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方案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方案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方案第1章农业人力资源概述 (3)1.1 农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3)1.2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3)第2章农业人力资源规划 (4)2.1 农业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4)2.1.1 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4)2.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4)2.1.3 农业技术进步分析 (4)2.2 农业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4)2.2.1 农业人口结构分析 (5)2.2.2 农业劳动力转移分析 (5)2.2.3 农业教育培训分析 (5)2.3 农业人力资源供需平衡策略 (5)2.3.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人力资源需求的质量和效益。

(5)2.3.2 加强农业教育培训,提高农业人力资源供给的质量。

(5)2.3.3 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回流,实现农业人力资源的区域平衡。

(5)2.3.4 创新农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提高农业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5)第3章农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构建 (5)3.1 农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现状 (5)3.2 农业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6)3.3 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 (6)第四章农业人才引进与培养 (6)4.1 农业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6)4.2 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 (6)4.3 农业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 (7)第5章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7)5.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7)5.1.1 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政策环境 (7)5.1.2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7)5.1.3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7)5.2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8)5.2.1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8)5.2.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8)5.2.3 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8)5.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8)5.3.1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8)5.3.2 促进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 (8)5.3.3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 (8)第6章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与法规 (8)6.1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体系 (8)6.1.1 政策目标 (9)6.1.2 政策内容 (9)6.1.3 政策手段 (9)6.2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法规体系 (9)6.2.1 法规体系构成 (9)6.2.2 法规内容 (9)6.3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与法规的实施与监督 (10)6.3.1 政策与法规宣传 (10)6.3.2 政策与法规实施 (10)6.3.3 政策与法规评估 (10)6.3.4 政策与法规监督 (10)第7章农业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10)7.1 农业人力资源市场现状与问题 (10)7.2 农业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 (10)7.3 农业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 (11)第8章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国际经验借鉴 (11)8.1 发达国家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11)8.1.1 美国模式 (11)8.1.2 欧洲模式 (11)8.1.3 日本模式 (11)8.2 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经验 (12)8.2.1 印度模式 (12)8.2.2 巴西模式 (12)8.2.3 中国模式 (12)8.3 国际农业人力资源开发趋势与启示 (12)8.3.1 趋势 (12)8.3.2 启示 (12)第9章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案例研究 (12)9.1 农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案例 (13)9.1.1 案例背景 (13)9.1.2 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13)9.1.3 案例成效 (13)9.2 农业产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案例 (13)9.2.1 案例背景 (13)9.2.2 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13)9.2.3 案例成效 (14)9.3 农村合作社人力资源开发案例 (14)9.3.1 案例背景 (14)9.3.2 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14)9.3.3 案例成效 (14)第10章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与展望 (14)10.1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 (14)10.1.1 战略目标 (14)10.1.2 战略措施 (14)10.2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建议 (15)10.2.1 完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 (15)10.2.2 优化农业人才发展环境 (15)10.2.3 创新农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5)10.3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未来展望 (15)10.3.1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趋势 (15)10.3.2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挑战与机遇 (15)10.3.3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发展方向 (15)第1章农业人力资源概述1.1 农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逐渐成为经济转型中的重要参与者。

然而,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待遇和工作环境也存在不少问题。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开发农民的人力资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优化职业教育体系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熟练的技工,而农民成为技术工人的主要来源。

因此,优化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技能,对于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职业培训学校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进一步提高农户的职业素质。

二、加强技能培训技能培训对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源质量至关重要。

政府和企业可以联手开展技能培训班,培养农民掌握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技术和技能。

通过培训,农民可以学到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增加收入来源。

三、创新人才引才模式新农村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引才政策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来到农村地区。

同时,鼓励农村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优惠政策和创业资金支持。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还可以提供农民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推动农民定向培养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需要农民成为新村的主人,因此要通过农民定向培养的方式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源质量。

政府可以通过农村工作队、驻村工作队等形式,将一些中青年干部派驻到农村,开展与农民的交流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管理水平和技术素质。

五、鼓励农民参与职业社区建设职业社区是开发农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参与职业社区的建设,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通过职业社区,农民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与其他职业人士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素质和竞争力。

