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系统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_李德胜
铁路接触网安规
铁路接触⽹安规接触⽹安全⼯作规程铁运[2007]69号⽬录第⼀章总则第⼆章⼀般规定第三章作业制度作业分类⼯作票作业⼈员的职责第四章受⼒⼯具和绝缘⼯具第五章⾼空作业⼀般规定攀杆作业登梯作业检修作业车作业第六章停电作业⼀般规定V形天窗作业命令程序验电接地作业结束第七章间接带电作业⼀般规定命令程序作业结束安全技术措施第⼋章倒闸作业第九章作业区防护附录1 电⽓化铁道安全合格证附录2 接触⽹⼯作⼈员安全等级附录3 接触⽹第⼀种⼯作票附录4 接触⽹第⼆种⼯作票附录5 接触⽹第三种⼯作票附录6 接触⽹停电作业命令票附录7 接触⽹间接带电作业命令票附录8 隔离开关倒闸命令票附录9 隔离开关倒闸完成报告单附录10 常⽤⼯具机械试验标准附录11 常⽤绝缘⼯具电⽓试验标准附表1 作业命令记录附表2 倒闸操作命令记录附表3 受⼒⼯具机械试验记录附表4 绝缘⼯具电⽓试验记录第⼀章总则第1条在接触⽹运⾏和检修⼯作中,为确保⼈⾝、⾏车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于既有线⼯频、单相、25kV交流及提速200—250km/h接触⽹的运⾏和检修。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化牵引供电施⼯单位,下同)在接触⽹作业中要贯彻“施⼯不⾏车,⾏车不施⼯“的原则;经常进⾏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员认真学习和熟悉本规程,不断提⾼安全技术管理⽔平,切实贯彻执⾏本规程的规定。
第3条各级管理部门要认真建⽴健全各级岗位责任制,抓好各项基础⼯作,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新技术、新⼯艺、新材料,不断提⾼和改善接触⽹的安全⼯作和装备⽔平,提⾼接触⽹运⾏与检修管理⼯作质量,确保⼈⾝和设备安全。
各铁路局应根据本规程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细则,报部核备。
第⼆章⼀般规定第4条所有的接触⽹设备,⾃第⼀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
之后,接触⽹上的⼀切作业,均必须按本规程的规定严格执⾏。
侵⼊建筑限界的接触⽹作业,必须在封锁的线路上进⾏。
电气化铁路感应电危害与预防
为:
U I jMl p
1000 314 1040 106 110
3265(v)
此时产生的电磁感应电压远远大于40v的人体安全电压,就会导致人员触电。因此,作业区
两端设置保护接地线,体危害的特点
• 由上述分析可知,感应电对人体的危害具有以下特点: • 1.带电线路上电压越高,在附近电线路上产生的感应电压越高,危害就越
通过人体时,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伤害,甚至造成人身伤亡。
消除感应电的方法
• 有电磁场,就会在处于其内的电线路产生感应电。消除感应电就是要将作业 线路上产生的感应电消除掉或控制在人体可以承受的安全电压范围内。其方 法就是:用接地线将可能会产生感应电势的电线路或导体两端可靠地进行接 地。
接地线的作用及设置规定
复线区段带电接触网对停电接触网的影响特点
电气化铁路复线区段,如图13所示,上、下两行线路虽然都是电线路,但与电力线路相比,上、 下两行线路间距大多不超过10m,平行长度很长,线路电导率较小,这些结构上明显的不同之处, 决定了接触网一行对另一行接触网线产生的感应电要远高于对附近其他电线路产生的感应电。
电气化铁路感应电危害与 预防
保德供电工区
触电死亡占工伤事故的百分比
一:感应电的产生原理,通常,在物体上直接施加电压或电位后,物体上就会带电,如果没有直 接给物体施加电压或电位,仅在其周围有带电物体,但该物体上也能带电的现象称之为物体被感 应,即产生了感应电
*二:感应电分类,物体上产生的感应电按其产生原理不同,一般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 类
1.静电感应的影响和危害
产生原理:当接触网加上25kv工频交流工作电压以后,就在接触网导线(包括承力索和接触线) 的四周建立起垂直于导线表面的交变电场。由于静电感应作用,处于该电场内的各类架空电线路 将产生对地感应电压uc2。 防护措施:要消除静电感应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影响,只要在该电线路与大地间设置一条电阻远小于 人体电阻R人的接地线,形成与人体电阻并联的支路就可以达到目的。因为,用接地线构成的并联 支路将电线路与大地间直接沟通,静电感应电流基本上全部由其分流,作业人员处于同一电位,不 再承受感应电压,对作业人员形不成威胁或伤害。如果接地线接触不可靠,接触电阻增大或断开, 此时通过人体的感应电流就会增加。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一般规定为 50mA)时,就会对人身造成伤害。
浅谈接触网硬点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
浅谈接触网硬点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摘要:随着主要干线列车速度的提高,铁路弓网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接触网硬点一直是影响铁路牵引供电弓网受流质量的顽症。
硬点的存在容易造成受电弓和接触线的机械损伤和电弧烧伤,严重时可能诱发弓网故障。
改善接触网的质量,创造良好的弓网环境,是电力机车高速行驶的前题,理解硬点产生的原因并进行整治,保证良好的弓网关系的重要手段。
据此对接触线硬点的产生原因及整治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接触网;硬点产生;原因及整改措施1接触网硬点的危害1.1造成机械伤害接触网硬点会造成受力电弓和接触导线的撞击,必然会加大机械耗损。
长此以往,会出现接触网断线和受电弓的折断,出现电网事故。
1.2电弧伤害硬点会造成弓网离线,在离线瞬间产生的高温电弧,会严重危害到受点弓和接触网的安全。
接触网硬点会造成机车受点弓离线,危害到机车牵引电机和受点弓等以及供电系统。
导线硬点会影响加速度,过大时会出现离线,造成机械破坏。
对接触导线的伤害除了对接触导线的点蚀、汽化以外,就是对导线的高温退火。
对受电弓的伤害主要表现在对弓头的点蚀、汽化;过小时会出现弓网接触不良。
1.3污染环境弓网离线时,产生的高温电弧会产生强烈的电磁波和辐射,不仅对环境的危害巨大,还会严重干扰周围的线路。
2接触网硬点产生原因2.1接触线硬弯变形接触线线材本身制造工艺和所用材质的不同,往往会在运输和施工架设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损伤,使接触线产生不规则的硬弯。
2.2接触网零部件产生的硬点在定位器、电连接线夹、中心锚结线夹、分段绝缘器、分相绝缘器处等,因为接触网零部件重量的集中增加,受电弓接触力突然发生变化,形成硬点。
2.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硬点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无张力放线导线张力不足、使用紧线工具不当、人员踩踏导线等原因,会造成接触线弯曲,形成硬点。
2.4施工质量不高造成的硬点因为施工不规范,造成的定位器坡度调整不标准、接触线扭面、锚段关节抬高不够等,撞击受电弓,形成硬点。
接触网“九防”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
接触网“九防"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一、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接触网运行安全的外部环境因素可分为天气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
天气因素主要包括风、雨(冻雨)、雷电、雾(霾)、冰冻等;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空气污染、异物、危树、鸟害等.(1)天气因素造成的隐患主要是接触网支柱倾倒、绝缘闪络、线索覆冰、振动及零部件锈蚀等.环境因素造成的隐患主要是异物侵限、短接绝缘距离、绝缘闪络及零部件锈蚀等。
(2)外部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会增加故障概率。
如接触悬挂、附加悬挂线索覆冰在风、冻雨作用下会加剧,并可能造成线索谐振;风害易造成树木(枝)、轻飘垃圾等异物侵入受电弓包络线、减小绝缘距离。
因此,应采取综合防范措施才能收到实效。
二、风险源排查结合季节、气候特点及历史发生的病害情况,对接触网设备及其运行环境风险源进行排查,建立管理档案,重点检查处所、内容及防范时段。
3。
1 防风害(1)山口、谷口、高路堤和桥梁等风口范围内的跨距应比设计选用标准缩小5~10m,且不宜大于50 m。
(2)接触悬挂可采取斜链型布置。
(3)各部螺栓应按标准力矩紧固并有可靠的防松措施。
(4)可减小结构高度,加装腕臂支撑、定位管支撑及防风拉线(5)零部件钩环、环环连接可采用轴销(嵌入自润滑轴承)连接.( 6 ) 坠砣限制导管可采用双管或带导向轮形式。
(7)附加悬挂可适当增加张力、安装防舞动鞭或防振锤。
