向极端。
如对某人有好感时,觉得他十全十美,是世界上少有的好人,但当遇到一点小事时就立刻认为这人一无是处,是最大的恶棍。
这就是癔症者的“情感逻辑”。
其判断推理完全从当时的情感出发,情感有了变化,其判断推理也随之改变。
(2)暗示性强:他们的情感和行为极易受别人的言语和行为的暗示影响,尤其是当他对某人印象良好时,则该人的意见都会不加分析地盲目接受下来。
他们的自我暗示也很强烈,以致各种身体不造感可作为自我暗示的基础。
(3)自我中心和好幻想:他们好夸耀自己,显示自己,乐于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
他们富于生动的幻想,特别是当情感反应强烈时,想象和现实常易混淆一起,以致有时连他们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是想象还是事实,因而造成他在说谎的印象。
癔症多发病于16~30岁之间,女多于男。
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癔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惊恐,被侮辱,委屈,不如意以及亲人的远离等较强烈的精神创伤,往往是癔症第一次发病的诱因。
癔症疾病详解
![癔症疾病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e53924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f.png)
癔症疾病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
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大事、内心冲突、心情感动、示意或自我示意,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精神暴发等精神症状,但无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病理基础。
病因癔症是由什么缘由引起的?(1)精神刺激:使患者感到委屈、生气、精神紧急、恐惊等精神刺激或重大生活大事,往往是本症发病的直接缘由或成为第一次发病的因素。
有部分患者在以后的发作中可无明显的诱发因素,而是通过触景生情或联想,或自我示意而发病。
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受,如患病精神虐待、躯体或性摧残,则是后来发生转换性和分别性癔症重要缘由之一,但躯体化障碍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多不明显。
(2)心理素养: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癔症及引发何种癔症与患者心理素养有关,一般来说,具有癔病性格的人遇有精神刺激,易发生癔病。
所谓癔病性格系指:1、情感丰富:情感鲜亮剧烈,但不稳定,简单感情用事。
2、示意性强:主要是指在肯定环境气氛和情感基础上简单接受外界影响,以及简单对自身的某种感觉或某种观念无条件的接受(自我示意)。
3、自我中心:即到处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目,富于表演性、戏剧性或者说是夸张,目的是为了博得人们对自己的重视与怜悯。
4、富于幻想:在情感基础上想象丰富、生动、活泼,甚至难以区分现实与幻想。
(3)遗传因素:对于本症遗传讨论结果颇不全都,总的来说,男性患者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2.4%,女性患者则为6.4%,高于一般居民的患病率。
说明癔症存在遗传因素影响,而对双生子的讨论不能支持本病的遗传假说。
(4)其它易感因素: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以及完全依靠丈夫供给的妇女,或是青春期、更年期的妇女,易患癔症。
症状癔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一、病史及症状(一)本病多见于女性,有明显的癔症性格特征,发病多与心因有关,既往有类似发病史。
(二)临床表现多样化。
按症状的性质和形式分为两型:(1)分别型:①以精神症状为主,有情感暴发,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发病,表现为哭、笑、打滚、喊叫等。
住院病历模板
![住院病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1f4f7f227284b73f3425069.png)
姓名:吴小燕性别:女年龄:24岁民族:汉族文化程度:中专职业:商人职务:无宗教信仰:无电话:籍贯:江西省宁都县婚姻状况:已婚单位或地址:宁都县东山坝镇溪边村1组邮政编码:342800供史人:赖明华系病友之:丈夫可靠程度:基本可靠电话:地址:宁都县东山坝镇溪边村1组所属单位:无联系人:赖明华地址:宁都县东山坝镇溪边村1组电话:第 1 次发病,第 1 次住院,入院日期:2010-11-24 09:29:39门诊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诉:遭劫持后失眠、自言乱语、疑人害己4月余。
现病史(代):患者于2010年7月2日晚遭人劫持至小轿车内殴打及恐吓40多分钟,患者全身多处受伤,左上侧切牙折断,被其丈夫救出5天后渐出现自言乱语,时称有人要来砍杀她。
晚上入睡困难,经常做恶梦,梦见她被劫持的情景。
近几月丈夫外出后马上打电话给她丈夫,称她丈夫也被劫持了,不管她丈夫怎么解释她都不相信。
经常发呆,经常称有人来抓她,有人来砍她和她家人。
一直未治疗,近几日乱语加重,有时称她18岁,还没有结婚。
患者整天待在家里,害怕外出,怕黑,要开灯,经常想跳楼自杀,称死了算了,死了以后警察就会去抓坏人,日常生活需家属协助料理。
家属特将其送来我院住院治疗。
发病以来患者饮食、睡眠差,大、小便正常。
无自伤、及冲动性伤人毁物言行。
有自杀言行。
既往史(以往有那些重大疾病史注明发生的时间,治疗情况及转归):否认“肝炎”“结核”“疟疾”“伤寒”等传染性病史,进行过规律的预防接种,无创伤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史。
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患者1986年12月10日出生,出生原籍,第4胎,第4产,孕40周,平产,出生时无窒息,母孕期间无特殊病史。
无外地久居史,工作及生活环境良好,体格发育正常,生活规律,无不良嗜好,无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和血吸虫疫水接触史。
无冶游史。