六、加强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除了技术和技能培训外,农民还需要接受更广泛的教育培养。

政府可以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水平。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身修养。

七、激发农民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策略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而农村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开发和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

2. 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传统产业较多、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

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模式的转变,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村就业质量和效益。

3. 增强农民的创业创新能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以培养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通过创业创新,可以带动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农村经济结构。

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增加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和需求,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一些问题:1. 教育和培训不足:农村教育和培训资源相对匮乏,农民缺乏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技能水平较低。

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新的农村产业发展需求。

2. 缺乏创业创新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环境不够完善,缺乏创业政策支持和投融资渠道。

这限制了农民的创业动力和能力,阻碍了农村创业创新的发展。

3. 就业机会不足:农村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尤其是农村年轻人就业难问题突出。

这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

4. 农民工素质偏低:农民工素质普遍偏低,技能水平有限,缺乏职业技能认证和证书。

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

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

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新农村建设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策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培训、激励、流动性、社会保障、创新等几个方面探讨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

以下是具体的分析和建议。

一、培训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当前,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培训中心、组织专业师资力量开展培训,帮助农民提高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逐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激励农村人力资源的激励对于提升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非常重要。

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

可以通过设立丰厚的绩效奖金、提供培训机会、提供住房补贴等方式,激发农民的工作热情和自主发展动力,促进他们融入新农村建设的大局。

三、流动性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有更多的流动性,从而使人力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起来。

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和创新措施,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创业和就业。

同时,也要加强农村与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城乡之间的人才和技术的交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四、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还需要关注社会保障问题。

在促进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的同时,也要确保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权益。

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保障,为农民提供安全感,激励其参与新农村建设。

五、创新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引导农村人力资源的创新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政府可以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创新项目基金,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科技创新,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农村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六、文化交流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还需要注重文化交流。

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建立文化交流平台,增进农民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共享共建共享共用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得以传播和落地。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是指中国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适应乡村经济发展需求。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

而人力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可以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的创造力和劳动力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增加农民收入与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能够培养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3.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

人力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提高农村企业和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通过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业意识,能够培育新型农民和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创新。

1.培育适合当地农村发展需求的人才。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特点,培育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人才。

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业意识,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和创新创业人才。

2.加强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

农村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

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还应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3.支持农村创业与就业。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就业机会。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扶持和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

还应加强农村就业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就业质量。

农村管理方案中的人力资源规划

农村管理方案中的人力资源规划

农村管理方案中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引言在农村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管理方案需要合理规划和利用人力资源,以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农村管理方案中的人力资源规划,包括其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1. 挖掘人才潜力:农村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通过合理规划,可以发现人才潜力,提高人才利用率,推动农村发展。

2. 解决人力资源失衡:农村人口流动性大,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存在不均衡现象。

通过规划,可以解决人力资源失衡问题,促进农村发展的均衡性。

3. 提高农民素质:人力资源规划可以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实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1. 了解农村人口状况:了解农村人口数量、结构、流动情况等相关信息,为后续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2. 分析劳动力需求:根据农村发展需要,分析劳动力市场需求,确定人才需求的行业和专业方向。

3. 评估人才供给:评估农村已有的人才资源,包括农民身上的技能和潜力,以及外来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4.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和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包括教育培训、技能提升等方面。

5. 实施人才引进政策:针对农村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发展。

6. 促进农民创业就业:通过培训和政策引导,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提高农村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

7. 监测和调整:定期监测农村劳动力供需状况,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人力资源规划的难点和挑战1. 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大,流失现象严重,给人力资源规划带来一定的难度。

2. 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制约了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的能力。

3. 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相对于城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薄弱,给农民创业就业带来一定不确定性。

4. 需求和供给不匹配:农村发展需求与当前人力资源供给之间存在不匹配问题,需要精确把握需求和供给的关系。

乡村振兴管理方案的人力资源策略

乡村振兴管理方案的人力资源策略

乡村振兴管理方案的人力资源策略一、引言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人力资源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之一,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探讨乡村振兴管理方案中应采取的人力资源策略。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竞争力。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乡村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多元化、有竞争力的就业机会。