柱顶安装时应加固或改为支柱外侧肩架固定。
正馈线、供电线采用绝缘子V型固定。
3.2 防洪(雨)(1)支柱埋深、倾斜率、倾斜方向符合规范,底板和横卧板设置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填方区段的支柱(基础)外缘距路基边坡距离小于500mm时应培土,其坡度与原路基相同。
高填方区段应采用浆砌片石护坡.(3)支柱应尽量设置在排水通道以外。
(4)接触网设备上方的跨线构筑物漏水处所应进行封堵或引流.3。
3 防雷(1)分相及绝缘关节处、长度2 000 m及以上隧道或隧道群两端、电缆或长度200 m 以上架空供电线、正馈线上网点、自耦变压器供电线上网点应设置避雷器。
接触网外部安全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
接触网外部安全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李纪虎【摘要】在我国的铁路系统当中,接触网的设备由于经常裸露在外面,运行环境是非常严苛的,因此,运行的环境极其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由于外部环境而造成的接触网设备故障已经达到了70%以上。
因此,需要从根本上提高接触网设备使用外部环境的能力,大幅度的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机车的运行安全。
本文首先对接触网的特点及要求进行了概述;而后,对造成接触网设备故障的外部因素做了分析;其次,针对这些外部安全风险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
最后,以避雷为例,对采取措施之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In China's railway system, catenary equipment is bare outside, so the operation environment is very harsh, therefore, the operation environment is easily affected by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produce change. According to incomplete statistics, the catenary equipment failure caused by external environment has reached more than 70% each year.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catenary device operation, so as to greatly reduce the equipment failure rate, and guarantee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the locomotive.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catenary, and analyzes the external factors of catenary device failure, and then propos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inally, in the cas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the effect of the measures is analyzed.【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6(035)009【总页数】3页(P126-128)【关键词】接触网;外部安全风险;防控措施【作者】李纪虎【作者单位】中铁电化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公司,呼和浩特0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26.8在现代社会当中,列车已经成为了人民出行最普遍的方式之一。
浅谈影响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运行稳定性的因素
浅谈影响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运行稳定性的因素高速铁路接触网是高速铁路电气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供给高速列车行驶时所需的电能。
接触网的零部件包括接触线、接触网杆、吊线、接触线支架、绝缘子、钢索等,它们的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了高速铁路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本文将从材料质量、设计合理性、安装工艺等方面分析影响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运行稳定性的因素。
一、材料质量材料质量是影响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运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接触网的主要材料包括钢材、铝材、绝缘材料等,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接触网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稳定性。
钢材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以确保接触线和吊线的稳定运行。
铝材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铝是制造接触网杆和接触网线的主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接触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绝缘材料的质量也至关重要,因为绝缘子是用来支撑和保护接触网的,如果绝缘材料质量不好,容易导致绝缘子击穿、击碎等现象,从而影响接触网的运行稳定性。
二、设计合理性设计合理性是影响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运行稳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
接触网的设计要考虑到铁路线路的复杂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以确保接触网在各种恶劣条件下能够稳定运行。
要合理设计接触网的结构,采用适当的材料和连接方式,以确保接触网在高速列车行驶时不会发生断裂、松动等事故。
要合理设计接触网的绝缘子排列和接地方式,以提高接触网的绝缘性能,防止因绝缘性能差引发的安全事故。
要合理设计接触网的排水系统和防雷系统,以确保接触网在暴雨和雷电天气中能够稳定运行,不会因为积水或雷击而发生故障。
三、安装工艺安装工艺是影响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运行稳定性的另一关键因素。
接触网的安装工艺要求严格,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
接触网的安装要求精准,要保证各个零部件的安装位置和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接触网的整体稳定性。
安装工艺要求牢固,要保证接触网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不会因为外力或风雨天气而发生位移或松动。
350kmh接触网装备技术条件091105end
300~350km/h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3)铁道部科技司铁道部运输局二〇〇九年九月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300~350km/h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通用技术条件. (1)1.速度目标值 (2)2.接触网设计边界条件 (2)第二部分、300~350km/h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专用技术条件 (4)1.铜合金接触线 (5)2.铜合金承力索 (8)3.接触网零部件 (11)4.绝缘子 (33)5.分段绝缘器 (40)第三部分、350km/h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试验方法 (42)1.铜合金接触线试验方法 (43)2.铜合金承力索试验方法 (52)3.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60)4.接触网用棒形瓷绝缘子试验方法 (78)5.接触网用棒形复合绝缘子试验方法 (83)6.接触网用分段绝缘器 (91)前言根据《铁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铁路将逐步形成由客运专线及既有线提速线路组成的大规模快速运输网。