智力发育良好,无童年不良遭遇。
个性特征:合群开朗。
病前社会适应可。
婚育史:22岁结婚,孕1产1,存1。
最新住院病历质量评定标准(版)
![最新住院病历质量评定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77c264360cba1aa811dabd.png)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住院病历质量评定标准(2013版)
科室: 患者姓名: 病案号(住院号)经治医生:
记
1.住院病历质量评定标准包括七个部分80个条款,每份病历均需逐项全面检查,不得漏项。
2.住院病历质量评定分为甲级、乙级、丙级(即不合格病历) :
(1)每份病历扣分W 15分为轻度缺陷,等同为甲级病历;扣分达16〜30分为中度缺陷,
等同为乙级病历;扣分》31分为重度缺陷,等同为丙级病历(即不合格病历) 。
(2)住院病历质量评定标准中列出了18项病历质量重度缺陷,每份病历发生任何一项,
则该份病历即为重度缺陷病历(即不合格病历) 。
3.检查中对已发现有一项重度缺陷的病历不得终止检查,仍需按标准逐项检查;每份病历检
查结束应计算总扣分数和重度缺陷数及其项目序号。
什么是癔病
![什么是癔病](https://img.taocdn.com/s3/m/efd0752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d.png)
什么是癔病导言:癔病,也被称为功能性神经症状障碍,是一种身体上出现的症状,却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可解释的情况。
本文将深入探讨癔病的定义、症状、诊断和治疗,以及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影响。
第一节:癔病的定义和症状癔病是一种心理性疾病,其根源可追溯到精神压力和心理创伤。
患者通常表现出一系列身体症状,如抽搐、瘫痪、失声、失明、耳聋以及记忆丧失等。
这些症状可以没有任何生理基础,但患者真实地体验到痛苦和困扰。
症状通常在激发性事件之后迅速出现,有时患者可能并不自觉地制造这些症状。
第二节:癔病的诊断和鉴别由于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基础,癔病在诊断上是一项挑战性任务。
医生通常通过检查患者的症状、既往病史以及进行身体和精神状态的评估来进行诊断。
然而,鉴别癔病与其他相似症状的病症是非常重要的。
癔病症状与其他神经症症状往往非常相似,例如癫痫发作、多发性硬化症和帕金森病等。
因此,医生需要进行仔细的鉴别诊断,并不能忽视任何可能的器质性原因。
第三节:癔病对患者的影响癔病对患者的影响是显著的。
患者常常遭受长期的痛苦和社会排斥。
他们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学习或社交,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此外,癔病患者可能感到沮丧、绝望甚至自卑。
他们可能经历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负面的心理和社会影响强调了对癔病患者提供全面治疗和支持的重要性。
第四节:癔病的治疗方法癔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是癔病患者最常接受的治疗方法之一。
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暗示疗法被广泛用于帮助患者理解并控制他们的症状。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处理潜在的心理创伤,同时帮助他们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药物治疗不是癔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某些药物如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可能用于管理伴随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五节:医务人员对癔病的应对医务人员在处理癔病患者时需要特别的技巧和耐心。
他们应该明确癔病的特点,避免笼统化的指责或忽视患者的困扰。
关键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并向患者传递信息,帮助他们理解症状的心理学原因。
癔症-异常心理学
![癔症-异常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bc2a0711b14e852459fb57b8.png)
十九世纪后期法国的Charcot:发现癔症患者极易 被催眠。 提出“中枢神经系统退化论”,虽然症 状由心理制约
3
概念、历史(二)
H.Bernheim认为癔症完全是心因性的 Babinski创建了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区分了癔症与
某些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疾病,修正了癔症的误诊。
患者体验到一种真正的能力丧失:运动或感觉功能丧失或 削弱,同样没有神经病理可以解释这种功能丧失现象。
最常见的是眼睛失明、耳聋、瘫痪和麻木(丧失感觉)。 转换性症状没有医学证据的支持,也不是装出来的。它们
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不受人的意识控制。比如检查表明 眼睛很好,没有缺陷或受到伤害,但患者就是无法看见。
ICD-10将它改名为“分离-转换性障碍” CCMD-3据此仍沿用癔症名称
7
CCMD-3分类
40 癔症 40.1 癔症性精神障碍 40.11 癔症性遗忘 40.12 癔症性漫游 40.13 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 40.14 癔症性精神病
40.141 癔症性附体障碍 40.142 癔症性木僵
8
CCMD-3分类
住院;兄弟姐妹中有6.25%曾患癔症住院
素质与人格:癔症个性即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自我中心、富
于幻想、暗示性高。国外还有不成熟、要挟、性挑逗等特征的描述
躯体因素:脑干上段特别是间脑器质性损害与癔症有某种因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Latah综合征、Arctic癔症、集体癔症(mass hysteria)
16
分离性遗忘
Dissociative Amnesia
17
分离性遗忘