三、加强乡村人力资源培训乡村人力资源的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的重要举措。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乡村人才培训中心、开展技能培训班等方式,提供系统、专业的培训项目。

同时,应积极引导农民参与职业与技术教育,培养更多的专业农民。

四、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是人力资源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可提供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并提供就业专场招聘会等机会,促进农民就业。

此外,还可以推动农村淘宝等网络平台的发展,为农民提供创业与就业的新机遇。

五、重视农村人才流动在乡村振兴中,应加强对农村人才的流动管理。

政府可以建立人才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乡村人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同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农村发展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和利用乡村人才。

六、推动职业教育与农村产业结合为了提高乡村劳动者的素质,乡村振兴管理方案应推动职业教育与农村产业结合发展。

政府应引导职业教育机构开展农村实践教学,培养农村职业技能人才。

同时,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研究农村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岗位培训。

七、构建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乡村发展需要优秀的人才支撑,因此应建立健全乡村人才评价体系。

政府应根据不同乡村发展阶段的需求,科学制定人才评价指标,对乡村人才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也要加强对乡村人才的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归属感。

八、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层面的发展,也应注重乡村文化的建设。

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优化与精简方案

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优化与精简方案

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优化与精简方案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国家战略的重点之一,而人力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之一。

优化和精简人力资源的配置,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源优化与精简方案。

一、发展农村教育农村教育是培养乡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前,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存在明显的差距。

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学校条件。

同时,应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以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事业乡村医疗卫生事业是保障乡村人力资源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当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医疗资源匮乏、医生素质不高的问题。

因此,应提高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和待遇,增加医疗资源投入。

此外,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提高乡村医疗水平。

三、加强农村技术培训农村技术培训是提升乡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当前,农村地区的农民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因此,应加大对农村技术培训的投入,提供多种培训机会,引导农民学习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其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四、发展农村创业环境创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之一。

为了吸引更多有能力的人才回乡创业,需要改善农村的创业环境。

政府可以提供创业资金和政策支持,建立创业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五、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农村社会组织是动员和组织乡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力量。

因此,应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建设,促进农民的自我组织和自治,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凝聚力。

六、推进乡村电商发展乡村电商是促进农村人力资源优化与精简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电商平台,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因此,应加大对乡村电商的扶持力度,提供培训和支持,鼓励农民创业。

七、加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农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保障。

因此,应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同时,应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1. 引言1.1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建议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地区拥有的劳动力资源,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存在一些问题,如劳动力素质不高、技能匮乏、就业机会有限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应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提升其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建立农村技能培训中心,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帮助农村劳动力提升自身素质。

要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可以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支持农村创业和引进外资企业等方式,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需要建立健全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激励和管理,为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保障。

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培训,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 正文2.1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农村人力资源是指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包括从事农业、农村产业和农村服务业的劳动力。

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 结构不合理: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偏重于农业劳动力,缺乏多元化的就业机会。

大部分农村人口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缺乏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

2. 教育水平不高:农村人口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缺乏高素质的劳动力。

许多农民只接受过基础教育,缺乏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管理的需要。

3. 流动性差: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性不足,大部分人口生活和工作在农村地区,缺乏向城市就业的途径和机会。

农村劳动力无法有效地流动和配置,限制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4. 待遇低下:农村劳动力收入较低,社会保障待遇不及城市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工作环境比城市劳动力恶劣,缺乏提升机会和福利保障。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乡村振兴的农村人才资源整合计划

乡村振兴的农村人才资源整合计划

乡村振兴的农村人才资源整合计划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乡村人才资源的整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乡村地区由于发展相对滞后,缺乏专业人才和创业者,因此如何整合农村人才资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乡村振兴的农村人才资源整合计划。

一、农村人才资源的现状在分析整合计划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当前农村人才资源的现状。

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许多年轻人都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发展,造成农村人才空心化。

同时,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不足,缺乏吸引人才的条件。

二、整合计划的重要性乡村振兴的成功离不开农村人才资源的整合。

整合计划可以有效地调动各方力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通过整合计划,可以提高农村地区的人才留存率,激发人才的创业潜力,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三、政府的角色政府应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制定支持政策和措施,为农村人才提供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