运营速度的提高,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水平,保证客运专线铁路的运输安全,我们组织制定了《300~350km/h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
本技术条件是在借鉴国外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建设和运用管理的成功做法、总结国内干线铁路提速经验、特别是在总结京津城际铁路建设和运营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时速300-350公里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的要求编制而成。
主要参编单位: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运输局,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接触网零部件检验站。
《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现将《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技术规章编号:TG/GD108-2014)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8月9日TG/GD108-201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在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中,为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从事高速铁路接触网工作各单位(包括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管理、维修和从事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的单位,下同)应经常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培训和学习本规则,切实贯彻执行本规则的各项规定。
第三条各级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各岗位责任制,抓好各管理岗位、作业岗位基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和改善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安全工作和装备水平,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第四条本规则适用于200km/h及以上铁路和200km/h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含相关联络线和动车走行线)铁路接触网的安全运行和检修工作。
各铁路局(公司)可根据本规则规定的内容,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细则,并报铁路总公司核备。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五条高速铁路(含200km/h及以上铁路、200km/h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铁路,及相关联络线和动车走行线。
下同)所有的接触网设备,自第一次受电开始即认定为带电设备。
之后,接触网上的一切作业,必须按本规则的规定严格执行。
铁路防护栅栏内进行的接触网作业,必须在上下行线路同时封锁,或本线封锁、邻线限速160km/h及以下条件下进行。
第六条从事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人员,实行安全等级制度,经过考试评定安全等级,取得《高速铁路供电安全合格证》之后(安全合格证格式和安全等级的规定,分别见附件1、2),方准参加与所取得的安全等级相适应的工作。
每年定期按下表要求进行一次安全考试并签发《高速铁路供电安全合格证》。
行和检修工作的有关现职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等级考试外,对属于下列情形的人员,还应在上岗前进行安全等级考试:(一)开始参加高速铁路接触网工作的人员。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故障原因及其防护措施分析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故障原因及其防护措施分析近年来,我国铁路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都成为大众化出行工具,铁路接触网在铁路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由于接触网设备没有备用设备这个天然局限性,一旦接触网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对铁路扰乱运输秩序带来,甚至给危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造成接触网故障的原因是多样的,主要包括施气候和施工等因素造成的故障。
文章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提出不同的故障处理措施和防护方案,有效避免接触网出现故障,保证电气化铁路运输的正常运行。
标签: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故障;防护措施引言接触网是沿电气化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输电线路,是电气化铁路铁路系统的标治。
作为一种特殊的高压供电设备,接触网设备的外绝缘特性及机械特性是重要技术指标。
由于接触网设备在户外运行,其外绝缘特性及机械特性受覆冰、大风及污秽等恶劣气候的影响较大。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大规模建设,近年来电气化铁路系统曾多次发生接触网绝缘子覆冰闪络、污秽闪络、接触网线索舞动、交叉线索相磨、鸟害等故障,造成列车停电、停车事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分析接触网是由定位装置及支持装置、接触悬挂、。
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以接触网以及受电弓为媒介,将电能输送到列车上,可以很大程度上确保列车的基本电能供应。
通常情况下,接触网的供电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单边供电以及双边供电等。
其中,单边供电和双边供电是接触网日常供电方式。
在具体的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最终导致接触网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对此,应该不断强化日常维护。
2接触网故障类型2.1电气联结故障接触网是结合机电结合的一种供电设施,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电气故障方面的问题。
最常见、严重的一种故障就是电气烧伤,导致电气烧伤的原因主要是在电气化设计的过程中,设备长期运行,受外力线索间相互磨擦,使线径发生变化,造成导流不畅,容易造成电气烧伤的故障。
高速铁路接触网简介
三、接触网悬挂方式的仿真模拟研究
➢ 模拟软件工具
CATMOS弓网模拟软件:能模拟简链和弹链,由德国 Balfour Beatty公司开发(前Adtranz公司)
架线道弓网模拟软件:能模拟简链和复链,由日本铁技 研开发
CPS弓网模拟软件:能模拟简链、弹链和复链,由我院 自己开发
三、接触网悬挂方式的仿真模拟研究
三、接触网悬挂方式的仿真模拟研究
仿真模拟界面
三、接触网悬挂方式的仿真模拟研究
仿真模拟软件
CATMOS软件 架线道软件 CPS软件
该软件已应用于我国电气化铁路的研究、设计、 试验预测及弓网受流评价等领域
三、接触网悬挂方式的仿真模拟研究
仿真模拟应用
广州至深圳200km/h接触网的研究、设计
现场录像资料(香港地铁机场线)
根据工程数据预测所要进行试验的结果及要注意的事项。 为设计方案的确定提供基础数据,并给予评价。 判断相同条件下不同弓网受流系统的优劣。 找出弓网关系恶化的边界条件,如共振速度、离线速度、接触线
应力、接触力标准偏差等。 选择与接触网相匹配的受电弓,根据特定的受电弓产品的数学模
型可评价其性能。 模拟软件已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电气化铁路的决策工具。
联盟
➢ 接触网的静态弹性跨中≤0.36mm/N (Re330)
➢ 接触网静态弹性不均度≤8%(Re330) ➢ 最大接触力(N)≤ 250(Re330) ➢ 最小接触力(N)50(Re330) ➢ 接触力标准偏差与平均接触压力的比