并非由器质性因素引起的记忆缺失 主要特点是记忆丧失,通常为重要的近期事件 分离性遗忘几乎总是顺行的,忘记的是导致症状产生的压
病程记录模板(首次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范本模板
![病程记录模板(首次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476bb551a37f111f0855b03.png)
首次病程记录(模板)2013-01-02 12:30:25患儿于博锴,男,1岁7个月,以“咳嗽5天,加重2天”为主诉于2013-01-02 12:30:25由门诊以“支气管炎”诊断收住入院。
病例特点:1。
(略)2。
(略)3.(略)4。
辅助检查:(有相关检查必须写.若入院时无相关检查应写:相关辅助检查已开出,待回报。
)拟诊讨论: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形体娇嫩,腠理疏松,且肺常不足,卫表不固,易受外邪侵袭。
肺为娇脏,位于上焦,首先受之。
目前季节以寒邪为主,但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邪后很快化热,故目前以热为主。
热邪犯肺则使肺失宣肃,故见咳嗽。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热邪结聚于此,故见咽赤.舌质红,舌苔白厚,指纹浮紫均为风热之象。
四诊合参,当属中医咳嗽范畴,本病病位在肺,证属风热犯肺,其病机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预后良好。
西医诊断依据:1. (略)2。
(略)3. (略)4.辅助检查:相关辅助检查已开出,待回报。
中医鉴别诊断:1. 本病可与哮病相鉴别:哮病以咳嗽、呼气相延长、哮鸣音为主症,多数无发热症状,常反复发作,多有过敏史,双肺听诊以哮鸣音为主.追问患儿家长,本次为患儿第二次发病,且患儿肺部听诊以湿啰音为主,故可排除。
2. 本病可与顿咳相鉴别:顿咳以阵发性痉挛性呼吸困难为主,日轻夜重,进行性加重,咳毕有鸡鸣样回声,甚则呕吐痰涎,病程较长,有传染性,可引起流行。
本病可排除。
西医鉴别诊断:1.本病可与支气管异物相鉴别:吸入异物可使支气管完全或不完全堵塞而致肺不张或肺气肿,继发感染则类似肺炎或合并肺炎。
但根据异物吸入史,突然出现呛咳以及胸片可鉴别。
本例患儿不支持。
2。
本病可与肺结核相鉴别:婴幼儿活动性肺结核表现为发绀、气促,但肺部体征阴性.一般有结核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清结核抗体检测以及胸片可鉴别.本例患儿可排除。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咳嗽风热犯肺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诊疗计划:1.儿科常规护理,I级护理。
什么是癔症?为什么癔症难治?
![什么是癔症?为什么癔症难治?](https://img.taocdn.com/s3/m/595af13a192e45361066f593.png)
什么是癔症?癔症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癔症难治?为什么癔症又叫歇斯底里症?癔症发作起来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困扰很多癔症患者及其家属甚至一些经验不足的精神科医生。
那到底该怎么正确理解癔症的涵义呢?本文将做详细分析和探究。
癔症的概念多从描述症状入手目前学术界对癔症的概念多为描述性的,即以描述癔症的症状为主,比如最经典的表述如下: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病,以乡村多见。
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
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
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以上对癔症的定义描述了其症状,分析了病因,但并没有确切界定癔症到底是什么病。
癔症为什么又叫歇斯底里症英文“hysterical”,意思是过度狂烈的;不可抑制的,异常兴奋的,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极度的冲动,是一种极度的精神状态。
在国内,歇斯底里一词出自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45章:“他甚至歇斯底里骂孩子,神经质抱住老婆哭鼻子。
”这一段对歇斯底里症状的描写正好与英文“hysterical”所描述的症状不谋而合,而且“hysterical”的发音正好与“歇斯底里”相近。
真是“中外所见略同”,所以心理学界就把癔症又称为歇斯底里症。
癔症的概念界定癔症患者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临床症状是由于强烈的精神作用(心理暗示)引起的,而歇斯底里这个词从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角度诠释了癔症的主要特点。
介绍了这么多,还是没有把到底什么是癔症讲清楚。
那到底什么是癔症呢,首先,癔症是一种精神疾病,这是没有问题的,而几乎所有的精神病都可以用“精神障碍综合症”来概括,因此,癔症也属于精神障碍综合症的一种。
而对一种精神疾病下定义,常常包括原因的介绍和症状的介绍。
基于上述三项原则,精神健康网把癔症定义为:癔症也叫歇斯底里症,是指在人格障碍的基础上,在心理暗示或外力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以情感或躯体缺陷为表现的精神障碍综合症。
首次病程记录.1.2.3(表11)
![首次病程记录.1.2.3(表11)](https://img.taocdn.com/s3/m/3e3b8909a6c30c2259019e35.png)
安达吉星岗二院首次病程记录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码年月日时分姓名性别年龄因咳嗽入院主诉:咳嗽、咳痰3天伴左侧胸痛1天。
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因受凉出现流清涕而后全身发冷,咳嗽,咳黄痰,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无明显好转又出现左侧胸痛1天,深呼吸加重,近日来我院就诊,门诊胸片检查后以‘肺炎’收入院,病程中无心悸、气短,睡眠、饮食欠佳,两便尚可。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况欠佳,体温38.0°,神清语明,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咽部充血,扁桃体轻度肿大,胸廓无畸形,语颤无增强及减弱,左肺中下野叩诊浊音,可闻及水泡音。
