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题材分类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题材类别

诗歌鉴赏题材类别

上阙:写景:色彩斑斓,动静结合,描绘了南京壮
丽的山水美景。 抒感:六朝酒色亡国,本朝人不能谩嗟[空空 地感叹],而是要吸取教训,免蹈覆辙。
下阙: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山似洛中。 陈在《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 首联:
借 古 讽 今
含蓄地批评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 寄予了忧国伤时的感慨。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 江月。
2.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 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 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怀古伤己) 如李商隐《贾生》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 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 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 才不遇的感慨。
借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古 抒发盛衰无常的感慨。 抒 蜀 相 杜甫 怀
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 生活状况。
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 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 光作为背景。
高适的《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表现边地少数 民族的骑射生活。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

高考诗歌专题复习题材分类

高考诗歌专题复习题材分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问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整理课件
34
问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 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 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 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 胜利的坚定信念。
整理课件
35
欢聚离散皆是缘
整理课件
26
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物言志诗
整理课件
27
特点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 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追求。
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
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 似”。[曲尽其妙]
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 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③从表现手法看,托物言志,常
整理课件
19
c、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 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如: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柳花开得那么鲜艳;柳色嫩黄,柳枝 条条柔软如丝,但是长在荒园里,又有谁 来欣赏呢?诗人所抒发的对永丰柳的痛惜 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 埋没的感慨,亦含诗人怀才不遇的慨叹。
整理课件
32
3、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 闲适等的生活。
画眉鸟(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整理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的题材分类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的题材分类课件
23
咏怀
(魏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24
八、咏怀讽喻诗
所谓咏怀讽喻诗就是以吟咏抒发诗人怀 抱情志、反应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它所 表现的是,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体悟,对于 生命存在的思考,对个体生命的把握,对未 来人生的设计与追求。 咏怀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题材,形象地揭示了建筑在剥
削和奴役人民的基础上的统治阶级奢侈享乐生活的 残酷本质。
6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参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
二、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题材开阔,内容包括:A、边塞风 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 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如: 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等七言长篇歌行体边塞诗,李白的《关山月》、 《塞下曲》六首、《战城南》,杜甫的《兵车 行》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 如王昌龄有《出塞》、《参军行》七首,王之 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
一、咏史怀古诗
咏史诗是指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 慨或有所感悟而作的诗歌。如:
咏史(其二) (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赏析】 虽有用世心,报国却无门,愤激之情发而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基础:体裁与题材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基础:体裁与题材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基础:体裁与题材一、识记诗歌体裁分类及特点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体裁方面可分为以下几类:(一)诗:古体诗和近体诗1、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如:《长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等。

古体诗特点:(1)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2)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3)篇幅长短不限。

2、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

如杜甫《登高》,李商隐《锦瑟》,杜牧《泊秦淮》。

近体诗特点:(1)句子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2)平仄、押韵有严格限制(3)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二)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词的特点:(1)词有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如:念奴娇,蝶恋花、鹧鸪天等(2)根据词的字数,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58字以内)。

(3)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注意: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

(三)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散曲又分为小令(如《天净沙·秋思》)和套数(如《高祖还乡》)。

二、判断一首诗歌的体裁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宋代林和靖的这首“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古体诗。

2、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古体诗。

3、李白的《蜀道难》属于古体诗。

4、《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是近体诗。

5、曹操的《观沧海》是近体诗。

三、识记诗歌题材类型及对应情感(★☆☆☆☆☆)(一)咏物言志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九大题材主题归类教学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九大题材主题归类教学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 山水田园主题定位
• 热爱自然,爱好山水田园美景; • 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 憎恶黑暗现实,厌倦仕途纷争,不愿同流
合污,保持高洁人格 • 仕途失意,用山水田园美景安慰心灵
三、吃准题材,快速主题定位(2)
• 咏物言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 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 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 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 由于诗人视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 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 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 味。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 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 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 能辨认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惜、培养,那才 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 “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 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 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 “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 运吗?