值≤ 20% ➢ 离线率5%以下
二、关于弓网受流质量的评价标准
➢日本 ➢法国 ➢德国
200km/h<V 250km/h的运营里程(km) 466 0 577
北京铁路局高铁接触网典型事故案例
北京铁路局高铁接触网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案例一:2016年北京高铁接触网事故2016年9月10日,北京铁路局管辖下的京广高铁线路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接触网事故。
事故发生在北京市郊的一段区间,一列由北京开往广州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接触到一处脱落的高压接触网线。
接触网线脱落的原因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导致接触网线的固定螺栓松动,最终脱落。
事故发生后,列车紧急停车,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事故导致列车上多名乘客受伤,部分乘客受到电击。
同时,事故还导致该段高铁线路短时停运,对铁路运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事故案例二:2017年天津高铁接触网事故2017年9月28日,天津铁路局管辖下的津秦高铁线路上发生了一起接触网事故。
事故发生在天津市郊的一段区间,一列由天津开往秦皇岛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接触到一处断裂的高压接触网线。
经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接触网线的材质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发生疲劳断裂。
事故发生后,列车紧急停车,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事故导致列车上多名乘客受伤,所幸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同时,事故还导致该段高铁线路短时停运,对铁路运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事故案例三:2018年北京高铁接触网事故2018年7月16日,北京铁路局管辖下的京沪高铁线路上发生了一起接触网事故。
事故发生在北京市郊的一段区间,一列由北京开往上海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接触到一处悬挂不当的接触网线。
接触网线悬挂不当的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对接触网线的固定和调整不规范。
事故发生后,列车紧急停车,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事故导致列车上多名乘客受伤,部分乘客受到电击。
同时,事故还导致该段高铁线路短时停运,对铁路运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以上三个事故案例均是由北京铁路局管辖的高铁接触网事故。
从这些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接触网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接触网线材质存在质量问题、对接触网线的固定和调整不规范等。
400 kmh接触网技术标准体系探讨
2021年4月第12卷第2期高 速 铁 路 技 术HIGHSPEEDRAILWAYTECHNOLOGYNo.2,Vol.12Apr.2021 收稿日期:2021 03 01作者简介:杨佳(1980 ),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基金项目: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发展计划项目(KSNQ202056)引文格式:杨佳,林宗良,邓云川,等.400km/h接触网技术标准体系探讨[J].高速铁路技术,2021,12(2):86-90.YANGJia,LINZongliang,DENGYunchuan,etal.DiscussiononTechnicalStandardSystemof400km/hOverheadContactSystem[J].HighSpeedRailwayTechnology,2021,12(2):86-90.文章编号:1674—8247(2021)02—0086—05DOI:10.12098/j.issn.1674-8247.2021.02.015400km/h接触网技术标准体系探讨杨 佳 林宗良 邓云川 鲁小兵(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610031)摘 要:弓网系统是高速列车获取持续动力的唯一途径,其动态受流性能直接决定列车能否高速稳定运行,目前国内外尚无可供借鉴的400km/h接触网技术标准及工程案例。
本文基于400km/h接触网服役环境、接口条件以及性能提升的需求,全面比较了400km/h接触网系统与现有350km/h接触网系统的差异,深入分析了400km/h速度下弓网系统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解决措施,并从基础理论、设计技术、装备制造、施工建造、运营维护及规范标准等方面形成了400km/h接触网技术体系框架,全面推进CR450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
关键词:400km/h接触网;受电弓;动态耦合;受流质量;技术体系中图分类号:U225 文献标志码:A DiscussiononTechnicalStandardSystemof400km/hOverheadContactSystemYANGJia LINZongliang DENGYunchuan LUXiaobing(ChinaRailwayEryuanEngineeringGroupCo.,Ltd.,Chengdu 610031,China)Abstract:Thepantograph catenarysystemistheonlywaytoreceivecontinuouspowersupplyforhighspeedtrains,andthedynamiccurrent receivingperformancedirectlydetermineswhetherthetrainscanrunstablyatahighspeed.Atpresent,therearenotechnicalstandardsandengineeringcasesof400km/hoverheadcontactsystemforreferenceathomeandabroad.Basedontheserviceenvironment,interfaceconditionsandperformanceimprovementrequirementsof400km/hoverheadcontactsystem,thispapercomparesandanalyzesthedifferencesbetween400km/hoverheadcontactsystemandtheexisting350km/hoverheadcontactsystem,makesanin depthanalysisonthekeytechnicalissuesencounteredbythepantograph catenarysystemat400km/h,andputsforwardthesolutions,forminga400km/hoverheadcontactsystemtechnicalsystemframeworkfromtheaspectsofthebasictheory,designtechnology,equipmentmanufacturing,construction,operationandmaintenance,andcodeandstandard,tocomprehensivelypromotetheimplementationofCR450technicalinnovationproject.Keywords:400km/hoverheadcontactsystem;pantograph;dynamiccoupling;current receivingquality;technicalsystem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已启动CR450科技创新工程,开展更高速度铁路轮轨关系、弓网关系、空气动力学以及多物理场耦合等基础理论的深化研究,验证更高速度运行条件下固定设施、移动装备的安全性、匹配性和适用性,探索轮轨系统更高试验速度和运营速度限值,研发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智能的复兴号新产品,构建我国CR450高速铁路技术和标准体系,全力推进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技术引领。
浅析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点的危害及处理措施