心率90次,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临床初步诊断:肺炎诊断依据:1 咳嗽、咳痰3天伴左侧胸痛1天。
2 左肺中下野叩诊浊音,可闻及水泡音。
3 辅检:血常规WCB 14.0胸片报告:左肺中下野片状阴影,边缘模糊。
鉴别诊断:1 肺结核2 支气管扩张诊疗计划住院病历姓名住院号3---10 查房记录主诉:咳嗽、胸痛减轻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况尚可,心律齐,左肺下野仍可闻及水泡音。
处置:继续抗炎、化痰对症治疗记录:3----11 查房记录主诉:干咳,无痰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况尚可,心律齐,左肺下野仍可闻及少许水泡音。
腹软,无压痛。
处置:继续抗炎、化痰对症治疗记录:3-----12 查房记录主诉:偶尔咳嗽,胸痛消失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况尚可,心律齐,左肺下野未闻及水泡音,呼吸音清晰。
处置:继续抗炎、化痰对症治疗记录:3-----13 今日出院记录:出院记录门诊病案号:科住院病案号:姓名:性别:年龄:第次住院入院时科别:科门诊收治诊断:肺炎临床初步诊断:肺炎临床确定诊断:肺炎入院时情况:主诉:咳嗽、咳痰3天伴左侧胸痛1天。
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因受凉出现流清涕而后全身发冷,咳嗽,咳黄痰,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无明显好转又出现左侧胸痛1天,深呼吸加重,近日来我院就诊,门诊胸片检查后以‘肺炎’收入院,病程中无心悸、气短,睡眠、饮食欠佳,两便尚可。
首次病程记录 (3)
![首次病程记录 (3)](https://img.taocdn.com/s3/m/61ebe26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c.png)
首次病程记录引言本文档是针对患者[XXX]的首次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是医院对患者进行初诊后的第一次全面评估和记录,对于制定治疗计划和预测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信息•姓名:XXX•年龄:XXX•性别:XXX•就诊日期:XXX•主诉:XXX现病史患者主诉XXX,疾病的发病时间为XXX,目前症状XXX。
既往史•XXX年前被诊断患有XXX疾病,曾进行XXX治疗,治疗效果良好。
•XXX年前曾经患有XXX疾病,治愈后未再发作。
个人史患者XXX生活和工作环境良好,无尘、无毒物接触史。
无不良嗜好,无过敏史。
家族史无家族成员患有类似疾病。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患者精神状态可,体力状况良好。
皮肤皮肤湿润,无皮疹,无出血点。
头颈部头部无明显畸形,颈软,无淋巴结肿大。
胸部胸廓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
心脏心脏听诊无明显异常,心音规则。
腹部腹部平坦,无压痛,肝脾未触及。
下肢下肢无水肿,步态正常。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XXX g/dL,白细胞XXX /mm³,血小板XXX /mm³。
•生化检查:血清XXX水平为XXX umol/L。
•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红细胞均正常。
影像检查•胸部X光片: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经过详细检查和相关实验室、影像检查,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我们得出以下初步诊断:1.XXX2.XXX治疗计划针对患者的诊断结果,制定如下治疗计划:1.给予适当药物治疗,如XXX。
2.加强对患者的宣教,让患者了解疾病的自我管理方法。
3.适当调整患者的饮食,增加对营养的摄取。
随访计划为了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的进展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随访计划:1.患者每周来医院复诊一次,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2.患者自觉症状变化时及时与医生联系。
结束语首次病程记录对于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档通过对患者的初步评估和检查结果进行记录,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完整版)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及格式
![(完整版)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及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7a14105302d276a200292efc.png)
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及格式一、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要求(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
(二)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 8小时内完成。
(三)书写首次病程记录时,第一行左顶格书写记录日期和时间,居中书写“首次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1、病例特点:应当在对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进行全面分析、归纳和整理后写出本病例特征 ,包括阳性发现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等。