例如,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培养体系,加大财政投入,提供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资源支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发展。

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也应当积极参与农村人才资源的整合。

各类企业可以与农村地区合作开展项目,为农村人才提供就业机会。

同时,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培训班、讲座等活动,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人才的综合素质。

五、大学和专业人才的支持大学和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开展学术研究、走进农村等方式参与农村人才资源的整合。

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村地区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大学可以开设农村发展相关专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农村人才。

六、村民的参与和主体性农村人才资源的整合需要村民的积极参与和意识觉醒。

村民可以组织起来,制定发展规划,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

通过发挥村民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实现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七、文化传承和创新农村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整合计划应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

通过挖掘农村传统文化,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培育文化产业,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农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适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鼓励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包括减税降费、提高农村人才培训补贴标准、加大农村人才引进的资金支持力度等。

通过这些政策的支持,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农村振兴事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质量和技能水平。

要注重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

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职业技术培训班等方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

可以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设立农村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科技含量。

要加大对农村人才引进的力度。

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是农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优厚的工资待遇、住房补贴以及其他福利待遇等方式,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到农村工作生活。

还应当加大对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为农村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

要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农村人力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对于农村振兴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组织开展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人才资源库和人才交流平台,为农村的招聘、培训、调配等提供便利。

还要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的评价体系建设,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时,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注重农村人才培训,加大农村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才能够实现农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角度出发,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获得、培养、发展和利用具备一定素质和能力的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农村组织和机构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民提高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农村振兴目标的管理活动。

2. 需求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对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

从内部环境来看,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劳动力。

从外部环境来看,乡村振兴战略下,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农民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 培养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为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注重培养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通过提供专业化的培训课程,如农业技术培训、农村创业培训等,提高农户的技能素质和创业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 支持农村创业的政策和机制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关注农村创业的政策和机制。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创业补贴、贷款支持等,为农民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可以建立农村创业孵化器,提供场地和专业指导,帮助农民实现创业梦想。

5. 农村社会组织的角色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组织可以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培养提供平台和平台。

例如,可以通过农村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提供技术咨询、资源共享、互助合作等支持,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

6. 农民工作机会的拓展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应该关注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机会。

可以通过扶贫政策和农村产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农民外出务工的现象。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前言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地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针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整体素质提升。

现状分析1. 人才流失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发展滞后,农村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一直存在。

很多农村青年倾向于去城市发展,导致农村地区缺乏有技能、有经验的劳动力。

2. 教育资源不足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这影响了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限制了其在农业生产和其他行业的发展。

3. 农业机械化的挑战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农业劳动力需求减少,对农村人才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农村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引进需要紧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发展目标基于以上现状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目标:1.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2.解决农村人才流失问题,吸引优秀人才回归农村发展;3.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更多广阔的发展机会;4.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

发展策略1. 拓宽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建设农村教育设施,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组织师资队伍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农民普遍需要的技能培训。

2. 创造就业机会加大对农村创业的支持力度,提供创业培训和贷款支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渠道。

建设农村产业园区,吸引外部企业进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建立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设立职业学校和教育培训中心,提供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

4. 鼓励农村人才回归制定相关政策,为回归农村发展的优秀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和支持。

鼓励他们在农村从事农业创新、农村产业升级等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的工作计划总结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的工作计划总结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的工作计划总结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的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1. 调研和分析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和需求:为了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需要先了解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和需求。

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农村人力资源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2. 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根据调研结果和需求分析,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该规划应包括明确的目标、策略和具体措施,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3. 建立农村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以收集和管理农村人力资源的信息。

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特点,并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支持。

4. 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我们需要积极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和教育。

可以通过组织培训课程、提供教育资源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5. 支持农村人力资源的创业和就业:通过提供创业支持和就业机会,帮助农村人力资源实现发展和就业。

可以通过建立创业培训机构、开发就业岗位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6.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进行。

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监督检查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将能够有效开发和利用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试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计策

试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计策

试议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计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变得愈发重要。