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析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点的危害及处理措施姓名:张瑞专业:电气化铁道技术工作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职务:学生准考证号:联系电话: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于水婧发题日期:2016年04月20日完成日期:2016年06月20日毕业设计(论文)评议意见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析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危害及处理措施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随着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成功实施和对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研究逐步加深,弓网关系也同轮轨关系一样,成为列车高速运行另一制约因素,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改善接触网的质量,创造良好的弓网环境,是电力机车高速行驶的前题,接触网硬点是接触网系统的一大顽症,破坏弓网间正常的接触和取流,加速接触导线和受电弓局部磨耗,危害导线和受电弓正常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事故,影响运输安全。
接触硬点是接触网系统的一大顽症,特别是在高速度的条件下(160公里以上)怎么理解硬点并消除硬点的危害,很值得我们去分析研究。
据此对接触线硬点的产生原因、分类、危害及处理提出一点看法以及建议。
二、基本要求1.选题不应脱离专业范围,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2.论文中心思想明确、结构完整3.资料详实、可靠、内容丰富4.论据充分合理、论证清楚三、重点研究的问题1. 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分析2. 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危害3. 接触网硬点的防治措施四、主要技术指标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下达任务日期: 2014年04月20日要求完成日期: 2014年06月20日指导教师:于水婧摘要随着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整成功实施和对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研究逐步加深,弓网关系也同轮轨关系一样,成为列车高速运行另一制约因素,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硬点是影响电力机车弓网关系、破坏机车稳定受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减少硬点危害,保证弓网间正常接触和受流是高速电气化铁路可靠运行的前提。
接触网硬点是接触网系统的一大顽症,特别是在高速度的条件下(160公里以上),它破坏了弓网间正常的接触和取流,加速了接触导线和受电弓局部磨耗,危害了导线和受电弓正常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了事故,影响了运输的安全。
探究铁路电气化改造接触网悬挂技术
探究铁路电气化改造接触网悬挂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交通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我国铁路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电气化改造。
接触网悬挂技术是电气化改造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铁路电气化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究铁路电气化改造接触网悬挂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接触网悬挂技术的作用接触网是铁路电气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来为行驶在铁路上的电力机车和列车提供电力。
而接触网悬挂技术则是指将接触网设备悬挂在铁路线路上的技术,通过合理的悬挂设计和施工安装,确保接触网与铁路线路之间的合适距离和角度,从而保证接触网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接触网悬挂技术起到了连接接触网和铁路线路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电气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能够减小接触网和铁路线路之间的阻力,降低能源消耗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接触网悬挂技术对于电气化铁路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铁路电气化改造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接触网悬挂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我国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早期阶段,由于受制于技术和设备条件的限制,接触网悬挂技术较为落后,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和运行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铁路电气化建设经验的积累,我国的接触网悬挂技术逐渐得到了改善和提升。
目前,我国在接触网悬挂技术方面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和设计的能力,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铁路电气化改造的需求,还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在接触网悬挂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铁路部门通过与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同时积极自主研发和创新,推动了接触网悬挂技术的发展。
通过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的接触网悬挂技术已经逐渐走向了成熟和稳定,为我国铁路电气化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在铁路电气化改造中,接触网悬挂技术涉及到多个关键技术,其中包括悬挂装置的设计、线路的选址、施工安装等方面。
1.悬挂装置的设计悬挂装置是接触网悬挂技术中的核心部件,它直接影响着接触网与铁路线路之间的间距和角度。
铁路接触网专业感应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
铁路接触网专业感应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本文介绍了接触网专业感应电的基本概念和产生的机理,分析了易产生感应电的位置、导致感应电伤害的行为,并针对感应电伤害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一、相关概念感应电是电磁场效应的产物,以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为主, 电压越高、平行区段越长、间距越小,则感应电压越高。
静电感应是由带电线路、停电线路以及大地之间的电容耦合产生,带电线路电压越高,两线平行距离越长,间距越小,静电感应电压越高。
接触网带电时,将在邻近空间产生高压电场,从而使该空间各点具有一定的电位,距离接触网越近电位越高,并使处于该电场中的停电线路出现感应带电现象。
电磁感应是由带电线路与停电线路间的电磁耦合产生,两线平行长度越长,距离越近,电流变化越大,电磁感应电压越高。
接触网供电电流和回流分布不均衡,在其周围空间产生未被平衡的交变磁场,其磁力线切割相邻的停电接触网时,产生沿着停电线路纵向分布的电动势。
穿越电流是指信号制式的原因,双线区段上下行钢轨之间有回流短接线。
在枢纽处所,钢轨中的回流分散复杂。
在双线区段V 停或枢纽处所V 停检修时,上、下行线钢轨及上下行的接触网回流线中均有牵引电流流过,当停电线路的接触网装设地线时,作业区两端的地线将钢轨与接触网并联,使接触网成为回流系统中的一个并联通道而承载的分流,称之为穿越电流。
V 停检修时,在接地线状态良好的情况下,穿越电流通过接地线流入大地,不会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在未装设接地线或接地线状态不良的情况下,人员接触设备,穿越电流通过人员流入大地,造成穿越电流伤害。