2、拟诊讨论 (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例特点,提出初步诊断,写出对诊断的分析思考过程,阐述诊断依据。
诊断已经明确者不需进行鉴别诊断。
未明确诊断时写出需要鉴别的疾病名称和鉴别诊断的依据,并进行分析;必要时对治疗中的难点进行分析讨论。
3、诊疗计划:针对病情制定具体明确的诊治计划,体现对患者诊治的整体思路。
不要写不属于诊疗计划的内容,避免在诊疗计划中写出“完成病历书写”、“择期手术”、“请示上级医师”等套话。
(四)首次病记录应高度概括,突出重点,不能简单重复入院记录的内容。
抓住要点,有分析、有见解、充分反映出经治医师临床的思维活动情况。
二、首次病程记录的格式首次病程记录年-月-日,时:分病例特点: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对诊断不明确者):诊疗计划:医师签名:三、首次病程记录示例2010-03-09,19:00 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1、老年男性,原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波动在 180/95mmHg之间。
2、发病急。
3h前患者用力后突发胸骨后痛,为针刺样,且向左肩背部及上肢放射,伴冷汗淋漓,无恶心呕吐,含化硝酸甘油片未见效。
3、体检: P100次/分,R18次/分, BP108/80mmHg,精神差。
两肺呼吸音粗,肺底部闻及细小水泡音,心率 100次/分,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4、 ECG示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
初步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 2级(killip 分级)高血压病( 3级,极高危)诊断依据 : 1.原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波动在 180/95mmHg之间,突发胸骨后痛 3小时。
什么是癔症
![什么是癔症](https://img.taocdn.com/s3/m/fd4a407c2e3f5727a5e962a9.png)
什么是癔症*导读: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是由明显精神因素、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导致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或运动障碍、意识状态改变,症状无器质性基础的一种神经症。
……本症多于青壮年期发病,起病突然,可有多次发作,尤多见于女性。
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患病率为5‰,战时发病率占战时神经症的50%,直接与战伤有关的约为40%~60%。
国内流行学调查资料中,各地报道的差异很大,约占神经精神科门、急诊总数5%~10%。
近年来,癔症发病率有减少趋势。
[病因与发病机理]癔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个性特征有关,可概括为:在某种性格基础上,因精神受到刺激而发病,亦可在躯体疾病基础上发病。
一、遗传因素国外资料表明癔症患者的近亲中本症发生率为1.7%~7.3%,较一般居民高。
女性一极亲属中发生率为20%。
我国福建地区报导患者具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4%。
提示遗传因素对部分患者来说比精神因素更为重要。
二、性格特征(一)高度情感性:平时情绪偏向幼稚、易波动、任性、急躁易怒、敏感多疑,常因微小锁事而发脾气或哭泣。
情感反应过分强烈,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往往带有夸张和戏剧性色彩,对人对事也易感情用事。
(二)高度暗示性:指患者很轻易的接受周围人的言语、行动、态度等影响,并产生相应的联想和反应时称暗示;当时自身的某些感觉不适产生某种相应的联想和反应时称自我暗示。
暗示性取决于病人的情感倾向,如对某件事或某个人具有情感倾向性,则易受暗示。
(三)高度自我显示性:具人自我中心倾向,往往过分夸耀和显示自已,喜欢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
病后主要表现为夸大症状,祈求同情。
(四)丰富幻想性:富于幻想,其幻想内容生动,在强烈情感影响下易把实现与幻想相互混淆,给人以说谎的印象。
上述四点突出而典型者称癔症性病态人格。
以上性格特征于病后显得更加突出。
三、精神因素一般多由急性精神创伤性刺激引起,亦可由持久的难以解决的人际矛盾或内心痛苦引起。
尤其是气愤与悲哀不能发泄时,常导致疾病的突然发生。
PBL教学案例(血液-2)首次病程记录格式
![PBL教学案例(血液-2)首次病程记录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375567170242a8956aece462.png)
2017-11-03 20:46 首次病程记录一、病例特点:1.患者来虎,男,48岁,已婚,工人,汉族,省市鄱阳县人,因“反复发热伴咳嗽、头晕、乏力2月余〞入院。
2.患者于2月余前开场出现反复发热,发现“血三系〞减少、白蛋白下降、甘油三酯升高;抗感染后后无明显好转。
9月25日来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经我科会诊后考虑为噬血细胞综合征转入我科。
予以足叶乙苷0.1g qd d1-2+地塞米松15mg qd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经骨髓穿刺活检、淋巴结活检等明确诊断为“ALK(-)间变大B细胞淋巴瘤(IV期B组,IPI4分〕、噬血细胞综合症〞。
于2017-10-13予CHOPE方案化疗1周期,化疗过程顺利,化疗后继发IV°骨髓抑制、肺部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予抗感染、输血、升白细胞治疗,经过治疗后好转出院。
1周前患者出现发热,于我院再次住院1天,抗感染后略有好转,4天前患者自动要求出院后前往浙一医院治疗,期间持续发热,体温最高38.5℃,予邦达抗感染,米卡芬净真菌预防,地塞米松10mg静滴治疗。
现患者仍有发热,体温高于38.5℃,自感双下肢酸胀,剑突下疼痛,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急,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抽搐等,至我院急诊,为进一步诊治,急诊拟诊“ALK(-)间变大B细胞淋巴瘤(IV期B组,IPI4分〕、噬血细胞综合症〞收治入院。