高三语文复习诗歌分类鉴赏

高三语文复习诗歌分类鉴赏
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
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 户捣衣声) 。
读羁旅怀人诗的方法: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关键句,发掘字词,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诗 歌 分类 及思想感情鉴 赏
二、按题材分: (一) 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大多以自 然山水、田园风光以及安逸恬淡的隐 居生活为写作对象,在景物中寄寓诗 人的情感。
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情 景交融
山水田园诗常见的主题:
1、表达诗人对山水景物的爱好(赞美) 2、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3、显露出作者归隐田园的愿望 4、对清闲安逸生活的敬慕或自得之情 5、从侧面反应出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险 恶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 的高洁品行。
羁旅怀人诗常见主题 1、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 寞以及对故乡、亲人、朋友无尽的 思念 2、郁郁不得志的苦闷 3、对时光易逝的人生感慨。 这类诗歌在写作上的特点:或触景 生情或感时生情、或因梦寄情
如: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
行》;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
(四)、闺怨诗——以闺中思妇的情怀 和愁绪为主要内容的诗。
常见主题: 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
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 功立业的情怀;
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 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 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不同朝代边塞诗的特点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专题之题材分类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专题之题材分类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三 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 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 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 精神闲适 渴望摆脱俗 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 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 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 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 独白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 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 孟浩然为代 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 农村景物以及安逸 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 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诗的中间 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 清新 简洁 质朴
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解读诗歌基本方略
解读标题 明确类别 推断情志
捕捉意象 形成画面 品味意境
识别技法 表现手法 方式与修辞
咏物诗 山水田园诗 惜别送别诗 思乡怀远诗 怀古咏史诗 边塞诗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
咏物诗侧重于托物言志
一 直写物象;表达作者的喜好和 情趣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同意 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 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 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 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诗人凭吊台城古 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 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 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答出诗人 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 即可

【重点高中高三复习】古代诗歌题材类别

【重点高中高三复习】古代诗歌题材类别

古代诗歌题材类别与举例1、爱情诗也称“情歌”、“闺怨诗”孤独寂寞无聊的凄凉心境(李清照《声声慢》)对爱人的思念(温庭筠《望江南》)对战争的厌恶(李白《子夜吴歌》)2、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杜甫的《三吏》《三别》);展现人民疾苦、世态炎凉(张俞的《蚕妇》、白居易的《卖炭翁》);表达人民或正直人士的呼声(《硕鼠》、《伐檀》)。

3、哲理诗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等。

有些诗只是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不归入哲理诗范畴。

4、送别诗表达深情厚谊(李白《赠汪伦》)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李牧《送友人》)或用以激励劝勉,如(高适《别董大》、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山水田园诗歌咏祖国山水风光,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寓情于景,借景抒发自己对田园生活或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王维《山居秋暝》)表现闲情逸致,抒发孤独寂寞的心境、无可奈何的心情;(韦应物《滁州西涧》)以境寄情,曲折表现厌弃官场,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陶渊明《归园田居》)6、边塞诗歌咏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抒写将士奋勇杀敌,精忠报国的战斗精神。

抒写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辛,传达将士的思念之情讽刺统治者穷兵黩武,传达将士们的厌战情绪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抒写报国无门的愤懑。

7、咏史怀古诗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对古今兴衰的感慨和思考,寄托哀思;(姜夔《扬州慢》)追慕古贤,向往英雄业绩,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杜甫《蜀相》、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古讽今,告诫当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

(刘禹锡《石头城》)。

8、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

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杜甫的《归雁》、王安石《梅花》、于谦的《石灰吟》等。

高考语文诗歌专题复习——掌握不同题材特点

高考语文诗歌专题复习——掌握不同题材特点

诗歌专题复习——掌握不同题材特点诗歌常见题材大致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即事抒怀诗。

一、山水田园诗【示例】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②。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裴迪相酬为乐之作。

②接舆:春秋时“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

这里诗人以接舆比裴迪,以“五柳先生”自比。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②。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标题信息:地点、生活状态、写作目的、情感、题材等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首联写山中秋景。

时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

不待颔联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近黄昏的印象。

“转”和“日”用得巧妙。

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

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

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这就是诗人的形象。

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

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辞》)的陶渊明有几分相似。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颈联写原野暮色。

夕阳欲落,炊烟初升,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

“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墟里上孤烟”,写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

“墟里上孤烟”,显系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田园居之一》)点化而来。

详释高考语文八类诗歌体裁核心知识

详释高考语文八类诗歌体裁核心知识

详释八类诗歌体裁核心知识题材一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咏史怀古诗1、题材特征内涵: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标志:①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

