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统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统计》
★这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统计》是###为大家收集的,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说教材:
课程标准强调《统计》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
的事物出发,低年级要求: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使学生
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个
过程,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方法。教材选择的例题给我们
很好地提供了一个如何去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的信息。
说学情: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准确实行计数,所以填写
统计表不会太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画
统计图,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
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活动的
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在情景中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经历统计的过程。
3、初步感知简单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能将统计结果填入表内,
会在格子纸上画简单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
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观察交流等方式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加深对数
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理解统计图和统计表,准确填
写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看懂图表。能根据统计
图中的数据,实行简单分析,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说教学理念与教法:
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所以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
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将整堂课的设计分成“创
设情景------收集、整理资料------操作实践------拓展深化”四个
层次,我以教材为基础,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个事实,力求从实际
出发,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使学生乐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围绕教学目标,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时,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1、在生活中学数学
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所以“统计”这节课我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从学生喜欢看动画
片引入,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结合本校“播种习惯
责任树,人人为树添果实”的活动,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
材中学习,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
2、在活动中学数学
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使学生形成统计观点,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其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所以我设计使用投票表决的活动,来确定最喜欢看的是哪部动画片,从中让学生初步体验统计的过程,也就是经历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过程,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在经历“动态建构运动”之后,再让他们独立观察教材提供的静止的画面上采集信息、分析、整理数据,实行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说说统计作用。一方面巩固刚刚建构的统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解决问题水平;另一方面实行“间接思维” 训练,既锤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他们的观察水平与独立思考的水平。在统计红、黄、蓝苹果个数的活动中,不但让学生学会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还让学生感悟到一个方格表示2人,那么1人能够用半格来表示,为后续学习打下水平基础。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理解了统计及其作用,获得了数学知识,发展了水平。
3、在问题中学数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讨感受到,要解决老师提的问题必须调查统计,在调查统计后,学会思考,能根据数据回答和提出简单的问题,深化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水平。
4、人人都得到发展
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理解和体验了统计的过程,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同时结合“习惯责任树”,实行德育教育,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说学法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
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方式,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的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