断口是指作业范围内接触网设备存在断开的情形,如处于打开状态的隔离开关,电分段、电分相、绝缘锚段关节、断开的纵向电连接或其它主导电回路等。
二、典型事故案例(一)2017年10月29日,北京局北京供电段委托中铁电气化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在北京局京沪线北京南~北京站间上行线进行接触网大修,因接挂地线超出施工计划范围,造成红光带,在组织排查时,施工负责人在作业组人员未全部下车梯的情况下,违章指挥撤除接地线,致使1名车梯上部作业人员感应电触电死亡,构成铁路交通一般B类事故。
接触网系统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
接触网系统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李德胜【摘要】接触网系统是与高速铁路动车组运行速度及运输安全最直接相关的核心设备之一,其运行环境恶劣且无备用,一旦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输和行车安全.针对接触网系统设计、施工安装质量、设备器材质量、维护检修和外部环境对行车安全影响进行全面分析,结合运营实践提出保证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意见和建议.【期刊名称】《中国铁路》【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接触网;高速铁路;行车安全;安全保证;措施【作者】李德胜【作者单位】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北京,100844【正文语种】中文1 概述高速铁路标志着一个国家铁路现代化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象征。
近几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目前全国范围内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8 358 km,在建高速铁路1.7万km,创造了运营线路上486.1 km/h的世界最高试验速度纪录。
我国高速铁路通过轮轨关系、弓网关系及大量实验数据,构建了成熟的、可靠的、安全的、世界领先的高速铁路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接触网系统是保证高速列车安全、稳定、高效运营的动力源,担负着向高速动车组提供稳定、持续、可靠电能的任务,是铁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接触网系统必须满足动车组“高速度、高密度、高可靠性”的运行要求和“以人为本”的运输理念需要,接触网系统对高速铁路运行安全至关重要,有必要探讨接触网系统对高速铁路运行安全的影响和必要保障措施。
2 接触网系统设计对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接触网系统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对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影响最大。
设计是工程建设、运营的灵魂。
一个考虑周到、方案合理、设备选型正确的设计方案,是保证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的根本。
高速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的动态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复杂,系统可靠性、安全性与每个零部件、每根线材、每组装备等均有直接关系。
金属制品在高速铁路接触网中的接触线技术考核试卷
4.为了提高接触线的耐磨性,通常会对接触线进行________处理。
5.接触线的电阻与其________和截面面积成反比。
6.在高速铁路接触网中,接触线与集电器之间的接触电阻会影响列车的________性能。
7.接触线的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拉伸力时,达到破坏前能承受的最大________。
8.高速铁路接触线在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________工艺来提高其表面质量。
9.接触线在高速铁路接触网中的安装间距取决于列车的________和接触线的导电性能。
10.对接触线进行定期的________检测可以评估其磨损情况,确保铁路安全运行。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A.圆形
B.方形
C.扁平形
D.波浪形
7.在高速铁路接触网中,接触线与集电器滑板之间的接触压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一项?()
A.接触线的张力
B.集电器滑板的重量
C.接触线的弹性模量
D.接触线的线膨胀系数
8.接触线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电弧燃烧,以下哪项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这种现象?()
A.提高接触线的导电性
B.降低接触线的张力
A.接触线的长度
B.列车运行速度
C.接触线的导电性能
D.接触线的耐腐蚀性能
14.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接触线与集电器滑板之间的摩擦系数?()
A.接触线的表面处理工艺
B.集电器滑板的材料
C.接触线与集电器之间的接触压力
D.环境温度
15.高速铁路接触网接触线的张力调整对以下哪些方面有影响?()
A.接触线的导电性能
3.常见问题包括电弧燃烧、过度磨损、接触线断裂等,原因涉及材料性能、环境因素等,解决办法包括材料优化、定期检测和维护。
浅谈接触网感应电对电力线路的危害
浅谈接触网感应电对电力线路的危害感应电对电力线路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在铁路接触网中,带电接触网会产生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导致自闭、贯通线路上产生较高的感应电压,对线路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静电感应会导致自闭、贯通线路上产生静电电荷,而静电电荷会在正负两种电荷间形成一条相互接触的通路,从而产生静电感应电流。
这种电流会使产生的静电电荷消失,但在消失的过程中,会对自闭、贯通线路产生一定的影响。
电磁感应是由于铁路接触网带电电流的变化而产生的。
当带电接触网的电流变化时,会在自闭、贯通线路上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这种感应电流会对自闭、贯通线路产生影响,甚至会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3预防感应电危害的措施为了防止因感应电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3.1加强对铁路接触网的维护和管理,保证接触网的正常运行。
3.2加强对自闭、贯通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及时发现和排除可能存在的问题。
3.3在自闭、贯通线路上设置感应电压监测装置,及时监测感应电压的变化。
3.4在自闭、贯通线路上设置感应电压保护装置,当感应电压超过一定限制时,自动切断电源,保护线路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4结论感应电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电能,可以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类。
在铁路接触网中,带电接触网会产生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对自闭、贯通线路产生影响,甚至会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防止因感应电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对铁路接触网和自闭、贯通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并在自闭、贯通线路上设置感应电压监测装置和感应电压保护装置,保障线路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接触网会对附近的贯通和自闭线路产生感应电压,这是由于两个因素的作用。
第一个因素是电容耦合的静电感应,当接触网加上25kV单相工频交流电后,会在接触网导线周围建立起垂直于导线表面的交变磁场,从而产生对地感应电压。
接触网习题-答案
《接触网》课程练习题一、填空题1、不仅增加线索和支柱的,2、定位支柱、道岔支柱、软横跨支柱、硬横跨支柱_和_桥梁支柱_。
3、接触网的定期检修分为__全面修__和__状态修__两种修程。