农村人力资源不仅涉及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因此,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计策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技术水平众所周知,农村部分地区的劳动力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和服务需求。

因此,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水平是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关键性任务。

对此,政府可以实施一系列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如职业技能培训、应用技术培训等,重点鼓励农民利用信息化手段学习更为先进和时尚的农业技术,从而提高其个人综合能力。

二、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在农村地区,以农业劳动力为主的就业形式已经不同符合农民的发展需要,因此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是关键。

政府可以鼓励和引导企业进入农村地区,推广互联网+、家庭农场、会员制农业等新型农村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并增强其就业机会。

此外,支持农民自我就业创业,如小农合作社、农业金融服务等,发挥广大农民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潜力,为他们提供更广泛的职业选择。

三、实施乡村振兴计划乡村振兴计划是国家近年来提出的重要战略计划,旨在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推进农村社会治理。

实施乡村振兴计划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作用,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在这方面,有必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供更加适合农村发展的公共基础设施,如道路、通讯、电子商务等,同时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城乡融合发展。

四、构建良好的农村人才流动体系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也离不开良好的人才流动体系。

政府可以倡导和支持农村人才流动,加强乡村人才的同城同待遇、同级同署等管理制度,优化人才结构和布局,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到城市工作学习并协助处理农村发展问题,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

政府应根据乡村经济、社会及环境的需求,制定完善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计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农村人才开发,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乡人才工作计划

乡人才工作计划

乡人才工作计划
乡人才工作计划涉及到培养、吸引、留住、利用乡村的人才资源,提高乡村的发展水
平和竞争力。

以下是一个乡人才工作计划的范例:
1. 人才需求分析:对乡村的发展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各个领域所需的人才类型和
数量。

2. 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包括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培训等,
提供乡村居民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机会。

3. 人才引进计划:通过优惠政策和职位空缺信息发布等方式吸引外地人才到乡村工作,增加乡村的人才储备。

同时,开展人才招聘活动,吸引有意向回乡就业的乡亲才俊返
乡创业就业。

4. 人才留住计划:建立健全的薪酬激励制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加强
对乡村人才的关怀和培养,提高其归属感和工作满意度,增强留住人才的能力。

5. 人才利用计划:根据人才的特长和专长,将其合理配置到乡村发展的各个领域,发
挥其才能和优势,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 人才补贴政策:为卓越的乡村人才提供奖励和补贴,鼓励他们为乡村的发展做出更
多贡献。

7.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人才留在
乡村。

8. 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为乡村人才提供发展的舞
台和机会,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可以为乡村带来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乡村发展,提高乡村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2024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的工作计划总结

2024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的工作计划总结

____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的工作计划总结一、引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差距的缩小,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我所在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将依托党委政府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立足农村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加强组织建设,深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努力推动我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____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办将立足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坚持破解农村发展难题,通过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助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适应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劳动力队伍,推动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创新。

2. 增强农村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3.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4.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鼓励农民自主组织,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1.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办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扩大农村职业教育覆盖面,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创业能力。

(2)推进科技进农村:鼓励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实际操作能力,推动农民就业创业。

2. 增强农村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为了增强农村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我办将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农民工就业管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2)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组织开展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提高农村干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3)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农村人力资源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各地农村人力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均衡, 农村教育总体上薄弱, 农村社会保障长期滞后。

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选择农村人力资源发展道路并由此带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 发现国内学者大都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从宏观上论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对策, 理论研究比较贫乏, 描述性研究居多, 定量和实证研究少, 对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社会保障、人力资本等专题研究也很少。

也有文章谈及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可匙续发展内涵,简要提出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提及了农村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但均未展开论述。

为此,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引入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新概念, 着重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在传统开发的基础上如何可持续发展, 并对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进行探讨。

一、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概念农村人力资源发展, 或称农村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 是指以农村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为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医疗保障措施, 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 适度控制农村人口数量, 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公平、永续地开发利用和持续发展。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的发展, 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和培训, 发展的内容包括农村人口的医疗与保健、教育与培训、劳动力的流动与配置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目的不仅要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而且更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公平、公正和永续利用。