②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字。

③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咏怀”。

2、内容情感内容: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

情感:①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②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③借古讽今,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昔盛今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3、常用技法(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5)虚实结合(6)借古讽今4、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蜀相》(杜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题材二花鸟草虫皆有品,一花一木皆关情——咏物言志诗1、题材特征内涵: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意象:梅、兰、竹、菊、山泉、凤凰、瀑布、马、荷花、归雁、梧桐、松柏标志: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

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2、内容情感内容:①单纯咏物、②托物言志(寓意)、③托物喻理、④托物讽世、⑤托物抒怀。

风格:生动形象,含蓄蕴藉,意在言外。

情感: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3、常用技法(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高考】诗歌按题材分类

【高考】诗歌按题材分类

送别诗示例
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全诗从地点、景物特点写起,然后叙 述史实,赞扬汉朝的威德,结点出全诗的 主旨:你这次去安西一定要让外族惧怕, 不要去寻找屈辱的“和亲”方略。
送别诗示例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咏物言志诗 •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 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 或理想。
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 的感情
• 例: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 “物”有什么特点,其次再分析作 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本诗是说, 松树在小的时候没有引起人的重视, 直到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可 以想道作者是以“小松”自喻。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歌的内容大致分为这样几类:
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言志 诗、即事感怀诗、边塞诗 、闺怨诗、 思乡诗等等
送别诗的特点
1、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 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 《雨霖铃》。 3、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 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咏物诗示例

• • • • •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

高考复习之诗歌鉴赏1——题材分类 例题赏析

高考复习之诗歌鉴赏1——题材分类 例题赏析

高考复习之古诗词鉴赏——题材分类+例题赏析一、边塞征战诗【例题赏析】1.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答: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4分)答: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中有金河,黄河,青冢,玉关,黑山等边塞名地,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二、离别怀人诗【例题赏析】1.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光》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

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险恶得多。

2.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完成题目。

《高考语文》诗歌体裁和题材

《高考语文》诗歌体裁和题材

《高考语文》诗歌体裁和题材1. 诗歌体裁(诗体)①古体诗(《诗经》到南北朝庾信):四言诗、五言古体、七言古体、杂言体②近体诗(唐初开始):格律诗(律诗、绝句、排律)、词、曲[注]绝句(1、2、4句押韵)、律诗(颔联、颈联对仗)、词(又叫长短句、诗余、曲子词——小令58字以下,中词59-90,长词91以上)2. 《诗经》①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名《诗》《诗三百》《毛诗》《三百篇》②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③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天象地貌、动植物等相传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④内容分为《风》160篇:十五国风《雅》105篇:大雅(周王朝盛隆时期,18篇)、小雅(西周晚年)《颂》40篇:周颂(西周初年)、鲁颂商颂(周室东迁以后)⑤孔子概括《诗经》宗旨:思无邪,并作为教育弟子立言立行的标准⑥表现手法:赋(铺陈直叙)、比、兴⑦六义:风、雅、颂、赋、比、兴⑧《毛诗序》,相传孔子弟子子夏作,诗歌理论⑨《毛诗》,西汉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赏析《硕鼠》《伐檀》3. 楚辞①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②刘向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

③收录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共十七篇④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叙写楚地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地域文化色彩,感情奔放,想象奇特,称为楚辞体、骚体4. 乐府诗①秦有乐府,为少府属官,汉初设乐府令,掌宗庙祭祀之乐。

汉武帝立乐府,制作雅乐,采集民歌。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③内容丰富,反应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有五七言,杂言诗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先声。