4、不等高悬挂时,若线索最低点不在跨距内,则在_线索悬挂点_处产生上拔力,此时应采取_调整跨距或减小高差__措施以消除上拔力。
5、我国电力机车受电弓的最大工作宽度_1250_mm,许可风偏移值为_500_mm。
6、按腕臂在支柱上的固定方法,可将腕臂分为:_固定腕臂_、_半固定(或半旋转)腕臂_和_旋转腕臂_。
7、一组软横跨中的三根横向索道分别是:横向承力索_、_上部定位索_、_下部定位索_。
8、接触线的定位装置是由_定位管_、_定位器_、_定位线夹_、_______及其他连接部件组成。
9、正定位装置通常由_直管定位器_和_定位管_组成。
10、作为软横跨钢柱的高度有_ 13m _和_ 15m _两种。
11、中心锚结的作用有:(1)_ 防断__;(2)__防窜___。
12、张力自动补偿装置串接在接触线和承力索内,其作用是_补偿线索内的张力变化,使张力保持恒定_。
13、非并联式棘轮补偿装置,其棘轮中间的齿轮是起_断线制动_作用的。
14、张力自动补偿装置的限制环(或管)主要起___断线制动____作用的。
15、分相绝缘器的设置应注意避开线路的16_连接在一起。
17、接触网使用的绝缘子一般为1819、接触网状态修的检修流程一般遵循:、。
20、钢支柱从结构形式上可分为__普通钢柱_、_斜腿钢柱、双线路腕臂钢柱、带拉线刚锚柱_、_分腿式下锚钢柱_。
21、等高悬挂跨距张力的最大值出现在__悬挂点_,最小值出现在_跨距中点_。
22、接触网支持装置包括:_腕臂_、_水平拉杆、悬式绝缘子串、捧式绝缘子_和__其它建筑物上的特殊支持设备_。
23、腕臂按结构可分为:、、。
24、定位器从形状上可分为、25、接触网对定位装置的技术要求有:(1)定位装置应保证将接触网固定在要求的位置上;(2)当温度变化时,定位器不影响接触线沿线路方向的移动;(3)定位点弹性良好,当机车受电弓通过该装置时,能使接触线均匀抬高,不形成硬点,且与该定位装置不发生碰撞。
高速铁路设备系列介绍之十三——电力接触网与受电弓
高速铁路设备系列介绍之十三——电力接触网与受电弓:现代高速铁路绝大多数都采用电力牵引方式,作为牵引供电系统的主体接触网,是与高速电气化铁路运营最为直接相关的架空设备,其工作环境恶劣,沿线架设且无备用,是整个牵引供电系统最为薄弱的环节。
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受流质量,最终影响列车的运行速度与安全。
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是一对比较特殊的摩擦副, (就是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产生摩擦而组成的一个摩擦体系称为摩擦副。
)其工况条件有其显著的特点,摩擦磨损的形成机理较复杂,是机械作用、电气作用以及化学或电化学作用的综合结果。
因此,接触网与受电弓的磨合,相互耦合, 相互作用历来被视为高速技术的主要难点。
集中反映了新型牵引动力上。
高速列车其新型牵引动力,是通过受电弓从接触网上取得电能的,受电弓与接触导线的稳定接触是列车获得良好受流的重要条件。
然而,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弓网间接触力会发生变化,系统产生自激振动,振动幅度过大会造成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分离出现离线现象,离线对电力机车牵引供电非常有害,不仅会引起机车受流不良,造成机车运行不稳定,加速接触网和受电弓滑板的磨损,产生无线电信号干扰,损坏机车电气川,严重时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接触网由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和承力索、中心锚结、补偿装置等)、支持装置(包括可动腕臂、硬、软横跨、隧道内各种不同支持物)、支柱与基础构成。
受电弓安装在车顶盖上,工作时其滑板和接触网的接触导线相接触,将电流引入机车或动车内。
高速受电弓和普通受电弓一样,是由集电头(即弓头)、框架、底架和传动机构四个部分组成。
受电弓集电头和接触网间流通负荷电流的流畅程度,称受流质量。
其取决于受电弓和接触网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保证能流通一定的负荷电流,受电弓和接触网之间必须有一定的接触压力。
受电弓升弓系统施加予集电头,使之向上的垂直力为静态接触压力。
接触网沿线各点的刚度不同,使接触导线在受到受电弓接触压力作用时产生不同程度的上升,从而使受电弓在机车运行中产生上下振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概述高速铁路标志着一个国家铁路现代化的水平,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象征。
近几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目前全国范围内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8 358 km,在建高速铁路1.7万km,创造了运营线路上486.1 km/h的世界最高试验速度纪录。
我国高速铁路通过轮轨关系、弓网关系及大量实验数据,构建了成熟的、可靠的、安全的、世界领先的高速铁路系统,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接触网系统是保证高速列车安全、稳定、高效运营的动力源,担负着向高速动车组提供稳定、持续、可靠电能的任务,是铁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接触网系统必须满足动车组“高速度、高密度、高可靠性”的运行要求和“以人为本”的运输理念需要,接触网系统对高速铁路运行安全至关重要,有必要探讨接触网系统对高速铁路运行安全的影响和必要保障措施。
2 接触网系统设计对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接触网系统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对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影响最大。
设计是工程建设、运营的灵魂。
一个考虑周到、方案合理、设备选型正确的设计方案,是保证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的根本。
接触网系统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李德胜: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高级工程师,北京,100844高速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的动态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复杂,系统可靠性、安全性与每个零部件、每根线材、每组装备等均有直接关系。
接触线和承力索采用更大的张力、受电弓的高速度运行,直接导致接触网、受电弓运行条件恶化,承受的冲击力加大,振动、疲劳在大张力的作用下对零部件的破坏作用增大。
要保证弓网的安全,既要保证接触网的技术参数,又要保证受电弓的状态,因此首先要在接触网系统设计方面杜绝缺陷。
2.1 在设计细节方案提高接触网安全性设计单位应加强现场勘察、调查工作,特别是特殊污染源和特殊气象条件的调查工作,提出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防污染、防强风、防雷电、防覆冰、防冻雨、防鸟害、防严寒、防风沙、防地质灾害的措施,确保接触网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为了快速隔离故障设备,AF线应能单独停电,开关均应采用远动控制;其他接触网用开关应采用电动隔离开关,并纳入远动控制;为缩小故障范围,快速切除故障点,宜10 km加隔离开关并纳入远动控制,按网格概念实现互为备用。
2.1.1 隧道口附加线转换设计为了彻底消除隧道口附加导线空气绝缘间隙不足引起的跳闸、烧线故障,隧道口附加线转换设计宜采取如下对策:(1)AT供电方式时,隧道出、入口附近的附加导线安装应考虑隧道口的结构形式、净空高度及温度变化、大风、覆冰和空气动力学的影响,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附加导线与隧道壁、承力索等的安全距离。
(2)隧道口外100 m范围内不宜设置接触悬挂下锚。
(3)隧道内距洞口2 m左右宜设置AF线对向下锚,PW线下锚转换方式宜根据隧道断面、净空、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情况等综合考虑。
(4)隧道外第一支柱距洞口帽檐顶部结构外缘的距离宜为30~35 m,AF线转角大于6°时宜采用双绝缘子“V”形结构悬挂或柱式绝缘子固定。
(5)相邻两隧道出入口间距不大于200 m时,可采用硬横梁安装附加线或线路侧安装附加线,尽量避免附加线多次跨越接触悬挂。
(6)AF线与承力索交叉处,两线索均应加装绝缘护套,护套长度按交叉点左、右各5 m设计。
(7)隧道洞口处不同相位带电体间及带电体对地的绝缘间隙,应考虑温度变化、风(包括隧道内活塞风)、覆冰等影响因素,按最不利的情况进行校核,必要时可采取加强绝缘措施。