3.查体:T:37.7℃,P:114次/分,R:20次/分,BP:100/73mmHg。
神志清,精神软,颈软,颈部可触与数枚黄豆大小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可,有压痛,皮肤未见瘀斑瘀点,巩膜轻度黄染;肺部呼吸音清,未闻与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与明显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明显压痛与反跳痛,肝肋下平脐,质中等,触与面光滑,触痛〔+〕,肝脏叩击痛〔+〕;脾脏肋下4指,质中等,触与面光滑,未触与肿块;肾区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4次/分;双下肢无肿胀,病理征未引出。
癔症文献综述
![癔症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a25d337e2bd960590c677e1.png)
・ 9 9・
癔 症文献综述
李赣州 3 4 1 0 0 0 )
摘 要: 癔症是人们在 日常生活及各 类医院中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随着科学的发展 、 社会 的进 步, 癔症的研究越来越 受到重视 。分 析 近年 与癔症相 关的文献 , 研 究者发现基础研究相对较 少 , 尤其是在 生理和脑机制方面 , 治疗与诊 断发展迅速。本文将在前人研 究的基础 上, 就癔症发病的诊 断和 治疗方面进行 综述 , 以期为后 来研 究者提供 一定参考 。 关键词 : 癔症 ; 诊断 ; 治疗 癔症 , 又称歇斯底里 , 起源 于希腊 文 h y s t e r i a , 意指子 宫之意 , 是 质性病变 , 暗示疗法在治疗中也常用 。刘冬琴 ( 2 0 0 9 ) 在研究癔症性 种 以转换和解离障碍为主的精神障碍 。 目前认 为癔症 的发作具有 失声时 , 采用 了 自身对照法 , 首先使用间接喉镜 法 , 无效后使用颈前 人格基 础 , 即高度情绪性 、 自我中心性 、 受暗示性及丰富 的幻想 性 , 皮下注射法 , 药物为生理盐水 , 类似于暗示 法。结果发现 , 颈前 皮下 但也有 的研究认为癔症发作 与癔症性人格无必然的联系 。 癔症多起 注射组有效率与前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 从而证 明了暗示疗法的有效 病 于青壮年期 , 尤其是在强烈 的精神刺激 下容易起 病 , 但往往 消失 性 。陈超美( 2 0 1 3 ) 在3 2 例炎症性瘫痪 患者的治疗 中, 用1 0 %葡萄糖 迅速 , 预后 良好 , 若 治疗不当也可延续数年 , 据相关研究 , 女性发病 酸钙 1 0 m l 静脉推注 , 使患者感到发热的同时给予暗示治疗 , 患者全 率高于男性 。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倾 向废除癔症 的概念 , 而以分 离性 部康复 。研究者史志春研究 了不同暗示疗法存 在的效果差异 , 结果 障碍和转换性障碍诊断。 近年来 的研究方向主要集 中在以下几 个方 显示 , 语言针灸 、 语 言按摩治疗效果均优于语言药物 治疗 , 但是无法 面: a . 癔症 的诊 断 : 越来 越多的研究者将脑 电图( E E G) 、 视频脑 电图 排除针灸 、 药物单独作用所起 的效果 。临床上不 同症状的患者经暗 ( V E E G) 、 视觉诱 发 电位 ( V E P ) 和 眼电扫描术 ( E R G) 应用 于癔症 的 示治疗后 , 在可获得 的文献中 , 均报告效果 良好 。 诊断 。b . 癔症 的治疗 : 研究发现采用 暗示疗法能取得 良好 的效果 , 药 2 . 2 无抽搐 电休克( ME C T) 治疗 : 研究发现 , ME C T治疗的作 用机 ①改变血脑屏 障, 增加脑 内药物对血液 的浓度 , 增强 物治疗 在癔症治疗 中也 能起到重要作用 , 随着科技 的发展 , 无抽搐 制有 以下方面 : 电休克 ( M E C T ) 也越来越 多的应用在癔症治疗中 。以下将对癔症研 药效 。 ②作用于多条神经进 而产生效果… 。临床工作者的研究表明, 究 的主要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 该疗法效果 良好 。 朱 操( 2 0 1 2 研 究了无抽搐 电休克( ME C T) 对癔症性 1 诊 断 精神病 的治疗效果 , 得出了肯定 的结论 。同样 , 张生( 2 0 1 4 ) 对无抽搐 袁 晶( 2 0 1 2 ) 等人 证实 了量子共 振检测在癔症诊 断 中的重要应 电休克 治疗 癔症患者进行 了临床分 析 ,研究 者设 置对照组 与实验 用价值 。 研究者将 1 4 0例确诊为癔症的患者用量子共振仪评定其精 组 , 对 照组采用药物治疗 。 结果发现实验组有效率 明显高与对 照组 , 神症状 ,而后将其结果与精神科 临床 医生 的结果进行 比对分析 , 发 且 副作 用较少 ,对患者治疗 的依存 率也 较高。与此 同时 ,张会 堂 现该仪器诊断的准确性较好 ,对大部分癔症患者 的敏感度较高 , 肯 ( 2 0 1 1 ) 的研 究也得 出了与上述一致 的结论 。由此 可发现 , ME C T的治 定 了该 仪器对癔症诊 断的应用价值 。樊之凤 ( 2 0 0 3 ) 等人 的研究发 疗效果 较好 、 安全性 高 , 为癔症 治疗 提供了安全 、 高效 的方法 , 在临 现, 脑 电 图癔症诱 发实 验( E E G — H P I 1 ) 对癔症 的诊 断也存 在一定 的 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2 . 3 药 物治疗 : 由于癔症发作常 由强烈刺激引起 , 使得精神 遭受 价值 。将癔 症病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 实验组 中将 E E G — H P T阴 性病人进一步确诊 , 而对照组全部按照癔症进行传统治疗 。结 果发 较 大刺 激 , 患者 的心理 稳定性相对较差 , 因此可对患者进行一 定的 现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 实验组阴性病人 中最终确诊癔症患 抗精神类药物治疗 。王秀锦( 2 0 1 2 ) 在研究 中应用经典抗精神类药物 者 2例 , 该方法 在最终确诊 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也有 的研究者 氯丙 嗪 、 合并心境稳定 剂碳 酸锂或合并丙戊酸钠 的治疗 效果 , 研究 应 用视频脑 电图( V E E G) 进行癔症 的诊 断 , 井晓荣 ( 2 0 0 8 ) 等人应用 发现 , 三者治愈率无显著差异。