④新乐府:初唐沿袭乐府旧题,后唐人自立新题而作,杜甫、韦应物、戴淑伦等,白居易元稹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⑤内容:贵族文人所作颂歌——郊庙、燕射、舞曲军乐民间歌辞⑥反应战争痛苦、徭役痛苦、贫苦、爱情劳动、饮酒求仙、⑦特点:语言朴实自然,多用口语,叙事抒情结合,真挚感人,押韵灵活,对话或独白形式叙事,排偶句,回环往复,音韵和谐5. 诗歌格律(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原是来自音乐)律诗最为严格,绝句和词、散曲一般不需要对仗6. 题材①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②按题材分:怀古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战争诗、行旅诗、闺怨诗、送别诗7. 高考常见题材主要情感归纳①送别诗依依不舍、依依惜别担忧担心友人前途命运劝慰劝勉新官上任鼓励、赞美敬佩②边塞战争诗思乡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亡国之痛、忧国忧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对旧朝老臣为新朝当官的批判和鄙视对穷兵黩武统治阶级批判感叹历史兴亡朝代更迭实属历史发展必然规律③山水田园诗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赞美厌恶官场、厌恶世俗、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内心闲适、悠然自得不得重用被迫隐居、孤独、苦闷、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客居在外思乡思君④羁旅诗思乡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战争逃亡之苦、亲人分别之痛、寄人篱下的无奈、漂泊之苦⑤闺怨诗思念远方亲人感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厌恶战争,渴望和平诗人借女性视角讽刺战争。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分类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分类
高考诗歌鉴赏复
按诗歌的内容把诗歌分为几类:山水田园诗、 羁旅思乡诗、咏物抒怀诗、咏史怀古诗、 送别诗、边塞诗、谈禅说理诗
一.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 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 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 风格恬静淡雅。
送别诗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 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 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 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1、语言风格:雄壮豪迈,崇高壮美,苍凉悲壮,雄 奇瑰丽 2、艺术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乐景哀情,对 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3、形式标志:题目中多出现“塞”、“征”、“军” 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 《征人怨》、《关山月》、《从军行》等; 3、常见意象:大漠、关山、烽烟、长城、黄沙、长 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箭飞、马走;金 鼓、旌旗、烽火、羽书、羌笛等;轮台、夜郎, 胡、羌、楼兰、安西、单于等等;
语言风格: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 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 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艺术手法:用典、借古讽今,对比,虚实结 合
咏史怀古诗的思想感情 : ①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 非。 ② 借古讽今,以史为鉴,批判现实。 ③ 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 功业无成的感慨。 ④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 纳历史规律 ⑤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 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12大题材归纳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12大题材归纳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12大题材归纳【诗歌12大题材】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酬和赠答诗、即景(事)抒怀诗、干谒自荐诗、题画说理诗、哲理思辨诗【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时光昜逝之感慨、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蔑视杈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愤世嫉俗之绪一、送别抒怀诗【对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送人归东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

【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

颔联“汉阳渡”系长江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

“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指出词人借梅花寄托了怎样的理想人格。

[答案] 黄昏时分,梅花闲展芳姿,月色清凉,倒映在澄莹的溪水中。

描绘了一幅清雅幽静的画面。

天性高洁,保持本心,特立独行,不同流俗。

二、羁旅思乡诗【对点训练】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白居易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容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 应念末归人。

答案:首联,写除夕夜,诗人在外生活窘迫,连酒也没有;因极度思念家乡,泪水把衣襟都沾湿了。

从抒情角度来说,“思乡泪满巾”直抒胸臆。

领联,作者知道家里生活也贫困,但是与之相比,在外更加艰辛,因为贫困之外,又加上了刻骨的思念。

颈联,表现了作者人到老年,思乡之情更重了。

尾联,不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是从家人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写,这是曲笔,表现出一种浓浓的亲情,更强化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山水田园诗【对点训练】(202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意难忘·山家 [清] 吴伟业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诗歌题材分类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诗歌题材分类

按诗歌的内容把诗歌分为几类: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别离贬谪诗、思乡怀远诗、咏物诗、闺怨诗。

(1)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2)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4)别离贬谪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这类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一般而言: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

2024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哲理类)

2024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哲理类)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表明诗人进入中年非常喜好老庄的道家哲学,而到晚年才归隐于终南山边,颇有遗憾之意。

B.颔联表达了诗人经常乘兴独游赏景的情形。

“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尾联写了诗人偶遇一位在山林中值守的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使他也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D.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

语言平白如话,极具功力。

2.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近人俞陛云说“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请结合诗意说说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沙头杨万里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论诗绝句元好问眼处心声句有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3.上面两首诗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哲理:。

4.上面两首诗,表达哲理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癸丑春分后雪苏轼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注:此诗作于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雪入春分”点明时令,“省见稀”写出春分下雪十分罕见,“不胜威”表明半开的桃李经不起春雪的欺凌。