2.1.2 下锚补偿设计为了确保接触线张力达到设计标准和避免出现补偿装置卡滞,下锚补偿设计可采取如下对策:(1)同一锚段的补偿方式必须一致,两端的补偿装置必须同时为滑轮补偿装置,或棘轮补偿装置,或弹簧补偿装置,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混用。
(2)坠砣限制架需有垂直和平行线路两方向同时调节功能,隧道外坠砣抱箍与坠砣限制导管间采用杆、环连接方式。
(3)棘轮补偿装置中棘轮下锚底座需具有使固定棘轮框架的螺栓销在底座上横向调节的功能。
(4)平衡轮宜采用双联平行挂板连接其滑轮本体和球头挂环类连接件的方式,球头端与下锚绝缘子等连接件进行连接安装。
(5)坠砣限制架需有垂直和平行线路两方向同时调节功能;隧道内坠砣串框架与坠砣限制架间采用滚动摩擦方式。
设计单位应加强专业间的沟通与协调,避免出现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与线路CPⅢ桩及声屏障、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与桥栏杆、接触网支柱与声屏障、接触网桥支柱与避车台、接触网支柱基础与排水沟等的干扰问题。
2.2 在系统设计方面提高接触网安全性应加强接触网系统研究,从弓网关系、接地回流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接触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对高速铁路接触网进行全面的弓网关系仿真研究,尤其是隧道内空气动力学对接触网稳定进行仿真;安装受电弓自动监测装置监控受电弓状态,确保上线运行动车组受电弓状态良好。
(2)完善接触网张力、线材的选型。
提高接触网线材耐磨性、载流等性能,选择合理的接触导线张力,进行接触网故障、零部件失效数据研究,通过对接触网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和保障性(RAMS)评估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3)电分相位置牵涉到行车安全,正线接触网不宜采用器件式分相,如存在特殊地段无法避免时,应得到铁道部相关部门的批准;接触网锚段关节式电分相形式应标准化、规范化;原则上接触网电分相应避免设置在坡度6‰以上的大坡道地段,动车组出站加速区段及区间限速的低速区段应避免设置接触网电分相;确实由于线路等原因无法避免时,应配合相关专业进行严格的检算,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列车正常通过电分相。
(4)设计单位应加强和重视高速铁路枢纽(地区)牵引供电方案总体设计,综合考虑枢纽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与灵活性要求;供电方案应满足大型客站及其存车线、整备线分束供电要求以及动车段(所)独立供电的要求。
3 接触网设备器材质量对安全的影响及对策高速铁路重要接触网器材的质量控制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难,重要部位的重要接触网器材对安全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突出。
接触线、承力索、电连接线夹、接触线及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中心锚结线夹、定位器、分段绝缘器等设备器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速铁路运营安全。
接触线、承力索内部存在气孔夹渣等缺陷,终端锚固线夹的楔子与本体锥度、材质不配套,电连接线夹的滑动荷重不够,都将造成断线断索,如果断落的接触线承力索掉在钢轨上,当高速列车通过时其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必须保证上线接触网重要器材的质量。
对于高速铁路接触网用设备器材,还应继续深化其结构、材料、工艺、稳定性、防松、耐腐蚀的研究,着力解决有色金属零件的强度及韧性、电连接线夹的接触电阻及滑动荷重、整体吊弦线的压接以及零件螺栓咬死、终端锚固线夹材质尤其是楔子的材质与接触线强度匹配等难题。
可采用铁道部统一组织协调,由设计单位、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导生产企业根据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的特点,完善高速铁路接触网装备的技术标准,形成简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图纸、工艺、检测手段、验收标准,与国内有色金属研究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院所、专家合作,对接触网零部件的原材料制造、热处理进行研究,固化产品模式工艺。
各生产企业在统一标准下进行生产,达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把好产品检验关,各生产企业要对进厂的原材料严格检验,保证原材料无缺陷,产品出场时按规定进行出厂试验;建设单位应按铁道部有关文件要求组织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上线的接触网重要器材进行检验,确保设备器材安全可靠。
4 接触网施工质量对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接触网施工质量是接触网安全的根本保证之一,合理的施工建造工艺、工法和完善的施工质量检查、管理手段,是提高接触网质量的必要手段和实现接触网“零误差、零缺陷、零故障”目标的要求。
施工质量应特别关注以下几方面。
(1)接触网基础质量。
接触网基础质量是保证接触网安全、稳定的前提,高速铁路接触网基础一般由土建单位施工,铁路局提前介入人员应进驻梁厂、隧道施工现场等进行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
(2)接触网悬挂支持结构。
定位支撑装置安装的质量要点为双套管连接器螺母紧固、定位器与定位支持器间电连接线紧固、斜拉线压接、旋转双耳与套管单耳销钉、开口销是否齐全。
(3)接触悬挂及附加线。
安装质量要点为承力索与弹性吊索连接线夹紧固是否到位、防松垫片是否安装、吊弦线夹是否加装防松垫片、隧道内关节处AF线至平腕臂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4)下锚补偿装置。
安装质量为坠砣是否能自由升降、棘轮是否卡死、补偿绳是否磨棘轮边缘、中心锚结锚结辅助绳弛度是否松弛、中心锚结线夹是否有开裂。
(5)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安装应进行预配,然后进行现场安装,紧固力矩严格按标准用扭力扳手进行紧固达标。
5 接触网运营维护检修对安全的影响及对策高速铁路维护检修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以往任何时期都不同,应做到严检慎修。
周期修等修制已不适用于高速铁路,到期检修不仅不能达到维护检修的目的,还可能由于某些原因造成设备内部产生缺陷,特别是铝合金材质的接触网零部件检修。
鉴于铝合金材质有记忆性,反复检修会造成功能失效,对高速铁路的安全构成很大威胁,易导致高速铁路安全事故发生,因此,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一定要严检慎修。
严检慎修对接触网运行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严格检测接触网的技术参数,严格监控接触网的设备状态,严格检查接触网的安全距离,严格保证接触网的电气性能;慎重检修铝合金零部件,慎重检修接触网承力索下锚装置,慎重检修有关电气性能的接触网零部件,慎重检修电动隔离开关。
做好这些工作首先要管理到位,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其次要确定严检慎修的项目、内容;最后要有行之有效地实现严检慎修的手段。
建议由铁道部牵头组织制定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营维护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由综合检修基地(铁路局)落实,供电段操作执行;尽快研制350 km/h及以上速度等级的接触网动态检测车和便携式的接触网动静态检测装置,完善接触网检测手段;接触网检修、抢修用车辆工机具是保证维护检修质量的保障,应尽快研制适应高速接触网维护抢修需要的高等级的接触网作业车和可控带记忆性的接触网紧固装置。
6 接触网外部工作环境对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外部环境对高速接触网安全的影响比既有线要严重得多,外部环境的治理十分艰巨。
近年来供电运营部门采取很多措施,加大设备运行环境治理力度,但异物侵入、跨越线断线搭网、跨越水管爆裂、风雨倒树、桥隧滴水结冰、车辆肇事、环境污染造成的绝缘子污闪等外部因素对供电设备的运行不断构成威胁,接触网运行环境需进一步改善。
治理外部环境必须坚决果断,具有持续性,不留任何安全隐患。
长期坚持不懈地治理高速铁路两侧路内外产权易造成侵入的异物,如临时搭建的简易屋棚、易破损的农用塑料膜、广告牌等;加强管道跨越、隧道口和洞顶、跨线桥、道口的防护;彻底清理跨越铁路的电力线;加强重污区的绝缘清扫;提高预警监控办法和手段,以及抗外部环境的干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