但氯丙 嗪合并心境稳定剂用药与单 脑 电扫描系统 , 记录患者在清醒 、 睡眠 、 发作期 的完整脑 电 , 进行 临 独用药相 比较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孙兆庆( 2 o o 6 ) 的研究发现 床 分析 , 结果 显示 , 癔症患者无癫痫样放 电 , 多为肌伪差 , 患者 睡眠 卡马西平的治疗效果优于氯丙嗪 , 而且副反应相对较少。 期 间脑 电基本正常 , 发作多在清醒期 。王静 ( 2 0 0 8 ) 等人在对患有癔 3 讨 论 症 的儿 童进行 V E E G研究 时 , 也发现 了相 同的规律 , 与其 得 出了较 由于癫痫与癔症的发作在临床表现上极为相似 , 有 时存在 固定 为一致 的结果 。 陈波( 2 0 0 6 ) 等应用 V E E G及暗示诱发试验对患者进 的先兆及表现形式 。而神经病学专家认为 , 仅靠临床症状诊断的准 行 诊断 , 也发现发作前后脑 电图无 明显变化 , 结果 与其他研究 者一 确率仅为 7 O %目 。 这就促进了仪器设备的发展 与应用 , 只有建立在客 致 。另外 , 戴宪 国( 2 0 0 6 ) 等人应用视觉诱发电位( V E P ) 和 眼电扫描 观 的数据 、 诊断标准上 , 才能从根本上降低 癔症 的误诊率 。另外 , 癔 术( E R G) 联合检测对癔症性眼盲进行诊 断 , 分析 了 V E P 1 0 0波潜伏 症发作 的症状可与多种躯体疾病相 似 ,患者往往前往综合 医院就 期、 波幅, E R G的 a 波、 b波潜伏期及波幅 , 均为确诊提供 了可靠 、 客 医 , 而综合类 医院的医生对精神类疾病 了解相对较少 , 临床 医生往 观 的依据 。也有 的研究者通过对临床经验 的总结 , 发现眼球旋 转在 往有躯体疾病先人为 主的想法 , 有 时无法做 出准确诊断。这就要求 癔症 的诊断 中也存在一定 的价值 , 研究 者发现 , 非癔症病人闭眼时 , 医疗卫 生机构 , 加 大对 临床易见 的精神类疾病普及力度 , 注重 临床 眼球不会发生无意识转动 ,而癔症病人 的眼球则不停 的来 回转动。 工作 者在精 神医学方 面的学 习, 使其掌握相关 的知识 , 从而更加 准 该方法 为临床快速分析提供 了一定 的经验。 确 的鉴别出精神类疾病 。最后要加强患者的体格检查 , 以求准确诊 通 过以上分 析 , E E G — H P T利用病人 易受暗示性 的特点进行 实 断 。 验并诊断 , 是鉴别癔症 的一种经济 、 快捷的方法 。V E E G则给临床医 癔症 的治疗方法较多 , 精 神卫 生工作者应加强 科研意识 , 主动 生 提供 了可反复观看 的脑 电变化 , 与E E G完美结合 , 为鉴别诊 断提 总结临床经验。在平时工作 中, 要评估各种治疗方法单独或综 合使 供 了强而有力的证据 , 而且使用相对方便 、 安全。但是 , V E E G花费 用产生 的治疗效果 , 从而准确有效 的对癔症 进行治疗 。 较高, 是其存 在的一个缺点 , 使得大多数病人无法长 时间使用该设 参考文献 备 。前两 者相对于直接使用 E E G诊 断 , 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因检 【 1 1 姜佐 宁. 现代精神病 学『 M1 . 北京: 科学 出版社, 1 9 9 9 : 9 2 5 . 查 条件带来 的限制 , 具有 巨大 的应用价值 。 [ 2 】 黄远桂, 吴声伶. 临床脑 电 M】 . 西安 : 山西科学技 术 出版社 , 1 9 8 4 : 】 4】 一】 4 2. 2 治疗 2 . 1 暗示治疗 : 由于癔症具有较高 的受 暗示性 , 而无可证实的器
病历1.0 陈小妹 癔病
![病历1.0 陈小妹 癔病](https://img.taocdn.com/s3/m/0743e6f7aef8941ea76e0556.png)
福建省政和县医院病历记录姓名魏日榴科别内科病床号 2 住院号2010757住院病历姓名魏日榴籍贯福建省政和县(市)性别女性住址政和县石屯镇际下村际下年龄56岁工作单位无婚姻已婚入院日期2010 年08 月23 日8:30 时民族汉族病史采集2010 年08 月23 日8:30 时职业农民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可靠程度可靠过敏史未发现记录日期2010 年08 月23 日10:00 时主诉:全身皮肤出血3天。
现病史:缘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皮肤出血,随后遍及全身多处皮肤,牙龈出血,量约150ML,伴乏力,纳差,无畏冷、发热,无咳喘,无胸闷、痛,无心悸,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关节肿痛,无血尿,无尿量减少等症,用药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今就诊我院门诊,拟“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住入院。
发病以来,未进食,大、小便未排。
既往史:否认“肝炎,肺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生长于原籍,无外地长期居住史。
否认疫区、疫水、毒物、放射物接触史。
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月经史:17 3-5/28-30 LMP2010年8月6日,偶有痛经。
婚育史:已婚已育,爱人及孩子身体健康。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家族遗传性病史。
体格检查T:37.0℃P:72次/分R:20次/分BP:100/60 mmHg- 1 -福建省政和县医院病历记录姓名魏日榴科别内科病床号 2 住院号2010757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一般,步行入院,对答切题,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见泛发性隆起的红色瘀点,瘀斑,紫癜。
压之不褪色。
耳前、耳后、枕后、颌下、颏下、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眼睑无下垂,眼睑无浮肿,结膜稍苍白,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25C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无震颤。
癔症的原因
![癔症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a192ac45ef7ba0d4a733bb3.png)