B.颔联“应惭”写出跟梅花相比,桃李更应因见识短浅而惭愧,面对突如其来的春雪只能像柳絮一样,漫天飘零了。

C.颈联“不分东君”写出掌管自然造化的东君不按时令行事,“发阴机”写出东君暗设机关图谋摧残半开的桃李。

D.本诗以春雪入题,寓物说理,借题发挥,字里行间虽弥漫着诗人的不满情绪,却也暗含着诗人的旷达乐观。

专题31 诗歌体裁及分类-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31 诗歌体裁及分类-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体裁及情感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送别抒怀诗
常见情感
A.依依不舍的留念。B.情深意长的勉励。C.坦陈心志的告白。
写作技技法上:借古讽今、古今对比、用典
写作技巧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从表现手法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
常见特征常见场景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 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等。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山水田园诗
意象特征
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村景物农家,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情感特征
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按形式分为:
(四)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技巧特征
融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语言特征
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
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分析写法,领悟感情。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特点
意象特点 2 即事抒怀诗
• (即感事而发喜悦、忧愁等情感)
• 以下两首诗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 孤舟微月对枫林, 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 断弦收与泪痕深。

登科后 孟郊
•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标题特点 意象特点
•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 (注)天马,骏马名。蒲桃,即葡萄,原产西域。 史载汉武帝派李广伐大宛国获名马。马嗜苜蓿。苜 蓿、天马、葡萄由此传入中原。
• 这首诗表达什么情感? 手法上最大的特点是 什么?
边塞征战诗
• 边塞征战诗(建功立业的豪情、思念亲人的悲 伤、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等)(注意:盛唐 的边塞诗)
思念亲人的悲伤、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等?)
• 主战思想(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抨击主 降派?讽刺当朝无能?)
• 3怎样写:反衬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用典
边塞征战诗的特点
• 此类古诗的特点是慷慨豪迈,从不同的 角度折射国运的兴衰。因此,诗人的创 作主旨或者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或者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包括他们 的乡愁、离恨),或者赞颂正义战争,或 者控诉战争的残酷。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祈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标题特点 意象特点
6 怀古咏史诗
1.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2.借古讽今(借古喻今)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题材分类
标题特点
意象特点
常见主题 常用手法 代表作家
1 托物言志诗
以下诗歌属于什么题材的诗歌?
咏物抒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托物寓意、借物寓情、借物讽喻等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标题特点
•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意象特点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
1 托物言志诗
咏物抒怀、托物寓意、借物寓情、借物讽喻等
鉴赏要求:所咏之物的特点,咏物中的寄托。 鉴赏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所咏物的形态、色泽、特征。 2.注意分析所咏物的写作技巧。
(一般地说,咏物诗从整体构思上看,或用拟 人,或用比喻;从描写方法上看,除正面描写 外,还常用侧面烘托) 3.注意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陶渊明写菊以寄托他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 心境。
课堂练习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数枝梅”,为什么却说是“独自开”?这 两者是否矛盾?
2、作者用梅花来比喻人的品格,寄寓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数枝梅”孤独寂寞的处境和表示 数量的“数枝”并不矛盾。2、本诗托物言志, 借梅花的高贵品质表明自己坚忍不拔、在逆境 中洁身自好的心态。
思乡的《杨柳曲》,极写了边地苦寒的环境;五六句描 写将士们苦战的情景:时间紧凑,战斗生活紧张。后两 句直接抒情,表达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以前面苍凉的 环境和极其雄壮的作战场景描写作铺垫,衬托了将士们 的爱国激情。
边塞征战诗
•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 绝域阳光道,胡烟与塞尘。
• 以下诗句抒发了什么情感?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视死如归的豪情,为了建功立业,甘心抛头颅撒 热血的狂放。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同情广大士兵,讽刺和愤恨不体恤士兵的将军。
边塞征战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代表作家:
王之涣 李颀 王昌龄 高适 岑参
边塞征战诗
• 读李白的《塞下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1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在全诗中 的作用是什么?
一至四句写五月的天山不见鲜花不见春色,只有大雪和
•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 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 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标题特点
意象特点 4 思乡怀远诗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05高考全国)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05高考广东)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02高考)
温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 鸡声茅店月,
客行悲故乡。 人迹板桥霜。
思乡的季节: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秋、冬、春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思乡诗注意积累意象。
标题特点 意象特点
5 边塞征战诗
• 鉴赏要点: • 1写了什么:所写景和事 • 2为什么写这些(抒发什么情感):
• 反战情绪(环境的恶劣、场面的残忍悲壮、
3 送别诗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意送别诗中与贬谪有关的情感
别薛华 王勃
依依惜别之情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同情友人之情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替友人愤懑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同病相怜之情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鼓励友人之情
3 送别诗
•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 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 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 (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 见的一种主题。
-----李贺《雁门太守行》
4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先扬后抑
边塞征战诗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去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