因此,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 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它丰富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并拓展了其外延, 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系统化、合理化和成熟化。

科学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科学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年第$$期(总第$%&期)统计与决策一、科学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首先要根据我国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并结合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农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应该成为制定该项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有序高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国务院转发的农业部等共同制定的《!""#—!"$"年全国农民培训规划(》和教育部今年提出的一村一个大学生的计划,可以说是该项规划的良好开端。

农业部的《规划》明确提出的培训目标为:到!"$"年要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就业的引导性培训,并将其中#&""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已进入非农业产业就业的!’&亿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

要科学的制定好“规划”,为此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发扬民主,做到集思广益。

国务院要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大力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鼓励社会各方力量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规划”制定后要形成法律、法规,将实施“规划”的过程转变为行政执法的过程,并将实效与各级政府官员的政绩和升迁直接挂钩。

使每届领导人不遗余力地为实现“规划”所确定的目标而奋斗。

二、加大投资,并促成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是经费,政府理应承担主要责任,但仅仅依靠政府又不能解决全部经费,而必须广开渠道,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首先是更新观念,废除二元经济结构下导致农村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缓慢的有关政策,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在教育上的投入一直徘徊不前,通常只占()*的!’&+左右,而用于农村的则更少,这不仅远远低于联合国有关机构推荐的%+的水平,也远远低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均衡, 农村教育总体上薄弱, 农村社会保障长期滞后。

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选择农村人力资源发展道路并由此带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 发现国内学者大都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从宏观上论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对策, 理论研究比较贫乏, 描述性研究居多, 定量和实证研究少, 对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社会保障、人力资本等专题研究也很少。

也有文章谈及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可匙续发展内涵,简要提出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提及了农村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但均未展开论述。

为此,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引入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新概念, 着重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在传统开发的基础上如何可持续发展, 并对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进行探讨。

一、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概念农村人力资源发展, 或称农村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 是指以农村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为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医疗保障措施, 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 适度控制农村人口数量, 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公平、永续地开发利用和持续发展。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的发展, 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和培训, 发展的内容包括农村人口的医疗与保健、教育与培训、劳动力的流动与配置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等方面。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目的不仅要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而且更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公平、公正和永续利用。

因此,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 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它丰富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并拓展了其外延, 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系统化、合理化和成熟化。

二、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原则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坚持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把提高农村人口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重心, 优先发展和保证有利于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和福利改善的发展内容, 努力克服农村发展以自然资源开发和物质资本投资为中心, 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资”的思想倾向, 并通过追求农村综合发展而非单纯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手段, 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

2. 协调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PRED 协调, 即人口( P) 、资源( R) 、环境( E ) 与发展( D) 的协调。

当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配置与流动等符合PRED 协调的要求时, 人力资源对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反之则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如一个地区的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恰好达到地区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需求, 人力资源的质量刚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人力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正好与社会经济发展布局相吻合, 那么, 农村人力资源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具有促进作用。

反之亦然。

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 就是要促进农村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将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状况逐渐向适应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化。

3. 公平、公正的原则。

公平和公正是可持续发展永恒的追求。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客观要求缩小农村不同人群之间的人力差距, 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福利公平, 人人公平地享受教育权利和社会福利待遇。

农村居民应与城市居民一样, 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也应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一样, 人人均等化地享受基础教育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权利是不应取决于其支付能力的。

三、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必要性1.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劳动年龄, 这是20 世纪60 年代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所造成的必然后果。

然而, 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 特别是大量素质偏低的劳动适龄农村人口, 已经给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造成了巨大压力。

只有通过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农村人力资源发展途径来提高农村人口的质量, 将众多的劳动适龄人口由沉重的包袱变成宝贵的财富, 才能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2.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 反之, 人的发展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动力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存量的增加,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和存量的增加是农村经济增长的源泉。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在研究中发现, 国民收入增长大于投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质量提高, 即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

他指出, 美国从20 世纪初到50 年代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不是土地、人口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 而是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因此, 他认为改造传统农业是投资问题, 其主要是人力资本的投资。