癔症的原因文章目录*一、癔症的简介*二、癔症的原因*三、癔症的危害*四、癔症的高发人群*五、癔症的预防方法癔症的简介癔症(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癔病的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
癔症的原因1、精神刺激:使患者感到委屈、气愤、精神紧张、恐惧等精神刺激或重大生活事件,往往是本症发病的直接原因或成为第一次发病的因素。
有部分患者在以后的发作中可无明显的诱发因素,而是通过触景生情或联想,或自我暗示而发病。
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摧残, 则是后来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癔症重要原因之一,但躯体化障碍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多不明显。
2、遗传因素:对于本症遗传研究结果颇不一致,总的来说,男性患者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2.4%,女性患者则为6.4%,高于一般居民的患病率。
说明癔症存在遗传因素影响,而对双生子的研究不能支持本病的遗传假说。
国外资料表明癔症患者的近亲中本症发生率为1.7%~7.3%,女性一极亲属中发生率为20%。
癔症的危害1、癔症患者会在疾病的影响下,会出现情绪的变化,有时候由于受到刺激,就会突然自己在哭,还会大吵大闹的,也会因为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心里累积很多不开心的事情,他们就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如咬自己的手,或者是把头撞在墙上。
2、影响身体健康,有些癔症患者会出现夜游的现象,患者们会半夜起来,到处走,或者是做一些危险的事情,而他们醒来后,却不知道自己做过什么。
这样是很危险的。
3、患者会因为癔症的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昏睡,有时候这种患者会突然就会晕倒,怎么叫他都没有反应,严重的患者危害生命。
癔症的高发人群偏执性格:性格固执倔强,做事喜欢“一头碰倒南墙”,敏感多疑,喜欢嫉妒或责备别人;易躁易怒,常跟别人发生摩擦;在工作和生活中,自以为是,不听别人意见。
这种性格多见于男性青年,容易患偏执性精神病。
乏味和孤独: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性格常常交替出现,故称为“循环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月日时分首次病程记录
病例特点:
1、既往人格特征:情感强烈而不稳定,易感情用事,情感幼稚,急躁及任性等,有高度的暗示性,其情感和行为极易被别人的言语、行为和态度所影响。
2、发病前有精神刺激。
3、分离型:①有情感暴发,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发病,表现为哭、笑、打滚、喊叫等。
情绪转变迅速,常伴有戏剧样表情动作。
②意识范围缩小,朦胧状态,精神活动局限于引起发病的不愉快体验上,感知迟钝,定向不完整,持续时间短,事后大多不能回忆。
③昏睡状态,患者终日闭目卧床不动,呼之不醒,双眼紧闭,检查时可见眼球回避,瞳孔不缩小。
其它可表现为遗忘症、交替人格、Ganser综合征、童样痴呆等精神症状
转换型:运动、感觉、反射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痉挛发作、肢体震颤、瘫痪、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不言症和失音症、感觉过敏、感觉减弱或消失,癔病球及特殊感管障碍,如癔症性耳聋、失明和癔病性呕吐、呃逆,过度换气等植物神经机能障碍。
4、查体:昏睡,朦胧状态,感知迟钝,定向不完整,闭目卧床不动,呼之不醒,持续性缄默不语,双眼紧闭,眼球回避,瞳孔不缩小。
心肺腹(-)。
5、辅助检查:欠缺
初步诊断:癔症(分离型;转换型)
诊断依据:
1、发病者多为16~40岁的青壮年,多见于年轻女性。
2、起病急,常有强烈的精神因素或痛苦情感体验等诱因。
3、可有精神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多,体征少特征。
4、发病者大多受精神因素或暗示起病或使症状消失。
5、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常无异常发现。
6、有癔症特有性格,如高度情感性、暗示性,丰富的幻想,以自我为中心等。
鉴别诊断
与其它精神障碍鉴别诊断
1、癫痫大发作一般无精神因素,意识完全丧失,大小便失禁,病理反射阳性,暗示治疗无效等,可资鉴别。
2、反应性精神病病程较久,常有强烈精神创伤史,症状不呈阵发性,动作杂乱而无目的,暗示治疗一般无效等可助鉴别。
诊疗计划:
治疗理念:寻找发病的原因,引导患者正确地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癔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等治疗。
一、药物治疗
1,癔病性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根据病情及临床表现可选用不同的抗精神病药。
2,分离性障碍:根据不同的症状如情感爆发,情感麻木,鬼神附体,冲动等。
3,转换性障碍:药物作为暗示治疗常可获得明显疗效。
二、物理治疗:中药、电针或针刺等治疗,在治疗时如能加以言语暗示。
三、心理治疗①解释性心理治疗:②暗示治疗:③催眠疗法:
四、精神治疗: 向癔病病人的亲属说明本病的性质及发生原因,告知这是一种大脑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注意改善对病人的态度,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及工作,调整环境,去除精神刺激。
亲属立即离开治疗现场,给治疗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环境。
经治疗后,某些症状得到好转时,亲属应配合医生继续鼓励或暗示病人,使症状更好地缓解。
同时亲属也应正确对待精神刺激,给病人讲解本病的性质和转归,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同时对巩固治疗
住院医师:孙拥军/贾璐2012月23日8时30分孙拥军主治医师、科主任查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