舒尔茨还采用收益率法具体测算出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年~1957 年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3% 舒尔茨对1900 年~1957 年间美国资本收益和人力资本收益情况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 1957 年, 美国物质资本投资增加了4. 5 倍, 物质资本收益增加了3. 5 倍; 同期, 人力资本投资额增加了3.5 倍, 但是收益却惊人地增加了17. 5 倍。

由此,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决定性因素。

除了教育投资和劳动力再培训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有强大的推动力以外, 保健性投资也是农民素质不断提高的物质基础,是一国经济发展与增长有无后劲的关键性因素。

3.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是协调人口与自然资源关系的重要措施。

由于农村人口增长过快, 人均自然资源的拥有量在不断下降, 自然资源危机日益加重, 这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之一。

而合理有效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则是解决自然资源危机, 协调农村人口与自然资源关系的重要措施。

这是因为, 高质量的农村人力资源可以减少消耗自然资源, 缓解自然资源的短缺, 可以增强农村劳动力开发自然资源的能力, 开发出更好的新资源以弥补原有资源的不足。

此外, 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可改变旧的资源观, 树立新的资源观。

原因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能使自身正确和深入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树立自然资源有限、有价的新的自然资源观, 从而为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打下思想基础。

四、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1.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概念和类型。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是指根据一定时期某个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趋势, 制定指导和调节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计划, 使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配置等都能与该区域的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一致。

它包括农村区域人力资源的预测、教育培训、合理配置、社会保障、使用调控、人地协调等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诸环节的内容。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从规划所涉及的范围大小看,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 镇) 级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从规划所涉及的时间长短看,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可分为近期、中期、长期规划。

一般来说, 近期规划实际上就是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年度规划, 中期规划一般是五年规划, 长期规划是十年及其以上的规划。

从规划所涉及的内容可分为农村区域人力资源教育培养规划、农村区域人力资源配置使用规划、农村区域人力资源结构调整规划、农村区域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等。

从规划所涉及的目的和性质看, 可分为农村区域人力资源总体发展规划和专门性规划, 前者是为地区农村人力资源持续发展总体要求服务的, 后者主要是总体发展规划的进一步细化。

2.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意义。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意义可概括为3 方面: 一是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是落实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二是制定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是实现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三是制定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是实现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整体效益的需要。

3.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方法和程序。

( 1) 确定规划的指导思想。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除了要明确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服务的基本指导思想外, 还应结合规划所具体服务的农村区域以及具体服务的对象特点、要求, 有针对性地确立具体的指导思想, 以保证规划工作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使制定出来的规划能够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发展。

在确定指导思想时, 一定要分清主次, 掌握好轻重缓急。

要提出十分明确而又简洁明了的总的指导思想, 并以此作为自始至终贯穿整个规划的思想路线。

规划中每个章节可确定相对具体的指导思想, 但必须与总的指导思想保持一致。

( 2) 确定规划的目标。

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目标体系, 由总目标和子目标构成。

子目标包括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规模性目标、层次性目标、结构性目标、配置布局性目标等。

各目标的提出均建立在前期科学的农村区域人力资源预测结果基础之上, 并结合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可能达到的程度, 分别确定出相应的近期、中期或长期目标。

在确定目标时, 要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 以使日后进行必要的调整; 要对于社会的常规速度发展和可能出现的加速发展情况进行综合的、前瞻性的考虑和衡量, 并在目标中考虑必要的超前量, 以使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的规划目标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 分析基本现状。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农村区域人力资源目前的实际情。

况和特点( 包括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分布、配置、社会保障等) 进行分类统计、描述; 二是通过对农村区域人力资源现状作定性和定量分析, 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述两方面在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中要做到工作深入扎实, “把脉”准确。

这是提出农村区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目标及其对策措施的基础。

( 4) 提出人力资源发展的对策措施。

由于规划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有效指导今后的工作, 因此, 在确定规划的总体框架时, 这一部分是农村区域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 是实现规划目标的行动措施。

要把规划的重点放在加强对今后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可操作性措施方面: 一方面要针对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近期目标的对策措施; 另一方面是要就规划的中远期目标提出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未来发展的超前的战略和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